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第2版)课件:项目投资机会_第1页
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第2版)课件:项目投资机会_第2页
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第2版)课件:项目投资机会_第3页
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第2版)课件:项目投资机会_第4页
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第2版)课件:项目投资机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投资机会

项目投资机会是指与项目投资有关的一系列因素所构成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时机。项目投资机会选择得恰当与否,不仅关系到项目本身的收益,而且会对投资者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行业、地区规划,经济建设方针,建设任务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在一个确定的地区、行业或企业内部,结合资源情况、市场预测和建设布局等条件,合理地选择建设项目,寻找最有利的投资机会。前情提要

近些年来,为了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中共中央制定了多个宏观经济政策与报告,为公共服务项目提供了非常多的投资机会,并且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工程项目投资的方向。主要政策包括:《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新基建”专题报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同时,各个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地方规划方案政策,例如:《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等。前情提要

截止到2020年底,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下面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两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基础设施建设,体现在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四点。前情提要

其次,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4752亿元,比上年增长7.1%,体现在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三点。在铁路方面,全年完成铁路固定资产投资7819亿元;在公路水路方面,全年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258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在民航方面,全年完成民航固定资产投资105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前情提要国家高铁网规划投资机会工程项目投资研究课程内容contents3.13.2城市群轨道交通规划投资机会3.3水运规划投资机会新能源建设投资机会3.43.5航空中心建设投资机会3.6装配式建筑项目投资机会3.7特色小镇投资机会3.8综合管廊投资机会3.9养老地产投资机会3.103.1项目投资机会研究3.1.1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概述项目投资机会研究也称投资机会鉴别,是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之前的准备性调查研究,也是为寻求有价值的投资机会而对项目投资环境(如项目背景、资源条件、市场状况等)所进行的初步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项目投资机会研究包括一般机会研究和特定项目机会研究。3.1.1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概述一般机会研究处于项目投资机会研究的最初阶段,是投资者通过收集大量信息,经过分析比较,从错综纷繁的事物中鉴别发展机会,并最终形成确切的项目投资方向。研究重点是地区的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资源条件及市场信息;所关注的是地区和行业的宏观与中观信息;研究的目的在于识别投资机会,并对项目的投资方向提出建议。一般机会研究又分为地区机会研究、行业机会研究和资源开发机会研究三类。一般机会研究特定机会研究其目的是经过方案筛选,将项目发展方向或投资领域转变为概略的项目提案或投资建议。研究主要包括对项目投资环境的客观分析(如对市场、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的分析)、对项目战略目标及内外部资源条件的分析(如对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外部建设条件的分析)以及对项目承办者的SWOT分析等。项目投资机会研究的成果:形成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为下一步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提供依据。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是为寻求有价值的投资机会而对项目投资环境(如项目背景、资源及市场状况等)所进行的初步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包括一般机会研究和特定机会研究:3.1.2项目投资机会研究程序明确投资动机项目投资机会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投资机会和投资项目,并为项目的投资方向和项目设想提出建议。为确保投资项目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针对项目投资机会的研究应遵循以下程序:鉴别投资机会论证投资方向具体项目机会论证3.1.2项目投资机会研究程序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投资动机进行识别和论证:明确投资动机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投资者进行技术更新改造,研究开发新产品和适销对路产品;为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实现最大利润,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达到经济规模;市场需求巨大,产品供不应求,丰厚的营销利润吸引投资商投资开发新产品;为分散经营风险,改善投资经营结构,拓宽投资领域,全方位、多元化投资经营;改善投资区域分布,转移投资区域,形成合理的投资布局。3.1.2项目投资机会研究程序明确投资动机受国家宏观政策和大气候影响,转移投资方向,调整投资产业结构;追求某领域项目投资的高回报,把握机会,创造条件,跟踪投资;利用高科技和独特的专利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填补空白,开辟潜在市场,获取超额投资利润;为增强企业后劲,提高经营效益的稳定性,投资长线项目(如基础设施项目、工业项目等),或为某一大型建设项目辅助配套;按有关部门要求和社会需要,利用某些优惠政策和有利条件,进行扶贫开发和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等。3.1.2项目投资机会研究程序在进行投资机会论证时,应根据投资者的投资动机,对各种投资机会进行鉴别和初选,论证投资机会酝酿的依据是否合理。针对项目投资机会的鉴别,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资金来源及其性质;(2)自身优势项目;

(3)资源优势项目;(4)新技术优势项目;

(5)地理位置优势项目;(6)市场超前项目;

(7)现有企业的前后工序配套项目,多种经营项目,具有生产要素的成本及市场等综合优势的项目;

(8)具有时代特点而构思的投资项目;

(9)未来热点市场的竞争项目,勿追风赶热,相反应该冷进热退;

(10)其他国家在经济方面具有同样水平时获得成功的同类行业项目。鉴别投资机会3.1.2项目投资机会研究程序在初步筛选投资机会后,就要对自然资源条件、市场需求预测、项目开发模式选择、项目实施的环境等进行初步分析,并结合其他类似经济背景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教训、相关投资政策法规、技术设备的可能来源、生产前后延伸的可能、合理的经济规模、产业政策、各生产要素的来源及成本等,初步评价投资机会的财务、经济及社会影响,论证投资方向是否可行。投资方向的论证应结合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特征和基本建设规律,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结合不同行业的特点,进行科学策划、评估和慎重决策。这些投资方向包括:论证投资方向资源利用开发型项目填补市场空白型项目科技领先型项目基础建设项目政府鼓励的国有企业改造和支柱产业项目配套加工服务型项目3.1.2项目投资机会研究程序论证投资方向投资方向3.1.2项目投资机会研究程序论证投资方向例如,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量的增加而储量逐年减少,因此,投资开发这类资源并对其进行加工或深加工是容易获利的;同样,对鱼类、森林等再生能力不强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如远洋捕捞、木制品加工等,只要经营管理有方,产品结构合理,投资规模经济,则一般情况下也可望取得良好收益;另外,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独特的地理、气候形成的农业资源等,均可被有效开发利用。资源利用开发型项目填补市场空白型项目项目投资效益的好坏,关键在于市场。尤其是工业加工项目,只要产品需求大,降低生产成本,则很有可能获利。如果在某区域范围内,由于工业化程度低,或者因为产业结构不合理,而使某些经营领域尚存在一定规模的市场空白,投资者则可以瞄准这一空白,构思投资项目,生产经营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科技领先型项目一项新技术的突破、一项新产品的问世,往往能取得超出市场平均利润几倍、几十倍的超额利润。因此,如果投资者按照社会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求,组织人员攻关,研制技术领先的新产品,或者通过购买技术专利,开发新产品投放市场,则可望获取高技术附加值带来的高额利润回报。当然,这类项目往往投资大、周期较长,需要投资者具有一定的资本实力和技术力量。3.1.2项目投资机会研究程序论证投资方向该类项目投资的着眼点主要在于某一大型项目的开发建设或某一产业的蓬勃发展,客观上对某些配套产品或配套服务形成了巨大需求,从而使该类项目投资获得具有一定规模和稳定的需求市场,市场风险相对较小。例如,在某一新兴汽车工业基地,可考虑投资开发与汽车生产配套的轮胎、坐垫、雨刮器等产品;在某一具有巨大旅游开发潜力的新兴旅游区,可投资开发宾馆等配套服务项目。资源利用开发型项目填补市场空白型项目科技领先型项目对投资商而言,主要依据两点来判断是否进行某项投资:一是投资风险小;二是投资回报高。基础设施便满足这些条件。例如,城市供水、城市煤气、收费公路、桥梁、水/火电站以及输电网线和通信线路等。但由于这类项目一般投资大、周期长,因此要求投资商具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和良好的融资渠道。投资该类项目一般能得到当地政府在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有时还能得到资金和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对有些项目,政府甚至还承诺给予某一固定比例的投资回报。因此,投资者可在综合考虑各项条件和因素后,有选择地收购、兼并国有企业或参与支柱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3.1.2项目投资机会研究程序具体项目机会论证在最初鉴别并确定投资方向之后,就应该进行具体项目的投资机会研究,并向潜在的投资者散发投资机会初步建议。具体项目机会论证比一般机会研究更普遍,它将项目设想转变为概略的投资建议。其目的是促使投资者做出反应,因此必须包括针对该项目的一些基本资料,而不是简单地列举一些具有一定潜力的产品名录。3.1.3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方法PESTEL分析法PESTEL分析法又称大环境分析法,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不仅能够分析外部环境,而且能够识别一切对组织有冲击作用的力量。它是调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的方法,其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可以分为六大因素:政治因素(Political)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政策、法律及法规等因素。经济因素(Economic)指组织外部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因素。社会因素(Social)指组织所在社会中成员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3.1.3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方法PESTEL分析法PESTEL分析法又称大环境分析法,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不仅能够分析外部环境,而且能够识别一切对组织有冲击作用的力量。它是调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的方法,其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可以分为六大因素: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不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指一个组织的活动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因素。法律因素(Legal)指组织外部的法律法规、司法状况和公民法律意识所组成的综合系统。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他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以及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这五种力量分别为:3.1.3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方法波特五力模型法波特五力模型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同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波特五力模型法隶属外部环境分析方法中的微观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波特五力模型法是对一个产业盈利能力和吸引力的静态断面扫描,说明的是该产业中的企业平均具有的盈利空间,所以这是一个产业形势的衡量指标,而非企业能力的衡量指标。3.1.3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方法波特五力模型法3.1.3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方法波特五力模型法供应商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供应商具有比较强大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行业受一些市场地位比较稳固的企业所控制,其产品的买主很多,每一单个买主都不可能成为供应商的重要客户。供应商的产品各具有一定特色,以至于买主转换成本太高,或者很难找到可与供应商企业产品相竞争的替代品。供应商能够方便地实行前向联合或一体化,而买主难以进行后向联合或一体化,即俗话所说的“店大欺客”。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影响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的主要原因如下:购买者的总数较少,而每个购买者的购买量较大,占了卖方销售量的很大比例。卖方行业由大量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购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经济上也完全可行。购买者有能力实现后向一体化,而卖主不可能前向一体化。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3.1.3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方法波特五力模型法这种新进入者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新进入者的反应情况。进入障碍: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本需要、转换成本、销售渠道开拓、政府行为与政策、不受规模支配的成本劣势、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等方面。预期反映情况:指现有企业采取报复行动的可能性大小,这取决于有关企业的财力情况、报复记录、固定资产规模、行业增长速度等。这种源自替代品的竞争会以以下三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现有企业产品售价以及获利潜力的提高将由于存在着能被用户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制。由于替代品生产者的侵入,现有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或者提升其产品特色,否则其销量与利润增长目标就有可能受挫。源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强度,受产品买主转换成本高低的影响。这种来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压力强度,可通过考察替代品销售增长率、替代品厂家生产能力与盈利扩张情况等加以描述。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3.1.3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方法波特五力模型法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其竞争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出现下述情况将意味着行业中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行业进入障碍较低,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较多,竞争参与者范围广泛市场趋于成熟,产品需求增长缓慢竞争者企图采用降价等手段促销竞争者提供几乎相同的产品或服务,用户转换成本很低行业外部实力强大的企业在接收了行业中实力薄弱企业后,发起进攻性行动,结果使得刚被接收的企业成为市场的主要竞争者退出障碍较高,即退出竞争要比继续参与竞争代价更高。在这里,退出障碍具体包括资产的专用性、退出的固定费用、战略上的相互牵制、政府和社会的各种限制等同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3.1.3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方法SWOT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这种方法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投资机会分析等场合。优势(Strengths)竞争优势,是指一个企业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实现企业的主要目标——盈利。可以是产品线的宽度、产品的大小、质量、可靠性、适用性、风格和形象以及服务质量和态度等。劣势(Weaknesses)企业在维持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同时应认识到自己的劣势。应定期检查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可通过“企业

经营管理检核表”方式进行。表中所列每

一要素都要按照特强、稍强、中等、稍

弱或特弱划分等级。机会(Opportunities)对环境的分析可有不同的角度,但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波特五力模型法。环境机会就是对企业行为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该企业将拥有竞争优势。威胁(Threats)环境威胁是指环境中一种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战略行为,这种不利趋势将导致企业的竞争地位受到削弱。3.1.3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方法SWOT分析法——分析步骤确认当前的战略。根据企业的资源组合情况,确认企业的关键能力和关键限制。将结果在SWOT分析图上定位。确认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波特五力模型法或者PESTEL分析法)。按照通用矩阵或类似的方式打分评价。把识别出的所有优势分成两组,分组的时候以两个原则为基础:它们是与行业中潜在的机会有关,还是与潜在的威胁有关。12345谢谢!

前情提要国家铁路局发布的《2020年度铁路建设综述》显示,截止2020年,我国的铁路营业里程已经达到14.63万公里,其中高铁达到3.79万公里、同比翻了近一番。我国高速增长的经济为高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人面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行业需求量激增,行业利润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随着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业内竞争逐渐加剧,因此,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指导下,新型装备设施、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都是国家未来将在轨道交通行业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这些可持续发展手段将极大地引进市场化机制,势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市场分析政策分析课程内容contents3.2.13.2.2案例分析3.2.33.2.1政策分析1“十三五”与“十四五”高铁纲领性规划2技术类政策3其他类政策3.2.1政策分析近几年,我国高铁发展规模为世界瞩目,并且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样的成果与我国的政策指导是密不可分的。近10年来,我国在铁路线网规划、铁路装备、技术指标、人员素质要求、安全运营、投融资机制等方面发布了许多规范性政策文件,具体如下:(1)“十三五”与“十四五”高铁纲领性规划(2)技术类政策(3)其他类政策3.2.1政策分析1“十三五”与“十四五”高铁纲领性规划“十三五”期间及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对于高铁在列车科技发展、节能、铁路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布了纲领性政策文件,如下表所示。政策名称发布时间政策解读《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发改基础〔2016〕1536号)2016.7到2020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km,其中高速铁路3万km,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为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国发〔2017〕11号)2017.2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发改基础〔2017〕1996号)2017.11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km,其中高速铁路3万km,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0%和70%左右,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层次分明、安全高效的铁路网络《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务院公报2019年第28号)2019.9推进装备技术升级,广泛应用智能高铁等新型装备设施,开发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构筑以高铁、航空为主体的大容量、高效率区际快速客运服务,提升主要通道旅客运输能力。《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到2035年,国家高速铁路规模达7万公里(含部分城际铁路),形成由“八横八纵”高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高速铁路衔接的高速铁路网。3.2.1政策分析2技术类政策高铁技术类政策汇总如下表所示。政策名称发布时间政策解读《铁路主要技术政策》(铁道部〔2013〕34号)2012.10高速铁路为新建设计开行250km/h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km/h的客运专线铁路。高速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最小按3min设计,轴重不大于17t,编组不大于16辆《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办法》(交通运输部〔2013〕21号)2013.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的企业,应当向国家铁路局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取得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许可证《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2014.12在系统总结我国时速250~350km高速铁路建设、运营实践经验,全面修订2009年《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的基础上,正式发布的我国第一部高速铁路设计行业标准,将为中国高铁发展以及高铁“走出去”提供系统规范的成套建设标准支撑《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2020〕8号)2020.5从高铁线路安全防护、高铁设施安全防护、高铁运营安全防护以及高铁监督管理方面,织密高铁安全防护网络。3.2.1政策分析3其他类政策高铁其他类政策汇总如下表所示。政策名称发布时间政策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国办法〔2014〕37号)2014.7鼓励提高铁路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利用铁路用地进行地上、地下空间开发的,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兼容一定比例其他功能,并可分层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踏的实施意见》2015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对铁路的投资,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投资环境,合理配器资源,促进市场竞争,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铁路事业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坚持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绿色化发展,建设国内国际通道连通、区域城乡覆盖广泛、枢纽节点功能完善、运输服务一体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内通外联的运输通道网络、建设现代高效的城际城市交通、打造一体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推动运输服务低碳智能安全发展。《铁路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2017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适应不同铁路运输方式的标准体系,标准数量、结构、层级更加完善合理,各领域标准、各级标准良好衔接。《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2017持续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1〕27号)2021.3在加强规划指导、合理确定标准、分类分层建设、有效控制造价、创新投融资体制、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等方面,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3.2.1政策分析连贯实施的规划政策,为国家铁路网的建设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200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高铁体系发展提供了清晰框架。2008年(“四纵四横”客运专线)、2016年,国家两次对《规划》进行调整,明确到2020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包括3万公里高铁,覆盖80%以上大中型城市。同时我国将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十三五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2021年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已经提出到2035年,国家高速铁路规模达7万公里(含部分城际铁路),形成由“八横八纵”高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高速铁路衔接的高速铁路网。这表明我国新时代铁路发展要由追求速度、规模逐渐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3.2.2市场分析1国家高铁网市场规模与最新规划2高铁提速带动产业链发展3带动周边城市发展3.2.2市场分析1国家高铁网市场规模与最新规划根据国家铁路局发布的2020年度铁路建设综述显示,2020年全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19亿元,累计投产里程达4933公里。“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由12.10万公里增加到14.63万公里、增长20.9%,高铁由1.98万公里增加到3.79万公里、翻了近一番,复线率由53.5%增长到59.5%,电气化率由61.8%增长到72.8%。我国的“四纵四横”高铁网已经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建设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3.2.2市场分析1国家高铁网市场规模与最新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此规划表明了在城市与城市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传统的城市界限会逐渐淡化,尤其是我国特大中心城市功能疏解地区会迎来更多的经济红利。我国铁路工程尤其是高速铁路工程在未来必将继续迅猛发展,以更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3.2.2市场分析1国家高铁网市场规模与最新规划根据国家铁路局发布的2020年度铁路建设综述显示,2020年全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19亿元,累计投产里程达4933公里。“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由12.10万公里增加到14.63万公里、增长20.9%,高铁由1.98万公里增加到3.79万公里、翻了近一番,复线率由53.5%增长到59.5%,电气化率由61.8%增长到72.8%。我国的“四纵四横”高铁网已经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建设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3.2.2市场分析1国家高铁网市场规模与最新规划根据国家铁路局发布的2020年度铁路建设综述显示,2020年全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19亿元,累计投产里程达4933公里。“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由12.10万公里增加到14.63万公里、增长20.9%,高铁由1.98万公里增加到3.79万公里、翻了近一番,复线率由53.5%增长到59.5%,电气化率由61.8%增长到72.8%。我国的“四纵四横”高铁网已经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建设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3.2.2市场分析1国家高铁网市场规模与最新规划《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高铁线路的考量成为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重中之重。《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提出:1)加快构建6条主轴。2)加快构建7条走廊。3)加快构建8条通道。3.2.2市场分析2高铁提速带动产业链发展高铁提速产业链发展高速铁路的建造机车的制造到信号管理运营维护等经济发展持续增长全面协调发展和谐发展3.2.2市场分析3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关系。高铁站带来的价值,分直接价值与溢出价值。对城市规划的影响。3.2.3案例分析1京沪高铁2京沪高铁二线3项目带动城市发展3.2.3案例分析1京沪高铁线路概况需求情况投资构成运营现状中国的一条连接北京市与上海市的高速铁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连接7个省份、11个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是贯通华北、华东的大动脉。进入21世纪既有京沪线的利用率已处于超饱和状态,73%的区段运力利用率达到90%、26%的区段更达到100%;运输压力前所未有,新建一条铁路迫在眉睫。总投资2209.4亿元,其中资本金50%。资本金以外的资金使用银行贷款并研究发行部分企业债券。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条件成熟时,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等方式募集资金减少政府资本金比例。近年来京沪高铁客运量持续稳定增长,客座率不断提升。3.2.3案例分析2京沪高铁二线线路概况项目必要性带动城市发展京沪高速铁路通道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第二纵。铁路线路由京津城际铁路、津潍高速铁路、潍新高速铁路、临淮高速铁路、连镇高速铁路、北沿江高速铁路组成。京沪高铁满足两端的京津冀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的快速运输;辅助通道尽量满足剩下区域的运输且不过多占用京沪高铁的线路资源。京沪二线不仅仅是带动地级城市发展,更重要的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方便更多百姓,惠及更多地域,这才是京沪二线的根本目的。谢谢!

前情提要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群概念逐渐形成,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以高铁与城市轨道交通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行业凭借大运量、高效、准时等优势得到快速发展。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铁项目均面临投资额巨大、运营成本高昂、盈利水平较低的困境。所以,合理性线路、站点、线网规划、创新型投融资机制、沿线及周边土地与商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地铁小镇、高铁新城的规划与建设,都是国家未来将在轨道交通行业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这些可持续发展手段将极大地引进市场化机制,势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市场分析政策分析课程内容contents3.3.13.3.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轨道交通案例分析3.3.33.3.1政策分析1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2“十四五”城市群轨道交通类政策

3其他类政策3.3.1政策分析1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为进一步规范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创新型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城市轨道规划布局、项目审批、投融资机制等方面密集发布了多项政策,对于处在关键发展时期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城市轨道交通准入门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3.3.1政策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准入门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基础〔2015〕49号)核心“准入限制+增量控制”3.3.1政策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关于优化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审批程序的通知》(发改基础〔2015〕250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的通知》(建城〔2014〕169号)《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3〕19号)《关于进一步下放政府投资交通项目审批权的通知》(发改基础〔2017〕189号)轨道交通项目审批流程图3.3.1政策分析2“十四五”城市群轨道交通类政策《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

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区际交通骨干网络,强化城市群之间交通联系,加快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外交通,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五纵五横”“两横三纵”“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全球123快货物流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加快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建设,构建高速公路环线系统,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构筑生态和安全屏障,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3.3.1政策分析城市群(截至2019.0218)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3.3.1政策分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分类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港站(国际铁路枢纽和场站、国际枢纽海港、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国际邮政快递处理中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建立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右表),推进城市群内部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城市群内交通运输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动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等一体化。推进都市圈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推进城市群内部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3.3.1政策分析3其他类政策PPP模式应用与规范资本金比例TOD模式的发展政策3.3.1政策分析PPP模式应用与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盈利困难的特点,传统的“国家出资,国家运营”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在初期的探索与实践中,PPP模式出现了诸多乱象。截至2018年年初,PPP初见成效。3.3.1政策分析资本金比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基础〔2015〕49号)要求,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40%,政府资本金占当年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过5%。随后,《国务院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2015〕51号)中专门规定,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资本金比例由25%调整为20%。也就是说,各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具体的资本金比例还应依据城市财政能力和建设能力确定,但最低不得低于20%。3.3.1政策分析TOD模式的发展政策TOD(TransitOtientedDevelopment)模式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我国定义:TOD是利用快速、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线路引导城市扩张方向;通过公交车站周边土地的混合开发和高效利用,形成用地紧凑、功能均衡、环境宜人的城市生长点;从而共同支撑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实现土地集约、高效扩张,形成绿色、公平的居民出行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模式。应对问题: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用地与城市交通之间的矛盾问题相关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号)、《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相关部门颁布TOD模式实施规划3.3.1政策分析序号相关部门颁布时间具体规划1国务院200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2广东省2012年3月《关于珠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土地综合开发意见》3国务院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4国务院2014年2月《轨道交通区域土地资源综合开发意见》5河北省2015年5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意见》6四川省2015年8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土地综合开发意见》7铁路管理局2015年9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规范非控股合资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意见》8陕西省2015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支持铁路用地开发意见》9铁路管理局2016年9月《铁路土地综合开发实施办法》10江苏省2016年12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铁路建设推进土地综合开发意见》11内蒙古自治区201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铁路建设推进土地综合开发意见》12广东省2017年11月《关于支持铁路交通项目建设推进土地综合开发意见》13宁夏回族自治区2018年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铁路建设推进土地综合开发意见》14甘肃省2018年2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铁路建设推进土地综合开发意见》15湖北省2018年3月《关于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关部门颁布TOD模式实施规划梳理3.3.2市场分析1市场规模2沿线发展与需求3TOD模式的发展前景4未来发展分析3.3.2市场分析1市场规模运营规模:2020年12月31日,全国(不含港澳台)共有4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33条,运营里程7545.5公里,车站4660座,全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9条,新增运营里程1240.3公里,较去年增长20.1%;新增天水、三亚、太原3个城市首次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12月31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1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69条,运营里程8708公里,车站5216座。全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5条,新增运营里程1168公里,较去年增长约15%;新增洛阳、绍兴、嘉兴、文山、芜湖,以及嘉兴(海宁)、镇江(句容)7个城市首次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3.3.2市场分析1市场规模城轨运营制式多样化: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分类》(T/CAMET00001-2020)将城轨交通系统制式分为10类,分别为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市域快轨系统、磁浮交通系统、跨座式单轨系统、悬挂式单轨系统、自导向轨道系统、有轨电车系统、导轨式胶轮系统、电子导向胶轮系统。截至2021年9月30日,我国共有9种在运营地铁制式,其中地铁系统制式最多,占比78.77%。3.3.2市场分析2沿线发展与需求客运量大:2020年,全年实际开行列车2528万列次,完成客运量175.9亿人次,进站量109.1亿人次,受疫情影响,全年完成客运量较2019年下降约62.9亿人次,下降26.4%;随着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逐步回升,第四季度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4.1%,对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全年实际开行列车3120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37.1亿人次、进站量144.8亿人次,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1978亿人次公里。2021年,全年完成客运量较2020年增加61.2亿人次、增长约35%,达到2019年的99.2%;全年平均客运强度约0.82万人次每公里日,较2020年增长约14%,较2019年下降约28%。3.3.2市场分析2沿线发展与需求投资情况:据统计,2015-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额逐年递增,2020年全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额为6286亿元,同比增长5.49%。其中,车辆购置完成投资426.9亿元,占比6.8%。3.3.2市场分析3TOD模式的发展前景轨道交通建设问题:盈利问题尚未解决当前解决方案:票务收入与广告等非票务收入为主;严重依赖政府的财政补贴TOD结合解决模式:把TOD模式与轨道交通PPP项目结合起来,将轨道交通和站点周边土地资源合理打包,利用轨道沿线的土地开发弥补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的缺口。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双赢3.3.2市场分析4未来发展分析要有序地规划建设二三线城市轨道建设将加速创新型融资管理智能制造深入推进3.3.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轨道交通案例分析1项目背景2需求分析3项目带动城市发展3投资方案3.3.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轨道交通案例分析1项目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计划到2022年底,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基本达到当前世界一流湾区水平,实现“12312”交通圈(湾区内实现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为核心的1小时交通圈,湾区至粤东西北各市陆路2小时通达,至周边省会城市陆路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展望到2035年底,全面建成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广州为例)3.3.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轨道交通案例分析2需求分析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的发展符合“一带一路”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泛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珠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要求。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促进经济要素国际自由流动和市场深度融合,支持建设“一带一路”枢纽,支撑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互联互通网络构建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优势,深化粤港澳及高水平国际合作,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全方位开放中的引领作用。打造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圈为主体的城市群,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具有全球范围内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3.3.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轨道交通案例分析3投资方案分类管理投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枢纽建设一是由社会投资主体投资建设轨道交通设施和综合开发;二是社会投资主体统一建设承担综合开发建设费用,轨道交通投资建设主体承担轨道交通设施建设费用整体开发枢纽局部开发枢纽可参照政府投资项目统一规划设计、整体报建,明确轨道设施部分和综合开发部分投资分摊不适宜开发枢纽按照政府投资管理相关规定执行,相应投资纳入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统筹解决谢谢!

第三节新能源建设投资机会

前情提要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和能源转型等多重因素下,发展可代替能源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新能源行业发展初期,对政策依赖性大,主要依靠财政补贴激励发展。对我国来说,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能源革命、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是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的重要突破点,是“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新战略的本质要求,在缓解传统能源紧缺及环境问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新能源中部分细分产业已经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实现了技术飞速的进步和成本的大幅下降,正逐步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政策分析本节内容contents3.4.1市场分析3.4.23.4.1政策分析3.4.1.1新能源的定义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得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与利用,将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代替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一般定义新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经转化或加工后的电力或洁净燃料。简要定义3.4.1.2我国新能源初期政策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正式通过,其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将步入规范化的发展阶段。同时,政府还通过设置补贴来提高产品的经济性,进而提升市场需求,扩大产业规模。《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9年正式修订,新增“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收购制度”,并正式明确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正式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正式成立。《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正式发布,进一步明确将通过把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的方式进行电价补贴。电价补贴可以利用政府财政的力量,吸引资金大量涌入相关行业,进而带动行业快速发展。3.4.1.3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早期发展阶段(1949-1990)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阶段(1990-2010)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阶段(2011-至今)上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我国开始发展小水电、沼气池、太阳灶、风力提水机、小型风电机、中低温地热利用和小型潮汐电站等新能源。该时期对新能源技术只是零散式利用,尚未达到产业规模的范畴,所产生的收益也无法进入商品能源的统计中。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从1991年0.01%迅速增加至2010年1.62%,并出现三个重要的变化:新能源利用从农村扩展到城镇,设备从小型向大中型发展,研究从开发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主要目标从增加能源供应转向至改善环境“十二五”以来,在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国际气候环境驱动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这一阶段,形成了支持新能源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我国新能源装备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关键技术取得突破。3.4.1.4我国新能源政策汇总政策名称发布时间政策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9.12促进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2016.2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保障实现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15%、20%消费比重的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3纲要指出:要瞄准新能源汽车技术前沿,把握产业变革方向,拓展新兴产业增长空间,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公开发布版)》2016.12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国家推进能源转型的核心内容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能源转型《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2016.12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3.4.1.4我国新能源政策汇总政策名称发布时间政策解读《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12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及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2018.3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和能源发展规划,规定各省级行政区域全社会用电量最低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比重指标,督促按照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和充分消纳的原则开展电力建设和运行管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2018.5合理把握发展节奏,优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加大市场化配置项目力度《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8.10清洁能源是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消纳清洁能源是贯彻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战略。在清洁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凸显的情况下,清洁能源消纳要在2018年取得显著成效;到2020年,基本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3.4.1.4我国新能源政策汇总政策名称发布时间政策解读《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2019.1在资源优良、建设成本低、投资和市场条件好的地区,已基本具备平价上网的电价条件,将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2019.5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促进风电、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平价上网项目建设,严格规范补贴项目竞争配置,全面落实电力消纳条件,优化建设投资营商环境《国家能源局IEA报告:氢能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2019.10氢能为长途运输、化工和钢铁等难以脱碳的行业提供了脱碳的有效途径,以较低成本丰富可再生能源的存储方式,氢能的利用促进了能源结构多元化。应强化政策引导、破解技术瓶颈、降低应用成本、加强国际合作以促进氢能规模化发展《建筑新能源应用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2019.12适用于民用建筑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中应用新能源技术向建筑供能的设计和效果评估。规定了建筑新能源应用的设计原则与基本技术要求,确定了新能源系统运行监测的基本方法和管理要求3.4.1.4我国新能源政策汇总政策名称发布时间政策解读《关于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2020.3有序组织项目建设,严格落实监测预警要求,以电网消纳能力为依据合理安排新增核准项目规模;组织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填报、更新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加大与国土、环保等部门的协调,推动降低非技术成本,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风电、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关于印发各省级行政区域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通知》2020.5统筹提出了各省级行政区域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提出要加强跟踪监测与评估,落实消纳责任,并初步确定了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十四五”规划纲要》2021.3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2021.4提出了2021年我国能源工作关于“能源结构”、“供应保障”、“质量效率”、“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五个方面的主要预期目标3.4.2市场分析3.4.2市场分析新能源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将持续快速发展。《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2020年已基本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率达到95%以上。《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应达到20%,2050年超过50%。

在此背景下,电网消纳能力成为新能源项目规划建设的重要先决条件。现阶段应强化电源灵活调节作用,发挥储能设施的调节能力;减轻送受端系统的调峰压力,使各类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在稳定有效的政策支持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新能源产业已取得瞩目的成绩。在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是发展最快的新能源产业,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向好,新能源逐渐替代旧能源市场,新增和累计市场规模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已在风电、光伏发电等主要新能源领域建立了规模领先、技术水平先进的产业链,与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相比已逐步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3.4.2.1新能源发电类建设和运行情况(1)水电发电

截至

2021

3

月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约

3.71

亿千瓦。2021年一季度,全国新增水电并网容量

109

万千瓦,水电发电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区)依次为四川

516

亿千瓦时、云南

431

亿千瓦时、湖北

222

亿千瓦时、贵州

157

亿千瓦时和湖南

108

亿千瓦时,其合计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

73.2%。(2)风电发电

2021年一季度,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

526

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

403

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

123

万千瓦。到2021

年一季度末,全国风电累计装机

2.87

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

2.76

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

1022

万千瓦。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发电占比约

54%,“三北”地区占

46%,风电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整体而言,风电行业在未来

2-3

年是关键时期。3.4.2.1新能源发电类建设和运行情况(3)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制定太阳能电站的发展规划以扩大规模,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21

年一季度,全国光伏新增装机

533

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

252

万千瓦、分布式光伏

281

万千瓦。到

2021

年一季度末,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

2.59

亿千瓦。从新增装机布局看,装机占比较高的区域为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

33%、25%

和16%。全国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为

300

小时,同比增加

10

小时。3.4.2.1新能源发电类建设和运行情况(4)生物质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和沼气发电。现代生物质能的发展方向是将生物质转换为优质能源,实现对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2021年一季度,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196.6万千瓦,累计装机达3148.5万千瓦。累计装机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和安徽,分别为368.8万千瓦、299.7万千瓦、270.4万千瓦、243.6万千瓦和215.2万千瓦;新增装机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浙江、河南、四川、广东和江西,分别为30.4万千瓦、23万千瓦、21万千瓦、17.2万千瓦和14.6万千瓦。3.4.2.1新能源发电类建设和运行情况(5)核能发电核能是一种安全、清洁、可靠的能源,我国政府对于核能推广已发布多个文件。近年来,我国核电发电量保持增长的趋势。随着我国核电项目陆续完工投产,核电应用进一步得到推广。在核电站的生产运营方面,2020年全国累计发电量为74170.40亿千瓦时,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3662.43亿千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94%。截至2020年末,中国共有16座核电站投入运行,运行核电机组达49台,总装机容量达51027.16MWe。发展核电能够改善我国的能源供应结构,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3.4.2.2氢能建设和应用情况《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被列为重点任务《“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到2020年实现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推动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先进的“制氢-储氢-用氢”的商业化路径3.4.2.3氢能建设和应用情况当前情况:经过多年的工业积累,我国氢能领域的发展已加速进入产业化阶段,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制氢国,氢能市场潜力巨大。痛点一电动车不适应长途重载和低温的缺点痛点二弥补了可再生能源不适合储存的缺点未来走向:未来氢能将扮演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灵活智慧的能源载体、绿色低碳的工业原料这三种角色,将在工业、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有望在2050年与可再生电力形成协同,形成超过15亿吨二氧化碳的减排能力,实现中国深度降低碳排放的目标。3.4.2.3建设项目应用类(1)北京奥运会

2008年,太阳能、风能、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等在北京奥运会上得到了规模化推广,有力的支撑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口号。北京市在申办奥运会的报告中提出:投资100万美元新增160眼地热井,增加地热源热泵空调系统,采用地热、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绿色奥运要求。现今,北京市内8个主要城区地下均有热源,每年可开采地下热水近1200万立方米,可供使用的热量能够折合成9万多吨标准煤。3.4.2.3建设项目应用类(2)上海世博会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推广应用了一大批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绿色能源、低碳排放”成为首要目标。世博会主题馆屋面铺设面积达

3

万平方米太阳能板,采用并网发电运行的方式,将太阳能储电传回至城市电网中,发电功率为2.57

兆瓦,年发电量可达

250

万千瓦时。在

5.28

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内,采用了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在内的总计

1017

辆新能源车辆,实现了园区交通零排放。“一轴四馆”中

80%

建筑采用LED半导体进行景观装饰和照明,本次应用是半导体照明首次在城市街区中使用。园区内所有的雨水进行了

100%

的回收与再利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减少

3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太阳能屋面与光电建筑一体化3.4.2.3建设项目应用类(3)北京冬奥会2022年冬奥会彻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冬奥会场馆和配套服务设施将率先使用绿色能源,首先实现的就是清洁能源电力

100%

的供应。北京冬奥会期间,将有

212

辆国产氢燃料电池客车通过

5

座“100%

绿氢”加氢站进行加氢服务,预计可实现每辆车每千米0.28

升的节油效益,总节油量达

9.6

吨;能够实现每辆车每千米0.75

千克的减碳效益,总碳减排量约

30

吨。北京市、张家口市正在按计划建设加氢站、充电桩等配套设施,最大程度满足氢燃料、纯电动汽车的能源补给需求。世界上首个输送大规模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多种能源的四端柔性直流电网——张家口市张北县的张北柔性直流工程,将把张家口地区的清洁能源送往京津冀地区。张家口市张北县的张北柔性直流工程3.4.2.3建设项目应用类(4)“太阳能屋顶计划”

太阳能屋顶计划”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太阳能空气集热系统,是指在屋顶或建筑物其他可能的部位安装太阳能系统。201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鼓励太阳能光伏发电政策:根据现行的补贴标准,按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原则,居民光伏电站每发1度电,国家政策给予0.42元补贴,并且上网部分电量由供电公司按照0.378元/度的价格收购。这些优惠政策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补贴力度大,使得普通家庭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投资得到有效回收。3.4.2.4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竞争优势的建议

新能源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初具产业化规模。

风电和光伏国家能源局不断完善清洁能源产业政策,出台推进电力一体化和多功能互补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取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着力提升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近年来,国家加快推进了重大项目建设,福清核电站机组投产,浙江三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海南昌江核电二期项目、四川雅砻江孟底沟水电站开工建设。3.4.2.4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竞争优势的建议

生物质能和氢能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上考虑,应加大对生物质能源生产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形成一批以自主知识产权武装起来的生物质能源生产加工企业,以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加快生物质能源的商业化进程。推动金融资本对生物质热电项目的投资热情增加。加上储能、大数据和能源互联网等科技创新的发展,未来新能源行业将会催生出大量不同于传统方式的经营模式。综上,我国新能源企业应紧紧抓住机遇,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升级,实现企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双赢。3.4.2.4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竞争优势的建议

继续加大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力度,借鉴经验,补足短板借鉴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德国Fraunhofer实验室的经验,建立国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以此为枢纽整合科技资源,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拓展实施国家新能源重大科技项目;以碳中和目标为指引,将新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战略目标进行优先安排,推动新能源优先开发和优先利用;制定全国与各省市新能源发展总量目标与发展规划,推动城市、农村、工业和交通等部门优先利用新能源的计划,把新能源利用作为当地能源转型发展的优先选择,为新能源产业提供长期、明确和稳定的市场预期;加强政策协调,着力解决补贴、消纳和空间布局等关键问题,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拖欠问题;3.4.2.4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竞争优势的建议继续加大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力度,借鉴经验,补足短板加强新能源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协调,依法对相关专项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促进生态保护和新能源持续协调发展;完善坚持开放式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支持企业建立风电、光伏和储能联合创新平台;坚持开放式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支持企业建立风电、光伏和储能联合创新平台。努力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新能源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主动参与风电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等的国际标准制定和修订,提高检测认证互认水平鼓励优势技术、产业和企业走向全球市场,不断扩大我国新能源技术、产品及标准的市场份额,合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题思考题1.试从政策导向和市场驱动两方面对上海世博会的新能源项目进行投资机会分析。2.试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北京奥运会中的新能源项目进行投资环境分析。谢谢!

项目投资机会

国家高铁网规划投资机会工程项目投资研究课程内容contents3.13.2城市群轨道交通规划投资机会3.3水运规划投资机会新能源建设投资机会3.43.5航空中心建设投资机会3.6装配式建筑项目投资机会3.7特色小镇投资机会3.8综合管廊投资机会3.9养老地产投资机会3.103.5水运规划投资机会引言我国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同属水运行业。一般来说水路运输的所需时间较长,但成本较为低廉,这是空中运输与陆路运输所不能比拟的。水路运输每次航程能运送大量货物,而空运和陆运每次的负载数量则相对较少。因此在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