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福建省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福建省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福建省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福建省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目

录CONTENTS01自主研习02课堂探究03知识结构04分层训练课时课标: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

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阶

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

依据。

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1.

农业起源:距今约

万年,我国的南北方都出现了人

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

和黍均发现于我国。2.

定居生活: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人

们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

平得到提高。3.

意义: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

要基础。1

水稻

粟原始农业

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1.

区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2.

代表: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位于

⁠下游地区建筑房屋是

建筑,

⁠是迄今

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之一长江干栏式木结构水井农业大量

遗存,农具

⁠得到广泛使用手工业懂得使用

,还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

牙和兽骨制成艺术品水稻骨耜天然漆

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1.

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主要分布在

⁠中

游地区。黄河地点位于陕西西安东部半

坡村建筑

⁠的房屋农业种植

、黍,饲养猪、狗等家畜;使用弓

箭、渔叉等进行渔猎手工业出土骨针、骨锥、纺轮,已经会纺织、制衣半地穴式粟(1)代表: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2)社会组织:

社会。成员之间地位平等,

没有明显的贫富分化。原始氏族2.

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距

今约5900—4400年。当时已经出现了

⁠。贫富分化

1.

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主要使用

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2.

我国原始农业重要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因为大

江大河流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便于进行农

业生产。3.

仰韶文化主要的特征是制作彩陶。仰韶文化彩陶影响范围

可达黄河上游、下游,以及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仰韶

文化彩陶的跨区域发展是黄河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对周围影

响的反映。【图片解读】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围绕“原始农耕生

活”主题,完成下列探究。探究一

原始农业材料一

人类的祖先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土地上栽种,捕获

的小动物可以在家中饲养,年深日久,终于进入“五谷丰

登,六畜兴旺”的农业时代。这样,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

为食物的生产者,开始定居生活,并在农闲时改进工具,逐

渐跨入文明的大门。所以,农业是文明之母。(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主

要标志。为什么说“农业是文明之母”?答案:主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

落、磨制工具的发展。原因:因为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

基础。探究二

房屋特色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长屋。这种住宅

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在桩木上架设纵横交错

的地梁,然后在上铺设地板,地板以上立柱、架梁、敷

椽、盖顶。——摘编自梅福根、吴玉贤《七千年前的奇迹——我国

河姆渡古遗址》(2)材料二中提到的“木构长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地处南方,空气潮湿,雨水较多,干栏式建筑可通

风防潮。探究三

先民智慧材料三(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些文物蕴含的历史

信息。答案:河姆渡人的农业工具是骨耜,农业比较发达;已掌

握雕刻技术,制作艺术品;懂得使用天然漆等。

1.

[2023·南平期中]“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

早就懂得农耕技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有

(

B

)A.

水稻和小麦B.

水稻和粟C.

小麦和粟D.

水稻和玉米B2345678910111212.

[2024·成都中考]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一处距今5300多年的

都邑遗址内,发现了由野猪牙雕刻而成的、外形酷似正在

吐丝状态的家蚕以及大量的农作物。这反映了当时

(

A

)A234567891011121A.

农桑文明的出现B.

山顶洞人的存在C.

纺织技术的成熟D.

城市功能的完备3.

[史料实证]实物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证据。下面河姆渡

遗址的考古发现共同证明了(

A

)A.

原始农业兴起B.

阶级分化产生C.

早期国家产生D.

早期城市出现A2345678910111214.

[2023·福建中考]下图所示文物可用于研究我国史前时期

(

A

)A.

先民的审美观念B.

国家的政治形态C.

汉字的基本结构D.

青铜的冶炼技术A2345678910111215.

[2023·泉州质检]下图是干栏式建筑使用的榫卯、销钉等部

件,最有可能打造这些部件的先民是(

D

)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D2345678910111216.

[2023·龙岩质检]距今约8000—6000年,中国先民已经懂得

饲养家猪。可以印证该结论的是(

D

)A.

出土大量的骨针、骨锥B.

《山海经》中家猪饲养的记载C.

出土大量野猪的骨骼D.

出土与现代家猪一致的猪头骨D2345678910111217.

[2023·龙岩期中]大汶口文化晚期,制陶技术有较大发展,

人们能够制作出较为精致的陶器。这一时期,在同一墓地

的墓葬中,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其中不乏精美的

玉器,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

C

)A.

仍处于旧石器时期C234567891011121B.

原始农业开始产生C.

出现贫富分化现象D.

玉器制作技艺高超8.

[2023·福州期中]图一和图二是我国史前社会的两种房屋想

象图,造成二者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C

)A.

不同地区的审美观念B.

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C.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D.

不同地区的文化氛围C2345678910111219.

[2024年1月泉州期末]下图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大汶口

文化、仰韶文化以及马家窑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尽管它们

相距遥远,但却有着极其相似的文化特征。这可以说明中

华文明的发展具有的特点是(

B

)A.

世界领先C.

起源最早B234567891011121B.

多元一体D.

生产先进10.

[2024年1月福州期末]距今约5000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墓

葬出土了多种与祭祀相关的玉器,多有宗教色彩。黄河

中下游地区的大型墓葬却极少见玉器,多见礼制和结盟

文化因素。这说明,当时(

B

)B234567891011121A.

原始农业得到发展B.

文明进程呈现多样C.

阶级分化尚未出现D.

部落联盟逐渐壮大11.

[2024年1月厦门期末]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

晓,河南永城王庄遗址入围,该遗址主要是大汶口中期

文化遗存,对于实证商丘“五千年不断代”文明史意义

重大。该遗址的发现说明(

B

)B234567891011121A.

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样性B.

考古发现丰富史学研究C.

古代手工制造业领先世界D.

中国考古成就领先世界12.

[2023·龙岩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34567891011121材料二

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

州市余杭区……迄今为止,遗址考古发现非常丰

富。……城内外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

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

挥权的玉钺。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

明,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良渚古城

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

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234567891011121——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请写出其史料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材料中的远古人类的生活区域和主要情况。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