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的生殖一、有性生殖1.定义: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过程(以被子植物为例)花柄、花托、花萼、花瓣、花冠等柱头成熟的植株→花雌蕊花柱子房→胚珠→卵细胞花蕊受精卵→种子的胚→新一代植株花药→花粉→精子雄蕊花丝注: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但不是新生命的起点,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3.特点: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存力和变异性。4.意义:①有性生殖能产生种子,其中的胚能受到很好地保护,可耐受不良环境。②种子容易通过媒介传播到其他地方,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二、无性生殖1.定义: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定义:植物靠孢子(生殖细胞)繁殖后代,在适宜的条件下,孢子能萌发并长成新个孢子生殖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举例:藻类、苔藓、蕨类植物。2.方式定义:植物体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在与母体脱离后,能发育成一个新营养生殖个体的生殖方式。举例:扦插、压条等。①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有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3.优点②繁殖速度快,在适宜条件下短时间内可繁殖出大量个体。4.应用: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等,以迅速扩大优良植物新品种的繁殖量和保持遗传特性的一致性。定义: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1)扦插注意事项:①用植物茎段扦插时一般保留2个节。②上切口水平,以减少水分蒸发,下切口斜向,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实例:菊、月季、葡萄、甘薯、等植物。定义: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芽接:用芽做接穗。方式(2)嫁接枝接:用枝做接穗。成功的关键: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①既能保持植株的优良特性。优点②又能加快开花结实。举例:柿树、苹果、梨、桃等果树的繁殖。定义:指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3)压条举例:如夹竹桃、桂花、石榴等常用压条方法繁殖。定义: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过程: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叶片、茎段或花药、花粉等外植体,培养在(4)植物组织培养特定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使它们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株。①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品种。优点②还可以培育脱毒植物,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对比对比项目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根本区别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新个体的产生由母体直接产生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优点后代数量多,变异少,繁殖速度快,可保持母体优良性状。能产生可遗传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后代适应能力强。应用扦插、嫁接、压条、植物的组织培养等种子繁殖、杂交育种等
1.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变态发育定义: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1.变态发育定义: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完全变态态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举例:家蚕、菜粉蝶、蝇、蚊等昆虫。种类定义:昆虫在个体发育中,只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不完全变态态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举例: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蜻蜓等。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幼虫特点: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比如家蚕等。2.区分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无蛹期)不完全变态幼虫特点:幼体(若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接近,只是幼体体型较小,生殖器官和翅没有发育成熟。比如蝗虫、蟋蟀、蜻蜓、蝉等。3.注意:①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都是特指昆虫的发育过程,不能用于两栖类。②青蛙的发育为变态发育,两栖类只能是变态发育。和昆虫类的变态发育是两个范畴。二、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完全变态发育1.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2.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幼虫蚕吐丝结茧蚕蛹正在羽化的蚕蛾↓成虫3.发育特点:完全变态发育。4.代表昆虫: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等。三、蝗虫的生殖和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1.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2.发育过程:受精卵↓和成虫相同点:三对足、一对触角。若虫(跳蝻)↓和成虫不同点: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跳跃。↓经过5次蜕皮,身体逐渐长大,不经过蛹期,就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成虫3.发育特点:不完全变态发育。4.代表昆虫: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等。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青蛙繁殖的季节:春末夏初。2.青蛙生殖和发育的主要场所:在水中完成。3.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4.发育过程:受精卵(水中胶状透明物中的深色小点)↓蝌蚪↓幼蛙变化:①蝌蚪: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②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鳃都逐渐萎缩消失。成蛙形成了能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肺。发育为能上陆地生活的成蛙。5.发育特点:变态发育。6.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大鲵蝾螈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鸣叫:雄蛙的口角有一对鸣囊,鼓起来又瘪下去。(目的是:雄蛙以鸣声招引雌蛙)抱对:雄蛙在雌蛙背上抱持。1.青蛙的繁殖行为排精排卵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2.两栖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使得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地区。3.环境变化对两栖动物的影响:(1)环境污染导致青蛙等两栖动物出现畸形。(2)环境变迁、水域面积减少破坏了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导致两栖动物的种群数量和种类减少。箭毒蛙(濒危)4.保护两栖动物的栖息环境。(1)不乱扔垃圾,不随意排放污水,污水经治理达标后再排放。(2)少使用化肥、农药等对水域环境有影响的化学制剂。(3)提高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1.4-鸟的生殖和发育一、鸟卵(鸡卵)的结构卵壳:坚硬,保护作用。(有气孔,以保证胚胎发育时能够进行气体交换)卵壳膜:薄、双层,保护作用。气室:储存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系带:固定卵黄。1.鸡卵的结构卵白:保护作用,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黄膜:保护作用。①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卵细胞卵黄(蛋黄)②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位置: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胚盘功能:受精后可以发育成胚胎。2.鸟卵和鸡卵的结构是一样的。卵黄膜。3.鸡卵≠鸡的卵细胞卵黄。胚盘。4.鸟卵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的原因:①鸟卵既可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②又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丢失。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2.生殖和发育过程(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1)求偶:鸟类求偶炫耀的行为多种多样,非常复杂,如孔雀开辟,丹顶鹤跳舞等。(2)交配:鸟类的生殖特点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属于有性生殖。(3)筑巢:绝大多数鸟都有筑巢行为。筑巢可以使鸟卵集中在一起,能同时接受亲鸟的体温孵化,还可以避免天敌的伤害。(4)产卵:雌雄鸟交配后,雌鸟将卵产在鸟巢中。鸟卵的发育是从母体内开始的,鸟卵产出后,因为环境温度过低而停止发育。(5)孵卵:大多数鸟类由雌鸟孵卵。孵卵期满后,雏鸟破壳而出。(6)育雏:由雌雄亲鸟对幼鸟进行喂养或引领,使后代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提高了成活率,保证了在产卵量极少的情况下物种的延续。①鸟类必备的繁殖过程有:求偶、交配、产卵。3.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不一定会经历全部阶段②杜鹃没有筑巢、孵卵和育雏行为。4.鸟类的繁殖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的陆地环境的适应,也表明鸟类是脊椎动物中较高等的类群。
2.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遗传和变异定义:指亲子间的相似性。遗传的实质是生物通过生殖过程的基因传递,是物种得以延续的重要1.遗传内因。举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定义: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促进了生物的进化和发展。2.变异举例: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不同”。3.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征之一,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二、生物的性状定义:性状就是生物体形状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1.性状①形态结构: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理解②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③行为特征:狗的攻击性、服从性。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番茄的黄果与红果鸡的玫瑰冠和单冠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定义: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1.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的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特点:转基因生物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2.用显微注射法获得转基因超级鼠启示: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1)雌雄小鼠交配后,从输卵管中取出核未融合的受精卵。(2)将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其注入小鼠核未融合的受精卵中,当核融合后,细胞核中便携带转入的基因。(3)将已导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代孕小鼠的输卵管中。这样小鼠的输卵管中既含有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又有未含转基因的受精卵。(4)小鼠分娩后,产下的幼鼠形态并无太大差异,但其中具有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小鼠比同胎小鼠的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一倍。四、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1.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是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2.举例子:萝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不同。
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一、基因、DNA和染色体定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携带大量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1.DNA存在次要: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结构:由两条长链盘旋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定义: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不是DNA上的任意一个片段,DNA分子上还有无遗传效应的片段。2.基因功能: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体细胞中: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存在形式对的染色体上。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定义: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DNA分子。3.染色体构成(主要)蛋白质分子。体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是成对存在的,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存在形式是一定的。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小资料: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①病因:染色体异常,比正常人多一条21号染色体。②表现: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具有特殊面容。二、染色体、DNA、基因三者间的关系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般情况下,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蛋白质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DNA2.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中:①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②DNA分子是成对存在的。③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三、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1.染色体在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中的数目变化(1)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减半。(2)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3)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量恢复到原来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2.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体细胞为2n),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减半(生殖细胞为n)。在完成受精作用后,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数量与亲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量相同。(受精卵为2n,新个体为2n)。3.人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及基因传递(1)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2)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是23条。(3)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又恢复到23对。(4)子代染色体都是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所以子代具有父母双方的染色体。
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自花传粉,闭花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②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③豌豆花大,便于进行人工异花传粉。2.豌豆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1)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母本。(2)操作①叫做去雄,操作②叫做传粉。(3)操作过程:(雄蕊未成熟时)母本去雄→套上纸袋→人工传粉→再套纸袋。(4)注意事项:①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去雄的操作过程应该注意,在时间上要在花粉成熟之前进行,操作过程应彻底,操作后要套袋。②为什么在雄蕊未成熟时去雄?避免自花传粉。③人工传粉是同株异花传粉还是异株异花传粉?异株异花传粉。④去雄后、受粉后为什么都要套纸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纯种)高茎×矮茎(纯种)F1高茎实验结果(正反交结果相同):⊗①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高茎)。F2高茎矮茎②F2出现了性状分离。31③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4.孟德尔的解释(现在的语言)(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茎的高度有高茎和矮茎)显性性状:纯合的相对性状杂交,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相对性状隐性性状:纯合的相对性状杂交,F1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矮茎)(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决定显性性状,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隐性基因决定隐性性状,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纯种高茎豌豆:DD。纯种(纯合子)杂种(杂合子):Dd。纯种矮茎豌豆:dd。(4)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生殖细胞)中。子一代(Dd)的生殖细胞,有的含有D基因,有的含有d基因。(5)子一代交配,携带不同基因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机会相等,子二代决定豌豆高、矮茎的基因组成会有DD、Dd、dd三种,表现出的性状有高茎,也有矮茎。在子代中,虽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是它还会遗传下去。二、禁止近亲结婚定义: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且大部分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1.遗传病常见遗传病: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愚型、苯丙酮尿症等。2.禁止近亲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属于近亲。直系血亲:是指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血亲。即生育自己与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血亲旁系血亲:是指直系血亲以外的血亲,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与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如:堂兄妹、表兄妹等。3.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1)亲缘关系越近,遗传物质越相似,同时含有某种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越大。(2)近亲结婚后,后代隐性纯合的机会增大,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2.4-人类的性别遗传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1.染色体的类型染色体常染色体在人体细胞的23对染色体中,有22对染色体在男女两性中都是一样的,与人体的性别决定无关,叫做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即人体的第23对染色体,男性性染色体为XY,女性性染色体为XX。2.男女染色体的差别项目女性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22对常染色体+XX染色体(44条常染色体+XX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XY染色体(44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XXXY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或: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类别1种卵细胞(性染色体只含有X染色体)2种精子(性染色体分别含有X或Y染色体)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亲代(男)XY×XX(女)配子XYX①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母亲,只能传给女儿。②男性的Y染色体只能来自父亲,只能传给儿子。③女性的X染色体可以来自父亲和母亲,可以传给儿子和子代(女)XXXY(男)女儿。1:11.在精子产生的过程中,两种类型精子的数量是相等的,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也均等,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概率各为50%。2.性染色体上存在与性别有关的基因。
2.5-生物的变异一、变异的定义1.定义:变异在生物体上泛指生物种与个体之间的各种差异,包括形态、生理、生化以及行为、习性等各方面的歧异。举例: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的各种各样的差异。2.意义: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是生物进化和人类育种的根源。二、变异的原因及类型1.生物变异的原因:生物性状的变异首先取决于遗传物质的变化,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2.按照变异是否可遗传分类定义: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可遗传给下一代。如转基因生物。可遗传的变异DNA结构发生变化种类种类染色体结构和数量发生变化不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如“南橘北枳”、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皮肤较黑等。三、遗传变异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1.高产奶牛-人工选择培育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可能不同,通过人工选择的方式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这种奶牛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通过繁育,不但能够保持产奶量,甚至产奶量有不断增高的趋势,经过多代积累,就可获得高产奶牛。2.高产抗倒伏小麦-杂交育种(1)过程:将高产不抗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让有利基因组合在一起,综合两者有利性状培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2)原理:基因重组。3.太空椒-诱导基因突变(1)过程:把普通甜椒的种子送入太空,在宇宙射线辐射等条件下,普通甜椒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培育出太空椒。(2)原理:基因突变。(3)优点:果型增大,产量普遍增长20%以上。品质也大为改善,如维生素C、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都比普通甜椒高了不少。
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研究生命起源的科学方法——推测1.定义:根据已知的事物,通过思维活动,对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一定的看法。2.要求:(1)科学推测需要一定的证据作为基础,凭空想象往往是站不住脚的。(2)科学推测还需要严密的逻辑。(3)科学推测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二、原始地球的基本条件形成时间:46亿年前。1.原始地球环境条件:温度很高,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2.原始地球的基本条件来源:从火山中喷出。(1)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代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2)原始海洋:为原始生命的诞生提供场所。(3)能量:高温、紫外线、闪电等为生命的起源提供能量。三、米勒模拟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条件模拟地球条件实验结论沸水原始海洋①原始地球上,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多种氨基酸)。②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甲烷、氨、氢气等原始大气电火花放电原始地球环境中的闪电冷凝水原始地球降水注意:现在的地球已经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了,因为不存在形成原始生命的条件和环境。四、生命起源过程——海洋化学起源说(原始大气)(原始大气)无机小分子物质(甲烷、氨、水蒸气、氢气等)高温、高温、紫外线、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核苷酸)随雨水进入原始海洋,相互作用随雨水进入原始海洋,相互作用(原始海洋)原始生命不断完善有机多分子体系外包(原始海洋)原始生命不断完善有机多分子体系外包原始界膜有机大分子物质(蛋白质、核酸)(1)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2)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有机小分子物质经过长期的积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3)有机大分子→有机多分子体系:有机大分子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与周围海水隔开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多分子体系。(4)有机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这种独立的多分子体系不断完善,一旦它们能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便意味着原始生命诞生了。
3.2-生物进化的历程一、研究生物讲化的方法—比较法定义: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比较法意义: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二、生物进化的证据1.化石证据(1)定义: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数千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2)价值: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三叶虫化石图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地层中。(3)分布规律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晚近地层中。(4)举例: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表明,这种动物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由此推断,鸟类可能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2.分子生物学证据: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细胞内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越高。3.解剖学证据(对现存生物亲缘关系的比较):同源器官能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例: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其种类有一致性。都有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其种类有一致性。其排列顺序一致。三、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1.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苔藓植物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裸子植物原始蕨类植物原始被子植物原始鸟原始鸟类(原始鱼类→原始两栖(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脊椎动物原始无脊椎动物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原始哺乳类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1)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2)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3.3-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进化实例-桦尺蠖1.桦尺蛾体色的变化环境:树木葱茏,空气清新。1850年的曼彻斯特浅色(多)桦尺蛾(幼虫叫桦尺蠖)的体色深色(少):深色桦尺蛾是浅色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的变异类型。工业革命环境:工厂林立,烟雾弥漫,煤烟杀死地衣,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1950年的曼彻斯特浅色(少)桦尺蛾(幼虫叫桦尺蠖)的体色深色(多)2.桦尺蛾体色变化的探究实验浅色桦尺蛾(n只)(1)深色的树干(上)深色桦尺蛾(n只)浅色桦尺蛾(所剩无几)(2)深色的树干(上)深色桦尺蛾(仍有很多)二、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提出问题】动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保护色: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叫保护色。(如冬天的雷鸟)【作出假设】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制订并实施计划】1.实验方法: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2.实验步骤(1)准备一张粉色大卡纸,四种颜色(黄、蓝、绿、粉)且大小相等的小纸片各100张。小纸片代表“猎物”,大卡纸代表生物的“生活环境”,学生代表“捕食者”。(2)将小纸片均匀地撒在大卡纸上,实施“捕食”过程,直到大卡纸上只剩下25张小纸片为止。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小纸片的数目。(3)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3个与自己体色相同的后代,重复上述“捕食”过程,记录每一次开始与结束时各种颜色小纸片的数目。【得出结论】1.实验数据(略)2.实验结果:颜色与“生活环境”相似的“幸存者”数目最多。3.实验结论:(1)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保护色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三、生物讲化的原因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过度繁殖: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为自然选择提供大量的被选择材料。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2)遗传和变异:遗传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变异使物种发展进化。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3)生存斗争: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有限,每种生物都必须为争夺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4)适者生存: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其性状更适应环境,在生存斗争中容易生存下来。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和结果(1)自然选择(定义):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2)过程: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3)结果:促使新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①由于生存斗争不断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积累,于是生物的性状逐渐和祖先不同了,产生了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②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自然选择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1.1-传染病及其预防一、传染病定义: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1.传染病举例:病毒性结膜炎、艾滋病等。①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②有些传染病具有地方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定义: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2.病原体细菌性传染病:如结核杆菌。根据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分为病毒性传染病:如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寄生虫传染病:如蛔虫和蛔虫卵等。注意:(1)不是所有细菌都是病原体,只有引起人患病的细菌才是病原体,与人共生的细菌不是病原体。(2)传染源≠病原体。传染源是人或动物,能患病、携带并传播病原体。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携带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鸡是人禽流感的传染源。定义: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2.传播途径空气传播。种类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媒介生物能携带病原体,但本身不会患病。如:①苍蝇携带痢疾杆菌,苍蝇是传播途径,不是传染源。②西尼罗热由蚊虫叮咬传播。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注意:(1)传染源不仅包括人,也包括能散播病原体的动物。但苍蝇、蚊子不属于传染源,它们属于传播途径中的生物媒介。(2)易感人群感染病原体后,会变成传染源。但传染源不一定都会表现出临床症状,如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感染前期并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但能传播艾滋病。(3)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一)三个预防措施传染病患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1.控制传染源患病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处理。如:疫病的防疫期间,对可能带有病原体的动物或产品进行消毒或焚毁处理、对相关物品和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蔓延。2.切断传播途径: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消毒等。如:(1)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戴口罩出门、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2)肥皂洗手可以减少皮肤上的病菌数量。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降低感染和传播疾病的风险。(3)良好的环境卫生设施、污水处理、饮用水消毒等可从根本上消除通过饮用水传播的疾病。3.保护易感人群:如:(1)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2)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3)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从而增强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综合措施: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二)预防传染病的措施重点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举例:1.麻疹和脊髓灰质炎:要以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为重点。2.蛔虫病等消化道疾病:要以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3.性传播疾病(如淋球菌引起的淋病):要以杜绝性滥交,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同时要对患者及时进行治疗。
1.2-免疫与计划免疫一、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定义: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又称先天性免疫)①人生来就有。1.非特异性免疫特点②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组成: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组成:皮肤、黏膜。①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1)第一道防线功能②它们的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③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举例:例1:皮肤的保护作用表皮:表皮最外面是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以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病菌、化学物质等皮肤(组成)的侵入。真皮例2: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不断地摆动,可以清除异物,而它们的分泌物——黏液也可吸附细菌和脏物并将之排出体外。分布:广泛存在于人体泪液、唾液、血浆等液体中。①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功能: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也可使病毒失活,因此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2)第二道防线等作用。分布:血液和组织、器官(如淋巴结、脾脏、肝脏等)。②吞噬细胞功能:可以包围细菌、衰老的细胞等,将其消化分解。定义: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2.特异性免疫特点: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如患过天花的人只获得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而对麻疹病毒无免疫力。组成: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等。(1)组成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定义: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2)抗原种类: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3)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4)作用机理初次免疫:①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②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二次免疫:①当抗原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②当同样的抗原再次入侵人体时,机体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再以同样的方式将抗原清除。二、免疫的功能1.免疫: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2.免疫的功能定义: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免疫系统的最基本功能)(1)免疫防御正常:机体能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功能异常: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定义: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我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2)免疫自稳正常: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功能异常: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定义: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3)免疫监视正常:可识别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其消除。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3.免疫排斥定义:医学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1)器官移植①器官保存技术和外科手术方法等的不断改进。治疗多种重要疾病的有效手段(原因)②高效免疫抑制药物的陆续问世。(2)器官移植容易失败原因:免疫排斥。①寻找与患者身体相匹配的器官。(3)解决免疫排斥的方法②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4.过敏反应(免疫功能过强):(1)定义: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2)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3)特点:①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②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③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4)预防的主要措施: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如果自己不能找到过敏原,可由医生通过医学方法来检测。)三、计划免疫定义: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1.疫苗原理: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2.计划免疫(1)定义: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兔疫。(2)举例:①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②出生三个月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疾病。(3)意义: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是一种传染病)1.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主要: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2.传播途径①输入含HIV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次要②使用未消毒的、艾滋病病人用过的注射器。③已感染HIV的妇女可通过分娩、哺乳等传给胎儿或婴儿。a.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如使用避孕套。b.避免注射吸毒。3.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做法c.接受检测并积极治疗HIV等性传播感染。d.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e.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4.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因此病人常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如:由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①艾滋病没有疫苗。②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5.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1)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2)要积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关爱艾滋病患者,不应歧视和孤立艾滋病病人。
8.2-用药与急救一、安全用药1.定义: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2.药物的分类定义: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1)处方药购买渠道:医院药房。定义:简称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用途:适于消费者可以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2)非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指导购买和使用。种类乙类非处方药:除可在药店出售外,还可在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销售。3.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以确保用药安全。了解内容:①药物的名称②主要成分③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①青霉素过敏反应:轻者会出现皮疹及哮喘发作,严重时④不良反应(副作用)-常见的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会死亡。②长期或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胃肠溃疡、出血或穿孔。⑤注意事项⑥用法与用量⑦制剂与规格⑧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特殊药物:如心脏病药物。4.家庭小药箱口服:如感冒冲剂、阿司匹林、黄连素等。常用药物外用:碘伏、酒精、棉签、纱布、胶布、创可贴、体温计等。二、急救1.紧急呼救:(1)当遇到有人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先判断他(她)有无呼吸和意识。(2)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急救中心,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拨打急救电话应说明:自己的姓名、详细住址和患者年龄、性别、发病的症状,如果知道发病的原因也要说清楚,有时还需要提供行车路线等。(3)在急救车到达之前,应争分夺秒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如:当有人因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造成呼吸、心跳骤停。应做如下处理:①首先要关闭气源、电源,确认伤病员和救护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②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定义:是指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2.心肺复苏实施的顺序:胸外心脏按压(Compressions)→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简称“C—A—B”。时机:如果病人发生心跳骤停,则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1)胸外心脏按压①心脏按压可以改变胸腔内的压力和容积,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组织原理器官。②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可以使心脏的输出血量达到正常时的1/4~I/3,从而维持生命的最低需求。按压的位置是胸骨下段约1/3处。(2)人工呼吸: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①具体操作方法:a.使病人仰卧于坚实平面上,通过抬下颏、保持头后仰的方法,使其呼吸道畅通,并解开衣领,放松腰带。b.若病人口鼻内可见异物和污物,可用手指勾出,确保呼吸道畅通。液体可在翻身、头侧位时自然流出。c.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颏,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用口包住病人的口,平缓吹气2次,每次持续1秒以上。②特点:a.每次吹气都应看到病人的胸廓随着吹气而起伏,并且吹气后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b.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畅通,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即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30∶2。注意:(1)抢救有效的标准: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2)救护者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方可进行心肺复苏操作。(3)成人和儿童心肺复苏要点急救措施8岁以上1-8岁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胸骨下段约1/3处按压手法用双手掌根用单手掌根按压速度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5-6厘米大约5厘米人工呼吸方法口对口吹气法按压与吹气的比例30:23.出血和止血内出血: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如怀疑有胸部、腹部等内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1)出血的种类定义:指体表的出血,在送往医院之前,应该先做必要的止血处理。外出血①动脉出血种类②静脉出血③毛细血管出血特点: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涌出;若不及时止血,患者会因失血过多而死亡。特点:血液呈暗红色,缓慢而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特点: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一般都能自行凝固止血。(最常见)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先将伤口冲洗干净,然后贴上创可贴,或者是在伤口上盖上敷料,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即可。(2)止血①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紧急呼救。动脉或大静脉出血动脉出血:在伤口近心端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穿戴设备研发生产合同6篇
- 2024年虚拟现实产业增资扩股合作协议书3篇
- 2024年证券投资协议模板一
- 2024年环保节能建筑材料采购合同签订原则与绿色认证要求3篇
- 2024年软件许可与服务合同
- 胰腺肿瘤影像学诊断 PP课件
- 2024年货车运输服务承包合同模板
- 2024配件的采购合同范本
- 2024年社区食堂承包经营管理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度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项目合作合同3篇
-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 智慧农业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市场部整体运营概况
- 室性心动过速
- 信息安全技术测试题与答案
- 安保工作考核表
- 数字广告数据要素流通保障技术研究报告(2023年)
- 2024年-2025年公路养护工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JJF(苏) 283-2024 暂态地电压法局部放电检测仪校准规范
- “新生代”社区工作者的基层治理工具箱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