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方案TOC\o"1-2"\h\u12056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215975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征 270811.2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3248351.3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315747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357652.1节能设计原则 390662.2节地与绿化设计原则 4191192.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原则 4271262.4节材与资源循环利用原则 44108第三章建筑节能减排技术 521693.1建筑节能技术概述 5153163.2建筑隔热与保温技术 5301583.3建筑照明与电气节能技术 635683.4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627850第四章绿色建筑材料应用 6118184.1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 654274.2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 7204274.3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案例 7157134.4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75936第五章节地与绿化设计 8291775.1节地设计策略 8310205.2绿化设计策略 8277415.3建筑景观设计 8189755.4建筑绿化技术 921960第六章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990096.1节水设计原则 931266.1.1以人为本,兼顾经济效益 9138526.1.2综合考虑,优化配置 9162516.1.3创新技术,提高节水效率 9113526.1.4动态管理,持续改进 9123556.2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 9216816.2.1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9265676.2.2雨水利用途径 10149946.2.3雨水处理技术 10139516.3中水回用技术 10236786.3.1中水回用系统设计 10310056.3.2中水处理技术 1091136.3.3中水利用途径 10242046.4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1031166.4.1水资源保护措施 10324656.4.2水资源管理机制 10121646.4.3水资源监测与评估 10209846.4.4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 108611第七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1203477.1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法 11270337.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14487.3建筑废弃物回收与再生利用 11208617.4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政策 1230366第八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2295388.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2320188.2绿色建筑评价方法 12211788.3绿色建筑评价案例 12249678.4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完善 133587第九章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 1395599.1绿色建筑政策概述 13211739.2绿色建筑法律法规 13213689.3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的实施 14199149.4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的发展趋势 1425457第十章绿色建筑项目实践 142594210.1绿色建筑项目策划 142586210.2绿色建筑项目实施 151127210.3绿色建筑项目评价 151696110.4绿色建筑项目案例分享 16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征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原则,以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绿色建筑具有以下特征:(1)节能环保:在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中采用节能环保技术,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资源循环利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营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4)智能化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建筑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建筑的安全、舒适和便利性。1.2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以下是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将进一步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2)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3)技术创新不断突破:绿色建筑领域的技术创新将不断推动行业发展,提高建筑节能环保水平。(4)产业链日益完善:绿色建筑产业链将逐步完善,涵盖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1.3绿色建筑的重要性绿色建筑对于我国建筑行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降低能源消耗:绿色建筑通过采用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有助于缓解我国能源压力。(2)减少环境污染:绿色建筑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减少污染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3)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绿色建筑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4)促进产业升级:绿色建筑的发展将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高行业整体水平。(5)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2.1节能设计原则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原则旨在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具体原则如下:(1)遵循被动式设计原则: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如地形、朝向、风向等,进行建筑布局和形态设计,降低建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2)优化建筑围护结构:通过提高墙体、屋面、门窗等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减少室内外温差引起的能量损失。(3)合理选择空调和供暖系统:根据建筑规模、用途和地理气候条件,选择高效、节能的空调和供暖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设置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2.2节地与绿化设计原则绿色建筑节地与绿化设计原则旨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具体原则如下:(1)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植被等因素,合理规划建筑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2)保护自然景观: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尽量保护原有地形地貌、植被和水系,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3)增加绿化面积:在建筑周边及屋顶设置绿化设施,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4)采用绿色建筑材料:选用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2.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原则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原则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体原则如下:(1)优化给排水系统:合理设计给排水管道,提高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2)采用节水型器具: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淋浴器等,降低建筑用水量。(3)雨水收集和利用: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收集的雨水用于绿化、景观用水等非饮用水领域。(4)废水处理与回用:对建筑废水进行处理,实现废水的回收利用,降低水资源浪费。2.4节材与资源循环利用原则绿色建筑节材与资源循环利用原则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具体原则如下:(1)选用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优先选用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材料。(2)提高材料利用效率:通过优化设计、施工工艺等措施,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减少材料浪费。(3)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回收: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4)推广绿色施工技术:采用绿色施工技术,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施工质量。第三章建筑节能减排技术3.1建筑节能技术概述建筑节能技术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过程中,采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建筑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通过优化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功能,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降低空调、供暖等设备的能耗。(2)建筑设备节能: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供暖、照明等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降低建筑能耗。(4)建筑智能化技术: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建筑设备、能源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2建筑隔热与保温技术建筑隔热与保温技术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墙体隔热与保温:采用保温材料、隔热材料及相应的构造措施,提高墙体热阻,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2)门窗隔热与保温:选用高效隔热、保温的门窗材料,提高门窗的热工功能,降低能耗。(3)屋面隔热与保温:采用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屋面热阻,降低室内外热量交换。(4)地面隔热与保温:采用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地面热阻,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3.3建筑照明与电气节能技术建筑照明与电气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照明系统优化: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提高照明效率,降低能耗。(2)照明控制技术:运用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照明的自动调节,降低无效照明能耗。(3)电气设备节能:选用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电力系统优化:对建筑电力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降低线损,提高电力供应效率。3.4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太阳能利用技术: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系统等,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热能,替代传统能源。(2)风能利用技术:在建筑中设置风力发电设备,将风能转化为电能。(3)地热能利用技术:利用地下恒定的温度,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实现供暖、空调等需求。(4)可再生能源集成技术:将多种可再生能源技术集成应用于建筑,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第四章绿色建筑材料应用4.1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建筑材料。根据其特性和来源,绿色建筑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竹材等,具有可再生、可降解、无污染等特点。(2)再生材料:如废砖、废混凝土、废塑料等,经过处理后可再次利用,减少资源浪费。(3)环保材料:如低毒、低排放的涂料、胶粘剂等,减少室内外环境污染。(4)节能材料:如保温隔热材料、防水材料等,降低建筑能耗。(5)高功能材料:如高强度、耐久性好的新型建筑材料,提高建筑质量和使用寿命。4.2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在选择绿色建筑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环保性:选择无毒、无害、低排放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2)节能性:选择保温隔热功能好、能耗低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能耗。(3)可再生性:选择可再生、可降解的建筑材料,减少资源浪费。(4)经济性:在满足环保、节能、可再生等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5)适用性:根据建筑功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绿色建筑材料。4.3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些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案例:(1)北京某住宅项目:采用天然石材、木材等绿色建筑材料,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2)上海某商业建筑:使用再生混凝土、废砖等再生材料,降低建筑垃圾产生。(3)广州某办公楼:选用高功能保温隔热材料,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4.4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绿色建筑材料在未来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不断研发新型绿色建筑材料,提高其功能和环保性。(2)政策支持:加大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扶持。(3)产业链完善:绿色建筑材料产业链逐渐完善,形成从原材料生产到废弃物处理的闭合循环。(4)市场认可度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建筑材料的认知和认可度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逐渐扩大。(5)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绿色建筑材料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第五章节地与绿化设计5.1节地设计策略节地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手法,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以下为节地设计策略:(1)优化建筑布局:在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布局建筑群体,提高土地利用率。(2)紧凑型设计:采用紧凑型建筑布局,减少建筑间距,降低占地面积。(3)多功能一体化设计:将不同功能的建筑空间有机结合,实现空间共享,提高土地使用效率。(4)地下空间利用: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地下停车场、设备用房等,减少地面占地面积。5.2绿化设计策略绿化设计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元素,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增强景观效果。以下为绿化设计策略:(1)生态优先:充分考虑地域特色,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2)多层次绿化: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方式,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景观。(3)绿色屋顶:在建筑屋顶设置绿化,提高建筑节能功能,减少热岛效应。(4)绿化景观融合:将绿化与建筑、景观融为一体,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5.3建筑景观设计建筑景观设计旨在创造优美的环境空间,提升建筑物的美学价值。以下为建筑景观设计要点:(1)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景观,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2)人文关怀:注重人与环境的互动,创造宜人的休闲空间,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3)景观分区:根据使用功能、景观特点进行分区设计,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4)可持续发展:注重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材料,降低能耗。5.4建筑绿化技术建筑绿化技术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建筑绿化技术的应用:(1)植物配置: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周期长的植物,提高绿化效果。(2)绿化结构:采用架空绿化、立体绿化等结构,增加绿化面积。(3)灌溉系统:采用智能灌溉系统,降低水资源消耗。(4)绿色屋顶:采用绿色屋顶技术,提高建筑节能功能,减少热岛效应。第六章节水与水资源利用6.1节水设计原则6.1.1以人为本,兼顾经济效益节水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和舒适度,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保证节水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性价比。6.1.2综合考虑,优化配置在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水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等因素,优化配置各种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6.1.3创新技术,提高节水效率积极采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节水效率,降低水资源消耗。6.1.4动态管理,持续改进节水设计应具备动态管理能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节水措施,持续改进节水效果。6.2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6.2.1雨水收集系统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应包括收集、输送、储存、处理和利用等环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气候、建筑特点等因素,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6.2.2雨水利用途径雨水利用途径包括绿化、景观用水、道路清洗、冲厕等。应根据建筑需求和水质标准,合理选择雨水利用途径。6.2.3雨水处理技术雨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应根据水质要求和处理目标,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6.3中水回用技术6.3.1中水回用系统设计中水回用系统应包括收集、输送、处理和利用等环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规模、用水需求、水质标准等因素,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6.3.2中水处理技术中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应根据水质要求和处理目标,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6.3.3中水利用途径中水利用途径包括绿化、景观用水、道路清洗、冲厕等。应根据建筑需求和水质标准,合理选择中水利用途径。6.4水资源保护与管理6.4.1水资源保护措施水资源保护措施包括水源保护、水质监测、水环境治理等。应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制度,保证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6.4.2水资源管理机制水资源管理机制应包括政策法规、管理体系、技术标准等。应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6.4.3水资源监测与评估水资源监测与评估包括水量、水质、水环境等方面的监测与评估。应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体系,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6.4.4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促进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工作的开展。第七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7.1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法建筑废弃物是指在建筑、拆除、维修、装修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我国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填埋法:将建筑废弃物运输至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此方法简单易行,但容易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堆肥法:将建筑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堆肥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土地改良。(3)物理处理法:通过破碎、筛分、磁选等物理方法,将建筑废弃物中的可回收物质进行分离,实现资源化利用。(4)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方法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处理,如焚烧、中和等,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7.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废混凝土再生利用: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破碎、筛分,制成再生骨料,用于制备再生混凝土。(2)废砖瓦再生利用:将废弃的砖瓦破碎、筛分,制成再生砖瓦,用于建筑材料的制备。(3)废钢材回收利用:对废弃的钢材进行回收、加工,重新用于建筑结构或构件的制作。(4)废木材回收利用:对废弃的木材进行回收、加工,制作成木塑复合材料,用于建筑领域。7.3建筑废弃物回收与再生利用建筑废弃物回收与再生利用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环节。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建筑废弃物回收体系:通过引导、企业参与,建立完善的建筑废弃物回收网络,提高回收效率。(2)推广再生建筑材料:加大再生建筑材料研发力度,提高其功能指标,鼓励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3)提高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加强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的研发,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4)完善政策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建筑废弃物回收与再生利用行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7.4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政策我国高度重视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建筑废弃物处理收费政策:对建筑废弃物处理实行收费制度,促使企业减少废弃物产生,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2)绿色建筑评价政策:将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纳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建筑实践。(3)税收优惠政策:对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行业竞争力。(4)科技创新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推动产业升级。第八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8.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指导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我国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这些标准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影响、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对绿色建筑提出了具体要求。评价标准不仅关注建筑本身的功能,还强调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8.2绿色建筑评价方法绿色建筑评价方法通常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主要依据建筑物的各项功能指标,如能耗、水耗、材耗等数据进行评分。定性评价则侧重于对建筑物的环境友好性、舒适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主观评价。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生命周期评价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8.3绿色建筑评价案例以下是一个绿色建筑评价的案例。某城市一栋大型公共建筑,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了绿色建筑的理念,采用了多项节能环保技术。建筑采用了高效的外墙保温系统,降低了建筑物的能耗;使用了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减少了水的消耗;同时建筑物内采用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提高了建筑的运行效率。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评估,该建筑在节能、环保、舒适性等方面均达到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8.4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不断完善中,以下是对其完善的一些建议:评价指标的优化:绿色建筑理念的深入人心,评价指标应更加全面和细化,涵盖更多影响绿色建筑功能的因素。评价方法的创新:摸索新的评价方法,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评价体系的国际化:借鉴国际先进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如LEED、BREEAM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评价体系。评价机构的专业化:加强评价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提高评价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评价结果的运用:将评价结果与政策激励、市场推广等相结合,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第九章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9.1绿色建筑政策概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能耗和资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为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绿色建筑政策,旨在引导建筑行业走向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道路。绿色建筑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推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我国先后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等标准,为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提供了依据。(2)设立绿色建筑奖励政策。对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项目给予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以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3)加强绿色建筑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绿色建筑的理念、技术和成果,提高社会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认同。9.2绿色建筑法律法规我国绿色建筑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2)部门规章。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等,明确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申请、审核、发放和管理程序。(3)地方性法规。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绿色建筑相关政策,如《北京市绿色建筑促进条例》、《上海市绿色建筑促进条例》等。9.3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的实施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的实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提高社会公众和相关企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认同。(2)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为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3)强化监管与考核。对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4)引导市场发展。通过税收、贷款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投资绿色建筑项目,推动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9.4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的发展趋势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不断深入,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的发展趋势如下:(1)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将继续加大对绿色建筑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力度,形成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2)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我国将逐步完善绿色建筑法律法规体系,为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翡翠手镯授权合同范本3篇
- 中小学校长职业聘用协议示例(2024版)版B版
- 2024版劳动合同乌鲁木齐
- 个人对个人汽车租赁合同样本2024版B版
- 西华师范大学《工程地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版城市公交出租车服务承包管理合同3篇
- 无锡学院《水声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建筑工程保险条款标准协议样本版B版
- 二零二五版合同能源服务与节能技术研发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酒店客房用品绿色包装设计采购合同2篇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 GB/T 3324-2024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 NGS二代测序培训
- 《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材料化学专业)
- 小红书食用农产品承诺书示例
- 钉钉OA办公系统操作流程培训
- 新生儿科年度护理质控总结
- GB/T 15934-2024电器附件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
-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知识培训
- 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发言稿
- 垃圾清运公司管理制度(人员、车辆、质量监督、会计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