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东江外语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限时训练语文试题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东江外语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限时训练语文试题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东江外语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限时训练语文试题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东江外语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限时训练语文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次限时训练试题本试卷共20小题,另设有附加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莅临(lì)

着落(zhuó)棱镜(líng)

混为一谈(hùn)B.徘徊(huí)搓捻(niǎn)斑蝥(máo)

狭隘(ài)C.菡萏(dàn)分歧(qí)贮蓄(zhù)粗犷(guǎng)D.发髻(jì)感慨(kǎi)憔悴(cuì)

雕镂(ló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高邈决别

人迹罕至

喜出望外B.瘫痪

憔悴

油然而生

随声附合C.感慨

安详

截然不同

为富不仁D.云宵

荫蔽

疲惫不堪

花团锦簇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在新疆,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使曾经人迹罕至的荒原稻花飘香。B.钟南山被授予“国家勋章”荣誉称号,人们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C.得知农产品有了更大的销路,扶贫干部小江兴奋得翻来覆去无法入睡。D.中国人民经过8个多月的努力,争先恐后的新冠肺炎疫情终于被控制。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由于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C.“网络造词”是当前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D.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5.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8分)(1)语语同学为参加活动而搜集的四个故事中,不符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2分A.伯牙绝弦 B.相敬如宾 C.管宁割席 D.刎颈之交(2)下面是语语同学在“有朋自远方来”活动中的主持词。请你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大家好!很荣幸我能够担任本次“有朋自远方来”活动的主持人。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光顾,感谢你们在百忙中参加我班的活动。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就是为了更好地交到朋友,一起走进初中生活。其实交朋友是一件可以练习的事情,只有你打破自己的障碍,就会走出自己的圈子,就一定会发现更多的知己。活动结束后,恳请老师不吝赐教。a.主持词中有一处敬辞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2分b.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1分(3)文文为了与朋友搞好关系,经常请朋友吃东西、看电影,还经常和一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同学走得较近。作为他的朋友,你该如何劝说他?(至少引用一个有关交友的成语、谚语、名言或格言诗句等)3分二、(1小题,8分)6.古诗文默写(8分)(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②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GB3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2)古诗中有很多典型文化意象,小明对此做了归纳。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4分)诗句批注出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子思乡情深王湾《次北固山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凄苦悲凉的游子形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46分)三、(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12分)【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诸葛亮)【乙】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家贫,以荻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嶷然有声②.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③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④,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修母尝谓之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⑤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有死也,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日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⑥之终身。(《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荻:植物名,形状像芦苇。②嶷(yí)然有声:很高的声望。③簏(lù):竹编的盛物器具。④赜(zé):精微,深奥。⑤治:研究。⑥服:服从。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______(2分)A.诫子书以荻画地学书B.淫慢则不能励精富贵不能淫C.夫君子之行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D.死狱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8.选出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______(2分)A.甲文中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B.乙文中“及加冠”意思是“到了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C.乙文中欧阳修于废纸篓中得到韩愈的遗稿,羡慕不已,他决心要在名声上赶超韩愈。D.甲文“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是诸葛亮希望儿子珍惜时间的谆谆劝勉,乙文中“修闻而服之终身”体现了欧阳修善于听取母亲教诲且终身遵循的可贵品质。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诸葛亮认为“才须学也”,请结合两文谈谈如何做才能学有所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分)(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四、(8小题,30分)(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2~15题。(13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向未来”项目小组开展“探索宇宙•仰望星空”综合性活动,整理了四份材料。【材料一】通过长期天文观测,到东汉中华先民已经提出了三种宇宙模型,分别是“宣夜说”“盖天说”和张衡支持的“浑天说”。三说之中,“宣夜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真空,日月众星都是“气”凝结而成。不过,对古代大多数人来说,这种理论过于虚幻,并且对天体运动没有太多指导作用,因而后世基本不传。对后世真正有影响,并且相互长期竞争的宇宙模型还是“盖天说”和“浑天说”。最早比较明确阐述“盖天说”理论的古籍是成书于西汉前期的《淮南子》,该书认为,地球是一个呈棋盘状扁平的正方形,上面有一个半球形、以垂直地面方向为轴旋转的太空,如同倒扣的碗,也就是所谓的“天圆地方”。按“盖天说”理论,天为“气”所托举,承载着日月星辰运动,由于天空在旋转,所以地面上的人们会看到星星从东向西运动。然而“盖天说”模型对不少现象很难解释,首先就是为何不同季节昼夜时长会有差异,而且升起时的地平高度也会随季节变化而不同。西汉学者扬雄提出了一个更为尖锐的问题:在“盖天说”的模型中,均匀分布在黄道内二十八宿可见者应该较少,为何实际观测中是“见与不见等”,而且不论冬夏,都有“两宿十四星”可见,它们为何不随太阳在天空运行时间长短而变化?对此,从《吕氏春秋》起,到西汉落下闳、鲜于妄人、耿寿昌至东汉张衡一派主张的“浑天说”有着更好解释,在张衡比较系统阐述“浑天说”理论的《浑天仪注》《灵宪》等文中讲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简要来说,“浑天说”将宇宙想象为一个包含地面的大天球,该天球以南北极为轴不停旋转,太阳和五大行星沿黄道运行,月亮沿白道运行,两者能转到地下。天球之中包含地面和水,就像鸡蛋壳包着蛋黄,天“乘气而立”,地“载水而浮”。由于地面能够在水面上沿垂直方向运动,因而太阳可以随季节变化在地平线上不同方位升起落下,在天空高度也有可能发生变化。“浑天说”构想出一个独立于地平的宇宙天球,认为其运动“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按此说法,天球以南北极作为自转轴,与地平会产生夹角。如此一来,人们自然就会发现,在头顶以一定角度不断自旋的天球的轴心附近,必然有一片区域相对于观测者固定可见。这样,“浑天说”不仅解释了太阳轨道变化问题,还能精确地解释天体运动、北极高度和恒星可见性等问题。以此而言,张衡在当时科技条件之下阐述的“浑天说”不但相对接近实际,更是在地心说时代极为领先的理论,先于西方足足15个世纪。(节选自《国家人文历史》2023年第5期,有删改)【材料二】太古时的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随着计量时间的需要产生,人们以一昼夜为一日,作为记录时日的基本单位;以月亮盈亏为一月,成为太阴历创立的基础;以一寒暑为一年,成为太阳历创立的基础。中国殷商时期将天干和地支配合起来,从甲子到癸亥,组成60个数的周期用以纪日,后来又用来纪年和纪月。战国时有黄帝历、颛顼历、夏历等“古六历”,皆以365又1/4日为一回归年,以29又499/940日为一朔望月,在19年中设7个闰月。公元前104年颁布的太初历是有完整文字记载的第一部历法,后经修改,以三统历的形式保存在《汉书•律历志》中。中国古代历法绝大多数是阴阳合历。(摘自《学习强国》)【材料三】二十四节气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源于商周,确立于秦汉,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补充历法。中国的先民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黄道一圈为360度,如果以春分时太阳在黄道所处的位置为黄道0度,每隔15度取一个点,恰好可以得到24个点。这24个点所在的位置,从理论上说,就是二十四节气的位置。每隔大约15天,太阳就转过15度(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转动了15度),就到了一个节气。(整理自知乎网)【材料四】据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官方全球数据库显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ApertureSphericalradioTelescope),简称FAST,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一座射电望远镜,焦比达0.467,被誉为“中国天眼”。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口径、填充口径(即全口径均有反射面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建成后,年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每天接收到的观测数据量达到30至40TB,发现的脉冲星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23年2月,“中国天眼”已发现的脉冲星总数达到740颗以上。近年来,“中国天眼”在快速射电暴起源与物理机制、中性氢宇宙研究、脉冲星搜寻与物理研究、脉冲星测时等方向持续产出成果,大大增加了人类有效探索的宇宙空间范围。自2021年3月31日起,“天眼”面向全球开放,各国科学家均可提出申请,使用它开展观测和研究工作。(整理自百度百科)12.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3分)A.中华先民先后提出“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三种宇宙模型,对后世天文学发展有着重大影响。B.中国古代的人们以月亮盈亏为一月,成为太阳历创立的基础;以一寒暑为一年,成为太阴历创立的基础。C.以春分时太阳在黄道所处的位置为黄道0度,每隔15度取一个点,恰好得到24个点,全年共24个节气。D.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口径、填充口径(即全口径均有反射面的)射电望远镜。13.关于古代三种宇宙模型,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宣夜说”的影响力比不上“盖天说”和“浑天说”,其认为宇宙是无限的,这个理论对天体运动没有太多指导作用。B.“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太空是个半球体,像倒扣的碗;“浑天说”相对接近实际,认为宇宙是一个球体,天大地小。C.“盖天说”认为天空在旋转,地面上的人们会看到星星从东向西运动,但解释不了“不同季节昼夜时长会有差异”现象。D.张衡所代表的“浑天说”对太阳轨道变化、天体运动、北极高度和恒星可见性等问题的认知,领先西方足足15个世纪。14.项目小组引用实例阐述对材料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杞人忧天》“天,积气耳,亡处亡气”指出天是气的积聚,无处没有气,符合“宣夜说”的主张。B.北朝《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描绘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符合“盖天说”的主张。C.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的壮丽画面,符合“浑天说”的主张。D.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描绘了春分时节城南一片繁花似锦、万紫千红的美景。15.从古到今,中国人从未停止对宇宙的探索。结合材料,概括四种我国探索宇宙的方法。(4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7分)晶莹的雪花杜卫东ㅤㅤ①当圆明园的千亩荷池只剩最后一朵残荷时,冬天便如约而至了。ㅤㅤ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冬天就像幸福常常姗姗来迟,好戏也每每最后出场。它以朔风为前导,“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不光寒鸥,树上的叶子也被寒风尽数吹落,光影斑驳、色彩相杂,为大地铺就柔软的地毯。如果说,春天是一幅素描,夏天是一张工笔,秋天是一轴山水,那么,冬天就是一帧油画。近看,或许有些驳杂、粗糙,远看则浑厚、丰富。描绘它时,大自然调动了太多的艺术灵感,在超然峻拔中展现山水的雄浑,于苍劲刚毅中又穿插隽永的诗情。它的丰富与质感不同于照片定格的瞬间,仅靠眼睛观赏远远不够,要用心去慢慢领悟。过滤了春天的妩媚、夏天的热情、秋天的萧瑟,冬天带给我们的除了寒冷,还有寒冷后面的细腻、真诚与柔情。ㅤㅤ③不是吗?且看冬天的潇洒亮相:“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清晨推开门,飞雪一下子覆盖了世间万物,倏忽之间大地就披上了一身银装。此时,雪或许停了,白雪堆满枝头、房檐和屋顶,在晨曦中显得晶莹圆润,世界变得纯洁、静谧;或许,雪还在下,一片片晶莹的雪花在天空飞舞,朦朦胧胧,如烟如柳,飘飘洒洒,如诗如画。雪落无声,大道至简,站立窗前的你,一下子心静如水,从容而释然。是呀,雪是冬天洁白的衣衫,把尘埃和浮躁锁定,把落叶和枯草覆盖,在凛冽的寒风中泽被万物,于苍茫的天地间守护温情。随着阳光的照拂,最终不惜化身为水——那是雪的眼泪,也是雪的灵魂,只为促成新的生长。夜半枯树折残枝,晨听新笋拔节声。莫言冬日寒风啸,唯有瑞雪最多情。冬天的美,虽然没有春天的璀璨、夏天的斑斓,也没有秋天的空寂和高远,却深沉而庄重,像是一位阅历丰富的智者,双瞳剪水,慧心巧思,为我们讲述四季的轮回与人生的真谛。ㅤㅤ④下雪,是孩子们的节日。如果赶上春节,就更有仪式感了。小伙伴们会在院子里堆出一个大大的雪人,鼻子是半截胡萝卜,眼睛是两个煤球,头上戴一顶破草帽。嘴巴呢?也许是一个没了捻儿的“钢鞭”,在鼻子下一横,霸气;也许是哪个女孩儿贡献出来的一张糖纸,剪成月牙状,贴上,雪人立马喜笑颜开。然后,小伙伴们分成两拨,开始在雪地里疯跑、鏖战,偶尔有雪球击中脖子,冰水流进前胸和后背,不由一个激灵,战斗意志却丝毫不减。在那个贫瘠的年代,这是我最难忘的童年记忆。一晃,过去了一个多甲子,两鬓的霜雪早已掩埋了曾经的童趣,雪中赏梅成了我最心仪的乐事。ㅤㅤ⑤梅花,是冬天珍贵的馈赠。常见的梅有两种:红梅和蜡梅。蜡梅的躯干不如红梅高大,但花期长,花朵大。北京的卧佛寺蜡梅树极多。刚开花的时候,只展开两三片花瓣,后来变成七八片,越开越密,越开越盛,在凛冽的寒风中越开越多,越开越艳,一簇簇挤在枝条上绽放,压弯了枝头;冰心玉骨,润泽透明,在冰雪的映衬下,像是一片片落地的云霞。难怪诗人感叹:“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ㅤㅤ⑥不错,梅花不及芙蓉清幽、玫瑰艳丽,也没有月季的芳菲与牡丹的华贵。可是,它“冰骨清寒瘦一枝”,风骨何等坚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气节多么高贵。而且,无论百花的艳羡也好,漫天的风雪也罢,都不妨碍它将大爱撒遍人间,“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又是多么纯洁的情怀?难怪梅花历来为人们所钟爱,它已经成了一种品格的象征,一种精神的隐喻。ㅤㅤ⑦住到京郊后,离卧佛寺更远了,去一趟大不易。所幸,小区里有几簇蜡梅,邻居说,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今年不必远行,便可以体会到王安石《梅花》风骨卓然的意境。不过,观赏蜡梅还是要有风雪衬托才好,如饮佳酿,总要有与之相配的酒具。漫步雪中,听脚步落在雪上的声音,感受飘扬的雪花在脸上融化,深吸一口被雪浸润过的空气,看蜡梅迎着风雪傲然绽放,浮躁的思绪会变得像白云一般舒展、轻盈。ㅤㅤ⑧踏雪归来,邀三五知己,点一只铜锅,烫两壶老酒,涮一顿羊肉,是冬天最美的享受。肉片是新切的,豆腐洁白嫩滑,白菜晶莹如玉,还有粉丝、糖蒜也必不可少。聊到兴起,妙语迭出,析人生大义;逸兴遄飞,诵历代华章。当然,话题少不了雪与梅花。(《人民日报》2023年12月13日)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开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