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专刊目录
........................1
d基础必备——高考生物考前冲剌必背核心考点...............................................1
7技能必备一选择题解题方法与策略及技巧...............................................34
4技能必备——非选择题解题方法与策略及技巧..............................................36
四限时训练技能应用(60min).............................................................37
...........................................59
*【考前警示篇1】分子与细胞易错重难点.............................................59
*【考前警示篇2】遗传与进化易错重难点..............................................67
*【考前警示篇3】稳态与调节易错百难点.............................................78
冷【考前警示篇4】-生物与环境易错重难点...............................................92
*【考前瞥示篇5】生物技术与工程易错重难点..........................................101
.......................................................112
(考前预测篇1】选择题命题热点预.测.................................................112
【考前预测篇2】非选择题命题热点预.测...............................................128
【考前预测篇3】热点情境预测........................................................136
..................................................148
★【考前注意篇1】高考冲刺需要有正常心态.............................................148
★【考前注意篇2]高考冲刺如何进行备考复习.........................................149
★【考前注意篇3】高考最后几天,该做些什么?..........................................152
......................................................154
J一、临考前准备.......................................................................154
J二、考试中解题与答题................................................................154
J三、多场考试间隙心态调整............................................................158
......................................................158
P一、选择题密押.......................................................................158
P二、非选择题密押.....................................................................174
......................................................183
考前必备篇基础与技能提升♦
基础必备一一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必背核心考点
-.结构与功能观
(一)病毒、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组胞中才能繁殖,病毒成分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应用于动物细胞
融合、基因工程载体、制备疫苗等;按照遗传物质分类为DNA病毒;RNA病毒;按宿主细胞分类为植物
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
2.完成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表格
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注意:支
细胞壁胶,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
原体无细胞壁
质,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细胞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拟核(支原体无拟核),无核膜和核仁有核膜和核仁
分裂方式多数为二分裂主要为有丝分裂,还有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DNA存在拟核区域:大型环状DNA细胞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质)
形式质粒:小型环状DNA细胞质: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转录和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核糖体
边转录边翻译
翻译中进行
是否遵循
否核基因遗传遵循,质基因遗传不遵循
遗传规律
主要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肺炎链
变异类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球菌转化实验)
自养需氧型(绿色植物)
自养需氧型(蓝细菌、硝化细菌
异养厌氧型(寄生虫)
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乳酸的)
异养需氧型(多数动物)
异养需氧型(醋酸菌)
异养兼性厌氧型(酵母菌)
生产者(蓝细菌、硝化细菌)生产者(绿色植物)
生态系统成分消费者(胞内寄生菌)消费者(寄生异养和捕食异养生物)
分解者(腐生菌)分解者(腐生真菌和动物)
(二)物质结构决定功能
1.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原因是?
答: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
2.水具有流动性的原因?
答:每个水分子可以与周围水分子靠氢键相互作用在一起。氢键比较弱,易被破坏,只能维持极短时间,
这样氢键不断地断裂,又不断地形成,使水在常温下能够维持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
3.细胞中的水都具有流动性吗?
答: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细胞内结合水的存在形式主要是
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这样水就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
4.细胞中人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5.氮元素参与植物细胞中哪些物质的形成?磷元素参与动植物细胞中哪些物质的形成?
答:氮元素参与植物细胞中蛋白质,核酸,酶,叶绿素等物质的形成;磷元素参与动植物细胞中的磷脂,
核酸笔物质的形成;几丁质中除了含有CHO还含有N
6.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Fe是构成血红素的元素。P是组成细胞膜、细胞核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必
不可少的许多化合物的成分;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驿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
力等,因此,当大量出汗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后,应多喝淡盐水。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
如果Ca*的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7.还原糖与非还原糖: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非还原糖包括蔗糖、淀粉、糖
原、纤维素等。
8.纤维素不溶于水,人体消化道中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食草动物需借助肠道中的微生物才能消化纤维素。
9.糖类并非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等不参与氧化分解.,所以不提供能量。
10.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但是葡葡糖的数量和连接方式不同。
IL糖类的“水解”和“氧化分解”
耳额翩|翼水,常弓嬖黑孤世熊曲1
多糖-••…糖=3单糖□
多糖水解的产物是其单体,如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C02和H20O
12.脂质的重要知识提醒
⑴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但不参与构成膜结构。
⑵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因为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⑶脂肪中氧元素比例低,碳元素和氢元素比例高,因此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脂肪消耗的氧气多,产
生的水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13.糖类与脂质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糖类脂质
元素一般为C、H、0脂肪、固醇只含C、H、0,磷脂除含C、H、0外,还含P,
组成(特例:几丁质含N)甚至N
①葡萄糖、淀粉:叶绿体;
合成
②纤维素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主要是内质网
部位
③糖原:主要是肝脏细胞、肌肉细胞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
①良好的储能物质,如脂肪;
生理②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如糖原、淀粉
②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如磷脂、胆固醇;
作用③参与细胞结构的构成,如纤维素、核糖、脱氯
③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如维生素D、性激素
核糖、几丁质
联系糖过剩,可大量转化
糖类糖不足,不能大量转化脂肪
14.蛋白质和核酸
版基对数量及推DNA
列顺序的不同多样性多样性
汰链的盘
I勺种类、、折如决定[击
目不.
H弋及其多样性
,排列光成的空
I页序干「司结构干
卫万化除万别
高温使蛋白质变性的原为不【基因)多样性.多样性
是破坏了氨基酸之间的肽多样性
键,而是破坏了肽链盘曲、打'-----
叠形成的空间结构
(三)细胞膜结构与功能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内容:具有流动性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原因: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蛋白质分子大多能运动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实例:质壁分离、变形虫运动、胞吞和胞吐、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等
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的影响因素:温度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
5.细抱膜的功能特性内容:具有选择透过性
6.细胞腴的功能特性表现:水分子、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大分子、不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不
能通过
决定决定
7.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原因:遗传性一)载体种类、数量一一选择性
8.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应用:用台盼蓝染色法判断细胞的死活
9.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在;细胞膜能控制物
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0.一股来说,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的原因?或细胞
内有用的成分却不会轻易流失到细胞外的原因是?
答: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1.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必须保持功能的协调依赖于什么?
答: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信息的交流
12.什么是糖被?功能?
答:组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的糖脂,这些
糖类分子叫作糖被.糖被弓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
(四)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1.分泌蛋白形成过程需要用到的细胞器,简述其过程
答: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第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糠体一
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
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
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
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高尔基体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2.生物膜系统的作用
答:组胞膜为使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
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第三,细胞内的生物
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
高效、有序地进行
(五)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1.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核糖体:合成相关蛋白质(间期)
细胞线粒体:供能(整个细胞周期)
分裂高尔基体:与细胞壁(板)的形成有关
中心体:与纺锤体形成有关(动物、低等植物)
(分子水平:合成某种细胞特有的蛋白
质,如胰岛素、血红蛋白等
强黑标心(细胞水平:形成不同种类细胞
分化
表达的/管家基因:所有细胞均表达的一类基因,表达产物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如ATP水解酶基因、呼吸酶基E
基因(奢侈基因:不同类型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如血红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细印仍胞L衰及老石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核膜内折
细胞凋亡溶酶体消化分解细胞内某些物质和细胞器
(六)群落的结构与功能
L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2.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季节性、生态位
3.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4.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5.优势种:在群落中,有些物种不仅数量很多,它们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往往占据优势。
6.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
小);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目测估计法
(多度等级)
7.种间关系: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原始合作(互惠):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如寄居
蟹和海葵。
②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若分开,至少一方不能独立生活。如
大豆和根瘤菌,豆科植物向根瘤菌提供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
用。
③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己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
害的现象。如马蛔虫与马
④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不同步变化,被捕食者先变化)
⑤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司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同步变化,“你藏活”或“此消彼长”。)
8.群落中存在捕食者的生态意义:①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年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
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生存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有利于保持群落内物种
的丰富度,并使多个生物种群的数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P25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
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②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
观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还表现出协同进亿。
9.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P26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决定地上分层的还有温度;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是水分、
无机盐等。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意义: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水平结构:镶嵌分布。
10.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
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11.研究动物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关系等。研究植物
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等。
12.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
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13.立体农业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
14.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群落演替。根据物种组成是否
发生变化判断。
15.裸岩上演替过程:裸岩阶段一地衣阶段一苔辞阶段一草本植物阶段一灌木阶段一乔木阶段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阶段一一年生杂草阶段一多年生杂草阶段一灌木阶段一乔木阶段
16.根据起始条件划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在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或原来存在过植
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的演替。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
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后
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除了演替起点不同,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还有:初生演替速度慢,趋向形成新群落,经历的阶段相
对较多;次生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这两类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
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最终
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17.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
发展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等。
在某一地区,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环境和群落内的生物共同作用而决定的,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
影响有时超过其他因素的影响。
18.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七)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1.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结构(食物链、
食物网)
⑴生产者的作用和地位: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从而
可以被生物利用;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⑵消费者的作用:①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②消费者对于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等有重要作用。
(3)分解者的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3.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是初级
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是第四营养级。
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各种生物的总和,不代表生物个体或种群。营养级-1二消费者等级各种
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植食性动物一定是第二营养级。
4.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生态系统
菲丕黛硼调毓T火物
环境
结构
稳定
]兼|一生IW落
生态系统生产署与存费者
决定
稳定性能量流动、]渠占物
摩,物质循环」'道链向)
信息传递
净化作用
、[抵抗力稳定性决定自我调节能力—
【、恢复力稔定性决定
5.为什么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答:能量逐级递减,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一般当营养级达到第五级时,传
递到该营养级的能量已不足以维持一个营养级。
6.食物网: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食物网功能:①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如果一条食物链的某种动物减
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就越强。②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这种渠道进行。
7.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8.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二.物质与能量观
(一)物质运输方式
1.根据特点和实例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顺浓度梯度:一般为被动运输i
方向
'L逆浓度梯度:主动运输j
物质进出细胞,
方式的判断______动21干浓度差:被动运输।
L能量: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物质种至一|■脂溶性物质、气体:一般为自由扩散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离子:一般为主动运输
,大分子、颗粒性物质:一般为胆吞、m
2.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作用不完全相同
(1)载羊蛋白和通道蛋白对物质的运输都具有选择性。
(2)载体蛋白需要和被转运的物质结合,且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运输时不需要和被转运物质结合。
(3)我体蛋白既能够参与协助扩散,乂能够参与主动运输,而通道蛋白只能参与协助扩散,即通道蛋白介导的只
能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
3.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并不都由ATP直接提供
(1)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分为三类(如图1):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驱动泵)、间接供能(协同转运蛋白)、光驱
动(光驱动泵)。
(2)协同运输是一种物质的逆浓度跨膜运输依赖于另一种物质的顺浓度跨膜运谕的过程,该过程消耗的能量
来自离子电化学梯度(如图2)。
Na'驱劭的
磷脂双
葡萄糖同向
转运载体
Na*
葡萄糖
ATP驱动泵协同转运蛋白光驱动泵_工GLUT2
葡萄糖转
(ATP供能)(间接供能)(光驱动)
运载体)
图2小肠上皮细胞
图1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
吸收和转运葡萄糖
4.主匆运输中ATP供能的原理
激活酶活性。被转运物质与载
体蛋白相应位点结合,激活载体
蛋白的防活性
;软体蛋臼磷酸化。在我体蛋白作
:用下,A1P水解产生的末端磷酸
:基团与载体蛋白结合,发生磷酸
“匕这一过程伴随能量的转移
羸库盛百里而薨旃没塞“瞬窗
:白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
:物质实现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
5.物质浓度(在•定浓度范围内)
(P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变的原因主
要是膜上转运蛋白的数量有限)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6.02浓度
*
«
*■P取体量白的效-有")
■
阐
阐点由无4(呼吸提供健盘)
ud地中od地雷
自由扩散或协助犷散或哺乳主动运输
动物成熟红细胞的主动运输
7.温度
(1)温度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进而影响所有跨膜运输方式的运输速率。
(2)温度影响酶活性,影响呼吸速率,进而影响能量供应,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均受影响。
8.酶、激素、抗体与神经递质的“一同四不同”
名称来源化学本质作用机理作用后的去向
酶几乎所有活绝大多数为蛋白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即发挥作用前后数量及其化学性
细胞均产生少数为RNA催化功能质不变,且可反复多次使用
激素一般由内分蛋白质、多肽、类固改变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泌细胞产生醉、氨基酸衍生动起调节作压
抗体只由浆细胞均为蛋白质与特定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作用后被吞噬消化
产生一般形成沉淀等
神经由神经细胞乙酰胆碱、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被降解或被突触前神经元回收
递质(突触前神经甘氨酸等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膜
元)产生电位改变(兴奋或抑制)
(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中物质与能■的转换
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变化的内在联系
⑴物质变化过程
7与气号气即胞分
-------------------|l---------1线粒体sm物质
不小成等
光H2oa器--------陶-----'/觥注融管
A%体DP+酗oi;个酶匚一TCHSQ,
CEO£IH廿H
(2)相应元素转移过程.
元素转移过程.
r-।暗区理।-----泡氧叫吸单一色■段
CQJ叶绿体基就130)细胞质基质
C
t-।——线粒体基质——,一
I_|光反应「L有氧呼吸第三阶段L1
OI-一•凑囊体薄膜口「线粒体内膜他」
.―无反也--------暗反应-------
也",NADPHI叶绿体基成型
H
丽有氧呼吸第三晚吸有氧鬻
⑶能量变化过程
,
府热能散失
ATP、用物能量
NADPH:
中活跃的[少量.
量能量的化学能
化学能迎
,,不彻底氧化产物中的化学能|
⑷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中有关的NADH、NADPH、ATP的来源与去路分析
来源第一阶段(葡萄糖)、第二阶段(丙酮
有氧,,酸和水)
施:去路第三阶段还原。.产生释放大
①NADH-2H20(
量能量)
5ADRI
・于・JUUMG
辔广仅第一阶段产生A1P
无氧
呼吸螭-作为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簿-三个阶段均产生
F-第三瞰产线^
@ATP-呼吸‘去路
作为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光合产
/邂-__般用于C3的还原
2.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曲线中“关键点”移动的分析
⑴A点的移动:A点代表呼吸速率,细胞呼吸增强,A点下移;反之,A点上移。
(2)光补偿点的移动
①吸速率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光未限点应右移反之左移。
②呼吸速率基本不变,相关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光补偿点应右移,反之左移。
(3)光饱和点的移动
相关条件的改变(如增大CO2浓度)使光合速率增大时,光饱和点C应右移(C点右上移),反之C应左移(C点
左下移)。
总(真正)光合速率净(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同化”、“固定”或“消耗”的3“从环境:容器)中吸收”或“环境(容器)中减
黑暗中释放的C()2的量
的量少”的0)2的量
“释放至容器(环境)中”或“容楷(环境)中增
“产生”或“制造”的的量黑暗中吸收的。2的量
加”的的量
“产生”、“合成”或“制造”的有机
“积累”、“增加”或“净产生”的有机物的量黑暗中消耗的有机物的量
物的量
4.密闭环境中一昼夜CO2和。2含量的变化曲线
(1)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点是C、Eo
⑵图甲中N点低于虚线,说明一昼夜CO?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大于0,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0,该植物表
现为正常生长。
(3)图乙中N点低于虚线,说明一昼夜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小于0,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小于0,该植物没有
生长。
5.自然环境中一昼夜植物光合作用曲线分析
⑴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e点。
(2)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Sp-Sx-Sxo
6.C3、C4、CAM、光呼吸相关知识延伸
(l)C髓径也称卡尔文循环,整个循环由RuBP(C)与C。的竣化开始到RuBP(G)再生结束,在叶绿体基侦中进
行,可合成蔗糖、淀粉等多种有机物。
(2)C4途径:研究玉米的叶片结构发现,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紧密排列。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类囊
体,能进行光反应,同时,C值被整合到C4中随后C4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完整的叶绿体,在
维管束鞘细胞中,C4释放出的C%参与卡尔文循环,进而生成有机物。
叶肉细胞难管束精细胞
图2图1
PEP瘦化酶被形象地称为“C6泵”它提高了C4植物固定C«的能力,使C4植物比C植物具有更强的光合作
用能力,特别是在高温、强光照、干旱条件下,并且无光合“午休”现象。常见C4植物有玉米、甘蔗、高粱、苑
菜等。
(3)CAM途径的意义
白天气孔关闭,减少蒸腾作用,保持植物体内水分并分解苹果酸,产生的C6用于光合作用:夜晚气孔开放,
吸收光合作用所需的C%使植物适应高温、干旱环境。
G途径是碳同化的基本途径,C4途径和CAM途径都只起固定C«的作用,最终还是通过C,途径合成有机物。
(4)光呼吸的实质
(1)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高。低C。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
(2)光呼吸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成的副反应。
(3)光呼吸过程中消耗%生成C。
(5)光呼吸过程图解
NADPH和ATP
(6)光呼吸产生的原因
①内因:Rubisco是一种兼性酶,具有催化我化反应(C+CO2f2c3)和催化加氧反应(CS+02-C3+C2)两种功
能。
②外因:高5环境下,光呼吸会明显加强,而提高C02浓度可明显抑制光呼吸。
(7)光呼吸的生理意义
①不利影响:光呼吸消耗暗反应的底物Cs,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农作物产量降低。
②有利影响:a消除代谢物乙醇酸对细胞的不利影响:h防I卜强光对光合结构的破坏.
(三)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
1.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一部分在初级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
散失;另一部分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
殖的能量一些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如果初级消费者被次级消费者捕食,能量就流入了第
三营养级。
2.某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以两种形式:①该营养级遗体残骸的形式②以下一营养级粪便的形式。
最高营养级能量去向没有流向下一营养级。
3.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能逆转,也不能循环
A.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的原因是?
原因:①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一般不可逆转;②各营养级生物和分解者通过呼吸
作用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能量无法循环流动
(2)逐级递减: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B.植物的减少量大于植食性动物增加量的原因是?
原因: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大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都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
者;③还有一部分未被利用
4.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5.能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X100%
6.生态金字塔:能量金字塔、生物量(有机物总干重)金字塔、数量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转换成相应面积(或体积)的图形,并将图形按照
营养级的次序排列,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
7.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①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间种套作,多层育苗,立体农业)
②科学地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尽量缩短食物链,减少能量消耗;能量多
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秸秆饲料、沼气池将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再次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③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合理
放牧,除草灭虫)
8.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
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
9.物质循环的特点:①全球性:生物圈,因此也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②循环性(由于二氧化碳
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10.农田中为什么施加氮肥?
答: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满足人类需要为目的的,农
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
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加氮肥。
11.生物富集: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
浓度的现象。
12.生物富集特点:①沿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聚集在食物链的顶端。营养级越高,生物富集
的物质浓度越高②全球性
13.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
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正是由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紧密地联系在
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进化与适应
(一)分裂与分化,衰老、凋亡与坏死
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
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区别:前期,动物细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3.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站装修批荡施工协议
- 防腐施工应急预案合同
- 互联网项目招投标合同注意事项
- 化工行业招待费管理新方法
- 花艺助理劳动合同注意事项
- 供水供电收费管理:发票管理办法
- 食品饮料输送管道施工
- 2025版空置房屋闲置资源盘活利用合作开发合同3篇
- 临时办学场所租赁合同
- 2025版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充电桩建设与运营合同3篇
- 2021年12月英语六级听力试题、原文及答案 两套
- cad自定义线型、形定义线型、cad斜坡线学习
- 任上线立塔架线施工专项方案
- 139.华师《管理沟通》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精简版
- 小学英语不规则动词表
- VIC模型PPT课件
- AQL2.5抽检标准
- 征信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JJF 1629-2017 烙铁温度计校准规范(高清版)
- 理想系列一体化速印机故障代码
- 检验科各专业组上岗轮岗培训考核制度全6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