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精品课程系列----生物化学第七章
生物氧化第七章生物氧化7.1
代谢与能量的关系7.2
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7.1
代谢与能量的关系自由能高能化合物能荷代谢与能量的关系7.1
代谢与能量的关系自由能指在某一个热力学过程中系统减少的内能中可以转化为对外作功的部分定义式:ΔG=ΔH-TΔS=G产物
-G底物物理意义:-ΔG=W
(体系中能对环境作功的能量)当熵增加时,系统的自由能便会下降自由能的变化能预示某一过程能否自发进行
ΔG<0
反应能自发进行
ΔG>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ΔG=0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物理和化学过程达到平衡时,即达到系统的自由能最小而熵最大7.1
代谢与能量的关系高能化合物在标准条件下(pH7,25℃,1mol/L)发生水解时,可释放出5kcal/mol(21kJ/mol)以上自由能的化合物高能键:在高能化合物分子中,被水解断裂时释放出大量自由能的活泼共价键,常用符号“~”表示
高能磷酸化合物:一类分子中含磷酸基团,它被水解下来时释放出大量自由能的高能化合物高能键≠键能高焦磷酸化合物(ATP)酰基磷酸化合物(1,3-二磷酸甘油酸)
烯醇磷酸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胍基磷酸化合物(磷酸肌酸)硫酯化合物(乙酰CoA)甲硫键化合物(S-腺苷甲硫氨酸)7.1
代谢与能量的关系焦磷酸化合物最重要的高能化合物——ATP能量转换过程的中间载体磷酸基团转移反应的中间载体7.1
代谢与能量的关系1,3-二磷酸甘油酸酰基磷酸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烯醇式磷酸化合物7.1
代谢与能量的关系磷酸肌酸胍基磷酸化合物硫酯化合物酰基辅酶AS-腺苷甲硫氨酸甲硫键化合物7.1
代谢与能量的关系能荷是细胞中高能磷酸状态一种数量上的衡量,对代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数值在0~1之间,大多数细胞维持在0.8~0.95范围内。7.1
代谢与能量的关系代谢与能量的关系7.2
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生物氧化的定义生物氧化的内容生物氧化的特点生物氧化的方式ATP的生成方式7.2
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生物氧化的定义有机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作用(伴随着还原作用)统称为生物氧化。实质为有机化合物(糖、脂、蛋白质等)在活细胞中进行氧化,生成H2O和CO2,并伴有ATP生成的过程。细胞呼吸7.2
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生物氧化的内容
CO2是如何生成的?(脱羧反应)
H2O是如何生成的?(电子传递链)
能量如何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直接脱羧作用
氧化脱羧作用代谢物上脱下的氢与生物体吸进的O2化合生成代谢物MH2
氧化型H2O
一个或多个传递体
M还原型O27.2
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生物氧化的特点共同点
化学本质相同常见方式有脱氢、脱电子和加氧最终产物是CO2和H2O
同种物质释放能量相等相比于体外氧化(非生物氧化反应)不同点
在活细胞中进行在细胞中有严格的定位(细胞膜和线粒体)有酶催化,反应条件温和
分阶段逐步缓慢地氧化,能量也逐步释放释放的能量可先贮存在高能化合物中7.2
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生物氧化的方式不同底物、不同组织、不同生长周期各不相同。狭义的生物氧化的概念。7.2
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ATP的生成方式生物氧化途径光合作用途径
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主要)底物通过氧化引起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形成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直接将磷酸基团转移给ADP,使之磷酸化生成ATP。NADH或FADH2将电子传递给分子氧的过程与ADP的磷酸化偶联,使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用于ATP的生成。
光合磷酸化7.2
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3-磷酸甘油醛无机磷酸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1,3-二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激酶底物水平磷酸化7.2
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氧化磷酸化(线粒体内膜)7.2
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光合磷酸化
(叶绿体的类囊体)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双层膜结构外膜光滑,内膜折叠成嵴,伸向基质。内外膜之间为膜间腔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
外膜对大多数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可通透内膜须依赖膜上的特殊载体选择性地运载物质进出基质中含有全部与有机酸氧化分解有关的酶。内膜上存在着多种酶与辅酶组成的电子传递链,或称呼吸链,是线粒体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内膜上的ATP合成酶利用电子传递过程释放的能量合成ATP,完成线粒体的供能作用。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呼吸链
NADH呼吸链(主要)
FADH2呼吸链概念类型由一系列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所组成的连续反应体系,它将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交给氧生成水,同时有ATP生成。
本质是酶、辅酶、辅基或辅因子。烟腺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或CoI,是许多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烟酰胺基团的可逆性还原而递氢,接受代谢物上脱下的氢,生成NADH,是双电子传递体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
NAD+
黄素蛋白(FP)
铁硫蛋白辅酶Q
细胞色素呼吸链的组成NAD+代谢物氧化产物含有两种辅基,一种为黄素单核苷酸(FMN),另一种为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在FAD、FMN分子上可以进行可逆的脱氢加氢反应,是双电子传递体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黄素蛋白分子中常含2或4个Fe(称非血红素铁)和2或4个对酸不稳定硫,其中一个Fe原子能可逆地还原而传递电子。在NADH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中均含有多个不同的铁硫蛋白,它们可将电子由FMNH2(或FADH2)转移到泛醌上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铁硫蛋白Fe-4S2Fe-2S4Fe-4S+1e-1e属醌类,脂溶性,可在内膜的脂双层中自由扩散。它通过醌/酚结构互变进行电子传递,每次传递两个电子和两个质子,在呼吸链中作为双电子传递体
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辅酶Q(CoQ)唯一的非蛋白组分是以铁卟啉(血红素)为辅基的蛋白质,属单电子传递体,通过辅基中的铁离子价的可逆变化进行电子传递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细胞色素
+e+eFe3+Fe2+Cu2+Cu+
-e-e
Cyta(Cytaa3)——末端氧化酶
Cytb
Cytc(Cytc、CytC1)外周蛋白,其辅基血红素与酶蛋白共价连接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呼吸链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分布
复合物I:NADH-Q还原酶,催化NADH氧化,CoQ还原
复合物II:琥珀酸-Q还原酶,催化琥珀酸氧化,CoQ还原
复合物III:细胞色素还原酶,催化CoQH2氧化,Cytc还原
复合物IV:细胞色素氧化酶,催化Cytc氧化,O2还原四种具有传递电子功能的复合物和两种可移动的电子传递体CoQ和Cytc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膜间腔(P侧,正极)基质(N侧,负极)NADH脱氢酶(复合物I)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膜间腔基质3-磷酸甘油3-磷酸甘油脱氢酶琥珀酸
脂酰CoA
脂酰CoA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
(复合物II)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膜间腔(P侧)基质(N侧)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物III)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膜间腔(P侧)基质(N侧)2CuACuBHeme
aHeme
a3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物IV)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NADH呼吸链FADH2呼吸链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呼吸链的电子传递顺序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呼吸链中电子传递时标准氧还电位的升高电子流动方向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呼吸链的电子传递抑制剂鱼藤酮、安密妥、杀蝶素A抗霉素A氰化物、CO、H2S、叠氮化合物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氧化磷酸化代谢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在ATP合酶催化下使ADP磷酸化生成ATP,这种氧化放能和ATP生成(磷酸化)相偶联的过程。氧化磷酸化的磷氧比(P/O)呼吸过程中无机磷酸(Pi)消耗量和分子氧(O2)消耗量的比值称为磷氧比。由于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传递一对电子消耗一个氧原子,而每生成一分子ATP消耗一分子Pi,因此P/O的数值相当于一对电子经呼吸链传递至分子氧所产生的ATP分子数。新的测定结果NADH:2.5FADH2:1.5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氧化磷酸化的机理氧化和磷酸化之间通过H+的电化学梯度偶联起来。H+离子电化学梯度是质子返回膜内的势能,称为质子移动力,是ADP磷酸化形成ATP的动力。
ADP
+
Pi
+
{H+}膜外
→
ATP
+
H2O
+
{H+}膜内
化学偶联假说
构象偶联假说
化学渗透偶联假说电子的传递相当于是质子泵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化学渗透偶联假说化学势
内碱外酸质子回流驱动ATP合成电动势
内负外正ATP合成酶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ATP合酶复合体F1F0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的许多小的球状颗粒,是合成
ATP的多酶复合物,称
ATP合成酶,或称F0-F1
ATP酶,是氧化磷酸化的
重要偶联因子。它由两个主要部分F0和F1再加柄连接构成。F1即偶联因子,呈球形,通过一个柄(由蛋白质组成)接到包埋在线粒体内膜的柄底F0上。ATP的生成量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辅助因子辅助因子辅助因子辅助因子
FMN→Fe-SFAD→Fe-SFe-S,血红素血红素,Cu离子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10H+/6H+
(一对电子泵出的质子数)4H+(合成一分子ATP消耗的质子数)NADHFADH2ATP=3个H+通过ATP合酶驱动ADP的磷酸化,1个H+用于ADP和Pi的吸收。NADH:2.5FADH2:1.5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偶联部位7.3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增加ATP的形成
激素的调节
ATP/ADP比值的影响抑制剂的作用主要受细胞对能量需求的调节。ATP多时,ATP的生成受抑制;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采购合同存档台帐3篇
- 2024天然气用户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理合同3篇
- 采购合同跟单的风险评估3篇
- 采购方案与采购合同的培训与发展3篇
- 采购合同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技巧3篇
- 采购合同预付款的监管与合规要求3篇
- 采购合同规范化样本3篇
- 采购合同电子版本3篇
- 采购合同跟踪的优化方法与案例分享3篇
- 采购合同会审制度的改进措施3篇
- 品质部年终总结报告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评课稿
- 红棉研学100题(训练题)
- 论群团组织在助推企业发展的作用发挥
- 催化材料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南开大学
- 牙隐裂牙隐裂
- 办公楼装饰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三色鸽食品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 GB/T 9944-2015不锈钢丝绳
- GB/T 6680-2003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 GA/T 1567-2019城市道路交通隔离栏设置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