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经济学
通过本章,你可以了解:
1、什么是劳动经济学
•劳动
•劳动力
•劳动经济学
劳动的定义
•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而在其他情况下,指劳动过程或一种
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劳动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劳动力。
劳动力的定义
一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传统或者早期的概念是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工人阶级”
或产业工人。
•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
者。
•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缩小。“员工”这一范畴被企业
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
什么是劳动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
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劳动力是一种稀缺的社会生产性资源,研究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以及由此所
决定的货币工资在个人和家庭之间的分配,就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角度一:强调劳动经济学涉及到人的行为的特征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的科学
—朱通九
“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确
切地说,劳动经济学研究雇主和雇员对工资、价
格、利润以及雇佣关系的非货币因素(如工作
条件)的行为反应,
伊兰伯格和史密斯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角度二:强调劳动力的市场特征或劳动的投入和产出
“劳动经济学是关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经济学问。它涉及到影响劳动参与率、
工资谈判、培训、工作小时和劳动条件、以及有关雇佣、劳动力流动、移民和退休年龄等
的实践活动的各种因素。”
—《牛津经济学辞典》
“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价格及配置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这就是劳动经济学所
要回答的问题。”
——大卫•桑普斯福
特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角度三:强调劳动力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和实现这些作用的条件。
“劳动经济学分析和设法探讨个人作为劳动力的经济活动。正如消费经济学研究
消费者职能的性质和作用一样,劳动经济学是探讨在经济生活中的劳动力的性质,
以及其作用的环境。”
——《英汉劳动辞典》
•概括起来看,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
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也可以表达为是对劳
动力市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没有市场,或者说脱离了市场,真正意义
上的劳动经济学就不复存在。
—曾湘泉
2、为什么劳动经济学要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
▲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
▲国民收入中的绝大部分由劳动要素占有
▲劳动的特性
你知道吗?
•为什么你要读大学?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难找工作?为什么女性的工资比男性更低?
•大学生为什么会就业难?
•为什么世界各国都有失业现象?为什么收入会出现两极分化?
•为什么会存在工会?
•为什么太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太强的工会组织反而可能对劳动者不利?
♦数量上的重要性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大部分国民收入并不是来源于资本收入(利润、租金、
利息),而是来源于工资
现在,每年约70%的国民收入是以工资或薪金的形式流向工人。
美国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供劳务,
劳动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劳动的特性
(1)10工人出售他的劳动,但是保留自身拥有的资本i土
工人能凭借其拥有的生产技能提供劳动服务,但是,他们在
出卖劳动服务的时候,并没有出售人体本身
劳动力这种商品与它的供给者--劳动者不可分割
(2)工作的非货币因素非常重要
i°对于砖的出售者而言,对于出售的砖是被用来建宫殿或是下水道是不重要的;但是,
对于劳动的出售者来说很重要,因为无论工作环境是否卫生和舒适,并且无论他的
合作人是否像他那样关心环境,他都必须从事具有困难的工作。i土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劳动市场是一个丰富而繁杂的场所,当一个劳动者接受一项工作时,他希望赚到钱,
但也关心工资增长率、福利、风险水平、退休条例、退休金、升迁和解雇的规定、
资历和冤情申诉。作为回报,劳动者必须放弃一些时间,企业要求他提高自身技能,
训练其他工人,付出体力和脑力,服从厂商对他的时间安排。”
(3)对劳动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
对某种特定劳动的需求取决于该劳动所能生产的产品的需求
3.劳动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包括三个层面:
•劳动供给分析一雇员(劳动者)的经济行为,劳动者对工资、价格及雇佣关系的非货币因素(如
工作条件)的行为反应,包括工作时间决策、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流动、工会等。
•劳动需求分析一雇主(企业)的经济行为,雇主对工资、价格及雇佣关系的非货币因素(如工作
条件)的行为反应,包括劳动力需求量决策、企业内部工资的确定及制度设计。
•劳动市场失灵与政策调整:失业、劳动力市场歧视、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及政策调整。
4.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
•劳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1)劳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劳动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劳动力的闲置(失业)与劳动力的稀缺性并不
矛盾。
•经济行为人是理性的:劳动力(雇员)的行为和企业(雇主)行为都是理
性的。
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方法,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
价值尺度:互惠原则
含义:在市场交易行为活动中各方都受益;或
一些人受益,而无人遭受损失;或收益者收益
的程度或数量超过损失者损失的程度和数量。
妨碍互惠活动的因素:“不知情”、“交易障碍”、“市场缺位
第二章劳动需求分析
■教学内容:
■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完全竞争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劳动需求弹性
■劳动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完全竞,条件下马买方垄断条件下劳动力的需求曲线;短期劳动力需求与长期劳动
力需求
现象
关注与思考
■关注:民工荒,大学生兼职,失业,劳务派遣,劳务经济,公务员考试红红火火(人浮于事与高
工资并存)
■思考:
1.市场对大学生兼职的需求有何特征?如何看待大学生兼职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就业的“阴盛阳衰”现象及其原因?有何对策?(现象:2003年的长三角,男性、女性求职与需求
的比例是2:1和1:5)
3.企业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什么形状?政府劳动力需求曲线有何特征?
4.劳动力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与当前我国劳动力需求有何关系?
第一节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派生需求原理
■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社会再生产吸收和容纳劳动力的能力和容量
■它是一系列因素的函数:工资;其它要素价格;技术水平;对商品的需求
■在经济学中,指一定时期内,在工资率一定的条件下,雇主愿意并且能够
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一、派生需求原理
■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不同性质: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
对产品的需求是所谓“直接”需求,即满足“效用”。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
求是来自厂商,满足“利润”的需求。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此
被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劳动的需求是一种生产要素需求。
二、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
■微观因素:
-企业生产规模
■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
■企业利润量
-其他要素价格
■预期
■宏观因素:
■社会生产规模大小
■国家经济体制,社会制度安排
■产业结构状况
■科学技术进步
二、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含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常被用来分析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即:
Q=f(L,K),它表明了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技术系数反映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之间的配合比例关系,它可以划分
为固定技术系数和可变技术系数。
■固定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彼此之间不能替代。
■可变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变动
的。
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其对技术即生产函数的影响体现出来的。它可以
划分为短期、长期与超长期。每一时期内,劳动、资本与技术变化的步伐不一样。
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1、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目标。
■2、企业以就业作为目标。
■3、企业以管理效用最大化和销售收入最大化作为目标。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不同目标下的劳动力最佳投入量
■企业在资本等生产要素固定不变时,劳动力投放的最佳量应在生产区域n内。但具
体应在这一区域的哪一位置,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目标的确定。
■1、人均产量最大化目标:劳动力最佳投入量在A点对应的L1;
■2、总产量最大化目标:劳动力最佳投入为B点对应的L2;
■3、利润最大化目标:取决于企业的产品收益与费用的对比
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社会制度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即一定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就业制度、用人制度、工资制度、
福利制度等各项制度安排。
■非正式制度,即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有潜在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伦
理道德、习惯等。
两种经济体制下企业劳动用工特点
■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只有接受和服从国家劳动计划的义务,没有自主决定劳动用工的权利,它们无法严格按照
企业技术特征的要求来确定劳动力需求数量和结构,也无法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动严格按效率
原则裁减职工。
■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的劳动用工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而进行的自主行为。但也受到政府的影响,政府通过
法律形式确立的制度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最低劳动标准
2、最低生活保障
3、对工会组织和雇主权力在法律上的确认
4、对市场垄断和市场歧视的限制或利用
回顾:影响大学生兼职需求的因素有哪些,产生的原因呢?
■影响因素:非正规部门的发展、学校的培养时间、企业需求
■原因分析:
1.产业结构变动对在校大学生的潜在需求
2.大学收费制度改革增加了大学生兼职的动力
3.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企业的理性选择
第二节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劳动力需求的分析
2.1完全竞争的基本假设
2.2短期劳动力需求理论
2.3长期劳动力需求理论
2.1完全竞争的基本假设
■(1)完全竞争
■(2)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3)利润最大化目标
■(4)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5)劳动力同质假设
(1)完全竞争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
■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
(2)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边际生产力含义:边际生产力(产量)是指额外每增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
所能增加的产量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几个概念:
■边际物质产品(MPL)
■边际收益产品(MRP)
■边际产品价值(VMP)
■平均产品产值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当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可变时,边际生产力递减。
(3)利润最大化假设
■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只有通过调整劳动力调整产量,而无力调整价格和
工资来获得最大利润。
(4)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即技术条件不变
■这是一般经济分析中最常用的假设。
(5)劳动力同质假设
■所有的劳动力同质
■其实在完全竞争假设中已经包括了,这里特作强调。
2.2短期劳动力需求理论
■(1)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
■(2)单个企业劳动力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
■实际工资与劳动力需求曲线
■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位移
■工资、短期劳动力需求与企业利润
■(3)市场劳动力需求曲线
2.2.1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
■单个企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决定:边际(劳动力)收入=边际(劳动力)成
本
■1、如果从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投入中所获得的收入超过费用的增加,就
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投入:
■2、如果从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投入中所获得的收入少于费用的增加,就
减少一个单位的这种投入;
■3、如果从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投入中所获得的收入等于所增加的费用,
那么将维持投入不变。
新增一个单位投入的边际收入
■1、劳动力的边际产品:在资本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劳动力投入的数量变化(△!")
所导致的实际产出的变化(△())
■MPL=AQ/AL
■2、产品的边际收益(MR):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
MR=P;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中MRVP
■3、边际收益产品(MRP):一个单位的某种投入所产生的边际收入称为该种投入
的边际收益产品。来自两部分的乘积:要素的边际产出与每一产出的边际收益。
■MRP=MRxMP
新增一个单位投入的边际费用(要素的边际成本)MFC
■1、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种要素的边际费用等于它的单位价格,
工资率W是一定时间内雇佣一个单位劳动力所必须支付的费用。
■2、买方垄断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边际成本
■MFC>W
2.2.1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使用要素的决策
-新增一个单位劳动力的边际费用(MFC)必须等于其边际收益产品(MRP)
-如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处于不同的市场结构下,边际费用和边际收益产品将表现出不同
的形式:
完全竞争下的企业劳动需求分析
■完全竞争的企业是指企业所处的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也就是说,在产
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与产品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没
有任何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产品和要素可以充分自由
的流动,等等。
1.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
2,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
3.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区别
2.2.2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
■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
利润最大化,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和
“边际成本”即劳动价格相等。
■公式表示为:VMP=W
■图形表示为:
用数学方法推导:
■该结论的成立有两个潜在假定:
■第一,劳动的边际产品曲线不受劳动价格变化的影响;
■第二,产品价格不受劳动价格变化的影响
■如果仅讨论一个企业的生产变化,而不考虑使用多种生产要素或多个企业
的调整行为,则由于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产量的变化对市场影响不大,所
以产品价格也不会发生变化。
■劳动力需求曲线与VMP曲线的含义不同:
■(1)VMP曲线中的L表示要素的使用量,而劳动力需求曲线中的L表示最
优要素的使用量或要素的需求量;
■(2)反映的函数关系也不同。在VMP曲线中,自变量为L,VMP是要素
使用量的函数;而在劳动需求曲线中,自变量却是要素的价格W,要素的
需求L是W的函数。
4、市场需求曲线
■指在某一特定劳动力市场上所有厂商在每一实际工资水平上的劳动力需
求数量之和。
■如果劳动价格变化,引起其他企业都调整其劳动使用量和需求量时,市场
的最终行为结果将与单个企业调整引起的变化大为不同。
■变化轨迹:
■W——L——Qs——P——VMP
经市场调整后的单个企业的劳动需求(行业调整曲线):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更陡
峭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劳动需求曲线
单个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并且向右下方倾斜。
223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
■企业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的劳动数量的方式,而且也可以通过
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以作出反应。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区别: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相对更为陡峭,
而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则较为平坦。原因在于工资率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幅度
要大于短期调整。
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工资率的上升导致企业调整的两个效应,即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
■替代效应就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如果仍然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上,则会采用增加资
本,减少劳动的生产方法。
■规模效应就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产量,
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的劳动数量下降。
■企业因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的减少是这两种效应的变化之和。长期劳动需求曲线
与短期劳动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一)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基础知识
■等产量曲线
■斜率为负
■凸向原点(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密集性
■离原点越远,产量越大
-不能相交
■等成本线:W・L+R・K=C
■斜率为两种要素价格比
■要素价格已定,成本扩大,成本线外移
■一种价格变化,成本线变化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不变时,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
投入数量。
■MRTS=IdK/dLI=MPL/MPK
■成本最小化与劳动力需求
■等成本线Co=Lw+Kr;MPL/MPK=w/r
■产量既定时成本最小化的最佳生产方法的选择:
■1、规模效应:
■指由于工资的变化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导致的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如图所示:由于工资率上升,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产
量,产量的下降导致使用劳动数量减少,从A点到B点的水平移动
2、替代效应
■者代戏应是指在保持产出不变的前提卜,仅由于劳动力的相对价格的变化而导致的
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工资上升以后,如果要保持产量水平不变,则总成本必然上升。劳动力相对于资本
来说,显得更加昂贵,为了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必然要以一定的资本代替劳动,从
而产生了替代效应。
■如工资下降,厂商将用比较便宜的劳动替代资本。如工资上升,厂商将用比较便宜的资本替代
劳动。
■由于短期内K固定,所以短期内这种效应不存在。
■3.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
■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相对更为陡峭,而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则较为平坦。原因
在于工资率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幅度要大于短期调整。
长期劳动力需求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就是劳动和资本都可变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
曲线。
■企业的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弹性可能要大于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因为
有替代效应存在。表现在需求曲线上,曲线更加平坦。
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第三节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卖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但在劳动市场上是完全竞争
者。
由于企业在劳动市场上为完全竞争者,故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成本”仍然等
于不变的工资率。
但由于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其产品价格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取决
于产量和销售量的一个变量。因此,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其
边际产品价值。
■在厂商是卖方垄断的情况下,其产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增
加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产品价格,而是小于产品价格。
-卖方垄断的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品等到于工资率
■即:
■卖方垄断条件下的厂商的劳动力需求曲线位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劳动需求曲线的下方,意味
着垄断条件下的雇佣水平比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雇佣水平低。但仍然是工资价格的接受者。
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卖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MRP=W
在卖方垄断条件下,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MRP等于产品的边际收益MR和劳动
的边际产品MP的乘积MR.MP,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为要素价格W。
■MRP与VMP的区别: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产品价格为常数P,故产品边际收益MR等于产品价格,从而
边际收益产品MRP等于边际产品价值VMP=MP-P;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是根据
产品的需求函数得到的变动的价格,故产品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产品价格。企业使用劳动
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边际产品价值VMP,而是等于更加一般的边际收益产品MRP=MR・MP。
短期的劳动力需求
•卖方垄断的劳动力市场均衡
■卖方垄断指产品市场上存在垄断,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劳动力的需求曲线为MRP,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位于MRP的右上方。
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
二是垄断企业产品的边际收益曲线,由于该曲线也是递减的,故也影响了劳动需求曲线的
形状。
■结论:劳动的需求曲线与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完全重合。
卖方垄断企业的行业调整曲线
■当工资变化时,考察垄断企业的MR曲线是否因为劳动价格的变动而发生变化。
■劳动价格的变动不会引起卖方垄断企业的产品需求曲线变动:
■(1)整个行业只有一个企业,卖方垄断企业自身产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他所面临的产
品需求曲线;
■(2)其他企业的产品与该卖方垄断企业的产品不同,如不考虑商品之间的相互替代,
那么其他企业产量的变动也不会改变该卖方垄断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卖方垄断企业的市场劳动需求曲线
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就是n个卖方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产品
曲线的简单水平相加,前提是将劳动市场所有企业简化为卖方垄断
企业。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在劳动市场上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在产品市场上,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价格,劳动的边际收益就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VMP=MP.Po
在劳动要素市场上劳动价格是变化的,因而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不再等于劳动的价格。(MLC)
■买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VMP=MLC
在买方垄断条件下,VMP=MPPoMLC为劳动的边际成本。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必须
支付给增加的那些工人的工资,第二部分是必须支付给所有其他工人现在已经变得较高的工资。
■劳动力市场上的垄断者
■1、买方垄断是指:厂商在劳动力市场上是垄断者,但在产品市场上(作为产品的卖
者)是完全竞争者。
■2、买方垄断者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价值MRP=PXMP
■3、买方垄断者所面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再是水平的,而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
线,即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4、买方垄断者使用劳动力的边际费用MLC大于工资率。
■5、买方垄断者使用要素的原则: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价值等于要素的边际成本,即
买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推导
■1、收益是产量的函数:R=R(Q)=PQ(1)
■因为在产品市场上作为产品的卖方是完全竞争者,P是常量。
■2、产量是要素的函数:Q=Q(L)(2)
■3、(2)代入(1),得到一个复合函数
■R(L)=P<Q(L)(3)
■4、两边对L求导,得到如下式:
买方垄断下的边际成本
■1、在讨论产品市场时,我们曾提出成本是产量的函数,并给出了一个公式:C=C(Q)
-2、在要素市场,产量本身又是生产要素的函数。故成本可以直接表示为生产要素的函数。设买方
垄断下产商使用的生产要素为劳动要素L,所使用的劳动要素的价格即工资为W=W(L),则有以
下函数关系存在:C=L-W(L)
■3、两边对L求导,由两乘积的求导公式得
■它表示买方垄断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边际要素成本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要素价格W(L),表示厂商为增加使用要素而必须支付给新
增加要素的价格。
■第二部分为乘积项,其中dW/dL反映了由于增加使用要素而引起的要素价
格变动,它乘上所雇用的要素数量L恰好是由于价格上涨所引起的成本增
加。
全部边际要素成本函数MLC的形状不能抽象地确定
■1、如果厂商为完全竞争者,根据公式MLC=W(L)+LiQdW(L)/dL,第一项
中,要素市场价格W是常量,W(L)=W0,第二项为0,故MLC=W(L)=W0,
为水平线
■2、如果厂商为非完全竞争者——例如买方垄断,根据公式ME=W(L)+LiQdW
(L)/dL,第一项中,要素市场的价格W是变量,它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就是向右
上方倾斜的直线,即W(L)=W,第二项中dW(L)/dL20,从而有MLC2W,
即要素的边际成本曲线要位于要素供给曲线之上。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W.MLC
■EMLC
■Wi
■WoW(L)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供给与需求曲线
由于买方垄断企业是劳动市场上的唯一购买者,因此它所面临的劳动供给
曲线与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一致的,而且劳动的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劳动
的供给曲线之上。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是不存在的。
■由于买方垄断不是工资率的接受者,在企业所面临的劳动供给曲线和边际产品价值
曲线既定的情况下,只存在唯一的利润最大化雇用水平以及唯一与其联系的工资率,
而这二者又都是由企业自己选定的。因此,无法描绘企业劳动需求曲线的确定形状。
■一般来说,买方垄断对劳动价格和劳动需求数量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劳动供给
曲线的形状。如果劳动供给曲线越陡峭,则买方垄断对劳动价格所产生的影响越大。
第四节劳动需求弹性
■弹性的一般含义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弹性的一般含义
■一般用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的比例来表示
弹性。
■公式: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定义: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
百分率的比值。
■公式:
■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_和4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取值范围(绝对值):
■理解的深化
■3、劳动力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需求弹性是不相同的。
■4、理解和把握工资弹性时要注意三点:
■(1)工资率和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都是针对某一确定的区间而言的,既包括工
资率变动的确定区间,也包括时间间隔。
■(2)要注意区别弹性和曲线的斜率。需求曲线的斜率表示的是曲线在某一点或某一段
弧上的倾斜程度,而根据需求弹性的计算公式,需求弹性不仅取决于需求由线在某一点
或某一段弧上的斜率的倒数值,还取决于相应的价格一需求量的比值。
■(3)虽然直线型的劳动需求曲线上的需求弹性处处不同,但当我们整体性地比较两条
需求曲线的弹性大小时,可以大致地认为较为陡峭的劳动力需求曲线的需求弹性较小,
较为平坦的劳动力需求曲线的需求弹性较大。
■假定牙医的劳动力需求函数为LD=5000・20W,其中,L代表牙医的数量,
W代表口工资水平。当W=100美元时,牙医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多少?牙医的劳动力需求在这一点上是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当
W=200时呢?
■由于需求弹性
■所以当W=100时,n=20X(100/3000)=2/3o这条劳动力需求曲线在这一点上是
缺乏弹性的。
■当W=200时,n=20X(200/1000)=4(富有弹性)
二、希克斯一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影响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
的因素)
■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将使劳动力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工资弹性:
■第一,对利用劳动力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则用来生产这种
产品的劳动需求弹性越大;
■第二,劳动投入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则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越高;
■第三,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则劳动需求弹性也越大;
■第四,劳动力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则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越大
1、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如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价格的上升势必使销售额下降、产出量减少,因而,企业对
劳动力的需求量下降。
■这个法则对我们有三点重要启示:
■(1)当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度越强,则该市场中单个企业的劳动力需求
弹性就越大。
■(2)整个*业或市场的劳动力需求弹性要比单个企业的小得多。
■(3)劳动力需求在长期中的工资弹性要比在短期中的工资弹性高。
■长期内,产品的需求弹性更大,意味着劳动力的需求弹性越大。
2、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性
■当工资率上升时,企业倾向于使用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来替代劳动。如果生产要
素之间的替代性很强,则劳动力被其他要素替代的程度越高,因此劳动力需求的
工资弹性将很高。
■等产量线越平坦,工资率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越大。
■要素间替代性的制约不仅来自技术层面,还存在一些制度性的因素,如劳资
协议中的保护条款和政府立法等C
■短期内不可行的替代行为在长期内可行,因此长期劳动力需求弹性比短期更
大C
3、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弹性
■工资水平上涨,企业将乐于以资本替代劳动,从而使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所减少。
但是,当资本的供给量一定时,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资本的价格也会相应地上升。因
而,以资本替代劳动从而使劳动力需求趋于降低的程度,就要取决于资本要素供给
弹性的大小。资本的供给弹性越大,资本的价格变化不大,企业以资本替代劳动程
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此类替代效应即使在劳动要素之间也可能发生。
4、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例
■在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中,由于劳动力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高,所以
工资的变动会对就业水平产生较大影响;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工资变动
对就业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
第五节劳动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自学)
■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分析
■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和互补性与需求分析
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分析
■背景:
最低工资立法是各国政府保护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法律,其中心目的
是以法律形式来保证工薪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最低工资能够满足其自身
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19世纪末,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最早开始实行最
低工资立法。尽管我国各地都制定了不同标准的最低工资标准,但还没有完善
的最低工资立法。
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
■从经济学理论上说,根据传统的劳动经济学供求模型分析,把工资增加到均衡水平
之上就会导致低就业。虽然较高的工资有可能提高生产率,减少旷工和跳槽,但如
果政府通过最低工资立法而强迫企业提高工资,那么生产率的提高也可能大部分被
工资增长的部分所抵消。
■在存在不完全信息的劳动力市场上,最低工资可能会增加就业。由于不完全的流动
性,企业面对的是一条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实施最低工资制意味着增加企
业的劳动力成本,这就阻碍了企业增加雇用员工。近年来劳动经济学中许多统计研
究表明,最低工资对就业所产生的影响即使是积极的,也必然是微乎其微的。
■在经济学界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见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加文.莱特从经济史的角度指出,最低工
资在美国南方的经济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低工资法促使南方进行变革,使不少就业者
从低收入行业转移到支付高工资的新兴行业上来。
■另外有人认为提高最低工资的一个优点是,通过扩大低收入者的实际收益以及就业者之间的工资
差别,加强了对工作努力程度的促进和激励。此外,有效的最低工资也可能提高生产率,使劳动
力需求曲线右移,从而抵消最低工资可能导致的任何失业。
■目前关于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在经济学家中间尚未取得一致性的看法,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
有数百项劳动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成果并未能够从理论上支持最低工资制,但也不足于从理论上完
全推翻这一政策措施。在此期间研究方法的微小变化对研究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例子之一是对青
少年就业效应的时间序列分析(一般而论,青少年是低工资群体,最有可能受最低工资制的影响)。
■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的多项研究表明:在就业无弹性(即无论工资如
何变化,对就业量都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最低工资的提高将有助于增
加低工资工人总体的工资报酬。
最低工资立法是减少贫穷的有效武器吗?
-迄今为止的多数研究表明这取次于有多少人受益于最低工资所带来的实
际收益,并且这些人中间有多少是真正属于弱势群体的。根据美国九十年
代初的一项研究结果,最低工资提高所增加的工资报酬中,只有19%进入
贫困家庭。因此,最低工资制经常是一种事与愿违的相当迟钝的“扶贫”工
具。
■由于中国长期实施计划经济的运行方式,中央政府对不同地区的投资和财政支持不同,加上
不同的税收政策,客观上造成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巨大的地区性差异使不同地区之间的劳
动力素质、劳动力使用效率和劳动力价格的差距在很长时期内都无法缩小。所以不同地区之间的
工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央计划经济中的政府意志和政策导向。
■最低工资制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就业者,他们是缺乏竞争优势的劳动供给方
和低端劳动力市场中的主要储备资源。实施最低工资制应录考虑到地区差距和发展阶段的差异,
而不能一概而论地大面积推行。同时也没有充分的理论和事实依据表明最低工资制已经有效地改
善了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准,因此不能先入为主地相信,实施最低工资制一定能够改善弱势群体的
实际生活状况,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目前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不仅人为主观,抹杀了行业间的劳动差异,且不利于人
力资源的跨地区、距行业流动,直接影响到生产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和
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制定并实施全国统一的行业最低工资标准,至少对采掘业、
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制定不同的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对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及严重
影响工人身心健康的采掘业,应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加大其成本,淘汰技术含量、
管理水平差,环境污染严重的中小资源开采企业。
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和互补性与需求分析
三个概念:
■互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
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
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独立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A价格的变化,数量的增加对生产要素B的价格及数量没有任何影响,
这两种生产要素就被称为独立的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和互补性与需求分析
■1、技术工人同非技术工人的关系:技术工人同非技术工人是
互补性生产要素的关系,因此,当技术工人的工资率下降时,企业
将增加雇佣技术工人,因而对非技术工人的数量也将增加,导致非
技术工人的工资率上升。
■2、女性进入劳动市场对男性工资率的影响:
(1)男女在不同的经济部门工作,男性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就是独立生产要素,
故女性对劳动市场的参与不会对男性的工资率造成影响。
(2)男女劳动者在同一工作中,其中男性劳动者先于管理地位,女性劳动者受到男性
劳动者的管理和指挥,男性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为互补性生产要素。女性劳动者的
进入将增加对男性劳动者的需求,提高了男性劳动者的工资率。
(3)由于女性劳动者与男性青年劳动者和非熟练工人是替代性生产要素,因此,
女性劳动者的市场参与将降低男性青年劳动者和非熟练工人的工资率。
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
■技术进步可分为三种类型:
■1、希克斯技术进步:在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既定的条件下,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与资本
的边际生产力同比例上升,即资本与劳动的边际替代率不发生变化。
■2、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在资本与劳动比率给定的条件下,
资本边际生产力的增加超过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增加。如果资本与劳动的相对价格不
变,资本装备率上升。
■3、劳动密集型(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边际生产力的上升超过资本边际生产
力的上升。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取决于:
■1、在生产等量产品时劳动与资本可以获得何种程度的节约,即技术进步使企业能以较少的劳动投
入生产既定产量的产品,从而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2、通过下调产品价格,以及企业利润、劳动者收入的变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产品需求。即技
术进步使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下降,产品销量上升,产出规模扩大,从而增加劳动力的需求
量。
■在单个企业或范围较小的经济体中,技术进步有可能导致劳动力需求量的减少,但在范围较大的
经济体中,技术进步则有可能通过收入的增加,带来对商品和服务消费的增长,从而创造出为提
供新增消费而产生的劳动力需求。第一产业的技术进步一方面造成单位产量所需劳动力减少,最
终导致一部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游离出来;同时,仍然在第一产业中的劳动者购买力提高,可
以更多地购买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支持了第二、第三产业新增劳动力和第一产业
中游离出来的劳动力。
补充:雇主工薪税的劳动力市场效应
■工薪税的负担由谁承担
■假设:征收固定数量的工薪税X;由雇主一方支付;按每个劳动力工时缴纳。
■在征收固定税收X的情况下,新的市场需求曲线平行于原有的市场需求曲
线,并且两者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X。
■税负分担:
■(1)雇员以更低的工资率和更少的就业量的形式部分地承担了雇主所缴
纳的工薪税。
■(2)雇主承担了一部分税收负担
■(3)当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时,工薪税的全部金额才会以工资
率下降X的形式完全转嫁给工人*
■结论:劳动力市场供给曲线对工资率的反应敏感程度决定了雇主工薪税转移给工人
工资中的比例。劳动力供给曲线对于工资的变动越不敏感,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雇员
人数越少,以工资率下降形式转嫁到工人身上的税收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当然,影响工薪税转移给雇员承担的另一因素是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形状。如果
劳动力需求曲线对于劳动力成本的变动很敏感,那么工薪税的征收会带来相对较大
的就业量损失和较为强烈地降低雇员工资的压力。如果不敏感,则就业量和雇员工
资的变化都会比较小。
工薪税的税负问题
■取决于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工人少承担
■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厂商少承担
■原因:弹性越大的一方,选择的余地愈大,因此在成本或收益变动时,处于优势。
■遑示:劳动力供给弹性大而需求弹性小的劳动力市场上,政府减少收入的税收政
策,效果不会太明显,工人收入减少的少,企业劳动力需求减少的幅度也小。反
之则相反。
进一步阅读的材料
■1、关于劳动力需求的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可以阅读:D.Hamermesh,Labor
Demand,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3.
■2、关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及其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可以阅读蔡肪、都阳、王美艳: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转型与发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o
■3、如果需要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及时信息以及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公布的及时调查
结果,可以登录http:〃wn。
■4、关于长期劳动力需求理论,可以阅读OrleyAshenfelterandR.Layard,ed.
HandbookofLaborEconomics,VoL1,theDemandforLaborintheLongRun,
Amsterdam:North-HollandPress,1986c
复习思考题
■什么是派生需求?
■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试比较完全竞争企业、卖方垄断企业和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的异同?
■什么是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在假定研究生和大学生几种不同的替代弹性情况下(大或小),分析双方工资水平
的变化对各自就业前景的影响?
补充思考题:
■1、企业使用劳动力的原则是什么?试比较劳动力需求在短期和长期有何不同?
■2、国有企业中人浮于事的局面旷日持久,试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国有企业的用人原则
是否满足边际生产力理论。
■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就业问题有何影响?解决就业问题应该在产业政策上做什
么调整(讨论发展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4、你赞成在劳动力市场上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吗?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试运用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和替代性分析妇性参与劳动市场对男性劳动者工资率的
影响。
■从经济学理论上说,根据传统的劳动经济学供求模型分析,把工资增加到均衡水平
之上就会导致低就业。虽然较高的工资有可能提高生产率,减少旷工和跳槽,但如
果政府通过最低工资立法而强迫企业提高工资,那么生产率的提高也可能大部分被
工资增长的部分所抵消。
■在存在不完全信息的劳动力市场上,最低工资可能会增加就业。由于不完全的流动
性,企业面对的是一条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实施最低工资制意味着增加企
业的劳动力成本,这就阻碍了企业增加雇用员工。近年来劳动经济学中许多统计研
究表明,最低工资对就业所产生的影响即使是积极的,也必然是微乎其微的。
■在经济学界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见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加文.莱特从经济史的角度指出,最低工
资在美国南方的经济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低工资法促使南方进行变革,使不少就业者
从低收入行业转移到支付高工资的新兴行业上来。
-另外有人认为提高最低工资的一个优点是,通过扩大低收入者的实际收益以及就业者之间的工资
差别,加强了对工作努力程度的促进和激励。此外,有效的最低工资也可能提高生产率,使劳动
力需求曲线右移,从而抵消最低工资可能导致的任何失业。
■目前关于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在经济学家中间尚未取得一致性的看法,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
有数百项劳动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成果并未能够从理论上支持最低工资制,但也不足于从理论上完
全推翻这一政策措施。在此期间研究方法的微小变化对研究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例子之一是对青
少年就业效应的时间序列分析(一般而论,青少年是低工资群体,最有可能受最低工资制的影响)。
■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的多项研究表明:在就业无弹性(即无论工资如
何变化,对就业量都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最低工资的提高将有助于增
加低工资工人总体的工资报酬。
最低工资立法是减少贫穷的有效武器吗?
■迄今为止的多数研究表明这取决于有多少人受益于最低工资所带来的实
际收益,并且这些人中间有多少是真正属于弱势群体的。根据美国九十年
代初的一项研究结果,最低工资提高所增加的工资报酬中,只有19%进入
贫困家庭。因此,最低工资制经常是一种事与愿违的相当迟钝的“扶贫’工
具。
■由于中国长期实施计划经济的运行方式,中央政府对不同地区的投资和财政支持不同,加上
不同的税收政策,客观上造成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巨大的地区性差异使不同地区之间的劳
动力素质、劳动力使用效率和劳动力价格的差距在很长时期内都无法缩小。所以不同地区之间的
工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央计划经济中的政府意志和政策导向。
■最低工资制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就业者,他们是缺乏竞争优势的劳动供给方
和低端劳动力市场中的主要储备资源。实施最低工资制应录考虑到地区差距和发展阶段的差异,
而不能一概而论地大面积推行。同时也没有充分的理论和事实依据表明最低工资制已经有效地改
善了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准,因此不能先入为主地相信,实施最低工资制一定能够改善弱势群体的
实际生活状况,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第三章劳动供给分析
—劳动力的经济行为
本章讨论劳动供给量问题,一个经济中劳动供给量取决于劳动力(劳动人口)
数量与劳动时间两个因素。本章根据这两个因素建立有关劳动供给的基本模型。
•第一节劳动力范畴分类和劳动参与率
•第二节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
•第三节工作时间的决策理论
•第四节家庭生产、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和生命周期理论
第一节劳动力范畴分类和劳动参与率
•劳动力范畴分类
劳动力特指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
加付酬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
劳动力的范畴。
劳动力是一个相对概念,与各国的法律规定有关。
•美国成年人口的劳动力分类图
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美国)
•劳动力:16岁以上或者在工作,或者在积极地寻找工作,或者因为暂时失业而等待
被召回的所有人。
•非劳动力(notinthelaborforce):又称非经济活动人口。指既不工作也不寻
找工作的人口,即处于劳动力队伍之外的人口。
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美国)
•就业者(Employed):指正在受雇佣那一部分平民劳动力。包括:所有的(1)“正
在工作”,或者(2)“有职业但并未工作”的人。
“正在工作”指的是为得到工资或利润而工作的人,或在家庭或农场或行业中不领
工资,每周工作15小时以上的人。
“有职业但并未工作”是指现在不工作也不寻找工作,但本人有职业或企业,只
是由于休假、疾病、劳资纠纷或恶劣气候而暂时未工作,或者由于其他各种原因而
削减工时的人。
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美国)
・失业者(unemployed):包括在调查周内没做工作,在此以前四周内曾做过专门努
力寻找工作,而在调查周内本人又适于工作的一切人。
•失业者范畴还包括(1)临时解雇以后正在等待再起用的人;(2)正在等待的,等
待时间达30天可到工资不同的新职业岗位上报到的人(调查周一般指一给定周中包
括该月12号的星期天到星期六的七天时间)。
关于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的争论
关于失业的界定
•国际劳工大会将失业者界定为在参照期内无工作,但目前能够工作并寻找工作的某一特定年龄以
上的所有人员。
•存在争论的主要因素:年龄界限、寻找工作的准则,以及对工作前景失去信心等情况的处理。
•关于如何处理丧失信心者,即这些人目前虽然没有寻找工作,但过去可能找过工作,并清楚地表
示希望“现在”就有一份工作。多数国家不把他们算为失业,但有些国家将其纳入失业范围。
•涉及求职问题。求职者必须采取了一种或多种“积极的”求职方式,如向雇主提出申请,访问中介机
构,被列为失业者。有些国家承认单纯的看广告和找广告为求职方式,另一些国家则认为,是对
这些广告做了实际答复。
劳动力范畴分类
•我国的劳动力范畴:劳动力资源总数、从业人员、职工、城镇失业人员等
•中国成年人口劳动力分类图
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中国)
•劳动力资源总数:指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或实际参加社
会劳动的人口数。
•劳动力资源的范围为:在劳动年龄内(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实际参加社会劳动和
未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不包括在押犯人,在劳动年龄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以及16岁
以下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
•经济活动人口: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从
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中国)
•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按就业身份分组包括:(1)
职工;(2)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3)私营业主;(4)个体户主;(5)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
人员;(6)乡镇企业从业人员;(7)农村从业人员;(8)其他从业人员(包括军人)。
•职工(FormalEmployees):指在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
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不包
括乡镇企业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劳动者,也不包括城镇个体和私营企业工作的员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员工的辞职报告汇编15篇
- 痕迹高中作文
- 参观法院实习报告范文集锦10篇
- 酒店实习报告模板锦集六篇
- 电焊实习报告10篇
- 2021教师节活动个人总结5篇
- 餐饮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 网上购物收款货结算操作流程
- 教师年度履职工作总结
- 员工调薪申请书合集七篇
- 2024年心理咨询师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上半年浙江金华市永康市选调市纪检监察信息中心工作人员2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美国制造业经济2024年度报告-2024-12-宏观大势
- 小区充电桩安全协议书范本(2篇)
- 2024年四川省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诊断性考试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青春的选择
- 场地道路施工方案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二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范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15723-2024实验室玻璃仪器干燥器
- 吊篮操作和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