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五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语段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形,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A.lóuyōngnièchēngB.lòuyōngshèchènC.lǚyòngnièchènD.lǚyōngshèchēng【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镂”读“lòu”,“庸”读“yōng”,“摄”读“shè”,“称”读“chèn”,故选B。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赵州桥横挎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B.或者是重峦叠峰,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C.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候,直到最后一刹那。D.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梳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字形。A.挎——跨;B.邱——丘;D.梳——疏;故选C。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大相径庭。C.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D.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A.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运用正确;B.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用在这里不适。应改为“逗然不同”。故选B。C.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运用正确;D.独一无二: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运用正确;故选B。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最近发生的这起恐怖袭击事件,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无比愤怒和谴责。(删去“和谴责”)B.只要聊起时事要闻,王林经常充当“主播”,原来他每天都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难怪对时事这么熟悉。(将“原来”改为“因为”)C.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他人的帮助,离不开家庭小环境,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删去“和发展”)D.会不会再来广州,关键看你欢迎。(在“欢迎”前加“是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B.关联词语残缺,关联词语“只要”与“就”搭配使用,应在“王林”后面补上“就”。故选B。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2)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3)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A.比喻比喻比喻B.拟人拟人引用C.比喻拟人引用D.拟人拟人比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修辞的判断。(1)把桥洞比喻成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3)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故选C。6.【诵美文,歌赞家乡】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②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③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④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A.①④③②B.①②④③C.②④③①D.②③①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作答此题,先通读文段,了解所写内容,梳理句子内在的逻辑关系,借助关键词语排序。内容上,②句承接前一句“航行需借风力”。“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由这句话又可知,“借风力”在前,“人工拉纤”在后,故④③相连,④句中的“东风”又与前一句②中的“等候东风”紧密衔接。①句“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是对④③句的总结。综合分析,正确排序为②④③①。故选C。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昇是桥梁专家,他在文中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石拱桥。B.《苏州园林》中作者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再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总说与分说相结合。C.《蝉》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对蝉习性所做的一系列观察和实验记录。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界的史诗”。D.《梦回繁华》介绍的是《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的画作。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中比较突出的是摹状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ABD三项正确。C项中,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故选C。8.古诗词默写,第(1)和(3)题要写出作者或篇名(或词牌名)。(10分)(1)金陵城上西楼,。大江流。(《相见欢》)(2),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3)微动涟漪,。(欧阳修《》)《如梦令》中抒写瞬间美的享受的句子是,,。【答案】(1)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朱敦儒(2)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2)惊起沙禽掠岸飞采桑子(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重点字:“垂”“儒”“徘徊”“掠”“鸥鹭”。9.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句话,句式不限。(3分)示例:阳光: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备选事物:月亮枯叶小溪事物:(1分)仿写:(2分)【答案】示例:月亮
我抬头望天,月亮温柔地注视着我,我举步行走,月亮默默地陪伴我走那夜行的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做这类题时要注意结构、格式的一致性,内容的连贯性,还要根据所选对象的特征来写。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比较高。根据例句中的结构及所用修辞手法,可写为: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小溪—路欢歌,奔向远方。二、综合性学习(7分)10.学习了《苏州园林》一课后,班内开展了以“话说苏州园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7分)(1)【巧对对联】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同学们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2分)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下联:(2)【诗句还原】下面是一首吟咏苏州园林“怡园”的诗歌,次序已被打乱,请将它还原。①水芝开出似车轮
②便有红鱼跳绿萍
③石幢一尺桃花雨
④叠石疏泉不数旬原诗正确的顺序是:(只写序号)(2分)(3)【拟写标题】学校电视台拟拍摄专题电视片《话说苏州园林》,该电视片计划从“建筑”“历史”“文学”“旅游”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下面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从其他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再写两集电视片的标题。(3分)示例:历史——自然遗风答:。【答案】(1)示例:苏州园林冠江南(2)④①③②(3)示例:①建筑——巧夺天工
②文学——诗词沃土
③旅游——登临胜地【解析】(1)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要求上下句对偶,格式相同,字数相同,内容相关。上句“桂林山水”为偏正短语,“甲”为动词,“天下”为名词,所以可以对:苏州园林冠江南,其中,“苏州园林”为偏正短语,“冠”为动词,“江南”为名词。(2)《苏州园林》第4段依次写了假山、池沼、花草、游鱼。所以这首诗的先后顺序应与第4段一致,“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石幢一夕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诗人写了园中的假山、流泉、荷花、游鱼之美,上下错落有致,展现了园林立体的空间之美,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生动有趣的鱼戏莲叶图。(3)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据此答案为:文学——诗词沃土;旅游——登临胜地。三、(2022年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中考语文试题真题)名著阅读(9分)我在一个大玻璃瓶里面放上一些草,把捉到的几只萤火虫和几只蜗牛也放了进去。蜗牛个头儿正合适,不大不小,正在等待变形,正符合萤火虫的口味。我寸步不离地监视着玻璃瓶中的情况,因为萤火虫攻击猎物是瞬间的事情,不高度集中精力,必然会错过观察的机会。我终于发现是什么情况了。萤火虫稍微探了探捕猎对象。蜗牛通常是全身藏于壳内,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点在壳的外面。萤火虫见状,便立刻打开它那极其简单、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工具,这是两片呈钩状的颚,锋利无比,细若发丝。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小槽沟。这就是它的工具。它用它的这种外科手术器械不停地轻轻击打蜗牛的外膜,其动作不像是在施以手术,而像是在与猎物亲吻。用孩子们的话来说,它像是与蜗牛“拉钩”。它在“拉钩”时,有条不紊,不慌不忙,每拉一次,都要稍事休息,似平是在观察“拉钩”的效果如何。它“拉钩”的次数并不多,顶多五六次,就足以把猎物给制服,使之动弹不得。然后,它就要动嘴进食了,它很可能也是要用弯钩去啄,因为我几次都未观察清楚,所以对这一点我说不太准。总之,萤火虫在实施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快如闪电,不用问,它利用带细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注入蜗牛体内,使之昏死过去。(节选自《昆虫记》)你班开展《昆虫记》阅读分享活动,请你参与:11.【我来复述】阅读选文,梳理萤火虫捕食蜗牛的过程,完成复述提纲。(2分)①→打开工具→②→观察效果→动嘴进食【答案】察探蜗牛击打外膜【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萤火虫稍微探了探捕猎对象”,可概括出第一空为:察探蜗牛;根据“它用它的这种外科手术器械不停地轻轻击打蜗牛的外膜”,可知第二空为:击打外膜。12.【趣说绰号】林耀东同学给萤火虫拟了一个绰号,请你从下列昆虫中任选一种,仿照示例为其拟写绰号并简述理由。(4分)①螳螂
②红蚂蚁
③大头黑布甲昆虫:萤火虫绰号:麻醉专家理由:萤火虫对蜗牛施行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昆虫:(1分)绰号:(1分)理由:(2分)【答案】昆虫:螳螂绰号:刽子手理由:螳螂是肉食性动物,加上有两把大刀,它甚至敢捕捉比自己体型还大的动物。【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和对文本的概括。对于螳螂,《昆虫记》中说:“螳螂是肉食性动物,加上有两把大刀,说它是刽子手也不过分啊”,因此可拟写绰号:刽子手;对于红蚂蚁,《昆虫记》中说:“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红蚂蚁只好用不道德的方法去抢黑蚂蚁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等到那些黑蚂蚁长大了以后红蚂蚁就把黑蚂蚁当作奴隶”,可拟写绰号:抢劫犯;对于大头黑布甲,《昆虫记》中说:“把大头黑布甲捏在手里,使劲地摇晃,不久,大头黑布甲就‘死’了,过了一段时间,大头黑布甲‘复活’了”,可拟写绰号:装死专家。13.【探究分享】通过阅读探究,你们小组发现《昆虫记》和《西游记》都很有“趣”。请结合作品,分享你们的发现。(3分)答:。【答案】在法布尔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这些小昆虫在他笔下有了感情,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西游记》将现实中各种动物的特征融入到神魔仙怪身上,使文章趣味十足,如“猴妖”孙悟空、“猪妖”猪八戒、牛魔王、蜘蛛精、蝎子精等等。【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探究分析。抓住关键词“有趣”,结合两部作品,概括出它有趣在什么地方。比如《昆虫记》,里面记述了繁多的昆虫,特征鲜明,丰富多彩,文字生动,语调诙谐,都是有趣的点;对于《西游记》,里面数不胜数的妖魔鬼怪,将动物特征融入神魔妖怪,正如《昆虫记》一样多姿多彩,举例说明,如孙悟空、猪八戒、牛魔王等等即可。四、阅读鉴赏(27分)(一)(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9分)种子方舟杨舒①清明一过,73岁的老农刘怀智取出一把珍珠玉米“老种子”。这种小粒玉米产量不高,整个翼城只有他还在种,却让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科研人员如获至宝。“这是一个至少有100年历史的珍贵地方品种。爆米花率99%以上,极具开发价值,能保留下来的概率非常小!”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如今,这把濒临消失的种子有了安全的家。②2021年9月,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作为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国家级种质库,这里可收藏各类珍贵品种资源150万份,贮藏寿命最长可达50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资源,堪称种子的“诺亚方舟”。③小小种子,为什么要精心保护?1954年,美国大豆产业遭遇孢囊线虫病毁灭性打击,该国科学家“翻箱倒柜”,从种质资源库中找到了20世纪初从中国收集到的独特品种——北京小黑豆,正是利用其特有的抗病基因,培育出大豆新品种,才令产业复苏。④高产、抗病、抗旱、耐盐碱……农作物种子蕴含的巨量遗传基因,成为培育新种的坚实“素材库”,然而,许多像珍珠玉米这样的品种正加速消失,种质资源库应运而生。⑤一份种子想要入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要田间种植“考验”2到3年,确认其特点与库内种存在显著差异后,才可被“收编”。要入库的种子再通过处理、清选、生活力检测、干燥等十多道“关卡”,最终装瓶密封。⑥这些种子将被保存在不同条件的库里:在﹣18℃、湿度低于50%的低温库,含水量5%~8%的农作物种子将就此“沉睡”,寿命可从1~2年延长到数十年;在试管苗库,草莓、香蕉、马铃薯等几乎不用种子种植的作物以茎尖作为保存材料,在试管中可一待数月;在超低温库,﹣196℃的液氮能让作物组织迅速冷冻休眠,几十年后取出,依然可以活力不减。此外,这里还以DNA的方式保存着一些特有、珍稀、濒危、野生的作物遗传资源。⑦不仅如此,带有视觉识别功能的机器人滚筒输送线实现了种子快速存取,电子传感器可以隔空分辨种子的代谢变化,监测种子的活力……智能化、信息化相助,让科研人员不再“穿着棉大衣、登梯爬高存种子”。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启动了三次全国性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但直到1986年才建成自己的国家作物种质库(老库)。如今,我国已保存种质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居世界第二,其中约28万份资源已是“绝版”。在钱前看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大国重器,是作物种质资源的“人才库”,也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弹药库”。⑨依靠这些珍贵的种质资源,科学家们正通过杂交、分子设计等手段,将优异的农作物基因结合在一起,培育出突破性的新品种,让中国人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选自2022年04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刘老农的珍珠玉米种子让科研人员如获至宝,不仅因其有100年历史,更因为它爆米花率极高,极具开发价值。B.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已收藏的52万余份种质资源可保存50年,是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种质库。C.一份种子在田间种植2到3年后就可以入库,再经过处理、清选、生活力检测等十多道工序,才能最终密封装瓶。D.几乎不用种子种植的马铃薯这类作物的茎尖可以作为保存材料,存放到试管苗库的试管中,寿命可达数月之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A.“不仅因其有100年历史,更因为它爆米花率极高,极具开发价值”理解不正确。结合第①段“这是一个至少有100年历史的珍贵地方品种。爆米花率99%以上,极具开发价值,能保留下来的概率非常小”可知,刘老农的珍珠玉米种子让科研人员如获至宝,不仅因其有100年历史,更因为它爆米花率99%以上,极具开发价值,能保留下来的概率非常小。B.“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已收藏的52万余份种质资源可保存50年”理解不正确。结合第②段“作为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国家级种质库,这里可收藏各类珍贵品种资源150万份,贮藏寿命最长可达50年”可知,这里并没有说“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已收藏的52万余份种质资源可保存50年”,无中生有。C.“一份种子在田间种植2到3年后就可以入库”理解不正确。结合第⑤段“一份种子想要入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要田间种植“考验”2到3年,确认其特点与库内种存在显著差异后,才可被‘收编’”可知,一份种子先要田间种植“考验”2到3年,确认其特点与库内种存在显著差异后,才可入库。D.理解正确。结合第⑥段“在试管苗库,草莓、香蕉、马铃薯等几乎不用种子种植的作物以茎尖作为保存材料,在试管中可一待数月”可知,“几乎不用种子种植的马铃薯这类作物的茎尖可以作为保存材料,存放到试管苗库的试管中,寿命可达数月之久”理解正确。故选D。15.试简要分析文中第⑤段至第⑦段的说明顺序。(3分)答:。【答案】这三段按逻辑顺序对种质资源库的运行进行说明。先介绍种子入库,再说明各种库的不同保存功能,最后介绍资源库先进的存取、监测技术。【解析】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结合第⑤段“一份种子想要入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知,这里先介绍种子入库;结合第⑥段“这些种子将被保存在不同条件的库里……此外,这里还以DNA的方式保存着一些特有、珍稀、濒危、野生的作物遗传资源”可知,接着说明各种库的不同保存功能;结合第⑦段“不仅如此……智能化、信息化相助,让科研人员不再‘穿着棉大衣、登梯爬高存种子’”可知,最后介绍资源库先进的存取、监测技术;综上可知,这三段是按逻辑顺序对种质资源库的运行进行说明。16.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本文读来通俗易懂,富有趣味。请结合文章举例分析。(4分)答:。【答案】示例:(1)开头以发现珍珠玉米,自然引出说明对象“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激发阅读兴趣;(2)将“种质资源库”比作“家”“诺亚方舟”“人才库”“弹药库”,既突出资源库的重要,又增生动之感。(3)列举美国科学家“翻箱倒柜”寻找种质资源抵抗虫病的事例,生动说明了保存优质种质资源的重要性。【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本文的语言特点是通俗易懂,富有趣味,可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结合第①段“清明一过,73岁的老农刘怀智取出一把珍珠玉米‘老种子’。这种小粒玉米产量不高,整个翼城只有他还在种,却让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科研人员如获至宝”可知,文章开头讲述发现珍珠玉米的故事,自然地引出说明对象“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富有趣味,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结合第②段“作为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国家级种质库,这里可收藏各类珍贵品种资源150万份,贮藏寿命最长可达50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资源,堪称种子的‘诺亚方舟’”,第④段“高产、抗病、抗旱、耐盐碱……农作物种子蕴含的巨量遗传基因,成为培育新种的坚实‘素材库’”,第⑧段“在钱前看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大国重器,是作物种质资源的‘人才库’,也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弹药库’”可知,文中把国家级种质库比作是“诺亚方舟”“素材库”“人才库”“弹药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资源库的重要性,读者读来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结合第③段“1954年,美国大豆产业遭遇孢囊线虫病毁灭性打击,该国科学家‘翻箱倒柜’,从种质资源库中找到了20世纪初从中国收集到的独特品种——北京小黑豆,正是利用其特有的抗病基因,培育出大豆新品种,才令产业复苏”可知,这里通过列举美国科学家“翻箱倒柜”寻找种质资源抵抗虫病的事例,生动具体地说明了保存优质种质资源的重要性,既使行文更生动有趣,也容易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读者易于理解。(二)(2022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试题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3分)盛开的君子兰刘建春①今年的春天来得早。刚步入3月,连日来风和日丽,催开了楼下花圃里各种花。②一日,给阳台上的花草浇水,发现长了5年的君子兰突然冒出好几个花骨朵,它们被12片绿叶紧紧簇拥着,像襁褓中的婴儿,酣然沉睡。我好一阵兴奋,多年的辛勤培育终于要有结果了。③当12个细小的花骨朵逐渐冲出绿叶的怀抱,把自己亮丽地展现在阳光下时,我开始数着日子,期盼着花开的那一天。5天后,6个花骨朵脱颖而出,红艳饱满。8天后,中间那朵率先绽放,宛如一顶美丽的桂冠,端庄秀逸,落落大方。9天后,另外5个花苞相继绽开。12天后,余下的6个花苞全都灿然开放,像凌波仙子,风姿绰约,亭亭玉立,把不大的阳台装点得春意盎然。④12片绿叶簇拥着12朵花,寓意着一年12个月有着圆满的年轮,怎不令人欣喜不已!我第一时间想到要把这好消息告诉送我君子兰的张老师。⑤5年前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在楼下小区散步,偶见家住5楼的从中学退休的张老师正在小区的花圃里侍弄10多盆君子兰。这些君子兰大都叶片细小,而且都只有五六片,好像是刚长出的幼苗,青翠欲滴。我很喜欢君子兰,它是花丛中的谦谦君子,极富灵性,且有着吉祥、幸福、美满的寓意。一友人曾赞之曰“不染浮尘贵自尊,秉厚德馨君子度”。⑥我冒昧地向张老师索要:“张老师,能不能送我一盆君子兰,我拿回去自己种。”张老师略一沉吟,欣然答应,他把有6片叶子的一盆君子兰送给我:“要注意浇水,不要枯萎了。如果遇见叶斑病,一定要及时施肥,对症下药。”⑦几年过去,君子兰叶子长到9片,期间,有片叶子的根茎枯黄了,我只好剪掉。没想到几天后,又一片青绿的新叶从根系里冒出来。我高兴地继续浇水。不久,又长出两片新叶。现在共有12片叶子,每片叶子都厚实光滑,如碧玉琢成,直立似剑,一派勃勃生机。⑧去年我外出避暑一个多月,回来后,只见君子兰叶子焉黄,奄奄一息。我赶紧让干透的泥上浸满清水,再轻轻把清水浇洒在叶片上。不几日,君子兰又鲜活起来,每一片叶子都郁郁青青。⑨今年2月初,我下楼漫步,见张老师又在花圃里侍弄花草。我只看见一盆君子兰,又新增加了几盆紫罗兰。“那些君子兰怎么都不见了?”我疑惑。张老师淡然道:“都送给楼上楼下的邻居了。疫情期间不能出去,在家养养花也很好,既避免了出去可能被感染,又居家修身养性。”⑩我家的君子兰开花后,我找过张老师好几次,可一直没找到他。一天,我下楼遇见物管的陈师傅,他告诉我,张老师2月底就回贵州大山老家去了。他把5年前种下的最后一盆君子兰带给他年轻时支教的小学校,说今年君子兰肯定会开花,他要让孩子们在盛开的君子兰前开心快乐!⑪我只能托春风把君子兰盛开的喜讯带到贵州大山深处的小学校:张老师,你送我的君子兰历经5年寒冬腊月、炎炎酷暑,恪守其坚韧和高洁的秉性,在这3月傲然绽放,这是报春的花啊。(选自2022年05月0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17.文中“张老师”的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答:。【答案】热爱生活,善良(和善),对人友善(友爱、友好),乐于助人,有社会责任感等。(写出任意两点)【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第⑤段中的“偶见家住5楼的从中学退休的张老师正在小区的花圃里侍弄10多盆君子兰。这些君子兰大都叶片细小,而且都只有五六片,好像是刚长出的幼苗,青翠欲滴”可得:热爱生活。根据第⑥段中的“张老师略一沉吟,欣然答应,他把有6片叶子的一盆君子兰送给我”可得:对人友善。根据第⑨段中的“都送给楼上楼下的邻居了。疫情期间不能出去,在家养养花也很好,既避免了出去可能被感染,又居家修身养性”可得:乐于助人。根据第⑩段中的“他把5年前种下的最后一盆君子兰带给他年轻时支教的小学校”可得:有社会责任感。18.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2分)A.刚步入3月,连日来风和日丽,催开了楼下花圃里各种花。B.现在共有12片叶子,每片叶子都厚实光滑,如碧玉球成,直立似剑,一派勃勃生机。答:。【答案】选(A)句,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春天人的动作和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随着天气晴好,各种花竞相开放的情景,“催”给人一种急切、欢快的感觉。选(B)句,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叶子比作碧玉雕琢的宝剑,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叶片厚实,色泽光亮,姿态挺拔的特点,表现君子兰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作者的珍爱(喜爱)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A.“催”字把春天人格化,写春天催促,使百花盛开,赋予春天以人的动作和情感,这是拟人的修辞。联系“风和日丽”和“各种花”可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天气转暖,各种花竞相开放的情景,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催”还给有一种迫不及待,欢快无比的感觉。B.把叶子比作碧玉雕琢的宝剑,这是比喻的修辞。联系句中的“每片叶子都厚实光滑”可知,此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叶片厚实,色泽光亮,姿态挺拔的特点。联系“一派勃勃生机”可知,表现了君子兰旺盛的生命力。联系作者感情可知,表现了作者看到君子兰后的喜爱之情。(2)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答:。【答案】承上启下,抒发感情,引出养兰经历(故事)。【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段作用。本段中的“12片绿叶簇拥着12朵花,寓意着一年12个月有着圆满的年轮,怎不令人欣喜不已”承接上文对于君子兰开花的描写。“我第一时间想到要把这好消息告诉送我君子兰的张老师”引出后文自己从张老师那里讨要来君子兰,悉心照顾的情节。所以本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9.本文题为“盛开的君子兰”,为什么多次写到“张老师”?(3分)答:。【答案】君子兰是明线,张老师的精神品质是暗线。故事因张老师送君子兰而展开。借物喻人,深化主旨,热情赞美了张老师。【解析】本题考查赏析题目和文本内容。读文可知,本文以“盛开的君子兰”为叙事的线索,描写了君子兰的盛开,回忆了张老师送自己君子兰,自己悉心照料,终于开花。疫情期间,张老师把君子兰送给邻居。张老师回到老家,把最后一盆君子兰送给了自己曾支教的学校。“君子兰”是明线。在叙事中,表现了张老师乐于助人,待人友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精神品质,所以张老师的精神品质是文章的暗线。正是因为张老师送我君子兰,才有了一系列情节的发生。联系末段中的“张老师,你送我的君子兰历经5年寒冬腊月、炎炎酷暑,恪守其坚韧和高洁的秉性,在这3月傲然绽放,这是报春的花啊”可知,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以君子兰象征张老师,赞美了他坚韧和高洁的秉性。由物及人,深化了文章主题。20.“一箭兰花万首诗”,请你依据君子兰的气质特点,发挥想象,创作一首咏“兰”小诗,赠送给“张老师”。(分行写下来,不超过六行)(3分)答:。【答案】示例:兰花美香自溢\开在春天里\带来春的色彩\引来歌和风\蘸墨风水皆入画。【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言简意丰,表达对张老师的赞美之情即可。解答时,可从想象合理、体现事物特征、表达顺畅等方面作答。(三)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5分)初秋行圃①(宋)杨万里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听来咫尺②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注:①行圃:指在园子里散步。②咫尺:形容距离很近。21.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歌前两句写夕阳看似无情,其实最有情,正催着园子里树上的蝉鸣叫。B.诗歌的后两句写蝉鸣仿佛就在身边,可是去寻找时,蝉却不鸣叫了,就好像是知道有人来找它。C.这首诗用寥寥数语描写了初秋时节夜晚的情致,同时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感受。D.这首诗极为平淡,却充满诗情画意,而且蕴含理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C.根据文题“初秋行圃”,诗文首句“落日无情最有情”可知,这首诗描写的是初秋时节傍晚的情致,而非“夜晚”;故选C。22.本诗写作手法多样,请你作简要分析。(3分)答:。【答案】写景与叙事相结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景物赋予人的情感;语言平淡(朴实),情味悠长,充满诗情画意;视觉与听觉结合,富有情趣和理趣。(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理解。“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意思是:落日看来好像无情却最有情,催促千树万树上的蝉在傍晚时一齐鸣唱。“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意思是:听着声音近在咫尺,却无法找到它们,一旦寻到它的近旁,却又没有了声响。据此可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手法是写景与叙事相结合;前两句中的“有情”和“催”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景物赋予人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活动弯头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物流仓储安全管理计划
- 农林行业简短辞职信参考
- 2025年中国有机无机复合颗粒肥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货物搬运合同范本参考
- 2025设备租赁合同范本财产范本
- 小学英语听说能力提升活动范文
- 信息技术项目部职责与系统集成
- 2025年德育评估与反馈机制计划
- 船舶制造停工期间安全防护措施
-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肝脓肿教学查房
- 2025高考数学专项讲义第18讲圆锥曲线中的极点极线问题(高阶拓展、竞赛适用)(学生版+解析)
- 急性胆囊炎护理病例讨论
- 15 青春之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 公共管理学方法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华南农业大学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居家康复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苎麻生产碳足迹:基于区域、产物与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 科室停电停水的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