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课件-2.1.1叙述法_第1页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课件-2.1.1叙述法_第2页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课件-2.1.1叙述法_第3页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课件-2.1.1叙述法_第4页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课件-2.1.1叙述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叙述法的观察记录应用叙述法连续叙述法日记叙述法轶事叙述法叙述法1.锁定观察对象。2.记录观察内容。3.分析行为表现。4.评价婴幼儿行为和教育意义。第二节

观察与记录的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一、叙述法的观察记录应用(一)连续叙述法的应用

连续叙述法常用于偶发事件记录,观察者应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迅速记录事件内容,记录要客观(不带观察者主观评价)、真实和完整。避免使用的语言建议使用的语言我认为他一直不喜欢……….我看到她…….我感觉……….她告诉我…….他不擅长交流……..她坐在那里,没有说一句话………他看上去很害怕………..她低着头……..他不愿意来………她站在中心大门口,拽着妈妈的衣服……………………………………妈妈送琪琪去早教中心,他们来到早教中心大门口,保育老师向他们打招呼,琪琪很害羞,没有和保育老师说话。我发现琪琪不愿意来幼儿园机构。妈妈走了。分析:这份观察记录中,观察者用评价方式记录琪琪当时的行为表现,如“害羞,不愿来早教中心学习”均属于主观评价语言。观察者应通过对琪琪的行为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客观地呈现琪琪当时的表现。以此推断他不愿来早教中心的原因。同时,观察记录中,妈妈离开早教中心这一行为较突然,与前面的内容脱节。修改后:妈妈送琪琪去早教中心,他们来到早教中心大门口,保育老师向他们打招呼,琪琪向妈妈身后走了2步,躲在妈妈后面探出头来瞄了老师1眼,没有和老师说话。妈妈往面前拉了拉琪琪的手,并对他说:“琪琪,这是莎莎老师,快和老师打个招呼吧”,琪琪搓着手,还是没有说话。妈妈说:“琪琪,从今天开始,你跟着琪琪老师一起学习,妈妈去上班,妈妈下班后来接你,好吗?”说着,妈妈把琪琪的手放在莎莎老师手上。琪琪迅速缩回了手,开始流眼泪:“妈妈不上班,带琪琪回家。”这时,莎莎老师从身后拿出几个小恐龙“琪琪,来,我们一起去和恐龙宝宝玩吧”,琪琪拿着小恐龙停止了哭泣。这时,妈妈说,你和小恐龙玩啊,等下妈妈来接你,和妈妈说拜拜。琪琪看着妈妈,做了拜拜的手势。然后,妈妈离开了早教中心。观察记录(一)连续叙述法的应用姓名琪琪性别男编号3年龄2岁1个月观察日期2019年3月2日地点xx早教中心门厅开始时间7:50结束时间8:10观察者陈思雨观察记录妈妈送琪琪去早教中心,他们来到早教中心大门口,莎莎老师向他们打招呼,琪琪向妈妈屁股后面走了2步,躲在妈妈后面探出头来瞄了莎莎老师1眼,没有和老师说话。妈妈往面前拉了拉琪琪的手,并对他说:“琪琪,这是莎莎老师,快和老师打个招呼吧”,琪琪搓着手,还是没有说话。妈妈说:“琪琪,从今天开始,你跟着琪琪老师一起学习,妈妈去上班,妈妈下班后来接你,好吗?”说着,妈妈把琪琪的手放在莎莎老师手上。琪琪迅速缩回了手,开始流眼泪:“妈妈不上班,带琪琪回家。”这时,莎莎老师从身后拿出几个小恐龙“琪琪,来,我们一起去和恐龙宝宝玩吧”,琪琪拿着小恐龙停止了哭泣。这时,妈妈说,你和小恐龙玩啊,等下妈妈来接你,和妈妈说拜拜。琪琪看着妈妈,做了拜拜的手势。然后,妈妈离开了早教中心。分析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处于“陌生焦虑”时期,他们对陌生人和地方表现出警戒和惧怕情绪,他们把看护人作为依恋对象,离开依恋对象会产生分离焦虑。成人很好地对待婴幼儿发出的信号,能够有效地减轻他们的惧怕和不安情绪。2岁后,婴幼儿能理解和忍受看护人暂时离开,会主动探索并建立交往关系,学会融入新环境。评价

琪琪离开家庭这个熟悉的环境来到早教中心,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他难免产生焦虑。妈妈和老师要耐心安抚有分离焦虑的婴幼儿,帮助他们顺利适应早教中心的新环境。建议1.入托前,妈妈可以带琪琪来幼儿园机构体验1—2次,熟悉新环境。2.幼儿出现分离焦虑时,成人不宜训斥、打骂,要耐心安抚。3.缓解分离焦虑,妈妈陪伴时间可以递减,当琪琪情绪稳定后再离开,直至最后无需妈妈陪伴。

(二)日记叙述法的应用

姓名鑫玲性别女编号4第一次观察年龄1岁3个月观察时间2020年8月22日地点鑫玲家里开始时间13:06结束时间13:10观察者鑫玲妈妈观察记录吃完午饭后,鑫玲要睡觉了,就对我说“抱抱”“觉”。第二次观察年龄1岁4个月观察时间2020年10月15日地点超市门口开始时间9:10结束时间9:16观察者鑫玲妈妈观察记录早上鑫玲和妈妈去超市,看到摇摇车,她说“坐机(车)”。(发音不准,翘舌音使用不正确)第三次观察年龄1岁8个月观察时间2021年2月13日地点鑫玲家里开始时间21:08结束时间21:13观察者鑫玲妈妈观察记录每晚去睡觉时,鑫玲对妈妈说“妈妈,晚安”分析1岁以后,鑫玲的口语表达得到发展,这个时期的幼儿以单词句和叠词为主,鑫玲1岁3个月时能用“觉”表达“我要睡觉”。这时候婴幼儿表达缺少主语或宾语,用动词或者名称代替他们想要的东西。幼儿一岁半以后,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出现了主语+谓语或者谓语+宾语的句子。如“妈妈,晚安”;“妈妈,我们去超市吗”?评价从婴幼儿语言发展规律来看,鑫玲的语言发展较好。不过,部分词语发音不准确,特别是翘舌音、后鼻音等,对于该年龄段幼儿来说属于正常情况。建议1.该年龄段幼儿发音错误时,成人不宜刻意纠正,多用正面示范引导婴幼儿。2.多与婴幼儿交流,成人说话时,语速尽量放慢。3.成人与婴幼儿交流时使自己的脸与婴幼儿的视线齐平,让幼儿能看清楚成人的嘴型变化,便于他们模仿。4.平时可以播放一些小故事和儿歌给婴幼儿听,让他们增加词汇,感知字词的发音。

(三)

轶事叙述法法的应用姓名熙铭性别男编号4年龄1岁4个月观察时间2021.04.20地点美工区开始时间10:05结束时间10:10观察者丁老师观察记录熙铭在美工区玩太空橡皮泥,他手里拿着一个橡皮泥做的青蛙。一不小心,青蛙的眼睛被抠下来了,熙铭脸上露出了悲伤的表情,他自言自语地说,青蛙的眼睛掉了,他会很疼的,说着,他用手摸了摸青蛙,并努力把眼睛粘上去。分析13-18个月的幼儿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出情绪的变化,如生气、悲伤等。看到别的孩子哭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安慰他们,表现出同情心。熙铭对受伤的青蛙感到难过,并安慰他,说明熙铭的同情心开始萌芽。评价1岁四个月的熙铭对橡皮泥青蛙的眼睛掉落感到难过,担心青蛙很疼,并努力把青蛙的眼睛粘上去,初步产生共情。1岁以后幼儿情绪开始分化,情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