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28129第一章机械装备设计基础 2111311.1机械装备设计的基本原则 2108341.2机械装备设计的流程和方法 2319501.3机械装备设计中的创新思维 330341第二章材料选择与功能 3233752.1常用工程材料的选择 317452.2材料功能与机械装备设计的关系 4183312.3材料加工与成型工艺 52170第三章结构设计原理 552753.1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5150213.2结构设计中的力学分析 612843.3结构设计中的优化方法 623689第四章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7117304.1传动方式的选择与比较 7314.2传动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735004.3传动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 84824第五章机械控制系统设计 821285.1控制系统概述 8116795.2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 8118995.3控制系统功能分析与优化 95054第六章机械装备制造工艺 9158436.1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 10157036.2制造工艺的制定与优化 10251556.2.1制造工艺的制定 10293986.2.2制造工艺的优化 10183146.3制造工艺中的质量控制 10268396.3.1质量控制原则 11201316.3.2质量控制方法 112130第七章制造设备与工具 113807.1制造设备的选择与评价 11115307.1.1设备选择的原则 1120927.1.2设备评价的方法 11134587.2制造工具的设计与应用 12123967.2.1制造工具的设计原则 12190497.2.2制造工具的应用 12250277.3制造设备与工具的维护与管理 125027.3.1设备维护 12276607.3.2工具管理 125486第八章质量检测与控制 13192708.1质量检测的基本方法 1363848.2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1348168.3质量管理体系在机械装备制造中的应用 1311084第九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48839.1环境保护与机械装备设计 14149419.2节能减排在机械装备制造中的应用 14109969.3机械装备制造中的循环经济 1524285第十章创新与发展 15845310.1机械装备设计的创新趋势 151333310.2机械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162169610.3机械装备行业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16第一章机械装备设计基础1.1机械装备设计的基本原则机械装备设计是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性原则:机械装备设计应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避。(2)可靠性原则:机械装备设计应保证设备在规定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下,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和维修成本。(3)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机械装备设计应尽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适应性原则:机械装备设计应考虑设备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不同生产环境和需求的变化。(5)环保原则:机械装备设计应遵循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1.2机械装备设计的流程和方法机械装备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需求分析:了解用户需求,明确设计任务,确定设计目标和参数。(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提出多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3)结构设计:根据方案设计,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包括零件设计、部件设计等。(4)强度计算与校核:对设计中的关键零件和部件进行强度计算和校核,保证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5)工艺设计:根据结构设计,制定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6)试验验证:对设计完成的机械装备进行试验,验证其功能、安全性和可靠性。(7)设计修改与优化:根据试验结果,对设计进行修改和优化,提高设计质量。1.3机械装备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在机械装备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创新思维方法:(1)逆向思维:从问题的反面出发,寻找新的解决方案。(2)跨学科思维: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机械装备设计提供新的思路。(3)集成创新:将多种技术集成在一起,实现功能升级和功能优化。(4)模块化设计:将复杂系统分解为多个模块,提高设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5)智能化设计: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机械装备的智能化水平。通过运用创新思维,可以不断提高机械装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第二章材料选择与功能2.1常用工程材料的选择在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是的环节。常用工程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塑料、陶瓷和复合材料等。以下对各类材料的选择进行简要介绍。(1)金属材料的选择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功能、导电性和导热性,广泛应用于机械装备的结构件、传动件等。在选择金属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因素:材料的力学功能,如强度、韧性、硬度等;材料的耐腐蚀功能;材料的焊接功能;材料的成本。(2)塑料材料的选择塑料具有轻质、耐磨、绝缘、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装备的外壳、密封件等。在选择塑料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因素:材料的力学功能,如强度、韧性、硬度等;材料的耐热功能;材料的耐腐蚀功能;材料的成本。(3)陶瓷材料的选择陶瓷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耐高温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装备的耐磨件、耐高温件等。在选择陶瓷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因素:材料的力学功能,如强度、硬度等;材料的耐高温功能;材料的耐腐蚀功能;材料的成本。(4)复合材料的选择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装备的结构件、传动件等。在选择复合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因素:材料的力学功能,如强度、韧性、硬度等;材料的耐腐蚀功能;材料的成本;材料的加工功能。2.2材料功能与机械装备设计的关系材料功能与机械装备设计密切相关,合理的材料选择可以提高机械装备的功能和寿命。以下分析材料功能与机械装备设计的关系:(1)材料力学功能对机械装备设计的影响材料力学功能包括强度、韧性、硬度等,对机械装备的承载能力、耐磨性、抗疲劳功能等具有直接影响。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机械装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具有良好力学功能的材料。(2)材料耐腐蚀功能对机械装备设计的影响机械装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腐蚀介质的作用。选择具有良好耐腐蚀功能的材料,可以提高机械装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3)材料加工功能对机械装备设计的影响材料加工功能包括可加工性、焊接功能等,对机械装备的制造工艺和成本具有直接影响。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材料的加工功能,以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2.3材料加工与成型工艺材料加工与成型工艺是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的关键环节,以下对常见的材料加工与成型工艺进行简要介绍:(1)金属材料的加工与成型工艺金属材料的加工与成型工艺主要包括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机加工等。铸造工艺适用于复杂形状的结构件,锻造工艺适用于提高材料力学功能的结构件,焊接工艺适用于连接不同材料的结构件,热处理工艺用于改善材料的力学功能,机加工工艺用于加工精密零件。(2)塑料材料的加工与成型工艺塑料材料的加工与成型工艺主要包括注塑、挤出、吹塑、压塑等。注塑工艺适用于批量生产复杂形状的塑料零件,挤出工艺适用于生产连续型材,吹塑工艺适用于生产中空制品,压塑工艺适用于生产大型塑料零件。(3)陶瓷材料的加工与成型工艺陶瓷材料的加工与成型工艺主要包括干压、等静压、注模、烧结等。干压工艺适用于生产形状简单的陶瓷零件,等静压工艺适用于生产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高的陶瓷零件,注模工艺适用于生产批量大的陶瓷零件,烧结工艺用于提高陶瓷材料的力学功能和耐高温功能。(4)复合材料的加工与成型工艺复合材料的加工与成型工艺主要包括手糊、喷射、缠绕、模压等。手糊工艺适用于生产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复合材料零件,喷射工艺适用于生产批量大的复合材料零件,缠绕工艺适用于生产圆柱形复合材料零件,模压工艺适用于生产形状简单、尺寸精度要求高的复合材料零件。第三章结构设计原理3.1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设计是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基本原则如下:(1)满足功能要求:结构设计应保证机械装备在预定的工作条件下,实现预定的功能。(2)安全性原则:结构设计应保证机械装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避免发生破坏。(3)可靠性原则:结构设计应保证机械装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工作功能,降低故障率。(4)经济性原则:结构设计应考虑生产成本、材料成本、加工成本等因素,力求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5)工艺性原则:结构设计应考虑制造、装配、维修等工艺要求,保证加工、装配和维修方便。3.2结构设计中的力学分析力学分析是结构设计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受力分析:分析机械装备在预定工作条件下的受力情况,确定各部件的受力状态。(2)强度分析:根据受力分析结果,计算各部件的强度,判断是否满足强度要求。(3)刚度分析:分析机械装备在受力后的变形情况,计算刚度,判断是否满足刚度要求。(4)稳定性分析:分析机械装备在受力后的稳定性,判断是否会发生失稳现象。3.3结构设计中的优化方法结构设计中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优化方法:利用数学规划方法,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求解结构设计中的最优解。(2)启发式算法:如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等,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优化过程,求解结构设计中的最优解。(3)有限元法:利用有限元法对结构进行力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优化设计。(4)实验优化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分析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寻求最优设计方案。(5)多目标优化方法:在满足多个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求解结构设计中的最优解。第四章机械传动系统设计4.1传动方式的选择与比较机械传动系统是机械装备中的关键部分,传动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功能、效率和可靠性。在选择传动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传动类型:根据传动原理和特点,传动方式可分为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液压传动等。各种传动方式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动类型。(2)传动效率:传动效率是衡量传动方式优劣的重要指标。在选择传动方式时,应尽量选择效率较高的传动方式,以降低能量损失。(3)传动精度:传动精度是保证机械装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对于高精度要求的场合,应选择齿轮传动等具有较高传动精度的传动方式。(4)传动成本:传动成本包括设备成本、维护成本和运行成本。在选择传动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各种成本,选择经济性较好的传动方式。以下对几种常见的传动方式进行简要比较:(1)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但成本较高,适用于高精度、高负载的场合。(2)带传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等优点,但传动效率较低,适用于低速、低负载的场合。(3)链传动:具有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等优点,但成本较高,适用于高速、高负载的场合。(4)液压传动:具有传动平稳、无级调速等优点,但成本较高,适用于复杂、高精度要求的场合。4.2传动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传动系统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满足工作功能要求:传动系统应满足机械装备的工作功能要求,包括输出扭矩、输出转速、传动精度等。(2)可靠性高:传动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保证机械装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安全稳定。(3)结构紧凑:传动系统结构应尽量紧凑,减小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4)易于维护:传动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维护功能,便于检查和更换零部件。(5)经济性:传动系统设计应考虑成本,力求实现经济性。4.3传动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传动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以下对几种常见的传动系统故障进行分析与处理:(1)齿轮传动故障:齿轮传动故障主要包括齿轮磨损、断齿、齿轮啮合不良等。处理方法:检查齿轮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齿轮;调整齿轮啮合间隙,保证良好啮合。(2)带传动故障:带传动故障主要包括皮带磨损、断裂、跑偏等。处理方法:检查皮带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皮带;调整皮带张紧度,消除跑偏现象。(3)链传动故障:链传动故障主要包括链条磨损、跳齿、链条断裂等。处理方法:检查链条磨损程度,必要时更换链条;调整链条张紧度,消除跳齿现象。(4)液压传动故障:液压传动故障主要包括液压泵故障、液压缸故障、液压系统泄漏等。处理方法:检查液压泵、液压缸等部件,修复或更换损坏部件;检查液压系统泄漏点,消除泄漏。第五章机械控制系统设计5.1控制系统概述控制系统是机械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对机械装备运动和工作的自动控制。控制系统根据控制目标、控制方式和控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本章主要介绍机械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功能分析与优化方法。5.2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稳定性原理:控制系统应具备稳定性,即在受到外部扰动或内部参数变化时,系统输出能保持在期望的范围内。(2)准确性原理:控制系统应具备准确性,即系统输出能精确地跟踪期望的输入信号。(3)快速性原理:控制系统应具备快速性,即系统输出能迅速响应输入信号的变化。(4)鲁棒性原理:控制系统应具备鲁棒性,即系统在参数变化、外部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仍能保持稳定性和准确性。5.3控制系统功能分析与优化控制系统功能分析与优化的目的在于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和鲁棒性等功能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改进,以满足设计要求。(1)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主要采用李雅普诺夫定理、劳斯判据、赫尔维茨判据等方法。通过对系统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进行分析,判断系统是否稳定。(2)准确性分析:准确性分析主要采用误差分析、频率响应分析等方法。通过计算系统输出与期望输入之间的误差,评估系统的准确性。(3)快速性分析:快速性分析主要采用上升时间、调整时间等指标。通过计算系统输出响应时间,评估系统的快速性。(4)鲁棒性分析:鲁棒性分析主要采用结构奇异值方法、μ综合方法等。通过对系统在不同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下的功能进行评估,判断系统的鲁棒性。控制系统优化方法包括:(1)PID控制:通过调整比例、积分、微分参数,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2)模糊控制:采用模糊逻辑,实现对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处理,提高系统的鲁棒性。(3)自适应控制:根据系统参数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器参数,使系统保持稳定性和准确性。(4)滑模控制:通过设计滑模面和滑模控制器,实现对系统状态的跟踪控制,提高系统的鲁棒性。(5)神经网络控制: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对复杂系统的建模和控制,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第六章机械装备制造工艺6.1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制造工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依据产品设计要求,运用一定的生产设备、工具和工艺方法,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和装配,使其成为合格产品的全部过程。制造工艺包括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验工艺等。其主要目的是保证产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制造工艺的基本要素包括:(1)工艺过程:指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所经历的各个加工阶段和工序。(2)工艺参数:指在加工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产生影响的各项技术参数。(3)工艺装备: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仪器等。(4)工艺方法:指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的具体加工方法和技术。6.2制造工艺的制定与优化6.2.1制造工艺的制定制造工艺的制定是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条件和现有工艺资源,确定合理的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法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产品设计要求,明确产品的技术功能、结构特点和加工要求。(2)分析生产条件,包括设备能力、人员素质、生产场地等。(3)确定工艺路线,明确各加工阶段的顺序和工序。(4)确定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5)选择工艺方法,包括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等。6.2.2制造工艺的优化制造工艺的优化是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改进工艺方法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过程。其主要方法有:(1)采用先进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装备。(2)优化工艺参数,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3)实施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4)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生产组织水平。6.3制造工艺中的质量控制制造工艺中的质量控制是指在整个制造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检验和改进的活动。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产品满足设计要求,提高用户满意度。6.3.1质量控制原则(1)预防为主,过程控制:在制造过程中,提前发觉和预防质量问题,减少不良品的产生。(2)全面质量管理:涉及产品设计、生产、检验、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3)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工艺方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不良品率。6.3.2质量控制方法(1)过程控制: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保证工艺参数稳定,防止质量波动。(2)检验控制:对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发觉和排除质量问题。(3)统计过程控制(SPC):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预测和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4)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提高。第七章制造设备与工具7.1制造设备的选择与评价7.1.1设备选择的原则在选择制造设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生产需求:设备应具备满足产品生产所需的技术功能和工艺能力。(2)高效稳定:设备应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3)安全环保:设备应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4)经济性:设备投资成本应在企业承受范围内,且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5)技术先进:设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先进性,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7.1.2设备评价的方法设备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经济评价:通过分析设备投资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等,评估设备的经济效益。(2)技术评价:对设备的技术功能、工艺能力、可靠性等进行综合评估。(3)安全评价:评估设备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功能,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4)环保评价:评估设备在环保方面的表现,保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7.2制造工具的设计与应用7.2.1制造工具的设计原则(1)实用性:工具设计应满足生产需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2)安全性:工具设计应考虑操作安全,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3)可靠性:工具应具有稳定的功能,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4)经济性:工具设计应考虑成本因素,降低生产成本。7.2.2制造工具的应用制造工具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切削工具:用于金属或其他材料的切削加工,如车刀、铣刀等。(2)成型工具:用于金属或其他材料的成型加工,如模具、冲压模等。(3)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工件尺寸和形状,如卡尺、千分尺等。(4)辅助工具:用于提高生产效率,如夹具、工具箱等。7.3制造设备与工具的维护与管理7.3.1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定期检查: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觉并解决潜在问题。(2)换油保养:定期更换设备润滑油,保证设备运行顺畅。(3)故障排除: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排除,减少停机时间。(4)更新改造:根据生产需求,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设备功能。7.3.2工具管理工具管理是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具分类:对工具进行分类,便于管理和使用。(2)工具保养:定期对工具进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3)工具领用:建立工具领用制度,保证工具合理使用。(4)废旧工具处理:对废旧工具进行合理处理,降低生产成本。第八章质量检测与控制8.1质量检测的基本方法质量检测是保证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质量的重要环节。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视觉检测:通过观察产品的外观、尺寸、形状等特征,判断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测量检测:采用各种量具、仪器和设备,对产品的尺寸、形状、位置等参数进行精确测量,以判断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3)无损检测:利用声、光、电、磁等物理方法,在不损伤产品的前提下,检测其内部缺陷、组织结构和功能。(4)破坏性检测:通过对产品进行破坏性试验,如拉伸、压缩、弯曲等,以获取产品的力学功能、疲劳寿命等数据。8.2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质量控制是保证机械装备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稳定的关键。基本原则如下:(1)预防原则: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取预防措施,消除产生质量问题的潜在因素。(2)过程控制原则: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每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3)标准化原则:制定和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使生产过程有章可循。(4)持续改进原则:通过不断优化设计和制造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5)全员参与原则:充分发挥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质量管理。8.3质量管理体系在机械装备制造中的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导机械装备制造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系统框架。以下为质量管理体系在机械装备制造中的应用:(1)明确质量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制定质量目标,并将其分解到各部门和岗位。(2)制定质量计划:根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计划,明确各阶段的质量要求和控制措施。(3)建立质量组织机构:设立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4)实施质量培训: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5)开展质量审核: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审核,查找问题并及时整改。(6)建立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质量信息,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7)持续改进: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第九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9.1环境保护与机械装备设计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机械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环境保护已成为机械装备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在设计机械装备时,以下环境保护原则应予以遵循:(1)遵循绿色设计理念。设计师应将环境保护作为设计的重要目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2)优化产品结构。通过模块化设计、轻量化设计等手段,提高产品功能,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3)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降低故障率,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废弃物产生。(4)降低产品能耗。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降低产品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9.2节能减排在机械装备制造中的应用节能减排是机械装备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措施可在制造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1)优化工艺流程。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2)采用高效设备。选用高效率、低能耗的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加强能源监测和统计分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5)强化环保意识。加强员工环保培训,提高环保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节能减排氛围。9.3机械装备制造中的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发展模式。在机械装备制造中,以下措施有助于实现循环经济:(1)推行绿色采购。优先采购环保、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和产品,减少废弃物产生。(2)加强废弃物分类回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3)开展再生资源利用。将废弃物转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