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车间管理制度(33篇)
关于车间管理制度(精选33篇)
关于车间管理制度篇1
工作纪律
L员工应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准旷工、迟
到、早退、工作时间不准擅离工作岗位和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2.员工应无条件从工作分配、调动的指挥。
3.员工必须高度集中精力,认真负责地进行工作,把好工作
质量关,节约原材料,爱护设备、工具等一切公共财物。
4.员工应自觉遵守文明生产、文明办公的制度规定,经常保
持工作地环境的整洁,维护企业良好形象。
5.员工应忠诚企业,保守本厂的技术、商务等机密。
考勤和请假制度
1.上下班作息时间,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和季节变换,由
厂部作出决定,并发书面通知执行。
2.考勤工作各部门自行负责进行。各部门负责人或负责人指
定的考勤员,必须对考勤的正确性负责。
3.考勤内容包括:出勤、病事假、迟到、早退、旷工、工
伤、加班、公出等项目。
4.考勤记录表,由表勤员每天按时正点考勤,班中、班后考
勤,并准确填好记录表,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在次月二日前连
同各种假条或有关证明,交财务作为核发资和扣罚款的考勤依
据。
5.员工因病、因事请假,必须先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部门
负责人审核批准(急病、急事可事后补办请假手续),假期不发工
资、午餐补贴。
6.员工因工受伤,需要休息,必须由事故发生部门写出书面
报告,经厂办公室审核,确定工伤性质和伤残程度,报请厂长同
意签字后,方可按工伤有关规定处理。
7.凡未按上规定办妥请假手续而不上班者,一概以旷工论
处。
奖惩制度
本厂对全体员工实行有功者奖,有过者罚,奖罚分明制度。
奖励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办法。对犯有过失的员
工,坚持思想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有下列十个方面的有功员工,给予一次性奖励和经常性
奖励:
1、对本厂各方面工作能提出合理化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经
审核评定,确能给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带来实际效益的,予以一
次性奖励;
2、为本厂研制、开发适合市场的新产品、新项目做出显著
成绩的,予以一次性奖励;
3、为本厂产品打开市场销路,对产品销售增长做出积极贡
献的,予以一次性奖励;
4、为维护本厂利益,在对外经济活动中能一次性为公司节
约资金3000元以二或换回经济损失5000元以上的,经核实确有
其事,予以一次性奖励;
5、对提出并实施重大技术革新,经评定,确具有实用价
值,能节约资金或提高效率的,予以一次性奖励。
6、为树立社会正气,企业形象,维护企业声誉,而身心受
到伤害的,予以一次性奖励。
7、为保护公共财产,防止或者抢救事故有功,使国家和本
厂利益免受重在损失的,予以一次性奖励。
8、对一贯忠于职守,积极负责,廉洁奉公,舍己为人,事
迹突出的,予以一次性奖励;
9、在完成生产任务或工作任务、提高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
量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予以一次性或经常性奖励;
10、其他应当给予奖励的。
一次性奖励分为记功,授予先进生产(工作)者等,在给予上
述奖励时,同时发给一次性奖金,奖金最低不少于100元,最高
不封顶。经常性奖励以发给奖金体现,奖金最低不小于50元,
最高为1000元。
对犯有过失行为的员工,视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
处分。经济处罚分为罚款,赔偿经济损失。行政处分分为警告、
记过、记大过、撤职、辞退、开除。对于员工的行政处分,必须
在弄清事实、取得证据的基础上,按规定审报程序办理。
对犯有以下过失行为的员工,分别给予以下罚款和赔偿经济
损失的处罚
1、以犯有以下过失行为的员工,每发现一次罚款10元:
上班迟到、早退或中途溜号在一小时之内的(超过一小时作
旷工半天论处,超过四小
时作旷工一天论处);
穿拖鞋或赤膊上班的;
工作时有非工作性窜岗、脱岗或有嘻闹、闲谈、看无关书报
行为的;
在要求禁烟的仓库等地随便吸烟的;
乱丢烟蒂、果壳、纸屑;乱倒饭、菜、茶叶、乱扔杂物,随
地吐痰等影响环境卫生的;
攀折、损坏、挪用厂区树木、花草的;厕所、浴室、洗盥处
用水后龙头不关的
未经批准擅自留宿外来人员的;
在员工宿舍私拉电线、安装电路、新加插座,不按时熄灯
的;在营销和对外交往中,工作态度粗暴,有投诉反映并经核查
确有其事的;
有违反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行为,但未造成不
良后果的。
2、对犯有以下过失行为的员工,每发现一次,罚款20元;
当月上班迟到,早退累计已达到三次,第三次及其以上的;
旷工半天的:工作器具、仓库材料、机电另部件等,不按规
定存放的;
非电工人员,乱拉、乱开用电设备的;
非本设备操作人员,擅自动用该设备的;
在本厂范围内干私活的;
上班时睡觉、喝酒的(业务接待例外);
多次违反工艺操作规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或违反情节严
重,但未造成不良后果的;
在员工宿舍使用电炉及功率较大的电器具以及明火的;
门卫当班不严格执行门卫制度和巡查制度的。
3、对犯有以下过失行为的员工,处予50-200元的罚款;
(1)旷工一天的;
(2)谎报虚报考勤的;
(3)在禁烟禁火区未经主管领导同意,擅自明火的;
(4)非紧急情况,未经主管领导同意,动用消防器材的;
(5)非驾驶员或无证开铲车、汽车的;
(6)随意挪用、损坏设备或安全器材的;
(7)有赌博或打架斗殴行为的;
(8)有损害本厂利益泄露或出卖商务、技术机密行为,及对
有可能或已经发生的损害本厂利益和声誉的情况知情不报或隐瞒
实情的;
(9)因工作失职,造成财产受损或失窃500元以下的;
(10)发生产品的质量事故,造成废品或其他经济损失在500
元以下的;
(11)违反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产管理制度,发生人身伤害或
其他经济损失500元以
下的各类责任事故的;
(12)占用、挪用本厂原材料、设备、工具、上班干私活的;
对违反(7)(8)(9)(10)(11)(12)各条的,还可酌情同时给予
赔偿经济损失的处分。
对以下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规章制度的员工,可酌情给予警
告、记过、撤职、辞退、开除的行政处分,对情
节特别严重的,可送交公交、司法机关处理。
1、有赌博行为,受罚款教育后仍不改的;
2、有行凶斗殴、盗窃及其他违法行为的;
3、损害企业形象的社会公德,给社会、本厂及他人造成不
良影响或损害的;
4、擅自挪用本厂资金和财产、经教育不及时归还的;
5、玩忽职守,造成事故,使本厂财产或员工生命蒙受严重
损失的;
6、无故旷工,经教育不改的;
7、经营违反本厂规章制度,屡教不改的;
8、有意损害公共财物的;
9、偷窃本厂、同事或客户钱物的;
10、触犯国家刑事法律的;
11、无理取闹或不服从工作分配的调动、指挥而影响生产秩
序、工作秩序、生活秩
序和社会秩序的;
12、工作不负责任,产品废品,损害设备工具、浪费原材
料、能源,造成严重经
济损失的;
13、泄露或出卖商务,技术机密,使本厂经济和声誉蒙受重
大损失的。
在给予上述行政处分时,可同时给予一次性罚款或降薪处理
关于车间管理制度篇2
一、质量管理
1、各车间主任应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协调工作。
2、对生产中的关键过程要按规定严格控制,对出现的异常
情况,要查明原因,及时排除,使质量始终处于稳定的受搂状
态。
3、认真执行“三检”制度,教育操作人员对自己生产的产
品要做到自检,检查合格后,方能转入下道工序,下道工序对上
道工序的产品进行检查,不合格的产品有权拒绝接收。如发现质
量事故时要做到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排除不放过、
预防措施不制定不放过。(三检:自检、互检、巡检)(要让员工
明白后工序就是客户的原则)
4、各车间主任要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做到不合格的
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放行。
5、各车间要严格划分“三品”(合格品、返修品、废品)
隔离区,做到标识明显、数量准确、处理及时。
二、工艺管理
1、严格贯彻执行工艺规程。
2、对新员工和工序变更人员要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3、对材料进入车间后要进行自检,符合标准方可投入生
产,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4、严格执行标准,如需修改或变更,应提出申请,并经试
验鉴定,报请生产技术部审批后方可用于生产,严禁私自修改。
5、生产线工装应保持完好。
6、合理使用设备、工位器具,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术状
态。
三、定置管理
1、各车间物料或产品应按区域、按类放置,合理有效的利
用空间。生产加工部位除随时清扫保持清洁整齐外,工作台附近
不得有杂物。
2、工具箱内各种物品要摆放整齐。
3、各车间要勤检查、勤清理,对于产品要轻拿轻放,保证
产品外观完好。
4、加强各车间不合格品的管理,应有记录,标识明显,处
理及时。
5、安全通道内不得放置任何物品,不得阻碍。
6、消防器材定置摆放,不得随意挪动,并保持其清洁卫
生。
四、设备管理
1、各车间的设备应指定专人管理。
2、坚持做到设备管理“三步法”即:日清扫、周维护、月
保养。
3、坚持“六字要求”即:整齐、清洁、安全。
4、设备管理要做到“三好”“四会”三好即:管好、用
好、保养好。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
障。
五、生产车间管理
1、严格现场管理,要做到生产任务过硬、操作技能过硬、
管理工作过硬、劳动纪律过硬、思想工作过硬。
2、经常不定期开展车间内部工艺、纪律、产品质量的自检
自纠工作。
3、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努力达到并提高各个岗位的技能要
求。
4、各车间区域内应保持清洁,地面不得有积水,不得堆放
垃圾。
5、车间内使用工具、设备附件等均应指定摆放,做到整齐
有序。
6、坚持现场管理文明生产、文明操作、根治磕碰、划伤等
现象。每天下班要做到设备不擦洗保养好不走,物料不按规定摆
放好不走,工作场地不打扫干净不走。
7、边角料及废料等分类放到指定地点存放。
8、认真考核,须秉持公平、公正之原则。
六、安全生产管理
1、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2、规定每个操作人员工作位置和活动范围,严禁串岗;每
个员工要养成良好工作作风和严明的纪律,不断提高全体员工自
身的素质。
3、操作人员要正确使用劳保用品,确保起到安全防护作
用,严禁违章作业。
4、经常开展安全教育,不定期进行认真整改、清除隐患。
5、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执行安全生
产,防止生产工作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6、发生事故按有关规定及程序及时上报。
关于车间管理制度篇3
为确定生产秩序正常运作,持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
本公司的发展,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1、全体员工须按要求佩戴厂牌,穿厂服。不得穿拖鞋进入
生产车间。
2、工作时间内,除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因工作关系在车间走
动,其他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相互窜岗。
3、禁止在车间聊天、嘻戏打闹,玩手机,吵口打架,私自
离岗,窜岗等行为。
4、作业时间谢绝探访及接听私人电话,进入车间前,须穿
好鞋套,将钥匙、手机等私人物品放进储物柜,确保产品质量。
5、任何人不得携带违禁物品,危险品或与生产无关之物品
进入车间;不得将私人用品放在流水线上,违者依员工奖惩制度
处理。
6、车间如遇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等不符合规定,有权拒绝生
产,并报告上级处理。如继续生产造成损失,后果将由车间各级
负责人负责。
7、员工领取物料必须通过物料员,不得私自拿取。生产过
程中各班组负责人将车间组区域内的物品、物料有条不紊的摆
放,并做好标识,不得混料。
8、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工艺规程进行
操作,需带静电手环的工位,严格佩戴静电手环,不得擅史更改
产品生产工艺或装配方法。
9、生产流程经确认后,任何人均不可随意更改,如在作业
过程中发现有错误,应立即停止并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研
讨,经同意并签字后更改。
10、在工作时间内,员工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的工作安排,正
确使用公司发放的仪器、设备。不得擅用非自己岗位的机械设
备、仪表仪器等工具。对闲置生产用具应送到指定的区域放置,
否则以违规论处。
11、车间员工必须做到文明生产,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生产
任务;因工作需要临时抽调,服从车间组长级以上主管安排,协
助工作并服从用人部门的管理,对不服从安排将上报公司处理。
12、车间员工和外来人员进入特殊工作岗位应遵守特殊规
定,确保生产安全。
13、员工有责任维护工作之环境卫生,严禁随地吐痰,乱扔
垃圾。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用料,不得随意乱扔物料、工
具,掉在地上的元件必须捡起。
14、操作人员每日上岗前必须将机器设备及工作岗位清扫干
净,保证工序内的工作环境的卫生整洁,工作台面不得杂乱无
章,生产配件须以明确的标识区分放置。
15、下班时应清理自己的工作台面。当日值日员工打扫场地
和设备卫生并将所有的门窗、电源关闭。
16、加强现场管理随时保证场地整洁、设备完好。生产后的
边角废物及公共垃圾须清理到指定位置,由各组当日值日人员共
同运出车间;废纸箱要及时拆除,不得遗留到第二天才清理。
17、不得私自携带公司内任何物品出厂(除特殊情况需领导
批准外),若有此行为且经查实者,将予以辞退。
18、对恶意破坏公司财产或盗窃行为(不论公物或他人财
产)者,不论价值多少一律交公司行政部处理。视情节轻重,开
除或送公安机关处理。
关于车间管理制度篇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以下简称“仪表设
备”)管理工作,提高仪表设备管理水平,保障仪表设备安全经济
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管理制度》,特制定本
制度。
第二条仪表设备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对仪表设备从规划、设
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
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使仪表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
状态。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仪表设备是指在我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
所使用的各类检测仪表、自动控制监视仪表、执行器、过程控制
计算机系统、分析仪器仪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及其辅
助单元等。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仪表车间。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范围
第五条仪表设备由仪表车间负责归口管理。仪表车间应设相
应岗位和专职技术人员。仪表车间在主管经理领导下,负责公司
仪表设备的管理。
第六条仪表车间仪表设备管理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仪表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
规,贯彻执行公司仪表设备管理制度、规程和规定。
(二)组织制定和修订公司仪表设备管理制度、规程、标准和
规定。
(三)检查执行仪表管理制度、规程、标准和规定的情况。
(四)参与新建装置、更新或技措等重点项目中仪表设备的规
划、设计选型等前期管理工作。
(五)负责审批仪表车间上报的仪表设备零购、更新计划,汇
总到设备采购,负责审批仪表车间上报的仪表设备报废、仪表检
修计划。
(六)负责审查或制定公司仪表设备及其系统的技改技措项目
计划。
(七)负责公司仪表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八)负责审核公司重要仪表设备的检修项目及方案,参与重
要仪表项目验收工作。
(九)负责组织仪表设备新产品、新技术的交流及管理经验交
流。
(十)参加公司仪表设备的重大事故调查与分析。及时上报仪
表设备事故分析报告,及时上报仪表设备事故分析报告。
(十一)组织建立健全公司仪表设备台帐及档案。
第三章仪表设备的前期管理
第七条仪表设备的前期管理是全过程管理中规划、设计、选
型、购置、安装、竣工、投运阶段的全部管理工作,是综合管理
的重要内容,为使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必须重视
前期管理工作。
第八条仪表设备规划主要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方向、安
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需要、仪表设备发展动态等因素。
仪表车间负责制定本企业仪表设备规划。
第九条仪表车间应参与新建、改扩建等项目中仪表设备的设
计审查,对设计选型的可靠性、维修性、适用性、经济性、先进
性、安全性提出要求,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
则。
第十条仪表设备购置要坚持质量第一、性能价格比高和寿命
周期费用最经济的原则,严格进厂质量验收,进口设备应有必备的
维修配件。
第十一条在新建、改扩建工程中负责仪表设备施工的单位必
须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具有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的能力,具有健
全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仪表设备施工必须按设计要求及《石油
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h3521-1999)进行。
第十二条仪表设备主管部门应参与或负责仪表设备工程项目
的竣工验收、调试、竣工资料移交等方面的工作。施工单位在移
交时,竣工验收必须按设计要求及《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gb50093-20_)、《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sh3521T999)进行,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交接。要做到竣工资料
齐全,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应包括:
(一)工程竣工图包括(装置整套仪表自控设计图纸及竣工
图);
(二)设计修改文件和材料代用文件
(三)隐患工程资料和记录;
(六)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四)仪表安装及质量检查记录;
(五)电缆绝缘测试记录;
(七)仪表风和导压管等扫线、试压、试漏记录
(八)仪表设备和材料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九)仪表校验和试验记录;
(十)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记录;
(十一)仪表设备交接清单;
(十二)报警、联锁系统调试记录;
(十三)智能仪表、des、sis、plc组态记录工作单;
(十四)未完工程项目明细表等。
第十三条仪表设备投用前,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设备的特点
编制相关规程,开展技术培训、事故预案演练等工作。
第四章仪表设备分类
第十四条仪表设备按以下类别进行分类:
(一)过程控制系统;
(二)检测仪表;
(三)控制仪表;
(四)联锁回路仪表;
(五)在线分析仪表;
(六)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七)特殊仪表;
(八)其它仪表。
第五章常规仪表管理
第十五条常规仪表是指一般情况下通用的检测仪器仪表、控
制监视仪表、执行器、辅助单元及其附件、化验分析仪器仪表
等。
第十六条常规仪表选型应考虑以下原则
(一)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仪表选型应综合考虑其安全
可靠性、技术先进性、经济性。
(二)选用的仪表应是经过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取得制
造许可证的合格产品c优先选用经gb/'t19000或iso9000标准
认证的产品或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在工程设计中不得采用未经
工业鉴定的试制仪表。
(三)仪表选型应考虑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规划,主流机种力求
统一。
(四)仪表选型应有利于全厂或区域性的集中控制和集中管
理,有利于系统集成、信息集成、功能集成,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
平。
(五)对于新建或改造装置的常规仪表配置、选型应遵循《石
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sh3005-1999)之规定,各企
业仪表设备主管部门应参与或组织对设计资料进行审查。
第十七条防爆型仪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危险场所使用的仪表必须符合防爆类型及等级要求。防爆型
仪表的明显部位应有清晰的防爆标志。危险场所仪表的安装,配
线必须符合防爆类型及等级的技术要求。
防爆型仪表检修时不准更改零部件的结构,材质。
在危险场所对原有的防爆型仪表进行更新、改造时,必须审
定仪表的防爆性能,不得随意降低防爆等级。
在危险场所新增仪表测控回路及其他回路,其防爆等级不得
低于区域内其它仪表防爆等级。
第十八条放射性仪表现场要有明显的警示标记,安置使用应
符合国家规范。
第二十条常规仪表的使用、日常维护、故障处理和检修要
求。
(一)检维部应建立和健全常规仪表运行、维护、校验、检修
等各种规程和管理制度。
(二)仪表设备的操作及维护保养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相应
的资格证书。
(三)特殊仪表的维护人员应接受专门培训,才能进行仪表的
维护调校工作;放射性仪表应指定专职维护人员,并配备必要的防
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四)严格执行仪表设备的定期检查、强制保养制度,搞好计
划检修工作。备用仪表应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五)仪表运行时如发现异常或故随,维护人员应及时进行处
理,并对故障现象、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做好记录。
(六)各种标准仪器应按有关计量法规要求进行周检,严禁使
用超期未检或检定不合格的标准仪器。
(七)当对参加联锁的常规仪表进行维护检修时,应严格按照
本制度第七章的要求进行。
(八)常规仪表的检修一般随装置停工检修进行,在检修前应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检修计划,准备必要的备品备件、检修材料、
工具和标准仪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检修网络图。需要外委的检
修项目应办理外委审批手续。
(九)仪表检修按《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shs
0700r07008-20_)要求进行;在每个检修周期内,应对每台仪表
进行检查校验。
(十)仪表单机校验后应进行回路联校,参加联锁的仪表还应
进行联锁回路确认。
第二十一条压力表
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压力
表安装前应进行校验,在刻度盘上应划出指示最高或最低压力的
红线,压力表校验后应加铅封。压力表应根据工作压力选用。压
力表表盘刻度极限值不应小于工作压力的1.5倍。
第六章控制系统管理
第二十二条
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集散控制系统(des)、安全仪表系统
(sis)、可编程控制器(plc)、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ipc)以及在
先进过程控制(ape)和优化过程控制(ope)系统中使用的上位计算
机等。
第二十三条仪表车间参与公司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
试、验收等阶段的全过程管理。
第二十四条新建或改造装置控制系统的规划和选型或在原有
控制系统进行开发升级改造,仪表设备主管部门应对设计资料进
行审查。控制系统的配置、选型,既要保证满足装置生产控制的
要求,又要具有较高的技术先进性。
第二十五条对已投入使用的控制系统,如果生产工艺要求改
变控制方案,或增加仪表回路,应由工艺提出,生产技术科负责审
核,由仪表车间负责安排仪表人员实施,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二十六条对控制系统机房的管理,达到以下要求:
(一)机房必须定专人管理。
(二)机房环境必须满足控制系统设计规定的要求。
(三)机房内严禁带入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不得在机房内堆
放杂物,机柜上禁放任何物品。
(四)机房内应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五)机房电缆通道要有防鼠设施,以防鼠害。
第二十七条控制系统的备件管理,达到以下要求:
(一)备品配件要有专门的帐卡,要随时掌握备件配件的储备
情况,保持一定数量的备品配件储备,以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运
行。
(二)保管储存控制系统备品配件的环境,必须符合要求的保
管条件C
(三)在装置停工检修期间,要对备件进行通电试验,确保其处
于备用状态。
第二十八条为防止病毒感染,严禁在控制系统上使用无关的
软件,也不得进行与控制系统软件组态无关的作业。做备份用的
移动硬盘、光盘等不准另作他用,也不准在其他计算机上使用。
控制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间应采取隔离措施,以防范外来计算机
病毒侵害控制系统。
第二十九条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故障处理和检修管理。
(一)每日应定时检查主机、外围设备硬件的完好和运行状
况。保证环境条件满足控制系统正常运行要求;供电及接地系统
符合标准;按规定周期做好设备的清洁工作。
(二)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必须有双备份,并妥善保管;控制系
统的密码或键锁开关的钥匙要由专人俣管,并严格执行规定范围
内的操作内容;系统软件和主要应用软件修改应经仪表车间、公
司主管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软件备份要注明软件名称、修
改日期、修改人,并将有关修改设计资料存档。
(三)系统运行时如发现异常或故随,维护人员应及时进行处
理,并对故障现象、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做好记录。
(四)控制系统的检测原则上随装置停工大修同步进行。大修
时要对系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工作;要进行系统的调试、诊
断、维护和系统联校工作,并对联锁系统进行确认;大修期间还要
对系统外围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控制系统的检修应按《石油化
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shs07008-20_)要求进行。
(五)加强控制系统故障管理,制定控制系统故障应急预案,不
断提高处理突发故障的能力。
(六)在对系统进行维修操作前,必须做好技术准备工作,杜绝
盲目操作。
(七)在检修前必须检查并记录其属性设置、跳线或开关的位
置;拔下的卡件必须立即放到防静
电塑料袋中,不得随意摆放。
第三十条仪表车间必须建立系统硬件设备档案、软件档案,
建立必要的台帐,建立《操作日志》和《维修记录》,必须建立健
全网络结构示意图,硬件配件清单和i/'。分配表。
第七章仪表联锁保护系统管理
第三十一条联锁分为工艺联锁和设备联锁,根据其重要性,分
成a、b两类。其中关键、重要的工艺系统联锁和可能涉及发生
人身伤害、设备损坏或产品重大质量事故的联锁划为a类联锁。
第三十二条仪表车间根据上述定义将所管装置内的联锁进行
分类,汇编整理为联锁分类一览表,报公司生产技术科进行审核
后,上报到公司;经公司主管总工程师批准后下发执行。
第三十三条联锁需要变更(包括设定值、联锁程序、原理等
的变更)、解除、恢复、取消时,应事先由甲醇车间提出申请,由
甲醇车间办理审批单,生产技术科审核。在审批单上应写明原
因、实施方案及采取的防范措施,有仪表车间负责实施。
第三十四条a类联锁保护系统解除由工艺设备提出,副主任
以上人员签字同意,公司生产科或设备科负责人批准。对涉及装
置和大型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联锁的解除,生产科根据实际情况
上报公司主管总工程师审批。
第三十五条在获准同意对联锁保护系统进行变更、解除、恢
复、取消后,实施前必须到安全科办理联锁工作票,票上详细注明
作业依据、作业执行人及作业监护人、作业内容和作业时间等。
第三十六条为杜绝误操作,必须采用双人操作的方式,一人操
作、一人现场监护。操作前应细检查核对联锁状况,在操作过程
中应与工艺操作人员保持密切联系。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和监护
人必须在联锁工作票上详细记录作业内容并签字确认。
第三十七条联锁的解除期限最长为6个月。超过6个月仍不
能投用的联锁必须重新办理审批单。具备投用条件的联锁,应及
时办理恢复投用手续,及时恢复投用。
第三十八条新装置投料试车前或设备检修后投运之前,应对
所有的联锁回路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对联锁保护系统进行联
校。新装置的联锁检查试验由仪表车间组织相关单位在开车前完
成,并按试验结果填写联锁试验单,由参加联锁检查的人员签字后
作为资料存档。装置修理后联锁试验由仪表车间组织电、仪专业
人员会同工艺人员一同进行试验,按试验结果填写试验单,参加联
锁试验的人员要在联锁试验单上签字。联锁试验单一式三份,设
备科、生产科、安全科各保存一份。
第三十九条重要联锁保护系统必须有明显标识。
第四十条新增联锁保护系统必须做到图纸、资料齐全。
第四十一条联锁保护系统的紧急停车按钮,均应设有可靠的
护罩。
第四十二条联锁系统的盘前开关、按钮由操作人员负责操
作,盘后开关、按钮由仪表人员负责操作。仪表人员在处理联锁
系统时,如果需要操作盘前开关、按钮等,必须事先和工艺负责人
联系,获准后由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作业完成后,必须及时通知操
作人员,由操作人员确认工艺状况,将开关、按钮等复位。
第四十三条联锁保护系统所用器件(包括一次检测元件和执
行元件)、运算单元等应按各自规定的校验标定周期进行校验和
标定,通常可借装置停车大检修进行检修、校验、标定。新更换
的元件、仪表和设备必须经过检验和标定合格后方可装入系统。
第四十四条联锁保护系统仪表的维护和检修按《石油化工设
备维护检修规程》(shs07007-20_)要求进行。
第四十五条联锁保护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备品备件,其种类和
数量根据储备标准和备品配件管理规定贮备。
第八章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管理
第四十六条凡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装置及贮运设施,如
有可燃、有毒气体意外泄漏可能的,无论是引进项目还是国内配
套项目,必须按照“三同时”原则配备可燃、毒性气体检测报警
仪。
第四十七条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配置、选型应严格
执行《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50493-20_)的规定。报警仪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功能、结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国家
法定要求,并取得国家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计量器具生产许可
证、国家指定防爆检验部门发放的防爆合格证。
(二)技术先进、质量稳定、反应灵敏、便于维修、保证备品
备件的供应。
(三)根据使用场所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选择检测器的防爆
类型;根据使用场所被检测的可燃性气体的类别、级别、组别,选
择检测器的防爆等级、组别。
(四)当使用场所存在能使检测亓件中毒的硫I、碑、磷、卤素
化合物等介质时,应选择抗毒性检测器。
(五)多点式指示报警器应具有相对独立、互不影响的报警功
能,并能区分和识别报警场所的位号。
第四十八条可燃、毒性气体报警器的安装必须符合有关规范
规定的要求。
(一)根据可燃、毒性气体的密度和主导风向,确定检测器的
安装高度和位置。
(二)检测器宜安装在无冲击、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的场
所。
(三)尽可能减少雨水对检测元件的影响。
(四)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安装安置,应考虑便于操作和监
测的原则。报警器应有其对应检测器所在位置的指示标牌或检测
器的分布图。
(五)检测器的安装和接线应按制造厂规定的要求进行,并应
符合防爆仪表安装接线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九条加强对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日常维护、故障处
理及检修管理。
(一)检测器为隔爆型时,不得在超出规定的条件范围下使用;
在仪表通电情况下,严禁拆卸检测器。
(二)每日巡回检查时,应按动试验按钮,检查指示、报警系统
是否工作正常;经常检查检测器是否意外进水,防止检测元件浸水
受潮后影响其工作性能。
(三)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检定每年不少于一次,
由仪表车间统一安排。根据环境条件和仪表工作状况,仪表工每
三个月通气一次,检查和试验报警仪是否正常,填写相关纪录。检
定、校准人员应取得有效的计量检定员证书。
第五十条可燃气体报警器每年应全面检修一次,维护和检修
按《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shs07005-20_)要求进行。
第五十一条可燃气体报警器标定时应采用经计量行政部门批
准、颁布并具有相应标准物质《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单位提
供的标准气体。
第五十二条可燃气体报警器需停运、拆除、增加,由生产科
申请,安全科批准后由仪表车间安排具体施工、作业等。
第九章在线分析仪表管理
第五十三条在线分析仪表的配置、选型应遵循《石油化工自
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sh3005T999),仪表设备主管部门应
参与在线分析仪表的选用和配置。在线分析仪表选型应考虑以下
原则:
(一)选用的在线分析仪表应技术成熟、性能可靠,操作、维
修简便。
(二)选用的分析仪表技术应满足被分析介质的操作温度、压
力和物料性质的要求;仪表的各种技术指标,必须满足工艺流程要
求。
(三)用于腐蚀性介质测量或安装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在
线分析仪表,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四)用于控制系统的分析仪表,其线性范围和响应时间须满
足控制系统的要求。
(五)当在线分析仪表需要与des进行数据通信时,应有通用
的通信接口,其通信协议、通信速率应和des系统一致。
第五十四条在线分析仪表的使用、日常维护、故障处理和检
修的管理。
(一)在线分析仪表的操作及维护保养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
相应的资格证书。
(二)严格执行在线分析仪表有关定期检查,定期校验制度,搞
好计划检修工作。在线分析仪表的维护、检修及校验应根据《石
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shs07005-20_)的要求及相应在线
分析仪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
(三)在线分析仪表运行时如发现示值异常或故障,维护人员
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对故障现象、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做好记
录C
(四)各种标准仪器应按有关计量法规要求进行周检,严禁使
用超期未检或检定不合格的标准仪器。标定时应采用经计量行政
部门批准、颁布并具有相应标准物质《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
单位提供的标准气体。
(五)对参加联锁的在线分析仪表进行维护检修时,应严格按
照本制度第七章的要求进行。
(六)对防爆型在线分析仪表进行维护检修,应严格按照本制
度第五章第十八条的要求执行。
(七)在线分析仪表的的大修随装置停工大修进行;大修期间
要对在线分析仪表系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工作、要进行系统
的调试、诊断、维护和系统联校工作。参加联锁的在线分析仪表
还应进行联锁回路确认。
第五十五条在线分析仪表样品预处理装置的'日常维护和检
修管理。
(一)严格执行样品预处理装置定期检查制度,每日对样品预
处理装置进行检查,确保待测样品温度、压力、流量等指标满足
在线分析仪表技术要求。
(二)样品预处理装置运行时如发现异常和故障,维护人员应
及时进行处理,并对故障现象、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做好记
录C
(三)样品预处理装置的维护、检修应根据制定的规程及样品
预处理装置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
(四)装置停工检修时,应对在线分析仪表的样品预处理装置
进行检修,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工作和系统调试、诊断、维护
工作。
第十章基础资料管理
第五十六条仪表设备主管部门和公司所属各部应根据各自的
管理职责范围,建立和完善仪表设备台帐、档案和基础资料。
第五十七条仪表设备主管部门至少应建立仪表专业管理制
度、des、plc等控制系统台帐、关键设备仪表联锁保护系统台
帐及其统计表、可燃、毒性气体报警器台帐、重大缺陷记录、自
动化仪表技术状况表、专业检查记录等。
第五十八条仪表车间至少建立健全如下资料台帐:
(一)仪表专业管理制度、检维修规程等
(二)des、sis、plc等控制系统台帐、系统验收记录、系统
点检及故障处理记录、系统修改记录;系统设计资料、说明书、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系统备份盘等。
(三)仪表联锁保护系统台帐、联锁原理图/逻辑图、联锁系
统统计表等。
(四)可燃、毒性气体报警器台帐、检测点分布图、仪表说明
书、回路图、校验记录等资料。
(五)所有仪表的设计资料、图纸,选型资料、说明书、随机
资料、配套仪表及其它设备资料和相关图纸,安装调试记录、验
收记录、检修校验记录等。
(六)自动化仪表技术状况表。
(七)仪表设备故障及缺陷记录、仪表事故台帐等。
(八)自控设备一览表。
(九)在线分析仪表台帐。
(十)月备品备件台帐。
第十一章仪表电源、气源管理
第五十九条仪表气源管理:
(一)净化后的气体中不应含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
蚀性气体(或蒸汽)。在操作压力下的气源露点,应比工作环境或
历史上当地年极端最低温度至少低10℃0
(二)控制室内应设供气系统压力的监视与报警。
(三)每日对供气系统(风罐、阀门、管线、过滤器、减压
阀、压力表等)巡回检查一次。
(四)每周至少一次对在用的过滤器进行排空(视仪表供气品
质及安装地点可适当增加排空次数)。定期对装置最低点处的排
污阀进行排空C
第六十条仪表电源管理:
(一)定期对供电系统的各部位进行巡回检查,检查电源箱、
电源分配器、各开关、熔断器等部件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分
析处理。
(二)对并联使用的电源箱,在线检查其运行情况,每个电源箱
的输出电流均不得超过其额定值。
(三)供电系统中的开关、电源分配器、供电端子排的标识必
须准确清晰。对脱落、丢失的标签,模糊不清的字迹应当及时进
行处理。
(四)供电系统的各设备,应当有完善的防止小动物随意进入
的措施。
(五)仪表盘(柜)的仪表供电开关宜留有至少10%备用回路。
严禁从仪表电源上向非仪表负载供电;严禁从仪表电源上搭接临
时负载。
(六)控制仪表电源供电系统的配置原则
(七)重要生产装置控制仪表电源供电系统中应配置ups,确
保生产装置供电系统发生断电等事故时,其控制仪表能够正常显
示和可靠动作。
(八)控制仪表电源供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应简洁、清晰,电源
引自不同回路的380v/220v母线,(以下简称低压母线),所选用的
线路、设备、保护装置等应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1995的有关规定。
(九)控制仪表电源供电系统的配置在满足生产装置正常运行
后,还可进行ups离线检修、蓄电池定期维护等工作。
(十)控制仪表电源系统的切换装置,应能实现无扰动切换,其
切换时间应满足控制仪表的运行要求;低压母线的直供馈出回路
可根据系统电源质量等情况,配置隔离变压器或稳压器。
(十一)在控制仪表电源系统中,要采取防雷、ep谐波吸收装
置保护措施,防止过电压对控制仪表电源系统的危害。
(十二)具备两路供电的控制仪表,应具备两路非同期工频交
流电源同时工作的条件。
(十三)控制仪表电源供电系统的配置,应由仪表专业提出供
电要求,电气、仪表专业共同确定仪表电源供电系统的配置方
案。
(十四)下列情况控制仪表应按两电源或三电源方案配置。
(1)大、中型化工生产装置、重要公用工程系统的控制仪表
及其重要的显示仪表。
(2)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的生产装置。
(3)工艺控制、联锁多,系统复杂的生产装置。
(4)重要在线分析仪表(如带工艺连锁的仪表等);
(5)大型机组、机泵的监控系统等。
第六十四条控制仪表电源系统的技术管理
普通电源质量指标:
(1)电源电压:交流220V±10%o电源频率:50hz土Ihz。
(2)电源瞬间断电时间应小于用电设备的允许电源瞬间断电
时间。瞬时电压降:小于20%。
第六十一条
运行管理:
(一)控制仪表电源系统竣工后,由电气、仪表专业按有关规
范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用。
(二)生产装置每周期开工投料前须对控制仪表电源供电系统
的可靠性进行以下检验:
(1)断开隔离变压器输出电源回路。
(2)断开ups输出电源回路。
(3)同时断开供隔离变压器和ups的输入电源回路。
检验过程中如控制仪表运行正常、生产装置无异常现象发
生,视为仪表电源供电系统合格。
(4)企业须绘制控制仪表电源一次供电系统图,并明确电气、
仪表专业的管理界线。
(5)ups的运行管理应按相关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6)控制仪表电源系统配电装置的运行管理除按照低压配电
装置管理要求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a)配电装置二应有电气一次主接线图。
(b)仪表和电气专业须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积极做好运行、
检查、维护等工作,消除管理盲区。
(c)建立ups台和蓄电池台帐及运行、事故、测试等记录。
(d)ups的故障报警信号应引入控制仪表报警系统。
(e)ups电源装置输出端的中性点不应接地。
第六十二条ups管理:
(一)ups是uuninterruptiblepowersystem”的缩写。其
译义是不间断电源系统,简称ups。
(二)对重要负荷使用的ups电源宜采用双机供电方式,对特
别重要的负荷应采用双机供电。
(三)ups应选用在线式(电网电源质量符合ups输出标准时,
其逆变器在热备用状态运行),其接线应简单可靠。采用单机运行
方式。采用两路独立电源供电。
(四)ups故障报警信号应送至控制室。
(五)ups应具备良好的运行环境,运行环境温度以25±5T为
宜,并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
(六)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
(七)ups主管技术人员应定期进行运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
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安全运行。
(A)ups运行维护人员应具备ups设备专业知识,做好ups
运行的技术管理,按规定进行各项操作,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发现
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向上级或有关单位汇报。
(九)蓄电池应选用全密封阀控式或铅酸蓄电池,其后备时间
一般为15min'30mirio检修部必须每年对ups电池进行一次核对
性容量检查;因生产装置运行不能检查的,应制定方案,报请主管
领导批准后执行。
(十)对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ups设备故障应及时向主管部门
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十一)仪表队应制定ups设备的完好标准,并对照标准对设
备进行评定工作。
(十二)仪表队应建立ups台帐,说明投用日期、型号、使用
情况等。
(十三)额定容量:单台ups带全负荷时,其负荷率应在
50%飞0%为宜。
(十四)基本技术指标
(1)输入电源质量指标:
输入电压:三相380V±15%或单相220v±15%o
输入频率:50hz±2.5hzo
(2)输出电源质量指标:
输出电压:220v±5%。
输出频率:50hz±0.5hzo
输出波形失真率:小于5%。
(3)输出电源瞬间断电时间应小于等于20ms。
(4)输出瞬时电压降小于10%o
(5)输出谐波失真率:thd
(十五)ups及控制仪表电源配电装置应单独安装在室内,要
有温控、除湿措施。室温保持在16C〜3(TC左右,并采取防止化
工气体、高盐密值空气腐蚀的措施。
第十二章仪表备品备件管理
第六十三条仪表备品备件管理
仪表车间按有关规定,贮备足够的仪表备品备件;仪表备品备
件申购有仪表车间报到设备科,由供销部门统一采购。
第十三章检查与考核
第六十四条公司仪表车间定期组织仪表设备检查。
第六十九条对仪表设备,按以下技术指标进行检查、考核:
(一)仪表完好率295%;
使用率295%;控制率N90%;泄漏率<0.5%。;
(二)分析仪表完好率、使用率290%。
(三)联锁系统投用率为100%;
(四)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安装率、完好率和使用率
为100%o
关于车间管理制度篇5
一、总则
1、为了确保生产秩序,保证生产车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均衡、安全、礼貌生产,结合生产车
间实际情景,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实用于车间所有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
3、本制度中若某些规定与《员工手册》中规定有争议的最
终按《员工手册》中规定执行。
4、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生产部。
二、考核管理
1、车间所有操作人员工资计算方式统一为:计件模式。
2、车间全体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上下班作息时间,上下班按
时打卡。
3、上班后5〜10分钟为车间早会时间,所有车间人员必须参
加早会,若遇特殊情景必须说明原因否则按迟到处理。
4、车间员工请假需提前1天向直接上级提交请假条经同意
后方可请假。
备注:
a、请假未经批准,不上班者视为旷工,无故缺席者视为旷
工。
b、先离开再补假的一律视为旷工。
c、请假具体细则请见《考勤管理规定》补充细则。
5、车间所有人员每月请假不得超过2次,各小组内当天请
假人数不得超过1人,请假天数一律不超过10天,若遇特殊情
景必须先说明原因否则按旷工处理。
6、车间员工(签订合同正式工)主动离职需提前向人事部
门递交辞职报告,提前天数按劳动合同上规定天数执行,试用期
员工主动离职需提前3天,经同意后方可办理相关手续。
备注:辞职期间,员工不得无故请假,若劳动合同注明提前
一个月提出离职,则员工必须工作日满一个月方可离职,未满离
职天数按每一天50元对其进行扣除。
7、上班期间车间员工禁止在车间内部接听与工作不相关的
私人电话(特殊情景经领导批准后到车间外部接听,时长不超过
五分),禁止在工作时间玩手机,违反者按违纪处理。(包括组长
或组长以上等)。
8、车间员工必须服从工作安排,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不得疏忽或以任何理由拒绝其工作安排;因车间生产任务需要安
排加班时无特殊情景(未经领导同意请假者)不允许擅自离开,
未经同意后擅自离开按旷工处理。
9、车间全体人员上班期间必须整齐着装工作服、佩戴防静
电手环,不得穿拖鞋、露肩背心进入车间,违反者按违纪处理。
10、上班期间禁止将私人物品、零食等带入车间,违反者按
违纪处理。
11、未经同意私自挪用他人工具者一经查实按严重违纪处
理。
12、不得私自携带公司内任何物品出厂(特殊情景需领导批
准),若此行为经查核实,员工按实赔偿公司经济损失,并将予
以辞退处理。
13、车间每月结合产量、质量、综合纪律评选出一名优秀员
工,给予300元
现金或等值物品奖励,并在全公司通报表扬。
14、当天值日人员负责对车间卫生进行清扫,离开车间时,
关掉门、窗电等。
三、质量管理
1、车间应严格执按照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生
产。
2、车间月成品送检合格率不得低于98%。
对新工人和工种变动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I,经考核合格并
有专人指导方可上岗操作。
3、对关键过程严格控制,对出现的异常情景,要查明原
因,及时排除,使质量始终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4、原材料、半成品、进入车间后首先进行自检,贴合标准
方可投产,否则不得投入生产;若需要让步接收,需要办理让步
接收手续。
5、认真执行“三检”制度(自检、互检、巡检),操作人员
对自我生产的产品要做到自检,检查合格后,方能转入下工序,
下工序对上工序的产品进行检查,不合格产品有权拒绝接收。
6、车间区域划分明确,产品做到标识明显、数量准确。
7、生产中因操作不当或故意损坏导致产品报废,经查实后
将按产品成本价格的(10^20%)要求个人赔偿。
8、新制作的测试工装应专人进行检查和校准,判定无异常
且首件产品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9、严禁在使用中故意磕、碰、摔、划车间设备、量具、测
试工装,违反者按严重违纪处理。
10、车间设备、量具、测试工装使用完后按规定摆放到指定
位置,违反者按违纪处理。
11、未经相关负责人同意不得擅自更改车间设备、量具、测
试工装参数,违反者按违纪处理。
四、作业管理
1、严格按生产计划排产,根据车间设备和人员精心组织生
产。
2、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
3、投入车间生产加工的所有产品必须填写《生产记录单》。
4、生产流程确认以后,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如在作业过
程中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向组长或车间主任报
告。
5、生产完成后,如有剩余的物料应及时退回仓库不得遗留
在车间内。
6、生产过程中好坏物料必须分清楚,并要做出明显的标
记,不能混料、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节俭用料,不得随意乱扔、
乱丢物料,违反者按违纪处理。
7、车间人员下班前,必须将所操作设备及工作区域进行清
理并清点当天生产数量,并填入《每日生产记录单》,数据必须
准确真实,不得弄虚作假,若发现伪造数据者生产记录数据一律
清零。
8、车间人员严格按照产品工艺规程及作业指导书进行操
作,擅自更改生产工艺、流程等造成品质问题,由作业人员自行
承担其相应的职责,并按严重违纪处理。
9、车间人员操作时必须对所有产品进行编号,并按要求填
写相关记录表单,若不按要求对产品进行编号或不按要求填写相
关记录表单者,一经发现将按违纪处理。
10、生产现场均为设定作业区,员工不得随意到非作业区作
业,特殊情景需要借用场地,应请示批准。
五、其他管理
1、车间新招员工试用期间每一天必须填写个人《每E生产
记录单》,试用期工资按照宁波市基本工资标准发放,试用期过
后实行计件模式。
2、所有人员对公司的任何合理化提议一经批准采用后,参
照员工守则中《合理化提议奖励》金额发放。
备注:a、违纪按10元人次处罚,严重违纪按50元人次处
罚。
b、旷工为严重违规,旷工按(20元时)元处罚。
c、一月累计违纪5次以上,一月累计三次严重违纪或旷工
3天,公司有权直接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关于车间管理制度篇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以下简称“仪表设
备,,)管理工作,提高仪表设备管理水平,保障仪表设备安全经济
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管理制度》,特制定本
制度。
第二条仪表设备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对仪表设备从规划、设
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
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使仪表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
状态。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仪表设备是指在我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
所使用的各类检测仪表、自动控制监视仪表、执行器、过程控制
计算机系统、分析仪器仪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及其辅
助单元等。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仪表车间。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范围
第五条仪表设备由仪表车间负责归口管理。仪表车间应设相
应岗位和专职技术人员。仪表车间在主管经理领导下,负责公司
仪表设备的管理。
第六条仪表车间仪表设备管理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仪表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
规,贯彻执行公司仪表设备管理制度、规程和规定C
(二)组织制定和修订公司仪表设备管理制度、规程、标准和
规定。
(三)检查执行仪表管理制度、规程、标准和规定的情况。
(四)参与新建装置、更新或技措等重点项目中仪表设备的规
划、设计选型等前期管理工作。
(五)负责审批仪表车间上报的仪表设备零购、更新计划,汇
总到设备采购,负责审批仪表车间上报的仪表设备报废、仪表检
修计划。
(六)负责审查或制定公司仪表设备及其系统的技改技措项目
计划。
(七)负责公司仪表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八)负责审核公司重要仪表设备的检修项目及方案,参与重
要仪表项目验收工作。
(九)负责组织仪表设备新产品、新技术的交流及管理经验交
流。
(十)参加公司仪表设备的重大事故调查与分析。及时上报仪
表设备事故分析报告,及时上报仪表设备事故分析报告。
(十一)组织建立健全公司仪表设备台帐及档案。
第三章仪表设备的前期管理
第七条仪表设备的前期管理是全过程管理中规划、设计、选
型、购置、安装、竣工、投运阶段的全部管理工作,是综合管理
的重要内容,为使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必须重视
前期管理工作。
第八条仪表设备规划主要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方向、安
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需要、仪表设备发展动态等因素。
仪表车间负责制定本企业仪表设备规划。
第九条仪表车间应参与新建、改扩建等项目中仪表设备的设
计审查,对设计选型的可靠性、维修性、适用性、经济性、先进
性、安全性提出要求,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
则。
第十条仪表设备购置要坚持质量第一、性能价格比高和寿命
周期费用最经济的原则,严格进厂质量验收,进口设备应有必备的
维修配件。
第十一条在新建、改扩建工程中负责仪表设备施工的单位必
须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具有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的能力,具有健
全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仪表设备施工必须按设计要求及《石油
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h3521-1999)进行。
第十二条仪表设备主管部门应参与或负责仪表设备工程项目
的竣工验收、调试、竣工资料移交等方面的工作。施工单位在移
交时,竣工验收必须按设计要求及《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gb50093-20_)、《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sh3521-1999)进行,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交接。要做到竣工资料
齐全,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应包括:
(一)工程竣工图包括(装置整套仪表自控设计图纸及竣工
图);
(二)设计修改文件和材料代用文件
(三)隐患工程资料和记录;
(六)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四)仪表安装及质量检查记录;
(五)电缆绝缘测试记录;
(七)仪表风和导压管等扫线、试压、试漏记录
(八)仪表设备和材料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九)仪表校验和试验记录;
(十)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记录;
(十一)仪表设备交接清单;
(十二)报警、联锁系统调试记录;
(十三)智能仪表、des、sis、plc组态记录工作单;
(十四)未完工程项目明细表等。
第十三条仪表设备投用前,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设备的特点
编制相关规程,开展技术培训、事故预案演练等工作°
第四章仪表设备分类
第十四条仪表设备按以下类别进行分类:
(一)过程控制系统;
(二)检测仪表;
(三)控制仪表;
(四)联锁回路仪表;
(五)在线分析仪表;
(六)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七)特殊仪表;
(八)其它仪表。
第五章常规仪表管理
第十五条常规仪表是指一般情况下通用的检测仪器仪表、控
制监视仪表、执行器、辅助单元及其附件、化验分析仪器仪表
等。
第十六条常规仪表选型应考虑以下原则
(一)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仪表选型应综合考虑其安全
可靠性、技术先进性、经济性。
(二)选用的仪表应是经过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我得制
造许可证的合格产品。优先选用经gb/'t19000或iso9000标准
认证的产品或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在工程设计中不得采用未经
工业鉴定的试制仪表。
(三)仪表选型应考虑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规划,主流机种力求
统一。
(四)仪表选型应有利于全厂或区域性的集中控制和集中管
理,有利于系统集成、信息集成、功能集成,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
平。
(五)对于新建或改造装置的常规仪表配置、选型应遵循《石
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sh3005-1999)之规定,各企
业仪表设备主管部门应参与或组织对设计资料进行审查。
第十七条防爆型仪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危险场所使用的仪表必须符合防爆类型及等级要求。防爆型
仪表的明显部位应有清晰的防爆标志。危险场所仪表的安装,配
线必须符合防爆类型及等级的技术要求。
防爆型仪表检修时不准更改零部件的结构,材质。
在危险场所对原有的防爆型仪表进行更新、改造时,必须审
定仪表的防爆性能,不得随意降低防爆等级。
在危险场所新增仪表测控回路及其他回路,其防爆等级不得
低于区域内其它仪表防爆等级。
第十八条放射性仪表现场要有明显的警示标记,安置使用应
符合国家规范。
第二十条常规仪表的使用、日常维护、故障处理和检修要
求。
(一)检维部应建立和健全常规仪表运行、维护、校验、检修
等各种规程和管理制度。
(二)仪表设备的操作及维护保养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相应
的资格证书。
(三)特殊仪表的维护人员应接受专门培训,才能进行仪表的
维护调校工作;放射性仪表应指定专职维护人员,并配备必要的防
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四)严格执行仪表设备的定期检查、强制保养制度,搞好计
划检修工作。备用仪表应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五)仪表运行时如发现异常或故随,维护人员应及时进行处
理,并对故障现象、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做好记录。
(六)各种标准仪器应按有关计量法规要求进行周检,严禁使
用超期未检或检定不合格的标准仪器。
(七)当对参加联锁的常规仪表进行维护检修时,应严格按照
本制度第七章的要求进行。
(八)常规仪表的检修一般随装置停工检修进行,在检修前应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检修计划,准备必要的备品备件、检修材料、
工具和标准仪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检修网络图。需要外委的检
修项目应办理外委审批手续。
(九)仪表检修按《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shs
0700r07008-20_)要求进行;在每个检修周期内,应对每台仪表
进行检查校验。
(十)仪表单机校验后应进行回路联校,参加联锁的仪表还应
进行联锁回路确认。
第二十一条压力表
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压力
表安装前应进行校验,在刻度盘上应划出指示最高或最低压力的
红线,压力表校验后应加铅封。压力表应根据工作压力选用。压
力表表盘刻度极限值不应小于工作压力的1.5倍。
第六章控制系统管理
第二十二条
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集散控制系统(des)、安全仪表系统
(sis)、可编程控制器(plc)、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ipc)以及在
先进过程控制(ape)和优化过程控制(ope)系统中使用的上位计算
机等。
第二十三条仪表车间参与公司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
试、验收等阶段的全过程管理。
第二十四条新建或改造装置控制系统的规划和选型或在原有
控制系统进行开发升级改造,仪表设备主管部门应对设计资料进
行审查。控制系统的配置、选型,既要保证满足装置生产控制的
要求,又要具有较高的技术先进性。
第二十五条对已投入使用的控制系统,如果生产工艺要求改
变控制方案,或增加仪表回路,应由工艺提出,生产技术科负责审
核,由仪表车间负责安排仪表人员实施,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二十六条对控制系统机房的管理,达到以下要求:
(一)机房必须定专人管理。
(二)机房环境必须满足控制系统设计规定的要求。
(三)机房内严禁带入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不得在机房内堆
放杂物,机柜上禁放任何物品。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动交流脉冲式对焊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山东省薛城区中昇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大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年刹车离合系统用油合作协议书
- 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江苏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有刷电动车高速力矩电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机器学习原理与应用课件 第4章 Logistic回归
- 2025至2030年中国探测模块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
- GB/T 19830-2023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
- 思想旗领航向心得体会
- 律师事务所章程
- 医院合法性审查制度
- 现场签证流程图
- (新插图)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2招 巧算24点 期末复习课件
- 驾驶员违规违章安全教育谈话记录表
- 2023年10月山东青岛开放大学招考聘用工作人员(第二批)笔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带详解
- 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
- 四年级下册劳动《做水果拼盘》
- 工厂车间划线标准与标识管理(共37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