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望天门山》《望洞庭》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_第1页
17《望天门山》《望洞庭》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_第2页
17《望天门山》《望洞庭》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望天门山》《望洞庭》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一、课程概览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学习《望天门山》和《望洞庭》两首古诗,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的情感。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为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教材第17课,与之前学过的《春晓》《静夜思》等古诗有相似之处。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巩固对古诗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感悟。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有:

-《望天门山》:描绘了诗人眺望天门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望洞庭》: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提升文化素养。

2.通过分析诗中的自然景观,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想象力。

3.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增强情感共鸣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望天门山》和《望洞庭》两首诗的基本内容,包括诗句的意境和描绘的自然景观。

举例:通过分析“天门中断楚江开”和“洞庭波光射白苹”等句子,让学生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文字描绘自然美景的。

-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包括正确的停顿、语气和情感表达。

举例: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跟读和自主朗读,掌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如《望天门山》中的“碧水东流至此回”。

2.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以及这些手法如何增强诗句的表现力。

举例:在《望洞庭》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教师需要解释“白银盘”和“青螺”的象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描绘。

-感悟诗人的情感,并将其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

举例:在讲解《望天门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两岸猿声啼不住”这句诗中的情感,让学生尝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诗人在面对壮丽景色时的感慨。四、教学资源与技术支持

1.多媒体资源:使用天门山和洞庭湖的图片,以及两首诗的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景象和情感。

2.阅读材料:准备与诗歌创作背景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诗人创作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古诗解析工具,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含义,并使用互动式白板软件,让学生参与诗句的解读和讨论。五、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5分钟)

内容:以一段描绘山水风光的短视频或图片集为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自然美景的魅力。接着提问:“你们觉得这些景色美吗?诗人又是怎样用语言来表达这种美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望天门山》和《望洞庭》。

2.新知探索(20分钟)

内容:

-首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诗,确保学生正确掌握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接着逐句分析《望天门山》和《望洞庭》的诗句,解释生僻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例如:“天门山和洞庭湖分别给你什么感受?诗人在这两首诗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分析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让学生理解这些手法如何增强诗句的表现力。

3.互动体验(15分钟)

内容: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诗,讨论诗中的自然景观和情感表达,并准备进行分享。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诗人,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表达诗中的意境,其他学生扮演听众,感受诗人的情感。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短诗,描绘他们心中最美的自然景观。

4.实践应用(5分钟)

内容:

-让学生选择一首诗,用自己的话复述诗中的内容和情感,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程度。

-设计一个小测验,包含诗句填空、选择题等,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和对诗意的理解。

-结束时,鼓励学生在家中向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古诗,以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六、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让我看到学生们对古诗的热爱和投入,他们在互动体验环节中表现出色,能够很好地理解并表达诗中的情感。但在实践应用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不够扎实,未来我会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另外,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创作自己的诗歌时遇到了困难,我计划在下节课提供更多的创作指导,帮助他们提升表达能力。七、教学资源与支持

多媒体资源:

-图片素材:收集天门山和洞庭湖的高清图片,用于展示诗中的自然景观,增强学生对诗意的直观感受。

-视频素材:剪辑相关的旅游视频,展示天门山和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中描绘的自然现象,如“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江水流动。

-音频素材:收录《望天门山》和《望洞庭》的专业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阅读材料:

-古诗背景资料:提供诗人杜甫的简介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和社会环境。

-古诗词解析:选编一些专家对《望天门山》和《望洞庭》的解读文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实践工具:

-诗歌学习笔记本:为学生准备专门的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笔记、个人感悟和创作练习。

-诗歌朗读反馈表:设计一个表格,让学生在课后自我评价朗读表现,包括语气、节奏和情感表达。

教学资源具体应用:

-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天门山和洞庭湖的景色,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古诗做好铺垫。

-在新知探索环节,播放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美,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诗句中的景象,帮助学生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