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海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海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海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海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海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您本人的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时期,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这些小国如耿、霍、魏等,不再作为采邑,而是派异姓大夫管理。由此可见,晋献公()A.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 B.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削弱贵族的经济实力 D.以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些小国如耿、霍、魏等,不再作为采邑,而是派异姓大夫管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晋献公派异姓大夫管理小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B项正确;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于秦朝,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削强贵族的经济实力,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C项;晋献公派异姓大夫管理小国,没有涉及以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2.后赵石勒称王后,“亲临大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尤高者赏帛有差”;又“典定九流,始立秀、孝试经之制”;命郡国“立学官,每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三考修成,显升台府”。这反映出后赵()A.以九品中正制强化君权 B.重视考核官员的施政能力C.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D.利用儒学为国家培养人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后赵(中国)。根据材料亲临大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尤高者赏帛有差”、“典定九流,始立秀、孝试经之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勒重视儒学,利用儒学为国家培养人才,D项正确;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材料不涉及该制度,排除A项;材料“亲临大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尤高者赏帛有差”反映的是石勒对学生的考核,与考核官员的施政能力无关,排除B项;科举考试是隋朝时期创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3.西晋时,流行于士大夫群体的投壶活动被认为有利于“矫懈而正心”。宋代,盛行于民间的蹴鞠形成了“十紧要”(要信实、要志诚、要尊重等)“十禁戒”(戒争斗、戒赌博、戒词讼等)的相关规范。上述体育活动()A.反映了传统主流思想的变化B.推动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C.凸显了道德伦理的价值取向D.体现程朱理学的世俗化趋势【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矫懈而正心”、“信实、要志诚、要尊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育活动不仅是锻炼身体,也体现出当时人对于道德品质的要求,凸显了道德伦理的价值取向,C项正确;传统主流思想仍是儒家文化,未发生改变,排除A项;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与政策、经济发展有关,与体育活动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程朱理学出现于宋朝,与材料中的西晋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4.下表为宋元时期书院的分布统计,据此可推知()A.文化教育受自然条件影响 B.民族交往交融的不断加强C.南北经济差距的持续扩大 D.政局变动影响文化的传播【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元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黄河13、43”、“长江297、15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黄河流域的书院数量有大幅度增加,而长江流域却在减少,反映出政局变动影响文化的传播,D项正确;文化教育与自然条件关系不大,排除A项;民族交融加强不会使得南北方书院数量发生如此大变化,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出南北经济差距的持续扩大,排除C项。故选D项。5.岳飞不仅在南宋受到崇奉,金章宗也称“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元朝官修《宋史》评价岳飞“文武全器、仁智并施”,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三帝都曾重修杭州岳庙和岳飞墓。这说明,岳飞的贡献主要体现在()A.缓和了国内各民族间的矛盾 B.促进了不同族群的高度融合C.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 D.发挥了凝聚中华儿女的作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岳飞不仅在南宋受到崇奉,金章宗也称‘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元朝官修《宋史》评价岳飞‘文武全器、仁智并施’,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三帝都曾重修杭州岳庙和岳飞墓”可知岳飞受到汉族和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尊崇,起到了凝聚中华儿女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只提及蒙古族和满族,不能代表国内各民族,排除A项;促进不同族群高度融合,说法绝对,排除B项;少数民族封建化一般指学习汉族先进制度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6.明清时期,浙、闽、粤等多地出现专植甘蔗的村庄,甚至“蔗田几与稻田等矣”。甘蔗摊贩、捏糖人、卖粘米花糖等糖制品售卖景象成为当时市井街头的一道风景。这表明()A.新的经营方式出现 B.经济活动日益市场化C.种植与加工一体化 D.高产农作物推广种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出现专植甘蔗的村庄”、“甘蔗摊贩、捏糖人、卖粘米花糖等糖制品售卖景象成为当时市井街头的一道风”,可得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甘蔗的种植与市场需求联系日益密切,经济活动日益市场化,B项正确;“新的经营方式”是指雇佣关系,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种植与加工一体化”,排除C项;高产农作物是指玉米、甘薯等,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下图为英国杂志刊登的时事漫画《百折不挠的收藏家》,画中在“请勿动手”的提示标签之下,一位身着日本和服的“收藏家”一边拿着“满洲国”,一边将手伸向了“华北”。该漫画的主旨是()A.英国阻止日本侵华 B.日本意图蚕食中国C.东北军民坚持抵抗 D.全面抗战局面形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日本)。根据材料“日本和服”、“满洲国”、“华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意图蚕食中国,B项正确;英国并未阻止日本侵华,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东北军民的抵抗,排除C项;全面抗战局面形成是在1937年,排除D项。故选B项。8.1953年,东北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课本》,课文采用的是像三字经一样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领导咱,有力量……”让群众读起来朗朗上口。据此可知,新中国初期的扫盲运动()A.基本消灭了文盲现象 B.致力于群众精神文明建设C.注重政治文化的渗透 D.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题干中提到的《农民速成识字课本》采用了韵文体,并且内容中包含了“毛主席、、领导咱、有力量”等政治内容,这表明新中国初期的扫盲运动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群众的识字水平,还注重通过识字教育进行政治文化的渗透和宣传,C项正确;在新中国初期,文盲现象并未基本消灭,排除A项;题干主要体现的是政治文化的渗透,而非单纯的精神文明建设,排除B项;题干涉及新中国初期的扫盲运动渗透了政治文化内容,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9.下表为新中国某一时期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表格反映的情况主要得益于()工农业产品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粮食16683万吨16952吨18394吨19275吨19505吨棉花117.5万吨106.5万吨151.8万吨144.5万吨164万吨纱74.5万吨83.4万吨72万吨95.2万吨84.4万吨布46.9亿米52.3亿米43.6亿米57.7亿米50.5亿米原盐357万吨489万吨754万吨494万吨828万吨A.政权巩固与国民经济调整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D.国家对民生建设的关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1957年(中国)。根据材料“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我国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处于调整时期,粮食、棉花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呈增长趋势,A项正确;重工业是指钢铁等,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是在1956年后,排除C项;D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工农业产品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10.毛泽东在听取工作汇报时指出,要好好地研究、吸取斯大林的经验教训,一不准备工事,二不准备敌人进攻,三不搬家,这就是教训。沿海各省都要搬家,不仅工业交通部门,而且整个的学校、科学院、设计院,都要搬家。毛泽东的这一讲话最有可能出现于()A.1949年 B.1954年 C.1964年 D.1973年【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4年(中国)。根据材料“吸取斯大林的经验教训”、“沿海各省都要搬家,不仅工业交通部门,而且整个的学校、科学院、设计院,都要搬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70年代,中苏交恶,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频频发动攻势,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时间最有可能是1964年,C项正确;1949年刚刚建国,未搬迁工业,排除A项;1954年是一五计划时期,排除B项;1973年,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排除D项。故选C项。11.随着17世纪60年代之后伦敦咖啡馆的蓬勃发展,平等、多元、开放、包容等逐渐成为咖啡馆文化的主流特性。咖啡馆对于顾客的阶层、身份、财富、地位、学识等层面不再具有强烈的限制。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世界范围内物种交流加强 B.商品流动消弭了阶层差别C.全球贸易推动了社会进步 D.工业革命丰富了民众生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材料“随着17世纪60年代之后伦敦咖啡馆的蓬勃发展……咖啡馆对于顾客的阶层、身份、财富、地位、学识等层面不再具有强烈的限制。”可知当时全球贸易促进咖啡馆的发展,催生平等、多元、开放、包容等逐渐成为咖啡馆文化,促进社会进步,C项正确。据材料“咖啡馆对于顾客的阶层、身份、财富、地位、学识等层面不再具有强烈的限制”可知材料强调的主体是社会层面并非物种交流,逻辑不符,排除A项;消弭阶级差别,说法绝对,排除B项;据材料“随着17世纪60年代之后伦敦”可知与工业革命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2.1791年,英国出现了伦敦通讯会等群众性工人组织。这些组织在全国掀起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高潮,并和宪法知识会等中等阶级改革组织结成同盟。1794年,英国政府对伦敦通讯会、宪法知识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叛国起诉,使改革运动元气大伤。此后直到1830年,只有工人阶级继续坚持斗争。这反映出英国()A.政治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B.成为世界工人运动中心C.工业资产阶级夺取政权 D.君主立宪制遭到了破坏【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91年至1830年(英国)。根据材料“英国政府对伦敦通讯会、宪法知识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叛国起诉,使改革运动元气大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群众性工人组织与中等阶级改革组织结成同盟,共同进行改革运动,但遭到英国政府的打击,这反映出英国政治体制改革迫在眉睫,A项正确;材料没有对比英国与其它地区的工人运动情况,无法说明世界工人运动中心是英国,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工人阶级斗争,与工业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君主立宪制,无法得知其遭到破坏,排除D项。故选A项。13.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全球的各个角落,冲突不断发生:英国与俄国在波斯和阿富汗对抗;英国和法国在暹罗和尼罗河谷对抗;英国和德国在东非和西南非对抗;德国和法国在摩洛哥和西非对抗。这些冲突反映出()A.早期殖民掠夺的残酷性 B.经济竞争引发了殖民对抗C.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D.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动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英国与俄国在波斯和阿富汗对抗;英国和法国在暹罗和尼罗河谷对抗;英国和德国在东非和西南非对抗;德国和法国在摩洛哥和西非对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俄、法、德等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国竞争更加激烈,在殖民地对抗冲突也不断升级,B项正确;早期殖民掠夺是在16到18世纪,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民族解放运动,排除C项;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动摇是在一战后,排除D项。故选B项。14.下图主要反映是()A.两极格局形成 B.两大阵营内部分化C.美苏冷战形势 D.苏联实行战略收缩【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根据材料“柏林墙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形成全面冷战对峙,材料反映了美苏冷战形势,C项正确;1955年,华约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排除A项;地图内容未体现两大阵营内部分化,排除B项;此时苏联并未实行战略收缩,排除D项。故选C项。15.20世纪六七十年代,“解放神学”在拉丁美洲兴起,大量神职人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释圣经,将矛头直指外来资本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地位的失衡才是拉美贫穷落后的根源。上述思想()A.体现了多元文化杂糅 B.丰富了宗教改革的内涵C.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拉丁美洲)。根据材料“将矛头直指外来资本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地位的失衡才是拉美贫穷落后的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拉丁美洲寻求民族独立,神职人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释圣经,指出拉美贫穷落后的根源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地位的失衡,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C项正确;神职人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释圣经不属于多元文化的杂糅,排除A项;宗教改革是在欧洲,排除B项;“解放神学”与宗教有关,未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5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顺治五年,顺治帝诏令“各处设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及残疾无告之人”。此后诸帝多有复申,养济院设置逐渐遍布全国县治以上城市。但在雍正年间,养济院任意克扣侵蚀,无赖混充冒入等情况已经屡见不鲜。为消除官营所带来的弊端,清朝晚期,地方社会也开始介入养济院的建设。与此同时,清政府和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中国传统善堂只事收养的不足,直隶、山东等十数省陆续设立工艺局,以流民为收容对象,不仅注意收养,而且重视教给流民工艺,使之可自食其力。——摘编自王卫平等《清代社会保障政策研究》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设立内务部负责对农村“五保户”和贫困户的救济,为他们发放粮、棉、油等生活必需品。1952年,成立了救灾委员会专门负责管理国内的救灾工作。政务院还依据“劳资两利”的方针妥善安置城镇失业人员以避免工厂、企业倒闭,产生更多的失业人员,并且鼓励工厂、企业积极发展生产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并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培训班,提高失业劳动者的政治文化水平和职业技术能力。——摘编自樊友凯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贫困历程及基本经验》(1)根据材料一,归纳清代社会保障措施形成与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所采取的反贫困措施。(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清朝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措施的意义。【答案】(1)原因:统治者的重视与诏令推行;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民本思想、仁爱观念等);社会现实需求(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的存在);官营弊端的暴露促使地方社会介入;对西方慈善理念的吸收借鉴(部分先进中国人的认识推动)。(2)措施: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救济与救灾工作(内务部、救灾委员会);发放生活必需品救济农村困难群体;依据方针安置城镇失业人员;鼓励企业发展生产提供就业岗位;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能力。(3)清朝意义: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推动了社会救济方式的转变(从单一收养到教养结合);对后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经验教训。新中国意义: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关怀,巩固了新生政权;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经济;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促进了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原因:根据材料“顺治帝诏令‘各处设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及残疾无告之人’”可分析出统治者的重视与诏令推行;结合儒家文化可分析出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民本思想、仁爱观念等);结合现实需要可分析出社会现实需求(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的存在);根据材料“为消除官营所带来的弊端,清朝晚期,地方社会也开始介入养济院的建设”可分析出官营弊端的暴露促使地方社会介入;结合西方思想传入可分析出对西方慈善理念的吸收借鉴(部分先进中国人的认识推动)。【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措施:根据材料“设立内务部”、“成立了救灾委员”可分析出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救济与救灾工作(内务部、救灾委员会);根据材料“发放粮、棉、油等生活必需品”可分析出发放生活必需品救济农村困难群体;根据材料“ 妥善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可分析出依据方针安置城镇失业人员;根据材料“鼓励工厂、企业积极发展生产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可分析出鼓励企业发展生产提供就业岗位;根据材料“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培训班,提高失业劳动者的政治文化水平和职业技术能力”可分析出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能力。【小问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清朝意义:结合社会稳定可分析出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根据材料“以流民为收容对象,不仅注意收养,而且重视教给流民工艺,使之可自食其力”可分析出推动了社会救济方式的转变(从单一收养到教养结合);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对后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经验教训。新中国意义:结合新生政权巩固可分析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关怀,巩固了新生政权;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经济;结合劳动者素质可分析出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促进了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可分析出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晚明时期,利玛窦等传教士通过“钟表外交”逐渐打通了与中国官方的交往,西洋钟表随之传入中国,因其制造工艺和走时的准确性日益受到社会的追捧。起初,进口钟表主要是满足宫廷及社会上层的需要。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大,东南沿海地区的许多城镇开始仿制并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规模,上海、苏州、广州等地均出现相当数量的手工作坊,北京则出现专业的宫廷钟表作坊。在仿造过程中,人们逐渐加深了对钟表中所蕴含的原理、设计思想及制造工艺的认识。嘉庆时期,国产钟凭借相对低廉的价格、传统风格的外表以及各种精致的装饰设施,可与西方钟表在市场上竞争。随着钟表的普及,“官方定时约会,已用钟表为准”,学堂、商铺和工厂等社会组织也采用钟表校准时间,确保精细化的运转。19世纪中后期,大自鸣钟被安装在通商口岸的市政大楼、教堂、海关、银行等建筑物的顶部,西式钟楼成为新的城市生活地标。——商编自黄春艳《明清之际西洋钟表在中国的传播与制造》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洋钟表在中国逐步传播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钟表传播在中国产生的影响。【答案】(1)原因:传教士的推动(“钟表外交”);西洋钟表制造工艺先进、走时准确;满足宫廷及社会上层需求;社会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增大;沿海地区手工业发达,具备仿制条件。(2)影响:推动了钟表制造业发展(仿制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国产钟表竞争力增强);改变了计时方式和时间观念(官方及社会组织采用钟表计时,推动社会精细化运转);丰富了城市景观,改变了城市生活(西式钟楼成为城市地标);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观念和社会结构(不同阶层在钟表使用上的差异缩小)。【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近代(中国)。原因:据材料“利玛窦等传教士通过‘钟表外交’逐渐打通了与中国官方的交往”可知,传教士的推动(“钟表外交”);据材料“因其制造工艺和走时的准确性日益受到社会的追捧”可知,西洋钟表制造工艺先进、走时准确;据材料“进口钟表主要是满足宫廷及社会上层的需要”可知,满足宫廷及社会上层需求;据材料“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大,东南沿海地区的许多城镇开始仿制并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规模”可知,社会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增大;沿海地区手工业发达,具备仿制条件。【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近代(中国)。影响:据材料“上海、苏州、广州等地均出现相当数量的手工作坊,北京则出现专业的宫廷钟表作坊”“人们逐渐加深了对钟表中所蕴含的原理、设计思想及制造工艺的认识。嘉庆时期,国产钟凭借相对低廉的价格、传统风格的外表以及各种精致的装饰设施,可与西方钟表在市场上竞争”可知,推动了钟表制造业的发展(仿制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国产钟表竞争力增强);据材料“官方定时约会,已用钟表为准”“学堂、商铺和工厂等社会组织也采用钟表校准时间,确保精细化的运转”可知,改变了计时方式和时间观念(官方及社会组织采用钟表计时,推动社会精细化运转);据材料“19世纪中后期,大自鸣钟被安装在通商口岸的市政大楼、教堂、海关、银行等建筑物的顶部,西式钟楼成为新的城市生活地标”可知,丰富了城市景观,改变了城市生活(西式钟楼成为城市地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钟表传播在中国的影响,还可以从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观念和社会结构(不同阶层在钟表使用上的差异缩小)等角度进行说明。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熊猫外交”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首次“熊猫外交”是在1957年,平平是第一只作为国家礼物送出的大熊猫,去了苏联。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美国将两头麝香牛赠送给中国,中国则将大熊猫玲玲和欣欣回赠给美国,由此引发了美国的“熊猫热”。据统计,到1982年,我国先后将23只大熊猫分别赠送给苏联、朝鲜、美国等9个国家。此后,由于担心数量非常有限的大熊猫种群日益减少,以传统赠送方式进行的“熊猫外交”有所转型,主要通过“巡展与商业性”的租借方式开展“熊猫外交”。1996年至2023年,中国与美国、英国、新加坡等18个国家的22个动物园先后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大熊猫研究。大熊猫带着“和平”和“友谊”的寓意,拉近了海外公众和中国之间的距离,给中国形象添加了“温情”“友好”的一面。——摘编自赵丽君、郑保卫《国家形象视角的“熊猫外交”研究》等(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开展“熊猫外交”方式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变化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分析“熊猫外交”的影响。【答案】(1)变化:从单纯赠送转变为巡展与商业性租借相结合。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理念转变,更加注重务实合作与文化交流;国际社会对大熊猫关注度提高,需求增加;对大熊猫种群保护意识增强,担心赠送影响种群数量(2)影响:在外交上,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推动了外交关系的发展,成为中国外交的独特方式;在文化上,传播了中国文化,增进了海外公众对中国的了解,提升了中国形象;在经济上,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如旅游业、熊猫周边产品等);在生态保护上,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大熊猫保护事业。【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变化:根据材料“作为国家礼物送出”、“巡展与商业性”可分析出从单纯赠送转变为巡展与商业性租借相结合。背景:结合外交理念变化可分析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理念转变,更加注重务实合作与文化交流;根据材料“熊猫热”可分析出国际社会对大熊猫关注度提高,需求增加;根据材料“由于担心数量非常有限的大熊猫种群日益减少”可分析出对大熊猫种群保护意识增强,担心赠送影响种群数量。【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影响:结合中美关系等外交关系可分析出在外交上,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推动了外交关系的发展,成为中国外交的独特方式;根据材料“拉近了海外公众和中国之间的距离,给中国形象添加了‘温情’‘友好’的一面”可分析出在文化上,传播了中国文化,增进了海外公众对中国的了解,提升了中国形象;结合旅游业发展可分析出在经济上,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如旅游业、熊猫周边产品等);结合生态保护可分析出在生态保护上,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大熊猫保护事业。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传统的贵族、乡绅地主和农民的社会基本结构,新贵族、新兴的工商业者、工厂主日益膨胀壮大。这些经济地位日益稳固的有产者们,急于在行为和举止方面向上流社会看齐,海滨休闲即是一例。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法定假日逐渐增多,从一般工人到机关职员,都纷纷享有了一定的闲暇时光。而工人工资的稳步上升,使得海滨休闲就有了可能。海滩上,不同等级、不同职业的人们济济一堂,呼吸着同样的空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