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三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汇编一一植被与土壤
一.解答题(共16小题)
1.(2023•桃城区校级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比利亚半岛地处欧洲西部。在古罗马人到来之前,该地植被以常绿橡树为主。公元前9
世纪,古罗马人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带来了葡萄和橄榄的种植技术,并促进了麦作农业
的发展。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伊比利亚半岛山前地带的开发范围逐渐扩大、开发程度
逐渐加深。橡树树皮是制作葡萄酒瓶软木塞的优质原料,但目前该半岛仅山地保留有天
然橡树林。如图为伊比利亚半岛面向地中海一侧的植被类型变化图。
海坡123m
381361M132,30,28'26'24"22,20*18,1,6'14*12,10*i"I'42J0到
山地|山前丘陵|河谷I沼泽低地|地中海
(1)指出伊比利亚半岛在古罗马人进入后植被覆盖的变化。
(2)判断山前丘陵、河谷、沼泽低地进行农业开发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3)分析目前天然橡树林仅保留在山地的原因.
2.(2023•邯郸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伦比亚位于赤道附近的南美洲西北部,境内某山地2000m以下的自然植被在东坡和西
坡从山麓到山顶大致呈水平状态依次更替,2000m以上东西坡植被分布有所差异。图示
意哥伦比亚沿赤道附近某山地绘制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布,图中山地顶部有降雪现象,但
没有永久性冰雪带。
(I)简析西坡高山森林分布上限高r东坡的原因。
(2)该山地山顶有降雪现象,但没有雪线分布,请说明原因。
(3)指出东坡海拔1030~2000m和3500m以上的草地类型,并分析成因。
3.(2022•邯郸一模)甘肃民勤绿洲曾经植被茂密、水草丰美。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增长
和经济规模犷大,自然植被受到「毁火性十扰,致使大面积土地弃耕摞荒。退耕地土壤
含水量与植被演替密切相关,对该地区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如表示意民勤某退
耕地退耕后土壤表层含水最(指土壤中实际含水量占烘干土质量的百分数,也称土壤含
水率)的变化及植被演替情况。
退耕年限/年土壤含水率/%植被演替情况
10.078一年生草本和宿根植物迅速
20.074恢复
40.070由一年生草本植物向多年生
80.059草本植物演替
130.126由多年生草本植物向多年生
200.094灌木演替
300.103灌木植物群落类型基本稳
400.068定,但覆盖率仍在提
分析退耕后土壤表层含水量变化的原因,并据此项研究结果提出生态修复的措施。
4.(2022•河北模拟)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速度的加快,北冰洋沿岸的永久冻土层不断消
融,冻土层内的古生物遗骸(植物种子和动物遗体)不断被挖掘出来,俄罗斯、以色列
等国科学家先后成功复活了在西伯利亚冻土层中发掘的保存完好的3万年前的古植物种
子,在科学界引起极大轰动。
简述近年来科学家复活古生物的意义。
5.(2022•张家口三模)内盖夫区位于以色列,以丘陵为主,年降水量约300mm,有200多
年的放牧历史,主要牲畜类型为山羊和绵羊。牲畜长期沿相对固定的路径在坡面.卜.行走,
形成牧道。牧道可直接对植被产生影响,也可通过土壤状况间接影响植被生长。
评价内盖夫区牧道对坡面植被生长的影响。
6.(2022•邢台模拟)我国西部很多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对这些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位于喀斯特地貌区的贵州省某村镇,践行新发展理念,
实施了移民战略。
简述喀斯特地貌区土壤资源特点和实施移民战略的必要性。
7.(2022•沧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康市是浙江省金华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区。冻害是永康市柑
橘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若能摸清山地逆温层(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的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充分利用“逆温效应”这一廉价的气候资源,将为柑
橘安全越冬获得稳定产量开拓新前景,为合理布局柑橘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岩镇独松
村和象珠镇黄岗村,代表着永康市两种不同的地貌类型。表1为独松村和黄岗村的地形
数据统计表,表2为某年冬季独松村和黄岗村逆温层分布特征差异比较表。
表1
地名地貌类型坡脚海拔(米)坡顶海拔(米)坡脚至坡顶相对
高度(米)
独松村狭谷陡坡180380200
黄岗村高丘缓坡120250130
表2
地名逆温层厚度逆温层下限逆温层上限逆温层强度最强逆温层次
(米)(米)(米)(℃)(米)
独松村50s802603400.8〜1.6300s320
黄岗村40〜501502000.8-1.2170-180
(1)分析冬季独松村和黄岗村逆温层形成的自然原因。
可
溶6.6
性.5
有
机.4
碳O6.,3
)
8/kg
6
0.2
0.1
°°3600370。380。39004000410042004300海拔(m)
(1)分析该区域内底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变化幅度小的原因。
(2)地形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空间分布有较大影响,试从坡向、坡度、海拔三个角度进
行说明。
(3)推测全球气候变化会对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可能带来的影响。
II.(2021•河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冲洪积扇是指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流出山口后变为多河床辫流形成的一种塌状堆积地
形。位于昆仑山北侧的格尔木河流域植被类型与地形地貌具有密切关系,随地形变化具
有明显的地带性变化规律。如图为格尔木河流域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
高山对木气仇球
木本标UK优若以、产第、”麻、无植被
物'圾等苦病A杼种、白也孑芦革、ttM-
物、能鸵草等普氏A黄、次搦足等
(1)说明昆仑山北侧格尔木河冲洪积扇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2)格尔木河流域植被分异的原因。
12.(2021•河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地理研究团队连续多年对青藏高原中部某冻土区土壤温度进行观测,并根据冻结深度
将不同的年份划分为冻结强年和冻结弱年,计算出冻结强年与冻结弱年5cm、10cm深度
土层的月平均温度差值。如图示意该地冻结强年与冻结弱年5cm、10cm深度土层12月
月平均温度差值的日变化。
U)描述冻结强年与冻结弱年5cm、10cm深度土层12月月平均温度差值日变化的共同
特征,并分析该变化形成的原因。
(2)观测表明,冻结弱年,每逢降雪后几天土壤温度明显下降,试说明原因。
2
1
0
a.8Ta
北京
o20080O8a时间
*900N09O0
寻N
i08-0-m
3-一2
0一doI
13.(2019•石家庄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新化县水车镇,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梯田依山就势开凿,分
布在海拔5(X)-12(X)m、坡度介于25°-40°之间的山坡上,共5(X)余级,面积约为
120km2.紫鹊界梯田地下储水丰富,远古先民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中开创了独•无二的自
流灌溉系统,尽管山上没有水库和山塘,却年年旱涝保收,有“天下大旱,此地有收”
之说,2014年紫鹊界梯田水利灌溉工程被列入首批世界濯溉工程遗产名录。紫鹊界山区
植被茂密,山顶海拔1200-1500m为森林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有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
等,林田比例约2:1.土壤主要由花岗岩风化发育而成,砂性质地,土层厚度在加以
上。紫鹊界梯田至今保留着原始的纯手工耕种方式,是保持完整的占老稻作文明的成功
范例。近年来,紫鹊界梯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梯田抛荒严重,有些村
民在山上办起农家乐,进行旅游开发。图I示意紫鹊界梯田位置,图2示意紫鹊界梯田
剖面。
(1)说明紫鹊界梯田地下储水能力强的原因。
(2)分析紫鹊界梯田“天下大旱,此地有收”的原因。
(3)说明紫鹊界梯田抛荒严重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紫鹊界梯田区扩大农家乐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4.(2021•河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层。一个典型的多年冻土地表有一些覆盖物(土壤
或植被),这一层一般会季节性的消融和冰冻,温度变化较为剧烈,所以叫活动层。在活
动层之下是多年冰封的岩石或土壤,即多年冻土,它们的温度较为稳定,维持在0C以下。
图I为冬季和夏季冻土层与活动层的垂直方向地温分布图。在多年冻土分布区,地表水
周期性注入到裂隙中再冻结,促使裂隙不断扩大,冰体填充裂隙,剖面呈楔状,称为冰
楔(图2)。
(1)描述多年冻土区地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点。
(2)概括冰楔形成的条件。
(3)简述多年冻土区冰楔不断展宽的过程。
15.(2021•宣化区校级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苔薛是一种生长于永久冻土带的植物,而苔碎覆盖的地貌被称为苔原(又叫冻原,在冰
岛语中意思是“无树的平原”)。苔原的足迹遍布了冰岛四分之一-的土地,成为冰岛地貌
的一大特色。无论是连绵的山坡,还是荒蛮的火山岩地,甚至在墙头、树干上,到处都
生长着一层厚厚的苔葬,它比冰岛人先一步成为冰岛的拓荒者。如图1、如图2分别示意
冰岛位置及苔原景观。
24e20°16°
66°34卜•卜•••••••・[••・・•・・・・[•・・••••••・•J
图1图2
(1)苔原成为冰岛地貌的一大特色,从自然环境方面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2)苔辞比冰岛人先一步成为冰岛的拓荒者,分析苔葬对冰岛自然环境的改造作用。
(3)我国某校学生小明在冰岛旅游时发现冰岛面枳仅有10.3力平方千米,人口为36.67
万人(2020年7月),人口主要集在首都及其附近地区(占全国的2/3)。小明沿图示交
通线路开始其旅途。图中的交通线路非铁路线,试说明理由。
16.(2021♦河北模拟)俄罗斯西伯利亚媒体2020年12月30日报道称,今年8月,科学家
们在雅库特阿比斯基仅泰列赫季亚赫河(TirekhtyakhRiver)沿岸融化的永久冻土中,乂
发现了一头已灭绝的史前动物披毛犀的尸体。永久冻土的融化和动物尸体暴露出来的,
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数据,更可怕的是数万年前冰封、埋藏和蛰伏在冻土之下的史前古
病毒和古细菌。根据科学家的数据来看,随着冰川的融化速度加快,掩藏在冻土层中的
甲烷等温室气体,也慢慢地释放了出来,这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分析造成永久冻土融化
的原因,并指出永久冻土融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年河北高考地理模拟题分类汇编之植被与土壤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16小题)
1.(2023•桃城区校级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比利亚半岛地处欧洲西部。在古罗马人到来之前,该地植被以常绿橡树为主。公元前9
世纪,古罗马人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带来了葡萄和搬榄的种植技术,并促进了麦作农业
的发展。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伊比利亚半岛山前地带的开发范围逐渐扩大、开发程度
逐渐加深。橡树树皮是制作葡萄酒瓶软木塞的优质原料,但目前该半岛仅山地保留有天
然橡树林。如图为伊比利亚半岛面向地中海一侧的植被类型变化图。
(1)指出伊比利亚半岛在占罗马人进入后植被覆盖的变化。
(2)判断山前丘陵、河谷、沼泽低地进行农业开发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3)分析目前天然橡树林仅保留在山地的原因。
【考点】常见的植被类型;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自然地理要素;生产活动与地
域联系.
【分析】(1)植被覆盖包括总体覆盖率、植被类型、植被特征等。
(2)山前丘陵、河谷、沼泽低地进行农业开发的先后顺序及理由主要从地势、土壤、水
源、人口、技术等方面分析。
(3)天然橡树林仅保留在山地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包括自然条件、
木质、人类活动等。
【解答】解:(1)由材料“促进了麦作农业的发展”可知,古罗马人进入伊比利亚半岛
后,发展农业会导致植被覆盖率总体下降;天然植被减少,如常绿橡树等,人工植被增
力口,如葡萄、橄榄、小麦等;由于发展了不同类型的种植业,使得植被覆盖的空间差异
(异质性)增大;当地天然植被是常绿橡树,四季常绿,人工植被,如小麦等有收割期,
导致植被覆盖的季相变化(季节变化)增大。
(2)自然条件优越的区域农业开发较早,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农业开发较晚。山前丘陵、
河谷、沼泽低地中,河谷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开发条件最好,最早被开发:
当人口增加时,对土地的需求增加,人们在山前丘陵区开垦农田、种植果树,因此山前
丘陵区的开发要晚于河谷地区;该时期农业开发以人力、奋力为主,开发能力有限,沼
泽低地地带开发难度最大,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排干沼泽地的水分,逐渐开发沼
泽地,因此沼泽低地农业开发最晚。即农业开发先后顺序是河谷最早,山前丘陵次之,
沼泽低地最晚。
(3)由材料”在古罗马人到来之前,该地植被以常绿橡树为主”可知,当地自然条件适
宜天然橡树的牛长:由材料“带来了葡萄和橄榄的种植技术”和“橡树树皮是•制作葡萄
酒瓶软木塞的优质原料”可知,天然橡树树皮是软木塞的优质原料,人们对橡树的需求
量大,破坏严重;由图可知,山前丘陵目前以灌木林和麦类为主,说明人类活动在山前
地带的开发对天然橡树破坏较大;导致目前天然橡树林仅保留在山地。
故答案为:
(1)植被覆盖率总体下降;天然植被减少,人工植被增加;植被覆盖的空间差异(异质
性)增大;人工植被有收割期,植被覆盖的季相变化增大。
(2)河谷最早,山前丘陵次之,沼泽低地最晚。理由:河谷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
充足,开发条件最好;当人口增加时,对土地的需求增加,在山前丘陵开垦农田、种植
果树;该时期农业开发以人力、畜力为主,开发能力有限,沼泽低地地带开发难度最大。
(3)当地自然条件适宜天然橡树的生长;天然橡树树皮是软木塞的优质原料,对橡树的
需求量大,破坏严重;人类活动在山前地带的开发对天然橡树破坏较大。
【点评】本大题以伊比利亚半岛农业开发与植被类型变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人类活
动对植被的影响、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
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2023•邯郸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伦比亚位于赤道附近的南美洲西北部,境内某山地2000m以下的自然植被在东坡和西
坡从山麓到山顶大致呈水平状态依次更替,2000m以上东西坡植被分布有所差异。图示
意哥伦比亚沿赤道附近某山地绘制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布,图中山地顶部有降雪现象,但
没有永久性冰雪带。
(1)简析西坡高山森林分布上限高于东坡的原因。
(2)该山地山顶有降雪现象,但没有雪线分布,请说明原因。
(3)指出东坡海拔1000〜2000m和3500m以上的草地类型,并分析成因。
【考皮】常见的植被类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
性.
【分析】(1)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2)雪线,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3)草地成因需要结合海拔、地形和纬度进行分析。
【解答】解.:(1)一般规律为:纬度较低,最热月气温越高的山体,林线越高:水热条
件充足的山体,林线越高。该地高山地区,限制林线的主要因素为热量。西坡处于信风
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小,太阳辐射强,地温和气温较高,热量充足,因此森林带上延;
东坡位于迎风破,降水量大,太阳辐射较弱,地温和气温较低,热量匮乏,林线较低。
(2)根据材料可得,该地海拔较高,有降雪的原因,是因为冬季山地附近温度低于0C,
满足降雪的条件;无法形成的常年性积雪的原因为夏季气温较高,高于山地温度高于0
度,无法形成常年积雪带。
(3)1000〜20000m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充足。但对流较弱,降水量较少,形成
热带稀疏草原;3500m以上的草地,海拔较高,温度低,无法形成森林,但降水较多,
故形成草甸。
故答案为:
(1)西坡处于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太阳辐射强,地温、气温高,森林带上延:
东坡处于迎风坡,降水量大,太阳辐射较弱,地温、气温较低。
(2)冬季山顶附近气温低于0℃,有降雪现象;夏季气温高于0℃,积雪融化,难以形
成永久积雪带。
(3)类型:1000〜2000m是热带稀树草原;3500m以上是高山草甸。成因:100()〜2000()m
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充足,降水量较少;3500m以上海拔较高,气温偏低,降水
较多。
【点评】本道题哥伦比亚境内的高山为例,设置3个小题,考查垂直地带性以及影响植
被的因素相关知识,内容适中,难度较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3.(2022•邯郸一模)甘肃民勤绿洲曾经植被茂密、水草丰美。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增长
和经济规模扩大,自然植被受到了毁灭性干扰,致使大面积土地弃耕摞荒。退耕地土壤
含水后与植被演替密切相关,对该地区牛态修灯具有重要研究价俏。如表示意民勤某退
耕地退耕后土壤表层含水最(指土壤中实际含水量占烘干土质量的百分数,也称土壤含
水率)的变化及植被演替情况。
退耕年限/年土壤含水率/%植被演替情况
10.078一年生草本和宿根植物迅速
20.074恢复
40.070由一年生草本植物向多年生
80.059草本植物演替
130.126由多年生草本植物向多年生
200.094灌木演替
300.103灌木植物群落类型基本稳
400.068定,但覆盖率仍在提
分析退耕后土壤表层含水量变化的原因,并据此项研究结果提出生态修复的措施。
【考点】土壤形成因素与过程;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自然地理要素.
【分析】退耕后土壤表层含水量变化的原因从植被覆盖度角度进行分析。生态修复的措
施从选育耐旱植物、改良土壤等角度进行分析。
【解答】解:由表可知,退耕1-8年间,土壤含水量呈持续下降趋势,植被演替一宜保
持着草本植物为主,植被覆盖度变化不大,因此随着年份推进,由于气候较为干旱,土
壤中水分不断蒸发,因此土壤含水量呈持续下降趋势.8・30年间呈土壤含水量呈波动上
升趋势,由于植被由草本植物向灌木植物演替,植被覆盖率得到提高,因此土壤中蒸发
减少,土壤含水量呈上升趋势。而30-40年间,土壤含水量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植被
覆盖率提高快,植被吸收了土壤中大量水分,导致土壤含水量下降。根据材料可知,退
耕地土壤含水量与植被演替密切相关,对该地区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因此土壤
含水量的多少与生态恢复关系密切,土壤含水量变化主要是土壤和植被的影响,因此从
土壤角度可以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储水能力;从植被角度可以进行
干预,选择耐旱易活的植物,减少对土壤水分的吸收。
故答案为:
原因:退耕初期(1〜8年)植被演替仍为草本梢物,梢被覆盖度较低,地表蒸发舜,导
致土壤表层含水量下降;退耕8年之后,灌木丛取代草本植物成为主要的群落,地表蒸
发减弱,土壤表层含水量整体提高;随着植被覆盖度进一步提高,植被根系吸水的消耗
增多,导致土壤含水量再次降低。
措施:退耕初期(1〜8年)适度干预,选育耐旱植物补种,加快植被演替速度;改良土
壤,提高土壤储水能力,促进生态恢复。
【点评】该题以民勤某退耕地退耕后土壤表层含水量的变化及植被演替情况相关信息为
材料,设置了I个小题,涉及了生态环境保护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4.(2022•河北模拟)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速度的加快,北冰洋沿岸的永久冻土层不断消
融,冻土层内的古生•物遗骸(植物种子和动物遗体)不断被挖掘出来,俄罗斯、以色列
等国科学家先后成功复活了在西伯利亚冻土层中发掘的保存完好的3万年前的古植物种
了,在科学界引起极大轰动。
简述近年来科学家复:活古生物的意义。
【考点】典型动植物及其影响因素.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自然地理要索•.
【分析】近年来科学家复活古生物的意义可从对古气候变迁研究、生物多样性、生态环
境恢复、生物药品研制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解答】解:复活古生物可以研究生物生存时期的气候变化情况,也可以研究古生物的
生长习性,了解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此外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有恢
复作用,可以使人类更加了解生物,更好地保护现有的动植物;同时也可以借助古生物
研究一些新型的生物药品等。
故答案为:
有利于研究地球占气候变迁;有利于研究占生物生长习性,丰富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有
利丁•恢复某些地区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促使人类更好地保护自然和野生动植物;有助「
研制新型生物药品等。
【点评】该题以冻土层内的古生物遗骸的出现等信息为材料,设置1个小题,涉及了生
物多样性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
5.(2022•张家口三模)内盖夫区位于以色列,以丘陵为主,年降水量约300mm,有200多
年的放牧历史,主要牲畜类型为山羊和绵羊。牲畜长期沿相对固定的路径在坡面上行走,
形成牧道。牧道可直接对梢被产牛影响,也可通过土壤状况间接影响植被牛长。
评价内盖夫区牧道对坡面植被生长的影响。
【考点】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图文结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分析】内盖夫区牧道对坡面植被生长的影响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评价。
【解答】解:内盖夫区牧道对坡面植被生长的有利影响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以丘
陵为主,仔降水量较少,水分对植被生长的影响较大,而性畜长期沿相对固定的路径在
坡面.上行走,形成牧道,牧道平面相对平缓,可有效拦截坡面径流,从而有利于坡面其
他坡位的水土保持,改善了其他坡位植被的生存条件。同时,牲畜长期沿牧道行走,其
长距离行走有利于植被种子的扩散,行走过程中牲畜排泄的粪便也可以为植被生长提供
天然肥料。其不利影响是首先,牲畜长期在牧道上行走,牧道土层被牲畜长时间踩踏而
变得紧实,土壤孔隙度很小,水分条件差,植被难以生长。其次,牲畜在牧道上行走过
程中,对牧道附近的植被啃食的频次更高,导致牧道附近植被严重退化。最后,由丁牧
道植被退化,土层紧实,在坡面.上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坡位的环境,从而切断了坡面环境
的连续性,容易导致群落空间的破碎化。
故答案为:
有利影响:牧道拦截坡面径流,利于坡面其他坡位的水土保持,改善了其他坡位植被的
生存条件;沿着牧道走向移动的牲畜可为植被种子的长距离扩散提供帮助;牲畜粪便可
为植被生长提供肥料。
不利影响:牧道附近牲畜大量啃食,会导致植被退化严重;牧道经过牲畜长期踩踏,土
壤紧实,水分条件差,被难以生长;牧道切断了坡面连续的环境,易导致群落空间破碎
化。
【点评】本题以放牧过程中牧道的相关材料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
对植被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论证
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落实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6.(2022•邢台模拟)我国西部很多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对这些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位于喀斯特地貌区的贵州省某村镇,践行新发展理念,
实施了移民战略。
简述喀斯特地貌区土壤资源特点和实施移民战略的必要性。
【考点】土壤形成因素与过程.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自然地理要素.
【分析】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有成土母质、地形、生物、气候等。
【解答】解:喀斯特地貌就是地下水对碳酸盐岩侵蚀作用的结果,其土壤较少,土层薄,
多被流水搬运。喀斯特山区,地形崎岖高差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增
加对生态环境压力大,容易出现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由于地表土壤薄,农业生产
力低,当地经济落后,贫困人「I多;山区地形复:杂,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下暗河,地
质条件复杂,修建交通困难,交通不便,当地难以发展其他产业,实施生态移民,既有
利于移民群体尽快脱贫致富,也有利于当地自然环境的修复。
故答案为:
土壤少,土层薄。地形崎岖高差大,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土壤薄,农业落后,贫困人口
多;交通不便,当地难以发展其他产业,实施生态移民,既有利于移民群体尽快脱贫致
富,也有利丁当地自然环境的修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喀斯特山区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
信息的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7.(2022•沧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康市是浙江省金华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区。冻害是永康市柑
橘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若能摸清山地逆温层(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的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允分利用“逆温效应”这一廉价的气候资源,将为柑
橘安全越冬获得稳定产量开拓新前景,为合理布局柑橘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岩镇独松
村和象珠镇黄岗村,代表着永康市两种不同的地貌类型。表1为独松村和黄岗村的地形
数据统计表,表2为某年冬季独松村和黄岗村逆温层分布特征差异比较表。
表1
地名地貌类型坡脚海拔(米)坡顶海拔(米)坡脚至坡顶相对
高度(米)
独松村狭谷陡坡180380200
黄岗村高丘缓坡120250130
表2
地名逆温层厚度逆温层下限逆温层上限逆温层强度最强逆温层次
(米〕(米)(米)CC)(米)
独松村50s8()2603400.8〜1.6300~320
黄岗村40s501502000.8〜1.2170sl80
(I)分析冬季独松村和黄岗村逆温层形成的自然原因。
(2)比较独松村和黄向村逆温层特征,并从地形角度分析原因。
(3)独松村和黄岗村都将柑橘园布局在逆温层的下部而非上部,就此作出合理解科。
【考点】土壤发育与土壤剖面;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
的联系;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大气的热力状况;生产活
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I)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
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冷空气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2)本题从地形角度进行解释,结合表格1即可找钊地形地貌的差异.
(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
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
化肥、机械)等。
【解答】解.:(1)由材料可知,独松村和黄岗村均位于丘陵地区的谷地中,逆温的成因
可以从山谷风的角度进行分析。由热力环流知识可知,白天吹谷风,晚上吹山风。吹山
风时,山坡上的冷空气沿着山坡下滑至谷底,暖空气被抬升,造成山谷的气温在垂直方
向上上热下冷,形成逆温。
(2)由表2可知,与黄岗村相比,独松村的逆温层厚度更大,分布高度更富,强度更大。
而题目要求从地形角度进行解释,首先要找出两村的地形特征的差异,由表1可知,独
松村的地貌类型为峡谷陡坡,海拔较高,坡脚至坡顶的相对高度更大,黄岗村的地貌类
型为高丘缓坡,海拔较低,坡脚至坡顶的相对高度较小,即独松村地形较为闭塞,增温
效应更强,黄岗村地形较为开阔,逆温效应较弱。
(3)逆温层的下部比上部热量条件较差,但是两村却将柑橘园布局在逆温层下部,说明
考虑的并不是热量因素。逆温层上部位于山坡上部,海拔较高,坡度较陡,水土流失较
强,土壤被侵蚀更严重,且远离村落,不便于管理。
故答案为:
(1)冬季夜晚,山坡降温快,山谷降温慢,同海拔相比,山坡气温偏低,山谷气温偏高,
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给山谷带来人最冷空气,原来较暖的审气受挤抬升,形成了下层气
温低,上层气温高的逆温层。
(2)特征比较:独松村逆温层厚度大、分布海拔高、强度大;黄岗村逆温层厚度小、分
布海拔低、强度小。
原因:独松村狭谷闭塞,山与谷的相对高度较大,山坡陡峻,逆温效应较强;黄岗村地
势比较开阔,山与谷的相对高度较小,山坡较缓,逆温效应较弱。
(3)逆温层上部虽然气温条件较好,但因海拔较高,坡度较陡,土壤发育比较浅薄,且
距离村落较远,管理不便,故而两村庄将柑橘园布局在逆温层的下部。
【点评】本题以浙江永康市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逆温的成因、农业区位因素等相关内
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8.(2022•沧州二模)在异常而温和降水亏缺的共同作用下,通常造成局地土壤湿度持续亏
损、蒸发(腾)量增加,这种发展迅速、预见期短、强度大、破坏性强的干旱事件被称
为骤早。有关专家研究结果显示,木来中国发生骤早的风险可能显著增加,到21世纪中
叶,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南方湿润省(区)骤旱风险将增加40%,北方半干旱地
区骤早风险却有所降低。骤早事件的增加主要由人类温室气体大量排放造成。
推测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我国南方湿润地区骤旱风险增加的原因。
【考点】植被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全球气候变化的
现状与应对政策.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埋事实;自然灾害.
【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为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高纬度的
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海平面上升,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可能使蒸发
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对人
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解答】解:根据材料可知骤旱是一种异常的高温和降水匮缺,所以分析人类大量排放
温室气体导致我国南方湿润地区骤早风险增加的原因,主要应从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气
温增高、加剧蒸发,减少降水,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可知,二
氧化碳增加,导致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和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增多,高温天气增多,加
大蒸发量,加剧干旱,造成土壤中水分持续亏损;大气增温后又会改变云的空间分布,
改变了降水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异常的高温也会加大植被的蒸腾作用,而我国南方植
被覆盖率高,蒸腾作用的增强使植物会从深层土壤中汲取水分,造成土壤中水分持续亏
损,而形成骤旱。
故答案为: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使大气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带来
高温炎热天气,增加地面蒸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也改变了云的分布,季节性
降雨变得愈发不稳定,进而改变我国南多北少的区域降水分布;南方湿润地区高温天气
一般出现在雨季,当雨季降水减少时,高温天气频发,地面蒸发量剧增,缺水的植物会
从深层土壤中汲取水分,以满足蒸腾的需要,造成局地土壤湿度持续亏损,形成骤早“
【点评】本题异常高温和降水匮缺为背景材料,涉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主要考查学
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分析、人地协调的地理核心素养。
9.(2021•河北模拟)林地是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功能的主体,在水土保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
作用。蔡家川流域地处山西省西南部,流域内主要植被有刺槐、油松、虎榛子等天然次
生林和沙棘等天然灌木林。研究显示,不同植被的海养水源效果差异较大。如表示意不
同植被的数据比较。
植被类型坡度坡位密度/(株树高/m枯落物厚枯落物最土壤孔隙
hm2)度/cm大含水率度/%
/%
刺槐26.5上30(X)5.61.5〜3.032152.67
油松27.0中66003.72.0〜4.034353.92
虎榛子38.0中2825001.32.0〜2.845356.25
沙棘24.5中250001.11.1〜2.641450.34
推测涵养水源效果最好的植被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考点】常见的植被类型;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区域可持续发展.
【分析】一般而言,林地涵养水源能力与植被枯落物、植株分布密度、所处坡位、土壤
孔隙度等均有关。植被枯落物越厚且枯落物吸水性强,则该植被涵养水源能力越强,
【解答】解:根据材料“林地是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功能的主体,在水土保持中具有举足
轻重的作用一•般而言,林地涵养水源能力与植被枯落物、植株分布密度、所处坡位、
土壤孔隙度等均有关。植被枯落物越厚且枯落物吸水性强,则该植被涵养水源能力越强。
由图中表格可以得知,虎榛子所在地区达到38.0°,坡度最陡,且位于坡面中部,最有
利于拦截地表径流量;虎榛子分布密度最大,远超其他树种,树高较小,涵养水源能力
最强;植被枯落物越厚,且枯落物吸水性强,故该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强;虎榛子枯落物
厚度较大,枯落物最大含水率高,蓄水能力最强,涵养水源能力强;虎榛子土壤孔隙度
最大,利于地表水下渗,涵养水源能力强。据此分析推测涵养水源效果最好的植被类型
是虎榛子。
故答案为:
植被类型:虎榛子。理由:虎榛子所在地区坡度最陡,且位于坡面中部,拦截地表径流
量最大;虎榛子分布密度最大,树高较小,涵养水源能力最强;虎榛子枯落物厚度较大,
枯落物最大含水率而,蓄水能力最强;虎榛子土壤孔隙度最大,利于地表水下渗。
【点评】本题考查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10.(2021•河北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色季拉山属念青唐古拉山东段余脉,山体大部分海拔3000m以上,年均降水最1134mm,
年均温6.5C,研究发现表层土壤黏粒含量较高且随土层向下逐渐减少。土壤可溶性有机
碳是指能通过0.45微米微孔滤膜的土壤有机碳,主要源于腐殖化的有机质和植被凋落物,
土壤黏粒能吸附可溶性有机碳,同时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也能很好的溶解于水中。某研究
团队在色季拉山东坡海拔3600m至4300m范围内研究了色季拉山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
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如图示意色季拉山研究范围内不同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变
化。
可66
溶
供层)
性-0~20cm
有5
机O6.
碳-
R)
/kg64
6.23
6J
0.
.O
(1)分析该区域内底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变化幅度G的原因。
(2)地形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空间分布有较大影响,试从坡向、坡度、海拔三个角度进
行说明。
(3)推测全球气候变化会对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可能芍来的影响。
【考点】土壤形成因素与过程;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与应对政策;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
性.
【分析】(I)该区域内底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变化幅度小的原因可以从成土母质、生物
因素、气候因素、时间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角度分析。
(2)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主要源于腐殖化的有机质和植被凋落物。
(3)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是全球变暖。
【解答】解:(1)材料提示“研究区内表层土壤黏粒含量较高且随土层向下逐渐减少”,
土壤表层黏粒多,易形成黏层吸附更多的有机碳,并阻挡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下移;材料
提示“土壤黏粒能吸附可溶性有机碳,且土层底部土壤黏粒含量少”,故地底可溶性有机
碳吸附少;材料提示“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也能很好的溶解「水中”,故底层土壤可溶性有
机碳受淋溶作用影响小。
(2)阴阳坡温度差异大,故生物分解作用强弱差异大。具体是阴坡太阳辐射少,光照弱,
土温低,生物分解作用弱(慢),可溶性有机碳积累多;阳坡太阳辐射多,光照强,土温
高,生物分解作用强(快),可溶性有机碳积累少;坡度大的地方受重力作用影响明显,
故壤可溶性有机碳少。海拔越高则气温越低且缺氧状况越明显,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
量高。
(3)全球气候变化方向有二,其一是变暖,其二是变得极端。故气温升高,土壤可溶性
有机碳分解加快;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增多,溶解在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碳增多,随流水
流失,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减少:极端天气增多,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减少。
故答案为:
(1)土壤表层黏粒多,易形成黏层吸附了更多的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卜.移较少;底层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受淋溶作用影响小;地底土壤黏粒少,可溶性有机碳吸附少。
(2)阴坡太阳辐射少,土温低,生物分解作用弱,可溶性有机碳积累多(或阳坡太阳辐
射多,土温高,生物分解作用强,可溶性有机碳积累少);海拔高,气温低且缺氧,氧化
作用弱,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而;坡度大的地区由于重力作用随地下水流失的有机碳
多,造成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分布少。
(3)气温升高,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分解加快;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增多,溶解在水中的
可溶性有机碳增多,随流水流失,土壤中口「溶性有机碳减少。
【点评】以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空间分布作为考查点,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
认知素养,并引导其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其人地协调观。
11.(2021•河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冲洪积扇是指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流出山口后变为多河床辫流形成的一种扇状堆积地
形。位于昆仑山北侧的格尔木河流域植被类型与地形地貌具有密切关系,随地形变化具
(1)说明昆仑山北侧格尔木河冲洪积扇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2)格尔木河流域植被分异的原因。
【考点】常见的植被类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河流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地
表形态的塑造;地壳运动与地貌;外力作用;流水作用与地貌.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
性.
【分析】(1)考查地质作用的知识,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
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
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
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
(2)考查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知识,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有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
地带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异规律,影响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为热量,影响经
度地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为水分,影响垂直地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为水热条件,
【解答】解:(1)根据图片可知,昆仑山北坡地势落差大,夏季温度升高,冰雪融化,
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侵蚀与搬运能力较强,可携带大量泥沙和碎石,河流流出山口后,
地形变得平坦开阔,源沙碎石大曷沉积,形成冲洪积扇,在经历多次季节性洪水方后,
冲洪积扇发育成型稳定,以出山口为顶点向下游形成扇形堆积体,颗粒物直径越来越小。
(2)根据材料可知,从山麓向北,植物分异规律主要是从昆仑山向北,分异顺序是:苔
薛、猪毛菜、芦苇、无植被:根据地势可知,昆仑山海拔较高,同时降水较少,因此水
土流失严重,土层浅薄,不适合乔木生长;向北形成冲积扇,冲积扇沉积的土壤能够提
供•定的养分,适合耐旱植物生长;再向北是潮积平原,地表水较多,不适合旱作植物
生长,所以宜水植物生长;最后是盐湖,含盐量较大不适合植物生长,所以无植被.
故答案为:
(1)昆仑山区基岩风化,形成丰富的砂粒、细土等物质;昆仑山海拔高,夏季冰雪融水
量大,且降水集中,河流流量季节性变大,形成季节性洪水,携带大量泥沙从出山口流
出;在出山口处,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物质以出山口为顶点呈
扇形向四周分散沉积;多次季节性洪水作用,形成扇顶颗粒物粗大而扇缘颗粒物细小的
冲洪积扇。
(2)昆仑山区海拔高、热量低、水分充足,多发育耐寒植被;冲洪积扇多砾石且地下水
埋深较大,植被生长难以利用地下水,多荒漠和零星分布的耐旱植被;从冲洪积扇的边
缘到湖积平原地带.地势逐渐变低平,地下水位抬高,植被由旱生向水生过渡;盐湖地区
蒸发量大,地表土层盐分高,无植被生长。
【点评】本题以格尔木河流域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在冲洪积扇的文字材料为情景,考查
冲洪积扇的形成、植被的地域分异原因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
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12.(2021•河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地理研究团队连续多年对青藏高原中部某冻土区土壤温度进行观测,并根据冻结深度
将不同的年份划分为冻结强年和冻结弱年,计算出冻结强年与冻结弱年5cm、10cm深度
土层的月平均温度差值。如图示意该地冻结强年与冻结弱年5cm、10cm深度土层12月
月平均温度差值的日变化。
(1)描述冻结强年与冻结弱年5cm、10cm深度土层12月月平均温度差值日变化的共同
特征,并分析该变化形成的原因。
(2)观测表明,冻结弱年,每逢降雪后几天土壤温度明显下降,试说明原因。
2
wr
*s
朝
国
a0•8888880,
00a
i^:2N19209北京时间
308-12sm
【考点】土壤形成因素与过程.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自然资源.
【分析】(1)由图可以判断出土层的共同特征,分析该变化的成因主要从冻结强年与冻
结弱年的温度差的角度来分析。
(2)降雪后土壤温度明显降低的原因,主要从冻结弱年的气温角度来思考,从雪融化吸
热的角度来分析。
【解答】解:(1)这是在冻结强年温度较低,所以正午时气温较低,冻结弱年气温较高,
所以在正午时气温较高,由此导致冻结强年与冻结弱年之间在正午时温差较大,所以10
点一16点之间土层的温度差波动最大。
(2)冻结弱年气温较高,土层冻结能力较差,所以在下完雪后的几天内,由下温度较高,
冰雪融化较快,吸收土壤的热量,导致土壤温度明显下降。
故答案为:
(1)变化:从总体上看,月平均温度差值夜间为正,白天为负。但正负转换的时间滞后
于FI出FI落:正值差值最大在10时左右,负值差值最大在16时左右。原因:冻结强年
近地表土壤较早完成冻结过程,土壤温度逐渐趋于稳定,故夜晚温度高于冻结弱年,白
天温度低于冻结弱年:土壤蓄积热量,释放热量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具有滞后性。
(2)降雪后地表反射率提高,土壤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蓄积的热量少;冻结弱年白天
地表温度偏高,积雪难以保存,降雪后几天积雪融化吸热;渗入(比土壤水温度低的)
融雪水,给土壤降温;降雪后往往是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低温维持时间长。
【点评】本组题主要考查青藏高原冻土的相关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
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13.(2019•石家庄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新化县水车镇,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梯田依山就势开凿,分
布在海拔500-1200m.坡度介于25°-40°之间的山坡上,共500余级,面积约为
120km2.紫鹊界梯田地下储水丰富,远古先民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中开创了独一无二的自
流灌溉系统,尽管山上没有水库和山塘,却年年旱涝保收,有“天下大旱,此地有收”
之说,2014年紫鹊界梯田水利灌溉工程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紫鹊界山区
梢被茂密,山顶海拔1200-1500m为森林区域,主要梢被类型有乔木、灌木及草本梢物
等,林田比例约2:I.土壤主要由花岗岩风化发育而成,砂性质地,土层厚度在im以
上。紫鹊界梯田至今保留着原始的纯手工耕种方式,是保持完整的古老稻作文明的成功
范例。近年来,紫鹊界梯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梯田抛荒严重,有些村
民在山上办起农家乐,进行旅游开发。图1示意紫鹊界梯田位置,图2示意紫鹊界梯田
剖面。
图2
(1)说明紫鹊界梯田地下储水能力强的原因。
(2)分析紫鹊界梯田“天下大旱,此地有收”的原因。
(3)说明紫鹊界梯田抛荒严重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紫鹊界梯田区扩大农家乐规模,请衣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考点】常见的植被类型: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的发展和方向:自然资源对人类生
存与发展的意义.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对策类简答题;热点问题;区域案例思想;农业布局原
理;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1)从降水、下渗、植被覆盖以及地形地势的角度分析紫鹊界自然灌溉得以实
现的原因。
(2)从图1可.见,紫鹊界梯田位于雪峰山以东,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结合本地
区植被茂密,涵养水源能力强;有古老的水利灌溉工程。所以能实现“天下大旱,此地
有收二
(3)从材料中获知,紫鹊界梯田保存着原始的纯手工耕作方式,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
益低;梯田地块狭小,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
发展,农村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劳动力短缺。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合理即可。
【解答】解:(1)从佟2中紫鹊界梯田上部森林覆盖率高,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
地下有花岗岩基岩,地下水难以下渗,土壤主要由花岗岩风化发育而成,颗粒较粗,土
壤孔隙较大,地下储水量大。
(2)从图1可见,紫鹊界梯田位于雪峰山以东多地形雨;结合本地区植被茂密,涵养水
源能力强,梯田地下储水丰富;有古老的水利灌溉工程,保障干旱时期农田的供水。所
以能实现“天下大旱,此地有收”。
(3)从材料中得知,紫鹊界梯田采用纯手•工耕种方式,再加上本地山体坡度大,梯田田
块小,不利于机械化耕作,所以当地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收入低,青壮年劳动力纷
纷外出打工,更导致本地劳动力短缺。
(4)赞同,主要从能够吸纳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不赞同,主要从破坏
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对当地的环境污染角度分析。
故答案为:
(1)紫鹊界梯田上部山区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山体基
岩为花岗岩,岩性致密,阻隔水源下渗;土壤主要由花岗岩风化发育而成,砂性质地,
颗粒较粗,土壤孔隙较大,土层较厚,地下储水量大,储水能力强。
(2)紫鹊界梯田位于雪峰山东侧,阻挡夏季风,形成地形雨;植被茂密,植物蒸腾增加
水汽供给,降水比平原地区多。紫鹊界梯田地下储水丰富,独有的水利濯溉工程保障干
旱时期农田的充足供水;持续晴热天气使水温升高,更有利于水稻催苗增产。
(3)紫鹊界梯出作物单一且采用纯手工耕种方式,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山体坡度
大,梯田田块小,不利于机械化耕作,生产效率低;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和从事旅
游业,劳动力短缺。
(4)赞同:紫鹊界梯田区扩大农家乐规模,增强游客接待能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幻力,
增加当地就业;经济效益较好,提高经济收入。
不赞同:在梯田区大量建设农家乐及其配套设施,破坏梯田景观和农业生态环境;农家
乐规模扩大,用水增多,与梯田争水:农家乐废弃物处理能力差,抛弃垃圾和排放污水,
导致环境污染。
【点评】该题主要从“紫鹊界梯田”材料,考查学生的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可持续发展
策略问题,需要提取性文中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
14.(2021•河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层。一个典型的多年冻土地表有一些覆盖物(土壤
或梢被),这一层一般会季节性的消融和冰冻,温度变化较为剧烈,所以叫活动层。在活
动层之下是多年冰封的岩石或土壤,即多年冻土,它们的温度较为稳定,维持在0℃以下。
图I为冬季和夏季冻土层与活动层的垂直方向地温分布图。在多年冻土分布区,地表水
周期性注入到裂隙中再冻结,促使裂隙不断扩大,冰体填充裂隙,剖面呈楔状,称为冰
楔(图2)。
图1国2
(1)描述多年冻土区地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点。
(2)概括冰楔形成的条件。
(3)简述多年冻土区冰楔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公司员工合同3篇
- 工业管道清洗服务协议3篇
- 携手共进新篇3篇
- 拨款委托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篇
- 文艺演出艺术指导实施合同3篇
- 工程委托书模板3篇
- 房屋买卖合同版格式版格式3篇
- 精密仪器室防水施工合同
- 美容美发师派遣服务合同
- 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员工合同样本
- 2024年管理学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4人教版初中英语单词词汇表默写背诵(中考复习必背)
- 食材配送(大米)服务方案(技术标)
- 干部考察延伸谈话范围
- 分级护理服务细化标准
- 外研社英语教材(一年级起点版)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 第一章 神农本草经
- 盾构施工典型事故
- 国家开放大学《财务报表分析》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 初一分班英语试卷(含答案)
- CDNL-MR08 高温试验测量方法 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V1.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