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七 生态建设_第1页
专题十七 生态建设_第2页
专题十七 生态建设_第3页
专题十七 生态建设_第4页
专题十七 生态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块四国情国策专题十七生态建设课标要求1.2.1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七上第八课)3.2.1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九上第六课)3.3.3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九上第六课)广东中考考情统计知识梳理计划生育1.我国的人口国情。(1)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2)特点:①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②新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2.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必要性:①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2)重要性: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3.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三孩”政策?(1)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2)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节约资源我国的资源国情。(1)现状: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短缺。②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2)危害: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3)做法: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1.我国的环境国情。(1)现状:①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②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2)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3)做法: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1)关系: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2)策略: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美丽中国1.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2.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道路?(1)国家: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b.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②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a.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b.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c.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d.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2)企业:①增强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节能减排,依法生产。②加强科技创新,使用节能设备,开发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3)青少年:①自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②积极参与环保节能宣传活动,做环保节能宣传员。③积极举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④从身边小事做起,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践行“光盘行动”等。3.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3)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4.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易错易混提示1(1)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2)不能说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是因为我国的人口问题得到了根本改变。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已经过时)。2.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考点精练1.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等重点水域实行10年禁捕。这一举措()A.表明建设生态文明应消除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B.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体污染问题,维护了生态平衡C.有利于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的保护修复D.说明我国不依靠消耗自然资源来实现经济发展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每个公民要从小事做起。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小红拒绝使用一次性吸管 B.小明随手捡起校园垃圾C.陈丽吃自助餐时浪费很多食物 D.李晓主动分离干垃圾和湿垃圾3.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7月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牢固树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习近平总书记的强调表明()A.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就要暂缓经济发展B.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我国的根本任务C.必须坚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走绿色发展之路D.经济建设必须服从于生态文明建设4.浙江余村背靠大山,过去,村民以卖石材为生,采石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使许多人患上石肺病;现在,不变的是依旧“靠山吃山”,变的是从“卖石头”转为“卖风景”。余村的华丽转身生动诠释了()①走绿色发展道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②科技有效解决资源短缺问题③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生④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2021年5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稳中向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这表明,我国()A.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环境恶化加剧B.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已经解决C.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已经实现碳达峰D.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6.2021年6月16日,世界第七、中国第四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成功并入南方电网,正式投产发电。至此,乌东德水电站12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这一重要成果()A.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B.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C.表明我国的科学技术位居世界前列D.是违背自然规律盲目开发利用自然的表现7.2021年3月12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我国将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实施延迟退休()A.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素质偏低B.不利于社会和谐,给老年人加负担C.侵犯劳动者权利,损害人民的利益D.缓解社会保障压力,促进经济发展8.2020年我国正式启动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关于人口问题,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人口问题主要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B.人口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C.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D.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经不能解决我国人口问题,要放弃9.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后,小强积极响应“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美丽成都”的号召,对家中的剩菜剩饭、废旧报刊、过期药品、普通无汞电池四类垃圾进行了科学分类。过期药品和普通无汞电池两类垃圾,应分别投放的垃圾桶是()A.②① B.①③ C.④① D.③④10.广东省率先全面修订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最高可罚款其价值30倍。全面修订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可以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唤起更多人的关心与参与。这说明()A.野生动物的生命是最宝贵的B.只要保护好野生动物,人类就不会有传染病的传播C.人类与其他生命相互依存,共生共荣D.生命的价值在于保护动物11.为应对气候变暖,中国向世界承诺:我国将在2030年前和2060年前分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碳达峰即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碳中和指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捕集或吸收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上述承诺②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造福人类③促进发展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首位④影响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环境问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近期云南野生亚洲象走出森林穿越村镇一路向北而行,人们加强对其监控和研究,却并未对其构成任何伤害,反而适当进行救助。这一救助行为反映了人们()A.对放弃经济发展,实现退耕还林的美好愿景B.对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渴望C.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践行D.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厉行法治的需要13.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对2000年、2010年、2020年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全国人口、65岁以上人口、城镇常住人口、大专及以上人口等均呈上升趋势。下面是对产生这种变化的可能性因素及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的推导,其中合理的是()A.人口流动率提高→全国人口增长→调整计划生育政策B.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大专及以上人口增加→改变我国基本国情C.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常住人口增加→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D.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65岁以上人口增长→人口均衡发展面临压力14.国务院新闻办2021年5月11日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增长了5.38%,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60岁及以上人口上升5.44%;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下列分析结论错误的是()①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②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要求积极调整人口政策③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说明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发生了根本改变④人口素质偏低的状态得到较大改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15.2019年我国全面启动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北京等46个重点城市要在2020年底,其他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在2025年底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这体现我国()A.公民人人自觉保护环境B.致力于落实绿色发展的理念C.民众都与自然和谐相处D.把垃圾分类摆在环保工作首位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1年5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左右;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0万吨/日左右,基本满足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县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