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 第三章综合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解析版)_第1页
专题20 第三章综合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解析版)_第2页
专题20 第三章综合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解析版)_第3页
专题20 第三章综合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解析版)_第4页
专题20 第三章综合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0第三章综合测试总分16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2022八下·浙江期中)图所示分别是氧气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检验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A.制取氧气B.验满氧气C.收集氧气D.检验氧气【答案】A【解析】A.过氧化氢为液体,二氧化锰为固体,因此发生装置选择“固液常温型”,此时长颈漏斗的下口要浸没在液面以下,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它能否复燃,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应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通入氧气的导管应该深入集气瓶底部,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检验氧气时,应该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内部,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2.(2022八下·浙江期中)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B.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体积与总体积之比约为1∶5C.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只约占0.04%,因此它几乎没什么用D.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是稀有气体【答案】B【解析】空气中氮气的体积约占总体积的78%,氧气体积约占总体积的1/5。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约占总体积的0.031%,虽然少,但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故B正确,而A、C错误;

空气中含量约占0.934%,不是含量最少的气体,故D错误。故选B。3.(2023八下·义乌期中)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B.反应中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C.该化学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D.碳化钼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答案】A【解析】A.反应中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故A正确;

B.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都是2,即分子数目保持不变,故B错误;

C.反应物是水和一氧化碳,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有两种,肯定不是化合反应,故C错误;

D.碳化钼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故D错误。故选A。4.(2023八下·浙江期末)实验室中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__K2MnO4+MnO2+OA.B.C.D.【答案】B【解析】在高锰酸钾分解的过程中,由于生成的氧气质量不断增大,因此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当反应结束后,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

该反应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进行,因此开始一段时间内没有氧气生成,且此时氧气的质量为零。此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大直至不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

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只有氧元素的质量会发生改变,其它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故C正确不合题意;

在反应过程中,由于氧气的生成,因此氧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因此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先减小后不变,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5.(2023八下·义乌期中)已知:氮气的沸点﹣196℃,氧气的沸点﹣183℃.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流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B.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C.在蒸发的过程中氧气先被蒸发出来D.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活泼,故可用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答案】B【解析】A.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15,故A错误;

B.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故B正确;

C.氮气的沸点低于氧气的沸点,所以在蒸发的过程中氮气先被蒸发出来,故C错误;

6.(2023八下·吴兴期中)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A.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B.不同种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C.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由大到小D.含氮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低到高【答案】C【解析】A.地壳里元素含量从高到低的是:氧、硅、铝、铁、钙等,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钠、镁、铝、硅原子序数分别是:11、12、13、14,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含量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3%,稀有气体占0.94%等,所以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氨气、氮气、亚硝酸钠、硝酸钠四种含氮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0、+3、+5,化合价依次从低到高,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7.()某学生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对温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h测定。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当日时刻,纵坐标为CO2浓度)()A.B.C.D.【答案】C【解析】0~6时,由于没有光照,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二氧化碳含量升高;6~18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含量降低;18~24时,光照逐渐减弱,此时逐级仅进行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故答案选C。8.()下图是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甲、乙两处的气体交换主要通过的原理是()A.呼吸作用 B.渗透作用 C.扩散作用 D.交换作用【答案】C【解析】人体气体交换都是靠扩散作用实现的。故答案为:C。9.()将25gA物质和5gB物质混合,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反应后的混合物含10gA和11gC,同时还含有一种物质D。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则它们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能是()A.A+B=C+D B.A+2B=2C+D C.2A+B=2C+D D.2A+B=C+2D【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将25gA物质跟5gB物质混合,加热使之充分反应。经分析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10gA、11gC和另一种新物质丁,

则A和B的质量减小,则反应物是A和B;C和D的质量增加,那么生成物是C和D。

由于反应后混合物中有10gA,说明A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5g-10g=15g,B全部参加反应,为5g,

因此反应物的总质量为15g+5g=20g;

由于反应后生成了11g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D的质量为20g-11g=9g;

反应物和生成物A、B、C、D的质量比为:15g:5g:11g:9g=15:5:11:9;

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

设A、B、C、D等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x、y、z、m,

则有:30x:20y:44z:18m=15:5:11:9,

解得:x:y:z:m=2:1:1:2;

则A、B、C、D的分子个数比为2:1:1:2,故化学方程式为:2A+B═C+2D。故选D。10.()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检验氧气化学性质实验中,实验记录或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坩埚钳将木炭从上往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充分利用瓶中氧气B.将打磨后的铁丝绕成螺旋状,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放热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应预先装有少量水或铺上一层细沙【答案】C【解析】A.用坩埚钳将木炭从上往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充分利用瓶中氧气,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将打磨后的铁丝绕成螺旋状,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并放热,生成大量的白烟,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应预先装有少量水或铺上一层细沙,防止熔融物低落造成瓶底炸裂,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1.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00.500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A.x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化合物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答案】D【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50g+0.5g+0g+0g=23g+x+24g+3g,解得:x=0.5g,故A正确不合题意;

甲质量减小为反应物,乙的质量不变,丙和丁的质量增大,为生成物,则反应物只有一种,因此为分解反应,故D错误符合题意;

因为甲为唯一的反应物,所以甲应该为化合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

丙和丁的质量之比为:24g:3g=8:1,故C正确不合题意。故选D。12.将20g甲、5g乙、8g丙三种纯净物混合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可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5g甲、16g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是()A.12g B.9g C.4g D.17g【答案】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那么得到:20g+5g+8g=5g+16g+x,解得:x=12g。故选A。13.(2022八下·南浔期末)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实验后,遮光部分滴加碘酒后变蓝色B.图一中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C.图二的作用是褪去叶片中的绿色D.此实验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答案】A【解析】A:叶片的遮光部分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图一中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A错误。

B:图一中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C正确。

C: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所以图二的作用是褪去叶片中的绿色,A正确。

D:过此实验我们可以证明:见光的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未见光的绿叶不能制造淀粉,因此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D正确。故选A。14.(2022八下·温州期末)小明在做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MnO2_A.a点表示氯酸钾的质量B.b点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C.c点表示氯酸钾、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D.d点表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答案】D【解析】A.a点时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即此时还没有达到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那么此时a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总质量,故A错误;

B.b点时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那么此时氯酸钾正在发生分解反应,此时b点表示二氧化锰、剩余的氯酸钾和生成的氯化钾的总质量,故B错误;

C.c点时固体的质量达到最小值,即此时氯酸钾已经完全反应,此时它表示二氧化锰和氯化钾的总质量,故C错误;

D.d点和c点的数值保持不变,即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总质量,故D正确。故选D。15.(2022八下·诸暨期末)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A、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以及叶绿体,需要暗处理,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说法正确;

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法正确;

C、丙装置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法正确;

D、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有很多,不只有二氧化碳,所以不能证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说法错误。故选D16.(2022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所示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模拟吸气运动B.图乙中钢棒A端为N极C.图丙中白磷换成硫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图丁中玻璃片粘在烧杯底部是因为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时放出热量【答案】A【解析】A:图甲空气进入,所示模拟吸气运动,A正确。

B:图乙中,N极被吸引,钢棒A端为S极,B错误。

C:图丙中白磷换成硫,产物为二氧化硫,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错误。

D: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时吸收热量,D错误。故选A。17.(2022八下·新昌期末)读图识图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甲: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B.图乙:加热-定量氣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C.图丙: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D.图丁: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滴加足量的相同的稀盐酸【答案】C【解析】A.根据2H2+O2=点燃2H18.(2022八下·柯桥期末)如图是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②处氧气浓度小于①处B.图乙中③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④处C.图甲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图乙为肺泡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低于氧气浓度【答案】D【解析】A:进行过程②时,血液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②处氧气浓度大于①处,A错误。

B:图乙中③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④处,B错误。

C:图甲为肺泡,图乙为人体的组织细胞,C错误。

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低于氧气浓度,D正确。故选D。19.(2022八下·金东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环境因素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如图装置开展探究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装置是为了研究无机盐浓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B.相同时间内,LED灯管调至第1级时产生的气泡最多C.烧杯中金鱼藻产生的气泡,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需要利用烧杯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来提高水中氧气的含量【答案】B【解析】A.可升降的LED灯距离不同,表示光照强度不同,所以此实验探究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相同时间内,LED灯管调至第3级时,因为烧杯中的金鱼藻与灯的距离越远,光照越弱,光合作用就弱,此时产生的气泡最少,LED灯光调至第1级时离金鱼藻距离最近、光照强度最强,金鱼藻的光合速率最高,产生的气泡最多,B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因此烧杯中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是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二氧化碳的浓度可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速率越高。烧杯中的碳酸氢钠溶液能够释放二氧化碳,使金鱼藻光的光合作用增强,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2022八下·吴兴期末)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甲表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变化B.乙表示加热氯酸钾(含少量MnO2)制取氧气时固体物质种类的变化C.丙表示双氧水(含少量MnO2)分解时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化D.丁表示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等的双氧水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答案】B【解析】A.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在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断减小。当反应结束后,由于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仍然有氧元素,因此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是零,故A错误;

B.在反应前,固体中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两种物质;在反应中,有氯酸钾、氯化钾和二氧化锰三种物质;在反应后,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两种物质,故B正确;

C.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其中氢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而溶液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可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先增大后不变,故C错误;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21.(2022八下·浙江期中)已知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现有1.6g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①一定含有C、H元素;②一定不含有O元素;③可能含有氧元素;④一定含有O元素;其中正确的是。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答案】①②;1:4【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4.4g+3.6g-1.6g=6.4g;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4.4g×3244=3.2g;

水中氧元素的质量:3.6g×1618=3.2g;

则生成物中氧元素的总质量:3.2g+3.2g=6.4g;

22.()下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蝗虫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中的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CO2,据图回答问题。(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蝗虫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1)该装置可测定的是蝗虫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O2的速率还是释放CO2的速率?。(2)15min后,U形管左右两侧的管内液面位置有何改变?。【答案】(1)吸收O2的速率(2)左边上升,右边下降【解析】(1)蝗虫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装置中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CO2,导致装置内的气压降低,因此可以通过吸收氧气的多少来测定蝗虫的呼吸作用速率。故填吸收O2的速率。

(2)15min后,A瓶由于蝗虫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导致A瓶气压降低,B瓶中是死去的蝗虫,不进行呼吸作用,装置内的气压保持不变,因此会大于A瓶中的其他,故U形管管内液面左边上升,右边下降。故填左边上升,右边下降。23.()静呼吸时,一般成年人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相等,约为500mL。在平静呼吸之末,肺内尚存有气体约2400mL。经测定还表明,吸入气、呼出气和肺泡气之间,各种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差别很大,如下表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成分类别O2体积分数/%CO2体积分数/%吸入气20.960.03呼出气16.204.5肺泡气14.05.6(1)呼出气中O2含量高于肺泡气,而CO2含量低于肺泡气,说明了什么?。(2)在每次吸气过程中,吸入气中不参与气体交换并被呼出的部分气体,存在于呼吸系统的什么部位?。(3)上述事实表明了什么?。【答案】(1)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里存在着气体(2)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3)表明了生物呼吸过程中,仅进行了极少量的气体交换,而大部分气体未进行气体交换,为氧含量较高的气体【解析】(1)(2)空气经鼻的过滤、温暖和湿润后,通过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达到肺,最后进入肺泡,那么呼出的空气也同样会经历这一段呼吸道。但是气体在呼出的过程中,无法将气体全部排除,还会由一部分气体会存在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里。呼出气中O2高于肺泡气是由于吸入的O2有一部分留在了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里,所以O2含量会比肺泡气高;而肺泡气中CO2含量体内比体外高,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的二氧化碳混合后,总含量会低于肺泡气中CO2含量。不参与气体交换并被呼出的部分气体,进入人体后,就会存在于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故填(1)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里存在着气体(2)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

(2)由表格可知,吸入气中O2体积分数为20.96%,呼出气中O2体积分数为16.20%,仅消耗了4.76%,仅占比极少数,并且还有很大一部分气体未进行气体交换。故填表明了生物呼吸过程中,仅进行了极少量的气体交换,而大部分气体未进行气体交换,为氧含量较高的气体。24.(2022八下·诸暨期末)如图是小勇用自制空气炮吹灭烛焰的实验。拉伸弹性溥膜然后放手,空气会从端喷出,从而吹灭蜡烛。烛焰被吹灭是由于。利用烛焰被吹灭确定空气流动与下列哪项采取的科学方法相同?①用磁感线表示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②利用被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来比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③控制电压相等,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答案】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②【解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蜡烛火焰被吹灭是由于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利用烛焰被吹灭确定空气流动,使用了转换法。

①用磁感线表示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使用了模型法;

②利用被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来比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使用了转换法;

③控制电压相等,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选②。25.(2022八下·新昌期末)如图甲所示是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应用此方法可以抢救因异物堵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1)异物排出时,横隔膜处于图乙中(选填“A"或“B")位置。(2)图丙是患者在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曲线(选填“AB"或“BC”)段表示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答案】(1)A(2)AB【解析】(1)异物排出时,人应该属于呼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间内肌收缩时,胸腔内体积减少,故横隔膜处于图乙中A位置。

(2)吸气时,胸腔体积增大,内压力减小,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故曲线AB段表示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26.汽车尾气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为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人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CO和NOx转化为N2和CO2。(1)写出CO和NOx在“催化转化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x=1,CO和N2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若x=2.5时,则NOx的化学式为。【答案】(1)2xCO+2NOx催化剂__N2+2xCO2(2)2:1(3)N2【解析】(1)CO和NOx在“催化转化器”中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xCO+2NOx催化剂__N2+2xCO2;

(2)若x=1,方程式为2CO+2NO催化剂__N2+2CO2,则CO和N2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3)若x=2.5时,则NOx的化学式为N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42分)27.(2023八下·吴兴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I实验中可以推测氮气具有的性质是(写出2点)(2)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3)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mL刻度处才停止。【答案】(1)不可然、不助燃、不溶于水(2)③①②④(3)1【解析】(1)根据图I可知,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从而使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被压入集气瓶内,而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由此可知,氮气肯定不能燃烧,也不能帮助燃烧,且不溶于水。

(2)根据图II可知,这个实验的操作顺序为: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即正确顺序为③①②④。

(3)试管的容积为45mL,则其中氧气的体积为:45mL×20%=9mL;

那么反应结束后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小9mL;

则注射器活塞对准的刻度为:10mL-9mL=1mL。28.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除二氧化锰外,许多水果对过氧化氢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为了探究苹果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影响,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进行以下实验。​​​​⑴检查装置气密性。⑵称取1克苹果,切成小块放入烧瓶中,量取1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塞子,当液滴移至A点时开始计时。⑶当观察到液滴恰好至B点时(AB间玻璃管容积为6毫升),记录所需时间。⑷依次用不同质量的苹果重复步骤2和3,记录并处理数据,结果如图乙。①小明把烧瓶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保持温度不变。温度升高会导致液滴移动变快,原因是(例举一个)②第(3)步除了可以用记录液滴移动相同距离所用时间来比较分解速度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③本实验可得出的。④若用20毫升5%的过氧化氢溶液与6克苹果重复上述实验,预测实验中步骤3记录的时间是秒。【答案】温度升高导致生成的气体膨胀,体积变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记录液滴在相同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过氧化氢溶液用量一定时,其分解速度随苹果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大得越来越慢;100(只要时间不超过150秒即可)【解析】因温度升高导致生成的气体膨胀,体积变大,从而会导致液滴移动变快,所以实验时要保持温度不变;第(3)步除了可以用记录液滴移动相同距离所用时间来比较分解速度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记录液滴在相同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由实验中的变量及现象可知,过氧化氢溶液用量一定时,其分解速度随苹果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大得越来越慢;1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测得速率为0.04毫升/秒,若用20毫升5%的过氧化氢溶液与6克苹果重复上述实验,预测实验中步骤3记录的时间不超过150秒。29.(2022八下·仙居期末)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猜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准备了如下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具:生长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清水、小烧杯、碘液、透明的钟罩(玻璃罩)等,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应将甲、乙两个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以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2)将甲、乙两个装置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然后从甲、乙两个装置的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子,放入中隔水加热,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再滴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若,则该猜想成立。【答案】(1)有机物(2)酒精;甲装置中叶片不变色,乙装置中叶片变成蓝色【解析】(1)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是暗处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防止其对实验造成影响。

(2)酒精溶解叶绿素,防止叶绿素的绿色对实验造成干扰。甲装置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缺乏二氧化碳;乙装置内是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中有二氧化碳。碘液遇到淀粉变蓝色。甲装置中叶片不变色,则说明没有淀粉产生,也就是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乙装置中叶片变成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则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30.(2022八下·东阳期末)某班级兴趣小组为研究植物呼吸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Ⅰ.选取两份等量且生长状况相同、具有完整根茎叶的新鲜菠菜,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甲组菠菜用开水烫2-3分钟,乙组不作处理。然后将两组菠菜分别放入两个不透光且密闭的恒温箱中,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探头置于箱内(如图1)Ⅱ.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探头。采集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24小时浓度数据,并自动生成两种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2(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实验分析与评价:(1)实验中采用的恒温箱是不透光的,目的是。(2)根据图2可知,乙组氧气浓度下降速度先快后慢,二氧化碳浓度上升速度先快后慢,原因是(3)该兴趣小组欲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在什么温度下最强”,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取5套与乙组完全相同的装置,放入不透光且密闭的恒温箱中,分别调节温度为15℃、20℃、25℃、30℃、35℃,测得4小时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量,发现25℃时增加量最大,由此小组同学得出25℃时,植物呼吸作用最强。请分析该结论是否准确,若准确请说明理由;若不准确,对实验提出改进建议【答案】(1)避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实验造成干扰(2)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菠菜呼吸作用减慢(3)不准确,应在25℃左右设置更精细的温度梯度进行重复实验【解析】(1)实验中采用的恒温箱是不透光的,目的是避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实验造成干扰。(2)根据图2可知,乙组氧气浓度下降速度先快后慢,二氧化碳浓度上升速度先快后慢,原因是: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菠菜呼吸作用减慢。

(3)该结论不准确,应在25℃左右设置更精细的温度梯度进行重复实验。31.(2022八下·东阳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用图甲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在广口瓶中装入适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分……(1)实验一中“……”处还应继续下列操作,正确的顺序为。①充分冷却②夹紧弹簧夹③将红磷点燃立即放入广口瓶,并塞紧瓶塞④打开弹簧夹(2)实验二:为能更精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该小组同学重新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图乙中食品脱氧剂以铁粉为主要成分,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橡胶管用弹簧夹夹紧,在敞口容器A中装入适量的水;②将橡胶管套入容器B下端,打开弹簧夹,若水不进入B中,说明装置气密性好;③重新从B取下橡胶管,打开弹簧夹,使橡胶管充满水后再夹紧;④在容器B中装入食品脱氧剂,平铺至2mL刻度线处,B中活塞拉至刻度50mL处。迅速再将橡胶管装回B下端;⑤静置30分钟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B中,调节B的高度使得两侧液面相平,如图丙,读出B中液面对应刻度为12mL。实验步骤③中使橡胶管充满水的目的是。(3)步骤⑤打开弹簧夹后,水进入B中的原因是。(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精确到0.1%)。【答案】(1)②③①④(2)排出橡胶管中空气,以免对实验造成影响(3)脱氧剂消耗氧气,使B容器内气压减小(4)20.8%【解析】(1)用图甲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步骤为:

②夹紧弹簧夹;

③将红磷点燃立即放入广口瓶,并塞紧瓶塞;

①充分冷却;

④打开弹簧夹。

则正确顺序为:②③①④。

(2)实验步骤③中使橡胶管充满水的目的是:排出橡胶管中空气,以免对实验造成影响。

(3)骤⑤打开弹簧夹后,水进入B中的原因是脱氧剂消耗氧气,使B容器内气压减小;

(4)B中空气的体积:50mL-2mL=48mL;

B中氧气的体积:12mL-2mL=10mL;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0ml48ml32.(2022八下·吴兴期末)某科学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在维持碳一氧平衡中的作用,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此实验忽略温度等因素对装置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将图一装置放在室外培养24小时,连接氧气检测仪,测得装置内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请据图分析作答:(1)分析图一和图二可知,随着时间推移,红墨水滴的位置在一天中时移动到最右端(填数字)。该植物在一天中积累了有机物,依据是曲线中A点低于点(填图中字母);(2)请写出图二中AF段该植物一直进行的生理活动的文字表达式:;(3)若用图一装置继续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分,则对该绿色植物进行的处理是。【答案】(1)18;F2)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3)切断其中部分叶片的叶脉【解析】(1)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缓冲液可使密闭装置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保持恒定。

因此该装置中,氧气减少时,红墨水滴向左移动;氧气增多时,红墨水滴向右移动。

结合图二可知,在18时,氧气浓度最高,因此随着时间推移,红墨水滴的位置在一天中18时移动到最右端。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故只有在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时,植物才能积累有机物。

结合图二分析可知:该植物在一天中积累了有机物,依据是曲线中A点低于F点。

(2)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所以,图二中AF段该植物一直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文字表达式是: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若用图一装置继续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分,则变量是水分,需要切断水分的运输,故则对该绿色植物进行的处理是切断其中部分叶片的叶脉。四、解答题(共5题;共30分)33.(2023八下·浙江期末)“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是一种在缺氧环境中通过制氧剂临时供氧的装置。制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超氧化钾(KO2),产生氧气的主要原理是超氧化钾与人体呼出的水汽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4KO2+2H2O=4KOH+3O2↑。制氧剂中其他成分不能生成氧气。(1)小明设计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时,为确定制氧剂的用量,除了查阅人体每分钟呼吸次数外,还需了解哪些与人体呼吸相关的数据?。(列举一个)(2)若该呼吸器需为使用者提供48g氧气,则至少需要含超氧化钾80%的制氧剂多少克?(3)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种化学氧自救呼吸器,其内部气体路径如图所示。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说明理由:。【答案】(1)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或每次呼吸耗氧量,合理即可)(2)设得到48g氧气需要超氧化钾的质量为x。4KO2+2H2O=4KOH+3O2↑28496X48g28496=x=142g需要制氧剂的质量为142g80%答:至少需要含超氧化钾80%的制氧剂的质量为177.5g(3)甲合理;水汽能快速与制氧剂接触,且呼气和吸气时水汽都有机会与制氧剂反应,水汽利用率高(或乙合理,理由能充分支持观点即可)34.(2022八下·南浔期末)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6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序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第1次2011第2次206第3次202.8第4次20a(1)上表中a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