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4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4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4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4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4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第36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最新考纲核心素养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联系的相关学问,我们知道国家提出的大政方针是联系观点的详细体现,增加其认同感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科学精神联系及其特征1.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①联系的观点和②发展的观点。(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③冲突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④冲突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点拨: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唯物辩证法主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根本分歧:是否承认冲突,是否承认冲突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①联系的含义:指事物之间以及⑤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②任何事物都与四周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点拨:联系的普遍性强调的是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事物,但联系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2)联系的客观性①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点拨:(1)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不能被“创建”“改造”或“歼灭”的,我们可以说“建立新的联系、联系是可变的、联系是多样的”。(2)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表明人们不能建立起新的详细的联系。人们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变更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不意味着联系是固定不变的。(4)人为事物的联系≠主观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联系;而主观联系是主观臆造的根本不存在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擅长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⑦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eq\a\vs4\al([易错分析])1.人类通过建立自由事物的联系为自身造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人类建立的联系有的是人为事物的联系,而不是自由事物的联系。2.联系的客观性确定了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变更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自由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任何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并不意味着其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仍旧是客观的。4.人类可以依据自身须要去建立新的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人们可以建立新的联系,但不是依据自身须要去建立,而是依据事物固有联系去建立新的联系。1.对比理解联系的特征特征含义表现方法论普遍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与四周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①事物之间:任何事物都与四周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由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二者都是客观的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人们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变更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干脆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定联系和偶然联系等要擅长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提示:联系的普遍性强调的是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2.区分自由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由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区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联系联系自由事物的联系是人为事物联系的基础,人为事物的联系是自由事物潜在联系的显化和实现要求都具有客观性,因此都应从其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既不能主观臆造,也不能随意无视3.全面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哲学依据唯物论角度是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详细的历史的统一相识论角度真理是详细的、有条件的。人的相识是不断发展的,不能一成不变地看问题辩证法角度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留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构成事物的冲突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须要详细问题详细分析价值观角度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对事物作出客观公正的分析和推断考点展示全国卷5年5考命题揭秘导航联系的普遍性2024·全国卷Ⅱ·232024·全国卷Ⅱ·22从详细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从核心素养上看,以科学精神为主。从考查方式上看,联系观是高考的重点。主要采纳选择题的形式,结合漫画、哲理故事、社会热点等材料考查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主观题中常作为答案要点考查。联系的客观性2024·全国卷Ⅱ·222024·全国卷Ⅰ·23联系的多样性2024·全国卷Ⅰ·22依托详细事例,考查联系的普遍性1.一粒纽扣电池可以使600吨水受到污染,而600吨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顺手丢弃的废旧电池渗出的汞等重金属物质会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影响与人类休戚相关的动物和植物,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并最终危害人类健康。材料主要反映了()①联系的客观性,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②联系的多样性,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③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④联系的特别性,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更和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依据材料可得出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结论,故②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联系的客观性,解除①。联系不具有特别性,解除④。]2.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土地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需遵循自然规律,假如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简洁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这是因为()①联系是多样的,非本质联系不影响事物的变更发展②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③联系是详细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肯定的、无条件的④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在人的意识之外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D[①说法错误,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均影响事物的变更发展;联系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③解除;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依托科学试验活动、古诗词等考查联系的客观性3.(2024·全国卷Ⅱ·22)最近,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该探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这表明()①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实践可以把自由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由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困难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A[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该探讨有助于增加对自然蛋白丝的了解,推动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的研制,这种科学试验作为实践活动,可以把自由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表明白人类能够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①②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并非比自由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困难,它们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④错误。]做好本题必需正确理解人为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因为它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因此,它仍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4.(2024·全国卷Ⅱ·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显明的“人化”特点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奇妙的音乐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B[本题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谈谈对苏轼的《琴诗》的理解。首先,琴声是人为事物,具有显明的“人化”特点,①正确;②否认了人的主观世界对琴声的感受与影响,解除;琴、指、琴声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③正确;奇妙的音乐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④只看到了指与琴的关系,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解除。]结合影响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因素,考查联系的多样性5.湖北省某地大力推广“稻虾共生”产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运用“稻虾共生”产业模式的稻田,亩产值从2000元提高到45000元。“稻虾共生”产业模式下一亩水田的综合亩产值相当于过去20多亩水田的亩产值。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小龙虾供应了足够的饵料,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供应了良好的生物肥,这形成了一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现生态增值。“稻虾共生”产业模式体现了()①人们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自由事物的联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②人们留意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充分利用事物间的有利联系,发展绿色农业③人们在敬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新型业态农业④人们依据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运用现代科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A.①③ B.①④C.②④ D.②③D[“稻虾共生”产业模式形成了一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体现了人们对联系多样性的利用,②正确。亩产值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说明“稻虾共生”产业模式敬重了客观规律,③入选。“稻虾共生”产业模式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①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稻虾共生”产业模式运用现代科技,④解除。]6.一棵树假如孤零零地生长于荒郊,即使成活也多半是枯矮畸形;假如生长于森林丛中,则枝枝争抢水露,棵棵竞取阳光,以致参天屹立,郁郁葱葱。管理专家们将此现象称之为“森林效应”。这表明()①与四周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②统筹全局,使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③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④联系是多样的,要擅长建立事物的新联系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③④C[②说法错误,因为只有当各部分以优化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故解除;③说法错误,因为冲突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故解除;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分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①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②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③主导地位,整体④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⑤被支配的地位,部分⑥听从和⑦服务于整体。b.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行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更会影响整体的功能,⑧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更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确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更也会影响部分。(2)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⑨全局观念,立足整体,⑩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⑪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志向效果;同时必需重视⑫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的含义及特征:系统是由⑬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⑭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⑮优化趋向。(2)驾驭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⑯整体性;要留意遵循⑰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留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⑱综合的思维方式来相识事物。点拨:在肯定程度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但不能将两者完全等同,系统和要素更加强调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原则。eq\a\vs4\al([易错分析])1.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洁相加,整体功能可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也可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关键看整体内部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状况。2.整体就是指事物的全局,体现为数量上的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整体既可能是事物的全局,又可能是发展的全过程;整体在数量上体现的是一,部分体现的是多。3.部分推动整体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并非全部部分都推动事物的发展,要看部分的性质、部分之间的关系状况。4.要立足于或着眼于事物的部分来解决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解决问题时,我们要立足于或着眼于整体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部分。1.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论角度原理方法论强调整体的重要性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更会影响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强调部分的重要性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更也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更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确定作用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系统的基本特征和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优化的方法实践方面相识方面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重视整体的功能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相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动身,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精确的相识有序性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肯定的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依据肯定的依次和方向发生作用要留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使各要素依据肯定的依次和方向发生作用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序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洁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要留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力求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考点展示全国卷5年4考命题揭秘导航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024·全国卷Ⅲ·222024·全国卷Ⅲ·212024·全国卷Ⅲ·39(2)从详细题型上看,选择题与主观题均有。从核心素养上看,以科学精神为主。从考查方式上看,结合详细材料考查对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方法的理解,并常与发展的观点和冲突的观点综合考查。系统优化方法2024·全国卷Ⅰ·22以引文、诗词、漫画、典例等为载体,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2024·全国卷Ⅲ·22)毛泽东说:“斗争历史中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前功尽弃的,有在吃了很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处于非支配地位的部分及其变更不影响整体的功能B.在一些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整体听从和服务于部分C.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更甚至对整体功能起确定作用D.只要充分发挥部分的作用,就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C[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更会影响整体的功能,A错误。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听从和服务于整体,B错误。材料中一个败仗、一个胜仗在斗争中的作用体现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更甚至对整体功能起确定作用,C正确。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D错误。]推断题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第一,依据题干推断。假如题干中出现了关于整体的语句表述,同时又出现了关于部分或局部的表述,则体现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其次,依据命题旨意推断。关于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的表述中,只要厘清两者的地位、功能等即可精确把握命题的主旨,从容答题。2.(2024·全国卷Ⅲ·2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其次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中国提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②部分区分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肯定影响部分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更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体现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更影响着整体功能,③正确;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体现了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更的,④正确。故选D。]依托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考查系统优化方法的运用3.(2024·全国卷Ⅰ·22)在科技创新中,时常存在“管理孤岛”“资源孤岛”“信息孤岛”“技术孤岛”等现象,各子系统之间的资源、信息、人才等流淌不畅,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下。消退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就要()①立足关键部分,充分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确定作用②克服封闭观念,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③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相识和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④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D[科技创新中存在“孤岛现象”,各子系统之间的资源、信息、人才等流淌不畅,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下。要消退这一现象,就要驾驭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要立足整体,而不是立足关键部分,①错误。本题强调整体的作用,而非重视各要素功能的最大化,②与题意无关。]精确把握“题眼”,全面分析题肢解答本题,要精确把握“题眼”——怎样“消退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强调立足整体,而非突出部分的作用。②前半句“克服封闭观念”符合题意,但后半句“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强调的是部分的作用,与题意不符。4.(2024·日照一模)我国的高铁网犹如一条金丝带,将各个经济圈串联起来,拉近了地域间的距离,变更着中国的“经济版图”。在高铁网逐步形成的同时,互联网也成了支撑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而高铁网和互联网的交织,更是促进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加快了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这告知我们()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更和发展②与自由事物相比,人为事物的联系更能促进事物的发展③高铁网和互联网的同一性寓于二者的斗争性之中④要学会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相识事物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B[通过高铁网的形成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可见把握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故①正确;高铁网的优化布局促进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可见系统优化的方法和综合的思维方式,故④正确;联系没有优劣之分,解除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解除③。]以主观题形式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思维建模)类型设问方式答题要素缘由类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学问,说明材料中现象或做法的缘由或意义①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②要驾驭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留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留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相识事物。体现类措施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相关学问,谈谈你对材料中现象或做法的相识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变更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擅长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④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⑤要驾驭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留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留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相识事物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相关学问,说明应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5.(2024·全国卷Ⅲ·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倡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24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24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更上,中国领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主动推动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主动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须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学问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解析:本题学问范围限定为“整体与部分的学问”,答题的角度是“为什么”,围绕的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须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结合材料和设问要求,我们既须要看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大局意识的重要性,又须要看到各国主动参加的必要性。答案: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人类发展方向,契合了世界各国对于发展的共同诉求。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更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确定作用。中国提倡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主动响应,共同参加,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实现共赢共享。真题验收|感悟高考淬炼考能1.(联系的多样性)(2024·江苏卷·29)“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有统计显示,在人类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须要通过蜜蜂来传授花粉。通过蜜蜂的异花授粉作用,既能提高授粉质量和作物产量,又能增加种子的生命力,还可以显著削减化学药物的运用。材料表明()A.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把握联系多样性对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C.人们可以依据自身的须要来建立新的联系D.必需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来综合相识事物B[材料主要反映了在人类利用的多种作物中,蜜蜂异花授粉具有多方面作用,B符合题意。材料未强调规律的客观性和系统优化的方法,A、D不符合题意。C中“依据自身的须要来建立新的联系”说法错误。]2.(联系的多样性·拔高题)(2024·全国卷Ⅰ·21)1968年,斯班瑟独创了胶水新配方,但依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胜利的独创。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独创胜利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德销世界各地。把“不胜利”的独创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胜利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①联系是客观的,独创创建要避开变更事物的联系②联系是多样的,独创创建要擅长建立事物的新联系③联系是必定的,独创创建要解除事物的偶然性④联系是详细的,独创创建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C[本题的题眼是斯班瑟的“胶水”独创与弗雷“不干胶记事贴”的独创,“把‘不胜利’的独创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胜利的创意”。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变更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详细联系,②符合题意;独创创建要变更事物的状态及联系的方式,①错误;联系有必定联系和偶然联系,事物的偶然性无法解除,③错误;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我们要留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符合题意。]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024·江苏卷·29)下列选项与下图漫画《盲目加工》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A.捡了芝麻,丢了西瓜B.一着不慎,满盘皆输C.百足之虫,死而不僵D.只见树木,不见森林D[漫画中的盲目加工行为是只看部分而不看整体,没有将部分与整体结合起来看问题。A项指向的是主要冲突与次要冲突的关系,B项指向部分对整体的影响,C项指向事物的特别性,都不符合题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体现的也是只看部分、不见整体,故D符合题意。]4.(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拔高题)(2024·北京卷·29)二环路边,繁花点点,玉泉山下,绿意盎然……八百余公里城市绿道,串起北京的河道、青山和历史文化遗迹,成为人们漫步休闲、健身赏景的好去处,在立交桥、环路、地铁奏响的城市旋律中,谱写了一段舒缓的和弦。城市绿道()①是城市建设中的新事物,实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相互转化②使城市生活与山水田园形成有机联系,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③满意了市民休闲须要,说明事物的价值在于对客体须要的满意④改善了首都人居环境,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C[本题考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城市绿道使城市生活与山水田园形成了有机联系,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改善了首都人居环境,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②④正准确题。材料中没有涉及新旧事物之间的转化,解除①。事物的价值在于对主体须要的满意,③错误。]热点聚焦|共商一体化大计共谋高质量发展[热点材料]2019年5月22日~23日,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安徽芜湖实行,一市三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党政主要领导聚首①共商一体化大计,共谋高质量发展,这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指明白前进方向、供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