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专科专业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通关宝典-全科讲义_第1页
汉语言专科专业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通关宝典-全科讲义_第2页
汉语言专科专业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通关宝典-全科讲义_第3页
汉语言专科专业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通关宝典-全科讲义_第4页
汉语言专科专业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通关宝典-全科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1-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公共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00531)知识点切片备考先秦部分知识结构图《诗经》事物引起所咏之情与事。2.艺术特色:①全诗是农家女的内心独白(情感表达方式),朴素的语言将思念-2-移。⑧表现抒情主人公的苦苦求索。诗篇展现了这样一个朦胧优美怅惘的意境:主人公伫立水边,凝视着对岸,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表示思念对象,求索艰难。男方一往情深;婚后辛勤操劳而毫无怨言;男方变心后她看透了负心者的本性, 尔卜尔筮(是),体无咎言”。 (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3-《左传》常识4、“多行不义,必自毙”说的是京城大叔(共叔段)。必然趋势。2.蹇叔分析偷袭郑国必败,并两次哭师,但均被秦穆公拒绝,显示他的远见卓与爱国之心。智昏,但在失败后能幡然悔悟,引咎自责,不失春秋《国语》常识1.背景:本文记载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国人起义。系周厉王暴虐无道拒绝忠谏,《战国策》常识-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的政治主张,合纵连横的游说,不过是获得“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的一种手段;苏秦学识渊博,能言善辩,长于出谋划策,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是齐国高士。子散文常识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致力教育的第一人,思想核心是-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些泊的情怀,以及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哀和从政之态的衰退。3.用于反对霸道(称霸必败)的比喻是“缘木求鱼”。的产业,注意养殖。②教民:学校教育,孝悌之义。(2)民本思想,同情百姓。论而不见舆薪”,比喻“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用“挟太山以超北海”与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1.内容:这段故事说明了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认为它是意气情感的最高境界,属于道德修养的范畴,它和道与义相伴而行,是义长期积聚而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6-、《非攻(上)》——《墨子▪非攻》到逍遥的境界。2.逍遥游的三个境界:“至人无己(瓠、樗:无用才是大用),神人无功(貌姑射仙人),圣人无名”(许由)遥齐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的感。-7-4、引《诗经》语句证明自己观点,都在一段结束的推理处,即所谓引成词以明、《难一(节选)》——《韩非子▪难一》的方式,指出儒家赞美的“晋文公之赏”和“舜之救败”都屈原和《楚辞》贵血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吉时出生(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和嘉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及贤臣。-8-议秦汉部分知识结构图散文复对比,层层深化。如第一段四君用客(实笔)与“却客不内”(虚笔)的对比,二、过秦论(上)——贾谊-9-难:指陈涉起义迁《报任安书》一气贯下,最后逼出“最下腐刑极低矣”。《项羽本纪》不善权变,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作者将这些互相对立的因素有机地集中于项2.艺术特色(14年4月论述):①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展示人物命运与性格特,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赤泉侯人马辟易,间接表现其威震战场的勇武。此外,鸿门宴场面的极力铺排,-10-节题,可能会考单选惴恐己的议论《李将军列传》也十分精当,语言活泼跳荡,节奏感强。4、李广被匈奴称为“汉之飞将军”《苏武传》贞,追求爱情婚姻的自由,维护自己人格尊严,具有一定反抗精神。-11-,诗歌府“兔从狗窦入”及以下几句具体真切地展示了老兵归家后惨不忍睹的生活场景。。刘兰芝。她坚强、持重、自尊,所以自请遣归;她不卑不亢,有教养,辞别时还牵挂婆婆和小姑;她勤劳能干,多才多艺;她外柔内刚,自有主意,不为威迫所屈,不为荣华所动;她对仲卿深情体贴,深情专一;她果断忠-12-抗,忍辱负重;善良孝顺,但为了爱情最后走上了叛逆的道路。焦母极端蛮横无理,独断专行,是一个摧残爱情的封建家长典型。刘兄专横跋扈、趋炎附势、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典型的市侩形象。卿求母失败后,与兰芝的临别,反映了两人浓厚深切的恋情;兰芝辞别婆婆后,4、通过有个性的对话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兰芝对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的话语中,也可感觉到他的性格特征。即使次要人物如媒人、府君的简短对话,《古诗十九首》。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首诗的重点,是重中之重。运用叠字是古诗十九首的苦。-13-魏晋南北朝部分知识结构图文学才,建功立业,安定天下。②典故的运用。用周公自比属于事典(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含蓄明志,切合勰称之为“七子之冠冕”。-1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概括当时乱离社会的景象。情以存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思念远方丈夫的女子形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15-末句与后章首句互相勾连,使各章蝉联相承。诗中还采用了不少问答句式,有的还文-16-事政治抱负,是对自我形象的充分展示。(结合具体诗句理解)洪材-17-明。生活于晋、宋易代之际,其开拓了田。为,表达了诗人反对暴政、憎恶暴君的抗争精神。四、《归去来兮辞》(并序)(抒情小赋)-18-运东晋以来玄言诗一统天下的局面。还家,行进的路线分明。其次,诗中景、情、理熔为一炉。详写湖中景物,景物用了杂言乐府体。淹然2.多用俳偶句,大量运用典故(结合具体语句掌握)-19-方面渴望仕途,一方面渴望归隐的矛盾。点明陈伯之去梁投魏的原因是“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发对方的故国之思、乡土之恋。4、最后一段阐发眼前形势,既有为对方着想的警告,又有朋友之谊的关切。全珪《北山移文》(骈文)阙之下”、隐而复仕、义。-20-2.移文:是一种古代官府文书。碌魏晋六朝小说家。庆-21-。音双关。民歌《折杨柳歌辞》杨柳歌辞》共五首,这里选的两首是夫妻双方临别时的对答词。唐五代部分知识结构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2-诗文初唐四杰:骆宾王、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宾王发了品性高洁却蒙受冤枉身陷囹圄的郁愤。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3-。。(骈文)且益坚、不失壮志的执著态度。2.艺术特色: 有层次感和纵深感,可以说是全段的“文眼”。4.注重历史典故的运用,-24-军辞照邻用了“顶针格”。君古人”指燕昭王。此诗表现了“伟大的孤独感”。-25-为“孤篇横绝,竞为大家。”子思妇面对良辰美景却天各一方的惋惜。写展开优美的画面;而正是这月色,引发、渲染、寓托了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情,唐诗文知识结构图者援引的心曲。3.此诗望人援引,巧用比兴手法,暗蕴旨意。前四句咏洞庭湖蒸腾激荡的景象,常识-26-气势雄阔,反映了王维早年向往立功边塞、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常识。。常识-27-关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边境不一、文学常识(乐府古题)险,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唐王朝社会政治前景的关切和忧虑。-28-也可看出,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仍保持了蔑视权贵、豪放不羁的个性。引雄放。着豪愤激中有排遣,体现出诗人强烈的狂傲豪放的个性。常识和体验。就思想内容的丰富及深刻而言,堪称盛唐边塞诗压卷之作。首诗是七言歌行体。-29-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正直、傲岸,充满仁爱又洁身自好的士大夫形象。常识交集。诗中流露了他对时局动荡的隐忧,对清明政治的深切怀念。重灾难,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以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验的全面总结,紧密的结合,个人的喜怒哀乐体现了当时举世存在的苦难,这首诗堪称真正的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30-本质真实,具有相当的时代认识高度;其次,两句中“朱门”与“路有”形成1.背景和内容:杜甫卧病夔州时,眼昏耳聋,生活困苦。重九日诗人支撑病体,2.诗歌采用了以小见大、由近及远的艺术表现手法。常识峻,意亦造奇”1.这是一首七言绝句。2.岑参在自长安远赴安西途中遇赴京述职的友人,写了这首诗。诗中真实地表-31-节描写,如“半夜行军戈相拨”、“马毛带雪汗气蒸”、“幕中草檄砚水凝”就-32-声,则是特定环境下出现的听觉形象。、并在山行之乐中寄托深沉的人生感慨,表现了对精神自由的追求。间顺序,逐层铺写游览过程。3.这篇文章是对李翰《张巡传》的补记,而不是为专人立传。从所记人物而言,,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33-如张巡之从容镇定、影响。而本文也是一篇“不平则鸣”的代表作。数语,但不觉单薄,文章最后将“不得其平则鸣”“鸣国家之盛”“自鸣其不幸”锡要生出感慨,所以此诗把重点放在写东吴亡国,而自晋至唐有六代兴亡,则一笔-3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元平的感情,同时表达了对挚友的深切思念。既文不遇的愤懑心情。吏形象。2.艺术:①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的笔调作客观的记叙,繁处不避细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35- 汾阳王、副元帅:指郭子仪治活动。在本文中针对中唐,时期政苛令烦、民不聊生的现实,借郭橐驼谈种树1.内容:这首乐府诗,即事名篇,自创新题(与兵车行一样)。描写江上纤夫的-36-与元稹近,称“元白体”揭露了宦官的豪华奢靡和骄横跋扈,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1.内容:这是一首著名的政治讽喻诗。通过上阳宫女一生幽闭深宫的悲惨遭遇,控诉了最高封建统治者广选妃嫔的残恶行径。为主,不断穿插景物描写和心理刻画,加上简洁的抒情和议论,情悲剧的同情与对人间真爱的歌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37-这首诗是描摹音乐的名篇。量1.内容:这是李贺咏史诗的代表作。诗以金铜仙人临去汉宫时表达的亡国之殇,, 迁徙而潸然泪下,是无情者变为有情,况本有情者乎?长吉以‘天若有情天亦老’反衬出之,则有情之物见铜仙下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