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课后综合作业(三)八年级语文(统编版)考生注意: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1.经典诗文默写。(1)神龟虽寿,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2)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3)________________,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一曲新词酒一杯,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5)________________,必有得天时者矣。(《(孟子)三章》)(6)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_____________________。(茅盾《白杨礼赞》)(7)庭院中月光澄澈透明,树影摇曳,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来形容。(8)登上高楼,对面的碧树清晰可辨,沙洲上芳草繁茂,不由得让人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园林的设计非常巧妙,曲折来回的亭子,堆叠的假山配上竹子花木,无不见设计者的用心。园中的池子上架着精心建造的桥,桥dūn上雕刻着一些动物图案,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池中种着荷花与睡莲,养几尾金鱼,颇有“鱼戏莲叶间”的感觉。园林的建筑都是设计师精心雕镂后的成果,别出心cái的设计也营造了独特的意境。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只填序号)(1)千姿百态,惟妙惟肖(A.xiāoB.xiào)。()(2)园林的建筑都是设计师精心雕镂(A.lòuB.lǒu)后的成果。()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1)桥dūn________(2)别出心cái________4.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路遥说:“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我们所读过的名著中也有做人生强者的人,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人物及情节谈谈你的认识。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汉字是一株历经沧桑的参天大树。②即使飘落几片霜染的秋叶,都可能在众生的心头神奇地绽出新芽,蓬蓬勃勃地长成散文、诗歌、小说、构成一派春意盎然的生命风景。③回眸千古中华,汉字________甲骨成泥、钟鼎斑驳、竹简绢帛的古老岁月,终于________成恢宏璀璨、阵容强大、底蕴丰厚的方块字。④我的灵魂在汉字里沐浴,被汉字熏香。⑤我在汉字砌成的心灵的殿堂里静静地梳理爱与美的羽毛。(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语部分,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A.走过B.繁衍二、综合性学习(7分)6.请你参加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活动一:书写标语】请将下面的文字,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感受时代浪潮(2)【活动二:了解新词】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其中“梗”成了近年的常用词。小明同学搜集整理了关于“梗”的各类信息,请你根据他的整理,用一个句子给“梗”下定义。①“梗”是一个网络流行语。②它在网络上被反复引用并不断演绎。③“梗”一词具有丰富信息量。(3)【活动三:规范语言】作文课上,老师发现小陈在作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网络用语,请你针对此现象,对小陈进行劝导。(4)【活动四:拟写对联】活动结束后,小芳同学围绕活动主题拟写了一则对联,下面适合做下联的一项是()上联:荧屏内包罗万象下联:________________A.传媒间海纳百川 B.互联网加一线牵 C.小康家网络创业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想象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也是学习和研究的驱动力,科普科幻创作是激发和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的良好载体和途径。当下信息技术和教学工具种类繁多,科普科幻教育需要从挖掘青少年的兴趣入手,不仅要好看,更要好玩,才能有效调动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大国重器和大科学装置也需要更多的好故事,给青少年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各界应整合资源,用科普科幻为激发培养青少年和想象力赋能,汇聚科普科幻创作和国际资源,为青少年群体呈现科普科幻、科技发展双向丰富的精彩成果,鼓励他们放飞梦想,创造更多可能。(摘编自《青少年为什么要读科幻?专家热议科普科幻教育》,2023.6.1“中国科普网”)【材料二】有人说,“科学=想知道+想知道的方法”。真正的科学教育不是让学生背诵某个化学方程式,也不是记住某个科学事件的时刻,而是引导学生用好奇心去探索和破解想知道的知识及其整个探索的过程。科幻教育为科学教育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涵。首先,科幻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其探索未知的热情。科幻作品往往包含了丰富的科学元素,如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其中融入了大量的科学原理和知识。通过阅读科幻作品,学生们可以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接触到复杂的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其次,科幻教育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科幻作品中充满了各种想象和创新,比如寻找外星文明、超光速旅行、虫洞穿越等,这种无边无际的想象空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敢于挑战未知。(摘编自《“颜宁之问”折射想象力缺失科幻教育大有可为》,2023.7.24《科普时报》)【材料三】近年来,科幻书籍和电影备受家长和青少年的喜爱。首先,在科幻书籍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新奇的机器设备和自动化系统,人们可以开飞行器飞到太空,可以穿着盔甲进行深海勘探,可以通过接收器随意进入某个世界寻宝。这些新奇的设备让青少年在阅读科幻小说的同时,获得了新知识和启示,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创造出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其次,科幻小说中所创造的各种新颖的物品、人物形象,都是作者从丰富的人脑模型中提取的。科幻小说鼓励我们不断地审视生活并探索未知,尝试将某个可能性或假设注入到创作中,加以运用或变通。最后,在科幻小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面对“新”事物感到的困惑和挑战。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需要保持敏锐的思维,在各种无序的、不确定的情境中,通过创新的思考和探索,创造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摘编自《让青少年在科幻阅读中培养创新思维》,2023.6.21《科普时报》)【材料四】讲好科幻中的中国历史故事,可以激发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的认同。对中国历史的认同,也意味着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比如,《流浪地球》系列就不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在好莱坞科幻大片中,遇到灾难时,主人公会带着大众乘坐方舟或者飞船去逃难,而《流浪地球》却选择带着地球寻找新的家园,反映了中国人故土不离的农耕文明特色。讲好科幻中的当代中国故事,可以激发青少年对中国现实的认同。对中国现实的认同就是要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产生强烈认同。《流浪地球》系列科幻电影的成功就离不开中国强大的科技制造。讲好科幻中的未来中国故事,可以激发青少年对中国未来的认同。从新中国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开始,中国科幻作家就书写了对中国未来的无限畅想。在郑文光的笔下,中国变成了全球瞩目的航天大国,开始了飞向人马座和建设火星的道路;《从地球到火星》引发了北京地区火星观测热潮;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则在20世纪60年代畅想了未来的人造食物、人造太阳、电视手表、人造器官等发明,如今大多数构想已经在21世纪实现。(摘编自《用科幻之光点亮青少年的爱国心》,2023.9.11《科普时报》)7.根据【材料二】,说说科幻教育为科学教育增添了哪些丰富多彩的内涵。8.讲好科幻中的中国故事对青少年有哪些影响?请根据【材料四】简要概括。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在好莱坞科幻大片中,遇到灾难时,主人公会带着地球寻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会带着大众乘坐方舟或者飞船去逃难。B.科幻书籍和电影备受家长和青少年的喜爱,其中所创造的各种新颖的物品、人物形象,都是作者从丰富的动物模型中提取的。C.想象力是青少年学习的驱动力,大国重器和大科学装置需要用更多的好故事,给青少年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D.在叶永烈的笔下,中国变成了全球瞩目的航天大国,开始了飞向人马座和建设火星的道路;《从地球到火星》引发了北京地区火星观测热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沙漠喊夜刘利元①那年暑假放得很晚,我和弟弟从学校赶回时麦子已经割完了。正是黄昏时分,母亲在厨房里忙活,灶膛里燃着一炉柴火,不时从炉口蹿出火苗,把地下的麦草煨着了。母亲一边扑打地上的火星,一边揉面,案板上沾了许多乌黑的炭灰。看我和弟弟进门,母亲长出了一口气,说你爸爸昨天就进山找羊去了,按说该回来了。②昨晚倾盆大雨下了一整夜,我们回来的路上到处水汪汪的。我和弟弟说,我们去接父亲吧!母亲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对我们说:“饭先留着,等你们回来再下面。”③村子后面是乌兰布和沙漠,沙漠的后面是阴山山脉。村里人和山里的牧民关系好,草黄时牧民赶羊到村里过冬,草青时农民赶羊到山里过夏。说是放牧,其实是散养,羊群赶到山里,人就回来了,剩余的时间由当地牧民照料着。秋霜来得早,山里的草场开始泛黄了,羊群追着吃草籽,到处乱跑。山里人怕把羊跑丢了,捎话让父亲进山赶羊。村里到山里不过几十里的路程,往日当天可以打来回。不巧的是赶上了暴雨,想起山洪暴发的恐怖,别说母亲紧张,我和弟弟也把心揪到嗓子眼儿。④沙丘湿漉漉的,沙山四周的丘间低地是一汪接一汪的海子,一丛丛高大茂盛的芦草分布其间,黑魃魃的,不时从草丛中飞出大大小小的水鸟,发出“扑棱棱”的声音。⑤我和弟弟是在沙漠边上长大的,知道这里的习性。那一团连着一团的水洼看起来挺吓人的,其实很浅,因为丘间是如砥的平地,不会有很深的积水。两人脱掉鞋子,卷起裤管,涉水而行。一边是脚掌“刷啦啦”泼水的声音,一边惊起片片飞鸟。太阳落山了,夜色越来越浓。眼前的沙丘渐渐模糊起来,在微弱的月光照耀下,我和弟弟依着平日的记忆,努力辨别着向北的方向。⑥风兀自刮着,吹动草叶发出“呼呼”的声音,沙丘渐渐没了轮廓,前方是一片乌黑。怎么办,再这样摸黑走下去,不仅接不到父亲,连我俩也会走丢的。不知什么时候,弟弟“啊呀”叫了一声,把脚崴了。我连忙搀扶他,发现他的半条腿陷在沙梁里。奋力把他拽起来,发现是一处浅坑,里面长满了沙蒿。⑦端详了几眼,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乌兰布和沙漠深处是一处天然墓地,常有下葬后又迁移的,迁坟后没掩坑口的,便长满野草。弟弟显然也知道了,但谁也没讲。⑧弟弟说:“喊老爸吧,这样摸黑找不是办法。”两人一起发声,长啸声顺风而行,传得很远,感觉整个乌兰布和沙漠都被我俩的尖叫笼罩了。嗓子发哑了,嘴唇发干了。站在高天下,我和弟弟相视无语。弟弟说:“空喊太没劲,咱们唱歌吧!”无聊至极,也只能如此,于是我一首《蒙古人》,他一首《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全无往日五音不全的羞涩与胆怯。有歌声作伴,仿佛忘了劳累,也忘了恐惧,内心增添了许多温暖和力量。⑨不知过了多久,风声里传来“唰唰”的声音,好像是羊群在涉水,还有一个人在“吭哧吭哧”地赶路。估计是父亲,我和弟弟张开喉咙大喊:“老爸!”对面传来应答:“噢!”⑩正是父亲,我和弟弟欣喜地迎上去。羊群在前面,父亲在后面,正抡着长鞭赶羊。半年多没见父亲了,感觉他又瘦了。弟弟问:“听到我们的叫喊声吗?”父亲说:“听到了,我就是顺着声音赶过来的。”⑪会师了,人有了精神,羊也有了生气,迈开四蹄“唰唰”地走路。到了水洼前,不用人怎么赶,淌着水就过去了。弟弟在前面领头羊,我和父亲在后面赶掉队的羊羔。父亲说:“亏是你们来接,不然今天准迷路了。”⑫回家后已是深夜,灶台里的柴火还没有熄灭,揉好的面团被抹了香油,在搪瓷盆里盖着,母亲正在灯下纳鞋底。看到我们父子平安归来,母亲脸上露出了笑容……(选自2023年7月18日《羊城晚报》,有改动)10.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11.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内的问题。(1)看我和弟弟进门,母亲长出了一口气,说你爸爸昨天就进山找羊去了,按说该回来了。(加点部分表达了母亲怎样的心情)(2)两人一起发声,长啸声顺风而行,传得很远,感觉整个乌兰布和沙漠都被我俩的尖叫笼罩了。(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12.“暴雨”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3.你怎样理解第⑪段“会师了,人有了精神,羊也有了生气”这句话?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14.联系全文内容,说说题目的含义。【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①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②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③,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④,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⑤,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⑥,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⑧,麦陇朝雊⑨,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⑩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节选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注释】①故山:旧日所居住的山。②猥:鄙贱。自谦之词。③玄灞:深青色的灞水。④沦涟:泛起涟漪。⑤舂:这里指捣米。⑥静默:这里指已入睡。⑦鲦:一种细长的淡水鱼。⑧青皋:青草地。⑨雊(gòu):野鸡鸣叫。⑩天机清妙:性情高远。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四时俱备(2)夕日欲颓(3)与山僧饭讫而去(4)然是中有深趣矣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中“以”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以木为之者 B.自以为大有所益 C.公亦以此自矜 D.以我酌油知之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深巷寒犬,吠声如豹。18.【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山川美景的,请根据短文内容说说两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有哪些异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0.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道:“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四、作文(50分)21.作文。四季更替是大自然的美妙设计,四时的美景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礼物,春日万物初醒,夏季蝉鸣阵阵、绿树青葱,秋天的落叶诉说着无尽的忧愁,冬日的纷纷雪花洗涤万物……你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独特景致?请围绕“四季”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姓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答案及简析: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1.经典诗文默写。(1)犹有竟时(“竟”在此处是“终结”的意思,注意不要写成“竞”。)(2)大漠孤烟直(此句描绘了塞外沙漠中孤烟直上的奇特壮丽风光,“孤”字体现出意境的苍茫辽阔。)(3)孤山寺北贾亭西(这是《钱塘湖春行》的开篇,点明了地点,为下文描写西湖春景做铺垫。)(4)去年天气旧亭台(此句蕴含着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在词中起到承接上文、引发下文对时光易逝思考的作用。)(5)然而不胜者(这句话在文中是一个转折,强调了“天时”虽重要,但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要注意“胜”的写法。)(6)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此句运用类比,将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突出其顽强的精神品质,“似”不要写成“是”。)(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藻、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澄澈透明,营造出宁静清幽的氛围。)(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两句诗对仗工整,“历历”“萋萋”两个叠词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描绘出黄鹤楼周围的明媚景色,同时也为下文抒发思乡之情做铺垫。)2.(1)B(“惟妙惟肖”中“肖”读音为“xiào”,意思是相似、逼真,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2)A(“雕镂”中“镂”读音为“lòu”,意为雕刻,如“镂花”“镂刻”等,注意与其他形似字读音的区分。)3.(1)墩(“桥墩”是桥梁的重要支撑部分,“墩”字注意右边的写法,不要写成“敦”等错别字。)(2)裁(“别出心裁”意思是独创一格,与众不同,“裁”有设计、筹划的意思,要与“材”“栽”等字区分开来。)4.示例:《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彭德怀,他童年生活悲惨,却没有被命运打倒。青年时期,彭德怀毅然投身革命,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指挥作战能力卓越,带领士兵多次取得胜利。他这种不屈服于命运,通过自身奋斗成为强者的精神,让我认识到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就能像彭德怀一样在困境中崛起,成为人生的强者,主宰自己的命运,为了理想和正义不懈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生命绽放光彩。(可选择书中其他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等,结合其经历和精神品质阐述对做人生强者的认识,注意紧扣人物事迹,突出其强者特质以及带给自己的启示。)5.(1)汉字(句子“汉字是一株历经沧桑的参天大树”的主语就是“汉字”,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表示所说的“是谁”或“是什么”。)(2)把“小说”后的顿号改为逗号(“散文、诗歌、小说”属于并列的文学体裁,在这个句子中是短语并列,应用逗号连接,而顿号一般用于词语的并列。)(3)A(“走过”与“甲骨成泥、钟鼎斑驳、竹简绢帛的古老岁月”搭配,形象地写出汉字经历的漫长历史过程;B“繁衍”与“成恢宏璀璨、阵容强大、底蕴丰厚的方块字”搭配,体现了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丰富,使其成为如今的样子,所以依次填A、B。)二、综合性学习(7分)6.(1)书写略(注意字体工整、规范、美观,笔画清晰,在田字格中书写时要注意字的大小和位置,使整个卷面整洁大方。)(2)“梗”是在网络上被反复引用并不断演绎,具有丰富信息量的网络流行语。(下定义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概括。这里先明确“梗”是网络流行语,然后阐述其在网络上的传播特点和信息含量,按照“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的格式进行定义。)(3)小陈,网络用语在网络交流中使用能增添一些趣味性和时代感,但在正式的作文写作中,我们还是应该使用规范、严谨的语言文字。这样不仅能让我们的作文更具表现力和文学性,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如果过多使用网络用语,会使作文显得不正式、不规范,甚至可能影响老师对你表达意图的理解。所以,以后写作文时尽量避免使用网络用语,好吗?(劝导时要注意语气委婉,有理有据,先肯定网络用语在一定情境下的作用,再指出在作文中使用的不妥之处,最后提出建议,让对方易于接受。)(4)B(上联“荧屏内包罗万象”中“荧屏”是名词,“内”是方位词,“包罗万象”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内容丰富。B选项“互联网加一线牵”中“互联网”是名词,“加”是动词,“一线牵”形象地体现了互联网的连接作用,与上联对仗工整,词性相对,内容相关;A选项“传媒间海纳百川”中“传媒间”与“荧屏内”结构不太一致;C选项“小康家网络创业”与上联内容关联不大,且对仗不工整,所以选B。)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7.①科幻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其探索未知的热情,让学生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接触到复杂的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对科学的兴趣。②科幻教育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科幻作品中的想象和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敢于挑战未知。(从材料二中提取关键信息,分点概括科幻教育为科学教育增添的内涵,注意语言简洁准确,突出其对学生兴趣和思维的积极影响。)8.①讲好科幻中的中国历史故事,可以激发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的认同,进而认同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②讲好科幻中的当代中国故事,可以激发青少年对中国现实的认同,即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产生强烈认同。③讲好科幻中的未来中国故事,可以激发青少年对中国未来的认同,让青少年对中国的未来充满畅想和期待。(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分别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方面概括讲好科幻中的中国故事对青少年的影响,明确各方面所对应的具体内容,如历史故事与传统文化认同、当代故事与现代化发展认同、未来故事与对未来的畅想等。)9.C(A项,在好莱坞科幻大片中,遇到灾难时,主人公会带着大众乘坐方舟或者飞船去逃难,而《流浪地球》却选择带着地球寻找新的家园,A项表述错误;B项,科幻小说中所创造的各种新颖的物品、人物形象,都是作者从丰富的人脑模型中提取的,而不是动物模型,B项错误;D项,在郑文光的笔下,中国变成了全球瞩目的航天大国,开始了飞向人马座和建设火星的道路,D项张冠李戴,所以C项正确。)10.暑假时“我”和弟弟回家,得知父亲进山找羊未归,因暴雨担心父亲,便去沙漠接他,途中弟弟崴脚,两人在沙漠中呼喊、唱歌,最终等来父亲,一起赶羊回家。(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概括出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洁明了地叙述文章的主要情节,突出关键事件和人物行为,如“回家得知父亲未归”“去沙漠接父亲”“途中遭遇困难”“最终会师回家”等。)11.(1)“长出了一口气”表达了母亲看到“我”和弟弟平安回家后的放心、安心,同时也透露出对父亲未归的担忧。(通过对母亲这一细微动作的分析,体会其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情感,“长出一口气”是一种情绪的舒缓,结合语境可知是因孩子回家而放心,又因父亲未归而担忧。)(2)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感觉整个乌兰布和沙漠都被我俩的尖叫笼罩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和弟弟呼喊声之大、传得之远,突出了我们在沙漠中渴望父亲听到呼喊声的急切心情,也从侧面表现出沙漠的寂静与空旷。(先明确修辞手法为夸张,然后结合句子内容分析其对表现人物心情和环境特点的作用,通过夸张的描写,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当时的情境。)12.①“暴雨”是故事的背景,交代了父亲未能按时回家的原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暴雨”使沙漠中的沙丘变得湿漉漉,形成水洼,增加了“我”和弟弟接父亲途中的困难,如弟弟崴脚等,从而引出了后面两人在沙漠中的呼喊、唱歌等情节,丰富了故事内容。③“暴雨”后的沙漠环境描写,如“沙丘湿漉漉的,沙山四周的丘间低地是一汪接一汪的海子……”营造出一种紧张、神秘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紧张、担忧的心情。(从情节发展、环境营造、人物心情等多个角度分析“暴雨”在文中的作用,注意结合具体内容进行阐述,说明其与故事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如何为故事的发展和情感的表达服务。)13.①“会师了”写出“我”和弟弟与父亲相遇时的欣喜,之前的担忧、疲惫一扫而空,人因此有了精神。②父亲赶羊归来,看到“我”和弟弟也很欣慰,一家人团聚让原本疲惫的父亲也精神起来。③羊群在人的驱赶下,不再慌乱,有了生气,也暗示着一家人团聚后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洋溢着温暖幸福的氛围。(结合上下文,理解“会师”一词所蕴含的情感,从人物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以及羊群的表现等方面分析这句话的含义,体会其对表现家庭亲情和团聚氛围的作用,突出人物与动物、情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14.①“沙漠喊夜”指“我”和弟弟在沙漠的夜晚大声呼喊父亲,这是文章的主要情节,概括了故事的核心内容。②“喊夜”也象征着“我”和弟弟对父亲的牵挂、担忧以及在困境中渴望与父亲团聚的急切心情,体现了亲情的力量。③沙漠的夜晚寂静空旷,“喊夜”的声音在其中回荡,营造出一种孤独、紧张又充满希望的氛围,暗示了人物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坚持,以及最终团聚的温暖结局,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情节概括、情感象征、主题深化等角度分析题目含义,挖掘其与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紧密联系,通过对“沙漠”和“喊夜”两个元素的解读,揭示出题目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艺术效果。)【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15.(1)季节(“四时”指四季,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文中描述山川景色随季节变化而各具特色,体现了景色的丰富多样。)(2)坠落(“夕日欲颓”中“颓”是“坠落”的意思,形象地描绘出傍晚太阳西下的情景,与下文“沉鳞竞跃”的动态画面相呼应,展现出黄昏时分山林间的生机与活力。)(3)离开(“与山僧饭讫而去”,“饭讫”表示吃完饭,“去”即离开,此句叙述了作者在山中的活动行程,简洁明了地交代了事件的发展过程。)(4)这(“然是中有深趣矣”中“是”指代前文所描述的山中夜景等情境,“这”在句中起到指代作用,使语义连贯,表达作者对山中景致所蕴含趣味的感悟。)16.A(“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中“以”是“用”的意思,A选项“不以木为之者”中“以”也是“用”的意思;B选项“自以为大有所益”中“以”是“认为”的意思;C选项“公亦以此自矜”中“以”是“凭借”的意思;D选项“以我酌油知之”中“以”是“根据”的意思,所以A项与例句中“以”的用法和意义相同。)17.(1)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五色交辉”中“五色”指多种颜色,“交辉”即相互辉映,此句生动地描绘了两岸石壁在阳光照耀下色彩绚丽、相互映衬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2)深巷中传来狗叫,叫声像豹子的声音一样。(“吠声如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狗叫声比作豹子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深巷中狗叫声的响亮和凶猛,从听觉角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神秘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中夜晚的独特气息。)18.相同点:两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川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答谢中书书》中作者描绘了山川的壮丽景色,如“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美景的欣赏;《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作者描写了故山的夜景,如“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电子烟具喷漆定制合同
- 2025年度苗木种植基地绿色认证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版城市绿地门卫及环境安全维护合同4篇
- 2025年个人住宅防水工程验收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棉被产品展示与体验店合作经营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买卖合同售后服务与纠纷调解协议
- 2025年度个人旅游保险合同范本6篇
- 2025年度民间汽车质押借款电子支付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豪华品牌个人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拟上公司与会计事务所财务信息处理保密合同4篇
- 《白蛇缘起》赏析
- 海洋工程用高性能建筑钢材的研发
- 苏教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卷(五)含答案与解析
- 英语48个国际音标课件(单词带声、附有声国际音标图)
- GB/T 6892-202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 冷库安全管理制度
- 2023同等学力申硕统考英语考试真题
- 家具安装工培训教案优质资料
-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社团活动有效开展及策略 论文
- envi二次开发素材包-idl培训
- 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督查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