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辛亥革命(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9课 辛亥革命(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9课 辛亥革命(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9课 辛亥革命(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9课 辛亥革命(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高考一轮历史复习

第19课辛亥革命

顺德区实验中学林

锐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一、分析课标考题,明确复习要求1.课程标准1.8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相关知识清末新政、预备立宪、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23浙江(1)·7·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022天津·6·辛亥革命的发展特点江苏·7·辛亥革命剪辫子海南·6·孙中山山东·6·洋务运动和清未新政相同目的湖北·7·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从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广东·7·清未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2021【Ⅲ】29·辛亥革命;南北议和与清帝逊位;湖南·8·辛亥革命的背景浙江(6)·11·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内涵浙江(1)·1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广东·7·民生主义诞生的思想来源河北·7·清未新政,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湖北·7·近代中国物质文化生活变迁北京·7·辛亥革命冲击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2020【Ⅰ】45·清末新政颁布商务法规【Ⅲ】29·清帝退位2019天津·7·辛亥革命北京·37·中华民国成立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一、分析课标考题,明确复习要求1.内容标准2.相关知识3.复习要求(1)掌握清末新政基本过程、阶段性内容及影响。(2)掌握20世纪初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过程,掌握辛亥革命的爆发及其成果,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利用教材资料,复习必备知识1.建构知识体系辛亥革命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的兴起

二、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

的建立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时代背景2、革命准备1、武昌起义2、中华民国成立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性质2、功绩3、局限性4、失败原因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利用教材资料,复习必备知识1.建构知识体系辛亥革命一、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的兴起(一)时代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资产积极力量壮大3.清末新政的推行

(1)目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

(2)内容:改革官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设商部、学部、巡警部

编练新军

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

废除科举,新办学堂,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

(3)影响:促进辛亥革命的到来,有利于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民

族工商业的发展

4.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

(1)背景:革命运动高涨

(2)历程: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立宪派成立立宪公会,积极推动立宪;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3)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无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利用教材资料,复习必备知识1.建构知识体系辛亥革命一、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的兴起(一)时代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资产积极力量壮大3.清末新政的推行

4.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

(二)革命准备1、组织基础

:(1)孙中山于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走上革命道路(2)1905年,孙中山、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立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2、指导思想:(1)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同盟会纲领(2)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3、军事基础:(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积极深入清末新军当中宣传革命思想(2)孙中山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给清政府沉重打击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利用教材资料,复习必备知识1.建构知识体系辛亥革命一、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的兴起1、武昌起义(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湖北防务空虚(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3)结果: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4)影响: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2、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第一任

临时大总统,成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英美法等列强的支持

袁世凯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同时诱使革命党人展开议和

袁世凯也对清政府施压

孙中山妥协退让,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推举他做大总统

(2)结果: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终结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革命的果实落到袁世凯手中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共和制度

时间、制定机构: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

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力,以参议院、大总统、

国务员、法院行驶统治权。

性质:确立了一种责任内阁制政体,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利用教材资料,复习必备知识1.建构知识体系辛亥革命一、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的兴起1、性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2、功绩:

政治

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政体

思想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经济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社会生活

促进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3、局限性:

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4、失败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资产积极在政治上的软弱性、局限性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三、辛亥革命的

历史意义(1)未能发动广大民众(2)未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3)革命政党组织不够严密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利用教材资料,复习必备知识1.建构知识体系

根据整理的知识体系,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丑条约》后到辛亥革命后的历史阶段特征:(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深重;(2)清政府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推行自救的清末新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皇族内阁”出台以后,资产阶级对清政府极度失望,转而支持资产阶级革命;(4)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帝国主义国家威胁,辛亥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袁世凯成为帝国主义新代理人;(5)袁世凯掌权以后,很快走上专制独裁和复辟帝制的道路,为了反对复辟帝制,新文化运动兴起;(6)中华民国的成立,出台了众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律法规,加上帝国主义忙于一战,资本主义迎来:“黄金时期”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利用教材资料,复习必备知识1.建构知识体系1.(2022·广东高考·7)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2.(2021·广东高考·7)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CD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利用教材资料,复习必备知识1.建构知识体系4.(2021·湖南高考·8)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辏,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B.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3.(2017·海南高考·10)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D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利用教材资料,复习必备知识1.建构知识体系5.(2021·河北高考·8)《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1913年,“(袁世凯)对国民党的活动采取了坚决镇压手段”“临时国会被解散了”“袁(世凯)下令逮捕许多重要的国民党党员”。据此可知,当时()A.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B.军阀统治丧失基础C.帝国主义势力异常强大D.民主革命任务艰巨D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探讨关键问题,提升关键能力1.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是清王朝的自救,为什么会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2.孙中山三民主义有局限性,辛亥革命又妥协退让?他怎么还那么伟大?3.辛亥革命是偶然的革命吗?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假的革命吗?4.中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会怎么样?结合中外历史知识我们能否推理一下?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探讨关键问题,提升关键能力

1.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是清王朝的自救,为什么会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材料一清末十年的改革不能说毫无成就,改革官制、修订律例、编练新军、振兴实业、废除科举、兴办学堂、设咨议局、资政院等,确有诸多进展。然而,在改革的速度和方向上,清政府和社会期待逐渐显现出巨大的落差。社会所期望的改革,是要限制君权,扩大民权,建立起现代的君主立宪体制。而清政府的目标则相反,它期望通过改革,将过去模糊的无所不包的君权明确化、法制化。清政府并不想通过改革来放权,而是要通过改革将专制君权披上现代的外衣。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清末新政是由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发起和领导的,其涉及的领域与此前相比,不可谓不广泛。比如废除科举、创办新式学堂、奖励出国留学、兴建铁路、扩建新式军队等。然而,《辛丑条约》的签订已经深深地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根基,其在新政推行过程中受到《辛丑条约》的影响,面临诸多限制。比如,当时的清廷想要在全国范围内修建“巡警所”(“派出所”的雏形)。由于背负着《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清政府把全部国库收入加起来都不够这一项改革的开支,更不用提兴办其他工业、交通等现代化建设了。加之民众当时的承受能力也空前低下,清廷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改革计划,却只能“量入为出”。更为关键的是,羸弱的政府失去了民众信任,本身执政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被广泛质疑,清王朝陷入“两难境地”,直至最后崩溃也未能从中脱离。

——摘编自新民周刊《萧功秦专访:保守的文化,迟误的改革,帝国的崩溃》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探讨关键问题,提升关键能力

1.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是清王朝的自救,为什么会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清末新政的成就。

成就:军队近代化水平有所提高;颁布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法令;革新了选官制度;建立了谘

议局、资政院等代议机关;废除科举制促进了新式教育的发展。(2)分别指出两则材料论述清末新政失败原因的角度,并列举可能对学者们选择研究视角造成影响的因素。

角度:材料一:清末新政的目标与历史发展进步的方向背道而驰(改革方向违背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潮

流)。材料二:清末新政缺乏实际推行的物质基础和民意基础。

因素:学者的专业背景和理论根基;史料的搜集和占有状况;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学术视野和学术交流

的范围。(3)补充一条具体史实,为清末新政失败的必然性提供佐证。

示例一:1911年,清廷借铁路“国有化”,迎合列强攫取川汉铁路利权的企图,引发了四川保路运动。

示例二: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革命组织在全国有了统一领导,清末新政中的新军成为革命势

力发展的重要来源,武昌起义就是由新军发起的。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利探讨关键问题,提升关键能力2、

孙中山三民主义有局限性,辛亥革命又妥协退让?他怎么还那么伟大?材料一: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分把来分做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就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就算是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材料二: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固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是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的演说》(1906)

问题: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有何意义与局限?意义:①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②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利探讨关键问题,提升关键能力2、

孙中山三民主义有局限性,辛亥革命又妥协退让?他怎么还那么伟大?

问题: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有何意义与局限?意义:①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②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局限性: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民权主义没有将整个封建主义作为斗争对象;民生主义是不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利探讨关键问题,提升关键能力2、

孙中山三民主义有局限性,辛亥革命又妥协退让?他怎么还那么伟大?材料三: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1894—1895年创立兴中会,到1905年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都一直是抱持反满的民族主义;同盟会成立后,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表明此时孙中山已确立以民族建国为目标的近代民族主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孙中山反帝建国的民族主义思想逐渐成熟起来,这个阶段的民族主义,是以建立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为基本目标的。

——耿云志《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演变》材料四: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不仅推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解放斗争。而且正是由于孙中山在晚年的进步,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使国民党明确了反帝斗争的目标,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迎来了以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和北洋军阀为斗争目标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此外,印尼民族运动领导人苏加诺从1918年起接受了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苏加诺在一次演讲中称自己“在三民主义的影响下,深深地树立了民族主义的思想,认清了世界人道主义是要我们消除民族主义的本质。”

——史革新《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探索》

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利探讨关键问题,提升关键能力2、

孙中山三民主义有局限性,辛亥革命又妥协退让?他怎么还那么伟大?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变化,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变化:从反满到民族建国,再到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

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民族危机的严重;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孙中山救国救民的情怀。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

影响:指导辛亥革命,推动民主革命的发展;

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

推动了被压迫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利探讨关键问题,提升关键能力3.辛亥革命是偶然的革命吗?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假的革命吗?材料一

辛亥革命绝非某种偶然因素的结果,也不是某个或某些历史人物主观选择的结果。任何地方发生革命动荡,其背后必然有某种社会要求。如果不具备客观的历史需要,没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任何人都无法凭自己的主观意志把它制造出来。……辛亥革命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所面临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产物。

——摘编自欧阳军喜《无法告别的革命:关于辛亥革命的几个问题辨析》材料二

国外学界不乏人物认为辛亥革命为“非革命”或“假革命”。如美国华裔学者陈志让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什么社会改革,是一场“假革命”,高慕柯说辛亥革命“犹如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仅仅是“政体的变革”。日本学者横山英认为,辛亥革命是带有资产阶级因素的政治势力自上而下借以整顿原有封建统治秩序而发动的一场政治变革,不具革命性质。……总之,这些学者要么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政权变更,要么认为是汉族人发动的排满运动,反正所谓辛亥革命不是革命。

——摘编自王小荣《略述学界关于辛亥革命若干问题的分歧》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绝非某种偶然因素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驳斥上述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不是革命”的观点。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利探讨关键问题,提升关键能力3.辛亥革命是偶然的革命吗?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假的革命吗?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绝非某种偶然因素的结果”。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新航路开辟以来近代化发展潮流的风起云涌;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浪潮蓬勃兴起;近代以来面对民族危机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经济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使辛亥革命具备阶级条件;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三民主义提供思想理论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奠定组织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起义奠定军事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驳斥上述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不是革命”的观点。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多方面引起社会的重大变化。

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思想上: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生活上:促使社会生活和习俗发生新变化。复习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二、利探讨关键问题,提升关键能力4.中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会怎么样?结合世界史的知识我们能否推理一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