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2/2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02七年级生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测试范围:人教版七上第1、2单元。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聚沙成塔 B.铁树开花 C.公鸡打鸣 D.蜻蜓点水【答案】A【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聚沙成塔中的沙和塔都不是生物,不属于生命现象,A符合题意。B.铁树开花体现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C.公鸡打鸣是生物对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属于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D.蜻蜓点水,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属于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A。2.“统计2023年全国人口的数量”所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A.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量法 D.实验法【答案】B【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等。【详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A错误。B.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统计2023年全国人口的数量”所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法,B正确。C.测量法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C错误。D.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D错误。故选B。3.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调查完校园植物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类。他们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A.寿命长短 B.生物用途 C.形态结构 D.个体大小【答案】C【分析】生物的归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等。(2)按生活环境分: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等。(3)按用途分:作物、家畜、家禽、宠物等。【详解】结合分析可知,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可见,兴趣小组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类,他们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形态结构,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合作 B.寄生 C.捕食 D.竞争【答案】C【分析】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捕食、寄生、共生、竞争、合作等关系。【详解】A.合作关系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存一起,彼此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两者彼此分开后仍能独立生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没有体现这种关系,A不符合题意。B.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活关系称寄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没有体现这种关系,B不符合题意。C.捕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C符合题意。D.竞争关系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没有体现这种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C。5.牵牛花在早晨为红色,随日照时间延长,花的颜色会逐渐加深,中午时呈现紫色。影响牵牛花变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土壤 B.水分 C.光照 D.温度【答案】C【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详解】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根据题干“随日照时间延长,花的颜色会逐渐加深”可知,影响牵牛花变色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的长短;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6.燕都湖景色秀美,下列关于它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湖中的水 B.湖中的荷花 C.湖中的全部鱼 D.一条河流【答案】D【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详解】A.湖中的水是非生物,不能构成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B.湖中的荷花,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C.湖中的全部鱼只有部分消费者,没有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D.一条河流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D符合题意。故选D。7.在“草→食草昆虫→食虫鸟→蛇”这个食物链中,如果蛇被大量捕杀,则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食草昆虫的数量会A.增加 B.减少 C.先少后多 D.先多后少【答案】C【分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详解】在“草→食草昆虫→食虫鸟→蛇”这个食物链中,蛇捕食食虫鸟,食虫鸟捕食食草昆虫,所以若蛇被大量捕杀,食虫鸟的数量会增加,食草昆虫的数量会减少,食虫鸟的数量又会因食草昆虫数量的减少而减少,食草昆虫的数量又会慢慢增加,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8.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A.生物圈 B.食物链 C.生态平衡 D.食物网【答案】C【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详解】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食物链相互交错,这样多条食物链相连就形成了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9.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用于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A.新鲜的 B.薄而透明的 C.染色的 D.完整的【答案】B【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详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基本结构,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进入视野,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10.指纹识别是多数智能手机的标配功能,小小的指纹包含了重要的信息。控制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A.线粒体 B.细胞核 C.细胞膜 D.叶绿体【答案】B【分析】(1)线粒体: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产生供生物所需的能量。(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DNA携带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生物发育和遗传的遗传信息。(3)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选择性地交换物质,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4)叶绿体: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储起来。【详解】结合分析可知,控制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因为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检测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浓度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浓度。发挥作用的主要结构是A.细胞壁 B.线粒体 C.细胞质 D.细胞膜【答案】D【分析】根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解答。【详解】A.细胞壁在细胞的最外面,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不符合题意。B.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产所,将化学能转变为细胞生活所需要的能量,不符合题意。C.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产所,不符合题意。D.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正确。故选D。12.下列植物的可食用部分,属于生殖器官的是A.黄花菜 B.马铃薯 C.芹菜 D.胡萝卜【答案】A【分析】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详解】A.黄花菜的可食用部分是花,是生殖器官,A正确。B.马铃薯的可食用部分是茎,是营养器官,B错误。C.芹菜的可食用部分是叶,是营养器官,C错误。D.胡萝卜的可食用部分是根,是营养器官,D错误。故选A。13,下列各项中,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A.都由细胞构成 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都能繁殖后代 D.都能运动【答案】C【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病毒是生物,A错误。B.并不是所有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动物就不可以,B错误。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C正确。D.植物不能运动,D错误。故选C。14.到了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的树叶纷纷落下,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这种现象说明了A.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B.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C.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D.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答案】B【分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当环境中一个或同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详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冬季法国梧桐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季法国梧桐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5.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A.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B.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C.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D.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答案】D【分析】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也包括某些寄生的菌类等。根据食性的不同可分为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等。【详解】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也包括某些寄生的菌类等。消费者不单指以生产者为食或以食草动物为食、也可以以动物为食的动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是生产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细胞分裂过程中对生物遗传具有重要意义的是A.细胞中出现染色体 B.形成了两个新的细胞核C.染色体复制加倍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D.细胞质的平均分配【答案】C【分析】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其目的是保证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与原细胞相同。【详解】细胞分裂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7.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阳光→草→牛→虎 B.鼠→蛇→鹰C.鹰→蛇→青蛙→昆虫 D.草→兔→鹰【答案】D【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详解】A.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错误。B.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错误。C.食物链中的箭头要指向捕食者,起点是生产者,C错误。D.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的捕食关系,D正确。故选D。18.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蛙不能适应环境 B.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C.青蛙的数量会一直减少 D.青蛙和蛇构成了一条食物链【答案】B【分析】1.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2.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详解】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青蛙是能适应其生存环境的,A错误。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食物链中,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可见,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则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B正确。C.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青蛙的数量不会一直减少,会保持相对稳定的,C错误。D.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可见,蛇和青蛙都是消费者,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D错误。故选B。19.素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C.淡水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答案】A【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详解】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正确。B.草原生态系统,较为干旱,缺乏高大植物,主要以低矮的草原植被为主,B错误。C.淡水生态系统是指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具有易被破坏、难以恢复的特征,C错误。D.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人是影响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也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A。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物质都能穿过细胞膜B.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C.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D.细胞中的物质只有无机物【答案】B【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在细胞中可以生成、消耗各种物质(如分解合成蛋白质),能量(线粒体的供能)和信息(神经元对神经冲动的处理)。故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详解】A.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A错误。B.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B正确。CD.细胞中的物质有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有机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而水、无机盐等从外界吸收,CD错误。故选B。21.实验探究是初中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生物科学探究和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影响”时,应设置明亮干燥和阴暗潮湿作对照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C.“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而口腔上皮细胞没有此结构【答案】D【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2)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由于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详解】A.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在“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影响”时,设置明亮干燥和阴暗潮湿作对照,有两个变量,A错误。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B错误。C.“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C错误。D.通过实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而口腔上皮细胞没有此结构,D正确。故选D。22.如图是某湿地生态系统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由生产者完成,过程③由分解者完成B.食物链上的生物共同参与,即可完成物质循环C.水藻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D.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为二氧化碳【答案】B【分析】1.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2.图中,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分解作用(呼吸作用)。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是解题的关键。【详解】A.图中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其中①由生产者完成,③是由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完成的,A正确。B.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只靠生产者和消费者无法完成物质循环,B错误。C.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和能量流动的主渠道。所以,水藻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能量可沿食物链流动,C正确;D.在生态系统中,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参与物质循环,D正确。故选B。23.下图是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关于多莉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是受精卵发育的结果 B.遗传物质和黑面白羊2一致C.性状和黑面白羊1相同 D.性别由白羊决定【答案】D【详解】A.克隆是由体细胞核和卵细胞质形成的重组细胞发育而来,A不符合题意。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据图可知,是白羊提供的细胞核,所以多莉遗传物质和白羊一致,B不符合题意。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由B可知,多莉遗传物质和白羊一致,所以性状和白羊相同,C不符合题意。D.由B可知,多莉遗传物质和白羊一致,性别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所以多莉性别由白羊决定,D符合题意。故选D。24.下表是某同学对池塘中几种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的结果,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生物种类大鱼小鱼水蚤河蚌消化道内的食物小鱼水蚤小球藻水蚤、小球藻A.小球藻属于生产者B.表中生物可以构成一个食物网C.根据表中的信息,可写出3条食物链D.如果池塘受到重金属污染,则河蚌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答案】D【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详解】A.小球藻是绿色植物,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A正确。B.据表中信息可构成的食物链有3条:小球藻→河蚌;小球藻→水蚤→小鱼→大鱼;小球藻→水蚤→河蚌,可以构成一个食物网,B正确。C.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C正确。D.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大鱼的营养级最高,因此如果池塘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大鱼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D不正确。故选D。25.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为探究口服胰岛素能否治疗糖尿病。某生物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步骤甲鼠乙鼠丙鼠a发育状况基本相同的甲乙丙三只小鼠,将甲乙的胰岛破坏,丙小鼠不作处理b定时喂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胰岛素定时喂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定时喂等量的全营养饲料c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三只小鼠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葡萄糖,分析得出结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探究中起对照组作用的是丙鼠B.步骤a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是为了避免胰岛素的干扰C.为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多用几只小鼠D.该实验得到结论: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既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答案】D【分析】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实验——除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分)、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重复性原则(设计的实验要重复实验)。【详解】A.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因此在该实验中丙鼠是对照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A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探究的目的:“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避免实验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的干扰,需将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使之不能分泌胰岛素,B不符合题意。C.每组一只老鼠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每组适量增加鼠的数量,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科学性,C不符合题意。D.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甲鼠无胰岛,但注射胰岛素,尿液中无葡萄糖,说明注射胰岛素可维持血糖浓度在正常水平;丙鼠自身胰岛可分泌胰岛素,尿液中无葡萄糖,说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维持血糖浓度在正常水平;乙鼠无胰岛,但口服胰岛素,尿液中有葡萄糖,说明口服胰岛素不能维持血糖浓度在正常水平。综上可知,治疗糖尿病,胰岛素可以注射,但不可以口服,D符合题意。故选D。非选择题:本卷共7小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内填序号或字母,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6.(8分)蒋丽娇同学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后,绘制了如下的概念图。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再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图中①②③的内容补充完整:①②
③。(2)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铁树开花
b.礼花绽放
c.火山喷发
d.蜜蜂采蜜
e.猎豹捕食斑马(3)图中A指的是“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对应实例: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4)“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蚯蚓能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答案】(1)生命非生物生态因素(2)ade(3)细胞(4)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1)③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因素和②生物因素。我们认识到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如海豹生活在寒冷的海域,它的皮下有着厚厚的脂肪,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是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生物还要影响环境,如沙地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有①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具有生命现象。(2)a铁树开花,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d.蜜蜂采蜜说明生物需要营养,它们都属于生命现象;e猎豹捕食斑马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礼花绽放没有生命现象;c火山喷发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3)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4)“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适应环境。蚯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疏松,蚯蚓的粪便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增加了土壤肥力,表明蚯蚓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还能影响环境。“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种现象说明环境影响生物。27.(6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随机调查了六年级100名学生在2018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制定合理的。(2)兴趣小组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选填“抽样调查法”或“普查法”)。(3)为了使调查结果真实可靠,他们在选取样本时应。(选填“以男生为主”“以女生为主”或“随机抽样”)(4)分析图中数据,六年级学生的发病规律是。(5)对于预防感冒,你有什么建议?。【答案】(1)调查对象调查方案(2)抽样调查法(3)随机抽样(4)春季、冬季感冒的人数多,夏季、冬秋季感冒的人数少(5)经常通风、注意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注意增减衣物、在流感时,少到公共场合等等【分析】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详解】(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2)(3)抽样调查是指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该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法。为使调查结果真实可靠,他们在选取样本时应随机抽样。(4)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六年级学生的发病规律是:春季、冬季感冒的人数多,夏季、冬秋季感冒的人数少。(5)根据日常生活常识可知,为了预防感冒应该做到,比如:经常通风、注意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注意增减衣物、在流感时,少到公共场合等等。【点睛】抽样调查是指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精确度就越高。28.(5分)日本不顾全球反对,决定于2023年春夏期间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核污水不但会对海洋生态产生污染,还会严重危害周边国家人民健康安全。如图1是某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甲、乙存在捕食关系,饼形图表示它们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2中的[]。(2)请写出图2中的生物组成的食物链。(3)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原因是。(4)经检测某海域被辐射后,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体内有不同放射性活度的碘131(放射性物质),其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检测物abcd碘-131的放射性活度30001144443007600如果表中所检测生物恰好对应图一中某食物链,则d代表图一中的。(5)科学家预测,日本此次事件造成被污染生态系统环境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答案】(1)C分解者(2)A→乙→甲(3)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4)玉筋鱼(5)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4)图二中,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甲是次级消费者,乙是初级消费者,C是分解者,②表示光合作用,①③表示呼吸作用,④表示分解作用。【详解】(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C分解者。(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递减,每一个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在图二所表示的食物链是A→乙→甲。(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物种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就越强。因此,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原因是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4)从图中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就可以确定,位于食物链最前端的应是a,往下依次是c、d、b,则此食物链的写法是:a→c→d→b;对应的食物链为:藻类植物→中华哲水蚤→玉筋鱼→带鱼。如果表中所检测生物恰好对应图一中某食物链,则d代表图一中的玉筋鱼。(5)科学家预测,日本此次事件造成被污染生态系统环境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29.(7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图一所示显微镜进行观察,图二是某同学绘制的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有、、。(填结构名称)(2)图二中控制着细胞一切生命活动的结构是[
]。(3)该小组同学使用5×的目镜、4×的物镜进行观察,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倍。若该组同学想要将观察到的细胞放大,可转动图一中的[
],换用放大倍数更高的物镜。若在观察时发现视野中的物像较模糊,可转动[
]进行调节。【答案】(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2)c细胞核(3)203转换器13细准焦螺旋【分析】1.图一中: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载物台,6通光孔,7遮光器,8压片夹,9反光镜,10镜座,11镜柱,12镜臂,13细准焦螺旋,14粗准焦螺旋。2.图二中: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液泡,e细胞质。【详解】(1)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所以,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可见,图二中控制着细胞一切生命活动的结构是c细胞核。(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所以,该小组同学使用5×的目镜、4×的物镜进行观察,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4=20倍。显微镜的镜筒下端有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多个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镜头。因此,若该组同学想要将观察到的细胞放大,可转动图一中的3转换器,换用放大倍数更高的物镜。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小,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若在观察时发现视野中的物像较模糊,可转动13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30.(7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城市中轴线北端,园内的“龙形水系”是亚洲最大的城区人工水系,意喻中国历史文化的延续。(1)“龙形水系”是由众多生物和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在修建该湿地的过程中,填充了富含多种微生物的底泥,保证了该生态系统的正常进行。(2)“龙形水系”生物种类丰富,图2为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根据图2写出一条包含苍鹭的最长的食物链:;从图2中看,水蚤和虾之间存在的生物关系有;这些生物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3)“龙形水系”的水源是氮、磷超标的再生水,为筛选适宜植物,研究人员对部分水生植物“去除”氮、磷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3。由研究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不同水生植物对氮的去除率(填“高于”或“低于”)对磷的去除率;不同植物对磷的去除率有差异,对磷的去除率最高。【答案】(1)环境/非生物部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小球藻、狐尾藻→水蚤→虾→苍鹭/小球藻、狐尾藻→水蚤→鳑鲏→苍鹭捕食和竞争太阳能(3)高于狐尾藻【分析】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出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受到损害,从而引起生态失调,甚至导致生态危机。【详解】(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图中的包含苍鹭的最长的食物链:小球藻、狐尾藻→水蚤→虾→苍鹭;小球藻或狐尾藻→水蚤→鳑鲏→苍鹭。水蚤和虾同吃小球藻、狐尾藻,属于竞争关系。虾吃水蚤,有捕食关系。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3)分析图表可知,每一种水生生物的氮去除率都高于磷去除率,所以不同水生植物对氮的去除率高于对磷的去除率;不同植物对磷的去除率有差异,狐尾藻对磷的去除率最高。31.(10分)资料分析,回答问题资料1: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科学家最终成功地从牛身上获得胚胎干细胞,来自牛胚胎的干细胞可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资料2:白血病亦称作血癌,在青少年和儿童中发病率很高。白血病患者的肿瘤细胞能在血液中恶性增殖,并随血液扩散到全身。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帮助病人重建造血组织和受到摧毁的免疫系统,因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资料3: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克隆猴的技术流程如下:取猴甲的一个卵母细胞a,把细胞核去掉,再把一个体细胞b与去核的a融合,构建克隆胚胎,然后将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乙体内,发育成克隆猴丙。(1)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2)资料1中,胚胎干细胞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各种不同细胞群的过程称为,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皮肤属于。当皮肤被划伤时,人会感觉疼痛,说明构成皮肤的组织中包括组织。(3)资料2中,若两个肿瘤细胞同时进行分裂,经过三次分裂后,最终形成个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的变化最为明显。(4)资料3中的融合细胞是在(填“体内”或“体外”)培养形成克隆胚胎的,克隆胚胎被移植到代孕母猴乙的子宫内完成发育。克隆猴丙的遗传物质来自细胞(填“a”或“b”),说明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和遗传。【答案】(1)结构/功能功能/结构(2)细胞分化/分化器官神经(3)16染色体(4)体外b细胞核【分析】(1)细胞分裂是指细胞数量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后代,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3)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形成一定功能的结构。(4)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它们都是有突起的细胞。神经细胞数量庞大,它们具有接受刺激、传导冲动和整合信息的能力。(5)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DNA携带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生物发育和遗传的遗传信息。【详解】(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从结构上看,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从功能上看,细胞能独立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代谢的基本单位,具有分裂、遗传的功能,是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核磁科护理工作总结
- 教育培训行业工程师工作总结
- 电商供应链管理总结
- 初中班主任工作感悟与反思
- 婚纱店前台工作心得
- 教育科研行业教学改革建议
- 2024年度企事业单位聘用司机及车辆安全培训服务合同3篇
- 得寿山石默想语文阅读理解
- 白鹅微课程设计
- 波形发生器的课程设计
- 施工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无欠薪承诺书
- 设计中的重点、难点及关键技术问题的把握控制及相应措施
- 幼儿园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 6.2.1向量的加法运算 课件(共14张PPT)
- YY/T 1866-2023一次性使用无菌肛肠套扎器胶圈或弹力线式
- 海蒂(世界文学名著经典)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
- 变电站检修规程完整
- 海南文昌2x46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
- 形式逻辑学全套课件
- 姜安《政治学概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