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实验学校、宁江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检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_第1页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实验学校、宁江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检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_第2页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实验学校、宁江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检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_第3页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实验学校、宁江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检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_第4页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实验学校、宁江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检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质检试题(道德与法治科)2024.1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2024年央视龙年春晚陕西西安分会场,“李白”与观众齐颂《将进酒》,再现“诗意满长安”的恢宏景象。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碰撞,画面唯美。这表现出中华文化的特点是:()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B.高科技是宣传中华文化的唯一方式C.拒绝接受一切外来文化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这是因为中华文化()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④独一无二,增添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豪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近年来,“新中式”服装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在款式、面料和工艺上,“新中式”服装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同时又吸纳了西方服饰的设计元素,这种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民族特色与国际潮流结合的设计风格,让中国传统服装美学焕发出新的时尚活力。这表明坚定文化自信要()①积极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推进中外间文化交流,兼收并蓄,交流互鉴④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高扬民族精神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2023年,哈尔滨冰雪旅游给冰冷的北方引来人山人海,春晚热曲“舞乐新疆”美轮美奂,惊艳全网;“村BA”篮球赛、“村超”足球赛带动了当地的特色旅游,带火了乡村特色文化。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有()①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赞美②广大群众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为文化体育活动注入新的活力③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定文化自信④展现了文化的魅力和多彩,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智力支持和物质保障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下列表格中是某中学给学生推荐的“寒假阅读书目”。推荐书目推荐理由《论语》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代表作,读者可透过经典,感受古圣先贤的道德智慧《与妻书》烈士林觉民写给妻子的诀别信,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情和对祖国深沉的爱《雷锋日记》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日记,平凡的文字难掩青春的激情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根据上述“寒假阅读书目”,该校寒假的阅读主题最有可能是()A.弘扬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法治文化 B.传承中华美德,提升自我道德修养水平C.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繁荣 D.践行扶危济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从《春秋》中的“父母在,不远游”,到唐朝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常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扶老之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中华传统美德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B.中华传统美德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C.美德的力量在于宣传,传承美德青少年应行动起来D.中华传统美德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7.2023年12月,一场6.2级的地震突袭甘肃,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忙碌在救援第一线,全力做好核灾救灾、隐患排查、秩序维护等工作,为百姓解决燃眉之急。紧要关头,广大参与救灾的党员干部()①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②勇担责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充分发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为群众撑起“保护伞”,守护人民安全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8.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八号,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的鼓舞下,几代航天人犹如捆绑式火箭,汇成托举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这种精神()①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②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基因一脉相承③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广州永庆坊曾经是粤剧名伶的聚集区,有着很深的粤剧文化底蕴。为满足周围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永庆坊新建了一座仿古园林式的粤剧艺术博物馆,每天前来参观听戏的游客和居民络绎不绝。这()A.推动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B.说明要传承全部中华传统文化C.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D.表明戏曲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下列古语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价值要求的是()①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③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④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1.在班级开展的“发展中的人口问题”主题式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围绕如何解决人口问题制作了以下方案,其中最有可能达成探究目标的是()A.召开模拟政协,分析不同人口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建议B.邀请人口问题研究专家来校进行讲座,介绍我国的人口数量变化C.组织同学们观看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纪录片,并分享观看感受D.制作我国人口分布与资源分配关系的图表,研究现阶段人口特点12.从日常制冷采暖到建筑材料制造、建筑施工,建筑业是诸多行业中的“能耗大户”。我国《“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从我国资源国情分析,国家大力推进绿色建筑是因为()A.我国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B.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C.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成为民生之患D.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3.孔江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广东2023年唯一入选新一批国家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近年来,孔江国家湿地公园不断加大湿地保护和建设力度,努力打造成广东省粤北生态的安全屏障、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典范。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改善生态环境.将金山银山转化为绿水青山B.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C.人类开发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才能创造奇迹D.绿色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14.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1.48‰。下列推论成立的是()A.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应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实施全面放开生育政策C.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调整生育政策→人口数量急剧增长D.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压力大→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15.2023年,我国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全年有效保护天然林资源1.72亿公顷,完成森林抚育任务105.9万公顷。这说明我国()A.持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B.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C.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D.资源环境形势仍然严峻16.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黄河纪要》。其中提出,依法从重惩治向黄河干支流和湖库区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水污染犯罪;综合生态环境损失、环境修复难度等情况,依法提高刑事罚金刑数额,增强刑事惩戒威慑力……这表明()A.我国环境形势非常严峻,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民财产安全B.黄河流域生产非常落后,企业依靠排放污水节约成本,提高利润C.黄河的发展关系全体中华儿女的安全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兴衰D.我国使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厉的法律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17.2024年4月26日,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正式开幕。本届世园会坚持“蓝绿交融、山水相依”的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保留80%地形地貌,近28公顷现状林地和401棵高大乔木,坚持“以会营城”,所有场馆在展会结束后将转变为市民公园、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场所永久保留。这()①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花园城市”②有利于整合文旅生态资源,发展绿色经济③展现了中国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④能够解决我国资源环境危机,促进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8.全面保护野生动植物,逐步建立国家植物园体系。深入推进长江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继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措施落实。全面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到2035年,全国自然保护地陆域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18%,典型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以上材料表明我国()A.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解决自然灾害问题B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C.贯彻新发展理念,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D.坚持绿色惠民,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19.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加快构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第二批制度创新经验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从中你能看出()①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②推动绿色发展的唯一途经是打造绿色发展区域③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先大力发展经济,后加强环境治理④我国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0.某市某中学道德与法治老师以“为2024年我市更好地发展出谋划策’为话题开展议题式教学,并设计了以下三个子议题:子议题一:探讨山区应如何发展经济又守住绿水青山子议题二:分析近年来市区生活环境持续美化的原因子议题三:如何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据此推断,这节课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积极参与民主生活C.推进乡村振兴战略D.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2023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回望历史,领悟前辈遗志,某校团委组织全体团员观看老电影《上甘岭》,以下几个场景深深地印在了大家的脑海中:场景1:坑道中的战斗生活最残酷的就是没有水,步话机员常常急得打自己的嘴巴,就是为了打出血用来滋润喉咙,以保证能够与上级联系。场景2:为了保护多数战友,一名战士毫不犹豫地扑向敌人投掷来的手雷……场景3:女卫生员唱起了歌曲《我的祖国》,当唱到“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时,坑道中全体志愿军战士合唱,表情肃穆坚毅,那是保家卫国的自豪神圣的表情!(1)从这些电影场景中,我们能汲取哪些精神力量?(4分)(2)小东认为:我国已经进人新时代,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已经不合时宜了,应弘扬时代精神。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6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2024年11月12日,知名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携最新作品回归。李子柒借助互联网+的新形式,以一种生动、直观的方式,传承中国的古典美、“桃源梦”,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与多样性,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包括海外)通过她的视频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她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级传播符号”。正如央视新闻对她的评价:“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1)结合材料一,请从文化的角度,谈谈材料中李子柒做法的意义。(8分)材料二:李子染,利用短视频的现代娱乐手段,躬耕田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和手工艺展现给世界,赋予了这些传统内容新的视觉体验,让古老的文化焕发新生。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正是传承的关键所在,同时用现代手段,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为拍好视频,她深入中国20多个省市,拜访了超过10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从他们那里汲取灵感,学习传统技艺。她坚持用时间打磨作品,每一帧画面都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尊重。(2)结合材料二,谈谈李子柒的事迹对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启示?(6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202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某班道德与法治兴趣小组围绕该文件,结合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了解广东生态现状】2023年5月8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2022年广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2年广东省空气质量总体优良;149个国考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92.6%;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近年来,广东省持续做好臭氧治理、无废城市建设、森林保护管理等环保工作,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1)以上材料传递出哪些信息?(4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长久之计。10年来,我国多措并举,“绿色家底”不断厚实,绿色发展成效显著。10年来,我国制定了生物安全法、长江保护法、湿地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法律,仅第三轮首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就问责289人10年来,我国建立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启动和稳定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