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民生工程行业发展条件分析_第1页
金融+民生工程行业发展条件分析_第2页
金融+民生工程行业发展条件分析_第3页
金融+民生工程行业发展条件分析_第4页
金融+民生工程行业发展条件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民生工程行业发展条件分析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支持创业经营、消费升级、健康养老等方面的

金融产品。鼓励发展专业化养老保险,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提升健康保险供给能力。

一、体验营销的主要策略

美国著名学者伯德•施密特博士在其所写的《体验式营销》一书

中主张,体验式营销是“站在消费者的感觉、情感、思考、行动、联

懑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

1、感官式营销策略

感官式营销策略的诉求目标是创造知觉体验的感觉,它是通过视

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等以人们的直接感官建立的感官体验。

感官营销可以突出公司和产品的识别,引发消费者购买动机和增加产

品的附加值等。如在超级市场中购物,经常会闻到超市烘焙面包的香

味,这也是一种嗅觉感官营销方式。

2、情感式营销策略

情感式营销策略通过诱发触动消费者的内心情感,旨在为消费者

创造情感体验。情感营销诉求情感的影响力、心灵的感召力。体验营

销就是体现这一基本点,寻找消费活动中导致消费者情感变化的因素,

掌握消费态度形成规律,真正了解什么刺激可以引起某种情绪,以及

如何在营销活动中采取有效的心理方法能使消费者自然地受到感染,

激发消费者积极的情感,并融入这种情景中来,促进营销活动顺利进

行。情感对体验营销的所有阶段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产品的研发、设

计、制造、营销阶段都是如此,它必须融入每一个营销计划。情感营

销的一个经典例子就是哈根达斯公司。无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哈根

达斯冰激凌的营销总是如同营销浪漫情感一样。

3、思考式营销策略

思考式营销策略通过启发智力,运用惊奇、计谋和诱惑,创造性

地让消费者获得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引发消费者产生统一或各异

的想法。思考式营销策略往往被广泛使用在高科技产品宣传中。在其

他许多产业中,思考营销也已经被使用在产品的设计、促销和与顾客

的沟通上。

4、行动式营销策略

人们生活形态的改变有时是自发的,有时是外界激发的。行动式

营销策略就是一种通过名人、名角来激发消费者,增加他们的身体体

验,指出做事的替代方法、替代的生活形态,丰富他们的生活,使其

生活形态予以改变,从而实现销售的营销策略。

5、关联式营销策略

关联式营销策略包含感官、情感、思考与行动营销等层面。关联

营销超越私人感情、人格、个性,加上“个人体验”,而且与个人对

理想自我、他人或是文化产生关联。让人和一个较广泛的社会系统产

生关联,从而建立个人对某种品牌的偏好,同时让使用该品牌的人们

进而形成一个群体。关联营销已经在化妆品、日用品、私人交通工具

等许多不同的产业中使用。

二、品牌组合与品牌族谱

品牌组合涉及企业是自营品牌还是借用他人品牌,是采用统一品

牌还是分类、分品设计,一个产品上标一个品牌还是一个产品上标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等品牌策略问题。品牌组合就是为解决这些具体

问题而做的努力。如此,品牌组合成为品牌运营中的重要策略。

(一)品牌归属策略

确定产品应该有品牌以后,就涉及如何抉择品牌归属问题。对此,

企业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策略,其一是企业使用属于自己的品牌,这种

品牌叫作企业品牌或生产者品牌或自有品牌。其二是他人品牌,他人

品牌又可细分为两种:企业将其产品售给中间商,由中间商使用他自

己的品牌将产品转卖出去,这种品牌叫作中间商品牌,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是贴牌生产,即其他生产者品牌。其三是企业对部分产品使用

自己的品牌,而对另一部分产品使用中间商牌或者其他生产者品牌。

力,也应考虑采用中间商品牌。这是在进占海外市场的实践中常用的

品牌策略。

(二)品牌统分策略

品牌,无论归属于生产者,还是归属于中间商,或者是两者共同

拥有品牌使用权,都必须考虑对所有的产品如何命名问题。是大部分

或全部产品都使用一个品牌,还是各种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如

何对此进行决策事关品牌运营成败。决策此问题,通常有三种可供选

择的策略。

1、统一品牌

统一品牌即是企业所有的产品(包括不同种类的产品)都统一使

用一个品牌。例如,飞利浦公司的所有产品(包括音响、电视、灯管、

显示器等)都以“PHILIPS”为品牌,佳能公司生产的照相机、传真机、

复印机等所有产品都统一使用“Canon”品牌。企业采用统一品牌策略,

能够降低新产品宣传费用;可在企业的品牌已赢得良好市场信誉的情

况下实现顺利推出新产品的愿望;同时也有助于显示企业实力,塑造

企业形象。不过,不可忽视的是,若某一种产品因某种原因(如质量)

出现问题,就可能因其他种类产品受牵连而影响全部产品和整个企业

的信誉,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然,统一品牌策略也存在着易相

互混淆、难以区分产品质量档次等令消费者不便的缺憾。

2、个别品牌与多品牌

个别品牌是指企业对各种不同的产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而多

品牌策略通常是指企业同时为一种产品设计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竞争

的品牌的做法。多品牌是个别品牌策略实施的结果,个别品牌策略是

多品牌策略的一种具体做法或表现形式。

企业运用多品牌策略能够避免统一品牌下的负面株连效应;可以

在产品分销过程中占有更大的货架空间,进而压缩或挤占了竞争者产

品的货架面积,为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奠定了基础;而且,多种不

同的品牌代表了不同的产品特色,多品牌可吸引多种不同需求的顾客,

提高市场占有率。

还需提及的是,由于多种不同的品牌同时并存必然使企业的促销

费用升高且存在自身竞争的风险,所以,在运用多品牌策略时,要注

意各品牌市场份额的大小及变化趋势,适时撤销市场占有率过低的品

牌,以免造成自身品牌过度竞争。

3、分类品牌

分类品牌即指企业对所有产品在分类的基础上各类产品使用不同

的品牌。如企业可以对自己生产经营的产品分为器具类产品、妇女服

装类产品、主要家庭设备类产品,并分别赋予其不同的品牌名笄及品

牌标志。这实际上是对前两种做法的一种折中。

分类品牌可以按产品分类,也可以按市场分类。

(三)复合品牌策略

复合品牌就是指对同一种产品赋予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牌的做法。

多牌共推一品,不仅集中了一品一牌策略的优点,而且还有增加宣传

效果等增势作用。复合品牌策略,按照复合在一起的品牌的地位或从

属程度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主副品牌策略与品牌联合策略两种。

1、主副品牌策略

主副品牌策略是指同一产品使用一主一副两个品牌的做法。在主

剧品牌策略下,用涵盖企业若干产品或全部产品的品牌做主品牌,借

其品牌之势;同时,给各个产品设计不同的副品牌(专属于特定产品

的品牌),以副品牌来突出不同产品的个性。

主副品牌策略兼容了统一品牌策略与个别品牌策略的优点。它既

可以像统一品牌策略一样实现优势共享,使企业产品均在主品牌下借

势受益;同时,又能达到像个别品牌策略一样比较清晰地界定不同副

品牌标定下产品之间的差异性特征,从而避免因个别品牌的失败而给

整个品牌带来损失的负面影响。主副品牌策略简直就是对统一品牌策

略和个别品牌策略的必要补充。

主副品牌策略一般适合于企业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

或质量有别的商品,同时还要求拟作为主品牌的品牌应有较高的知名

度与较好的市场声誉。产品性质相同或质量一致,那也就无必要设置

副品牌;而品牌知名度不高或市场声誉不佳,也无势可借,进而也难

以带活副品牌。

2、品牌联合策略

品牌联合策略是指对同一产品使用不分主次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品

牌的做法。品牌联合可以使两个抑或更多个品牌有效地协作、联盟,

相互借势,来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与接受程度。品牌联合所产生的

传播效应是“整体远远大于单体”。可以说,品牌联合的扩散效应比

单独品牌要大得多。依照联合品牌的隶属关系,品牌联合策略又可大

致分为“自有品牌联合并用”与“自有品牌与他人品牌联合并用”两

种做法。

必须说明的是,品牌联合不仅仅是品牌名称上的简单联合、表面

联合,而且更重要的是实质性的深层次的联合或合作,包括两个或两

个以上品牌的联合赞助、组合宣传、共用网络等具体的品牌联合形式。

三、双区引领

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重大

机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平台,引领带动全省形成推动国家经济高

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更高水平参与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为广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

有力支撑。

(一)支撑引领全省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强化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融合,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联合

攻克关键环节核心技术难题,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新技术产业化

规模化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着力

优化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技术基础,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

支撑的经济体系,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二)支撑引领全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双区经济实力雄厚、质量效益领先的优势,率先构建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以高质量供给引领

和创造新需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打造新兴产业重要策源

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推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

产业体系。

(三)支撑引领全省高效畅通经济循环

以交通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投资为先导,科学统筹双区与粤东粤

西粤北地区生产力、人口、基础设施布局,引领全省优化生产、生活、

生态空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优化政策环境,

扫除流通体制机制障碍,畅通经济循环通道,形成全省全域参与双区

建设、双区引领带动全省全域发展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四)支撑引领全省打造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高地

充分发挥双区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和窗口作用,强化粤港澳大湾区

对外开放水平高的综合优势,大力推动与港澳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

机制对接;依托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举

措;推广复制双区经验,引领全省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为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提供制度保障。

(五)支撑引领全省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依托双区规则软联通和设施硬联通优势,推动省内供给同国内强

大市场需求高效适配,加快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以双区循环畅通支

撑引领全省更好参与国际循环,推动稳住存量市场同时开拓多元化国

际市场,深度对接国际经贸体系,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

源,实现更高水平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四、实施更高水平金融开放

积极开展金融开放先行先试,有序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加强粤港澳三地金融规则和标准对接,强化国际金融交流与合作,提

升金融开放水平和能力。

(一)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

支持巩固提升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中国香港全球离

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支持打造服务中国澳门经济多元化的金融平

台。携手港澳共建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金融深度合作平台,

加强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合作,

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扩大金融双

向开放,深入推进深港通债券通理财通,积极探索保险通,构建多层

次、广覆盖、深融合的跨境金融联通体系。在CEPA框架下更大力度引

入港澳金融机构来粤展业,支持港澳保险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设立

保险服务中心。完善粤港澳金融交流体系和合作平台,成立粤港澳金

融科技联盟,更好地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作用。完善跨境

金融纠纷解决机制。

(二)推进跨境金融改革创新

按照国家部署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创新试点,

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配套政策体系和产品服务体系。鼓励境内现构使

用人民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跨境融资,扩大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试

点范围,打造国际化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c探索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

业务。探索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稳妥开

展自由贸易账户分账核算业务,稳步推进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

点和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鼓励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在省内依法

发起设立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三)强化国际金融交流合作

引进和发展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等新型金融智库,打造国际金融

交流与合作的载体。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开发金融产品,为

中小企业提供跨境双向投融资服务。加强与伦敦、纽约、东京、新加

坡等国际金融中心的交流,打造国际化、专业化的金融人才队伍,全

方位深化金融市场、机构、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五、构建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新格局

优化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强化金融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支持力度,

推动形成协调有序、错位发展的金融空间布局。

显著提升广州、深圳的中心城市金融发展能级。支持广州完善现

代金融服务,加快建设国际金融城、南沙国际金融岛等金融高端集聚

功能区,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和产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风险管理中心、财富管理中心和金融资源配置

中心。支持深圳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在科创金融、海洋金融、民生金

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先行示范,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国

际金融创新中心、国际创业投资中心和金融科技发展高地。强化广州、

深圳对全省金融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推进珠三角地区建设若干特色金融功能区。优化珠三角地区城市

金融功能布局,强化错位发展和功能互补,提高金融资源便利流动和

高效配置水平。推动中国澳门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依托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惠州仲恺高新区等打造珠江东岸科技金融创新发

展示范区,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中山火炬开发区、江门高新区、肇

庆高新区打造珠江西岸产业金融综合改革示范区。

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金融协调发展水平,实施粤东粤西粤北地

区金融倍增工程,引导珠三角地区金融资源助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金

融补短板。支持汕头依托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强化金融资源聚集,

支持湛江建设蓝色(海洋)金融创新试验区。争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

普惠金融试验区,完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发展特色农业保险。

六、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我省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自身条件都发生了复杂而

深刻的重大变化,将进入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

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

是时代主题,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大变局加速演进,保护

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世界进入竞争

优势重塑、国际经贸规则重建、全球力量格局重构叠加期,国际经济、

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旧的格局行将打破,新

的相对稳定均势尚未建立,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新一轮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时代加速到来,将推动生产生活方式

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并深刻改变国家间比较优势。

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

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

挑战。从社会主要矛盾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m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

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从发展方式看,我国推动经济从规模

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正处于质量变革、效

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时期;从战略格局看,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

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经济发展优势区域将更多地集聚人

口和要素资源。总的来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

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

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

优势和条件。

从省内情况看,我省处于竞争优势重塑期、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期、

工业化城镇化深化期、社会转型加速期、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生态

环境提升期,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正处于跨越常规性、长期性

关口的攻坚阶段,既具备坚实的发展条件,也面临不少新旧矛盾挑战。

一方面,我省经济总量大、产业配套齐、消费空间广、市场机制活、

开放水平高,转型升级、领先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显,粤港澳大湾区和

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不断增强,打造新发

展格局战略支点,将为我省发展拓展更加广阔空间。另一方面,我省

经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依然存在,处于两个前沿所面临的外部

风险挑战更为直接,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明显薄弱环节,城

乡、区域、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保、民生保障、

社会治理、农业农村、安全发展等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

综合研判,尽管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不确定性

显著提升,但我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依然坚实,发展韧性

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应对重大风险和挑战的

能力明显增强。双区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和先行先试政策在我省叠加,

为我省应对新挑战、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将有力

牵引带动我省加快形成高水平全面开放新格局和高质量发展高地。

七、营销环境的特征

(一)客观性

环境作为企业外在的不以营销者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对企业营销

活动的影响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控性的特点。一般说来,企业无法摆脱

和控制营销环境,特别是宏观环境,难以按企业自身的要求和意愿随

意改变它,如企业不能改变人口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社会文叱因素

等。但企业可以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制定并不断调整市场营

销策略。

(二)差异性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宏观环境存在着广泛的差异,不同的企

业之间,微观环境也千差万别。正因为营销环境的差异,企业为适应

不同的环境及其变化,必须采用各有特点和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环境

的差异性也表现为同一环境的变化对不同企业的影响不同。例如,中

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很多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国

际性较量”,而这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不同行业与企业的影响并不

相同。

(三)多变性

市场营销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构成营销环境的诸因素都随社会

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20世纪60年代,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短

缺几乎成为社会经济的常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曾遭遇“过乘『

经济,不论这种“过剩”的性质如何,仅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而言,市场营销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营销环境的变化,既会给企

业提供机会,也会给企业带来威胁,虽然企业难以准确无误地预见未

来环境的变化,但可以通过设立预警系统,追踪不断变化的环境,及

时调整营销策略。

(四)相关性

营销环境诸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带

动其他因素的连锁变化,形成新的营销环境,新的环境会给企业带来

新的机会与威胁。例如,竞争者是企业重要的微观环境因素之一,而

宏观环境中的政治法律因素或经济政策的变动,均能影响一个行业竞

争者加入的多少,从而形成不同的竞争格局。又如,市场需求不仅受

消费者收入水平、爱好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政治法律

因素的变化,往往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八、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

市场细分是1956年由美国营销学者温德尔,斯密于《产品差异和

市场细分一一可供选择的两种市场营销战略》一文中,在总结西方企

业营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市场细分不单纯是一个抽象理论,

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顺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众多产品市

场转化为买方市场这一新的形势,是现代企业营销观念的一大进步。

从总体上看,不同的市场条件和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营销战略。

市场细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大量营销阶段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阶段,整个社会

经济发展的中心和特点是强调速度和规模,市场以卖方为主导。在卖

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方式是大量营销,即大批量生产

品种、规格单一的产品,并且通过广泛、普遍的分销渠道销售产品。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量营销的方式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获

得了较丰厚的利润。企业没有必要研究市场需求,市场细分战略也不

可能产生。

(二)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

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震撼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西方企业

面临产品严重过剩,市场迫使企业转变经营观念。营销方式从大量营

销向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变,即向市场推出许多与竞争者在质量、外观、

性能和品种等方面不同的产品。产品差异化营销较大量营销是一种进

步,但是由于企业仅仅考虑自己现有的设计、技术能力,忽视对顾客

需求的研究,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因此产品营销的成功率依然很低。

由此可见,在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企业仍然没有重视对市场需求的

研究,市场细分仍然缺乏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三)目标营销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水平大幅

度提高,产品日新月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以产品差异化

为中心的推销体制远远不能解决西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问题。于是,

市场迫使企业再次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由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向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目标营销,即企业在研究市场和细分市场的基础

上,结合自身的资源与优势,选择其中最有吸引力和最能有效为之提

供产品和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设计与目标市场需求特点相

互匹配的营销组合。市场细分战略应运而生。

市场细分理论的产生,使传统营销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理

论和实践中都产生了极大影响,被西方理论家称之为“市场营销革

命”。

市场细分理论产生后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随着“以消

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以及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

企业把市场不断细分,从而出现超市场细分理论(即一对一营销理

论)。人们认为把市场划分得越细越能适应顾客需求,只要通过增强

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便可提高利润率。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

危机和整个资本主义市场不景气,使不同阶层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出

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人们在购买时更多地注重价值、价格和效用的比

较。过度细分市场导致企业营销成本上升而减少总收益,于是反市场

细分理论应运而生。营销学者和企业家认为,应该从成本和收益的比

较出发对市场进行适度的细分,这是对过度细分的反思和矫正。它赋

予了市场细分理论新的内涵,使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对指导企业市

场营销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营销环境下,适度细分理论又被赋予了更

新的内涵,适应了全球营销趋势的发展。全球营销力图尽可能地识别

和满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共同需求,并希望以此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

更低的成本。而且,全球营销对于“需求”的理解更为深刻,它不是

简单、一味地识别和满足消费者的现有需求,而是更为关注挖掘潜在

需求,或在异国市场上引入并推行新的消费文化。与此同时,全球营

销同样注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差异。因为分布于世

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消费者,拥有不同的语言和肤色,不同

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