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种设备制度(35篇)
特种设备制度(精选35篇)
特种设备制度篇1
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
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
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及其附属的安全附
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第三条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
改造、维修,下同)、销售(包括二手特种设备的销售)、使用、
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应当遵守本条例,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
的除外。
第四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是本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县(市)、区质量技
术监督局按各自职责负责本辖区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
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特
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中的重
大问题,防止事故发生。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协助特种设备安全
监督管理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检验检测等活动应当符合有关
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的
要求。
第七条特种设备的生产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许可,禁止无资
质或者超越资质范围从事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
修等活动。
禁止伪造、涂改、转借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资格证书、证明文件
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销售者应当对其销售的特种设备的产品质量
负责。销售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销售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合格特种设
备;
(二)建立并执行特种设备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并向用户提供
特种设备产品出厂时应当附有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
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第九条二手特种设备在销售前,应当经依法核准的机构检验检
测或者安全技术鉴定,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销售。
第十条禁止销售下列特种设备:
(一)非法设计、制造、改造的;
(二)伪造、冒用许可证、质量证明和厂名的;
(三)未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技术资料的;
(四)二手特种设备未取得合格证书的;
(五)国家明令淘汰的;
(六)依照国家规定应当强制报废的;
(七)国家规定不允许销售的其它特种设备。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
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面告知市或者其委
托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并应当提供如下资料:
(一)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改造告知书;
(二)施工单位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
(三)施工合同;
(四)特种设备出厂资料;
(五)施工方案或者施工组织计划及相关安全技术措施;
(六)施工人员的作业资格证书。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包括二手特种设
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市或者其授权的特种设
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注册登记,场(厂)内机动车辆还应
当办理场(厂)内机动车辆牌照。
使用单位申请办理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应当提供二列资料:
(一)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
装及使用维修说明、制造质量监督检验证明;
(二)特种设备安装质量监督检验证明或者场(厂)内机动车
辆的验收检验证明;
(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四)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五)进口设备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第十三条场(厂)内机动车辆使用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生产作
业区或者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在生产
作业区或者施工现场设置交通安全标志和进行交通安全管理。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产权单位应当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明
确约定双方在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日常维护等方面的安全职责。
特种设备产权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
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第十五条下列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
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
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一)锅炉操作、水处理作业;
(二)压力容器操作、气瓶充装、氧舱维护;
(三)压力管道操作;
(四)电梯安装、维修、司机;
(五)起重机械安装、维修、司索、指挥、司机;
(六)客运索道安装、维修、司机、编索;
(七)大型游乐设施安装、维修、操作;
(八)场(厂)内机动车辆维修、司机;
(九)特种设备焊接;
(+)安全阀维修;
(十一)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压力管道、电梯、起重
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
第十六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接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
管理部门发出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后,应当立即整改,消
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隐患未消除前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
员,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的条件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实施许可、登
记的;
(二)发现未经许可、核准、登记,擅自从事特种设备的生产、
使用或者检验检测活动不依法予以处理的;
(三)发现特种设备生产、使用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四)发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出具虚假的检验检测结果、
鉴定结论或者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严重失实的行为不予查处的;
(五)发现在用的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不立即处理的;
(六)发现重大的违法行为或者严重事故隐患,未及时向上级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或者接到报告的特种设备安全监
督管理部门不立即处理的。
第十八条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用伪造、涂改、借用的特种设备生
产许可资格证书从事特种设备及其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安装、改
造、修理活动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非
法制造的产品,已经实施安装、改造的,责令恢复原状或者责令限
期由取得许可的单位重新安装、改造,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
款。对出借资质证书的,撤销或者建议撤销其相应的资质。
第十九条特种设备销售者违反本条例第八条和第十条规定的,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的
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
用后30日内,未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擅自将其投入
使用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
的,处20_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使用或
者停产停业整顿。
第二十一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在场
(厂)内机动车辆生产作业区或者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的,由特
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000元
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使用有严重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
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法
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
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或者处2万元以上
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本条例下列用语含义:
场(厂)内机动车辆,是指限于企业厂区范围内(含码头、货
场等生产作业区域或施工现场)行驶及作业的机动车辆,包括内燃
牵引车和推顶车、蓄电池牵引车和推顶车、全液压式牵引车、内燃
固定平台搬运车、蓄电池固定平台搬运车、平台堆垛车、托盘搬运
车、拣选车、轮胎式装载机、履带式装载机、轮胎式挖掘机、履带
式挖掘机、挖掘装载机、自行式铲运机、拖式铲运机。二手特种设
备,是指从办理完特种设备注册登记手续到其报废之前转移所有权
的特种设备。54稚璞肝修,是指更换、修理锅炉、压力容器、压
力管道的受压元件和更换、修理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
游乐设备影响强度的部件、安全装置的。
第二十四条本条例自20_年9月1日起施行。
特种设备制度篇2
特种设备操作工职责
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不擅离职守。
2、上班不做与岗位无关的事,精心操作,对违章指挥,违章作
业应予抵制。
3、认真做好容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持容器处于完好状
态。
4、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严密监视设备各参数的
变化,保持最佳运行状态,并做好各项记录,内容须真实。
5、遇有事故时及时报告有关人员,不得隐瞒事故。
6、努力学习业务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和事故处理
能力。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
1.安全检查要做到经常性,充分发动群众,坚持专职检查与群
众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重点检查
相结合,做到层层把关,堵塞漏洞。
2.定期安全检查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1)每年安排一次年度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内容:查设备、查制
度、查措施、查事故处理情况等。
(2)每月安排一次定期的安全检查。对特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
查。
(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要不定期的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到操
作现场监督检查有无违章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操作,发现问题
应及时制止、纠正。
3.各部门除配合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外,还要每
季度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设备使用情况,各项安全制度执行情况重
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作好检查记录。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巡检制度
1、认真执行设备使用与维护相结合和设备谁使用谁维护的原贝h
坚持维护与检修并重,以维护为主的原则。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确保设备完好。
2、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通过岗位培训合格才能上岗,发
现设备运转不正常,安全装置不符合规定应立即上报,如不立即处
理和采取相应措施,有权停止使用。
3、要严格执行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和定期保养制度。日常维护保
养:操作者每天进行保养。设备运行时,注意设备运转、液位、各
种温度仪表、压力指示信号、保险装置是否正常;灭菌结束后清洁、
擦洗。定期维护保养: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设备检查保养。
4、正确使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
中反复检查,设备停止运行后妥善处理,运行中认真执行操作规程,
不准超温、超压运行。
5、精心维护、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定时按巡回检查路线,对
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除隐患。搞好设备清
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保持零件、附件及工具完整无缺。
6、掌握设备故障的预防、判断和紧急处理措施,保持安全防护
装置完整好用。
7、设备检修人员对所包修的设备,应按时进行巡回检查,发现
问题及时处理,配合操作人员搞好安全生产。
8、所有特种设备维护工作,必须有明确分工,并及时做好保养
维护。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一)事故报告
L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安全管理部门和
分院领导进行报告。
2.属上报政府部门的事故,应立即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
过情况、造成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以电话、
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局等主管部门。
3.发生事故先兆、设备安全隐患和重大未遂事件时,事故发生
部门应及时向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和领导进行报告。
(二)事故现场处置
L事故发生后,单位在进行事故报告的同时迅速组织实施应急
管理措施,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负责
对现场实施保护。
2.事故发生后导致人员伤亡时,应在撤离现场施工人员,组织
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的同时,迅速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救护。
3.保护好事故现场,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为调查
组提供一切便利。不得拒绝调查,不得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若发现有上述违规现象,除对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和罚款外,
责任者还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三)事故处理
1.事故处理要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
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事故责任单位应根据事故调
查报告中提出的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建议,编制详细的纠正与预防
措施,经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审批后,严格组织实施,事故纠正与预
防措施实施后,由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实施验证。
3.对事故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由公司依据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
故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对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工伤认定、劳动鉴定、工伤评残和工
伤保险待遇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5.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安全管理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详情、原
因及责任人处理等编印成事故通报,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学习,从中
吸取教训,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6.事故处理结案后,安全管理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调查处理资料
收集整理后实施归档管理。
7、设备安全隐患应在调查结束后制定防范和处理措施,报分院
主管或有关政府部门。
预真空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一总则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必须取得当地质监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
作业人员资格证件》后,方可独立承担压力容器操作。
2.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要熟悉本岗位的工艺流程,有关容器的结
构、类别、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性能,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掌握
处理一般事故的方法,认真填写有关记录。
3,压力容器要平稳操作,容器开始加压时,速度不易过快,要
防止压力的突然上升。
4.压力容器严禁超温超压运行。发现温度,压力异常时,应及
时停机检查。排除故障方可重新开机。
5.严禁带压拆卸压紧螺栓。维修时必须停泵、排气卸压后方可
进行。
二日常操作和维护保养
1.严格按照压力容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开始操作前,应首先检查气泵、储气罐、管道、阀门、及安
全附件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3.坚持压力容器日巡检制度,储气罐每日至少排水一次,及时
发现不正常状态,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和排除。
4.随时检查压力容器及相关管道和附件,及时处理“跑、冒、
漏”现象。
5.每月应对安全阀进行全面检查。手动排气以防阀芯与阀座粘
死卡死。
6.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7.发现下列情况时,必须及时更换安全阀:
(1)安全阀的阀芯和阀座密封不严且无法修复的。
(2)安全阀的阀芯和阀座粘死或弹簧严重腐蚀、生锈的。
8.保持压力表洁净,随时注意压力表的工作情况。有下列情况
时,及时更换压力表:
(1)无压力时,指针不能归零的。
(2)表盘玻璃破裂或表盘刻度模糊不清的。
(3)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的。
(4)压力表指针松动或断裂的。
(5)有其它影响压力表准确指示的其它缺陷的。
9.压力表每半年交计量部门校验一次。
预真空灭菌器安全管理制度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每日灭菌前检查灭菌器柜门、锁扣、蒸气调节阀、安全阀等
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3、经常清理排气口,去除毛絮等杂物。保持灭菌柜清洁,排气
管道通畅。
4、防止超热现象。超过临界温度时蒸气不易凝结,穿透力
减低影响灭菌质量。灭菌时注意观察饱和蒸气压力下的温度。
5、物品装载量不超过90虬脉动真空灭菌器的装载不小于柜室
容积5队防止小装量效应。
6、注意检查设备管线有无漏气漏水。
7、每天工作结束后要关闭蒸气、电源、水源阀门。
8、非灭菌岗位的人员,不得使用高压蒸气灭菌器。
9、每半年对灭菌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一次。
10、工作期间,操作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撤离职守。
特种设备制度篇3
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本单位使用的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安全、正常、有效使
用,特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内容如下:
特种设备安装前,先确定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许可的单位负责安
装工作,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
续。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安装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安装完成后,应
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2、对各类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市、区质量
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登记标志以及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
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明确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使用情
况、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安全状况,并负责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
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是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技术
保障的唯一可追溯的技术文件。各相关责任人均应给予高度重视和
妥善保管。当需调阅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时,档案管理责任人应
严格照章办事,履行调用借阅手续并由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交给
资料借阅人。
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
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
包括: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
常使用状况记录(运行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
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
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5、特种设备使用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安全生产意识和特
种设备使用管理相关知识,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
各设备使用地点、场所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格履行出入人员登
记手续,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一律按规定登记进入。
凡进入危险场所其他人员进入,应由本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批准,
并在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陪同下进入,进入后严格遵守相关
制度,不得操作特种设备。其他人员不得进入上述地点、场所。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
理办法》规定,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特种设备
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作业或管理工
作。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
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
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部门安全负责人报告。
各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备件审核,保证
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并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
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培训应做出记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
资格证书到期前三个月,应提出复审申请,复审不合格人员不得继
续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规
程可根据法规、规范、标准要求,以及设备使用说明书、运行工作
原理、安全操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制定)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
度。
①、设备运行前,做好各项运行前的检查工作,包括:电源电
压、各开关状态、安全防护装置以及现场操作环境等。发现异常应
及时处理,禁止不经检查强行运行设备。
②、设备运行时,按规定严格记录运行记录,按要求检查设备
运行状况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测;根据经济实用的工作原则,调整设
备处于最佳工况,降低设备的能源消耗。
③、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同时立即上报主管
领导,并尽快排除故障或抢修,保证正常经营工作。严禁设备在故
障状态下运行。
④、因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动作,造成设备停止运行时。应根据
故障显示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一时难以处理的,应在上报领导的
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抢修
故障设备。禁止在故障不清的情况下强行送电运行。
⑤、当设备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操作人员应在
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立即撤离操作现场,防止发生人员伤亡。
各使用部门应加强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对特种设备的安
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检
修,填写检修记录,并按规定时间对安全附件进行校验,校验合格
证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安全附件的显著位置,更换下来的合格证
送交生产部备案。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
有效期满前30天,向相应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各设备使用部门应予以积极地配合、协助检验检测机构做好检验工
作。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根据
特种设备检验结论,通知各使用部门做好设备及安全附件的维修、
维护工作,以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等级和使用要求。对设备进
行的安全检验检测报告以及整改记录,应建立档案记录留存。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定期(至少每月进行
一次)组织安全检查和巡视,并做出记录。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
理人员应当对所属特种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但每月不少于一
次),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
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生产部门。
特种设备如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超过
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及时予以报废,并由生产部向无锡
市特种设备监察科办理注销手续。
为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本单位制定了详尽的、可靠的、
操作性强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及其职责;危险
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紧急处置
措施方案;应急救援组织的训练和演习;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储备;
经费保障。应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控制及
疏导人员,防止引发事故。应急预案另行公布,单位定期组织相关
人员演练,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演练做出记录存档。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将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
各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
以书面形式反馈给使用部门。
6、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降低能源消耗、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各设备使用部门应认真学习并贯彻
落实本制度。根据设备使用的规范要求、使用年限、磨损程度以及
故障情况,编制设备的年度、月、日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
工作的开始时间及完成日期,按期完成计划项目。根据设备运行周
期,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按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
和保养。维护保养工作应根据设备的不同部位,编制维护保养项目
明细,对易磨损、老化部位实施重点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破损、变
形部件,保证设备的安全等级和质量标准。在维护保养工作中,摸
索设备使用及磨损规律,确定维护保养周期。依据维护保养周期,
储备维护保养工作所需的设备零部件,保障及时有效地实施维修保
养计划。在不影响维修保养质量的前提下,大力提倡修旧利废。增
强设备维修人员节支降耗意识,减少或降低维修保养的物料消耗。
维修保
养工作切忌走过场,敷衍了事。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记录,
将每次维修情况、维修内容、更换配件情况用文字记录备案。使维
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为员工专业技术培训提供教案。
做到心中有数。设备使用部门的管理人员应随时掌握维护保养计划
的落实情况,并负责监督检查,使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化、规范化。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应迅速赶赴设备现场,根据故障
现象,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并针对故障原因实施有效地维修处理。
同时,对设备故障点相关部位进行附带检查,防止遗漏其它事故隐
患。确认排除故障后,交由运行人员启动设备,待设备运行正常后
方能撤离设备维修现场。如果达到了应急预案的预警要求,应迅速
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情况得到有效处理,防止故障扩大。
7、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制度。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必须按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进行处理。特种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上级部门上报,按《特种设
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救援,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措施抢
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8、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资料是特种设备从购入、安装、使用,
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的技术资料。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为
特种设备管理提供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的依据,是完善特种设备
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
保特种设备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每一台特种设备的安
全技术档案须包括如下内容:
特种设备出厂资料(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
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监检报告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
和资料等);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
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
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
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9、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
为贯彻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做好特种设备的定
期检验申报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提前一个月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预约检验时间,确保特种
设备在下次检验日期到期之前检验完毕。特种设备检验前,由生产
部和其它相关部门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检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
清洁、清洗、检修以及为安全检验而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等。特种
设备检验时,生产部和其它相关部门应在场配合检验单位做好检验
工作。特种设备
检验后,由生产部办理领取检验报告的各项手续。对检验不合
格的特种设备,应停止使用并按照检验不合格报告的要求进行整改,
整改完成后再报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特种设
备因故停用半年以上,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备案;启用已停用的特种设备,应当到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
管理部门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启用已停用一年以上的特种设备,还
应当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检验。检验报告应该及时交由特
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归纳存档,由使用部门负责起重机械
检验合格标签的更换。
特种设备制度篇4
为保证本单位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大型游乐设
施等特种设备安全、正常、有效使用,特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内容
如下:
(一)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凡属特种设备均应由使用部门
提出购置计划,经本单位领导批准后,由出纳负责购买持有国家相
应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安装前,使用部门先确定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许可的单
位负责安装工作,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
工告知手续。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安装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
安装完成后,本单位(或者应督促安装单位)应向有关特种设
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二)对各类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
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由本单位王月杰同志负责向市、区质量技
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登记标志以及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或
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三)管理人员应明确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使用情况、操作
人员、管理人员及安全状况,并负责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安
全技术操作规程。
特种设备制度篇5
1一般要求
(1)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
应当向特种设备所在地的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部门申请办理使用登记,办理使用登记的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
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可以委托其下一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以
下简称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对于整机出厂的特种设备,一般应
当在投入使用前办理使用登记;
(2)流动作业的特种设备,向产权单位所在地的登记机关申请办
理使用登记;
(3)移动式大型游乐设施每次重新安装后、投入使用前,使用单
位应当向使用地的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使用登记;
(4)车用气瓶应当在投入使用前,向产权单位所在地的登记机关
申请办理使用登记;
(5)国家明令淘汰或者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不符合安全性能或
者能效指标要求的特种设备,不予办理使用登记。
2登记方式
2.1按台(套)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气瓶除
外)、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
动车辆应当按台(套)向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车用气瓶以车为单
位进行使用登记。
2.2按单位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气瓶(车用气瓶除外)、工
业管道应当以使用单位为对象向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
3不需要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
使用单位应当参照本规则及有关安全技术规范中使用管理的相
应规定,对不需要办理使用登记的锅炉、压力容器实施安全管理。
3.1锅炉
D级锅炉。
3.2压力容器
(1)深冷装置中非独立的压力容器、直燃型吸收式制冷装置中的
压力容器、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过程装置中冷箱内的压力容器;
(2)盛装第二组介质的无壳体的套管热交换器;
(3)超高压管式反应器;
(4)移动式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
(5)水力自动补气气压给水(无塔上水)装置中的气压罐,消防装
置中的气体或者气压给水(泡沫)压力罐;
(6)水处理设备中的离子交换或者过滤用压力容器、热水锅炉用
膨胀水箱;
(7)蓄能器承压壳体;
(8)简单压力容器;
(9)消防灭火用气瓶、呼吸器用气瓶、非重复充装气瓶。
4使用登记程序
使用登记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和颁发使用登记证。
4.1申请
4.1.1按台(套)办理使用单位申请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时,
应当逐台(套)填写使用登记表,向登记机关提交以下相应资料,并
且对其真实性负责:
(1)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
(2)含有使用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证明或者个人身份证明
(适用于公民个人所有的特种设备);
(3)特种设备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车用气瓶安装合格证
明);
(4)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证明(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使用前首次
检验的特种设备,应当提交使用前的首次检验报告);
(5)机动车行驶证(适用于与机动车固定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机
动车登记证书(适用于与机动车固定的车用气瓶);
(6)锅炉能效证明文件。锅炉房内的分汽(水)缸随锅炉一同办理
使用登记;锅炉与用热设备之间的连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管道总长小于或者等于1000米时,压力管道随锅炉一同办理使用登
记;包含压力容器的撬装式承压设备系统或者机械设备系统中的压
力管道可以随其压力容器一同办理使用登记。登记时另提交分汽(水)
缸、压力管道元件的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但是不需要单独
领取使用登记证。
没有产品数据表的特种设备,登记机关可以参照已有特种设备
产品数据表的格式,制定其特种设备产品数据表,由使用单位根据
产品出厂的相应资料填写。
可以采用网上申报系统进行使用登记。
4.1.2按单位办理
使用单位申请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时,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
以下相应资料,并且对其真实性负责:
(1)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
(2)含有使用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证明;
(3)监督检验、定期检验证明(注3-1);
(4)《压力管道基本信息汇总表一一工业管道》(格式见附件C),
《气瓶基本信息汇总表》(格式见附件D)
注3-1:新投入使用的气瓶应当提供制造监督检验证明,进行
定期检验的气瓶应当同时提供定期检验证明。压力管道应当提供安
装监督检验证明,达到定期检验周期的压力管道还应当提供定期检
验证明;未进行安装监督检验的,应当提供定期检验证明。
4.2受理
登记机关收到使用单位提交的申请资料后,能够当场办理的,
应当当场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不能当场办理的,应
当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申请资料不
齐或者不符合规定时,应当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会部内容。
4.3审查及发证
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登记机关应当完成审查、发证或
者出具不予登记的决定,对于一次申请登记数量超过50台或者按单
位办理使用登记的可以延长至20个工作日。不予登记的,出具不予
登记的决定,并且书面告知不予登记的理由。
登记机关对申请资料有疑问的,可以对特种设备进行现场核查。
进行现场核查的.,办理使用登记日期可以延长至20个工作日。
准予登记的特种设备,登记机关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登记
证编号编制方法》(见附录a)编制使用登记证编号,签发使用登记
证,并且在使用登记表最后一栏签署意见、盖章。
5资料及信息登记工作完成后,登记机关应当将特种设备基本
信息录入特种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动态管理。
采用纸质申报方式进行使用登记的,登记机关应当将特种设备
产品合格证及其产品数据表复印一份,与使用登记表一同存档,并
且将使用单位申请登记时提交的资料交还使用单位。
6定期检验日期的确定
首次定期检验的日期和实施改造、拆卸移装后的定期检验日期,
由使用单位根据安全技术规范、监督检验报告和使用情况确定。
7单位登记的设备信息报送
以单位登记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更新气瓶、压力管道
技术档案及相应数据,每年一季度将上的气瓶、压力管道基本信息
汇总表和安全状况报送登记机关。
8变更登记
按台(套)登记的特种设备改造、移装、变更使用单位或者使用
单位更名、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继续使用的,按单位登记的特种设备
变更使用单位或者使用单位更名的,相关单位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
变更登记。登记机关按照本规则TSG08-20_中3.8.1至3.8.5的规
定办理变更登记。
办理特种设备变更登记时,如果特种设备产品数据表中的有关
数据发生变化,使用单位应当重新填写产品数据表。变更登记后的
特种设备,其设备代码保持不变。
8.1改造变更特种设备改造完成后,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
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提交原使用登记证、重新填写
的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改造质量证明资料以及改造监督检验证
书(需要监督检验的),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登记
机关应当在原使用登记证和原使用登记表上作注销标记。
8.2移装变更
8.2.1在登记机关行玫区域内移装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内移装
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向登记机关提交原使用登
记证、重新填写的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和移装后的检验报告(拆卸
移装的),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登记机关应当在原
使用登记证和原使用登记表上作注销标记。
8.2.2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移装
(1)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移装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持原使
用登记证和使用登记表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原登记机关应
当注销使用登记证,并且在原使用登记证和原使用登记表上作注销
标记,向使用单位签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格式见附
件E);
(2)移装完成后,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持《特种设备使
用登记证变更证明》、标有注销标记的原使用登记表和移装后的检
验报告(拆卸移装的),按照本规则3.4、3.5的规定向移装地登记机
关重新申请使用登记。
8.3单位变更
(1)特种设备需要变更使用单位,原使用单位应当持原使用登记
证、使用登记表和有效期内的定期检验报告到登记机关办理变更;
或者产权单位凭产权证明文件,持原使用登记证、使用登记表和有
效期内的定期检验报告到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机关应当在原使
用登记证和原使用登记表上作注销标记,签发《特种设备使用登记
证变更证明》;
(2)新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变更证明》、标有注销标记的原使用登记表
和有效期内的定期检验报告,按照本规则3.4、3.5要求重新办理使
用登记。
8.4更名变更使用单位或者产权单位名称变更时,使用单位或
者产权单位应当持原使用登记证、单位名称变更的证明资料,重新
填写使用登记表(一式两份),到登记机关办理更名变更,换领新的
使用登记证。2台以上批量变更的,可以简化处理。登记机关在原
使用登记证和原使用登记表上作注销标记。
8.5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继续使用的变更对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继
续使用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持原使用登记证、按照本规则
2.14规定办理的相关证明材料,到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登记机
关应当在原使用登记证右上方标注“超设计使用年限”字样。
8.6不得申请办理移装变更、单位变更的情况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特种设备,不得申请办理移装变更、单位变
更:
(1)已经报废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
(2)进行过非法改造、修理的;
(3)无本规则2.5中(3)、(4)规定的技术资料的;
(4)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
(5)检验结论为不合格或者能效测试结果不满足法规、标准要求
的。
9停用
特种设备拟停用1年以上的,使用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
施,并且设置停用标志,在停用后30日内填写《特种设备停用报废
注销登记表》(格式见附件F),告知登记机关。重新启用时,使用
单位应当进行自行检查,到使用登记机关办理启用手续;超过定期
检验有效期的,应当按照定期检验的有关要求进行检验。
10报废
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的特种设备,或者达
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报废期限的,应当及时予以报废,产权单位
应当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该特种设备的使用功能。特种设备报废时,
按台(套)登记的特种设备应当办理报废手续,填写《特种设备停用
报废注销登记表》,向登记机关办理报废手续,并且将使用登记证
交回登记机关。
非产权所有者的使用单位经产权单位授权办理特种设备报废注
销手续时,需提供产权单位的书面委托或者授权文件。使用单位和
产权单位注销、倒闭、迁移或者失联,未办理特种设备注销手续的,
登记机关可以采用公告的方式停用或者注销相关特种设备。
11使用标志
(1)特种设备(车用气瓶除外)使用登记标志与定期检验标志合二
为一,统一为《特种设备使用标志》(格式见附件G式样一、式样
二);
(2)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使用单位应当将车牌(格式见附件
H)固定在车辆前后悬挂车牌的部位;
(3)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将该移动式压力容器的电子秘
钥或者使用登记时发放的IC卡随车携带;
(4)车用气瓶的使用标志格式见附件G式样三。
12附则
12.1其他要求特种设备使用管理除满足本规则的要求外,还应
当满足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专项要求。不涉及公共安全的个人(家庭)
自用的特种设备不属于本规则管辖范围。
12.2长输管道、公用管道使用管理长输管道、公用管道使用管
理的相关规定另行制定。
特种设备制度篇6
一、岗位责任
第1条参加机电设备检查,并协助机电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管
理。
第2条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机电安全工作的重点进行技术把关,
对机电设备的选型、进货质量的验收等进行技术把关。
第3条负责全矿地面所有特种设备(行车、锅炉、电梯、场内车
辆、压力容器等)的建档管理。
第4条负责编制地面所有特种设备、仪表的检验检测计划,并
跟踪试验检测,及时将试验报告的收集整理。
第5条负责制定所有特种设备的大修计划并监督落实实施。负
责编制全矿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6条负责全矿节能工作的日常管理,编制全年节能目标,制
定各单位节能指标的分解并落实考核。负责收集、分析、编制全矿
日、月、季、年度节能统计报表。
第7条负责机电科各种记录、报表、报告、制度等资料的审查、
收集、整理、归档。
第8条积极在煤矿推广机电、运输安全生产新技术、新设备,
开展安全生产科研攻关。分管业务范围内安装、检修工程、工作的
现场专盯指导。
第9条严格履行公司《本质安全型矿井管理条例》规定的其它
安全生产职责。
二、责任追究
第10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机电科工程师警告处分;造成
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章指挥工人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
(二)对工人屡次违章作业熟视无睹,不加制止的;
(三)对重大事故预兆或者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的;
(四)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的安全
监察指令的。
第11条煤矿发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机电科工
程师解聘直到开除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煤矿事故的;
(二)伪造、故意破坏煤矿事故现场的;
(三)阻碍、干涉煤矿事故调查工作,拒绝接受调查取证、提供
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第12条编制的机电、运输专业安全技术措施以及供配电相关设
计出现明显技术失误的,机电科工程师负直接责任。
第13条未及时组织分工范围内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对治理未
进行监督的,机电科工程师负重要责任。
第14条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分析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状况,向机
电科长提出具体意见的,机电科工程师负直接责任。
第15条在机电科技术管理工作中未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
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机电科工程师负直接责任。
第16条机电科工程师对煤矿机电、运输设备、设施技术档案的
整理、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17条未按规定经常深入现场,或未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场的不
安全隐患,机电科工程师负直接责任。
第18条对于上述负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重要责任的,应根据
情节严重程度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及公司《本质安全型矿井管理条
例》给予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特种设备制度篇7
1、单人使用的设备实行专责制。
2、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包运转、包维护、包检修)。
3、设备使用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
4、各种设备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达到本设备操作的技术等级
“应知”、“应会”要求,经考试合格,领到合格证,方能上岗。
5、设备司机都要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
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6、要严格执行日常保养(维护)和定期保养(维修)制度。
7、日常保养:操作者每班照例进行保养,包括班前10T5分钟
的巡回检查。
8、班中责任制,注意设备运转、油标油位、各部温度、仪表压
力、指示信号、保险装置等是否正常。
9、班后、周末、节日前的大清扫、擦洗。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10、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必须填写维修保养记录,交接班必须填
写交接班记录。
特种设备制度篇8
一、为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保障特
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经特种
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或者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三、医院安全生产责任人及主管培训工作的副院长对特种设备
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并将该项工作纳入
医院年度培训计划。
四、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例行的安全技术教
育。
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应定期按国家规定复审。
六、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方针和政策。
2、特种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
3、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4、安全应急设施,事故应急处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技术。
5、事故案例及事故教训;事故报告和处理方法。
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会议、阅读文
件、简报、图片、事故预测讨论、参加技术座谈、上课、参加事故
现场会、反事故演习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等。
八、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再次参加安全培训:
1、新设备使用前,由主管该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特种设备安
全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对该岗位的操作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进行专
门的安全操作培训。
2、对违章违规的员工,由医院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安全教
育,学习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
经考核合格后,方能重新回岗工作。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因故停止操作特种设备一年及以上,必须
由使用部门重新对其进行安全操作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近期
颁发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设备安全状况等。
九、培训工作要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有考
试、有总结。
十、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教育档案,由医院设备科或总务科负责
保存。
每年由设备科对特种设备安全教育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总结。
十一、不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操作学习而又没有履行请假手续的
人员,按医院相关考核制度予以处理。
特种设备制度篇9
一、目的
为了规范特种设备采购、安装、改造、使用、报废等环节,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
定》,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公司内目前所有生产现场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和定期检
验的管理。
三、编写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2、《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四、职责
1、设备部负责特种设备的基本维护管理及报废的管理。
2、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联系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特种设备进行
定期检验。
3、设备所在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
五、工作内容和要求
1、压力容器
1)各工段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
器定期检验规则》进行维护检修、使用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试
压、无损检测和变形的测定。
2)使用部门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和容器的技术性能制定容器安
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3)各工段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压力、温度条件使用,不得
在超温、超压和超负荷下运行。变动温度、压力控制指标,未经领
导批准,不可变动。
4)设备部对每台压力容器进行编号、登记、建立设备档案。
5)加强容器、管道的防腐工作,容器和管道外表面要经常喷刷
保持油漆完整。
6)容器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证后方可上岗作业。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定时进
行检查。
7)设备部对容器的使用、维护、检验和管理进行全面监督。
8)压力容器配备的安全装置,要定期进行检查,并保证安全附
件齐全,灵敏可靠,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处理。
9)安全附件实行定期检验制度,设备部每年至少联系对安全阀
检验一次,压力和测温仪表每半年校验一次,爆破片由车间应定期
更换,更换期限由车间视实际情况确定。
10)压力容器每年应由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一次年度检
查。
11)设备部做好检验报告的归档工作。
2、气瓶
1)气瓶安全使用管理工作,使用岗位要指定专人负责。
2)定期对气瓶储存和使用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涉
及特种作业的,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作业。
3)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其安全距离应不小于
10米,并应保证气瓶瓶体干燥。工作中同时使用氧气瓶和乙烘瓶时,
瓶间安全距离应不小于7米。
4)气瓶移动作业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搬运。如需乙烘瓶和氧气
瓶放在同一小车上搬运必须用非燃料隔板隔开。
5)气瓶所使用的瓶阀、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单向阀等必须经
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3、厂内机动车
1)安全驾驶
①驾驶人员必须经过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培训考核,取得资格证
书后方准开车,驾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行车驾驶操作规
程。
②严禁将车交给无证人员驾驶,未经允许生产用车严禁无故开
出生产作业区。
③机动车辆在厂区内最高行驶速度不准超过20公里/小时。
④遇有结冰、积雪、积水的道路,无人看守的路口,遇有恶劣
天气有雾能见度差的,每小时不得超过10公里。
⑤各种车辆出入厂房、仓库大门、加油站、危险地段及生产现
场的车辆,时速每小时不得超过5公里。
⑥恶劣天气能见度在5米以内或路斜坡在6%以上,生产作业
路段长,长时间重载下坡的机动车辆停止行驶。
⑦禁止将车辆乱停乱放;禁止在车库、驾驶室内及其它禁烟场
所吸烟。
2)车辆安全检查
①各有车部门除按规定参加每年对所有车辆由质量技术监督局
进行安全年终审验外,每月要进行一次安全车辆检查。所有机动车
辆的刹车、方向盘、喇叭、灯等,必须是灵敏可靠。机车在作业前,
驾驶人员应检查、排除不安全因素,作业中如发现车有异常情况,
应立即停车进行处理,不得拖延时间或带病行驶车辆。
②驾驶员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出车前检查、行车中检查、收
车后检查),做到车有故障不上路。
③严禁驾驶人员过度疲劳开车或酒后驾车行驶。因违反交通规
则造成事故的由驾驶人员负责。
④机动驾驶室内严禁放置棉纱、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
⑤特种车辆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车辆安全。
⑥操作者必须熟悉本车的性能、结构、原理,持证操作。
⑦维护、检修车辆时禁止吸烟。
3)车辆出入
厂内生产作业车辆不准出厂行驶,因工作需要到厂外运输物资,
必须持有办公室的通行证,按指定路线行驶。
4、起重设备(暂无此类设备,今后会添加)
1)起重机械设备使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的方针。任何人不得违章指挥、违章使用、违章操作起重机械
设备。
2)设备部应根据起重机械的种类、数量和复杂程度,设立专职
或兼职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起重机械的管理工作。
3)设备部应建立必要的起重机械检修维护、定期检验、操作、
安全规程等。
4)起重机械必须经上级主管岗位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周
期一般为2年。
5)设备部必须对起重机械逐台进行登记和建立设备档案。档案
内容应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图纸等原始技术资料,以及
运行记录、历次技术检验报告、大修理、改变原设计性能和重大事
故记录等。
6)各种不同规格型号的起重机械都要按GB6067—20《起重
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装设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塔式起重机要加
足配重。各种钢丝绳的选择、使用和报废亦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7)起重机械的工作地点要有足够的照明和吊运通道,并应与附
近的设备、建筑物和电气线路等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8)起重机械实行专责制,每台起重机械都要由专人负责使用管
理。
9)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起重机械必须做到“四懂三会”(懂性
能、懂结构、懂原理、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
障)。并应经上级主管岗位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
10)起重器械使用必须坚持“十不吊”。起重量大于80吨的,
还必须根据公司相关要求,办理作业许可后方可作业。
11)新购置起重机械时,必须选购取得制造许可证的专业制造
厂生产的产品,安全保护
装置要齐全。并有完整的合格证。
12)公司对起重机械进行重大改造或改变原设计性能时,必须
根据《起重机设计规范》拿出改造方案、设计图纸、计算书和质量
保证措施,并报技术监督岗位同意后,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改造。
13)设备部定期组织对起重机械进行技术检查和检验,检查和
检验的周期与内容按《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
14)新安装、经过大修理或改变原设计性能的起重机械,使用
前必须进行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等技术检验,经使用岗位共同鉴定
验收合格,并经分管生产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使用。
15)国家明令淘汰的起重机械设备必须报废;磨损严重,基础
件已损坏,进行大修已不能达到使用和安全要求的也应报废。
5、吊索具管理
1)起重吊索具由使用岗位提出申请需求,供应处向有资质的生
产或供应商进行采购,所有采购的吊具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明书。
2)吊具发放前,必须建立吊具档案,由设备部统一编号、登记
入册后由使用岗位领取。
3)各使用岗位设置专门存放点,存放点有选用规格和对应载荷
的标签,主要使用人员能熟悉并正确选用,不合格的吊索具不许在
现场堆放或使用。
4)员工在使用吊具前应检查,发现有老化、断股、撕裂等现象
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岗位负责人办理相关报废手续。
5)设备部对现场使用的吊具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吊索、吊
具有老化、断股、撕裂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办公室
办理相关报废手续。
6)使用岗位有专人管理和维修保养吊索具,在发现吊索具有老
化、断股、撕裂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7)设备部负责吊具的报废,不得以任何理由复用。
6、电梯管理
1)电梯使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
针。任何人不得违章指挥、违章使用、违章操作电梯。
2)公司应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电梯的管理工作。
3)电梯维保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规的规定对电梯进行定期
检修维护、定期检验。
4)电梯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周期一般为1年。
5)设备部必须对电梯逐台进行登记和建立设备档案。档案内容
应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图纸等原始技术资料,以及运行
记录、历次技术检验报告、大修理、改变原设计性能和重大事故记
录等。
7、特种设备资料归档保存
设备部应建立完整、准确的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并长期保存,
技术档案内容至少包括:《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设备及其部件
的出厂随机文件;安装、大修、改造的记录及其验收资料;运行使
用、维修保养和常规检查的记录;验收检验报告与定期检验报告等。
特种设备制度篇10
为维护保养好公司机动设备正常良好运行,以保障生产运行需
要,创建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特要求公司的「机动车驾驶员遵
照以下管理制度。
一、所有车辆要做到定车定员使用。
不得随意动用别人车辆。如有特出情况是,必须经请示公司有
关领导得到批准后方可使用。
二、操作人员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应有操作证方可操作
2.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3.车辆作业前确认安全装置可靠车辆例行检查要仔细
5.作业前要仔细观察作业环境,保证安全操作空间及场地
6.配合库管员,做好质量控制—人离机,车辆要熄火并带走钥
匙
7.控制车速,空、重载选用不同的车速,严禁超速行驶
8.作业中要随时了解机械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9.铲货(夹货)要对中,做到慢起、轻放、严禁急刹车
10.严禁坡道上掉头或者急转向
11.作业过程中按固定路线行驶,倒车必须观查行驶路线是否安
全车辆有异常情况则停止行车,严禁带病行车
12.做好对接班工作,完整填写交接班记录
13.合理使用车辆灯光、信号,过往道口、弯道做到一慢、二看、
三通过
三、日常规检查制度:
1、检查叉车润滑油、机油、液压油、发动机冷却油油量是否足
够。
2、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叉车制动是否可靠,车辆转向是否
灵活。
3、检查叉车照明、喇叭能否正常使用。
4、检查叉车发动机能否正常工作。
5、空气滤清器每次交接班时清洗、吹扫。
6、叉车发动机在工作中要勤观察水温是否正常。
四、月维修保养制度(合力售后):
1、更换发动机润滑油。
2、发动机工作(更换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
3、转向机构检查。
4、离合器行程检查。
5、制动行程检查。
6、发动机加速性能检查。
7、转向机构轮滑油加注。
特种设备制度篇1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对于环境保护的总体管理要求和具体执行方
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
2总则
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由行政部归口管理和分工负责.分级负责制度。
坚持公司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
环境和生产同步规划.同时实施.同步发展。
公司建设和生产应依法保护环境,自觉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环
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依法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依靠科技提高,
采用新技术.推行礼貌.清洁生产,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防止环境污
染和其它公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扶贫资金管理及使用专项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广告创意制作与推广服务合同4篇
- 2024铺位出租合同-亲子乐园铺位租赁管理协议3篇
- 2025年度石材加工与大理石施工一体化工程合同4篇
- 2025年度土地整治与修复项目租赁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生产线承包运营服务合同4篇
- 2024版货车租赁合规性及责任明确合同版B版
- 2025年度水电安装工程智能化施工技术与保修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物流配套厂房建设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瓷砖批发代理销售合同3篇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公司章程(二个股东模板)
- GB/T 19889.7-2005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7部分:楼板撞击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 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6年级试题
- 药用植物学-课件
-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课件(完整版)
- 国货彩瞳美妆化消费趋势洞察报告
- 云南省就业创业失业登记申请表
- UL_标准(1026)家用电器中文版本
- 国网三个项目部标准化手册(课堂PPT)
- 快速了解陌生行业的方法论及示例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