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_第1页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_第2页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_第3页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_第4页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TOC\o"1-2"\h\u6399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33054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征 3324611.1.1绿色建筑的定义 3194811.1.2绿色建筑的特征 360611.2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273811.2.1发展现状 376171.2.2发展趋势 321344第二章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 432422.1绿色建筑规划原则 4178662.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4207692.3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56631第三章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547093.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5140603.2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5194543.3照明与电气设备节能技术 616071第四章新型建筑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6252484.1生态建筑材料 630504.2循环再利用建筑材料 7300124.3环保型建筑材料 724229第五章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技术 7295665.1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 7159105.2中水回用技术 733975.3水资源保护措施 829330第六章绿色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 8273576.1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 8268416.1.1概述 8235506.1.2物理处理技术 856806.1.3化学处理技术 8235256.1.4生物处理技术 9246636.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9314836.2.1概述 9309986.2.2再生骨料利用 97376.2.3废渣利用 9201176.2.4废塑料利用 940796.3建筑废弃物减量化措施 9326306.3.1设计阶段减量化措施 9295186.3.2施工阶段减量化措施 9309526.3.3运维阶段减量化措施 102918第七章绿色建筑环境监测与评估 10220137.1环境监测技术 10276987.1.1监测技术概述 1048797.1.2监测技术分类 10163107.1.3监测技术的应用 10319957.2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11180967.2.1评估体系概述 11172687.2.2评估体系构成 11256507.2.3评估体系的应用 1137807.3绿色建筑环境效益分析 11130167.3.1环境效益概述 11155357.3.2环境效益分析内容 11226907.3.3环境效益分析的方法 1117750第八章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的融合 12140208.1智慧城市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1241728.1.1概述 12156008.1.2智慧城市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128288.2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 1291848.2.1建筑智能化概述 1278868.2.2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13125808.3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 13255228.3.1规划与设计协同 13303458.3.2技术与产业协同 13186758.3.3政策与法规协同 1320882第九章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 1356419.1绿色建筑政策体系 13214669.1.1政策目标 14179789.1.2政策措施 14172349.1.3政策支持 1421259.2绿色建筑法规制定 1465949.2.1科学性 14175719.2.2完整性 14258419.2.3可操作性 1495109.2.4灵活性 14136589.3绿色建筑政策实施与监管 14137509.3.1政策宣传与培训 14305669.3.2政策落实 15104929.3.3监管机制 15131749.3.4评价与奖励 1527846第十章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152132010.1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152108610.1.1上海中心大厦 151625110.1.2杭州西湖印象城 152930310.2国际绿色建筑案例 153231810.2.1美国纽约市OneWorldTradeCenter 152909310.2.2英国伦敦市TheEdge 15113610.3绿色建筑案例启示与借鉴 16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征1.1.1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因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建筑形式。绿色建筑旨在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1.1.2绿色建筑的特征(1)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及运营过程中,采用节能技术、绿色建材和环保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2)资源节约:绿色建筑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3)环境友好: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周边生态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健康舒适:绿色建筑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光照、噪音等因素,提高居住质量。(5)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注重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1.2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2.1发展现状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绿色建筑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我国绿色建筑政策不断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逐步建立,绿色建筑市场逐渐成熟。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驱动下,绿色建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1.2.2发展趋势(1)政策导向: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2)技术创新:绿色建筑技术将不断进步,新型绿色建材、节能技术、智能化系统等将在绿色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3)市场需求:人们对环保、健康的关注,绿色建筑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4)国际合作:我国将积极参与国际绿色建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5)全生命周期管理:绿色建筑将更加注重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第二章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2.1绿色建筑规划原则绿色建筑规划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原则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环境质量,降低资源消耗。以下是绿色建筑规划的几个主要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资源节约原则: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能源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3)环境友好原则:在规划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境质量。(4)以人为本原则: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提高居住舒适度,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5)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长远发展,保证建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持续发展。2.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以生态、环保、节能、舒适为核心,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以下为绿色建筑设计的几个关键理念:(1)整体设计:强调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性,将建筑融入自然,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2)节能设计:通过优化建筑形态、提高围护结构功能、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降低建筑能耗。(3)绿色建材:使用环保、可再生、低碳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室内环境质量:注重室内空气质量、光照、声环境等方面的优化,提高居住舒适度。(5)智能化设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建筑智能化,提高建筑的管理和运营效率。2.3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衡量建筑绿色功能的重要手段,旨在引导建筑行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下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1)评价指标:包括生态环境、资源利用、节能、室内环境、智能化等方面。(2)评价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建筑项目的绿色功能进行综合评价。(3)评价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规、标准,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4)评价等级:将绿色建筑分为不同等级,如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等,以体现建筑的绿色程度。(5)评价过程:包括项目策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等阶段,实现全过程的绿色评价。第三章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3.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围护结构作为建筑物的外壳,承担着保温、隔热、隔声等功能,对于建筑物的能耗有着重要影响。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选用高功能的保温隔热材料,如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等,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热量损失,提高能效。(2)高功能门窗系统:采用断桥铝、双层玻璃等高功能门窗系统,可以有效减少热量损失和噪音干扰。(3)气密性优化:通过提高建筑物的气密性,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降低能耗。(4)绿色屋顶与绿化墙体:利用绿色屋顶和绿化墙体,提高建筑物围护结构的隔热功能,降低空调能耗。3.2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技术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是建筑物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几种节能技术的应用:(1)热泵技术:利用热泵原理,实现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提高能效。(2)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提供生活热水,降低常规能源消耗。(3)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采用空气源热泵技术,提高热水制备的能效。(4)新风系统:采用高效节能的新风系统,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提高室内空气质量。(5)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空调、供暖设备的自动调节,降低能耗。3.3照明与电气设备节能技术照明与电气设备在绿色建筑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以下为几种节能技术的应用:(1)LED照明:采用高效节能的LED灯具,降低照明能耗。(2)智能照明系统: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照明设备的自动调节,降低能耗。(3)节能电气设备:选用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如节能空调、节能冰箱等。(4)电力监控系统:通过电力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物的能耗,发觉并及时调整能耗异常。(5)分布式光伏发电:利用建筑物屋顶等空间,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实现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通过以上节能技术的应用,绿色建筑在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第四章新型建筑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4.1生态建筑材料生态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过程中使用的,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负担,同时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建筑材料。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这类材料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生态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天然材料、再生材料和可降解材料等。天然材料如竹、木、石材等,具有较低的能耗和碳排放,同时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再生材料如再生砖、再生混凝土等,可以有效利用废弃物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可降解材料如生物塑料等,能够在使用后自然降解,减少对环境的影响。4.2循环再利用建筑材料循环再利用建筑材料是指将废弃物经过处理后,重新应用于建筑过程中的材料。这种材料的应用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降低建筑行业的资源消耗。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常见的循环再利用建筑材料包括废钢铁、废玻璃、废塑料等。废钢铁可以用于制作建筑钢材,废玻璃可以制作成玻璃砖,废塑料可以制作成塑料地板等。通过循环再利用,这些废弃物得到了有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4.3环保型建筑材料环保型建筑材料是指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具有较低能耗、低污染、高功能的建筑材料。这类材料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环境友好性。环保型建筑材料包括高功能混凝土、高功能钢材、绿色涂料等。高功能混凝土具有优异的力学功能和耐久性,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维护成本。高功能钢材具有高强度、低能耗的特点,可以有效减轻建筑物的自重,降低碳排放。绿色涂料具有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第五章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技术5.1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存储和净化处理,实现对雨水的有效利用。雨水收集系统一般包括收集装置、储存装置和处理装置三个部分。收集装置主要负责将雨水从屋顶、地面等地方收集起来;储存装置则负责将收集到的雨水储存起来,以保证其后续的使用;处理装置则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以满足不同用途的用水需求。5.2中水回用技术中水回用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中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另一项关键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后,回用于生活、工业、农业等领域。中水回用技术的核心是中水处理设施,主要包括预处理设施、主处理设施和深度处理设施。预处理设施主要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如格栅、调节池等;主处理设施则对污水进行生物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深度处理设施则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如过滤、消毒等。5.3水资源保护措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水资源保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水资源保护措施:(1)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水型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防治水污染: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4)保护水源地:加强水源地保护,保证水源地水质安全。(5)恢复和保护湿地:湿地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水资源保护设施,应加强湿地的恢复和保护。(6)推广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第六章绿色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6.1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6.1.1概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绿色建筑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6.1.2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破碎、分选、筛分、压实等,通过对建筑废弃物进行物理处理,可以减小其体积,便于运输和填埋。物理处理技术还可以将废弃物中的可回收物质分离出来,为后续的资源化利用创造条件。6.1.3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针对建筑废弃物中的有害成分,通过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有中和、氧化、还原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弃物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6.1.4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解和转化,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资源。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有堆肥、发酵、生物降解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的体积,提高其资源化利用价值。6.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6.2.1概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将废弃物中的有价值成分提取出来,转化为新的建筑原材料或产品,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和资源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6.2.2再生骨料利用再生骨料是将建筑废弃物经过破碎、筛分等处理过程得到的具有一定粒径的骨料。再生骨料可以替代天然骨料用于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的生产,实现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6.2.3废渣利用废渣主要包括建筑废弃物中的粉煤灰、炉渣等。这些废渣可以作为混凝土掺合料,提高混凝土的功能,同时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环境污染。6.2.4废塑料利用废塑料是建筑废弃物中的常见成分,可以通过改性、再生等手段转化为新型建筑材料,如塑料混凝土、塑料砖等,实现废塑料的资源化利用。6.3建筑废弃物减量化措施6.3.1设计阶段减量化措施在设计阶段,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具体措施包括:(1)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提高建筑构件的互换性;(2)选用高功能、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3)合理布局建筑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6.3.2施工阶段减量化措施在施工阶段,通过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具体措施包括:(1)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损耗;(2)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现场管理;(3)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6.3.3运维阶段减量化措施在运维阶段,通过加强建筑物的维护保养,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具体措施包括:(1)定期检查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及时修复损坏部位;(2)优化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提高建筑物利用率;(3)加强建筑物的绿化和景观设计,提高环境质量。第七章绿色建筑环境监测与评估7.1环境监测技术7.1.1监测技术概述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绿色建筑环境监测技术成为关键环节。环境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大气、水质、土壤、噪声等方面的监测。通过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实时掌握绿色建筑的环境状况,为绿色建筑的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7.1.2监测技术分类(1)大气监测技术:包括气体污染物监测、颗粒物监测、气象参数监测等。(2)水质监测技术:包括水质化学成分监测、生物指标监测、水文参数监测等。(3)土壤监测技术:包括土壤污染物质监测、土壤物理性质监测、土壤生物性质监测等。(4)噪声监测技术:包括噪声源监测、噪声传播途径监测、噪声影响评估等。7.1.3监测技术的应用环境监测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时监测建筑环境质量,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依据。(2)评估建筑环境治理效果,为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3)预测建筑环境变化趋势,为绿色建筑规划提供参考。7.2绿色建筑评估体系7.2.1评估体系概述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是评价绿色建筑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评估体系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内容。7.2.2评估体系构成(1)评价指标:包括环境质量、节能降耗、室内舒适度、绿色建材、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等方面的指标。(2)评价方法:包括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综合评价等方法。(3)评价标准: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结合绿色建筑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7.2.3评估体系的应用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1)引导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过程,提高绿色建筑质量。(2)促进绿色建筑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3)为企业、消费者提供绿色建筑的评价依据。7.3绿色建筑环境效益分析7.3.1环境效益概述绿色建筑环境效益分析是对绿色建筑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平衡等方面的效果进行评估。环境效益分析有助于全面了解绿色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7.3.2环境效益分析内容(1)节能降耗:分析绿色建筑在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效益。(2)生态环境保护:分析绿色建筑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如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生物多样性等。(3)室内环境质量:分析绿色建筑对室内空气质量、光照、声环境等方面的改善效果。7.3.3环境效益分析的方法(1)定量分析:通过统计数据、监测数据等,对绿色建筑环境效益进行量化评估。(2)定性分析:结合专家意见、现场调查等方法,对绿色建筑环境效益进行定性描述。(3)综合分析: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绿色建筑环境效益进行全面评估。第八章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的融合8.1智慧城市与绿色建筑的关系8.1.1概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智慧城市与绿色建筑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智慧城市是指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绿色建筑则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二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即实现城市的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8.1.2智慧城市与绿色建筑的关系(1)相互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绿色建筑的支撑,绿色建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为绿色建筑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2)资源共享:智慧城市与绿色建筑在信息、能源、资源等方面具有共享性。通过整合资源,实现高效利用,降低城市运行成本。(3)协同发展:智慧城市与绿色建筑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环节相互依赖,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8.2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8.2.1建筑智能化概述建筑智能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建筑内的设备、系统进行集成和优化,实现建筑的高效、舒适、安全、环保。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对建筑内的环境、能耗、设备运行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实现能源管理、设备维护等智能化。(2)智能家居系统:为居民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控制。(3)智能安防系统:通过视频监控、门禁管理、入侵报警等手段,提高建筑的安全性。8.2.2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1)节能技术:采用节能型建筑材料、设备,结合智能控制系统,降低建筑能耗。(2)环保技术:运用环保材料,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3)可再生能源利用: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8.3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8.3.1规划与设计协同在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二者之间的协同关系,实现以下目标:(1)合理布局城市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2)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能源消耗。(3)构建绿色交通系统,减少污染排放。8.3.2技术与产业协同在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的技术与产业协同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1)推广绿色建筑技术,提升建筑品质。(2)发展绿色建材产业,促进产业升级。(3)培育智慧城市建设产业链,推动产业创新。8.3.3政策与法规协同在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的政策与法规协同方面,应加强以下工作:(1)制定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的相关政策,推动产业发展。(2)完善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的技术标准,保障工程质量。(3)加强监管,保证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第九章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9.1绿色建筑政策体系绿色建筑政策体系是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重要保障。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9.1.1政策目标政策目标旨在明确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方向,引导和激励各方积极参与绿色建筑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具体目标包括: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9.1.2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是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手段。主要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土地政策、技术研发与推广等。9.1.3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包括对绿色建筑产业的政策扶持、人才培养、宣传推广等方面,以促进绿色建筑产业的健康发展。9.2绿色建筑法规制定绿色建筑法规是保障绿色建筑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法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9.2.1科学性绿色建筑法规应基于充分的研究和实践,保证法规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9.2.2完整性绿色建筑法规应涵盖绿色建筑的技术、管理、评价等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法规体系。9.2.3可操作性绿色建筑法规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各级和相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执行。9.2.4灵活性绿色建筑法规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建筑特点,制定相应的法规内容,以适应不同需求。9.3绿色建筑政策实施与监管绿色建筑政策实施与监管是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