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资格认证考试指南_第1页
审计师资格认证考试指南_第2页
审计师资格认证考试指南_第3页
审计师资格认证考试指南_第4页
审计师资格认证考试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审计师资格认证考试指南TOC\o"1-2"\h\u1476第一章审计基础理论 2248411.1审计概述 2204791.1.1审计的定义 2324421.1.2审计的发展历程 3178941.1.3审计主体与客体 3255301.2审计目的与分类 3102091.2.1审计目的 3234161.2.2审计分类 3301421.3审计程序与方法 3102921.3.1审计程序 3275631.3.2审计方法 413487第二章财务报表审计 4295962.1财务报表审计概述 4113522.2财务报表审计程序 459652.3财务报表审计方法 530175第三章内部控制审计 579463.1内部控制概述 5110903.2内部控制审计程序 6112203.3内部控制审计评价 617455第四章风险评估与应对 7203904.1风险评估概述 723304.2风险识别与评估 7319704.2.1风险识别 7261264.2.2风险评估 7118254.3风险应对策略 859534.3.1风险规避 8292754.3.2风险减轻 8199944.3.3风险转移 891874.3.4风险接受 858664.3.5风险监控 84706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程序 8197775.1审计证据概述 8215055.2审计证据收集与评价 971915.3审计程序制定与执行 926500第六章审计抽样 10123266.1审计抽样概述 10214266.2审计抽样方法 10138626.2.1统计抽样方法 1059386.2.2非统计抽样方法 11193986.3审计抽样结果分析 1151356.3.1样本审查 114116.3.2样本误差分析 11154776.3.3审计结论 1115707第七章审计报告 12129217.1审计报告概述 1218237.2审计报告编制 12232617.3审计报告质量控制 1324961第八章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1390078.1审计职业道德概述 1330178.2审计职业道德规范 14321878.3审计法律责任 1418071第九章审计案例分析 15271679.1审计案例概述 15139819.2审计案例分析方法 15224159.3审计案例应用 157784第十章考试策略与技巧 162201310.1考试概述 161211410.2考试准备 163014810.2.1熟悉考试大纲 162945010.2.2制定学习计划 162907510.2.3系统学习专业知识 16674510.2.4做好笔记和总结 172370710.2.5参加模拟考试 17896710.3考试技巧与应对策略 17802410.3.1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17565810.3.2注意审题 17803810.3.3答题技巧 172681110.3.4保持良好的心态 17493110.3.5注意考场纪律 17第一章审计基础理论1.1审计概述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评估活动,旨在对经济组织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以及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审计工作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章将从审计的定义、发展历程、审计主体与客体等方面对审计进行概述。1.1.1审计的定义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对经济组织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及相关信息进行独立、客观的检查和评价,以确定其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并向相关利益主体提供审计报告的一种活动。1.1.2审计的发展历程审计起源于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逐渐从单一的财务审计拓展到内部控制审计、合规审计、环境审计等多个领域。在我国,审计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审计体系。1.1.3审计主体与客体审计主体是指进行审计活动的审计人员,审计客体是指审计活动的对象,包括经济组织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及相关信息。1.2审计目的与分类审计目的和分类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明确审计目的和分类有助于审计人员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1.2.1审计目的审计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2)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3)发觉和纠正错误与舞弊;(4)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5)维护市场经济秩序。1.2.2审计分类审计可以根据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主体等因素进行分类。以下为常见的审计分类:(1)按审计目的分类:财务审计、合规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营审计等;(2)按审计范围分类:全面审计、局部审计;(3)按审计主体分类:内部审计、外部审计。1.3审计程序与方法审计程序与方法是审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审计程序与方法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1.3.1审计程序审计程序包括以下基本环节:(1)审计计划: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和审计对象制定审计计划;(2)审计实施:审计人员按照审计计划进行现场审计,收集审计证据;(3)审计报告: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证据撰写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4)审计后续:审计人员对审计报告中的问题进行跟踪,保证问题得到有效整改。1.3.2审计方法审计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询问法:审计人员通过询问相关当事人,了解审计对象的情况;(2)观察法:审计人员通过现场观察,了解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3)查阅法:审计人员查阅相关文件、资料,获取审计证据;(4)分析性程序: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性程序,对审计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5)内部控制测试: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测试,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第二章财务报表审计2.1财务报表审计概述财务报表审计是指审计师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独立、客观的检查和评价,以确认其是否真实、完整、合规。财务报表审计旨在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合理保证,确信企业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均遵循了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财务报告编制要求。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包括:(1)确认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审计师需要确认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否真实,无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2)确认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审计师需保证财务报表中的所有重要信息都已披露,无遗漏。(3)确认财务报表的合规性:审计师要检查财务报表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要求。2.2财务报表审计程序财务报表审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审计计划:审计师根据企业特点和审计目标,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范围、时间和资源分配。(2)内部控制测试:审计师通过检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估其有效性,确定审计风险。(3)实质性程序:审计师对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详细检查,以确认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4)分析性程序:审计师运用分析性程序,对财务报表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分析,发觉潜在的问题和异常情况。(5)报告阶段:审计师根据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发表意见。2.3财务报表审计方法财务报表审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询问法:审计师通过与企业管理层、财务人员等进行交谈,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报表编制过程。(2)检查法:审计师对企业的财务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进行检查,以确认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3)观察法:审计师到企业现场观察经营状况,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4)重新计算法:审计师对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重新进行计算,验证其准确性。(5)分析性程序:审计师运用分析性程序,对财务报表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分析,发觉潜在的问题和异常情况。(6)样本法:审计师从大量数据中选取部分样本进行审计,以推断整体情况。第三章内部控制审计3.1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运行,维护资产安全,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和合规,以及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用一系列方法、措施和制度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及员工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过程。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环境:包括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观念、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组织结构、权责分明等。(2)风险评估:识别、评估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3)控制活动:针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制定的具体控制措施,包括审批、授权、核对、监督等。(4)信息和沟通:保证企业内部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传递,以及与外部信息的有效沟通。(5)监控: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持续监督和评价,及时发觉问题并进行整改。3.2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内部控制审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审计计划: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标、范围、方法、时间等。(2)初步了解: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访谈等方式,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3)内部控制测试: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以评估其有效性。(4)实质性程序:针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实质性测试。(5)审计结论:根据审计测试结果,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6)审计报告:撰写审计报告,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结论、发觉的问题及改进建议。3.3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整、合理,能否有效覆盖各项业务活动。(2)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评价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能否达到预期目标。(3)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否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如管理层的支持、员工的积极参与等。(4)内部控制风险的识别与应对:评价企业对内部控制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措施是否合理、有效。(5)内部控制审计的结论与建议:根据审计结果,提出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议,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审计评价,有助于企业发觉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提高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四章风险评估与应对4.1风险评估概述风险评估是审计过程中的一环,旨在识别、分析、评价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为后续风险应对提供依据。风险评估有助于审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合规性等方面的情况,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性。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评估对象,收集相关信息,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制定风险应对策略。4.2风险识别与评估4.2.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指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发觉可能影响审计目标实现的风险。风险识别的方法包括:询问、观察、检查、分析程序等。4.2.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定风险的性质、程度和可能性。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主要依据审计师的职业判断,对风险进行描述和排序;定量分析则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审计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来源:分析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如内部控制系统不完善、法律法规变化等。(2)风险影响:分析风险对审计目标的影响程度,如可能导致审计结果失真、审计程序无法正常进行等。(3)风险可能性: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如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条件。(4)风险严重性:分析风险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如经济损失、声誉受损等。4.3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是指审计师针对已识别和评估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降低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风险应对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4.3.1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避免参与可能引发风险的活动。例如,在审计某些高风险领域时,审计师可以选择不进行详细审查,而是通过其他审计程序来获取相关信息。4.3.2风险减轻风险减轻是指审计师通过采取一定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例如,审计师可以通过增加审计程序、改进审计方法等手段,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4.3.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审计师将风险转嫁给其他方。例如,审计师可以将部分审计工作委托给其他专业机构或人员,以降低自身承担的风险。4.3.4风险接受风险接受是指审计师在充分了解风险的基础上,决定接受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师应保证已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4.3.5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指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持续关注风险的变化,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风险监控有助于审计师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性,防止风险失控。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程序5.1审计证据概述审计证据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为了形成审计意见所依据的信息。审计证据的来源广泛,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内部资料、外部资料以及审计师的专业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师评价审计证据质量的重要标准。审计证据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财务报表证据:包括财务报表、会计账簿、凭证等。(2)非财务报表证据:包括合同、协议、计划、预算、会议记录等。(3)口头证据:包括与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人员的交谈、询问等。(4)书面证据:包括审计师收集的各种文件、资料等。(5)电子证据: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邮件等。5.2审计证据收集与评价审计证据的收集是审计师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础。审计师在收集审计证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审计证据的收集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侵犯被审计单位的合法权益。(2)客观性原则:审计证据应真实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不得带有个人主观判断。(3)充分性原则:审计证据应足以支持审计意见的形成。(4)适当性原则:审计证据应与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审计程序相适应。审计证据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证据来源的可靠性:审计师应关注证据来源的权威性、独立性和可信度。(2)证据内容的真实性:审计师应核实证据内容的真实性,防止虚假证据。(3)证据的相关性:审计师应关注证据与审计目标的相关性,保证证据对审计意见的形成具有实际意义。(4)证据的充分性:审计师应评估证据的充分性,保证审计意见的形成具有足够的证据支持。5.3审计程序制定与执行审计程序的制定是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为实现审计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审计程序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审计程序应全面、系统地覆盖审计范围,保证审计工作的完整性。(2)针对性原则:审计程序应根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被审计单位的特点制定。(3)可操作性原则:审计程序应具体、明确,便于审计师操作和执行。审计程序的执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审计计划:审计师应根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审计程序,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2)审计实施:审计师按照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审计证据。(3)审计报告:审计师根据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价。(4)审计后续:审计师应关注审计意见的落实情况,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后续审计。第六章审计抽样6.1审计抽样概述审计抽样是审计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指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为了评估某一总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而有选择性地对部分项目进行审查。审计抽样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同时保证审计质量。审计抽样通常应用于对大量数据、交易或余额的审查。审计抽样可分为两大类: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统计抽样是基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进行抽样的方法,能够对抽样结果进行量化分析;非统计抽样则不依赖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其抽样结果无法进行量化分析。6.2审计抽样方法6.2.1统计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审计师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每个样本被选中的概率相等。(2)分层抽样:审计师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次,然后在每个层次中独立进行随机抽样。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抽样效率,使样本更能反映总体的特征。(3)系统抽样:审计师按照一定规律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如每隔一定数量抽取一个样本。(4)整群抽样:审计师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然后随机抽取部分群进行审查。6.2.2非统计抽样方法(1)判断抽样:审计师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有选择性地抽取样本。(2)便利抽样:审计师根据方便原则抽取样本,如选择容易获取的资料进行审查。6.3审计抽样结果分析审计抽样结果分析是对抽样过程中获取的样本进行评估,以判断总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以下为审计抽样结果分析的主要步骤:6.3.1样本审查审计师对抽取的样本进行详细审查,包括对交易、余额和相关证据的检查。在审查过程中,审计师应关注以下方面:(1)样本的代表性:样本是否能够反映总体的特征。(2)样本的充分性:样本数量是否足够,以保证抽样结果的可靠性。(3)样本的独立性:样本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可能影响审计结论。6.3.2样本误差分析审计师对样本中的错误进行分类和分析,以确定错误的原因和性质。以下为样本误差分析的主要步骤:(1)计算样本误差率:将样本中的错误数量除以样本容量,得到样本误差率。(2)推断总体误差:根据样本误差率和抽样方法,推断总体误差。(3)评估总体误差的严重性:审计师根据总体误差的大小和性质,评估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6.3.3审计结论审计师根据样本审查和误差分析的结果,对总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做出审计结论。以下为审计结论的类型:(1)无保留意见:总体不存在重大错报。(2)保留意见:总体存在重大错报,但未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3)否定意见:总体存在重大错报,且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4)无法表示意见:审计师无法确定总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第七章审计报告7.1审计报告概述审计报告是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审计后,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规定,对审计过程、审计结论和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和表述的正式文件。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对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审计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审计报告的编制目的;(2)审计对象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及其他相关事项;(3)审计依据和标准;(4)审计范围和程序;(5)审计结论和意见;(6)审计报告的出具日期。7.2审计报告编制审计报告编制是审计工作的关键环节,审计师应当遵循以下步骤:(1)汇总审计证据:审计师需对审计过程中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整理、分析,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2)评估审计结论:审计师应根据审计证据,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及其他相关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3)确定审计意见:审计师需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审计意见的类型,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4)撰写审计报告:审计师应根据审计准则和相关规定,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a.审计报告的基本情况;b.审计对象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及其他相关事项;c.审计依据和标准;d.审计范围和程序;e.审计结论和意见;f.审计报告的出具日期。(5)审计报告审批:审计报告完成后,需提交给审计机构或审计项目组进行审批。7.3审计报告质量控制为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师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审计师应当收集与审计对象相关的、可靠的、具有证明力的证据,以保证审计结论的准确性。(2)审计程序的合规性:审计师应遵循审计准则和相关规定,保证审计程序的合规性。(3)审计意见的准确性:审计师应保证审计意见真实、客观、公正,反映出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及其他相关事项的真实情况。(4)审计报告的撰写:审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严谨,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表述。(5)审计报告的审批:审计报告审批应当严格,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合规性。(6)审计报告的出具日期:审计报告出具日期应当与审计结论相关联,保证审计报告的有效性。通过以上措施,审计师可以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为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支持。第八章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8.1审计职业道德概述审计职业道德是指在审计活动中,审计人员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履行职责、保障审计质量、维护审计独立性、增进社会信任的基础。审计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诚信原则:审计人员应当诚实守信,保持客观公正,不得有欺诈、舞弊等行为。(2)独立性原则:审计人员应当保持独立性,不受任何利益冲突的影响,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3)专业能力原则: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委托人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4)保密原则:审计人员应当保守客户秘密,不得泄露客户信息,除非法律法规要求或客户同意。8.2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遵守法律法规:审计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审计活动。(2)诚实守信:审计人员应当保持诚实守信,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等行为。(3)独立公正:审计人员应当保持独立性,不受任何利益冲突的影响,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4)专业胜任: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5)保密:审计人员应当保守客户秘密,不得泄露客户信息。(6)回避: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如遇到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利益冲突,应当主动回避。(7)持续学习:审计人员应当关注审计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8.3审计法律责任审计法律责任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因违反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等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审计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责任:审计人员因违反审计法律法规,可能被处以警告、罚款、暂停或取消审计资格等行政处罚。(2)民事责任:审计人员因审计失误,导致客户经济损失,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3)刑事责任:审计人员故意提供虚假审计报告,或者参与欺诈、舞弊等行为,可能构成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审计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审计法律责任的重要性,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以保证审计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还需关注以下法律责任问题:(1)审计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审计人员应当保证审计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审计职责。(2)审计证据的收集与使用:审计人员应当依法收集审计证据,保证证据的合法性、有效性。(3)审计报告的编制与发布:审计人员应当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不得有误导性陈述。第九章审计案例分析9.1审计案例概述审计案例分析是指在审计实践中,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剖析,以揭示审计问题的本质、分析审计风险、提出审计建议的一种方法。审计案例分析有助于审计人员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提升审计效果。审计案例通常包括审计背景、审计目标、审计过程、审计发觉、审计结论等内容。9.2审计案例分析方法审计案例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审计证据分析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审计证据,判断审计对象的财务报告是否真实、完整、合规。审计证据包括原始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内部控制文件等。(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审计对象的历史数据和同行业数据的比较,发觉审计对象的异常情况,从而揭示潜在的问题。(3)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审计对象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制度等,发觉审计风险和问题。(4)实地调查法:审计人员深入审计现场,对审计对象的业务活动进行实地调查,以获取第一手资料。(5)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典型审计案例的研究,总结审计经验,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9.3审计案例应用以下为审计案例应用的几个实例:(1)财务报表舞弊案例:某公司虚构销售收入,导致财务报表虚增利润。审计人员通过分析财务报表、查阅原始凭证,发觉公司存在虚增销售收入的行为,从而揭示舞弊问题。(2)内部控制缺陷案例: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库存管理混乱。审计人员通过实地调查,发觉公司库存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库存积压和短缺现象,提出改进建议。(3)项目投资决策案例:某公司投资决策失误,导致项目亏损。审计人员通过分析投资决策过程、查阅相关文件,发觉公司投资决策存在盲目性,提出改进建议。(4)财务风险案例:某公司财务风险较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