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高中2024届高考物理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鹤壁高中2024届高考物理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鹤壁高中2024届高考物理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鹤壁高中2024届高考物理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鹤壁高中2024届高考物理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鹤壁高中2024届高考物理全真模拟密押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亳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亳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图a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接在〃=24逐sin50R(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与阻值Q=2Q

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电流表为理想电流表。图》中阻值为&=32。的电阻直接接到〃=12及sin50和(V)的交流

电源上,结果电阻品与此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

A.通过电阻心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电阻修消耗的电功率为9W

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8:1

D.电流表的示数为2.5A

2、若“神舟”五号飞船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它的速度大小不变,动量也不变B.它不断克服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做功

C.它的速度大小不变,加速度等于零D.它的动能不变,引力势能也不变

3、小球从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着地后反弹,然后又落下,每次与地面碰后动能变为碰撞前的以刚开始下落时为

4

计时起点,小球的^一,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像中选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B.每个阶段的图线并不相互平行

C.每次与地面相碰后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前一次下落高度的一半

D.每次与地面相碰后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的时间是前一次下落时间的一半

4、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三个小球从足够长的斜面上同一点。分别以初速度环、口、内水平抛出,落在斜面上的位置

分别为4、B、C,已知。空气阻力不计,则()

B.落到斜面时的速度方向不同

C.落到斜面时的动能之比为1:2:3

D.落到斜面时的动能增量之比为1:4:9

5、某静电场中x轴上各点电势分布图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在坐标原点。处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

正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一定带负电

B.粒子在不处受到的电场力最大

C.粒子从原点运动到不过程中,电势能增大

D.粒子能够运动到X2处

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2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M=0.1.工件滑上A端瞬时速度vA=5ni/s,

达到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则()

A.若传送带以1m/s顺时针转动,则VB=3m/s

B.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VB〈3m/s

C.若传送带以2m/s顺时针匀速转动,则vii=3m/s

D.若传送带以某一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则一定VB>3m/s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o

A.液体表面张力与浸润现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B.用燧的概念表示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埔不会增加

C.晶体在物理性质上可能表现为各向同性

D.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E.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8、跳台滑雪是勇敢者的运动,这项运动非常惊险。如图(«),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

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用y表示他在竖

直方向的速度,其VT图像如图S所示,力和力是他落在倾斜雪道上的时刻。则()

A.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

B.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

C.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大

D.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周时,第二次滑翔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的大

9、如图所示,正方形A8CO位于竖直平面内,E、F,G、"分别为四条边的中点,且GH连线水平,O为正方形的中

心。竖直平面内分布有一匀强电场、电场方向与水平面成45。角。现自O点以初速度%水平向左射出一带正电粒子,

粒子恰能到达G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方向一定由O指向D

B.粒子从O到G,电势能逐渐减小

C.粒子返回至H点时速率也为%

D.若仅将初速度方向改为竖直向上,粒子一定经过DE间某点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

B.密闭容器中的理想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则气体一定吸热

C.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势能增大,分子力做负功

D.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E.液体不浸润固体的原因是,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稀疏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如图甲所示,用游标卡尺测一金属块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图甲

3cm

2D

12.(12分)某同学为了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根据元件的不同,分别设计了以下两种不同的电路。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两个相同的待测电源E,辅助电源

电阻箱为、滑动变阻器R、RU

电压表V,电流表A;

灵敏电流计两个开关加、

G,S20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a和S?,再反复调节R]和或者滑动变阻器R、R',使电流计G的示数为0,读

出电流表A、电压表v示数分别为人、q。

②反复调节电阻箱R1和“(与①中的电阻值不同),或者滑动变阻器R、R,使电流计G的示数再次为0,读出电

流表A、电压表V的示数分别为,2、力。

回答下列问题:

⑴哪套方案可以更容易得到实验结果(填“甲”或"乙”)。

(2)电源的电劭势石的表达式为,内阻,为。

⑶若不计偶然误差因素的影响,考虑电流、电压表内阻,经理论分析可得,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

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

步骤。

13.(10分)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工轴正方向以u=lm/s的速度传播,当波传播到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点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10sin10m(cm),工轴上的2点横坐标.7=10cm,求:

(1)0点处的质点第二次到达波谷的时刻;

⑵当。点处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1m时,2点处的质点运动的路程。

OPx/tn

14,(16分)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测量水的深度。该装置由左端开口的气缸M和密闭的气缸N组成,两气缸由

一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两气缸均由导热材料制成,内径相同。气缸M长为3L,气缸N长为L,薄活塞A、B

密闭性良好且可以无摩擦滑动。初始时两气缸处于温度为27c的空气中,气缸M、N中分别封闭压强为P。、2Po的

理想气体,活塞A、8均位于气缸的最左端•将该装置放入水中,测得所在处的温度为87匕,且活塞B向右移动了!L.

2

己知大气压强为外,相当于10m高水柱产生的压强。求:

e%

M=J”

k—3L―7-*

(1)装置所在处水的深度;

⑵活塞A向右移动的距离。

15.(12分)一半球形玻璃砖,球心为O,和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均为30。。一束光线射向4点,折射光线恰

好竖直向下射到C点,已知该玻璃砖折射率为G。

⑴求射向A点的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2)从B点射入的光线折射后恰好过C点,求折射光线与虚线30夹角的正弦值。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A.根据〃=24/5布50万«\0可知e=50"2(1/§,故频率为

co_50乃

=25Hz

2乃27

故A错误;

B.Rz消耗的功率为

/4八2

(方)122

P=——=——W=4.5W

R232

故拈消耗的功率为4.5W,故B错误;

D.有心尸拈得

电流表的示数为1.5A,故D错误:

C.电阻Ri两端的电压为

t/2=Z7?i=1.5x2=3V

%3T

故C正确。

故选C。

2、D

【解析】

A.根据u=可知,轨道半径不变,则它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是动量的方向不断变化,即动量不断变化,选项

A错误;

B.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与速度方向垂直,则万有引力对飞船不做功,选项B错误;

C.它的速度大小不变,因为万有引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则加速度不等于零,选项C错误;

D.它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它的动能不变,高度不变,则引力势能也不变,选项D正确;

故选D。

3、D

【解析】

A.由于小球从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知选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故A错误;

B.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和上升过程中只受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下落过程和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为重力

加速度,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每个阶段的图线相互平行,故B错误;

C.与地面相碰后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前一次下落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Ek=rngh

与地面相碰后上升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E[=mgh'

根据题意有

耳手

解得

h'=-h

4

故C错误:

D.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与地面相碰后上升的时间

与地面相碰后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的时间是前一次下落时间的

解得

r=2f

故D正确;

故选D。

4、C

【解析】

A、设物体的初速度为%,斜面的倾角为”,斜面落点到O点的长度为心则小球落在斜面上时,有二===三=二,

得二二三手,则有匚=二二乏=三丝刈、g一定,则得到口口二:;由于Q4=AB=SC,贝IJOA:OB:OC=1:2:3,

UOCtUCOI..E二

由上式得二二二二=上、二、3;故A错误。B、设小球落到斜面上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伍则有

・m二二三二会=上皿:,与初速度无关,则知落到斜面时的速度方向相同;故B错误。C、小球落在斜面上速度平方

为二;二二介(二二);=二/一我皿;・二,落到斜面时的动能为二二二:二二;二:二W"+E;二)8二所以落到斜面时

••

的动能之比为1:2:3,故C正确.D、根据动能定理得,飞行过程中动能增量二二二=二二二5Hl二'二.二二二tc;二8工,

得飞行过程中动能增量之比为1:2:3;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三个小球做平抛运动,运用运动的分解法,得出斜面的长度与初速度、运动时间的关系,本题中斜面的倾角反映了位

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关键确定两个方向的位移关系得出时间表达式.

5、A

【解析】

由题中“一带电粒子在坐标原点。处由静止释放”可知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非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根据图像和电势变化

可分析本题。

【详解】

A.由于从坐标原点沿x轴正方向电势先升高后降低,因此电场方向先向左后向右,由于带电粒子在坐标原点静止释

放,沿x轴正方向运动,由此可知粒子带负电,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图像斜率即为电场强度,在xi处斜率为零,因此电场强度最小,电场力也最小,故B错误;

C.从开始运动到。处,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C错误;

D.由于粒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当运动到与开始时电势相等的位置,粒子速度为零,不能到达工2处,故D

错误。

6、C

【解析】

A.物体在传送带上做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z=//g=lm/s2

若传送带以lm/s顺时针转动,则物体开始时做减速运动,当速度减为lm/s时的位移为

吟那525

=1.125m

2a2x4

然后物体随传送带匀速运动,故达到3端的瞬时速度为lm/s,故A缙误;

B.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物体在传送带上做减速运动,到达B端时的速度为

2

vB=yJv\-2aL=5/5-2x4x2m/s=3m/s

故B错误;

C.若传送带以2m/s顺时针匀速转动时,物体做减速运动,由8选项可知因为到达8端的速度为即=3m/s,故最后物

体到达B端的速度为v/y=3m/s,故C正确;

D.因为当传送带以某一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时,若物体一直减速,则到达5端的速度为3m/s只有当传送带的速度大

于3m/s时到达右端的速度才可能是v«>3m/s,故D错误.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ACE

【解析】

A.液体的表面张力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外层分子较为稀疏,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浸润现象也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故A正确;

B.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烯不会减少,故B错误;

C.单晶体因排列规则其物理性质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因排列不规则表现为各向同性,故C正确:

D.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不是对流形成的,故D错误;

E.热量不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但在引起其它变化的情况下可以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故E正确。

故选ACEo

8、ABD

【解析】

A.根据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竖直方向上位移的大小可知,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

一次的大,故A正确;

B.由图象知,第二次的运动时间大于第一次运动的时间,由于第二次竖直方向下落距离大,合位移方向不变,所以

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故B正确;

C.由图象知,第二次滑翔时的竖直方向末速度小,运动时间长,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其平均加速度小,故C错误;

D.当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由时,第一次滑翔时图象的斜率大于第二次滑翔时图象的斜率,而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的大小,故第一次滑翔时速度达到巴时加速度大于第二次时的加速度,根据

可得阻力大的加速度小,第二次滑翔时的加速度小,故其所受阻力大,故D正确。

故选ABD,,

9、AD

【解析】

A.自O点以初速度%水平向左射出一带正电粒子,粒子恰能到达G点,可知粒子沿OG方向做匀减速运动,粒子受

到的合外力沿GO方向水平向右,因重力竖直向下,则电场力斜向右上方,即电场方向一定由O指向D,选项A正确;

B.粒子从。到G,电场力做负功,则电势能逐渐增加,选项B错误;

C.粒子返回至O点时速率为%,则到达〃点的速度大于四,选项C错误;

D.设正方形边长为2L粒子速度方向向左时,粒子所受的合外力水平向右,其大小等于川g,加速度为向右的g,因粒

子恰能到达G点,则

仅将初速度方向改为竖直向上,粒子的加速度水平向右,大小为g,则当粒子水平位移为L时,则:

竖直位移

h=卬=%任=2七

则粒子一定经过DE间某点,选项D正确;

故选AD,

10、ABE

【解析】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故A正确;

B.密闭容器中的理想气体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U=W+Q

气体一定要从外界吸热,故B正确;

C.当分子间作用力表制现为斥力时,距离增大,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距

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c错误;

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述可知,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故D错

误;

E.液体不浸润固体的原因是,附着层的液体分子可能比液体内部稀疏,也就是说,附着层内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

分子力平衡的距离,附着层内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附着层由收缩的趋势,就像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一样。这样

的液体与固体之间表现为不浸润,所以E正确。

故选ABE。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869(6.868~6870均可)9.60

【解析】

[1]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部分读数为6.5mm,可动刻度部分读数为

36.9x0.01mm=0.369mm,所以金属板厚度测量值为6.869mm,由于误差6.868mm〜6870mm均可

⑵游标卡尺主尺部分读数为9mm,游标尺部分读数为12x0.05mm=0.60mm,所以金属块长度测量值为9.60mm

u.-u.

12、甲-r=2等于等于

【解析】

(1)口]甲电路的连接有两个特点:左、右两个电源间的路端电压相等,干路电流相同,电阻箱可以直接读数;乙电路更

加适合一般情况,需要采集更多数据,并且需要作图处理数据才可以得到结论,同状态下采集数据,根据闭合电路欧

姆定律列式求解电源的电动势石和内阻小甲电路更简单。

⑵⑵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E=q+〃

E=U2-I2r

解得

⑶[4]⑸当电流计G的示数为。时,相同电源,电流相等时路端电压相等,此电路中电流表测的是干路电流,电压表

测的是用两端的电压(路端电压),因此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准确值,故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

步骤。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