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物联网系统构建指南TOC\o"1-2"\h\u3172第1章工业物联网概述 368891.1工业物联网的发展背景 4193251.2工业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4229841.3工业物联网的应用价值 429053第2章系统架构设计 5149912.1系统架构设计原则 5263612.2物联网架构层次 5251662.3关键技术选型 526694第3章设备接入与感知层设计 6167423.1传感器与执行器选型 6153913.1.1传感器选型 692443.1.2执行器选型 6256923.2设备接入协议 7309513.2.1MQTT协议 7167873.2.2CoAP协议 75353.2.3Modbus协议 7103983.3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755733.3.1数据采集 785263.3.2数据预处理 826153第4章网络层设计与实现 8327374.1网络通信协议 8240154.1.1通信协议概述 8222554.1.2MQTT协议 8138904.1.3CoAP协议 8281344.1.4AMQP协议 8258814.1.5HTTP协议 821304.2网络架构与组网技术 868124.2.1网络架构概述 8277854.2.2星型网络架构 998144.2.3网状网络架构 9195564.2.4总线型网络架构 9310444.2.5工业以太网 923624.3网络安全策略 9313694.3.1网络安全概述 9215584.3.2加密技术 9191584.3.3认证与授权 9303854.3.4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9132774.3.5安全协议 10108324.3.6安全管理 1011399第5章平台层设计与实现 10263345.1平台架构设计 10245285.1.1架构概述 10318155.1.2设计原则 10213535.1.3功能模块划分 10166715.1.4技术选型 10298475.2数据存储与管理 1188505.2.1数据存储 11176435.2.2数据管理 1122305.3数据分析与服务 11280945.3.1数据分析 11231935.3.2服务 1230879第6章应用层设计与实现 1219146.1应用场景与需求分析 1271846.1.1应用场景概述 12263836.1.2需求分析 12182416.2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 1243006.2.1系统架构设计 12114466.2.2数据库设计 1226906.2.3系统模块开发 13191886.2.4系统集成 13288776.3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 13111716.3.1界面设计原则 1341446.3.2界面布局与视觉设计 1353266.3.3交互设计 13235036.3.4适应性设计 1313276.3.5安全性设计 1322301第7章安全体系构建 13234477.1安全风险分析 13291937.1.1设备安全 13192017.1.2通信安全 1349627.1.3数据安全 1419987.1.4应用安全 14111507.2安全架构设计 14164357.2.1设备安全层 14147927.2.2通信安全层 14166217.2.3数据安全层 14165127.2.4应用安全层 14288497.3安全防护措施 14188377.3.1设备安全防护措施 14245597.3.2通信安全防护措施 15249607.3.3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15224987.3.4应用安全防护措施 1526790第8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5274068.1系统集成方法与策略 15216108.1.1系统集成概述 15231798.1.2集成方法 1514708.1.3集成策略 16324658.2系统测试与验证 16187518.2.1系统测试概述 1661288.2.2测试内容 16299828.2.3测试方法 16185028.3系统优化与调优 16315878.3.1系统优化概述 16220768.3.2优化方法 16151908.3.3调优技术 1729836第9章数据分析与挖掘 17294499.1数据预处理与清洗 1736189.1.1数据集成 17313229.1.2数据清洗 17147419.1.3数据转换 17314679.2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17229819.2.1描述性分析 17135289.2.2关联分析 17235949.2.3聚类分析 1777429.2.4可视化分析 18191579.3数据挖掘算法与应用 18234979.3.1分类算法 18223209.3.2回归算法 18171259.3.3聚类算法 18276439.3.4关联规则挖掘 18231119.3.5时间序列分析 182089第10章系统运维与管理 181328510.1系统运维策略与工具 182904810.1.1运维策略制定 18502210.1.2运维工具选型 18127810.1.3运维团队建设 191231310.2系统监控与故障排查 192381710.2.1系统监控策略 19195710.2.2故障排查流程 193250710.2.3故障预防与应对 192077510.3系统升级与扩展规划 19641310.3.1系统升级策略 19443110.3.2系统扩展规划 192229910.3.3系统维护与优化 19第1章工业物联网概述1.1工业物联网的发展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工业物联网作为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具体应用,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高度重视工业物联网的发展,将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工业物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1.2工业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工业物联网是指通过传感器、控制器、智能设备等连接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设备和产品,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员、设备与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品质量等目的。工业物联网涵盖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应用等环节,涉及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1.3工业物联网的应用价值工业物联网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实时监控生产设备运行状态,预测设备故障,实现预防性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2)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3)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分析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实现资源优化配置。(4)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产品质量。(5)增强企业竞争力: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6)促进产业升级:工业物联网的发展将推动我国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7)满足个性化需求:工业物联网技术支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8)提升安全生产水平:通过实时监控生产环境,提前预警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安全生产风险,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第2章系统架构设计2.1系统架构设计原则工业物联网系统的架构设计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基础,关系到系统的稳定性、扩展性、安全性和效率。在系统架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模块化设计: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独立的模块,便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2)高内聚、低耦合:保证各模块内部功能紧密相关,模块之间相互依赖性最小。(3)标准化与开放性:遵循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4)可扩展性:充分考虑未来业务发展和技术演进的需求,使系统能够灵活扩展。(5)安全性:从硬件、软件、网络等多方面保障系统安全,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6)可靠性:采用高可靠性设计,保证系统在各种环境下稳定运行。(7)易用性: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体验,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2.2物联网架构层次工业物联网系统架构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1)感知层:主要负责收集各种物理信息,包括传感器、控制器、识别设备等,将现实世界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2)传输层:负责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进行传输,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如以太网、WiFi、蓝牙、5G等。(3)平台层:对传输层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提供数据挖掘、智能决策、应用开发等服务。(4)应用层:根据业务需求,为用户提供具体的业务应用,如设备监控、生产管理、远程诊断等。2.3关键技术选型在工业物联网系统构建过程中,关键技术选型。以下列举了部分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选择适用于工业环境的传感器,如温度、湿度、压力、振动等传感器。(2)通信技术:根据实际场景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如短距离通信技术(蓝牙、WiFi等)和长距离通信技术(5G、LoRa等)。(3)数据存储技术:采用分布式存储、时序数据库等,满足海量数据的高效存储和查询。(4)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分析。(5)安全技术:采用加密、认证、防火墙等技术,保障系统安全。(6)平台技术:选择具备高可用性、高扩展性的物联网平台,支持设备接入、数据管理、应用开发等功能。(7)应用开发技术: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开发框架、编程语言和工具,快速构建工业物联网应用。第3章设备接入与感知层设计3.1传感器与执行器选型在工业物联网系统中,传感器与执行器的选型,它们是系统感知外界环境和执行控制命令的基础。合理的选型能够保证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3.1.1传感器选型(1)根据监测目标选择传感器类型,如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2)考虑传感器的测量范围、精度、分辨率、响应时间等功能参数。(3)评估传感器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4)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封装和安装方式。(5)考虑传感器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接口和协议。3.1.2执行器选型(1)根据控制需求选择执行器类型,如电机、电磁阀、气动控制阀等。(2)评估执行器的响应时间、负载能力、控制精度等功能参数。(3)考虑执行器的功耗、可靠性、寿命等因素。(4)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执行器安装方式。(5)保证执行器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接口和协议兼容。3.2设备接入协议设备接入协议是保证设备之间、设备与平台之间高效通信的关键。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设备接入协议。3.2.1MQTT协议MQTT(MessageQueuingTelemetryTransport)是一种轻量级的消息传输协议,适用于低带宽、不稳定网络环境。其主要特点如下:(1)发布/订阅模式:降低通信双方耦合度,方便实现设备之间的解耦。(2)支持QoS(QualityofService)级别:保证消息的可靠传输。(3)小型传输开销:适用于资源受限的设备。3.2.2CoAP协议CoAP(ConstrainedApplicationProtocol)是一种适用于物联网设备的简单、低功耗的协议。其主要特点如下:(1)基于RESTful架构:易于与互联网应用对接。(2)支持消息确认和重传机制:保证消息的可靠性。(3)轻量级:降低设备资源消耗。3.2.3Modbus协议Modbu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通信协议,支持串行和以太网通信。其主要特点如下:(1)简单、易于实现:适用于各种设备。(2)支持多种传输层协议:如TCP、UDP等。(3)设备地址和功能码:方便设备之间的通信和管理。3.3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是工业物联网系统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后续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3.3.1数据采集(1)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采样频率。(2)保证传感器与执行器的数据同步。(3)采用合适的滤波算法,抑制噪声和异常数据。(4)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发觉并处理故障。3.3.2数据预处理(1)数据清洗:去除无效、错误和重复的数据。(2)数据归一化:将数据映射到统一范围内,便于分析。(3)数据压缩:降低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开销。(4)特征提取:提取关键信息,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支持。(5)实时性处理:保证数据的实时性,满足实时监控和实时控制需求。第4章网络层设计与实现4.1网络通信协议4.1.1通信协议概述在工业物联网系统中,网络通信协议是保证各设备间高效、可靠通信的关键。本节将对工业物联网系统中常用的通信协议进行介绍。4.1.2MQTT协议MQTT(MessageQueuingTelemetryTransport)是一种轻量级的消息传输协议,适用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MQTT具有简单、低功耗、低带宽等特点,适用于不稳定网络环境。4.1.3CoAP协议CoAP(ConstrainedApplicationProtocol)是一种适用于物联网的轻量级应用层协议。它基于REST架构,支持资源发觉、多播和缓存等功能,适用于资源受限的设备。4.1.4AMQP协议AMQP(AdvancedMessageQueuingProtocol)是一种支持多种消息传递模式的通信协议。它具有高可靠性、事务性消息传递和消息持久化等特点,适用于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工业物联网应用。4.1.5HTTP协议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是一种广泛应用于Web应用的通信协议。在工业物联网系统中,HTTP协议可用于设备与云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4.2网络架构与组网技术4.2.1网络架构概述工业物联网系统的网络架构主要包括设备层、边缘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本节将重点介绍设备层和边缘层的组网技术。4.2.2星型网络架构星型网络架构是一种以中心节点为核心,连接多个终端设备的网络结构。它具有布线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但中心节点的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瘫痪。4.2.3网状网络架构网状网络架构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结构,各设备之间可以直接或间接通信。它具有高可靠性和灵活性,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物联网系统。4.2.4总线型网络架构总线型网络架构是一种采用总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结构。它具有布线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总线故障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4.2.5工业以太网工业以太网是适用于工业环境的以太网技术,具有高速度、高可靠性等特点。它已成为工业物联网系统的主要组网技术之一。4.3网络安全策略4.3.1网络安全概述网络安全是工业物联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将介绍工业物联网系统中常用的网络安全策略。4.3.2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保护数据安全的关键技术。常用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如AES、DES等)、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ECC等)和哈希算法(如SHA256等)。4.3.3认证与授权认证与授权是保证工业物联网系统合法用户访问权限的安全策略。常用的认证技术包括用户名密码认证、数字证书认证和生物识别认证等。4.3.4防火墙与入侵检测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是工业物联网系统中的网络安全设备。防火墙用于阻止非法访问和攻击,入侵检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发觉并报警异常行为。4.3.5安全协议安全协议是保障工业物联网系统通信安全的关键。常用的安全协议包括SSL/TLS、IPSec等。4.3.6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保证工业物联网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定期更新安全策略、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建立应急预案等。第5章平台层设计与实现5.1平台架构设计5.1.1架构概述工业物联网平台层的架构设计是整个系统构建的核心环节,其承担着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及服务的关键任务。本章节将从整体架构的角度,详细阐述工业物联网平台的设计原则、功能模块划分以及技术选型。5.1.2设计原则(1)可扩展性:平台架构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2)高效性:平台需保证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实时性,以满足工业生产对实时性的高要求。(3)可靠性:保证平台在各种环境下稳定运行,降低系统故障率。(4)安全性:遵循国家相关安全规范,保障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5.1.3功能模块划分(1)设备接入模块:负责设备的数据采集、协议解析和数据传输。(2)数据处理模块: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过滤、转换等处理,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高质量数据。(3)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负责数据的存储、查询、更新和删除等操作。(4)数据分析模块: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5)服务模块:根据业务需求,提供相应的应用服务。5.1.4技术选型(1)设备接入:采用MQTT、CoAP等轻量级协议,支持多种设备接入。(2)数据处理:使用流处理技术,如ApacheKafka、SparkStreaming等。(3)数据存储: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HBase)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场景的数据存储需求。(4)数据分析: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如Hadoop、Spark等,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挖掘。(5)服务模块:采用微服务架构,使用SpringCloud、Dubbo等框架实现服务间解耦。5.2数据存储与管理5.2.1数据存储(1)结构化数据存储: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存储具有明确结构的数据,如设备信息、用户数据等。(2)非结构化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如HDFS、Ceph等,存储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如图片、视频等。(3)时序数据存储:针对工业物联网中大量时序数据的存储需求,选用InfluxDB、TDengine等时序数据库。5.2.2数据管理(1)数据质量管理:对数据进行清洗、去重、异常值检测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2)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同时支持数据恢复功能。(3)数据安全:采用加密存储、访问控制等技术,保障数据安全。5.3数据分析与服务5.3.1数据分析(1)实时数据分析:对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流处理,快速获取设备状态、生产指标等信息。(2)历史数据分析:对存储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潜在规律,为优化生产、降低成本等提供支持。(3)数据可视化:采用ECharts、Tableau等工具,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便于用户快速了解数据情况。5.3.2服务(1)设备管理服务:提供设备注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等功能,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2)生产管理服务: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调度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3)能源管理服务:监测能源消耗情况,实现能源优化配置,降低能源成本。(4)安全管理服务:通过实时监控、预警等功能,保障工业生产安全。第6章应用层设计与实现6.1应用场景与需求分析6.1.1应用场景概述在工业物联网系统中,应用层是直接面向用户的一层,其设计需紧密围绕实际生产、管理和控制场景。本章将从典型应用场景出发,分析用户的具体需求,为后续系统设计与开发提供依据。6.1.2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与传输需求:分析各类传感器、设备的数据采集需求,以及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2)业务处理需求:分析企业业务流程,提炼关键业务环节,明确业务处理需求。(3)用户交互需求:分析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与系统的交互需求,包括数据展示、操作控制、预警提示等。(4)系统集成与扩展需求:分析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平台的集成需求,以及未来可能的扩展需求。6.2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6.2.1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应用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业务逻辑、用户交互、系统集成等模块。6.2.2数据库设计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包括数据表、字段、索引等。6.2.3系统模块开发根据系统架构设计,采用模块化开发方法,分别开发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业务逻辑、用户交互等模块。6.2.4系统集成将各模块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各模块间的协同工作。6.3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6.3.1界面设计原则遵循简洁、直观、易用、美观的设计原则,为用户提供友好、高效的界面体验。6.3.2界面布局与视觉设计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合理的界面布局,注重视觉元素的协调性,提升用户体验。6.3.3交互设计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操作需求,设计直观、易用的交互功能,包括数据展示、操作控制、预警提示等。6.3.4适应性设计考虑不同设备、分辨率和操作系统的兼容性,保证系统界面在不同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6.3.5安全性设计在界面设计和交互过程中,注重用户隐私保护,防止数据泄露,保证系统安全。第7章安全体系构建7.1安全风险分析为了保证工业物联网系统的稳定运行,首先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本节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工业物联网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7.1.1设备安全工业物联网系统中,设备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硬件设备损坏、设备被非法入侵、设备数据泄露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7.1.2通信安全工业物联网系统中,通信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数据传输被窃听、数据篡改、拒绝服务攻击等。为了保证通信安全,需对通信协议、加密算法等进行严格设计。7.1.3数据安全数据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数据泄露、数据篡改、数据丢失等。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措施。7.1.4应用安全工业物联网应用面临的安全风险包括:应用漏洞、恶意代码、非法访问等。为应对这些风险,需要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加固,加强安全审计。7.2安全架构设计基于上述安全风险分析,本节提出工业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层次:7.2.1设备安全层设备安全层主要负责保护硬件设备免受非法入侵和损坏。主要措施包括:设备身份认证、设备访问控制、设备固件安全更新等。7.2.2通信安全层通信安全层主要负责保障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主要措施包括:采用安全的通信协议、加密数据传输、防范拒绝服务攻击等。7.2.3数据安全层数据安全层主要负责保护数据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主要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等。7.2.4应用安全层应用安全层主要负责保护应用系统免受恶意攻击。主要措施包括:应用安全开发、安全审计、安全漏洞修复等。7.3安全防护措施根据安全架构设计,以下列出具体的安全防护措施:7.3.1设备安全防护措施(1)设备身份认证:采用密码技术对设备进行身份认证,防止非法设备接入。(2)设备访问控制:限制设备的访问权限,防止非法访问。(3)设备固件安全更新:保证设备固件在更新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恶意代码植入。7.3.2通信安全防护措施(1)采用安全的通信协议:如TLS/DTLS等,保障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2)数据加密传输: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3)防范拒绝服务攻击:通过流量监测、访问控制等手段,降低拒绝服务攻击的风险。7.3.3数据安全防护措施(1)数据加密:对存储和传输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2)访问控制:对数据访问进行权限控制,防止非法访问和操作。(3)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备份,提高数据的抗风险能力。7.3.4应用安全防护措施(1)应用安全开发:遵循安全开发原则,避免引入安全漏洞。(2)安全审计: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及时发觉并修复安全漏洞。(3)安全漏洞修复:定期更新应用系统,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第8章系统集成与测试8.1系统集成方法与策略8.1.1系统集成概述在工业物联网系统构建过程中,系统集成是将各个独立的子系统或组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协同工作的整体。本节主要介绍工业物联网系统集成的常用方法和策略。8.1.2集成方法(1)逐层集成:从下至上分别为设备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进行集成,保证各层之间无缝对接。(2)模块化集成: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按照模块间的依赖关系进行集成。(3)面向服务集成:基于服务架构,将各功能单元封装为服务,通过服务组合实现系统集成。8.1.3集成策略(1)统一接口规范:制定统一的接口规范,保证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顺畅。(2)中间件技术:采用中间件技术,实现不同协议、不同数据格式的转换和适配。(3)松耦合设计:降低子系统间的依赖关系,提高系统灵活性和可维护性。8.2系统测试与验证8.2.1系统测试概述系统测试是保证工业物联网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和业务需求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工业物联网系统测试的内容和方法。8.2.2测试内容(1)功能测试:验证系统功能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2)功能测试:评估系统在各种负载条件下的功能表现,如响应时间、吞吐量等。(3)安全测试:检查系统在各种攻击手段下的安全防护能力。(4)兼容性测试:保证系统在各种硬件、软件环境下正常运行。8.2.3测试方法(1)单元测试:对系统中的各个单元或模块进行测试,保证其功能正确。(2)集成测试:验证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3)系统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保证其满足业务需求。(4)验收测试:由用户参与的测试,以确认系统满足用户需求。8.3系统优化与调优8.3.1系统优化概述系统优化旨在提高工业物联网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和资源利用率。本节主要介绍系统优化的方法和技术。8.3.2优化方法(1)硬件优化:通过升级硬件设备,提高系统处理能力。(2)软件优化:优化算法、提高代码质量,降低系统开销。(3)网络优化:优化网络布局和通信协议,提高数据传输效率。8.3.3调优技术(1)参数调优:调整系统参数,以获得最佳功能。(2)负载均衡:合理分配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整体功能。(3)系统监控与故障排查: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发觉并解决潜在问题。第9章数据分析与挖掘9.1数据预处理与清洗9.1.1数据集成在工业物联网系统中,数据预处理与清洗是保证数据分析质量的关键步骤。需要将来自不同源的数据进行集成,统一数据格式,为后续处理提供便利。9.1.2数据清洗针对数据集中的缺失值、异常值、重复值等问题,采用相应的清洗策略进行处理。主要包括:(1)缺失值处理:采用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填充,或采用插值、回归等方法进行填补。(2)异常值处理:通过箱线图、3σ原则等统计方法识别异常值,并结合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借贷担保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度学校校园蛋糕订购服务合同3篇
- 天津2025年天津南开学校鹏飞学校招聘名师和骨干教师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帐篷租赁业务合作协议范本3篇
- 2025金蝶软件销售合同范例
-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脸部彩绘》教案
- 2025房屋买卖服务合同(全款)
- 2025住房贷款借款合同
- 年产xxx多物料自动配料混料包装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版通讯设备转售协议3篇
- 德询欧阳开贵 -组织的发展与挑战
- 冷凝集素综合征治疗与护理研究进展
- CJT313-2009 生活垃圾采样和分析方法
- 小学美术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 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全册知识点总结
- 小麦品种冬春性及鉴定技术课件讲解
- 消费者行为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
- 小品剧本《钱多多银行》台词完整版今夜现场秀佟铭心
- 华为MA5800配置及调试手册
- 中国留学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2024-203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