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五 现代文大阅读_第1页
专题十五 现代文大阅读_第2页
专题十五 现代文大阅读_第3页
专题十五 现代文大阅读_第4页
专题十五 现代文大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五现代文大阅读★[重点点击]现代文大阅读题考查的知识除了前一专题小阅读中的相同外,还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考查。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文学作品的形象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维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一般来说,文学形象大都指小说、戏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诗歌、散文也涉及形象的问题。它既包括具体人物,也包括典型环境下的具体群体,甚而是一种意象、一种精神的象征等。这就需要读者透过文字表面,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考虑形象是否底蕴深厚,是否充实丰满。(2)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是语言艺术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它以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作者的加工、提炼,具有准确、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的特点。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不同的表达文体,语言也相对不同。小说的语言讲究形象、生动,多用描写,如人物的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等,细描、白描或侧面、正面描写。环境描写则是对景物、环境的刻画,有社会环境,也有自然环境。戏剧语言:侧重对话的机智、韵味、内涵、幽默等等。诗歌语言:含蓄、丰富、形象,借助描绘、比喻、拟人、类比、夸张、想像等手法去让人领悟。散文语言:讲究散而有神,短小生动,比喻、排比、拟人、类比的手法也常用。其他文体的语言也极有风格,杂文讲究“辣”,东西南北腔,风趣而有味;学者型论文,讲究逻辑的严密、层次、角度等等。语言的品味赏析,包括含义理解、作用分析、语言技巧和手法的赏析等,这些都是文学作品阅读中的重要考点。同时,对语言的品味赏析也是其他考点如感知形象、概括主题、把握作者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是丰富的信息源。可以说,语言的品味和赏析是文学作品阅读中最基础的步骤,最本分的事情。(3)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品运用了哪些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其涉及的方面有: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2.表现手法:想像、联想、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等。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4.行文结构:领起、总结、过渡、铺垫、照应。5.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反问、拟人、夸张、反复、设问、对偶等。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可以是就某个方面的鉴赏单独命题,也可以与对文章中心意思和主要内容的分析归纳以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结合起来命题,它要求我们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懂得一定的文章学、修辞学知识,有较丰富的文学文化知识,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文章的思想内容”指的是文章中通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所揭示出来的中心和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也包含文章的写作时代和文章材料的时代背景、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中人物事件的社会意义,“作者的观点态度”指的是文章中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基调以及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观点。“评价”,就是评定价值高低。这项要求需要读者在读懂文意后,运用自己的头脑,按照一定的标准,从某一角度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恰当的品评和估价。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结合时代背景。作者往往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来展示当时的社会风貌,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写作时代背景的把握,准确地评价作品中人物事件的社会意义。第二,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作品不是孤立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它往往与作者特殊的生活遭遇和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甚至就是作者某一时期特定思想感情的反映,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第三,根据个人生活经验去推求、猜想作者的写作意图,个人的生活经验不足,这是中学生的弊端,但我们可以通过已学过的文章,通过间接掌握的人生体验,通过联想和想像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作品优劣高下的尺度则体现了一个人评价的水平。一般来说,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就是好的、美的,反之则是坏的、丑的。但许多时候,作者的观点、见解并不是全对或全错,评价的尺度、角度也并不单一,这就需要评价者运用辩证的方法,按照具体的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注意的是:①评价要以准确把握原作原意为基础,切忌曲解或断章取义;②要拿出评价者的看法,并对此展开分析,不能只是简单的复述;③评价要客观,切忌以偏概全。[难点探究]一、把握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特点文学作品的阅读除了与一般的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有共同的要求外,它更侧重于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并能够据此分析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够鉴赏作品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所谓思想内容是指文章中使用的各种材料以及通过这些材料表现出来的见解、主张、感受和思想倾向。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文中的材料表达了什么主旨,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或者对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思考判断,指出其是非得失、优劣高下。所谓表达技巧,指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象征,烘托、衬托,对比、人称等表现手法方面的技巧,过渡、照应、详略等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以及消极修辞、积极修辞等语言运用方面的技巧。评价鉴赏表达技巧,主要是分析运用了哪些技巧以及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二、对文章思想内容进行整体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阅读更重视整体阅读。鉴赏阅读的材料思想内容深邃,语言上含蓄蕴藉,文学味浓,往往空白点多,语义结构具有隐喻意味,主旨潜藏文中,比较隐晦曲折,内容上具有内在整体性。阅读中应该具备整体阅读的眼光和意识,认真通读原文,抓住文中人、事、景、物、情、理这些基本要素,从语言入手,逐段逐层梳理归纳,把握文中的思路轨迹,利用语言线索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作为解决局部鉴赏评价问题的基础。下面以1998年现代文阅读为例解说怎样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主旨。通读《报秋》,全文9个段落大致可分为两层,l-6段为一层,7—9段为一层。第一段中有1个关键句,看,到玉簪花开,“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句揭示了第一层的基本脉络。为什么“先是一惊”?下文接着说:“没几天便是立秋”。为什么“怅然”?怅然是形容因为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的样子,作者哪一点对自己不满意?下文说:“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这一层大意是由玉簪花报秋联想到面对人生的秋天自己却是两手空空,“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对此作者说“怪谁呢?很难回答”这句话闪烁其辞,欲藏还露,其言外之意是责任不全在自己。再看第二层,抓关键句、关键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悠然自得”、“不必……不必……使得”、“领取……领取……领取……领取”,可见第二层的大意是:过去的毕竟无法挽回,还是面对现实,能收获多少就收获多少吧,不必怨天尤人,有了这种心境才能真正“领取生活”。这一层也是全文主旨的重心所在。应该说这种由“形”到“神”的结构布局模式并不神秘,我们在1991年《世间最美的坟墓》这篇文章,中就已经接触过,只不过这里“神”的内涵更深一些,多少需要一点人生修养,阅历的介人。不少学生读过此文,误把第一层意思当做全文的主旨,还有的只在玉簪花上绕来绕去,缺少整体阅读的意识,更缺少整体鉴赏的眼光。没有对文章主旨的基本把握,就不能解答相关的鉴赏题。在实际阅读中,内容鉴赏题与社科文阅读中对词句的理解、内容的概括等有相通之处,因此这类试题的解读技能都可以迁移到内容鉴赏题上来。考虑到内容鉴赏题解题的实际,还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要紧紧抓住关键性的词句。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关键性的语言是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的,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鉴赏评价。如1991年高考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中,作者两次提到托尔斯泰的“朴素”,一次说“逼人的朴素”,另一次说“纪念碑式的朴素”,点出托尔斯泰墓的最“美”之处。全文以此为文眼来谋篇布局,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抓住“朴素”这个关键词也就抓住了文章的基本内容,找到了文中内容鉴赏题的线索,有了解题的支点。二是评价要客观公正,要以阅读材料为本,从语言实际出发,讲究分寸,切忌随意拔高或无中生有。如1991年高考现代阅读中有一题,问:“作者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进行比较,这样写起到什么作用?”错误选项中有一项是“可以显示出三人与托尔斯泰思想品格的差异,从而表明托尔斯泰才真正伟大”。错就错在脱离了原文的语言实际,凭空拔高。原文说托尔斯泰的坟墓是“最伟大”中的“一个”,而文中“更扣人心弦”、“更打动人心”的“更”,是为了突出“朴素”的,并非比较思想品格的高低。三、对文章表现技巧进行具体鉴赏评价文学类技法鉴赏题的典型命题思路是:动用了什么技法,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怎样的效果。脱离具体语言材料的内容,孤零零的技法解剖是没有意义的,高考技法鉴赏题一般也是从技法和内容的结合上来设眼命题的。技法鉴赏题的训练不仅要辨析技法,更要分析概括某种技法表现出来的特定内容和具体效果。对表现技巧进行鉴赏评价,首先,要积累必备的文学知识、文化知识和写作知识。要认真揣摩高中教材中与鉴赏有关的课文和单元知识,课文如第一册中的《作家要铸炼语言》、第五册中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等,单元知识如《散文的景与情》、《散文的形与神》、《理解文章的词语》、《把握文章的思路》等;还要有选择地复习一下经典课文(如《荷塘月色》等)后面有关语言情味效果揣摩的练习题;适当读一点赏析类的文章。其次,要具备相关的技法语言知识。只有具备了相关的技法语言知识,在鉴赏阅读中结合具体的材料和语境,我们阅读的触须才能敏税,我们思考的方向才能明确。有关的技法语言知识有如下一些:表达方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铺垫、烘托、衬托、对比、象征、人称等。谋篇布局:线索、顺序、过渡、照应、详略等。语言辞格:若是描绘,则讲究生动形象,常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讲结构,则常用对偶、排比、反复等手段表强调突出;若要增强语气,则可用反问、设问等句式,等等。第三,要把辨认技法、品味语言与内容分析结合起来思考。文学类阅读应讲究答题的步骤,其答题步骤应是“筛选→辨认→表达”或“筛选→品味→表述”,即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筛选出相关语句,然后辨析技法,品味语言,最后依据题目的指示,结合具体的表达内容和效果,转述成符合题目要求的简明答案。“辨析”也好,“品味”也罢,都必须紧紧扣住具体的表达内容和效果。离开了对具体内容的把握,不仅无法答题,甚至无法清晰地辨析技法和语言特色。辨析技法时应该特别注意文中穿插性材料的作用。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取材较广较杂,常常在主体材料之外再穿插一些材料,与主体材料之间形成衬托、烘托、对比等关系,以更好地突出主体。穿插性材料常常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如1998年的《报秋》,抓住穿插材料出了一题:“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原文第二、三、四段都是写玉簪花生命力强,联系上文第二段开头一句和下文第四段开头一句,不难发现作者使用种太阳花的经历这一穿插性的材料是为了衬托玉簪花生命力之强的。品味语言时应该通过反复默读、替换、比较等多种方法,咀嚼出某种技法、特定语言的表达效果。只有反复品味,才能抓住语言技法的具体特点,从而避免泛泛而谈、乱贴标签、大而无当。阅读文学作品还要注意不同的文学样式的不同特点。1.散文的阅读鉴赏。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决定了散文往往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由一些事物发展的片断或一些场面或景物组成。因此,鉴赏散文时,准确把握散文结构上的行文线索至关重要。要辨明是以什么为线索,是时间、空间、思想感情、某种具特殊含义的物、某一动作细节,还是一句格言或一句诗等。散文通常有叙事散文与抒情散文之分。散文鉴赏重点在体会意境。在散文中,作者非常重视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蕴含着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表现出来,达到内情与外物的高度统一。在思想感情与文学形象关系的处理上主要有三种方式:①托物抒情。即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因而在读散文时,对于蕴含着作者主观情感的物,即意象,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即“寄寓了作者什么思想情感”、“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②融情于景。即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把情完全融合在写景的文字之中。因而,在阅读中看到集中典型的景物描写,总要想一想,这里有作者的什么寄托、有什么象征意义、或是渲染了怎样的情感。③移物就情。即作者所描摹之物、铺排之景,一般是为抒情、议论服务的。要深刻感受意境中作者的感情,重要的在于揣摩、体味外物与内情结合的妙处。这就是要把上面所说的两项结合起来。鉴赏散文还要品味散文的语言美。散文又称为“美文”,其中语言之美占很大的比重。语言中多种修辞格的使用、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叠词韵语的精心设计、音韵平仄的和谐、炼字遣词之巧妙等、都是我们在阅读散文过程中应予以重视的。2.小说的阅读鉴赏。小说的阅读鉴赏重在人物形象、情节和环境。而这三者,必须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与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结合起来。如鲁迅先生在《题未定草》(七)所说的顾及全篇、顾及全人、顾及作者所生活的时代。①分析典型人物。典型人物之所以“典型”,是因为他是社会生活中“一类人”的代表,具有“这一个”的特点,阅读小说,必须注意找到“这一个”和“这一类”。另外,“这一个”之所以成为这一个,是基于人物塑造的多种方法,如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等正面描写,以及用别人对他的议论和态度来侧面描写。因而人物鉴赏要抓住三点:一是会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二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形貌神态,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三是通过人物生活的特定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②把握故事情节。对于情节的把握,一是通过对曲折情节的分析,来领会所揭示主题的深刻性;二是在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性格发展的线索。即要明确矛盾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同时要注意情节发展对展示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③体味环境描写。小说的审美特征在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是重要的因素。典型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一定的环境造就了具有一定个性的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变化、发展离不开环境,而环境常常会推动情节发展,从而展现人物性格的多方面。阅读中自始至终要把环境与情节、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的真谛。3.诗歌的阅读鉴赏。重点在于领悟诗歌的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交融,从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诗人创造意境,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歌意境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和体味。诗人把抽象的情绪寄寓于具体可感的事物之中,即诗歌中作者所塑造的“意象”。而读者的鉴赏就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个人审美兴趣的角度,透过诗人笔下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探知诗人内心的情绪。有时是人内心的情绪也常通过典故来表达,因此,在鉴赏时必须贯穿典故与诗意的通道,理解诗人用典的深意。诗歌鉴赏还应重视从押韵、对仗、平仄、节奏的角度体味诗歌的音乐美,通过多种修辞的运用来认识作者所要宣泄的情感和要申张的思想。4.戏剧的阅读鉴赏。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塑造优美的舞台艺术形象,从而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矛盾。①分析戏剧冲突。戏剧冲突不等于生活冲突,它是生活冲突的高度凝炼和概括,它更加强烈、更加典型。这些冲突表现为阶级矛盾、性格矛盾、家庭矛盾、爱情纠葛、文化差异等。我们要把准这些冲突及冲突双方,分析这些冲突产生的原因、性质,以及这些冲突与戏剧人物形象塑造间的关系。②揣摩戏剧语音。戏剧语言是戏剧的灵魂。它包括舞台提示和人物语言。二者相比,人物语言显得更为重要。揣摩人物语言,要注意发现其动作性、个性化和典型性,注意体味潜台词所蕴含的深意。而且借助台词,可以掌握剧情冲突,了解故事梗概。通过分析人物语言,理清人物思想性格发展的脉络,从而掌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和作品的主题。也不要忽视了戏剧文学中独有的舞台说明的作用。通过舞台提示,我们借助想像,就可以在头脑中再现戏剧展开的情景,能够看到剧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及内心活动,从而把握戏剧人物形象塑造的目的。[考点透视]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选文有以下一些特点:1.作品内容有着较强的进步性,它或者通过一定的物象,揭示一种哲理,或者通过一定的形象,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或者以一种象征,给人以深刻的理性启迪。一般地说,与时代精神相悖,不能激人上进的作品不能进入试题。2.淡化时代背景,如1998年所考的《报秋》、2000年所考的《长城》和2001年所考的《门》,这些作品的背景在阅读中的作用都是较小的;至于背景性强的作品,文后一定附有相关的背景资料或注释提示。3.作品具有较强的审美趣味,缺乏审美品味,艺术手法平淡的作品不进入试题。4.选文字数一般在00个左右。5.体裁以散文为主。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试题设计有以下特点:1.每个阅读语段命四个小题,在这四个小题中,对作品词句的理解拟题一个,对内容的理解与归纳拟题一个,对艺术形式的鉴赏拟题一个,对整篇作品的分析评价拟题一个,前三个小题为文字表述题,后一个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个小题还可以分为几个子题。2.文字表述题的题型一般以简答题为主,选择题一般为多选题。3.试题难度适中,一般难度系数设计为57%。4.分值一般为18分。未来的文学作品阅读试题,散文阅读仍占主要地位,但不一定散文一种文体控制天下,短篇哲理小说、戏剧文学作品选段等,都有进入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的可能;试题设计角度、难度系数及分值一般保持相对稳定;文学成分、考生显示创造思维的成分有逐渐加强的趋势。[例1](2004年全国高考卷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大地山河茅盾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像江南大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南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汊”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的浅处,是可以徒涉的。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讶于这就是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不也是和你脚下的“平地”并列的么?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崖,而这万丈断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自来都认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燥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单马曳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我曾在戈壁中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这是盐池!1941年8月19日[注]①女大:即延安中国女子大学。②《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即东晋政治家谢安,“谢家的哥哥”指其侄谢胡儿,“他的妹妹”指谢安的侄女、东晋女诗人谢道韫。18.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像把三幅画面有机地连接起来,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行文的线索。[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这篇散文的文题为《大地山河》,主体部分井然有序地描写了北方的河、高原和雪三幅画面,大地山河是中心点,北方的河、高原和雪则是具体而微的发散点,是寄托着作者情感的意象。作者正是通过自己的观感和想像将三幅画面与情感的中心连接在一起的。由此可见,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了文章的线索。解答此题时,考生若是理解了作者描写这三幅画面的目的,思路就顺畅了。19.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即要有宏观的把握,也要有身临其境的体察。即要从空中飞过,也要从地上走过,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在空中你可以得到一个概括的印象,在地上走过你才能切实地明白高原之所以为高原。对西北高原的了解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文章在6、7、8三段中写了“西北高原”以及作者对“西北高原”的理解。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应该从这三段中议论性的语句入手。如6段中的“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7段中的“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8段中的“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等。通过这些议论性的语言,我们就能够把握住作者思想的脉搏。答案以三种形式出现,其本质是一致的。考生以任何一种形式回答都是可行的。20.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江南的雪若“柳絮因风起”,带给人清灵俊逸的美感;西北的雪似“空中撒盐”,带给人厚重、实在的感觉,它具有填平一切坎陷的力量,同时使人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此题涉及的信息范围比较窄,集中在文章的第9段。江南雪与西北雪的特点可联系谢家兄妹的两句诗来回答,因为文中谢道韫的“柳絮因风起”和谢胡儿的“空中撒盐”分别显示了作者眼中江南雪与西北雪的各自特点。江南的雪给人的感受,文中有具体的解说——“清灵俊逸”,所以不难把握。西北的雪给人的感受,则需对原文中的“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燥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以及“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等相关信息加以整合。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借景抒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B.作者对江南水乡风貌和西北地区河流在浅水季节的形态的渲染铺陈,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夏季涨水时的气势,以秀美涓细来反衬壮阔雄浑。C.作者对延水夏季涨水将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十多丈远的描写,虽只有短短两行,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真实地写出了西北河流的威风。D.作者巧用古代名句,善造意境。意境的营造和名句的妙用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E.本文叙述明晰而善于变化,文字凝练而富有诗情画意。作者一反委婉含蓄的手法,以浓郁的情思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来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答案]A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A、E两项为错误项。A项的错误在于对原文思想内容的故意拔高。这篇散文主要是通过对河、高原和雪三幅画面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北方大地山河的赞美之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的阐述显然属于架空分析,故意拔高。E项的错误在于后一句中关于艺术手法的评述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还是委婉含蓄的,或对比,或衬托,或用典,情感的表达是隐而不晦、含而不露,文章的艺术魅力也正由此得以体现。所以“一反委婉含蓄的手法”和“直抒胸臆”的说法是不恰当的。[例2](2004年全国高考卷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老家孙犁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那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情很坏,不久就回来了。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意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到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留在那里,实在大不调和了。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二日,晨起作。闷热,小雨。18.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梦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这种思乡之情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这样写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表现形式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思之愈深,梦之愈切。文章第一段作者详细描写各式各样的梦境,正是为了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对此第八段有明确的揭示:“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而详细描写的各式各样的梦境又化虚为实,使抽象的思乡之情变得更加形象生动,真实可感。概括上述两点分析,便可对该题正确作答了。19.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气氛。(抚今迫昔、物是人非、睹物伤情、深沉凄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文字质朴,笔法简练,是典型的白描手法。也只有这种不加任何渲染烘托的白描手法才能与作者心底那种对家乡的纯朴、本真之情形成形神上的契合。第九段中刻画的意象,无论是枯水、风沙,还是破屋、荒草,都给人以抚今追昔、物是人非、睹物伤情、深觉凄凉之感,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气氛。20.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的心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对老家的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作者思念家乡,尊重家乡,却不想再回去。一是因为家里已没有亲人;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三是因为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因此,作者只得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通观全文,作者对老家的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既思之入梦、入诗,尊之入信、入语,又不想再回去。这是因为:一是家里已没有亲人;二是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三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但这缕思乡之情又岂是想割就能割断的?于是这两种矛盾的感情就在作者内心潜意识中不断地冲突着,交织着,从而把文章的主旨不断地引向深入。面对这缕“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的思乡之情,作者最后只得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慢慢化解。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这两句诗,使人不禁自然联想到李白“思归若汾水,五日不悠悠”。B.文章以诗开头,从梦境写起,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C.文章第六段作者从自己的12岁写起,叙述自己一生各个重要阶段和老家若即若离的种种联系,写得简约而概括,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自始至终的思乡之情。D.作者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思乡而又不想再回去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通过内心潜意识的冲突来点染思乡之情,写得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E.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一席话意味深长,主要表明作者生怕被家乡父老遗忘的担心。[答案]A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该题5个选项中的4个选项考查的是鉴赏,能力层级为E级;只有B项兼有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和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D两项是正确选项。B项的错误在于“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从文章内容上看,“‘文化大革命’以后”只是交代了“我”两次回老家的时间;从文章思路上看,对“文化大革命”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旨在为下文抒发思乡之情作铺垫。所以“特别是对……使主题得以深化”纯属无中生有,架空分析。C项的错误在于两点:一是“一生各个重要阶段”。在第六段中,作者只是截取了“从十二岁”“中年以后”“及至晚年”三个大的人生阶段,而非“一生各个重要阶段”;它只具有年岁特征,而不具有成长价值之意。二是“若即若离”。在截取的三个大的人生阶段中,作者虽然与老家时“离”时“即”,但对老家的思念之情却始终未变。“若即若离”的分析未能抓住作者与老家“即”“离”变化中不变的情感。E项的错误在于“主要表明作者生怕被家乡父老遗忘的担心”。通观全文,“我”的这句解嘲透射出的感情应是“老屋已成为我对家乡思念之情的一种寄托和象征”,所以E项的这一分析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例3](2004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说树吴冠中童年的故乡本有很多高大的树,孩子们谁也不理会树有什么美,只常冒险爬上高枝去掏鸟窝。后来树几乎被砍光了,因为树干值钱。没有了大树的故乡是多么单调的故乡呵,也似乎所有的老人都死去了,近乎凄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老树,因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逝去的故旧亲朋,老树仍抽枝发叶,它尚活着,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卷轴。人们到树下纳凉,摆小摊,四川的黄桷树荫更是挑夫们中途最佳的歇脚处,那里还往往有小姑娘卖茶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如果没有了古柳,盲翁失去了卖艺的好场所。夏木荫浓固具郁郁葱葱之美,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那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不少人沉湎于人间丰腴,不爱看冬天的树,因其荒秃。宋代画家郭熙几乎专画冬天的树,郭熙的画面充满强劲的筋骨,郭熙的世界是树之精灵的世界,是人之精灵的世界。作为郭熙的后裔,我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到江南写生,要赶早春,杨柳枝条已柔软,才吐新芽,体态袅娜,一派任东风梳弄的妩媚风韵,远看如披了轻纱,诗人说:柳如烟。黄山松背靠石壁,无地自容,为了生存呵,不得已屈身向前伸出臂膀,生命的坎坷却被人赞赏,说那是为了迎客、送客、望客。美国的尤色美底大森林有我见过的最大的松树,笔直参天,高树仰止,汽车从树基裂开的水洞间穿行。如何表现其高大,画家煞费苦心,最大最大,未必最美最美。六十年江湖生涯,老树最是莫逆之交。滨江的大榕树,遍体垂挂着气根,蓬头散发,永葆婆娑风范;冰天雪地,白桦无寒意,回眸秋波,以迎稀客;四月天,北国的枣树依然光秃着乌黑、坚硬、屈曲的干枝,瘦骨嶙峋,傲视群芳。天南地北,我见过的树,爱过的树确乎不少,但大多叫不上名,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一回在贵州凯里地区的原始森林里爬坡,背着笨重的画箱,全靠着两只手攀着树枝前进,有些树看来躯干结实,不意一抓却成灰,我摔跤滚下,几乎丧生,这是初次见到站着死去的树,寿终正寝,真正享受了天年。能享天年的树毕竟不多了,人们懂得了植树的重要,“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是人类的美德,为子孙造福的职责。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于是地球上只剩下高昌、交河、楼兰……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生命之树长青,其实是艺术生命长青,人总是要死去的,艺术才能跨越时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作者永存在艺术中。然而艺术极难成活,比树难活多了。人们说风格是人,也可说风格是树,像树一样逐渐成长。树的年轮是一年一年添增的,而风格的形成还往往不一定与岁月成正比,未必越老越有风格,但却绝对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众目睽睽,空头美术家满天飞舞,君不见在花篮簇拥的展厅中,有最长、最大、最小及用脚、舌、发制作的符咒。作者往往是三年、二年、一年成才的俊彦或美女。雨后多春笋,更多杂草,哪里去寻夏木荫浓处?天坛①、大庙②,依傍的是祖荫。[注]①天坛:在北京。原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场所。②太庙:古代帝王的祖庙。18.从文章的第二段看,作者为什么欣赏冬天的树?[答案]因为冬天的树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纯是线性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解析]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C级。这道题的读解难度比较低。首先,题干有个限制:“从文章的第二段看”。这个限制其实也是一个提示,它提示了答题的范围,这是降低难度的一种手段,当然这就要求考生在审题时切勿粗心大意,否则命题者的一番心意就付之东流。其次,在第二段中,并非都写对“冬天的树”的“欣赏”;在这一段里,既有对“夏木荫浓固具有的郁郁葱葱之美”的欣赏,也有对“冬天的树”那“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的欣赏,还有对郭熙的画世界的评价。因此,解题时就必须紧扣“欣赏冬天的树”之“美”,对以上的内容作出区分和筛选。最后,将筛选出来的文句加以必要的组织,就成为本题的答案。这道题的答案,完全可以通过摘抄原文语句的方式得到,这也是命题者为了降低本题难度的一种手段。19.依据最后一段文字,如何理解“天坛、太庙,依傍的是祖荫”这句话?[答案]这句话可有多种理解,至少要写出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天坛和太庙所依傍的树荫来自祖宗留下来的大树,而非短时间所栽植的小树;第二层意思是喻意,说明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并非俊彦美女(或空头美术家)的急就而成。[解析]考查学生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这句话可以有表层义和深层义(寓意)两种理解。对任何一句话的读解,都不能离开它在特定语境中的位置与作用。“天坛、太庙,依傍的是祖荫”这句话,是承接上一个问句“哪里去寻夏木荫浓处”而来的。作者以天坛、太庙所依傍的浓荫为例作了回答:来自祖宗栽下的大树(夏木)。本段开首的“前人种树后人凉”一句也可以作为分析的依据。这是对这句话的表层理解,但这还不是作者的真正(或主要)的意图,作者的真正(主要)意图必须通过把握整个自然段来读解。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由树谈到艺术生命,谈到艺术风格的形成,并进而贬斥满天飞舞的空头美术家。在本文段中,作者认为,任何艺术风格的形成,就“像树一样逐渐成长”,“绝对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接着作者指出,当前却有些空头美术家,“往往是三年、二年、一年”便“成才”。于是尖锐地指出:“雨后多春笋,更多杂草。”如果你不想成为“杂草”,那就“长年累月的耕作”吧。这就是这一自然段的基本思路。如果这一思路把握住了,那么,对题目要求的语句的理解也就不难了。20.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老树的可爱和值得珍惜之处?请依照文意,加以概括。[答案](1)从乡情或对故乡的感情上。(也可答成:老树是故乡的象征。)(2)从历史角度或时间上。(也可答成:老树活得长久,阅尽沧桑,成为历史卷轴。)(3)从艺术的角度。(也可答成:老树很有风韵,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解析]考查学生对文中内容要点的归纳。能力层级为C级。首先,按照题目“老树的可爱和值得珍惜之处”的要求,通览全文,筛选出与之有关的文句;然后,根据筛选出来的文句,概括各自的写作角度。在第一段中,与“老树的可爱和值得珍惜之处”有关的文字分别有:①“没有了大树的故乡是多么单调的故乡呵,也似乎所有的老人都死去了,近乎凄凉。”②“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老树,因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逝去的故旧亲朋。”③“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卷轴。”然后按照题目“从哪些角度”的要求,再对以上筛选出来的文字进行概括:①是从乡情的角度;②是从交往的角度;③是从历史的角度。第二、三段,主要写老树给予人以艺术美的享受;第四段,集中写“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并由此写艺术的生命和艺术的风格。这三个自然段所涉及的内容虽不尽相同,但它们切入的角度大体相同,也就是“从艺术的角度”。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故乡的老树几乎被砍光了,因而,对于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来说,故乡已没有值得珍惜的东西了。B.江南早春的杨柳体态袅娜,任风梳弄,北国四月的枣树瘦骨嶙峋,傲视群芳,两者各具风韵,各有其美。C.作者引用“前人种树后人凉”这句话,是为了说明“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的道理。D.享受天年的树寿终正寝,虽然可以作为老树的代表,但最终还是无法体现其艺术价值。E.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人、树和艺术联系在一起,说明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答案]BE[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老树”是故乡的象征,是乡情的象征,因此犹为值得珍惜。“故乡的老树”虽然“几乎被砍光了”,但故乡仍在,乡情依旧,所以,A项“故乡已没有值得珍惜的东西”的说法不符合文意。A项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江南早春的杨柳体态袅娜,任风梳弄”见于原文第三段的开头部分;“北国四月的枣树瘦骨嶙峋,傲视群芳”见于第三段的中后部分。在文中,作者赞美了这两种各呈风韵的树之美姿。因此,B项的“两者各具风韵,各有其美”的表述是正确的。“两者各具风韵,各有其美”是对原文具体描写的概括,可见,B项考查考生对内容要点的归纳,能力层级为C。“前人种树后人凉”一句之后是:“这是人类的美德,为子孙造福的职责。”只要不是孤立地看待“前人种树后人凉”这一句,而是将它与后两个分句联系起来读,那么作者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我们就不难把握了,那就是:指出“前人种树后人凉”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和职责。因此,C项的“是为了说明‘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的道理”的表述是错误的理解。C项是考查考生对引用手法运用的目的、作用的鉴别,属于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为E。在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各种各样的树。有江南早春的杨柳,北国四月的枣树;有黄山绝壁的松树,美国尤色美底的巨松;还有滨江的大榕,雪地的白桦,以及贵州原始森林里站着死去的树。这一切都是为写出自然界里的树各具风韵,各有其美。因此,D项所说的“但最终还是无法体现其艺术价值”不正确。这一项考查的是对文意的分析归纳,能力层级为C。在原文中,作者将“树”作为“故乡”的象征,作为“艺术”的象征,所以,E项“运用象征手法,将人、树、艺术联系在一起”的表述正确。至于“说明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的表述,在上面各题已有分析,在此不再赘述。[例4](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乡土情结柯灵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的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沦桑世变,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19.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的家史④邻里乡情[解析]第19题在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的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以及对内容要点的归纳,考查的重点偏向后者,能力层级为C级。本文的主旨是歌颂乡土情结,乡土情结贯穿于全文,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和升华是本文的主线。而童年是人生的起点站,“童年的烙印”在人们乡土情结的形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否搞清“童年的烙印”这一重要的词语所包含的内容是能否读懂全文的一个关键。所谓“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时代留给人们的那些最深刻的记忆。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呢?答案就在第二段。但作者对“童年的烙印”的描写是艺术化、形象化的,生动具体、细致入微,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就需要考生在理解“童年的烙印”这一词语内涵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信息筛选整合,然后归纳出“童年的烙印”包括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等四方面的内容。20.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要有两种情况: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生活被打发出门。[解析]第20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能力层级为C级。从文中看,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些人仗着年少气盛,告别家乡,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另一种是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是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概括起来,前一种人是主动出去闯世界,是浪漫的;后一种人是被动地被打发出门,是现实的。至于文中提到的“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不应该理解为少年离别家乡的第三种情况,而应将其归入第一种浪漫气息的情况。21.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解析]第21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的分析归纳以及对文章写作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层级主要为C级,也涉及E级。作者在第四段中,花了不少笔墨来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呢?如果不结合乡土情结,只笼统回答深化主题、丰富内容之类,就没有太大的意思。只有结合乡土情结,才能深入地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联系全文来看,前面所写都是对个人家乡的思念眷恋,到了这一段,才把对乡土的思念眷恋与对祖国的思念眷恋融为一体,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这就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第四段中“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的叙述,则是对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的具体说明,也是对第一段中“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的照应。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乡土情结已升华为民族凝聚力,对乡土情结的歌颂就是对民族凝聚力的歌颂,本文的主题自然得到深化。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细致入微,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答案]AC[解析]第2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和鉴赏能力。该题5个选项中的4个选项考查的是鉴赏,能力层级为E级,只有A项兼有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和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的作用,能力层级为C级。A是正确选项,本文确实是“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A的表达和分析是恰当的。B项的错误在于“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的说法明显与原文“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的表达矛盾。C是正确选项,“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确实把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生动形象地写了出来。D项的错误比较明显,“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几乎是家喻户晓,根本谈不上什么“旧典活用”,更谈不上什么“极富新意”;至于说“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也极不恰当,正确的表述应为“形象化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的传统”。E项的错误不如D项明显。原文说“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如果只用“笔法生动”“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一类的话来赏析,虽不够准确,但也无大错。E项的错误在于“具体”和“细致入微”,文章的结尾不是细节描写,就不宜用“具体”和“细致入微”一类的词语来赏析。★阳光演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长城鲍昌因为深秋的季节已至,下山的时间已晚,我看见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红。在猎猎西风扑剌下,砖缝间的野草开始黄枯,基石下的酸枣变了颜色。这时,听不见秋虫之低吟,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黄云间的归鸿。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吗?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在伫立的凝思中,我想像那飞鸿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曾几何时,黑云掩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觱篥①哀鸣,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于是,在人们的一种执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来。那是自我保护、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墙高六七米,墙厚四五米,随山就坡,险峻万状,自渤海之滨,嵌绝荒漠,蜿蜒竟达六十七百公里。戍楼高耸,斥堠②连绵。你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这使得互市的商旅,为之蹙眉;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们自以为统治下的“中央之国”固若金汤,无求于人,万寿无疆。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③不再是米皆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与体育明星。照相机咔嚓咔嚓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的笑声淹没。我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但是他们来了,来了。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我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向什么人频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个V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哦,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你不语。你扎根的纠墨群山不语,并晴洁气爽的长天也不语。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注]①觱篥(bìlì):双代从西域传入的一种管乐器。②斥堠(hòu):姮望敌情的土堡。③紫塞:指长城。④纠墨:绳索。这里形容俯瞰群山像粗大的绳索。1.这篇散文中,①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②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答:①。②。2.这篇散文中,①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②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答:①。②。3.作者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中都提到了“归鸿(飞鸿)”,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最后一段写道:“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①这段文字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②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答:①。②。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作者从“黄云间的归鸿”联想到“昭君出塞的老路”和“苏武牧羊的北海”,借飞鸿作为悠悠岁月的见证,从描写眼前的实景转向对历史的回顾。B.作者借“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代指阵亡的将士,更加重了回顾历史时的凄婉的色彩。C.“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万寿无疆”,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语,是对闭关锁国政策辛辣的讽刺。D.“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归来了”,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历代封建王朝和亲政策每每遭受失败的痛惜和反思。E.文中描写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登上烽火台后喜不自禁的细节,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内心的喜悦。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黄土邹志安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他死于肺心痛。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有病躺倒,还要拖磨。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馑时去南山背粮,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声咳嗽,而从不看病吃药。直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电图。医生打比方说:“机器运转一生,主机已经磨损,太缺少修复和保养了!”为了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问:“一瓶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他一定计算过:一瓶药的价值要买近二十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好多天。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繁重的劳动使他累弯了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他还在身上装着。在重病期间他出现了谵语,净念叨“把猪喂了没有”“把锄头安好”“麦黄了就快收”之类。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洒尽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富有者被给与,贫困者被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从前因为贫困而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而终于都没有弄明白。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他有劳动,因此而填补了一切缺憾。巧者劳矣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有安稳的日子。他现在去了!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有的人。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我曾经想到过:他活了七十七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差。那么,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则是儿女们挽留老人多驻一时的最符孝道的方法了。哭也徒然,哀也无助。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将军和领导人死了,会有无数悼文,因为他们功勋昭著。一个普遍劳动者死了,我们撇下这一把黄土,并期望世人能够容纳。1.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2.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3.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文中所反映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状况。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中通过医生所打的比方,形象地描写出父亲积劳成疾、病入膏肓的身体状况。B.父亲偷偷停止服药,主要是舍不得花钱,同时也说明当时缺乏起码的医药卫生条件。C.父亲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既反映了他的爱国情结,也表现了他的愚昧无知。D.文章开头说“我的父亲……像一把黄土”,结尾说“我就撒下这一把黄土”,首尾呼应,深化了“黄土”的象征意义。E.作者文笔朴实,但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父亲的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真挚的感情。F.作者笔下的父亲同朱德笔下的母亲一样,虽然极其平凡,但都具有感人的人格力量。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第一次接触香格里拉(Shangri—la)这个词还是八十年代中期,在一本简易英语课外读物中,“香格里拉”即世外桃源。但事实上,香格里拉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它就在中国滇西北一带。纳西话叫香格里拉,只是词的后缀,中甸一带康巴藏民称它香巴拉。它开始被世人关注,是缘于一位俄国导演1937年拍的电影《被遗忘的王国》。影片中这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有高原雪山、蓝月亮峡谷、森森牧场牛羊,还有与自然和谐依存的民风。它激起了世人寻梦的热情,人们这才发现了一个名字: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洛克1884年出生于维也纳,1905年去美国求学。1905年他以植物学教授的身份到云南丽江采集植物标本。这一方水土立刻迷住了他,从此他把灵魂融入了这方水土,一住就是二十年,从事纳西族民风、民俗、文化、宗教研究。和以往一些西方探险家不同,洛克对他的考察对象不只是充满好奇,更没有白种人的偏见和野心,而是充满感情。他有过“与我的纳西族朋友共存亡”的诺言,并带着偏爱称纳西人是“纯朴的大自然之子”。洛克无疑是可敬的。但是香格里拉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存在,洛克到来之前,纳西就有了自己的学者和文化人。换一个角度讲,正是香格里拉的一方水土,改变了一个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