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题 带解析_第1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题 带解析_第2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题 带解析_第3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题 带解析_第4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化学试题 带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九上期中考试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夜幕降临,街道两旁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C.青铜受热熔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答案】B【解析】A、霓虹灯发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侯氏制碱法”,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青铜受热熔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B2.下列叙述中的“一定”肯定成立的个数有()①有发光、放热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②食盐溶解在水中得到食盐水一定是化合反应③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⑤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A.3个 B.2个 C.1个 D.0个【答案】C【解析】【详解】①有发光、放热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说法错误,因为灯泡发光、放热,没有新物质产生,不属于化学变化。②食盐溶解在水中得到食盐水一定是化合反应;说法错误,实验溶解在水中属于物理变化。③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说法错误,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气体,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但属于混合物。④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说法错误,电子带负电,不是离子。⑤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说法正确。只由⑤说法正确,故选:C。3.2011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提高公众对化学的正确认识。下列有关认识科学的是()A.臭氧与氧气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B.“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品C.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完成的D.植树造林可从源头上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A、臭氧与氧气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成、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的食品,与颜色无关;故选项错误。C、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完成的;故选项正确。D、从源头上解决空气污染问题需要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故选项错误;故选:C。4.欲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先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B.先用燃着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C.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D.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红热的细铁丝试验1/8【答案】B【解析】【详解】欲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先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燃烧更加剧烈的是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会导致火焰熄灭,然后将能使火焰熄灭的两瓶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气体,剩余是氮气。故选:B。5.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在固态时分子式静止不动的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答案】B【解析】【详解】A.分子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下都是在不断地运动,故错误;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而水就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故正确;C.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均由水分子构成,分子质量不变,故错误;D.水结冰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引起的而不是水分子体积变大,故错误。故选:B。【点睛】【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6.下列化学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镁+氧气氧化镁B.氢气+氧化铜铜+水C.氧化汞氧气+汞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分析】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详解】A.镁+氧气氧化镁,属于氧化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B.氢气+氧化铜铜+水,即不是氧化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C.氧化汞氧气+汞,即不是氧化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属于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7.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振荡试管 C.放回滴瓶 D.检查气密性【答案】A【解析】【详解】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成45°角,用外焰加热,故A正确;B、振荡试管时要左右晃动,不可上下晃动,故B错误;C、滴瓶内的专用滴管不需清洗,故C错误;D、检查图示装置的气密性时,用夹子夹住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故D错误.故选A8.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一实验室在进行拉级渗谢液污水处理实验时发生爆炸。这次爆炸事件再次敲响实验室安全靠钟。下列实验室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1/3C.闻氮气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让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D.易燃易爆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必须贴好危险品标志并隔离贮存【答案】B【解析】【详解】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应小于试管容积的1/3;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C.闻氮气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让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易燃易爆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必须贴好危险品标志并隔离贮存;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9.下列做法符合“保护水资源”这一主题的是()A.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B.农业流灌推广使用喷灌技术C.工业污水直接排入地下D.生活污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源【答案】B【解析】【详解】A、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会造成水资源浪费;故选项错误。B.农业流灌推广使用喷灌技术,能提高灌溉效果,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故选项正确。C.工业污水不能直接排入地下,会造成地下水污染;故选项错误。D.生活污水不能直接用于农田灌源会造成植物生长不良;故选项错误。故选:B。10.如图是Na和Na+两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观察示意图作出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①质子数相同②核外电子层数相同③Na+比Na稳定④核外电子数相等⑤质量几乎相等⑥Na失去1个电子变为Na+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⑥【答案】A【解析】【详解】钠原子和钠离子①质子数相同,都为11;②核外电子层数不相同,钠原子有3个电子层,钠离子有2个电子层;③Na+最外层8个电子比Na最外层1个电子要稳定;④核外电子数不相等,钠原子11个电子,钠离子10个电子;⑤钠原子比钠离子多一个电子,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两者质量几乎相等;⑥Na失去1个电子变为Na+;则①③⑤⑥正确;故选:A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碳粉,A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碳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打开A止水夹,燃烧杯中的水可能进入()A.先进入甲瓶,再进入乙瓶B.进入甲瓶,不会进入乙瓶C.两瓶都不会进入D.同时进入甲、乙瓶【答案】D【解析】【详解】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碳粉,分别点燃红磷和碳粉,红磷和碳粉在空气中燃烧分别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二氧化碳气体,使甲瓶内气压减小,乙瓶内气压不变。但当止水夹A关闭时,甲和乙是一个气压系统,甲乙两瓶气压会处于动态平衡,则恢复至室温后甲乙整个系统的气压是减小的,故烧杯中的水同时进入甲、乙瓶。故选:D。12.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是离子,③④是原子 B.②③④对应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C.①③对应的元素在同一周期 D.只有②④具有稳定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①表示:氯原子,②表示氖原子,③表示钠离子,④表示氯离子【详解】A、①表示氯原子,②表示氖原子,③表示钠离子,④表示氯离子;故选项错误。B、②表示氖原子,化学性质稳定;③钠原子化学性质活泼,④氯原子化学性质活泼;故选项错误C、①表示氯元素,在第三周期,③表示钠元素,在第三周期;故选项正确。D、②、③、④粒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都具有稳定结构;故选项错误。故选:C。13.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氢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在动;③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④图1中烧杯甲中液体会变成红色,烧杯乙不变色;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④⑤【答案】D【解析】【详解】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说法正确。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在动;说法正确。③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说法正确。④图1中烧杯甲中液体会变成红色,烧杯乙不变色;说法错误,因为浓氨水有挥发性,所以乙烧杯溶液变红。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说法错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做物规则运动,滤纸条依然会变红,只是变红的速率变慢。则④⑤错误;故选:D。1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全气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B.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热,发出白光,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答案】D【解析】【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白烟;故选项错误。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不能描述气体成分;故选项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热,发出白光,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1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D.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答案】B【解析】A.明矾在水中会形成絮状物,能加速悬浮杂质沉降,正确;B.硬水是含可溶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过滤只能除掉水中的难溶性固体,不能除掉可溶性物质,水的硬度较大时不能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错误;C.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色素异味,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正确;D.蒸馏可除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正确。故选B。16.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3C.乙烯属于氧化物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2CO2+6H2C2H4+4H2O【详解】A、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2CO2+6H2C2H4+4H2O,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与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6=1:3;故选项正确,但不符题意。C、乙烯:C2H4中没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该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17.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详解】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分子间间隔变大,分子自身大小不发生改变;氮气是双原子分子,依然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不会变为氮原子;故选:B。18.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D.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答案】C【解析】【详解】A、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是同一种物质,化学性质同样活泼,故A正确;B、工业上可以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控制温度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故B正确;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故C错误;D、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葡萄糖等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故D正确。故选C。19.某纯净物能发生分解反应,这说明A.此物质是高锰酸钾 B.此物质属于化合物C.此物质含有多种分子 D.此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水通电分解满足题目条件,属于分解反应,故A说法错误;B、结合分解反应的特点“一变多”,反应物应至少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故B说法正确;C、由题意可知,此物质为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分子,故C说法错误;D、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满足题目条件,但高锰酸钾含有锰、氧、钾三种元素,故D说法错误;故选B。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种类。点评:这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应结合分解反应的特点和物质的组成元素进行综合解答。20.我国科学家寻找到新型催化剂,使低温工业生产氢气取得突破,反应过程图示如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新型催化剂一定加快了反应速率B.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气的产量增加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会发生改变D.有利于氢能源的推广【答案】D【解析】【详解】A、该新型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故选项错误。B、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不会增加氢气的产量;故选项错误。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会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能产生无污染的清洁能源,有利于氢能源的推广;故选项正确。故选: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7分)21.现有下列物质:①五氧化二磷;②氯化钠;③二氧化硫;④空气;⑤过氧化氢溶液;⑥冰水混合物;⑦液氧;⑧氩气。其中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含有氧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④⑦(2).①③④⑤⑥⑦(3).①②③⑥【解析】【详解】①五氧化二磷(P2O5)中含有氧元素,属于化合物;②氯化钠(NaCl)属于化合物;③二氧化硫(SO2)中含有氧元素,属于化合物;④空气中含有氧分子,属于混合物,含有氧元素;⑤过氧化氢溶液含有氧元素,属于混合物,含有氧元素;⑥冰水混合物(H2O)中含有氧元素,属于化合物,含有氧元素;⑦液氧中含氧分子,属于单质,含有氧元素;⑧氩气属于单质;含有氧分子的是:④⑦;含有氧元素的是:①③④⑤⑥⑦;属于化合物的是:①②③⑥。22.(1)我国在纪念海车成立1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中,展示了航母、核潜艇等战舰。建造战舰时,常用氮气或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保护气,是因为它们_________________。(2)“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工业上利用三氯硅烷(HSiC13)还原法制取高纯硅,三氯硅烷含有__________种元素。(3)为了防止人体缺碘,市售食盐中添加了少量碳酸钾(KIO3),并在使用说明中强调“不宜高温烹煮”。碘酸钾与氯酸钾化学性质相似,试写出碘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答案】(1).化学性质稳定(2).3(3).KIO3KI+O2【解析】【详解】(1)常用氮气或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保护气,是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2)三氯硅烷(HSiC13)中含有氢元素、硅元素、氯元素,3种元素;(3)碘酸钾与氯酸钾化学性质相似,则碘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的符号表达式:KIO3KI+O2。23.下述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上述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均是无色气体,若将这两瓶气体充分混合反应,推测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物质中,每个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构成的。(填名称)【答案】(1).集气瓶中有黄色固体产生(2).集气瓶内壁有水雾或水珠(3).S(4).H2O、SO2(5).1个硫原子(6).2个氢原子【解析】【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SO2+2H2S=3S+2H2O;【详解】(1)将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气体充分混合反应,产生硫单质和水,实验现象为:集气瓶中有黄色固体产生,瓶内壁有水雾或水珠;(2)属于单质的是:硫(S);属于氧化物的是:二氧化硫(SO2)、水(H2O);(3)每个硫化氢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24.联合国认为提升化学的全球认知至关重要,并将距离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的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钢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根据如图完成下列内容。(1)铟属于__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其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2)烟铟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_个电子,核内有____________个中子,铟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铟的化学性质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金属(2).五(3).114.8(4).49(5).66(6).In3+(7).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解析】【详解】(1)由元素周期表图例可知:铟属于金属元素,铟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2)烟铟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49;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15-49=66;铟原子失去外层3个电子形成铟离子,符号为In3+;铟的化学性质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25.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验(注:该装量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结果回答问题:(1)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B管气体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电解一段时间后若A极上方收集到10mL气体,理论上B极上方应当收集到气体______________mL;(4)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不变,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请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2).氧气和氢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3).20(4).增加水的导电性(5).元素种类(6).氢元素和氧元素(7).H2OH2+O2【解析】【分析】有实验装置示意图可知:水电解反应原理:2H2O2H2↑+O2↑,A试连接电源正极,产生氧气;B试管连接电源负极,产生氢气。【详解】(1)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B管中的氢气现象是: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氧气和氢气的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3)电解一段时间后若A极上方收集到10mL氧气气体,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理论上B极上方应当收集到气体20mL氢气;(4)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加水的导电性,是反应顺利进行;(5)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H2OH2+O2。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3分)26.(1)要加热20mL水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简须放平,视线与量简内液体____________保持水平。现量简中有水,小明仰视读数为40mL,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倒出的水的体积为_________(填“>”“<”或“=”)20mL。(2)下列关于胶头滴管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a吸取液体时,应在试剂瓶外挤压胶头,再伸入取液b滴瓶上的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c为避免滴漏,胶头滴管应伸入试管中滴液d胶头滴管用完后可平放在桌面(3)酒精灯使用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答案】(1).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烧杯、酒精灯(2).凹液面最低处(3).>(4).cd(5).AC【解析】【详解】(1)要加热20mL水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烧杯、酒精灯;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简须放平,视线与量简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现量简中有水,小明仰视读数为40mL,实际液体体积大于40mL,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实际液体体积小于20mL,则倒出的水的体积为大于20mL;(2)a吸取液体时,应在试剂瓶外挤压胶头,再伸入取液;说法正确。b滴瓶上的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防止药品污染,说法正确。c为避免滴漏,胶头滴管应伸入试管中滴液;说法错误,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得伸入试管中;d胶头滴管用完后可平放在桌面,说法错误,用完后的胶头滴管,应洗涤干净放置在试管架上;故选:cd;(3)酒精灯使用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说法正确。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说法错误,与水分挥发无关。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说法正确。故选:AC。27.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如下:(1)写出对应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用的装置______________(填编号),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若收集到的气体如果呈紫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3)夏天气温很高时用A装置制取氧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口放入水中,然后_______________,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4)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氧气已集满,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B装置制取氧气后要回收难溶的二氧化锰,需要进行过滤操作,如图缺失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结束后,小心取下滤纸,滤纸上的固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符号),生活中可以替代滤纸的物品是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6)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氮气体做分子运动的演示实验(图3),已知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都有毒,易污染环境。①收集二氧化氮可用图1所示的装置,二氧化氮应从______________端(填“a”或“b”)通入。②实验室通常在收集装置后还连接了一套图2所示的装置,你认为这套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长颈漏斗(2).水槽(3).AC或AE(4).KMnO4K2MnO4+MnO2+O2(5).试管口未放置棉花,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6).用热毛巾包裹试管(7).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8).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9).玻璃棒(10).引流作用(11).MnO2(12).纱布(13).a(14).吸收二氧化氮气体,防止污染空气【解析】【详解】(1)a:长颈漏斗;b:水槽;(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集氧气选择固体加热装置A,收集氧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装置C,或者排水法收集,选项装置E;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原理:KMnO4K2MnO4+MnO2+O2;若收集到的气体如果呈紫红色的原因是:管口未放置棉花,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3)夏天气温很高时用A装置制取氧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口放入水中,然后用热毛巾包裹试管,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4)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已集满,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5)用B装置制取氧气后要回收难溶的二氧化锰,需要进行过滤操作,如图缺失的仪器名称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过滤结束后,小心取下滤纸,滤纸上的固体为MnO2,生活中可以替代滤纸的物品是:纱布。(6)①收集NO2可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因为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NO2应从a端通入;②实验室通常在收集装置后还连接一套图2所示的装置,这套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氮气体,防止污染空气。28.小明同学选择“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速率的因素”的课题开展探究。下列是他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实验序号反应温度/℃催化剂二氧化锰的用量/g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反应所需的时间/分钟11505%302151g5%103251g10%54251g15%35351g15%1(1)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2)实验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氧气的速度;(3)对比实验3和4,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