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使用与维护手册_第1页
汽轮机使用与维护手册_第2页
汽轮机使用与维护手册_第3页
汽轮机使用与维护手册_第4页
汽轮机使用与维护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汽轮机及系统介绍

•第二部分机组安装、调试及运行

•第三部分外购设备资料

第一部分汽轮机及系统介绍

1/57

目录

1.项目简介......................................................5

1.1.系统概述............................................................5

1.2.汽轮机概述...........................................................5

1.3.工程公共条件参数表...................................................5

1.4.汽轮机主要技术参数表.................................................6

1.5.汽轮机典型工况参数表.................................................6

1.6.汽轮机保证值数据表...................................................7

2.主蒸汽系统....................................................8

2.1.系统的说明...........................................................8

2.2.汽轮机通流部分......................................................10

2.3.转子.............................................................12

2.4.前汽缸...........................................................12

2.5.后汽缸..............................................................13

2.6.汽轮机本体汽封......................................................14

2.7.推力一径向轴承.......................................................14

2.8.后轴承...........................................................16

2.9.转子接地装置.......................................................16

2.10.盘车装置............................................................16

3.汽封系统.....................................................19

3.1.主要设备............................................................19

3.2.系统的说明.........................................................20

3.3.漏汽冷凝器.........................................................20

3.4.轴封风机...........................................................22

4.冷凝系统.....................................................24

4.1.主要设备...........................................................24

4.2.系统的说明.........................................................24

4.3.主冷凝器...........................................................25

5.抽真空系统...................................................30

5.1.主要设备...........................................................30

5.2.系统的说明.........................................................30

5.3.水环真空泵.........................................................30

5.4.真空破坏阀.........................................................30

6.疏水系统.....................................................31

6.1.系统组成...........................................................31

6.2.系统的说明.........................................................31

6.3.疏水膨胀箱.........................................................32

6.4.自动疏水器.........................................................33

2/57

7.回热系统......................................................34

7.1.主要设备...........................................................34

7.2.系统的说明.........................................................35

7.3.低压加热器.........................................................35

8.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38

8.1.系统的说明.........................................................38

8.2.调节系统(DEH)...................................................38

8.3.安全监视系统(TSI)...............................................39

8.4.保安系统(ETS)...................................................40

8.5.进汽控制阀.........................................................41

8.6.单向阀...............................................................43

8.7.调速器.............................................................43

8.8.超速保护装置功能及工作原理介绍.....................................44

9.测量仪表及电柜................................................45

9.1.概述...............................................................45

9.2.本体测点及接口规格.................................................45

9.3.管路测点及接口规格.................................................45

9.4.就地仪表柜、汽轮机控制柜(DE1I&TSI)、汽轮机保安柜(ETS)..........45

10.润滑油系统....................................................46

10.1.润滑油系统的说明..................................................46

10.2.润滑油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47

10.3.汽轮机用润滑油参数.................................................47

10.4.主油箱.............................................................48

10.5.冷油器.............................................................48

10.6.主油泵.............................................................49

10.7.交流启动油泵.......................................................49

10.8.直流事故油泵.......................................................49

10.9.润滑油双筒滤油器...................................................49

10.10.抽油烟机..........................................................49

10.11.油系统的安装、运行和维护..........................................49

10.12.控制油系统.......................................................50

11.减速装置及联轴器..............................................51

11.1.齿轮箱.............................................................51

11.2.高速联轴器、低速联轴器..............................................51

12.汽轮机的保温..................................................52

12.1.本体的保温.........................................................52

12.2.辅机设备的保温......................................................53

12.3.管路的保温.........................................................53

13.汽轮机主要材料表..............................................54

13.1.汽轮机本体.........................................................54

3/57

13.2.辅机部分..................................................................55

14.主要外购设备清单.............................................56

15.附件清单.....................................................57

4/57

L项目简介

Ll.系统概述

本项目汽轮机的供货主要由以下系统及设备组成:

主蒸汽系统、汽封系统、冷凝系统、抽真空系统、疏水系统、回热系统、油系统及测量

控制系统等。各系统说明详见后续章节。

1.2.汽轮机概述

本汽轮机是冷凝式汽轮机,采用中温次高压的进汽参数,带3级回热抽汽,分别供给空

预器用汽、除氧器用汽、低加用汽。

本汽轮机的通流部分采用冲动式、高转速、单流道的设计,与低转速(3000rpm)的设

计相比,具有较高的内效率。

1.3.工程公共条件参数表

主蒸汽参数:

压力设计点:6.2MPa

范围:6.0-6.5MPa

温度设计点:445℃

范围:430-455℃

冷却水参数:

温度27℃(max:33℃)

进水压力0.2-0.3MPa(g)

悬浮物含量<50mg/l

PH值7.5-8.0

硬度10-12mg/1

电源参数:

交流电AC380V/50Hz三相

AC220V/50HZ单相

控制电DC220V

其他参数及要求:

年平均大气压力101.66kPa

压缩空气压力(阀门或仪表用气)0.6-0.8MPa

对外接口法兰/钢管标准GB/T9112-2000

压力等级:欧洲体系;管径:II系列

机组安装区域无防爆要求

电器仪表、电动机、阀门防护等级无特殊要求

5/57

1.4.汽轮机主要技术参数表

汽轮机额定输出电功率MW15.0

汽轮机最大输出电功率MW16.5

汽轮机额定转速r/min6000

齿轮箱输出(发电机)额定转速r/min3000

汽轮机转子转向(从汽轮机端看)逆时针

发电机转子转向(从汽轮机端看)顺时针

主汽阀前额定进汽压力MPa(a)6.2

主汽阀前额定进汽温度℃445

汽轮机本体总重kg40500(含齿轮箱重:5300)

检修时汽轮机最大起吊重量kg9000

汽轮机转子重量kg3500

临界转速rpm一阶:2920;二阶:9435

汽轮机本体外型尺寸LXWXH(mm)6400X4300X3500

冷凝器重量(空重)kg27230(不含排汽缩颈及接管)

;令凝器外型尺寸LXWXH(mm)7300X3500X3400(不含排汽缩颈及接管)

油站重量(净重)kg8000

油站外型尺寸LXWXH(mm)4000X2500X3100

油箱重量(净重)kg3500

油箱外型尺寸LXWXH(mm)2600X2250X2860

汽轮机润滑油牌号GB11120-2011L-TSAN46#

汽轮机控制油牌号高压抗磨汩L-HM68

1.5.汽轮机典型工况参数表

以下数据来源于附件资料中的平衡图,其他参数详见各平衡图。

100%BMCRX

热力参数TRL工况vwo工况

平衡图号No1806211-ANol8062U-DNol8062U-F

汽轮机额定转速r/min600060006000

齿轮箱输出(发电机)额定转速r/min300030003000

主汽阀前额定进汽压力MPa(a)6.26.26.2

主汽阀前额定进汽温度℃445445445

额走进汽量t/h56.065.7972.4

一抽(空预器)额定抽汽压力MPa(a)1.251.531.73

一抽(空预器)额定抽汽温度℃266283295

一抽(空预器)额定抽汽流量t/h8.08.08.0

排汽压力MPa(a)0.00630.00710.0076

排汽温度℃37.0739.240.6

排汽流量t/h40.549.054.8

:令却水流量t/h300030003000

冷却水温度℃27.027.027.0

愉出电功率MW12.65615.016.5

6/57

100%BMCRX

热力参数TRL工况VWO工况

计算汽耗kg/kw.h4.4254.3864.389

1.6.汽轮机保证值数据表

序号名称保证值备注

1汽轮机设计使用寿命不小于30年

2设计年连续运行小时数不小于8000小时

3汽轮机设计大修周期不小于4年

平衡图号

4汽轮机考核工况100%BMCR工况

Nol806211-A

平衡图号

5考核工况汽耗保证值4.51kg/kw.h

NO1806211-A

平衡图号

6考核工况热耗保证值10753kJ/kw.h

NO18062U-A

7汽轮机额定功率15.0MW

8汽轮机最大连续功率16.5MW

9汽轮机正常运行时轴承座振动值不超过25pm

汽轮机通过临界转速时轴承座的

10不超过100pm

振动值

汽轮机的噪音(离汽轮机1米,高

11不超过85分贝

L2米处测量)

说明:上表中第1-3项数据均为设计值,实际数据取决于机组的运行方式、启动和停机方式

以及设备的日常维护等情况。

7/57

2.主蒸汽系统

2.1.系统的说明

MILUDNO1806211-A

GARBAGEPOWERPLANT22/06/»*

SteanLossWANG.Z.Y

d36pe.VlN15-6.2//445*C

100ZBMCR<tw=27*C)

SteanConsumption»4.425Kg/kVh~t/ki|kJ/kg

56.0003388.556.0003怎8.5

6.20004454X)6.2000445.00HeatConsunption»10542kJ/kVhMPaU

TurbineEfficiency:83.087.

56,0003力7.7

6.4000450.00

Ne=12.656MW

6000/3000R.P.M.

z

Q.g85613138N

0.1000331.58

0029931382]15193138.2

IXJ38875.14

0.000MW0.0961331.540.4015334.580.10862974.5

o.ioooesaoo

Airpreheater

DQ3goe9745

0.0961249.94

B.0000297U7

1£58626639

4(X55612271.5

56,000]559,69BQ000297Q7~rfX-

[1316512398忆66100.006337.07

0」77031382

0.1000|331.58

L2398I266.104.785127766

0.4015161.14

a0388|75.143000,01】"97

2970733.87

33000:13?9

5.387MV27.00

Airpreheater

(LP>

z4,7851£776.6

Flash0.3835160.51

Drun43gl5|155?0

432】5299.360.006337.07

.()

71.3825%524967

0.037074.040.062030536

0.0961289.5643215I15J1

43t215I160Q2

38.0637.15

56.00。546不

131.650.2701130.00

图2T热力平衡图

8/57

如图27所示,该系统由两台锅炉和一台汽轮发电机组组成回热系统,锅炉的蒸发量提

供给汽轮机,汽轮机排汽经过表面冷凝器冷却,使汽轮机维持在合理的背压下稳定运行,汽

轮机排汽凝结成水所放出的热量由冷凝器水侧的循环水系统吸收。凝结水经过凝结水泵加压

后送往回热系统进行加热,以提高热力系统的循环效率。经过漏汽冷凝器、低压加热器加热

后,再送入除氧器,经给水泵送入锅炉加热。

主蒸汽经主汽阀进入汽轮机,蒸汽热能冲转汽轮机转子旋转,产生机械能,最后通过齿

轮箱减速驱动发电机,将汽轮机转子传递过来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汽轮机设有三级抽汽,具体如下表所示:

抽汽级数抽汽用途抽汽属性

第一级抽汽低压空气预热器用汽不可调

第二级抽汽除氧器用汽不可调

第三级抽汽低压加热器用汽不可调

>特别说明:

本机组设置辅助减温减压器,在汽轮机停机或低负荷时,为低压空气预热器和除氧器

提供用汽。

正常情况下,低压空气预热器用汽来源于汽轮机的第一级抽汽,除氧器用汽来源于汽

轮机的第二级抽汽。

但当锅炉出力下降,导致汽轮发电机组负荷减少,汽轮机的第一级抽汽压力过低无法

凝足低压空气预热器要求,则切换至辅助减温减压器供汽。汽轮机的第二级抽汽压力过低

无法满足除氧要求,则切换至汽死机的第一级抽汽供汽,当机组负荷继续下降,汽轮机的

第一级抽汽压力过低无法满足除氧要求,则切换至辅助减温减压器供汽。

从机组热力性能的角度来说,低压空气预热器和除筑器的供汽来源应依照以上说明进

行。机组正常运行时,辅助减温减压器不应投入使用。

9/57

2.2.汽轮机通流部分

图2-2汽轮机纵剖面图

1.转子6.隔板11.前轴承座

2.前汽缸7.前汽封12.后轴承

3.后汽缸8.隔板汽封13.高速联轴器

4.主汽阀9.后汽封14.公共底盘

5.调节阀及阀室10.径向-推力轴承

本汽轮机是高转速快装式汽轮机,属于中温次高压冷凝式,采用前汽缸+后汽缸结构,

如图2-2所示,顺汽流方向的结构模块依次是:前轴承座、前汽缸、后汽缸、后轴承座及输

出轴端,同时用一公共底盘把它们组装成一个整体;然后汽轮机转子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减

速箱的输入轴连接,减速箱的输出轴通过低速联轴器驱动发电机。

汽轮机进汽是从上方通过固定于调节阀室左侧(由机头看)的主汽阀进入。调节阀室水

平法兰通过喷嘴室与前汽缸上半相连接,调节阀具有四个汽阀。通过调节阀室,依次经过调

节级和第1~3压力级后,一部分蒸汽被抽出送往空预器(LP),在第6压力级后,一部分蒸汽

10/57

被抽出送往除箪器。在第10压力级后,一部分蒸汽被抽出作为低后加热器用汽,其余蒸汽连

续冲转汽轮机做功,做功完成后排入冷凝器。

本机的通流部分由一个进汽调节级和12个压力级组成。调节级动叶设计成坚固的结构,

采月双层围带叶顶(内围带为整体围带,外层为钾接围带),调节级和第12压力级采用叉型叶

根。第1〜11压力级动叶片则采用外包型叶根固定,末叶片插入锁扣用销钉锁紧。除末

二级为自由动叶片外,各级叶片围带都加工成自带径向汽封的围带,与镶于隔板上的阻汽片

相密封。压力级的最后4级为扭叶片。

为提高汽轮机的可靠性,本汽轮机转子为整锻结构形式,在叶轮与转毂交界处用较大的

圆角过渡以降低热应力;除末级叶轮外,其余叶轮都钻有平衡孔以平衡叶轮两边的压力并保

证隔板汽封的气流流动,以免隔板汽封的气流扰动主流蒸汽。另外在转子上位于前汽封高压

段部位做成台阶结构,构成平衡活寒,以平衡转子的部分轴向力。转子的输出端位于后轴承侧

并由膜片挠性联轴器与减速箱高速轴连接。为提高汽轮机转子的可靠性和平衡精度,汽轮机

转子要进行全速动平衡和2分钟的120%额定转速的超速试验。

汽轮机转子由前后两个径向轴承支承。前轴承为径向推力联合轴承,安装于前轴承座上。

前轴承座放在公共基础框架上,通过导向键确保与汽轮机中心线对中,通过在底盘支承面上

安装摩擦系数较低的复合膜片以保证其自由膨胀。前汽缸下半的中分面猫爪放在前轴承座接

合面上,确保横向自由膨胀。轴向膨胀则借助前轴承座下方与前汽缸下半的纵向弹性板来实

现。后轴承安装于后轴承座上,后轴承座则通过半圆法兰与后汽缸相联接。后汽缸通过两侧

的文座支承在底盘上,两支座与底盘间有横向定位键,汽缸后端面与底盘间设有垂直导向键,

横向定位键中心线和垂直导向键轴线的交点构成汽轮机的死点。

由于本汽轮机采用中温次高压蒸汽,汽轮机的前汽缸采用厚壁的单层铸造结构。后汽缸

为焊接结构。整个汽缸采用水平中分螺栓连接、前后垂直法兰螺栓连接的整体结构形式;水

平中分面螺栓的联接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在前汽缸下半从前往后排列有:汽封漏汽法兰口、

汽封抽汽法兰口、汽封平衡活塞法兰口、空预器抽汽法兰口、除氧抽汽法兰口、低加抽汽法

兰口等。后汽缸采用向下排汽方式并内装有汽缸喷水降温装置;后汽缸上半装有防止高背压

的安全膜片。

汽轮机转子在后轴承和联轴器之间,套有盘车用齿圈。当汽轮机启动前或停机后,为避免

转子变形或轴过热,必须进行盘车,直到汽缸表面温度低于100℃。

汽轮机本体与齿轮箱安装在各自独立的底盘上。

•汽轮机本体部套简介

11/57

2.3.转子

本汽轮机转子为整锻式结构,共由多级叶轮及动叶片组成(见图2-2),转子轴身材料

(一主要材料表)°在叶轮与转毂交界处用较大的圆角过渡以降低热应力;除末级叶轮外,

其余叶轮都钻有平衡孔以平衡叶轮两边的压力。另外在转子上位于前汽封高压段部位做成台

阶结构,构成平衡活塞,以平衡转子的部分轴向力。转子的输出端位于后轴承侧并由叠片挠性

联轴器与减速箱高速轴连接。为提高汽轮机转子的可靠性和平衡精度,汽轮机转子要进行全

速动平衡和2分钟的120%额定转速的超速试验。

本机的通流部分由一个进汽调节级和12个压力级组成。调节级的动叶设计成坚固的结构,

采月双层围带叶顶(内围带为整体围带,外层为钾接围带),调节级和第12压力级采用叉型叶

根。第1〜11压力级动叶片则采用外包型叶根固定,末叶片插入锁扣用销钉锁紧。除末

二级为自由动叶片外,各级叶片围带都加工成自带径向汽封的围带,与镶干隔板11的阳汽片

相密封。压力级的最后4级为扭叶片。动叶片材料(->主要材料表)o

>注意:本机组转子测速齿齿数为55齿。

2.4.前汽缸

图2-3前汽缸外形图

12/57

前汽缸为铸造结构,前汽缸沿水平面被剖分为上、下两半,中分面法兰用螺栓连接,前

汽缸结构(见图2-3)所示。

前汽缸下半的中分面猫爪安装在前轴承座上,确保横向自由膨胀。轴向膨胀则借助前轴

承座下方与前汽缸下半的纵向弹性连接板来实现。前汽缸通过垂直法兰用螺栓固定在后汽缸

上。

前汽缸前端上部设计有喷嘴室固定法兰,调节阀与喷嘴室配合安装在上半汽缸的法兰面

上,蒸汽顺序经过调节阀、喷嘴室、喷嘴组进入到压力级后,即进入到汽缸内。

在前汽缸下半,前部布置有三个前汽封抽汽口;往后是空预器抽汽口法兰、除氧抽汽法

兰口、低加回热抽汽口法兰。

前汽缸水平中分面采用高窄法兰。高窄法兰在启动和运行时不会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受

热膨胀较快。高窄法兰中分面大螺栓距汽缸中心近,可以改善螺栓工作时的密封应力。由于

M64规格以上螺栓的拧紧力矩很大,因此需要采用热紧法拧紧。

前汽缸中分面螺栓参数见下表:

螺栓规格材料拧紧力矩要求

M64X4X275一主要材料表

f第二部分“汽轮机安

M42X3X195二主要材料表

装要求”

M36X3X150一主要材料表

2.5.后汽缸

后汽缸为焊接结构(材料一主要材料表),沿水平面后汽缸被剖分为上、下两半,中分

面法兰用螺栓连接,通过垂直法兰螺栓与外汽缸联接(见图2.4)o

13/57

图2-4后汽缸外形图

后汽缸通过两侧的支座支承在底盘上,两支座与底盘间有横向定位键,汽射后端面与底

盘间设有垂直导向键,横向定位键中心线和垂直导向键轴线的交点构成汽轮机的死点。后轴

承座通过半圆法兰安装在后汽缸上,因此后汽缸还会承受转子的重量。

机组低负荷或空载运行,特别是高背压时,排汽温度升高使后汽缸过热,将引起径向动

静间隙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机组振动等事故。为了保证安全运行,后汽缸排汽部分设置了喷

水装置,减温水来自凝结水泵出口管路。

2.6.汽轮机本体汽封

汽轮机本体典型汽封形式

的汽封洞汽段隔板汽封段

后汽封段

图2-5汽封形式图

汽轮机本体汽封结构是机组汽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轮机本体采用多级前后汽封的

结构以防止新蒸汽从汽轮机的前端泄漏而造成污染,或从后端漏入空气而破坏低压段的真空

度。本汽轮机的汽封在机组前端设置前汽封,后端设有后汽封,而在通流部分各压力级根部

则设有隔板汽封,顶部设有叶顶汽封或径向汽封等结构以提高各区力级的工作效率。

前汽封分成三个汽封段室,后汽封有二个汽封段空。前汽封从内到外排列,各段的汽封

环装在前汽封体上。正常运行状况下,汽轮机可达到自密封形式,前汽封第1段汽室蒸汽送

回汽缸继续做功;前汽封第2段室的蒸汽接减温器后供给后汽封第1段汽室,多余蒸汽送至汽

封母管;前汽封第3段室的蒸汽与后汽封第2段汽室的蒸汽合并后送往漏汽冷凝器,这样可防

止上述蒸汽进入前、后轴承座和排到厂房内。

2.7.推力-径向轴承

•安装位置:前轴承座内

前轴承为径向-推力联合轴承,作为汽轮机转子前支承的同时又承受转子的轴向推力,

保证转子中心位置以及通流部分的动静间隙,是机组安全稳定运转的关键部套之一。前轴承

安装于前轴承座内,其结构主要分为径向轴承及推力轴承两部分,如图2-6所示。

14/57

图2-6前轴承结构图

径向轴承轴瓦为椭圆径向轴瓦,前轴承体外表面为球形面,装配要求详见《第二部分

—1.5汽轮机装配要求》。球面自位式轴承,可以随转子挠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定位,保证

轴颈与轴瓦接触良好,使轴承处在较好的润滑状况下工作。

推力轴承分为主推及副推两部分,本机组运行时,轴向推力由左右侧的主副推力瓦承受,

主副推力瓦均由8块可倾式的推力瓦块组成,推力瓦与推力盘的接触面浇铸有厚2mm的巴氏合

金。

前轴承中心位置是通过轴承体底部的调节楔块装置进行调整。

为了保证轴承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径向轴承和推力瓦块装均装有测量温度的热电阻。径

向轴承的温度是通过直接插入轴瓦下部的测点测量。推力轴承巴氏合金的温度测量设在两个

相对的推力瓦块内。

・前轴承主要参数表

前径向轴承

瓦块形式独立瓦块中分面旋转角度

10°(顺时针)

内径/宽度。140/80mm(顺汽流方向看)

主推力轴承副推力轴承

瓦块形式独立可倾式形式整体平面式

外径/内径。235/0145mm外径/内径。210/0150mm

15/57

2.8.后轴承

•安装位置:后轴承座内

后轴承作为汽轮机转子的后支承,保证转子中心位

置,本轴承采用滑动轴承的结构方式,工作平稳、可靠、

无噪声。当机组转子转动,润滑油供油正常的情况下,

轴瓦与转子轴颈之间将形成一层油膜而不发生直接接

触,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且油膜具有一定的

吸振能力。轴瓦采用巴氏合金浇铸,改善轴瓦表面的摩

擦性质。后轴承安装于后轴承座内,其结构如图2-7所示。

・后轴承主要参数表

后径向轴承

瓦块形式独立瓦块

内径/宽度0160/90mm

中分面旋转角度

0°(顺时针)

(顺汽流方向看)

2.9.转子接地装置

•安装位置:高速联轴器罩壳上

汽轮机运行过程中,蒸汽与

动叶片摩擦导致静电电荷在转子

上聚积。当静电聚积到一定值时

产生轴电流,轴电流会击穿轴颈

与轴瓦间的油膜形成尖端放电,

在瞬间产生高温使轴瓦局部烧

熔,损坏轴瓦。因此,需设置转

子接地装置,防止静电聚积造成

轴瓦损坏。

本转子接地装置的石墨电刷与转子相接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