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研究(含问卷)》17000字(论文)_第1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研究(含问卷)》17000字(论文)_第2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研究(含问卷)》17000字(论文)_第3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研究(含问卷)》17000字(论文)_第4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研究(含问卷)》17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民工离开农村转向城镇。截止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约为28560万人,群体非常庞大。农民工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石,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国家对这一群体也特别重视,颁布一系列工伤保险条例和制度,自此我国工伤保险事业呈现范围逐步扩大、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在运行过程中仍有待完善。目前,总体来看农民工就业具有总量大、稳定性差、保障弱的特点,易受经济波动影响。落实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加强农民工用工管理,改善农民工安全条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提升农民工市民化水平,是当下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思考的问题。1.1.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绝大多数农民工因工作原因常参与危险体力劳动,在很大程度上身体易受到伤害,且受自身认知面的影响,社保权利不能得到充分保障,最终不得不做出妥协。如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彻底扭转了农民工参保难的局面,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我对大连市旅顺口区的农民工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希望掌握他们对目前旅顺口区工伤保险制度的理解和意见,分析其中存在问题,对该地区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2)现实意义本文以大连市旅顺口区农民工工伤保险为立足点,站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全稳定运行的立场,了解参保农民工的现状,分析政府、企业、农民工在工伤保险制定、执行和实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索适合于旅顺口区工伤保险的运行政策,这类政策要使区政府、区内企业以及当地农民工都充分参与到工伤保险的实施过程中来,以迅速提高旅顺口区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消除现行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弊端,改善当前工伤保险的运行现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除此之外,通过完善相关措施,可以进一步加强企业对农民工安全的管制,降低工伤事故率,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在推进国家城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1.2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城镇化进程中旅顺口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实证调查。第三部分:城镇化进程中旅顺口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完善城镇化进程中旅顺口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的对策。第五部分:结论,找出不足及可以完善的地方进行总结,对论文进行总结归纳。1.3研究思路与方法1.3.1研究思路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城镇化进程中旅顺口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的现行政策;然后对旅顺口区内的104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了解旅顺口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运行现状;再从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三个层面对城镇化进程中旅顺口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存在的问题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对策与建议,从而提高旅顺口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受保护情况,让旅顺口区农民工更好的生活和发展。1.3.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学校图书馆和互联网,我查阅研究了国内外有关农民工工伤保险的专著,并对资料进行整理,了解工伤保险的发展情况总结观点,从整体上掌握了研究方向和内容。随后对近几年来有关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论文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进行分析,查阅中国知网有关学术期刊论文,结合旅顺口区农民工工伤保险的运行现状,总结前人们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着手自己的论文研究。(2)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以网络问卷形式为主,询问为辅。从旅顺口区辛寨子广场往旅顺北路随机抽104名劳动农民工发放问卷。本次问卷共设计30个问题,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工作情况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被调查对象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的各方主体满意程度和被调查对象在维权相关问题上的困难和建议5个维度。然后对问卷进行分析,探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3)定量分析法本文通过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总结性分析,探究大连市旅顺口区工伤保险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2章城镇化进程中旅顺口区农民工工伤保

险制度运行现状实证调查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包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工作信息、旅顺口区现行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现状、调查对象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的各方主体满意程度和调查对象在维权相关问题上的困难和建议五个维度,以此分析城镇化进程中旅顺口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2.1问卷调查概况2.1.1问卷的设计本次调查问卷共设30道问题(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等问题;第二部分为农民工的工作信息,包括从事工作、务工年限、打工目的、意外工伤事故情况等问题;第三部分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运行现状调查,包括缴纳相应工伤保险情况、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原因、参加工伤保险保护作用的看法、对相关保障政策和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了解情况、已报销工伤保险的各类相关情况等问题;第四部分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的各方主体满意程度调查,包括发生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企业处理办法/用人单位对工伤赔付态度、农民工对国家对用人单位违章惩罚制度认可程度、旅顺口区工伤保险宣传工作等问题;第五部分调查对象在维权相关问题上的困难和建议,包括对完善工伤保险相关政策的建议、农民工在法律层面上最关心的关于工伤保险等相关问题。由于样本数量有限,所以主要采用交叉表来进行交互分析和显著性分析。2.1.2问卷的发放与收集本次调查采用自填问卷法中的网络调查法,将设计好的问卷委托旅顺口区旅顺北路民营企业的负责人等形式进行发放。由于本次调研的调查对象是旅顺口区的农民工人员,大多数问卷由农民工利用休息时间网络上填写,这样不仅方便,而且调查的效率也会大大提升,有利于调查的进度加快。问卷的设计采用的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相结合。此次调查对象是旅顺口区的农民工人员,他们从事不同的工种类型,本次共发放问卷104份,回收有效问卷104份,回收率为100%。数据真实可靠。2.2调查结果统计分析2.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表2.1性别/年龄情况交叉制表计数2年龄情况合计16-18岁18-30岁31-40岁41-50岁50岁以上1农民工性别男327536291女21100013合计5385362104由表2.1的交叉制表中可知,男性共91人占87.5%,女性共13人占12.5%,接受调查对象中男性人数较多。各年龄段人数分布为:18岁以下人数为5人占比4.8%;18-30岁人数为38人,占比36.5%;31-40岁人数为53人,占比51.0%;41-50岁人数6人,占比5.8%;50岁以上人数2人,占比1.9%,由此可见接受调查的中青年男性居多。表2.2性别/婚姻状况交叉制表3婚姻状况未婚已婚未育已婚有育离异丧偶合计1农民工性别男51152169女41119135922712104由表2.2的交叉制表中可知,男性共91人占87.5%,其中未婚农民工占7.3%,已婚未育占15.9%,已婚有育占75.3%,离异丧偶占1.5%。女性共13人占12.5%,其中未婚农民工占11.4%,已婚未育占31.4%,已婚有育占54.3%,离异丧偶占2.9%。由此可见接受调查中的不论男性女性,已婚有孕的占比最多,农民工同志们家庭压力也巨大。表2.3受教育程度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小学及以下2322.122.122.1初中4038.538.560.6高中2726.026.086.5专科1211.511.598.1本科及以上21.91.9100.0合计104100.0100.0由表2.3可知,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如下,小学及以下23人,占比22.1%;初中40人,占比38.5%;高中27人,占比26.0%;专科12人,占比11.5%;本科及以上2人,占比1.9%,可见农民工普遍学历较低。2.2.2调查对象的工作信息表2.4主要从事的工作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服务员/销售人员1918.318.318.3建筑工人4139.439.457.7工厂生产工人2927.927.985.6做小生意等自谋职业1312.512.598.1其他21.91.9100.0合计104100.0100.0由表2.4可知,农民工主要从事的工作中,服务员/销售人员占19人,占比18.3%;建筑工人41人,占比39.4%;工厂生产工人占29人,占比27.9%;做小生意等自谋职业占13人,占比12.5%;其他占2人,占比1.9%。所以主要从事建筑工人/工厂生产工人的是农民工就业的集中行业。表2.5进城务工的年限/外出打工的目的是什么交叉制表计数6.外出打工的目的合计挣钱学一门技术在家乡没有发展想到外面玩玩其他5.进城务工的年限低于一年11621020一至三年910163038三至五年21187028五年以上5453118合计273131141104由表2.5可知,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年限,低于一年20人,占比19.2%;一至三年38人,占比36.5%;三年至五年28人,占比26.9%;五年以上18人,占比17.4%。各个务工时间段占比差不多,呈现流动性大的特点。外出打工的目的中,挣钱27人,占比26.0%;学一门技术31人,占比29.8%;在家乡没有发展31人,占比29.8%;想到外面玩玩14人,占比13.5%;其他1人,占比0.9%。可知农民工在家乡没有发展、学习一门技术、挣钱都是农民工进城务工比较在意的方面。表2.6工作环境安全程度/接受工作单位技能培训和防御演练情况交叉制表计数11.接受工作单位技能培训和防御演练情况合计接受过没有接受过工作环境安全程度非常安全141529有点不安全193251非常不安全111324合计4460104由表2.6可知,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安全程度,选择非常安全占29人,占比27.9%;有点不安全占51人,占比49.0%;非常不安全占24人,占比23.1%。有点不安全的占比较多,占比将近5成。结合接受工作单位技能培训和防御演练情况,接受过占44人,占比42.3%;没有接受过60人,占比57.7%,没有接受过的人占将近6成。目前在工伤预防方面,全国范围内都处于“探索”的阶段,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工伤预防的重要性,然而由于路径依赖和认识程度不足等因素,致使工伤预防体系并未得以广泛推行。表2.7农民工本人或身边发生意外工伤事故情况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事故非常多(70%以上)87.77.77.7事故比较多(40%-70%)1110.610.618.3事故较少(40%以下)5653.853.872.1事故从来没有(0%)2927.927.9100.0合计104100.0100.0(注:百分比界定的是以农民工为中心,自身及身边工友所受到的或大或小的工伤大致比例。例如,被访农民工结合自身及周围情况每10人中有大致4-7位工友朋友们受到过或大或小的工伤,界定为事故比较多,104人访问中,频率为11人。)由表2.7农民工本人或身边发生意外工伤事故情况可知,事故非常多占8人,占比7.7%;事故比较多11人,占比10.6%;事故较少56人,占比53.8%;事故从来没有占29人,占比27.9%。比较多和非常多占比2成,以及事故发生较少占5成,可见农民工发生意外工伤和职业病安全问题是比较严重且急需加大保障力度的问题。2.2.3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运行现状表2.8农民工对相关保障政策和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了解情况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完全不知道2028.928.928.9知道一点6562.562.591.4非常了解98.68.6100.0合计104100.0100.0由表2.8可知,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农民工对相关保障政策和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了解情况可见,完全不知道20人,占比28.9%;知道一点65人,占比62.5%;非常了解9人,占比8.6%,我们可以发现农民工大多数只是知道了解一点的占在6成,甚至完全不了解的也占到了近3成,对相关政策了解和应缴需缴意识有所欠缺。表2.9在旅顺口区工作中缴纳相应工伤保险情况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是的,连续足额按月缴纳3230.830.830.8按月但不足额缴纳5653.853.884.6没有,不清楚1615.415.4100.0合计104100.0100.0在表2.9旅顺口区工作中缴纳相应工伤保险情况的调查中,选择“是的,连续足额按月缴纳”32人,占比30.8%;按月但不足额缴纳56人,占比53.8%;没有,不清楚占16人,占比15.4%。按月足额缴纳的仅占30.8%,可见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比例较低。表2.10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原因频率响应个案百分比N百分比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原因14(A.缴费负担过重)2816.9%38.9%14(B.对是否能受保障有所怀疑)2313.9%31.9%14(C用人单位不提供相应保险项目)3420.5%47.2%14(D对社会保险政策不了解)2816.9%38.9%14(E保障水平太低)2816.9%38.9%14(F流动性太大没必要)2414.5%33.3%14(G其他)10.6%1.4%表2.10农民工部分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原因,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2人,主要包括缴费负担过重28人,占比16.9%;对是否能受保障有所怀疑23人,占比13.9%;用人单位不提供相应保险项目34人,占比20.5%;对社会保险政策不了解28人,占比16.9%;保障水平太低28人,占比16.9%;流动性太大没必要占24人,占比14.5%;其他1人,占比0.6%。其中用人单位不提供相应保险项目占比最高,缴费负担过重、对社会保险政策不了解和保障水平太低也占据主要原因。表2.11调查对象报销工伤保险的相关情况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是否报销过工伤保险没报销过7471.271.271.2报销过3028.828.8100.0合计104100.0100.0成功报销的比例成功率很高,占工伤费用比例大1033.333.333.3占的比例小,规定总费用达到一定数目或在指定医院就医方可报1550.050.083.3记不清楚516.716.7100.0合计30100.0100.0是否了解工伤认定的程序及便捷程度是,便捷310.010.010.0是,一般930.030.040.0是,麻烦1446.746.786.7否,不清楚413.313.3100.0合计30100.0100.0由表2.11调查对象报销工伤保险的相关情况可知,报销过占30人,占比28.8%。报销过的30位农民工中,对成功报销的比例情况调查中,认为“成功率很高占工伤费用比例大”10人,占比33.3%;认为“占的比例小,规定总费用达到一定数目或在指定医院就医方可报”占15人,占比50.0%;“记不清楚”5人,占比16.7%。虽然数据不多但也表现出农民工了解甚少,报销比例不太满意的情形。在对是否了解工伤认定的程序及便捷程度中,选择“是,便捷”占3人,占比10.0%;“是,一般”占9人,占比30.0%;“是,麻烦”占14人,占比46.7%;“否,不清楚”占4人,占比13.3%,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农民工认为工伤保险报销程序麻烦所占比例最大。表2.12当采取法律或求助相关部门维权时遇到的困难频率响应个案百分比N百分比当采取法律或求助相关部门维权时遇到的困难26(A程序复杂弄不明白)2325.6%76.7%26(B需要证明太多)1820.0%60.0%26(C时间太长、太麻烦)1921.1%63.3%26(D没有制定一套适合于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2527.8%83.3%26(E不了解)55.6%16.7%总计90100.0%300.0%表2.12当受伤害农民工采取法律或求助相关部门维权时遇到的困难问题调查中,认为程序复杂弄不明白23人,占比25.6%;需要证明太多18人,占比20.0%;“时间太长、太麻烦”占19人,占比21.1%;没有制定一套适合于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的占25人,占比27.8%;不了解5人,占比5.6%。可以发现没有制定一套适合于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程序复杂弄不明白所占比例都较多,这也是维权过程中困扰农民工较大的地方。表2.13农民工对参加工伤保险保护作用的看法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没作用,还损失钱4038.538.538.5作用大,减轻农民工的医疗费用负担5855.855.894.3无所谓65.75.7100.0合计104100.0100.0由表2.13农民工对参加工伤保险保护作用的看法中,“没作用,还损失钱”占40人,占比38.5%;“作用大,减轻了农民工的医疗费用负担”占58人,占比55.8%;无所谓占6人,占比5.7%。农民工对参加工伤保险保护作用的看法没作用和无所谓占比过半。农民工工伤参与保险比例较低,不仅是由于企业的消极态度导致的,他们不主动为农民工参保,借此来逃脱事故责任,而且与农民工群体自身不懂政策、了解较少、参保意愿薄弱有一定关系。2.2.4调查对象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的各方主体满意程度表2.14农民工对国家在对用人单位违章行为的制度惩罚认可程度(注:农民工自身或身边工友对用人单位评价经历均可)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满意4745.245.245.2一般4139.439.484.6不清楚1615.415.4100.0合计104100.0100.0表2.14可知,农民工对国家在对用人单位违章制度惩罚认可程度的调查中(注:农民工自身或身边工友对用人单位评价经历均可),满意占47人,占比45.2%;一般占41人,占比39.4%;不清楚占16人,占比15.4%。认为“一般”占到一半,现实中一些企业往往是单纯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其追求利益最大化一种简单的做法是降低包括人工工资在内的费用支出,自然就会减少甚至减除农民工各种保障的必要支出,从而忽视了农民工的利益。所以国家应明确自身监管和指导主体作用,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和惩罚力度。表2.15发生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企业处理办法/用人单位对工伤赔付态度交叉制表计数用人单位对工伤赔付的态度合计不积极一般积极不了解发生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企业处理办法单位基本不负责,自己承担大部分医疗费用2102115用人单位报销19227351自己与用人单位按比例分担13154234不了解21014合计3648137104表2.15发生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企业处理办法可知,单位基本不负责,自己承担大部分医疗费用15人,占比14.4%;用人单位报销51人,占比49.0%;自己与用人单位按比例分担34人,占比32.7%;不了解4人,占比3.9%。用人单位报销比例占一半,说明承担率不高。结合自身及周围工人,用人单位对工伤赔付的态度调查中,不积极36人,占比34.6%;一般48人,占比46.2%;积极13人,占比12.5%。不了解占7人,占比6.7%。其中认为企业态度一般的占一半,整体体现企业未能很好的承担责任,无法满足农民工的基本保障。表2.16农民工对旅顺口区工伤保险宣传工作的评价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十分到位109.629.629.62一般3331.7331.7341.35不太到位3937.537.578.85不到位2221.1521.15100.0合计104100.0100.0表2.16农民工旅顺口区工伤保险宣传工作的评价中,十分到位10人,占比9.62%;一般33人,占比31.73%;不太到位39人,占比37.5%;不到位占22人,占比21.15%。选择不太到位的占比最多,对旅顺口区工伤保险宣传工作的评价不高。2.2.5调查对象在维权相关问题上的困难和建议表2.17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受到工伤保险较好保障的困难频率响应个案百分比N百分比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受到工伤保险较好保障的困难30(A农民工工伤保险保障制度程度及宣传受限制)5522.4%52.9%30(B面临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日益严重,工伤认定复杂)7129.0%68.2%30(C农民工歧视问题导致工伤矛盾严重)6124.9%58.6%30(D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流动性矛盾突出)5622.9%53.8%30(E其他)20.8%1.9%总计245100.0%235.4%表2.17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受到工伤保险较好保障的困难问题调查中,认为农民工工伤保险保障制度程度及宣传受限制占比22.4%,“面临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日益严重,工伤认定复杂”占比29.0%,农民工歧视问题导致工伤矛盾严重占比24.9%,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流动性矛盾突出占比22.9%,其他占比0.8%,其中工伤认定复杂占比最高,也是农民工群体受到工伤保险保障的最多难点。工伤认定是劳动者享受工伤待遇的前提,包括对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认定,我国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中尽管确定了“工伤保险要与事故预防和职业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但没有明确规定基金的支出比例、途径和用途,工伤认定争议较多,工伤认定复杂,也是劳动者关心的焦点问题。农民工歧视问题导致社会矛盾严重位列第二,农民工在城市从事最脏、最累、最差的第三产业,这些产业都是高危险、高强度的工作,农民工歧视问题更会导致农民工身体和心里的双重伤害。表2.18农民工在法律层面上最关心的关于工伤保险的相关问题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企业是否依法购买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1615.415.415.4工伤保险待遇的问题2826.926.942.3获知相关法律援助渠道的问题2423.123.165.4工伤事故责任处罚的问题2927.927.993.3不知道76.76.7100.0合计104100.0100.0由表2.18农民工在法律层面上最关心的关于工伤保险的相关问题中可知,企业是否依法购买农民工工伤保险的问题占16人,占比15.4%。工伤保险待遇的问题占28人,占比26.9%;获知相关法律援助渠道的问题24人,占比23.1%;工伤事故责任处罚的问题29人,占比27.8%;不知道占7人,占比6.7%。工伤事故责任处罚的问题占比最多,是农民工最关注的问题,也表明政府要加大执法力度。表2.19农民工对完善工伤保险相关政策的建议频率响应个案百分比N百分比农民工对完善工伤保险相关政策的建议频率27(A提高工伤待遇标准)239.2%22.1%27(B扩大伤残鉴定的受理点)6224.9%59.6%27(C提升伤残鉴定医师资质)4919.7%47.1%27(D相对简化工伤认定程序)6626.5%63.5%27(E加强用人单位和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4819.3%46.2%27(F其他)10.4%1.0%总计249100.0%239.4%a.值为1时制表的二分组。表2.19农民工对完善工伤保险相关政策的建议中,提高工伤待遇标准23人,占比9.2%;扩大伤残鉴定的受理点62人,占比24.9%;提升伤残鉴定医师资质49人,占比19.7%;相对简化工伤认定程序66人,占比26.5%;加强用人单位和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48人,占比19.3%;其他占1人,占比0.4%;说明大家关注和建议的方面大致相同,都亟待解决和完善。第3章城镇化进程中旅顺口区农民工工伤保

险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章从政府、用人单位及农民工三个层面,对城镇化进程中旅顺口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分析。由于样本数量有限,所以主要采用交叉表来对旅顺口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互性分析和显著性分析。3.1政府层面存在的问题3.1.1行政职能建设不健全表2.14可知,政府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不够严格、监督执法检查力度不大,导致一些用人单位侵害农民工的现象屡见不鲜。国家虽规定了农民工工伤保险为强制保险,但是政府没有采取强硬的措施落实下去。在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时,政府并没有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表2.17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受到工伤保险较好保障的困难调查分析中,农民工工伤保险保障制度程度及宣传受限制、面临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日益严重,工伤认定复杂、农民工歧视问题导致社会矛盾严重、城镇化中农民工流动性矛盾突出,问题分布比较平均,说明政府行政职能建设很多方面均有待提高。因此对于大家关注和建议的问题都亟待政府解决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发挥政府的建设职能。3.1.2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不完善表2.18农民工在法律层面上最关心的工伤保险问题是关于自身合法权益以及制度方面的问题。然而法律目前存在的制度还没有十分完善,这就使农民工的权益还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工伤制度保险作为我国社会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只有在政府的推动下才得以形成和发展,所以国家需要制定更加系统和完善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政策。表2.19中,“相对简化工伤认定程序”66人占比26.5%,由此可见,目前农民工工伤保险在认定方面的申请流程繁琐复杂,以至于农民工在造成工伤事故时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和补偿。在工伤的鉴定阶段,因为农民工与企业之间差异的社会关系,导致他们取证困难,尤其是在企业面临高额赔偿风险时,更不愿为工人提供任何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保障部门可以利用执法权力进行现场调查,获取数据,简化农民工的赔付申请程序以方便农民工工伤认定。3.1.3对劳动者的制度普及和体面劳动观引导不深入表2.16农民工旅顺口区工伤保险宣传工作的评价中,选择不太到位的占比最多,对旅顺口区工伤保险宣传工作的评价不高。由此可见,当地政府对于基层的宣传普及工作还有待提高,当地农民工的制度观念还不够深入。城市和谐美丽发展的重要举措就是把基层劳动力纳入到社会保障中、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这不仅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性的发展还可以减轻农民工工作的风险,缓解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的矛盾,更最重要的是为农民工办理合适且适合的工伤保险,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表2.17农民工歧视问题导致社会矛盾严重位列第二,政府肩负着社会公平与发展的桥梁作用,应不断关注农民工自身素质发展,工伤保险制度宣传程度和采取保障措施及时性问题;心理健康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很大,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是否提升了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都是衡量农民工城市融入感的标准。根据调查可知,农民工对城市制度方面宣传和社会平等观引导并不满意,所以政府对劳动者的制度普及和体面劳动观引导不够深入。3.2用人单位层面存在的问题3.2.1赔付和处理方法存在不到位表2.15调查中可知,用人单位报销比例占一半,说明承担率不高。结合自身及周围工人,用人单位对工伤赔付的态度调查中,其中认为企业态度一般的占一半,整体体现企业未能很好的承担责任,无法满足农民工的基本保障。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市场主体,是一个“经济人”,它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生产,为的是自身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获取经济利益甚至更大的利益是企业及农民工追求的目标,那保障好工人的基本权益是推动生产力的一大重要举措。可在现实中,一些企业往往是单纯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言而喻这就会减少甚至减除农民工各种保障的必要支出,从而忽视了农民工的利益。另外由于工伤保险缴费方式的特殊性(完全由企业来缴费),企业缺乏内在的参保动力,保险意识薄弱,必然会导致企业不主动参加工伤保险,赔付和处理方法存在不到位,就使农民工利益得不到保障。3.2.2工作环境和工伤预防存在欠缺表2.6调查中,农民工觉得“有点不安全”占比较多,占比将近5成,工作环境的安全程度与工伤预防成效有直接的关联。我国各级政府对于工伤预防正处于“探索”阶段但逐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目前,由于一些限制因素的影响,工伤预防体系还没有完全的建立和广泛推行。结合“接受工作单位技能培训和防御演练情况”中,没有接受过的人占将近6成。用人单位注重自身效益和简便性,没有很好的展现企业应有的责任和保障,也没有定期开展组织与工伤预防相关的宣讲和教育活动,给予农民工知识渠道和人文关怀,此方面有所欠缺。3.2.3企业自身责任的承担方面存在不足在表2.10原因调查中,其中用人单位不提供相应保险项目占比最高,缴费负担过重、对社会保险政策不了解和保障水平太低也占据主要原因。新时代下,农民工的工作内容逐步多样化、工作形式复杂化,劳动关系呈现多元化,劳动力市场就业灵活,传统的农民工就业特征面临着巨大挑战。在我国工伤保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案例,一些农民工因流动性较大,用工单位工作时间短等因素,自愿放弃工伤保险的办理。更有一些用工单位与农民工不签订劳动合同,或在签订合同时不提及工伤保险事项,想在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出现问题时,尽可能逃避责任,导致农民工出现漏交保险现象严重,这就使得工伤保险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虚化”。3.3农民工个人层面存在的问题3.3.1文化程度低,参保维权意识薄弱表2.3调查中农民工普遍学历较低,从事建筑工人/工厂生产工人的占比最多,面临较为沉重的工作压力和严重的劳动风险。许多农民工对相关保障政策和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了解情况大多数只是了解一点占6成,甚至完全不了解的也占到了近3成,并对参加工伤保险保护作用的认为没作用的态度占比最大。他们因文化程度问题并不了解工伤保险,没有参保的意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更在发生工伤问题时,大部分选择与企业私下协商解决,缺乏维权意识,这就直接导致与工伤事故相匹配的赔偿金无法正常获得,同时也进一步加重了用工单位与农民工之间的矛盾。3.3.2政策了解和法律意识均欠缺从表2.8可得出,我们可以发现农民工大多数只是了解一点的占在6成,甚至完全不了解的也占到了近3成。表2.11调查对象报销工伤保险的相关情况也表明,农民工并不清楚工伤保险是我国规定的强制保险且他们在找工作时,大部分人只关注工资的多少以及能否按时发工资,对于劳动合同签订、工伤保险购买是农民工常常忽略的问题。大家的第一目的是工作,对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的内容和政策、法律利己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维权过程等问题意识淡薄。

第4章完善城镇化进程中旅顺口区农民工工

伤保险制度运行的对策根据城镇化进程中旅顺口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章从政府、用人单位及农民工三个层面对完善城镇化进程中旅顺口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提出对策与建议。4.1政府方面4.1.1加强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层面上的行政职能建设第一,政府需要严格划分职权范围,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和执法,实施农民工工伤保险强制缴纳措施,针对用工单位的拒不缴纳工伤保险等不规范行为,政府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纠正、严惩用人企业并做好通报批评工作,帮助地方企业树立良好的参保责任意识。第二,政府鼓励农民工积极参加保险并做好对工伤保险的宣传工作,建立健全工伤保险赔偿责任追溯机制,政府须跟用工单位提前明确,在发生工伤事故时,不追究雇佣工人责任,用人企业承担事故责任,最后为了架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对于企业的不作为监管不力以及企业失职导致发生重大事故时,政府应根据法律法规,从重处罚。以此来提高企业对农民工职业安全以及工伤保险的重视度。4.1.2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第一,建立探索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完善目前形成的以工伤预防-合规治疗-职业康复三大主体相结合的工伤保险机制并实现大规模的城乡覆盖,争取达到全覆盖,最终实现工伤保险的管理服务社会化、制度细化以及法制化推广。第二,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在制度建设上应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首先,在农民工的思想建设上,要大力开展工伤保险普法讲座,提高农民工的自我维权意识、自我保护以及法治思维。其次政府作为用工单位与农民工之间的协调纽带,在这一方面是具有领导和促进作用的,要积极构建平等、互助、稳定的劳资关系,协助并倡导企业建立关爱和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的健康企业文化。第三,为了促进农民工工伤保险机制的实施和落实,应丰富参保途径和方式,优化农民工维权认定流程,简化工伤保险申请程序。通过调查发现,导致工伤认定困难的主要因素为劳动关系确认以及工伤认定流程较为繁琐或农民工对此不了解、不清楚。因此,首先在工伤保险制度方面应提出积极政策,鼓励用工单位积极为农民工办理工伤职业保险。其次,就目前的工伤保险制度的运行现状情况,在用工单位和农民工发生劳动纠纷时,政府方面应秉持着公平的基本原则,精准进行劳动争议认定,简化农民工维权和认定流程,从而充分发挥法律的强制作用,这一决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安抚了农民工的负面情绪,提高了企业参与农民工保险的积极性。4.1.3引导社会树立尊重劳动者的体面劳动观新形势下,提高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应有之义,在其城市融合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关部门应当关注、重视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和自身素质,采取保障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针对不同融入度的农民工,差异化制定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措施,帮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因歧视农民工所引发的多方面矛盾问题较多,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基础上,我们应破除其劳动者身份,为他们提供有尊严的劳动机会,平等对待每一位劳动者,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必然方向。4.2用人单位方面4.2.1杜绝只顾利益不顾人权,端正处理态度旅顺口区中很多农民工工作在民营企业中,从事建筑工人/工厂生产工人的农民工占比最多。与国有企业相比,大多数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力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成就自己更大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许多用工单位常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工伤保险,不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更严重的是在设备老化时不进行定期维修保养依旧广泛投入劳动生产等,这些问题都极易造成工伤事故的发生。当事故发生时,就会对农民工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在事故发生后,一些担当较差的用工单位第一时间想的并不是农民工生命安全,而是为逃避高额的赔付金以及法律责任,这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密切相关。因此,改变用工单位的这一理念,端正企业对于工伤事故的处理态度,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农民工当前的工伤保险的运行状况。4.2.2增强工作环境安全性,组织讲座培育技能素质用人单位应不断提高农民工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最大程度的保障其工作安全和工伤伤害的预防,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应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安全预防教育、工伤保险讲座、专业技能培训等。对于从事危险工作的农民工一定要培训合格才可上岗,并给予他们必要的人文关怀,提高农民工的自我安全防护能力,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于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用工单位应定期进行环境风险排查,消除环境隐患,从根源上减少工伤事故和赔偿的发生。4.2.3提高企业自身主动性,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用工单位要勇于担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应尽的法律义务。应该对所有农民工采取负责和关心的态度,尊重农民工、平等对待农民工,不能无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配合政府工作,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关注和重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其次还要重视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宣传,积极采取保障措施改善其身心健康状况,缩减劳动时间,提升劳动效率以激发农民工群体的凝聚情感。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进一步发挥企业依法参保和负责的主动性。4.3农民工个人方面4.3.1明确个人责任意识,保护自我权益目前旅顺口区很多农民工并不了解工伤保险的优势,从而没有参保的意识。首先,要加强工伤保险宣传,加深农民工对工伤保险制度的了解,从根源上提高参保率。其次,农民工自身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参保积极性,明确个人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增强对工伤保险参保必要性的重视程度,明确自身受益性和个人责任意识。最后,凝聚农民工集体力量来正确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全方位地接受国家的监管和保护,确保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在旅顺口区的城镇化进程中达到最大化。4.3.2提高自身法律知识素质,坚定自我诉求通过政府和企业开展的普法讲座和农民工知识普及活动,使得农民工自身能够主动的接受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加大农民工法律知识和维权思想的灌输,明白劳动安全的重要性。只有加强劳动安全保障,才能使更多的农民工意识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从而使农民工感受到安全感,让农民工明白国家永远是站在他们身后保护着他们合法权益的重要支柱,让农民工自身感受到通过维权可以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农民工积极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5章结论新时代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基础逐步完善,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产业主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着重要贡献。然而目前我们却很少关注这些城市的新主人和建设者,未能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认可和保障,这就需要政府、用工单位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完善应有的工伤保险制度,制定合理的用工方针,提高农民工的思想、法制水平才能得以完成。本文通过了解城镇化进程中旅顺口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及分析调研问卷中发现运行过程的一些问题:农民工参保意识薄弱、用工单位承担性和关怀性较弱和政府统筹工伤保险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今后更好的运行完善和发挥作用,从调查对象农民工、企业和政府三方主体分别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但是,由于时间和人力的限制导致问卷数据规模不大,在发放问卷时,影响了问卷的数量,但回收率还是在100%;在设计问卷时应考虑更多因素,尽可能全方面的思考,让调查研究更具全面性和探究性;此外,还应该查阅更多资料文献,让研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另外,本文作者的学术水平有限,对问题分析还需更深入,进一步完善,对提出的完善建议应更具针对性。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探讨,获得更深的认识和深度理解。参考文献[1]王文智,李瑞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心理健康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5.[2]董璇,孙炎.济阳区农民工参与工伤保险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0,5,267-272.[3]谢璐璐.农民工工伤保险的政府责任研究——以广西南宁市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9,12.[4]邱婕.数字经济领域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J],团结,2019,10,53-56.[5]刘宁.农民工工伤保险困境及出路探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9,2,83-84.[6]张军.对完善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一些思考[J],中国医疗保险,2018,2,66-69.[7]卢荡.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8,8,231.[8]王丽丽,朱方娇,王娜娜.农民工及其工伤保险发展现状的文献综述[J],山西青年,2017,11,102.[9]宋艳慧.工伤保险判例教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7,35-59.[10]JohnC,FlunkerMS,MPH,JessicaMillerClouserMPH,JenniferE.SwanbergPhD.AnalysisofThoroughbredhorsefarmworkers'compensationinsuranceclaimsinKentucky:Injuryfrequency,cost,losttime,andassociatedoccupationalfactors[J],AmericanJournalofIndustrialMedicine,2020,9,10-63.附录关于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现状的调查问卷亲爱的朋友:您好,当您接过这份问卷时,请接受我们最诚挚的问候。为了深入了解农民工们(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例)的工伤保险制度问题,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切身关心的问题,我们特组织此项调查。本次调查只为了解您的真实情况,问题的回答无对错之分,请您如实填写即可。本次调查结果将不会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同时也不会泄露您的隐私,请选择最符合您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