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44887.11-2024 IPv6 演进技术要求 第11部分:IPv6随流检测技术》是一项针对IPv6网络环境中数据流监测与分析的技术规范。该标准旨在定义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可以实现对IPv6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流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从而提高网络运维效率和服务质量。
标准首先明确了随流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场景,强调了它在保证网络性能、支持服务质量保证(QoS)、以及促进网络安全方面的作用。随流检测主要依赖于在网络设备间交换特定的信息包来收集关于流量状态的数据,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延迟、丢包率、抖动等关键指标。
接着,《GB/T 44887.11-2024》详细描述了实施随流检测所需遵循的具体步骤和技术细节。这包括但不限于如何配置网络设备以启用随流检测功能、推荐使用的协议类型、以及为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建议的最佳实践。此外,还讨论了不同场景下应用随流检测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对于安全性和隐私保护,《GB/T 44887.11-2024》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原则,确保在使用随流检测技术过程中能够妥善处理个人信息,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滥用。
最后,该标准提供了几个实际案例研究,展示了如何将随流检测技术应用于各种不同的IPv6网络环境之中,从企业内部网络到公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覆盖范围广泛。通过这些例子,读者可以获得更直观的理解,了解如何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运用本标准中所介绍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24-11-28 颁布
- 2025-03-01 实施





文档简介
ICS
33.040.40
CCS
L
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887.11—2024
IPv6演进技术要求
第11部分:IPv6随流检测技术
IPv6evolutiontechnicalrequirements—
Part11:IPv6in﹘situflowinformationtelemetry
2024-11-28发布2025-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4887.11—2024
目次
前言
·····································································································
Ⅲ
引言
·····································································································
Ⅳ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2
5
随流检测技术架构
····················································································
2
6
随流检测关键技术要求
···············································································
3
6.1
概述
······························································································
3
6.2
智能选流技术要求
···············································································
4
6.3
智能数据上送技术要求
··········································································
4
6.4
动态网络探测技术要求
··········································································
4
6.5
封装与隧道化技术要求
··········································································
4
7
IFIT数据封装格式
···················································································
6
7.1
交替标记(染色)数据字段格式
································································
6
7.2
IOAM数据字段格式
·············································································
7
8
IFIT封装方法
·······················································································
12
8.1
交替标记(染色)封装方法
····································································
12
8.2
IOAM封装方法
················································································
12
参考文献
································································································
14
Ⅰ
GB/T44887.1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44887《IPv6演进技术要求》的第11部分,GB/T44887已经发布了以下
部分:
—第5部分:基于IPv6段路由(SRv6)的虚拟专用网(VPN);
—第10部分:支持IP网络切片的增强型虚拟专用网(VPN+);
—第11部分:IPv6随流检测技术。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国联
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
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龚霞、伍佑明、朱永庆、杨冰、周天然、肖敏、万晓兰、朱冰、汪俊芳、龚立
艳、庞冉、范大卫、魏月华、李玉良。
Ⅲ
GB/T44887.11—2024
引言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的通知》,为加快政务应用改
造、拓展行业融合应用,推动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创新成果标准化,我国制定了一系列IPv6标准。其
中,GB/T44887《IPv6演进技术要求》是为规范国家IPv6部署而制定的标准,拟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参考架构。目的在于规定IPv6演进技术在运营商和行业领域的应用场景,以及在运
营商及行业网络中的部署。
—第2部分:基于IPv6段路由(SRv6)的IP承载网络。目的在于规定基于SRv6的IP承载网络总体
架构、基于SRv6的设备层技术要求及基于SRv6的管控层技术要求。
—第3部分:IPv6段路由报文头(SRH)。目的在于规定IPv6段路由报文头(SRH)的格式,以
及SRH在节点处理的技术要求。
—第4部分:基于IPv6段路由(SRv6)的网络编程。目的在于规定基于SRv6网络编程的数据平
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
—第5部分:基于IPv6段路由(SRv6)的虚拟专用网(VPN)。目的在于规定基于SRv6的
VPN网络的处理流程和协议消息,包含三层服务和二层服务等实现。
—第6部分:IPv6段路由(SRv6)策略(Policy)。目的在于规定用于支持基于SRv6策略技术
的网络设备的开发、设计和测试等。
—第7部分:基于IPv6段路由(SRv6)的业务链。目的在于规定基于SRv6的业务链数据面技术要
求、基于SRv6的业务链控制面技术要求。
—第8部分:基于IPv6段路由(SRv6)的报文头压缩。目的在于规定适用于支持基于SRv6的报文
头压缩的网络设备的开发、设计和测试等。
—第9部分:基于IPv6段路由(SRv6)的网络故障保护。目的在于规定适用于SRv6组网下常见网
络故障场景,包括SRv6BE节点/链路失效、SRv6Policy中间节点/尾节点失效、微环及SRv6
Policy故障场景等。
—第10部分:支持IP网络切片的增强型虚拟专用网(VPN+)。目的在于规定增强型虚拟专用网
(VPN+)的技术架构、VPN+技术要求,以及基于SR的VPN+实现流程。
—第11部分:IPv6随流检测技术。目的在于规定适用于多类型业务承载场景下数据面随流信息的
自动化质量测量,以及IP网络设备随流检测功能研发、测试与部署。
Ⅳ
GB/T44887.11—2024
IPv6演进技术要求
第11部分:IPv6随流检测技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IPv6随流检测技术要求,描述了随流检测技术架构、随流检测关键技术以及数据封装
格式和方法等。
本文件适用于多类型业务承载场景下实现数据面随流信息的测量,用于IP网络设备随流检测功能的
研发、测试与部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IETFRFC8200互联网协议第6版规范[Internetprotocol,version6
(IPv6)
specification]
IETFRFC9341交替标记方法(Alternate﹘markingmeth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节《校园机器人垃圾分类赛》教学设计及反思
- 全国粤教清华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1课《赶赴火场-“系统时间”检测模块的应用》教学设计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 第10课《爱心伴我长大》教学设计3 鄂教版
- 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2.1.4 细胞的生活 教学设计
- 采购合同合同管理专业市场拓展重点基础知识点
- 采购合同风险财务风险财务谈判重点基础知识点
- 税务系统社保培训
- 高校保卫工作总结
- 二零二五版辞退员工的劳动合同书范例
- 营业执照办租房合同二零二五年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度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有答案)
- 2025荆州学院辅导员考试题库
- 静配中心与临床科室沟通
- 《2B-3型谷物播种机的结构设计》12000字
- 教学设计: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交通设计(Traffic Design)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同济大学
- 初级社工师《社会工作实务》考试(重点)题库300题(含答案解析)
- 高速涡轮牙钻手机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主题宣讲课件
- 2025年中国装配式钢结构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4年第四季度 国家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