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凸透镜成像与眼睛视觉-2022-2023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9 凸透镜成像与眼睛视觉-2022-2023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9 凸透镜成像与眼睛视觉-2022-2023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9 凸透镜成像与眼睛视觉-2022-2023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9 凸透镜成像与眼睛视觉-2022-2023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9凸透镜成像与眼睛视觉凸透镜成像规律说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被照景物与镜头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胶片(光屏)的距离为像距(暗箱的长度)。拍近景时,相当于物距缩小,则像距要增大,而胶片是无法前后移动的,只有靠移动镜头的前伸来扩大像距。反之则反。像的性质应用物距像距放大缩小倒立正立实象虚象同侧异侧u>2ff<v<2f缩小倒立实象异侧照相机u=2fv=2f等大倒立实象异侧f<u<2fv>2f放大倒立实象异侧幻灯机u=f/不成像u<fu<v放大正立虚象同侧放大镜二、眼睛外膜:角膜、巩膜眼球壁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①眼睛内膜:视网膜内溶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眼睛的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相当于凸透镜,其中主要是晶状体)晶状体的曲度由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进行调节,通过调节曲度从而改变折光系统的焦距。使成像成在是决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②成像部位: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然后通过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从而形成视觉。④仔细观察自己的眼睛:白色的为巩膜,黑圆圈为虹膜,黑亮点为瞳孔,瞳孔的大小与光线的强弱有关,光线过强则瞳孔缩小,所以瞳孔主要是在虹膜控制下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的多少。三、视觉与视力矫正①人眼视觉上的限制:①人眼能看到字的最近距离叫近点(大约10cm处),②人眼具有分辨力的最远距离,大约为2.5米左右。(上述主要原因是晶状体的曲度调节是有限度的)③人的盲点:视网膜上无感光细胞的地方,一般在近鼻侧。②远视原因:晶状体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弹性变小。近视原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而是物象模糊。③近视矫正办法:配戴凹透镜。远视矫正办法:戴凸透镜。一、凸透镜成像规律及验证1.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烛焰位于a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C【解析】根据“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实像的大小取决于物距的大小,即物距最大时实像最小,物距最小时实像最大,即在a点时最小,c点时最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A、B正确不合题意;当蜡烛在d点时,此时u<f,因此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2.如图所示,虚线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由发光点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可知()A.图甲为凹透镜,图乙为凸透镜 B.图甲、乙都为凸透镜C.图甲为凸透镜,图乙为凹透镜 D.图甲、乙都为凹透镜【答案】C【解析】甲:光线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向主光轴方向偏折,即使光线会聚,则为凸透镜;

乙:光线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即使光线发散,则为凹透镜。

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3.(2022七下·诸暨期中)如图甲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的图示位置,它所成像的形状应该如图乙中的()A.B.C.D.【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可知,P端比Q端到凸透镜的距离大,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P端的像比Q端的像的像距更小,像的大小更小,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4.(2022七下·诸暨期中)某小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图所示光具座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们把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们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面是他们的分析,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左调B.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右调C.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左调D.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右调【答案】B【解析】近视眼镜镜片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将它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后,光线比原来发散,即成像的位置会靠后,因此光屏应该向右调节。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5.(2022七下·诸暨期中)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AB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物体,A'B'是AB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下列四个关于AB所成像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将BA看作一条光线,它与主轴平行,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经过另一侧的焦点,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6.(2022七下·临海期中)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实验次序12345物距u/cm5040302520像距v/cm2224303860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B.当u=25cm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C.当v=24cm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2cm处向距凸透镜32cm处滑动,像会逐渐变小【答案】B【解析】A.根据表格可知,u=v=30cm,那么2f=30cm,解得:f=15cm,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当u=25cm时,此时f<u<2f,此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当v=24cm时,此时物距u=40cm,即u>2f,则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2cm处向距凸透镜32cm处滑动,此时物距增大,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的像会变小,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7.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答案】C【解析】根据图像可知,u=v=20cm=2f,则焦距f=10cm,故A错误;

当u=15cm时,此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当u=25cm时,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故C正确;

当物体从11cm移动到30cm时,物距不断增大,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磁性像变小,故D错误。故选C。8.如图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不正确的是()A.可能是酒和凸透镜对光产生折射,出现放大的像B.空杯时,“七仙女”的图片可能在凸透镜的焦点上C.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小,使原来在焦点上的图片移在一倍焦距以外,成放大的像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原来在焦点上的图片移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像【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可知,酒杯底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没有酒时,“七仙女”的图片恰好在焦点上,此时不成像,因此我们看不到。加入酒后,酒和瓶子底部构成的新的凸透镜的焦距变长,图片这时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可以看到,故A、B、D正确不合题意,而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9.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先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着他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不动”)。【答案】缩小;向左移动【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像距小于物距,那么像的性质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换成焦距为5cm的凸透镜时,焦距变小,则会聚能力变强,那么所成像的位置会离凸透镜更近,即像距变短,那么光屏应该向左移动。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得出的一些结论:如图所示,倍焦距处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倍焦距处是成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无论成实像还是成虚像,蜡烛总是越靠近,成的像越大。蜡烛向上移动时像向移动。用火柴盒把凸透镜的一半遮掉,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光屏上像的亮度变。【答案】一;二;焦点;下;能;暗【解析】(1)如图所示,一倍焦距处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2)无论成实像还是成虚像,蜡烛总是越靠近焦点,成的像越大。

(3)凸透镜成像是倒立的,即蜡烛向上移动时像向下移动。

(4)用火柴盒把凸透镜的一半遮掉,光屏上能成完整的像,光屏上像的亮度变暗。11.(2022七下·嵊州期中)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某次实验过程中,小敏移动光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2)若通过移动透镜,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镜应该移到厘米刻度处。(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为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光屏的上方,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操作:①光屏上移一段距离②蜡烛下移一段距离,可以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的是。(4)研究好成像规律后,小敏模拟了近视和远视的矫正,图乙中,小敏给透镜A戴上“眼镜“(凸透镜B),光屏上刚好出现清晰的像,摘下”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如图丙所示,若要通过移动蜡烛使像再次清晰,应将蜡烛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答案】(1)放大(2)45(3)①(4)远离【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此时物距u=30cm-15cm=15cm,此时像距v=60cm-30cm=30cm,即像距大于物距,则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将物距和像距交换数值,可要再次成清晰的实像,即此时的物距应该为30cm,则凸透镜的位置为:15cm+30cm=45cm。

(3)①光屏向上移动一段距离,相当于像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可要回到光屏中央,故①正确;

②蜡烛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根据“倒立性”可知,像的运动方向与蜡烛相反,即像还向上移动,肯定不能回到光屏中央,故②错误;

故选①。(4)眼镜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则拿走眼镜后,光线比原来发散了,即成像的位置靠后了。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此时应该将蜡烛远离透镜。1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当把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蜡烛在图乙所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3)若想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4)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放在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是(填“近视”或“远视”)。【答案】(1)10.0(2)放大(3)右(4)凹;近视【解析】(1)根据“移动光屏光斑的面积不变”可知,射到光屏上的是与主轴平行的光线,即左侧的灯泡应该在凸透镜的焦点上。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为:f=50cm-40cm=10cm;

(2)根据图乙可知,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则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要使像变得更大一些,就必须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

(4)根据“向右移动光屏”可知,放入眼镜后像距增大了,即光线比原来发散了,那么它是凹透镜,因此老师的视力缺陷是近视眼。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1)为探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物距u/cm焦距f/cm像距v/cm1158172103031260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像距越(填“大”或“小”)。(2)小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为“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距离,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所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填序号)。【答案】(1)大(2)④【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像距越大。

(2)比较甲和乙图可知,物体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如果将“E”变成“R”,那么光屏上所成的像为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应该为④。14.(2021七下·越城期中)阳光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凸透镜焦距f实验序号物屏距离L厘米第一次成像第一次成像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的大小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的大小10厘米1491435放大3514缩小2451530放大3015缩小3402020等大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435不能在光屏上成像15厘米5802060放大6020缩小6642440放大4024缩小7603030等大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855不能在光屏上成像(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在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答案】(1)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着物距u的增大而减小(2)物屏之间的距离;第一次成像的物距是第二次成像的像距(3)物屏之间的距离大于4倍焦距【解析】(1)通过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可知,物距越小,而像距越大,所以得到结论: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减小;

(2)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可知,物屏距离不变,而物距与像距交换,此时都能在光屏上成像,而且第一次成像的物距是第二次成像的像距。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只有序号1、2、5、6实验中,才可在屏上成两次像,可得出的结论:在物屏之间的距离大于4倍焦距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15.(2022七下·诸暨期末)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敏想知道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做了如图甲实验,让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与镜面平行的白纸,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后,点燃蜡烛,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的像如图丙所示,若要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则可以将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移动。(3)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摔坏了,就用橡皮泥把的部分补上(如图丁所示)。如果用这个凸透镜继续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买趣则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A.光屏上的像与原镜片成像情况几乎相同B.光屏上能出现两个烛焰的实像C.光屏上能出现一个残缺的实像D.光屏上能出现三个烛焰的实像【答案】(1)10(2)下(3)A【解析】(1)根据图乙可知,当透镜到白纸的距离为10cm时被烤焦的时间最短,那么该透镜的焦距f=10cm。

(2)根据图丙可知,像成在光屏上面,要使像移动到光屏中央,则像必须向下移动。而凸透镜的移动方向与像的移动方向相同,即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3)凸透镜被摔掉部分后,它的焦距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成像的特点不会发生改变,只是由于会聚光线的减小,所成的像比原来完整时暗一些,故选A。二、凸透镜成像相关仪器原理16.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监控摄像头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会聚作用B.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2倍焦距以外C.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答案】B【解析】监控摄像头的镜头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而近视镜片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错误;

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u>2f,此时汽车位于摄像头的2倍焦距以外,故B正确;

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小,故C错误;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B。17.(2022七下·杭州期末)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当有人靠近摄像头至1米左右时,收银机上的传感器能接收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并启动摄像头拍照,完成支付。下列关于"刷脸"支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属于可见光B.人距摄像头越近所成的像越大C.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D.摄像头内可选用焦距是2米的凸透镜【答案】B【解析】A.在红光外面,存在一种看不到的光,这就是红外线,故A错误;

B.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人距离摄像头越近,则所成的像越大,故B正确;

C.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必须在一倍焦距以外,因此使用焦距为2m的凸透镜时会很不方便,故D错误。故选B。18.(2022七下·嘉兴月考)如图为某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远离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影像传感器的位置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答案】B【解析】A.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要得到更大的像,必须减小物距,即将镜头靠近景物,故A错误;

B.为了扩大拍摄范围,就必须减小像的大小,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此时需要增大物距,即远离景物,故B正确;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景物应该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此时影像传感器的位置应该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D错误。故选B。19.(2022七下·诸暨期中)小科在如图1所示的电梯中,他通过面前电梯内的镜子看到身后电梯显示屏中显示的数字,如图2所示,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他想把看到的图像拍摄下来,拍摄时,平面镜中的像应该距离小科手机镜头两倍焦距以外B.小科通过镜子看到的数字图像在镜子上C.小科所乘电梯正在上行,将要到达二楼D.通过镜子看到的数字图像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答案】B【解析】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体应该在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数字图像并没有在镜子上,而是在镜子左侧一定距离处,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此时的楼层为2,箭头朝上为上行,即电梯上行,即将到达2楼,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通过镜子看到的数字图像是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20.(2022七下·余杭期中)如图所示,小阳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答案】A【解析】使用自拍杆后,人脸距离手机的距离增大,即物距增大,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此时像距减小,像也变小。由于平面内可以看到更多的景物,因此可以增大取景范围,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21.如图所示,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且胶片应正立放置B.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D.将白色墙上蒙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可知,墙壁上成放大的实像,则f<u<2f,即手电筒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在10cm和20cm之间。因为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所以胶片应该倒立放置,故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合题意;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故C正确不合题意;在白色墙壁上蒙一层红布,则它只能反射红光,其余的色光全部被吸收,因此看到像中五环颜色为红色和黑色,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22.如图是用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可登录网页查看物品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品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摄像头可以看成是一个放大镜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向后移动【答案】D【解析】A.物品上的二维码自己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故B错误;

C.当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体应该在二倍焦距以外,故C错误;

D.二维码超过设定的方框时,即像太大,要使像变小,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此时要增大物距,即物品不动,把手机向后移动,故D正确。故选D。23.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小航送给奶奶一个放大镜,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细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如图2-Z-12甲所示。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放大的虚像。为了模拟上述现象,小航利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先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A、B、C三点中的点处,然后再从透镜的(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答案】正立;C;左【解析】(1)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2)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乙图可知,蜡烛所在的刻度为50cm,则左侧40cm时为凸透镜的焦点,则当凸透镜在C点时恰好在一倍焦距内。由于虚像与蜡烛都呈在凸透镜的右侧,因此从透镜的左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火焰的像。24.(2022七下·余杭期中)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镜头相当于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填“会聚”或“发散”),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cm。【答案】凸;会聚;20【解析】(1)摄像头就是照相机,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物体在摄像头里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物距u>2f,即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25.(2022七下·温州期中)如图所示,人脸识别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是(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某人站在镜头前,屏幕上只显示人脸的一部分,若要在屏幕上显示完整的人脸,他应离镜头(填“远”或“近”)些。【答案】缩小;远【解析】(1)人脸识别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是缩小的实像;(2)若要显示完整的像,那么像要变小,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此时要增大物距,即他离镜头要远一些。26.(2022七下·萧山期中)如图,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门口安装红外监控摄像机,从而快速检测学生体温、健康码是否正常。摄像头与我们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镜头所用透镜与(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镜片相同,当人逐渐靠近拍摄时,所成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照相机;远视眼镜;变大【解析】(1)摄像头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生活中的照相机原理相同。

(2)近视眼镜为凹透镜,远视眼镜为凸透镜,而该镜头为凸透镜,因此与远视眼镜镜片相同。

(3)当人逐渐靠近拍摄时,物距减小,根据“物近像远大”可知,此时所成的像将变大。三、眼睛结构与视力矫正27.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A.远视眼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 B.远视眼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C.近视眼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 D.近视眼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答案】A【解析】拿走眼镜片后,根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可知,此时像距增大,即光线比原来发散了,那么放入的眼镜片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则该镜片为凸透镜,也就是远视眼镜片,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28.如图所示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B.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D.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答案】A【解析】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视网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物像,物像刺激感光细胞产生信息,沿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了视觉。所以A错误;

B.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晶状体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得成像在视网膜前面,所以正确;

C.结构9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正确;D.结构10耳蜗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正确,耳蜗是听觉的感受器;故答案为:A.29.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眼中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其眼睛出现的问题及纠正方法为()A.近视眼,应戴乙镜片 B.近视眼,应戴丙镜片C.远视眼,应戴乙镜片 D.远视眼,应戴丙镜片【答案】B【解析】根据甲图可知,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应该为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30.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形状可以改变(如图甲所示),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的。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A.近视眼,镜片Ⅰ B.近视眼,镜片ⅡC.远视眼,镜片Ⅰ D.远视眼,镜片Ⅱ【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可知,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因此为近视眼,应该用凹透镜矫正,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31.(2022七下·诸暨期中)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色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D【解析】A.图甲中,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可知,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图乙中,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要使像回到视网膜上,即必须使光线发散,因此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色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每条反射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2.(2022七下·永康期中)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阐述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D.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答案】D【解析】根据甲图可知,成像在视网膜前,为近视眼,应该用凹透镜矫正。根据乙图可知,成像在视网膜后面,为远视眼,应该用凸透镜矫正,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33.(2022七下·东阳期中)学习科学知识时,可以将自然现象的发展按先后顺序联系起来,构建流程图的形式便于我们理解和掌握。下面的流程图正确的是()A.听觉形成过程: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一耳蜗一听神经一听觉中枢B.视觉形成过程:光线→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一视神经→视觉中枢C.果实和种子形成:植株生长→受精→传粉→开花→结果D.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胱带→胎盘→胚胎【答案】A【解析】A:听觉形成过程: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一耳蜗一听神经一听觉中枢,正确。

B:视觉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支撑、固定眼球)→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传导视觉信息)→大脑视觉中枢(形成视觉),错误。

C:果实和种子形成:植株生长→开花→传粉→受精→结果,错误。

D: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胎盘→脐带→胚胎,错误。故选A。34.做好课本实验是学好科学的前提条件。某同学配戴眼镜凝视课本上的文字,将眼睛慢慢移近,直至看不清楚为止,摘下眼镜后又能看清课本上的文字。该同学可能有的视力缺陷及其成因是()A.有近视,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B.有近视,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小C.有远视,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D.有远视,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小【答案】A【解析】将眼睛慢慢靠近课本时,根据“物近像远大”可知,此时所成的像会移到视网膜的后面,因此会看不清。摘掉眼睛后,又能看清课本上的字了,说明此时像向前移动到视网膜上了,即光线比戴着眼镜时更加会聚。据此可知,戴上眼镜后会使光线发散,应该为凹透镜,也就是近视眼,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故选A。35.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或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镜属于(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为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填“A区”或“B区”)看远处的同学,再也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或摘下眼镜了。【答案】远视眼镜;A区【解析】(1)张老师看近处的课本时需要戴上眼睛,即看近处的物体时不清楚,那么眼镜为近视眼镜。

(2)A区厚薄均匀,即A区对光线没有会聚或发散能力。因为张老师看远处物体时不用佩戴眼镜,所以看远处物体时眼睛没有问题,此时可以通过A区看远处的同学。36.(2022七下·仙居期末)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眼睛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的实像。(2)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眼镜矫正。图乙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选填“①”或“②”)。(3)长时间用眼后,会使眼睛干涩,有的同学喜欢用眼药水缓解。下列不支持使用眼药水的是。A.有的眼药水,会使睫状肌继续工作,导致疲劳更难缓解。B.有的眼药水主要成分与泪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涩时,可适当缓解症状。C.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长期过度接触防腐剂,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答案】(1)凸透;倒立缩小(2)②(3)A;C【解析】(1)图甲中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纠正。故图乙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②。

(3)A:有的眼药水,会使睫状肌继续工作,导致疲劳更难缓解,有害,不支持使用眼药水。

B:有的眼药水主要成分与泪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涩时,可适当缓解症状,支持眼药水使用。

C: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长期过度接触防腐剂,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有害,不支持使用眼药水。故选AC。37.(2022七下·诸暨期中)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学校开展了线上教学。有同学没有注意保护眼睛,导致视力下降。(1)如图甲所示,视力正常的人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实现眼睛自动变焦,使物体成像在上。分析两种情形的焦距大小,看近处时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看远处时的焦距。(2)全飞秒近视手术应用了新一代近视矫正技术。如图乙所示,削去眼角膜上的一部分组织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相当于一个镜,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答案】(1)视网膜;小于(2)凹透镜【解析】(1)如图甲所示,视力正常的人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实现眼睛自动变焦,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分析两种情形的焦距大小,看近处时的凸度大于看远处时的凸度,则前者的焦距小于看远处时的焦距。

(2)全飞秒近视手术应用了新一代近视矫正技术。如图乙所示,削去眼角膜上的一部分组织并从切口取出,此时眼角膜的中间比边缘薄,从而使角膜相当于一个凹透镜,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38.(2022七下·义乌期中)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且仍然不断呈上升趋势。(1)近视眼的眼球在结构上不同于正常眼的特点,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选填图一中的数字序号)的曲度过大。(2)近视眼患者需要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