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人教版考点精讲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2_第1页
中考化学人教版考点精讲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2_第2页
中考化学人教版考点精讲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2_第3页
中考化学人教版考点精讲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2_第4页
中考化学人教版考点精讲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第一部分中考考点通关

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间存在定量关系,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

恒定律。☞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和数量不变,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了解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初步形成变

化观。1.

概念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

⁠的各

物质的

⁠。参加化学反应

质量总和

生成

质量总和

2.

质量守恒定律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适用:只适用于

变化。(2)参加: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以及不是生成物的质量不能计入

“总和”中。(3)总和:质量总和要考虑是否生成沉淀、气体和反应物有无气体

参加。(4)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

,不包括体积守恒或分子

数守恒等。化学

质量守恒

3.

微观实质(1)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

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2)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读“六个一定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六个一定不变微观: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不变宏观:元素种类、元素质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

量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微观:分子(构成物质的粒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使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项(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不能解释物理变化。(2)质量守恒是指物质的“质量”守恒,而非“体积”守恒、

“分子个数”守恒。(3)质量守恒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反应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的质量。4.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高频考点)(1)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例1

(2024开封二模)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使用催化

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CO、NO转化为两种无害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

中。生成的气体可能是(

)A.

CO2、H2B.SO2、N2C.CO2、N2D.CO2、NO2【答案】C(2)推断物质的化学式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不变。此类习题,有时会借助微观示意图进行考查。依据每个小球代表的具体

原子,结合图示中原子个数之比,书写化学式。

A.

O2B.H2C.CuOD.Cu(OH)2【答案】A(3)进行各物质质量的计算(推断反应中某些物质的质量、质量比、

化学计量数之比)依据: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例3

(2024云南17题)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

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811610反应后的质量/g09.86.4aA.

a=13.6B.

甲和丙为反应物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甲、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7∶22【答案】C说明:有关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未知物化学式的推断、各物质的质量比

的习题最早出现在2012年的中招试卷中,在以后我省的中招试卷中多次

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出现,学生务必掌握此类习题的解题步骤。(4)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例4

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和NaAlO2,该化学方程式为

(5)推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类别依据: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例5如下图为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A.

图中只有两种氧化物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NOD.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22【解析】由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2NO

N2+2CO2。该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一氧化氮、一氧化

碳、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都为化合物,故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四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28、30、28、44,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

是二氧化碳;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8∶(2×44)=28∶88=

7∶22。【答案】D考点二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2.

意义意义(1)表示

⁠。(2)表示各物质间的

。(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与各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3)表示各物质的粒子

。(即各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之比)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质量比

个数比

1.

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举例(2H2+O2

2H2O)(1)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2)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份

质量的水。(3)反应中氢分子、氧分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拓展:相同条件下,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是气体,则化学计量数

之比等于体积比。3.

书写(1)原则:化学方程式反映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因此,书写化学方

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要以

为基础;二是要遵守

⁠。客观事实

量守恒定律

(2)步骤:①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P+O2——P2O5②配平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③标注条件、符号,短线改成等号4P+5O2

2P2O5④查化学式是否正确,查是否配平:查反应条件、生成物状态是否标

注,标注是否恰当注: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同。4.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1)方法一:最小公倍数法。适用范围:某一元素在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只出现一次且元素原子

个数相差较多的化学方程式。方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两端各出现1次,且原子数相差较多的元素入手。例如:P+O2——P2O5

(2)方法二:奇数配偶法。适用范围:某一元素在化学方程式两边出现次数较多,且该元素原子个

数存在奇偶现象,奇数只出现一次。方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两端出现次数最多,且一端为奇数,一端为偶数

的原子为突破口,依次推断。例如:配平C2H2+O2——CO2+H2O

写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事项(1)疑惑:配平化学方程式时,为使左右两边同一元素的原子个

数相等,能否改变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

提示:不能。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改变了化学式中元素符号

右下角数字就改变了物质结构,不符合客观事实,因此只能在化学式前

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之平衡。(2)标出生成物的状态遵循原则:前有后不标。即反应物中有固

体,生成物中也出现固体,则生成物不标注沉淀号“↓”;反应物中有

气体,生成物中也出现气体,则生成物不标注气体逸出号“↑”。考点三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间存在定量关系。☞学习利用质量关系、比例关系定量认识化学反应,认识定量研究对化

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1.

计算步骤【例】计算36

g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氧气的质量。①设未知量解:设可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2×18

3236

g

x

x=32

g③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已知量、未知量④列出比例式,求解⑤简明地写出答案答:可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

g。

计算步骤中的注意事项(1)设未知量时不能带单位。(2)准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要配平,准确计算相对

分子质量。常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建议熟记。(3)相关量写在对应物质的正下方,计算中需要的才写,不需要

的不写。(4)已知量、未知量的单位要统一。(5)化学方程式中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6)求得的未知量要带上单位,计算结果不用分数表示。(7)解答过程要完整。

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1.

实验原理的选择优先选择:易操作、反应速率适中、便于称量、现象明显的化学反

应实验。2.

实验装置的选择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无气体参加(或

生成)的实验可以在密闭装置中进行,也可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3.

方案设计方案一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一中橡胶塞和小气球起缓冲作用,防止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冲开橡

胶塞。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化学方程式

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实验现象天平平衡,

⁠天平平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

⁠色固

体,溶液由

色变为

⁠色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红色

固体变为黑色

浅绿

4.

实验过程和现象(1)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说明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2)观察天平平衡的情况(说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关系)。5.

现象分析(1)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①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逸出。②反应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使部分物质进入或逸出。③用气球收集反应生成的气体时受浮力的影响等。

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1.

(2024湖南)老师和同学们在开展“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

供氧器”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选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利用供

氧器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过氧化氢的质量反应后比反应

⁠。减少

(2)现需要制得3.2

g氧气,至少需要多少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

氧化氢溶液(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至少需要136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2.

(2024安阳模拟)如下图1所示是一台简易“制氧机”,制氧原理是

利用反应仓中的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产生O2。如图2所示是实验室制取

气体的常用装置。【已知: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

H2O2】(1)请写出图1反应仓中H2O2生成O2的化学方程式。

(2)如何验证图1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O2?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在过滤仓的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3)实验室用过碳酸钠、MnO2和H2O制取O2,请从图2中选择发生、

收集装置。BC或BE3.

(2024东营)特定人群、环境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如何基于特定

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展了下

列活动。【界定任务】小英同学认为,首先了解制作简易供氧器的供氧原理再确定制取装

置。同学们一致认为制作简易供氧器还需要考虑物质变化、能量变

化、反应速率、制得氧气的纯度、制氧剂的用量和配比等。根

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和

溶解性等确定收集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建构模型】老师提供了以下实验装置,同学们选择装置用过氧化氢分解和加热高锰

酸钾的方法获得氧气。

A

B

C

D

E(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

(填字母),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锥形瓶

水槽

AC(或AE)

A

B

C

D

E【模仿改造】化学制氧机(原理图如图1)利用过碳酸钠白色固体、二氧化锰黑色粉

末产生氧气。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碳酸钠

和过氧化氢。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

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

温热,过滤仓底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图1化学制氧机的原理图(1)加湿过滤仓不仅可以过滤杂质,利用氧气

⁠溶于水的性

质,使氧气变得湿润;而且可以根据

⁠来判断产生氧

气的速率。不易

气泡产生的快慢

(2)验证加湿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将带有火星的木条

放在过滤仓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3)制氧机内部气流采用高压进低压出(即产生的气体在高处聚集,

经导管从低处进入加湿过滤仓)的方式,可能的原因有

⁠。使得到的氧气

充分润湿

(4)选择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反应原理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

⁠。A.

原料是否价廉易得B.

所制气体的性质C.

反应速率是否适中D.

制得气体是否纯净E.

实验条件是否易于控制F.

是否安全、环保B

【评价反思】图2自制简易供氧器展示环节,小英同学所在小组制作的简易供氧器(如图2)得到了大家

的好评,并提出如下修改意见:在导管出口处加装一个带有调气阀的鼻

管,以提高适用性。

命题点一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

(2015河南19题)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实

验。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不能。因为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或不能发生复分解

反应)。命题点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之物质的推断2.

(2020河南11题)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的基本化学工

业。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

D

)A.

H2B.Cl2C.NaOHD.NaNO3D3.

(2019河南9题)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白色固体可能是(

A

)A.

碳酸钠B.

硫酸钠C.

碳酸氢钠D.

氢氧化钠A4.

(2018河南12题)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D

)A.

Na2CO3和H2B.Na2O和O2C.NaOH和O2D.Na2CO3和O2D5.

(2017河南11题)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

体,该气体可能是(

B

)A.

N2B.NO2C.NH3D.SO2B命题点三

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6.

(2016河南B卷8题)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A.

MgCl2

Mg+Cl2↑B.4Fe(OH)2+O2+2H2O

4Fe(OH)3C.2Na+2H2O

2NaOH+H2↑D.Al(OH)3+NaOH

NaAlO2+2H2OA

A.

X的化学式为COB.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B命题点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之定量计算8.

(2024河南14题)镁与某金属的混合物共m

g,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

充分反应,生成的氧化物共2m

g。则该金属(括号内为生成的氧化物)

可能是(

A

)A.

Be(BeO)B.Cu(CuO)C.Al(Al2O3)D.Fe(Fe3O4)A9.

(2022河南14题)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当氧气不足

时,甲烷燃烧会生成CO2、CO和H2O,若16

g甲烷燃烧生成CO2和CO

的质量比为11∶7,则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

B

)A.

48

gB.56

gC.64

gD.72

gB10.

(2024河南19题)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镁、铝分别放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

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的两溶液质量仍相等,则反应的镁与铝的质

量比为

⁠。2Al+

32∶33

11.

(2023河南20题)乙醇常用作燃料,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乙炔(化学式为C2H2)也

可用作燃料,当氧气不足时,乙炔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

水,若一定质量的乙炔燃烧生成了3.3

g二氧化碳、0.9

g水和m

g一氧化

碳,则m的数值为

⁠。

0.7

12.

(2021河南19题第2空)某有机物与N2O4反应释放能量,可以作高

能能源。该有机物18

g与一定质量的N2O4恰好完全反应,可以生成26.4

g

CO2、21.6

g

H2O和25.2

g

N2,实验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则该

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2H8N2

13.

(2020河南19题第3空)现有乙醇和乙醛(CH3CHO)的混合物

13.4

g,完全燃烧后生成26.4

g

CO2,则生成H2O的质量为

g。12.6

14.

(2016河南17题第2空)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的青蒿

素是一种抗疟疾药,若14.1

g青蒿素燃烧生成33.0

g

CO2和9.9

g

H2O,则青蒿素中氧的质量与其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

⁠。5∶36

15.

(2024河南13题)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该反应可用于汽车

尾气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图中的单质为氧气B.

反应的产物均为无毒物质C.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NO

N2+H2OB命题点五

微观反应示意图

16.

(2023河南11题)如下图为治理汽车尾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

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C.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11D.

化学方程式为2CO+2NO

N2+2CO2C

17.

(2017河南12题)如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属于置换反应B.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C.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D.

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C18.

(2018河南21题)如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O2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

(2016河南16题)如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化学方程式

;以上反应生成的酸能与碱中和,如

果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化学方程

式为

⁠。

命题点六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0.

(2023河南13题)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D)A.

酸雨形成的原因:CO2+H2O

H2CO3B.

盐酸除去铁锈:Fe2O3+HCl

FeCl2+H2O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CO2+C

2COD.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NaHCO3+HCl

NaCl+CO2↑+H2OD21.

(2018河南20题)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

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H2O+CO2↑

22.

(2017河南16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