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773-2024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智能监测技术要求_第1页
DB37-T 4773-2024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智能监测技术要求_第2页
DB37-T 4773-2024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智能监测技术要求_第3页
DB37-T 4773-2024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智能监测技术要求_第4页
DB37-T 4773-2024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智能监测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3.100CCSP65ICS93.100CCSP65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DB37/T4773—2024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智能监测技术要求Technicalrequirementsforintelligentmonitoringofurbanrailtransitconstructionengineering20242024112820241228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 次前言 III112范引文件 13语定义 14体2通则 2工影分区 3监等与4监设备 4安及4维及55测目方法 5通则 5水位移 5竖位移 6深水位移 6倾斜 7支结应力 7土7孔水7地水位 8锚和钉8土分竖位移 8净收敛 8裂缝 8振动 8环噪声 9扬尘 10施污排放 11视监控 116测果预警 12通则 12监成果 12监预警 12附录A(料)影区划分 13A.1明盖挖基程变影分区 13A.2浅矿法盾隧道程响13A.3深矿法盾隧道程响14A.4采爆工施振动响14A.5噪影分区 14参考献 15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东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智能监测技术要求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智能监测。(GB3095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6722GB/T28452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软件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3196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9204信息安全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GB/T503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T28452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软件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3196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9204信息安全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GB/T503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911CJJ/T202HJ653(PM10和PM2.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JG188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智能监测intelligentmonitoring注:通常采用传感器、仪器量测、采集与传输设备、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或视频监控等方法。工程影响分区influencedzoneduetoconstruction:GB/T50911—2013,2.1.5]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注: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来源:GB50982—2014,2.1.6,有修改]frequencyofmonitoring:GB/T50497—2019,2.0.11]监测预警monitoringandearlywarning根据智能监测(3.1)的数据信息诊断和安全评估结果,当监测对象的受力、形变达到或超出所设定的允许范围,向工程参建方和管理方发出安全风险提示或发出危急信号、信息的过程。通则构GB50911GB50911GB509111/10~1/20GB/T20273、GB/T28452GB/T39204c)深埋矿山法和盾构法隧道工程影响分区应根据隧道结构的底板埋深、地质条件和工程经验等c)深埋矿山法和盾构法隧道工程影响分区应根据隧道结构的底板埋深、地质条件和工程经验等划分,宜按表3确定;表3深埋矿山法和盾构法隧道工程变形影响分区d)当在建工程所处地层较复杂时(如砂砾层、软土层、岩溶地区、填海区等),影响区范围应动态调整,当处于硬岩区域时,可适当缩小影响范围。4.2.34RRKGB6722A明(盖)1表1明()工程变形影响分区区域范围主要影响区(A)0.7HH·tan(45°-φ/2次要影响区(B)0.7H~2.0HH·tan(45°-φ/2)~2.0H可能影响区(C)2.0H注1:H为基坑设计深度(m),φ为岩土体内摩擦角(°);注2:工程影响分区的划分界线取表中0.7H或H·tan(45°-φ/2)的较大值。浅埋矿山法和盾构法隧道工程影响分区应根据隧道结构的底板埋深、地质条件和工程经验等2表2浅埋矿山法和盾构法隧道工程变形影响分区工程变形影响分区区域范围主要影响区(A)0.7H次要影响区(B)0.7H~1.0H可能影响区(C)1.0H注:H为暗挖隧道底板的埋深。工程变形影响分区区域范围主要影响区(A)1.0b次要影响区(B)1.0b~2.0b可能影响区(C)2.0b注:b为矿山法和盾构法隧道的毛洞跨度。表4工程爆破振动影响分区工程振动影响分区

区域范围振动影响区域 空气冲击波影响区域(开放空间)主要影响区(A) 震源周边1R范围震源周边1RK范围次要影响区(B) 震源周边1R~1.5R范震源周边1RK~1.5RK范可能影响区(C) 震源周边1.5R范围震源周边1.5RK范围注:R为爆破振动的安全允许距离,RK为爆破空气冲击波的安全影响距离。4.2.45表5工程噪声影响分区区域范围工程噪声影响分区主要影响区(A)开放场地200m封闭场地100m次要影响区(B)200m~300m100m~150m可能影响区(C)300m150mGB50911水/(GB50911/方案要求一致。通则(构GB/T50308GB50911GB50911//±1(1.0mm+2.0ppm×D)D1.0mm;明(盖)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断面布设根据隧道结构类型、风险等级等因素确定,且符合GB50911和CJJ/T202JGJ85.2.3明(盖)建(构)隧道竖向位移监测断面布设根据隧道结构类型、风险等级等因素确定,且符合GB50911和CJJ/T2020.5m1.0m;0.25mm/m0.02mm/0.55.4.2的规定。5.4.45.4.2倾斜5.3.35.2.22土压力23d2±10mm7d7d(1.0mm+1.0ppm×D),D3±1mm50m;3次裂缝±0.1mm振动0.1cm/s0.1Hz11minLeq(A1m1.2m10.5m1m1.2m1.2m95%;GB3096c)夜间时段从22:00到次日6:00;5m/s5.15.46表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15dB(A)610dB(A)GB/T20441.4JJG1887昼间夜间70dB(A)55dB(A)表7噪声监测仪的技术指标名称 指标 技术要求灵敏度 在250Hz或1000Hz的灵敏在30mV/Pa以全天候户外传声器

本底噪声 <25dB(A)SPL指向性 90°风罩抗风能力 风速30m/s不破坏;风噪声减>25dB(A)宽带噪声(计权声级)测量参数 Leq,L(n)(5,10,50,90,95…)Lmax,Lmin动态分析范围 ≥100dB(不换)测量范围 30dB(A)~130dB(A)噪声监测终端

频率计权 A计采样频率 ≤1s产生一组原始数噪声预警 具备设定值触发录音或录像功能校准 具备自动校准功能扬尘求,具体参数应满足表8的要求。表8扬尘监测仪技术指标90%;1求,具体参数应满足表8的要求。表8扬尘监测仪技术指标90%;1h90210:00至23:59;27(225名称指标技术要求监测方式连续自动监测测量量程0.01mg/m3~30.00mg/m3颗粒物监测仪时间分辨率60s流量漂移24h≤±10%设定流量,24h5%单组样品相对误差任意一组样品相对误差绝对值≤25%与参比方法比较平均相对误差不少于20对样品,平均相对误差≤±20%相关系数≥0.85(90%置信度)颗粒物监测仪重现性≤±7%除湿具备自动除湿或湿度补偿功能校准具备自动校准功能e)当发生临时断电时,从断电时起至恢复供电后仪器正常运行止,该时段内的监测数据作为无效数据。GB30951hmg/m39表9扬尘颗粒物排放限值标准μμg/m3μg/m3PM10年平均24h405070150PM2.5年平均24h15353575

一级

二级10表10施工污水监测技术指标监测项测量原理测量范围精度要求pH标配工业pH电极0~14≤0.1溶解氧含量用荧光法技术,自带NTC温补功能0mg/L~40mg/L;0%~200≤±2%F·S浊度红外光散射技术0.01NTU~4000NTU≤±1%F·S0.1NTU电导率电化学方式0μs/cm~2000μs/cm≤±1%F·S温度热敏电阻等-20℃~100≤±0.5%F·S190GB/T3196224h通则()查询和管理一体化。GB50911CJJ/T202附录A(资料性)影响区划分明()根据GB50911和CJJ/T202H(或H·tan(45°-φ/2))2.0(HφA.1。图A.1明(盖)挖法基坑工程变形影响分区根据GB50911和CJJ/T202综合确定浅埋隧道主要影响区、次要影响区和可能影响区。主要影响区(A)(B)(C)以0.7H和1.0H(H)A.2图A.2浅埋矿山法和盾构法隧道工程影响分区根据GB50911CJJ/T202(A)(B)(C)以1.0b2.0(b)A.3图A.3深埋矿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