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情境-让家国情怀根植童心-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设计_第1页
大情境-让家国情怀根植童心-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设计_第2页
大情境-让家国情怀根植童心-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设计_第3页
大情境-让家国情怀根植童心-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设计_第4页
大情境-让家国情怀根植童心-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情境,让家国情怀根植童心——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设计【单元整体解读】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是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常特别的单元。它的重要之处在哪儿呢?第一,这是学生自小学以来,第一次遇到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单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导语页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出了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较低年的学生,更容易理解伟大志向、英雄气节对于个人未来和国家的影响。但是,这确实又是一个距离学生生活经验比较远的话题,因此课本选择了经典的诗文(《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延安,我把你追寻》),以及典型的人物(周恩来、梅兰芳)和事件来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每一篇文章,都有大量的背景,都有具体的故事,这些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变得可知可感起来,学生也就更容易被唤醒,被感染,被激发。你说这个单元是不是很重要?但是,对于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不可能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就能形成的,这一定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不断形成和加强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本单元教学中,也要避免过分渲染和刻意煽情;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感受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就好。第二,本单元的阅读要素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这一要素有关的有如下内容: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习作要素)纵向看,从三年级“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到四年级上册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难度上更上了一个台阶;再看,了解—把握—缩写,学生从模糊的感知,到借助一定的方法比较准确地把握,再到能够通过缩写把故事表达出来,从学习到运用,有梯度。横向看,四年级上册两个单元都提到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第三单元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第七单元是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从一件事到多件事,也是有梯度。本单元的阅读要素,作为学习把握主要内容的重要节点,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的特别之处又在哪里呢?一,阅读要素和选文的“搭配”很特别。本单元的课文共四篇,《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续须》、《延安,我把你追寻》,以及一篇补充阅读《难忘的一课》。其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续须》是直接指向“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目标的,而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在学习方法的习得,《梅兰芳续须》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运用习得方法,把握主要内容。但是《古诗三首》和《延安,我把你追寻》并不是服务于这一阅读要素目标的。那么,为什么两篇课文,还会出现在这一个单元呢?这两篇课文指向了人文要素目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在进行本单元学习的时候,可以将人文要素为线索,将整个单元串联起来。一种方式是在进行导语页的学习后,学生浏览单元内容,从整体上初步了解本单元通过哪些人物(人物群体)、哪些事件展开的,初步感知文章中体现的爱国精神。接着,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在深入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深刻体会。另一种方式是,从阅读要素入手,先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续须》(包括《难忘的一课》),再进行古诗和现代诗的学习,最终来进行总结古今中外,伟人、艺人、普通人,他们的故事中涌动的爱国情怀。在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是第二种方式。二,学习的方式很特别。想要单纯凭借几篇课文,就能够感受到那些人物的豪情壮志、英雄气节,很显然是不够的,不论老师怎样在挖掘课文上下功夫。因为,这些故事的发生,都是有特殊的时代背景的,想要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爱国精神,就必须了解当时的背景。既然背景这么重要,当然得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但是这个在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中有没有明确的体现。通过翻阅部编本教材,我们会发现,查阅资料这样的阅读要素,出现在五六年级: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那么在这里,老师可以简单地教给学生通过关键词查阅资料。例如,通过检索“周恩来简介”了解这个人物,检索“1910年东北日本”了解周恩来说出这句话的时代背景。此外,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的课后题中,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结合《大江歌》这首诗来理解十三岁的周恩来为何立下如此志向。《大江歌》,是1917年周恩来在日本学习时,为了反帝反风险弃学回国前所作的诗歌。这本身就是一首并不容易理解的诗歌,需要借助这首诗歌去理解课文中周恩来立志的原因,需要老师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思考。三,习作——写信,内容很特别。本单元的习作和阅读要素是没有关联的。写信,在过去是非常常见的通讯方式。但是随着手机的兴起和普及,书信逐渐被信息、电话等代替。但是,写信还有它现实存在的意义吗?是有的。有时,人与人的交流,需要这样有温度的表达方式,能够一个字一个字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另外,写信的格式也与很多其他应用问的形式相似,例如留言条、通知等。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写信的愿望和兴趣。例如,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写一封信,给低年级的弟弟妹妹写一封信,甚至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等等。总之,习作是表达的需要,是因为“我想要写出来”,而不是我们为了学习写信而写。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本单元两篇具体落实阅读要素的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讲述的是少年周恩来因为看到东北被日本人占领后,一个中国妇女受了欺辱却无处说理,深刻感受到伯父说的“中国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首先,学生要对周恩来这个人物有一定的了解。有的学生可能完全不了解,有的可能了解的也不深入,所以,建议学生在学习课文前,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周恩来,在脑海中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有了这个底色,再来学习,才能更好地着色。其次,这篇文章是有特定的时代背景的,清政府晚期腐败无能,各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我国的东北地区也被侵略者占领,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屈辱的生活。文中妇女亲人被轧死,无处说理只是其中一个事件。少年周恩来正是看到了一幕又一幕这样的事情,才深刻的感受到什么叫“中华不振”,才有了后来的立志。学生也要通过查阅资料,或者老师的介绍,对当时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只有做好了前面的两项工作,再来学习的时候,学生们才能“入情入景”。学习这篇课文落实阅读要素时,要注意步骤,一是让学生能够弄清楚文章一共讲了几件事,二是试着把三件事串联起来,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一共讲了三件事,可以让学生借助表格进行梳理:周恩来在被问到为何读书时,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周恩来从伯父那里知道了“中国不振”;周恩来看到一个中国妇女亲人被轧死,却无处说理。想要把它们变成一段连续的文字——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就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按照文章的顺序,运用“之所以……是因为……”,也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因为……所以……”。虽然到了四年级,朗读的练习还是不应该被忽视的。那这样的一篇课文,读什么呢?就抓住两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第一次出现,是老师问少年周恩来他的志向时。文中说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那么在朗读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要声音坚定,通过停顿突出决心的坚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第二次出现,是在惊讶的老师再次追问时,此时的周恩来会想到了什么?他希望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是人人平等的,没有压迫的,生活富足的……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当做少年的周恩来,想象期待的新中国的未来,再来朗读这一句。这次的朗读比之前的会更加慷慨激昂,更加的坚定有力,可以通过重读突出“崛起”,通过一字一字地读强调“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以放在原文的情境中读,还可以通过老师创设情境复沓读:当周恩来想到中国的大地上,插着日本的国旗,他坚定地说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他想到那个妇女抱着惨死的亲人,求助无门的时候,他痛心地说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他想到千千万同胞,屈辱地生活在侵略者的统治之下时,他大声地说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学生们更加体会到少年周恩来决心之坚定,理想之远大。周恩来少年时期立下的远大志向,一直影响着他,后来他考上了南开大学。在毕业和同学互赠留言时,他又写下了“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再后来,他又去往日本留学,为了反帝反封建,他决定弃学回国,投身革命,临行时又写下了《大江歌》。这一位伟大的人物,正是从小立志,并为之不懈奋斗,最终成为了开国的第一位总理。那么,作为一名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又是为了什么而读书呢?从伟大人物,自然地过渡到学生自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自然地播种到了每个学生的心里。通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尝试借助表格自主梳理《梅兰芳续须》一文的事情,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样的,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还是要通过搜索梅兰芳的资料,对人物有基本的了解。本文主要讲述了梅兰芳为了拒绝为日本人演戏,一次又一次地想办法,经历危险,克服困难,体现了梅兰芳的名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在梳理事件时,可以借助以下表格:日本人的行径梅兰芳的拒绝办法遭遇的困难和危险其实,除了两篇课文之外,课本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素材——《难忘的一课》。通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学习了通过几件事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阅读要素目标;又在《梅兰芳续须》一课中,进行了自主运用;紧接着,可以利用《难忘的一课》进行实践巩固,以达到习得这一能力的目标。其实,除了这一方法,在过去学习中学生也习得了很多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通过题目,了解起因-经过-结果,抓住关键语句等。可以借助语文园地交流平台的内容,对已学知识和新知识进行梳理整合。除了这几篇课文外,单元还安排了三首古诗和一首现代诗。虽然,它们没有服务于阅读要素的培养,但是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加深着学生对单元人文要素的理解。《出塞》和《凉州词》都是边塞诗,表现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万里长征人未还”,除了因为战争战死沙场的将士们,还有一些人也“未还”。为什么呢?不是不能还,而是不打退敌人,不取得胜利绝不回还。这是怎样的雄心壮志,这不正是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爱国之心?“古来征战几人回”,舍身为国,视死如归的英雄精神荡气回肠。《夏日绝句》出自“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学生首先要对李清照和这首诗歌的背景有基本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是人传递的情感:宋钦宗和宋徽宗二帝被金兵掠走,官员、兵将不思救主救国,竟然弃甲难逃,包括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竟然也临阵脱逃。“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开头两句势如千钧,让人肃然起敬;后两句将“无颜见江东父老”自杀的项羽与难逃的当朝官员对比,借古讽今,表达了怒其不争的愤恨和渴望拯救国家的慷慨豪情。总之,整个单元从不同角度选文,从古代戍边的将士,到伟大的英雄人物,到爱国的著名艺人,到光复后的台湾教师,有古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