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礼俗与法律有何不同?孟德斯鸠《法意》上说:盖法律者,有其立之,而民守之者也;礼俗者,无其立之,而民成之者也。礼俗起于同风,法律本于定制。这是指出二者所由来之方式不同。其实这一不同,亦还为其本质有着分别:礼俗示人以理想所尚,人因而知所自勉,以企及于那样;
法律示人以事实确定那样,国家从而督行之,不得有所出入。虽二者之间有时不免相滥,然大较如是。最显明的,一些缺乏客观标准的要求,即难以订入法律;而凡有待于人之自勉者,都只能以风教礼俗出之。法律不责人以道德;以道德责人,乃属法律以外之事,然礼俗却正是期望人以道德;道德而通俗化,亦即成了礼俗。———明乎此,则基于情义的组织关系,如中国伦理者,其所以只可演为礼俗而不能成法律,便亦明白。张东荪先生在《理性与民主》上说,自古希腊罗马以来,彼邦组织与秩序即著见于其法律。惟中国不然。中国自古所谓法律,不过是刑律;
凡所规定都必与刑罚有关。它却没有规定社会组织之功用,而只有防止人破坏已成秩序之功用。社会组织与秩序大部分存在于“礼”中,以习惯法行之,而不见于成文法。不过为什么,一则走向法律,一则走向礼俗,张先生却没有论到。我以为,推原其故,就决定于开初一步。西洋自始即重在团体与个人间的关系,而必然留意乎权力(团体的)与权益(个人的),其分际关系似为硬性的,愈明确愈好,所以走向法律,只求事实确定,而理想生活自在其中。中国自始就重在家人父子间的关系,而映于心目者无非彼此之情与义,其分际关系似为软性的,愈救厚愈好,所以走向礼俗,明示其理想所尚,而组织秩序即从以奠定。儒家之伦理名分,自是意在一些习俗观念之养成。在这些观念上,明示其人格理想;而同时一种组织秩序,亦即安排出来。因为不同的名分,正不外乎不同的职位,配合拢来,便构成一社会。孔子著《春秋》以道名分,实无异乎外国一部法典之厘定。为文化中心的是非取舍,价值判断,于此昭示;
给文化作骨干的社会结构,于此备具;真是重要极了。然而却不是法典,而是礼。它只从彼此相对关系上说话,只从应有之情与义上说话,而期望各人之自觉自勉。这好像铺出路轨,引向道德;同时,使礼乐揖让乃得有所施。于是道德在人,可能成了很自然的事情。除了社会上㣮名责实而外,不像法典有待一高高在上的强大权力为之督行。不过像《春秋》所设想的那套秩序,却从未曾实现。此即我曾说过的:“孔子对当时封建秩序,作修正功夫,要使它理想化,结果是白费。”其所贻于后世者,只有那伦理秩序的大轮廓。(摘编自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材料二:礼法关系,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最难辨析清楚的关系。迄今为止,学术界并无确论成说。实际上,按照近现代法律观念,传统中不少“礼”的范畴,都可以归入法之列,而传统中不少“法”的范畴,在现代未必会被视为法。而且,礼法关系本身在传统中也是流动的,大致可表述为三种情形:一是将礼与法相对应,如贾谊云:“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在这个意义上,礼为道德教条,法为禁止性规则。二是将礼与刑相对应,如荀子所云的“治之经,礼与刑”,又如东汉陈宠所云:“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很显然,礼与刑在此均表示一定的规则,只是礼为第一性规则,而刑为第二性规则,二者的关系实质上和上述第一种礼与法的关系相类似,上述的法实质上就是刑。三是“德礼”和“刑罚”相对,最典型的表述为《唐律疏议》所云:“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此时“德礼”可简化为“礼”,而“刑罚”亦可简化为“刑”,依旧是礼与刑的关系。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对于“礼”与“法”的关系,基本上是在“礼”与“刑”这个意义上阐释的,此时的法的词性是缩小了的,与当今所理解的法差别巨大。我们在谈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结合”,实质上就是“礼刑结合”。如果将法的内涵限制在“刑”这一意义上,则礼法关系主要表现为:其一,礼是法的基础或渊源,“失礼则入刑”即指此义。其二,礼与法作用不同,上文贾谊“将然”“已然”即指此义。其三,礼与法适用原则不同,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上》)即指此义。其四,礼和法的为治理的重要手段,上述“治之经,礼与刑”以及“德刑二柄”即指此义。如果不将法律局限于惩罚性的“刑”或者“罚”,而理解为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总和的话,那么礼法关系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部分的礼实质上就是法。但不管“法”作广义的“规则”解,还是作狭义的“刑罚”解,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是中国传统法文化呈现出道德(礼)和法律(法)的“混同”色彩,这就是所谓的“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礼法结合”的立法模式为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的正宗,同时也构成了中华法系最具特色的一面。(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立法所反映的优秀法律文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法律不责人以道德,而礼俗期望人以道德,这是两者的显著区别,也是中国伦理只可演为礼俗不能成法律的重要原因。B.与西洋不同,中国社会的组织与秩序,大部分不会出现在法律之中,因而中国社会更加重视家人父子之间的情义关系。C.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在对“礼”与“法”的关系进行阐释时,对“法”的理解与当今不同,其内涵往往限制在“刑”上。D.“礼法结合”这一立法模式构成了中华法系最具特色的一面,它的形成与传统法文化中礼法“混同”的特点密不可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儒家由传统的伦理名分安排出理想的秩序,这套秩序虽然未曾实现过,但对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秩序的影响仍十分深远。B.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关系尚无确论,由此可见,即使以现代法律观点来看,礼法关系也是很难辨析的。C.传统礼法关系的实质是礼刑关系,“失礼则入刑”,所以《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的人们宁愿“无讼”,也不愿打官司。D.
孔子所著《春秋》定秩序,《唐律疏议》明确规定刑罚,两者相辅相承,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法律的体系。3.下列对材料中引用论证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引用孟德斯鸠《法意》中的话语,用权威的观点直接回答了前面的问题,并为后文的讨论张本。B.材料一转述张东荪《理性与民主》一书中的看法,能够帮助读者迅速了解西洋法律与中国法律的区别。C.材料一中作者引用自己关于《春秋》所设想的那套秩序无法实现的论断,足以看出他对传统伦理文化的深刻思考。D.材料二引用贾谊、荀子、陈宠等人的话语时,往往先辨明“礼”“法”的概念内涵,再从两者关系入手展开分析。4.请根据材料二第二段的内容,在横线处补写出下面文字的空缺部分。(4分)“礼法结合”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首先,礼与法还是重要的①,譬如,大熊猫基地被划为无人机禁飞区,对于违规游客,因方进行规劝,而对不听规劝致使大熊猫受到伤害的,警方立案处理。其次,礼与法依旧承担着不同的作用,如我们既广泛宣传诚信美德,营造遵信守诺的社会风气,也对那些
②
失信且造成严重损害者,依法惩处。同时,“礼法结合”的观念走出国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就曾在断案时引用《礼记》中“礼,其政之本欤”来阐释婚姻之于国家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这就是
③
的生动体现。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礼与法也在不断变化,现代社会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传统礼与法的
④
已发生改变,即使“王子犯法”,也必“与庶民同罪”。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中国传统中礼与法的关系,二者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最后一次巡逻王曦二班长要退伍了。退伍就要下山,离开高原。他得去跟他的山告个别。这是一个雪后的早晨,二班在操场集合完毕,只等连长一声令下,便可以出发,前往实控线附近的山口例行巡逻。二班长知道,这大概是最后一次了。连长正立在门外,像旗杆戳在雪地里。二班长挪步凑过去喊一声报告。连长收回望向远处的目光,回头看二班长一眼。二班长说:“都准备好了。”连长撸起厚重的迷彩大衣袖子,看看表说:“还有七分钟,再等等。”他不知道连长在等什么。连长不说,他便不问。恰此时,红太阳出现在雪山尖上,彤光泼下来,一派辉煌的红在山谷中铺展开。雪地上银光闪闪,像是撒着无数碎钻石。有发动机的声音从远处传来,连长紧绷的身体松弛下来。一辆吉普车出现在来连队的路上,像是凭空从雪地里跳出来的,很快开到连队大门前。车刚停下,副驾驶一侧的车门便打开了,跳下来一个人,是楚副营长。副营长边系披风边说:“加布沟给雪灌满了,一路都没敢跑快,差点没赶上。”连长说:“安全第一,我们也刚准备好,还有几分钟。”副营长说:“走吧,路上雪深,早点出发,要不天黑前赶不回来,今天我打头。”说着就往操场走。连长说:“今天我在后边,你去前面跟着楚副。”二班长一脸疑惑,为难地看着连长,连长意味深长地说:“去吧,把楚副照看好。”队伍出发了。作战靴踩在厚厚的雪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把满满一山谷的寂静踩了个碎。副营长扭头看一眼身后的二班长,说:“守平,今天是你们班?”二班长愣了一下,赶紧答是。副营长说了声好,回过头,又轻轻地说了一声,很好。二班长希望副营长再说点什么,可副营长不再吭声,迈步向前走了。二班长只好跟上去,踏着副营长踏出的脚印,低头默默前行。河谷蜿蜒狭窄,两侧是高高的山峦,一条白色的冰带像哈达一样缠绕在两山之间。河谷弯来弯去,太阳也跳来跳去,一会在山前,一会在山后,一会又消失不见。太阳消失不见的时候,河谷便猛然变得更冷了。一座雪山迎面而来,巍峨峻拔,棱角分明,像个怒目金刚。二班长听到细微的声音:5201、5201。出发后不久,这个声音便时不时从背后传到他耳朵里。二班长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那个列兵,二班长很满意,就像看成熟的麦子。冰河越来越瘦,如带,如缕,如线,终于消失了。拐一个弯,眼前蓦然开阔,一汪晶莹的蓝跳跃出来。这是一个小小的高原湖,安静地睡在雪山怀抱里。湖呈圆形,已经冰冻。山风将积雪扫净,阳光摔在冰面上,像无数银针散射开来。冰面蓝得剔透,蓝得让人稍加注视,便想流泪。53……37、53……37,身后又传来列兵的声音,这次是断断续续、有气无力的。二班长连忙回头看,一看二班长就有些生气。“护目镜戴上!怎么回事?说你几次了!”二班长训斥列兵。正在仰望雪山的列兵赶紧戴上护目镜。队伍拉着手翻过积雪过膝的山脊,进入一片开阔的高原戈壁。他们要穿过戈壁,去对面的雪山。雪山看似近在眼前,其实还很远,要走三个多小时才能到。走了一阵,副营长回头问:“守平,你还记得那头野驴吗?”二班长说:“记得,就埋在那儿。”他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石头堆。副营长叹口气说:“估计它早就成了一堆骨头了。”二班长不知道如何接话。副营长接着说,“守平,听说今年你要走了。”二班长愣了一下,舔舔嘴唇,咕哝出一个短促的音节:“嗯。”副营长抬头望向前方,像是在自言自语:“当年的老家伙一个个都走了,咱们不是野驴,早晚都有下山的一天,今年我也要走了。”十多年前,二班长入伍来到这个驻扎在云端的连队时,副营长是他的排长。那时的二班长还是个高高瘦瘦的新兵,穿上松松垮垮的军装,山风一吹,活像个立在麦地里的稻草人。之后,二班长一直待在这个连队,历经了三任连长、四任指导员。二班长现在明白了,原来这次巡逻,副营长也是来告别的。戈壁上的雪被山风吹散,压实,变成浅浅的一层硬雪。雪面如同风吹过水面,层层波纹堆叠着流向远方。二班长用力踩在雪上,细细体味着雪下的戈壁反弹给他相同的力度。二班长猛然撸下防寒面罩,露出一张石头般的脸。这张黝黑的脸烙着浓郁的高原红,嘴唇黑紫、开裂,下唇翘起两片僵硬的死皮。死皮是透明的,一大一小,在阳光下闪着羊脂玉般的光泽。雪沫打在二班长的脸上,有种微微的、又凉又热的痛感。二班长喜欢这种痛感。太阳升到头顶时,队伍来到雪山下,进入一道狭长的山谷。队伍在这里休整。二班长走到连长跟前,叫列兵过来。列兵蹦跳着跑过来,像只雪地里觅食的藏羚羊。二班长说:“程志,不是跟你说过吗,不要猛冲猛跑。”列兵双手撑住膝盖,边大口喘气边答是。二班长说:“程志,报告当前位置。”列兵有些为难地看着自己的班长。二班长说:“你一路上嘟囔什么呢?”列兵立即明白了,赶紧回答:“当前位于5585峰和5621峰之间。”二班长让列兵走开,看着连长说:“是个不错的兵吧?”连长说:“还行。”二班长说:“他现在是我们班的活地图,才两个月,资料已经滚瓜烂熟了。”连长说:“不错。”二班长问:“能留在山上吗?”连长看二班长一眼说:“石头你今天话还真多,他自己不想走,谁还能撵他不成。”二班长笑了,朝副营长那边走去。再次上路,队伍仍旧那么走着,不急,不慢,不停歇,走成一条紧凑的线。高原寂静无声。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深深的脚印。(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二班长离开部队前,要在最后一次例行巡逻时跟“他的山”告别。这一次巡逻,让他内心感到沉重又抗拒。B.连长听到发动机的声音,身体松弛下来,展现了他对楚副营长能否安全到达连队、按时参与巡逻任务的担心和紧张。C.列兵程志此次巡逻时的种种行为,皆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年轻的边防战士,不仅朝气蓬勃更是成长迅速。D.二班长让列兵报告当前位置,是为了向连长炫耀自己培养的士兵,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带兵能力。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善用细节刻画人物,楚副营长和二班长的对话中,二班长“愣了一下,舔舔嘴唇”的反应表现了他在即将离开连队、离开高原时内心的不舍。B.文章插叙了十多年前二班长入伍的情节,解答了前文二班长对连长让他和楚副营长一起走在前面的疑惑,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完整。C.本文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法写列兵出场,激起读者兴趣,突出人物特征,与《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有异曲同工之妙。D.文章运用比喻、比拟、借代等修辞描绘了祖国雪域边疆的壮美景象,展现二班长等人巡逻行进路线的同时,又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8.文章结尾处,二班长的“笑”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理?请加以梳理概括。(5分)9.读完本文,同学们计划做一个短视频来表现二班长作为边防老兵的英雄形象,你负责拟写视频拍摄脚本,请根据文本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6分)分镜头脚本(二班长)时长:20秒配乐风声、踩雪声远镜头①特写镜头②视频解说③三、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哀帝初,求能浚川疏河者,莫有应书。待诏贾让奏言:治河有上中下策。盖堤防之作,近起战国,雍防百川,各以自利。齐与赵、魏以河为竞。齐地卑下,作堤去河二十五里,赵、魏亦为堤去河二十五里。虽非其正,水尚有所游荡。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大水时至,则更起堤防以自救。往往十余岁更起堤,复数重。河至黎阳为石堤,激使东抵东郡;又为石堤,使西北抵观下;又为石堤,使东北抵津北;又为石堤,使西北抵魏郡;
又为石堤,激使东北。百余里间,河再西三东,迫厄如此,不得安息。今行上策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难者将曰:“若如此,败坏城郭田庐冢墓以万数,百姓怨恨。”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析底柱,破碣石。此乃人功所造,何足言也!今溯河十郡治堤岁费且万万,及其大决,所残无数。遵古圣之法,定山川之位,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故谓之上策。若乃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虽非圣人法,然亦救败术也。今可从淇口以东为石堤,多张水门。冀州渠首尽当仰此水门,早则开东方下水门溉冀州,水则开西方高门分河流。今伐买薪石之费岁数千万,足以通渠成水门;
又民利其溉灌,相率治渠,虽劳不罢。民田适治,河堤亦成,此诚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若乃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已,此最下策也。(节选自班固《汉书·沟洫志》)材料二:孟子曰:“禹之治水,水之道也。”又曰:“禹之治水也,行其所无事也。”禹之导河既分一为九以分杀其汹涌之势,复合九为一以迎合其奔放之冲,万世治水之法此其准则也。后世言治河者莫备于贾让之三策,然历代所用者不出其下策,而于上、中二策盖罕用焉,往往违水之性,逆水之势而与水争利,其欲行也强而塞之,其欲止也强而通之。捐民力于无用,麋民财于不赀,苟顾目前,遑恤其后,非徒无利而反有以致其害。臣愚以为今日河势与代不同,前代只是治河,今则兼治淮矣;前代只是欲除其害,今则兼资其用矣。臣求大禹之故,深信贾让上中二策,以为可行。(节选自[明]邱濬《大学衍义补》)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
(3分)今行上策A徙B冀州之民C当水冲者D决黎阳E遮害亭F放河G使H北入海。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雍,通“壅”,与《谏太宗十思疏》“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的“壅”意思相同。B.
难,诘责,质问,与《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壬人”中的“难”意思相同。C.
且,将近,与《鸿门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中的“且”意思与用法不同。D.
薄,薄弱的地方,与《陈情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薄”意义与用法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汉哀帝初年,待诏贾让提出了对治理黄河的看法,在他看来,战国时期修建河堤,诸侯国各自为政,谋求自利,这在当时是为情势所迫的。B.
贾让认为年年修堤耗费巨大,且决堤造成的损失更大,而购买石头草薪的修堤费用足以修建水渠水闸,说明他充分考虑了治水的经济因素。C.
大禹治水,开凿龙门、伊阙疏通河道,摧毁底柱、碣石二山,解决洪水泛滥的问题,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贾让称之为圣人之法。D.
后世普遍认为贾让的治水三策很完备,但仍采用下策治河,强行对河道或堵或疏,而不运用其上中二策治河,主要是因为缺乏长远的规划。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
百余里间,河再西三东,迫厄如此,不得安息。(2)
捐民力于无用,糜民财于不赀,苟顾目前,遑恤其后。14.“河势与代不同”,历代先贤的治河策略也“与代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的?(5分)(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雪夜小饮赠梦得白居易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夜饮背景,二人同为园林客,此时一起面对寂寥清冷的雨雪天气。B.颔联写与友小酌,酒过三巡,漫漫长夜彼此开怀,以后共同度过风烛残年。C.颈联说自己言行与时乖违,成为遗老,却多被人称作放浪不羁的闲散仙人。D.尾联自嘲,原来被人称为“散仙”是有原因的,毕竟曾经见过很多世事变幻。16.白居易写了不少与雪夜饮酒有关的诗作,如《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与本诗都是写“小饮”,其蕴含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由“______,______”两句,诗作内容自然地从现实过渡到梦境。
(2)我们应该以谁为师?对于这个问题,韩愈在《师说》中以“______”的反问句,强调了年龄并非择师标准。
(3)“水”随物赋形,千姿百态,是古代诗歌的经典意象之一,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来这里做衣服裙子的女人们,一个比一个可爱,可爱得简直都不忍心收她们钱了。哪怕是五六十岁的老妇人,撒起娇来,也跟小姑娘一样动人。她会像念诗一样哀叹自己的青春,满脸难过,眼睛却狡猾地笑。年龄小的就更难对付了,她干脆紧紧搂着我妈的脖子,拼命亲她,让她一口气也喘不上来,再口口声声地喊她“妈妈”。所以,到了后来,我们的价格降到了和邻铺一个档次——实在是没有办法呀……这样一来,我们的生意就更好了;就更忙了,每天天快亮了才睡下。整个小镇上,我们家窗子的灯光总是亮到最后。(节选自李娟《我们的裁缝店》,有改动)18.文本中“对付”意为“应付”,如果改为“应付”,表达的意味有什么不同?19.下列各项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相同的一项是(
)A.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可又明白儿子必须自己走出自己的幸福,但又不知道怎样保证儿子最终能走到——这样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B.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的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C.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D.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20.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预报更精准,抢险更及时——【A】新华社2024-07-05今年,我国南方多地遭遇洪涝灾害。在防汛抗洪一线,不仅有大量救援人员奋战的身影,也有许多“硬核”科技装备在发挥作用。通过这些防汛“利器”的加持下,抢险救灾、巡险查险、预报预测的质效均大大提升、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更好维护。“今年汛期,我们采用无人机搭载雷达波流速仪进行流量测验,1个人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完成。”浦市水文站工作人员向恒对记者说,通过全自动航行模式,无人机悬停在水面上方10米即可实现“一键稳定测流”,精度高、效率高。“今年我们进一步优化各类预报模型参数,应用水利测雨雷达、‘水文智慧大脑’,有效提高了预报精度。”湖南省水文中心水情与信息化部部长江冬青说,在本轮洪水发生初期,水文部门提前18小时精准预报资江邵阳站洪峰水位,与实际水位仅相差7厘米,为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提供重要支撑。在安徽省无为市,气象部门利用相控阵雷达等新技术,让气象预测更加高效。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应用新一代天气雷达,仅需6分钟就能为预报员提供更为精细化的雷达产品数据,提高了天气过程监测预警准确度、灵敏度。21.请根据材料内容,在【A】处将该则消息的标题补充完整,不超过20个字。(2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读了上面《我们的裁缝店》的片段后,几位同学有了以下的交流。甲:我好喜欢这种人与人之间和睦亲密的感觉。乙:可这种没有边界感的处事方式却让我感到难受,我更喜欢明码标价清清楚楚地交易。丙:我感觉你们俩实际上是在谈“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的不同。丁:那我们现在身处的是“熟人社会”,还是“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呢?上面的交流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1.B2.C3.D 4.①治理手段;②恶意;③礼与法适用原则不同;④适用原则5.材料一侧重从礼俗与法律的不同(由来方式、本质区别等)出发,阐述中国社会因重视情义关系走向礼俗而西洋走向法律的原因,还谈及儒家伦理名分与礼、秩序的关联及《春秋》所设想秩序的情况等,以此展现中国传统中礼与法关系的特点形成缘由及相关表现。材料二则侧重于梳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礼法关系的不同情形,辨析“礼”“法”在传统中的复杂关系,指出传统“礼法结合”实质是“礼刑结合”及其主要表现,强调传统法文化中礼法“混同”色彩以及“礼法结合”立法模式对中华法系的意义。6.(3分)B7.(3分)B8.(5分)①对自己所带列兵努力上进、尽职尽责、谙熟高原地形的满意和骄傲。②对列兵获得连长认可,能留在山上,接续守卫边疆事业的欣慰与放心。【评分建议】答对1点2分,答对2点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9.(6分)分镜头脚本(二班长)时长:20秒配乐风声、踩雪声远镜头苍茫雪原、日光闪耀,一列巡逻的人(答出“雪原”“巡逻的人”即可)特写镜头黝黑的脸烙着浓郁的高原红;嘴唇黑紫、开裂,下唇翘起的两片僵硬死皮在日光下显得透明和有光泽视频解说黝黑的脸色和两颊浓郁的高原红,是二班长十数年坚守高原的最好见证;黑紫、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衣项目立项报告
- 年产xx汽车消声器项目可行性报告
- 糖浆抗氧化活性的评估方法-洞察分析
- 2024年科技型中小企业代理记账服务协议2篇
- 虚拟现实渲染实践-洞察分析
- 2025电器采购合同样本
- 体育用品生物相容性检测技术-洞察分析
- 2025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注意事项
- 2025单位采购合同
- 印刷设备远程监控技术-洞察分析
- 装修材料合同范例
- 共用线路三方协议合同范例
- 战略规划的关键要点
- 个人自检自查报告范文
- 食品买卖合同范本
- 期末素养质量检测卷(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质控竞聘课件
- 2024年房地产开发商与承建商之间的工程承包合同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家长会-家校同频共话成长 课件
- 期末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 本命太岁查询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