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这场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这场战争是()A.雅克萨之战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项正确;雅克萨之战是清政府和沙俄在黑龙江流域爆发的一场战争,中国战胜了,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都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与“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等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排除C、D两项。故选B项。2.如果把“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一单元主题应是()A.侵略与危机 B.抗争与探索C.立宪与共和 D.民主与科学【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果把19世纪中后期,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追求富强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倡导君主立宪的“戊戌变法”和农民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等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其单元主题应是抗争与探索,B项正确;侵略与危机只是四个史实的背景,并非其主题,排除A项;四件事均与追求共和无关,排除C项;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与主张“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这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至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下所推行的自救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下列关于“这场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自强”“求富”为目标 B.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敌 D.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洋务运动是以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抵御外敌,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4.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说“已而东师大辱,遂有割台补款之事,于是外邦蔑视,海内离心”与上述材料中“割台之事”有关的近代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据材料“已而东师大辱,遂有割台补款之事,于是外邦蔑视,海内离心”并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割占台湾,康有为等一千多名举人为此进行了“公车上书”,使维新变法有一种思潮演变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C项正确;1842年鸦片战争英国割占了香港岛,排除A项;《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排除B项;《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C项。5.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诏书,要求“嗣后中外大小诸臣⋯⋯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缪之弊”。与该诏书有关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可知,光绪帝要求儒学思想与西学结合来推行改革。结合所学可知1898年清朝实行百日戊戌变法,B项正确;19世纪60年洋务运动开始,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社会下层群众掀起反帝爱国运动,排除C项;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6.下表内容是西方媒体在义和团运动前后对中国的评价。这种变化说明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前“一群没有活力的群众”“无可救药”“没有希望的民族”义和团运动后“有光荣革命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完成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挽救了濒临崩溃的清政府C.打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D.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使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评价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使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评价由负面转向正面,由此说明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D项正确;义和团没有完成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既没有能够挽救濒临崩溃的清政府,也没有大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排除BC项。故选D项。7.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各省督抚与列强协议互保,在清政府对列强宣战之际,更是公然宣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表明()A.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 B.列强势力加速渗透C.义和团运动以失败告终 D.地方督抚势力扩张【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据本题材料“东南各省督抚与列强协议互保”,“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南互保将东南各省与中央政府进行了分割,实质上是加强了地方自治,否认了中央权威,严重动摇清政府的统治,说明地方督抚势力扩张,D项正确;《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排除A项;东南互保导致清廷中央集权的削弱,无法凭此得出列强势力加速渗透的历史结论,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8.《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以海关税及盐税作抵押,但这两项税收为清朝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据此可知()A.列强意识到了中国偿还能力薄弱 B.清政府关税和盐税收入足够偿还赔款C.列强变相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D.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需求增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1年(中国)。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朝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即中国的海关税及盐税,落到了列强的手中,清政府的财政受到列强的控制,列强变相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列强控制中国的税收主权,并未体现列强对中国还款能力的担心,排除A项;材料强调“以海关税及盐税作抵押”,而当时清政府是没有那么多白银的,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不出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需求增强,排除D项。故选C项。9.据不完全统计,1901—1911年留日学生出版的以反帝救亡为出发点的革命报刊有六七十种之多。随着留日学生大量归国,他们的影响以燎原之势,迅速遍及全国各地。材料可用于说明()A.清末新政促进了新式学堂出现 B.民族危机推动革命思想传播C.日本是当时中国革命主要榜样 D.学生是辛亥革命的主要力量【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材料“以反帝救亡为出发点的革命报刊有六七十种之多……迅速遍及全国各地”及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伴随着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革命思想在中国获得了进一步的传播,反映了民族危机推动革命思想传播,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留日学生在革命思想传播上的作用,这与新式学堂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虽然留日学生在日本传播了革命思想,但日本此时为君主立宪制,并非中国革命的榜样,排除C项;学生对于推动革命思想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非辛亥革命的主力,排除D项。故选B项。10.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所以从历史上看来,是有空前绝大的意义”。可作为上述观点佐证的是,辛亥革命()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结束了中国的专制制度C.实现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意愿 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1—1912年(中国)。据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像商周革命或秦汉革命一样,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形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A项正确;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并没有结束中国的专制制度,之后的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均推行专制制度,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意愿,排除C项;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族革命任务,排除D项。故选A项。11.鲁迅曾深有感触地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鲁迅的感触源于()A.北洋军阀统治社会混乱 B.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C.西学影响国人观念改变 D.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随后出现二次革命、因袁世凯复辟帝制引发的护国运动,因“府院之争”出现的张旭复辟,说明鲁迅的感触源于北洋军阀陷入混战局面,社会混乱,A项正确;题干信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无关,排除B项;题干信息与西学影响国人观念改变无关,排除C项;虽然新文化运动在题干涉及信息时段内,但是材料没有突出新文化运动,因此无法得出鲁迅的感触源于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的认识,排除D项。故选A项。12.1914年《滇声报》刊载消息称:“近来有维持风化之贵者,服则西缎,食则洋食,吸则纸烟,饮则洋酒,上行下效,一日千里。”这表明()A.国人开始走向文明开化 B.国人生活方式受西方影响C.近代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D.民国政府致力于移风易俗【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4年(中国)。根据材料“服则西缎,食则洋食,吸则纸烟,饮则洋酒,上行下效,一日千里。”可知,这体现的是西方生活方式对中国的影响,B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国人是否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走向文明开化,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工业发展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出是民国政府的作为,排除D项。故选B项。13.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A.自强与求富 B.民主与科学 C.独立与进步 D.民权与平等【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期间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被指的是民主和科学,B项正确;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民主、科学,不是独立与进步、民权与平等,排除CD项。故选B项。14.下表是创建初期的部分活动记录表。由此可知该时期()时间部分活动1922年1月组织并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年5月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2年7月在广东海丰县成立第一个秘密农会1922年9月组织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A.积极参与国民革命运动 B.以罢工形式反抗蒋介石的反动统治C.注重发动群众进行革命 D.在农村中广泛地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22年(中国)。据材料“组织并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等信息可知,成立初期,通过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活动,C项正确;国民革命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2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此时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尚未建立,排除B项;土地革命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采取的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5.“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这次运动()A.确立了的最低纲领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范围 D.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国)。据材料“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可知,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与国民党合作,即第一次国共合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项正确;1922年中共二大确立了的最低纲领,排除A项;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范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C项;抗日战争时期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但此时已经成熟并壮大,此次合作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排除D项。故选B项。16.“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七届二中全会【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B项正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排除A项;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七届二中全会实现了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排除D项。故选B项。17.192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因南京简称“宁”,武汉简称“汉”,故史称“宁汉合流”。“宁汉合流”标志着()A.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 B.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C.抗日战争彻底失败 D.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927年中国。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A项正确;1912年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这样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B项;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而非失败,排除C项;1928年底,张作霖之子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排除D项。故选A项。18.1928年,毛泽东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毛泽东意在强调()A.以城市斗争为工作的中心 B.改变游击作战方式的重要性C.尽快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D.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28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和所学可知,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高瞻远瞩,以敏锐的战略眼光认识到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D项正确;大革命失败后,的工作重心是在农村,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战争方式的转变,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国民党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19.下图是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纪念碑,这是一个“台历”式石碑。纪念碑上面布满了炮弹的弹坑和骷髅,代表并纪念当时去世的人们。九一八事变()A.标志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B.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C.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开始 D.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标着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A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德国闪击波兰,排除B项;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是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的合法地位,排除C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共同宣言》的签署,排除D项。故选A项。20.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以下史实能证明此结论的有()①十几万中国华工前往欧洲前线承担战勤任务②中国积极参与谋划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③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战绩名扬海外④中国战场抗击日军兵力超过太平洋战场日军总兵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抗击日军兵力超过太平洋战场日军总兵力,且中国积极参与谋划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为配合反法西斯联盟作战,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战绩名扬海外,②③④都是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的表现,D项正确;十几万中国华工前往欧洲前线承担战勤任务是一战时期,不符合材料时间,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21.《简史》一书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这一事件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这一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爆发 B.国民革命兴起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C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但没有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排除A项;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但没有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排除B项;材料所述历史事件“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因此该历史事件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22.电影《长津湖》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以长津湖战役为代表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于新中国和近代中国人来讲,都是极为了不起的事情。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A.结束了列强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B.使新中国外交取得彻底胜利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D.打破了西方对华封锁的状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以长津湖战役为代表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及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中取得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C项正确;结束了列强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A项;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能说明新中国外交取得“彻底”胜利,这扩大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作用,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仍旧对中国实行封锁敌对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23.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包括()①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1953-1956年我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①正确;1954年宪法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②正确;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③正确;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时间不符合“向社会主义过渡”,④错误,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24.某同学在学习百年奋斗历程时,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②处应该填写的是()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遵义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的中国。根据所学遵义会议是1935年召开的,它是我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②处应该填写的是遵义会议,C项正确;根据所学1921年中共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与时间不符,排除A项;根据所学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是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转折,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5.下表是1978—1982年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78年1980年1982年年人均纯收入(元)133.6191.3270.1A.经济特区广泛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1982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的逐步推广,使得农民人均收入有了明显增加,B项正确;据所学,1984年经济特区并未广泛建立,排除A项;据所学,我国开始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是在1984年,排除C项;据所学,直到21世纪初,我国才初步起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26.早在1928年,时任国民党海军署长的陈绍宽首次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舰,1970年7月,中国正式启动了航母研制计划“707”工程,迈开了自行研制航母的步伐,但直到2012年,中国才服役了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它诞生的主要因素是我国A.海权意识增强B.综合国力提升C.国防实力增强D.造船工业进步【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1970年中国启动航母研制计划,但直到2012年才服役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说明航空母舰的研究成功是中国改革开放数十年来综合国力提升的结果,故选B项;A、D两项是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原因之一,但非主要原因,排除;航空母舰的建造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C项因果关系倒置,排除。27.某学习小组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据该卡片内容推断,该小组的学习主题应是()①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②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③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④1992年“九二共识”A.统一大业的推进 B.经济改革的深化C.对外开放的扩大 D.民主法治的完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材料知识卡片涉及到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如何解决,结合所学可知这些都属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内容,通过卡片中的重大事件,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A项正确;卡片的主旨是祖国统一大业,不是经济改革、对外开放以及民主法治的完善,排除B、C、D项。故选A项。28.下列图示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这体现了→→(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总理握手)①中美关系不断地深化发展②我国外交政策由对抗走向对话③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从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到1972年尼克松跨越太平洋与周恩来握手,再到2012年中美两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握手,说明中美关系不断深化发展及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故①④正确,选项C正确;中国一直奉行和平外交,因此②错误,选项A、B排除;2012年中美两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不能说明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③错误,选项D排除。29.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历史时空轴。该小组的学习主题是中国()A.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B.科技创造力日益提升C.理论创新不断推进 D.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和推断题。时空是现代史(中国)。从图示中可以看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它们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部分,说明中国理论创新不断推进,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理论创新,并未提及法制建设、科技创造以及国际影响力,排除ABD项。故选C项。30.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确立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③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④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D项正确;1954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确立,排除ABC项。故选D项。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4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的实际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1920年四五月间,《东方杂志》《新青年》等刊物刊登了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这个宣言宣布“废弃(沙俄在中国境内享有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从苏俄政府对待中国的态度中,对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这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给予了有力的推动。因此,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突出特点,是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那时,各种社会主义的观点在刊物上纷然杂陈。——摘编自《党史》概括材料中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背景。【答案】历史现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使社会主义思想逐渐成为思想界的主流。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民族危机的加深;十月革命的推动;苏俄政府对华的友好态度;李大钊等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亡图存道路;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及其早期组织的成立。【解析】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20世纪初(中国)。第一小问是历史现象,据材料“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突出特点,是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使社会主义思想逐渐成为思想界的主流。第二小问是背景,据材料“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的实际教训中”可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据材料“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可知,民族危机的加深;据材料“1920年四五月间,《东方杂志》《新青年》等刊物刊登了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可知,十月革命的推动;据材料“这个宣言宣布‘废弃(沙俄在中国境内享有的)一切特权’”可知,苏俄政府对华的友好态度;据材料“中国人民从苏俄政府对待中国的态度中,对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可知,李大钊等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结合所学从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及其早期组织的成立的角度分析。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红军过草地(绘画作品,创作于1976—1977年)材料二七律·长征毛泽东(写于1935年9—10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回答:(1)从史料类型(表现形式)角度看,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2)以上两则材料都反映了红军长征的历史事实,从史料价值角度分析,你认为哪一则材料的史料价值相对较高?试说明理由。【答案】(1)材料一是图像史料,材料二是文献史料。(2)材料二的史料价值相对较高。理由:材料二是亲历者的诗文,属第一手(原始)史料,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一是后人绘制的油画,属第二手史料,且属于绘画作品,有艺术的加工成分。【解析】(1)类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料类型主要分类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及图像史料等,其中材料一是图像史料,材料二是文献史料。(2)价值及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手史料的价值明显高于二手史料的价值,因此理由是材料二是亲历者的诗文,属第一手(原始)史料,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一是后人绘制的油画,属第二手史料,且属于绘画作品,有艺术的加工成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在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卷(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一五计划”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2)材料二的思想是怎样实践的?结果如何?有何启示?【答案】(1)建国前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经济和国防不能独立;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2)实施:在工业上搞群众运动,开展“大跃进”。结果:使“左”倾错误发展,生产力遭到破坏。启示:要充分认识国情;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要急于求成。【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53年-1957年的中国。根据材料一信息“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这一时期我国还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