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B)(解析版)_第1页
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B)(解析版)_第2页
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B)(解析版)_第3页
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B)(解析版)_第4页
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B)(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B)考试时间:2024年11月13日考试用时: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公东征后在战略要冲设置隶属中央地方军政机构,“诸‘侯'”作为周王派遣到地方政区的主官,需要接受中央任免与监督。三卿等地方封国的主要官僚,由中央直接任命。这表明()A.周初君主专制制度初步建立起来B.内外服制度有利于对地方的管理C.周公创立分封制协调了央地矛盾D.周初央地关系带有中央集权属性【答案】D【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在战略要冲设置隶属中央的地方军政机构,分封诸侯到地方,中央直接任命地方封国的主要官僚,这些措施加强了西周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带有中央集权属性,D项正确;君主专制制度确立是在秦朝统一后,排除A项;内外服制度为商朝地方管理制度,排除B项;材料除了提及分封诸侯,还提及在战略要冲设置隶属中央的地方军政机构等加强对地方管控的举措,“分封制协调了央地矛盾”不能完整概括题干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2.《魏书·官氏志》记载,天赐二年(405年),“又制诸州置三刺史,刺史用品第六者,宗室一人,异姓二人,比古之上中下三大夫也。郡置三太守,用七品者。县置三令长,八品者”。据此可知()A.中央官员的选拔存在出身等第的限制B.地方行政管理实行州、郡、县三级制C.曹魏政权通过笼络士族势力维护统治D.设刺史利于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中国)。材料中关于州设置刺史、郡设置太守、县设置令长的表述,可以得出地方行政管理实行州、郡、县三级制,B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地方官员的设置情况,而非中央官员的选拔,排除A项;材料中未提及曹魏政权,且时间是天赐二年(405年),此时是北魏时期,并非曹魏,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刺史对地方官员监察职能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3.《文献通考》记载:“唐初,始合中书、门下之职,故有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其后又置政事堂,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中书、门下始设立于唐朝B.设政事堂出于分权制衡需要C.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D.三省制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据材料“……其后又置政事堂,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书、门下两省有争议不决的事务,两省官员在政事堂讨论决定,这反映的是政事堂设立的直接目的在于协调中书、门下长官之间的决策矛盾,这说明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C项正确;中书省是两汉时期基本形成,门下省是晋朝首先建立的,南北朝依然沿袭,晋朝时期三省制度基本建立起来,A项“始设于”表述有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设政事堂设立的直接目的在于协调中书、门下长官之间的决策矛盾,并非出于“分权制衡”的需要,排除B项;材料强调三省制下“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设政事堂来协调,D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4.《吕氏乡约》中有“罚式”篇,其规约如下:“犯义之过,其罚五百…不修之过,及犯约之过,其罚一百…凡轻过,规之而听,及能自举者,止书于籍,皆免罚。”据此可知,《吕氏乡约》()A.具有外在强制性 B.注重宣讲圣谕C.以道德教化为主 D.深受理学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引文大意是:违犯道义的过失,处罚五百文……不注重修身的过失,以及触犯乡约的过失,处罚一百文……凡轻微过失,规劝能听,以及能自我检举者,仅记在册,均免于处罚。“罚式”篇规定了违反乡约的处罚,表明乡约内容具有外在强制性,A项正确;注重宣讲圣谕是明清时期乡约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违反乡约的处罚,未提及乡约中的道德规范,不能得出“以道德教化为主”,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乡约中有“理”“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等与理学相关的内容,不能得出“深受理学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5.中原王朝对西南边疆的统治制度,经历了从“羁之治”“土司制度”到“改土归流”的三个过程。对此,以下说法准确的是()A.改土归流政策始于清乾隆时期B.土司制度弱化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设西域都护府是其中重要一环D.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制度的更替,体现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日益加强,即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势,D项正确;雍正时期在西南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排除A项;土司制度跟羁縻制度相比,加强了边疆管理,排除B项;西域都护府在西北,排除C项;故选D项。6.谭嗣同在《仁学》中从两个方面批驳荀子:一方面,荀子败坏孔门的民主之道,将中国引向君主专制的道路;另一方面,荀子在臣子中开启了乡愿的不良风气,配合君主专制式政治,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他的意图在于()A.托古改制以减少变法阻力B.将荀子塑造为君主专制的始作俑者C.宣扬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D.维护孔子形象以巩固儒学正统地位【答案】A【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谭嗣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谭嗣同评判荀子违背孔子的民主主张,将中国引向君主专制。把民主之道归于孔子,这是在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民主,为推行维新变法创造条件,体现“托古改制”的意图,借助孔子的名义可以减少变法的阻力,A项正确;“将荀子塑造为君主专制的始作俑者”“宣扬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都只是手段,根本目的是推动变法,排除B项、C项;谭嗣同宣称孔子主张“民主”,目的是借孔子宣传民主、减少变法阻力,谭嗣同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真正认可的是西方民主思想,要评判封建儒学,而非维护儒学正统,排除D项。故选A项。7.晚清官员刘锡鸿在官场上是“极顽固之旧学派”,处处与“颂美西法”的郭嵩焘为难,甚至在公堂上“擅拳掳袖”地要打倒郭嵩焘。而私下里他却感叹西方议会“合众论以择其长,斯美无不备”。这可以折射出()A.晚清官员具有两面性 B.晚清社会转型的艰难C.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 D.向西方学习逐渐深化【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题干中描述了刘锡鸿在公开场合表现出顽固反对西方的态度,而在私下里却对西方议会制度表示赞赏。这种公开与私下态度的矛盾,直接反映了晚清官员在面对西方文化和制度时的两面性,侧面反映出当时朝廷或社会主流对西学抵制态度,折射出晚清社会转型的艰难,B项正确;“两面性”是材料直接反映的,是表象,不是本质,排除A项;顽固派成员私下是认可西方的,排除C项;材料与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8.如图是1916年6月12日,马星驰在《新闻报》上发表的一幅漫画。画面中,一列火车已脱离轨道,两组人员正齐心协力,将一面写有“中华民国”的大旗和两面五色旗插在火车头上。对此,以下说法准确的是()A.作品主旨在于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B.二次革命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C.漫画体现了国人对民主政治的期待D.铁轨弯曲表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6年(中国)。根据材料“1916年”“《当局今后之责任》……两组人员正齐心协力将一面写有‘中华民国’的大旗和两面五色旗插到火车头上”可知,画面中众人齐心协力将代表国家的旗帜插在火车头上,而火车脱离轨道偏离了正轨,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华民国经历了1916年初期的袁世凯复辟等重大政治事件之后,中华民国的民主政治体制受到冲击,在漫画中火车脱离轨道可能暗示这个情况,而“两组人员正齐心协力,将一面写有‘中华民国’的大旗和两面五色旗插在火车头上”其中的“人员”应当指的是当时支持民主制度的国民,由此可知,作者希望火车朝中华民国建立时的民主共和轨道前进,因此漫画的寓意是对实施民主政治的期盼以及呼吁政府实现民主政治是反映作者希望国民们通力合作,维护民国民主政体的期望,C项正确;1916年3月23日,袁世凯发布退位文告,宣布取消帝制,与材料时间不符,而且漫画的主旨是对实施民主政治的期盼,A说法与其主旨不符,排除A项;二次革命发生于191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铁轨弯曲”表明作者预见到民主政治历程艰难,而非政党政治名存实亡,排除D项。故选C项。9.1928年,上海《民国日报》刊文指出:“日方受中美新约打击,日使馆方面极感处境恶劣,并因英将继美而对华示同一态度…日本有陷于孤立之虞。”材料可用以说明()A.“济南惨案”发生使日本陷于孤立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日趋激烈C.英美在反对日本侵略中国上达成一致D.《中美关税条约》签订推动日本妥协【答案】D【解析】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28年(中国)。材料所述与国民政府争取关税自主有关。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两项主要内容之一。1928年,国民政府首先与美国签订了新的《中美关税条约》,也即材料所述“中美新约”。英国也表示愿意与中国改订新的关税条约,也即材料所述“英将继美而对华示同一态度”。美英的态度促使日本妥协,也即材料所述“日方受中美新约打击”“日本有陷于孤立之虞”。到1930年,日本也终于同意了《中日关税协定》。可见《中美关税条约》签订推动日本妥协,D项正确;材料所述与国民政府争取关税自主有关,与“济南惨案”关系不大,排除A项;美、英同意与中国改订新的关税条约,体现列强放弃了一些在华特权,而非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争夺,排除B项;材料本意是英美都同意与中国改订新的关税条约,而非都反对日本侵略中国,且此时日本尚未大规模侵华,排除C项。故选D项。10.如图是1949-1960年《人民日报》中“一边倒”一词的使用频率。对此的合理解释是()①新中国成立伊始,需要明确自己的外交政策,故1949年的使用频率较高②1957年有效篇数较高,这与苏联扼杀“布拉格之春”后人们的质疑有关③1960年该词的使用频率升高,表明中苏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④1952年以后该词有效篇数呈下降趋势,表明“一边倒”政策逐渐被弱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时空是1949-1960年(中国)。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伊始,鉴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实行“一边倒”的政策,故1949年“一边倒”使用频率较高,①正确;1952年以后该词有效篇数呈下降趋势,表明“一边倒”政策逐渐被弱化,④正确;B项正确;“布拉格之春”的时间是1968年,②错误,排除A、C项;1960年中苏交恶,③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1.亚里士多德确信:“政体随人民性格的高下而有异,必须其性格较高而后可以缔造较高的政治制度。”因此,“邦国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教育应从体育入手,应从影响孩子“基因”的要素抓起,因为“躯体先于灵魂”。这表明亚里士多德()A.重视体育对政治革新的作用B.试图完善古罗马的政治体制C.认识到希腊寡头政治的弊端D.忽视地理环境对政体的影响【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欧洲)。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亚里士多德认为政体与人民性格相关,而邦国忽视教育政制必将毁损,并且强调教育应从体育入手,因为躯体先于灵魂。这表明他重视体育对于塑造人民性格进而对政治革新的作用,A项正确;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的理论主要针对古希腊的政治体制,而非古罗马,排除B项;文中未提及希腊寡头政治的弊端,主要强调的是体育、教育与政体的关系,排除C项;文章中根本没有涉及地理环境对政体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2.1244年,在召集意大利城市代表参与帝国议会时,皇帝菲特烈二世完整地使用了罗马法“关涉全体之事,须得全体同意”这句格言;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在召集议会的令状中也直接使用了这一格言,要求城市和郡代表参与议会。这表明()A.议会的出现限制了西欧专制王权发展B.罗马法成为后世反对专制统治的工具C.罗马法复兴推动了中世纪议会形成D.西欧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民族国家【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材料中1244年皇帝菲特烈二世使用罗马法格言召集意大利城市代表参与帝国议会,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使用这一格言召集议会代表。这表明罗马法中的理念对中世纪议会的召集等有推动作用,即罗马法复兴推动了中世纪议会的形成,C项正确;1244年和1295年时,西欧还处于中世纪,当时专制王权尚未完全发展起来,而且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罗马法格言对议会召集的影响,并非议会对专制王权的限制,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在召集议会时运用了罗马法的格言,并没有体现罗马法成为反对专制统治的工具,此时还未到反对专制统治的阶段,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西欧专制王权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变的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3.路德说:“上帝是一位我们希望从他得到一切益处并且在需要之时随时得着帮助的神…信心与上帝是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凡你的心所依附,所依赖的才真是你的上帝。”这表明,路德()A.以神学方式认可了个人主义B.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C.鼓励人们通过致富实现救赎D.强调上帝权威至高无上【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德国)。根据材料“上帝是一位我们希望从他得到一切益处并且在需要之时随时得着帮助的神…信心与上帝是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凡你的心所依附,所依赖的才真是你的上帝。”可知,路德以神学方式认可了个人主义,体现了人文主义,A项正确;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鼓励人们通过致富实现救赎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B、C项;路德的言论强调的是个人对于自我救赎的作用,而非上帝的至上权威,排除D项。故选A项。14.《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第110条提出,“……此外,双方的所有犯人,不论穿长袍的或是佩剑的,都应按照条款规定的方式予以释放,或根据各军队的将军之间协议,并得皇帝陛下认可的方式予以释放。”这体现了国际法所主张的()A.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B.保障人权原则C.对违约国集体制裁原则 D.国家主权原则【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不论穿长袍的或是佩剑的,都应按照条款规定的方式予以释放”,这体现了对人权的保护,B项正确;材料只提及对战俘如何释放问题,没有涉及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排除A项;此条款也未表明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原则,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人权,而非国家主权,排除D项。故选B项。15.瑞典前财政部长曾用“大黄蜂”来比喻“福利国家”模式。北欧国家就像大黄蜂,其中吃福利的人口,就像大黄蜂的身体;而干活的人口,则像那又薄又小的翅膀。按照常识,大黄蜂是飞不动的,但事实正好相反。该比喻意在说明()A.福利国家缩小了贫富差距B.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国家负担C.平等和效率之间很难兼顾D.高福利并不一定意味着低效率【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北欧国家就像大黄蜂,其中吃福利的人口,就像大黄蜂的身体;而干活的人口,则像那又薄又小的翅膀。按照常识,大黄蜂是飞不动的,但事实正好相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瑞典前财政部长用“大黄蜂”比喻“福利国家”模式,吃福利的人口像大黄蜂的身体,干活的人口像薄小的翅膀,但大黄蜂却能飞动,这意在说明高福利并不一定意味着低效率,D项正确;题干中未涉及贫富差距的问题,这个比喻主要是关于福利国家中福利人口和干活人口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而非贫富差距,排除A项;如果是强调过度社会保障加重国家负担,那么按照比喻应该是大黄蜂飞不动才对,但事实是大黄蜂能飞动,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及平等和效率兼顾的问题,主要是在探讨福利国家模式下高福利与效率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小题共4小题,共55分。16.【科举取士与文官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伏尔泰的中国情结人所共知,对科举制度自然也是大为推崇,他盛赞“人民很难想象有比它更好的政府…这个政府的成员只有经过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能被录用”。而素有“欧洲孔夫子”之称的魁奈,其著作《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的第三章“实体法”第三节,就是以“中国官吏”为题,介绍了中国官员的选拔方式、所担负的职责以及奖惩制度。他认为,中国人须经科举考试取得官职,所以其官吏都是有学问的,“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而科举制度倡导平等,以至于“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摘自李永强、马慧《论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材料二英美两国不仅最早创设了文官制度,而且其文官制度更具典型性。特别是在一个多世纪的演进中,英美两国的文官制度逐渐形成了一些带有共性的基本特征。自1870年英国以枢密院令形式宣布“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官职”以后,其次长以下的所有政府官员,几乎都是通过考试录用的。在英国改革的启迪下,为了进一步解决政府的频繁更迭和政治震荡,1877年,美国总统发布命令,禁止联邦文官在政治性组织中担任职务。近代以来,伴随政府职能和权力的扩大,特别伴随社会诱惑的增多,英美两国也越来越重视官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英美两国都特别强调,由于其承担公职的特殊性,文官不仅要遵守国家所颁布的有关官员纪律的法律法规,而且还必须自觉地遵守不成文的“荣誉法典”职业道德。——摘编自石庆环、王铭《论英美两国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成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伏尔泰等人推崇科举制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英、美文官制度所呈现出的共同特征。【答案】(1)原因:启蒙思想的影响;西方的选官制度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科举制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利于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和政府行政效率。(2)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政治中立;重视官纪官风与道德建设;文官常任;服从政务官领导,忠实执行政策;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完善文官的保障体系。【解析】【小问1】本题是材料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法国。原因根据材料一“这个政府的成员只有经过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能被录用”“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而科举制度倡导平等,以至于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可得,科举制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利于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根据一“以中国官吏为题,介绍了中国官员的选拔方式、所担负的职责以及奖惩制度。他认为,中国人须经科举考试取得官职,所以其官吏都是有学问的”可得,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和政府行政效率;结合所学伏尔泰所处时代特征可得,启蒙思想的影响;西方的选官制度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小问2】本题是材料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美国。共同特征根据材料二“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官职,以后,其次长以下的所有政府官员,几乎都是通过考试录用的”可得,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根据材料二“美国总统发布命令,禁止联邦文官在政治性组织中担任职务”结合所学英国文官制度可得政治中立;根据材料二“英美两国也越来越重视官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英美两国都特别强调,由于其承担公职的特殊性,文官不仅要遵守国家所颁布的有关官员纪律的法律法规,而且还必须自觉地遵守不成文的荣誉法典职业道德”可得,重视官纪官风与道德建设;结合所学西方文官制度的内容可得,文官常任;服从政务官领导,忠实执行政策;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完善文官的保障体系。17.【币制改革与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3年春,南京国民政府“废两改元”确立了以银元为国币本位单位的新的银本位制,但纸币的发行和流通仍未统一。在南京“废两改元”之前,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先后放弃了银本位制度,世界银价的波动,对于国内货币币值的稳定影响极大。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在政治上确立了它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但出于排斥异己和巩固其政权统治的目的和需要,仍连年发动内战,再加上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华北的疯狂入侵,导致其军费开支一直居高不下,急需要强有力的国家财政支持。——摘编自陈新余《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述评》材料二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实行币制改革: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并规定其他发行银行原有流通市面的钞票,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凡手中持有的银币或生银应到指定银行兑换;确立法币外汇本位制,改革后的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到1936年底,法币的国币地位得以确立。——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进行评价。【答案】(1)背景: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废两改元后,币制依然混乱;经济大危机(或世界银价波动)冲击国内经济秩序;国民政府军费开支巨大,急需财政支持。(2)评价:积极:实现了币制的统一;有利于抑制白银外流,维护金融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抗日战争准备了条件。消极:加强了国民政府对金融的控制和垄断;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增强;埋下了通货膨胀的祸根。【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国。背景:法币改革在国民政府主持下进行,重要背景是国民政府统治的确立,据材料一“南京……政府……确立了它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并结合所学可得出,1928年底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废两改元’确立了以银元为国币本位单位的新的银本位制,但纸币的发行和流通仍未统一”得出废两改元后,币制依然混乱;据材料“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先后放弃了银本位制度,世界银价的波动,对于国内货币币值的稳定影响极大”得出经济大危机(或世界银价波动)冲击国内经济秩序;据材料“军费开支一直居高不下,急需要强有力的国家财政支持”得出国民政府军费开支巨大,急需财政支持。【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国。评价:从积极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分析。积极:据材料“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法币的国币地位得以确立”得出实现了币制的统一;据材料“凡手中持有的银币或生银应到指定银行兑换”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币改革实行白银国有,有利于抑制白银外流;据材料“确立法币外汇本位制,改革后的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并结合所学可知,币值统一和对外汇价稳定有利于维护金融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根据时间信息可知,法币改革发生在日本全面侵华的前夕,为抗日战争准备了条件。消极:结合所学,在法币改革后,货币发行权控制在国家银行手中,而全国的金银通过与法币的兑换,又集中到国家银行手中,故通过法币政策,国民政府积聚起了巨大的财富,加强了国民政府对金融的控制和垄断;据材料“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得出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增强;结合所学,国民政府在财政困难时,用发行钞票来弥补财政赤字,发行了过量的货币,引起法币贬值,埋下了通货膨胀的祸根。18.【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宪章》为英国普通法发展奠定了基石,使得后来的普通法系能够与大陆法系相媲美。以下为《大宪章》部分内容节选。1由二十五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可联合全国人民共同使用权力,来否决国王的命令2伦敦等城市,“拥有自由与自由习俗”;“英国臣民及其子孙后代”,“充分而全然享受《大宪章》所述的各项自由、权利与特权”3禁止“强取”五谷、酬劳、车辆马匹、林木;“未经国民一致同意”,国王不可以任意征税4任何自由人,如果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审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5法庭只能根据法律来裁决案件,而非依照国王或其他人的意愿——摘编自1215年英国《大宪章》材料二在大陆法系,司法工作是一个官僚职业,法官被定位为职员、公务员;法院作用狭窄、机械而又缺乏创造性。而生活在英美法系国家的人们,对于法官是熟悉的。在他们看来,法官是有修养的人,甚至有着父亲般的慈严。英美法系国家有许多伟大的名字属于法官:科克(coke)、曼斯菲尔德(Mansfield)、马歇尔(Marshall)、斯托里(story)等等。如果出任州最高法院或联邦法院系统的法官,那他的名字更会是家喻户晓,他的观点将引起报界的关注,并受到法律杂志的分析和评论。总之,他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摘编自陈洪涛《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法官素质之考察》(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宪章》的主要原则,并结合所学分析《大宪章》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不同之处。【答案】(1)主要原则:王权有限;保卫自由;程序正义;保护私有财产;法律至上。(任答三点)意义: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奠定了英国宪法乃至整个普通法发展的基石;确立的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等原则,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民主法治建设。(2)不同:法律基础不同:英美法系以英国法律为基础;大陆法系以罗马法为基础;法律渊源不同: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法官权限不同:英美法系法官不仅适用法律,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创造法律;大陆法系法官只能适用法律而不能创造法律。法律结构不同:英美法系很少制定法典,法律体系不够完整;大陆法系中法典构成了法律体系结构的主干,法律体系比较完整。诉讼程序不同:英美法系的诉讼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辩护人和代理人为重心,法官只是双方争论的“仲裁人”,不参与争论,具有抗辩程序的特点;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重心,突出法官职能,具有纠问程序的特点。(任答三点)【解析】【小问1】本题是材料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英国。主要原则:据材料“由二十五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可……否决国王的命令”“国王不可以任意征税”“法庭只能根据法律来裁决案件,而非依照国王或其他人的意愿”得出王权有限;据材料“享受《大宪章》所述的各项自由、权利与特权”得出保卫自由;据材料“任何自由人,如果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审判,皆不得被……加以……损害”得出强调判决过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也即程序正义;据材料“不得……没收其财产”得出保护私有财产;据材料“法庭只能根据法律来裁决案件”得出法律至上。意义:结合所学,《大宪章》限制国王权力,保障封建主的特权,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据材料“《大宪章》为英国普通法发展奠定了基石”并结合所学可知《大宪章》奠定了英国宪法乃至整个普通法发展的基石;结合所学,《大宪章》确立的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等原则,对英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以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产生了重要影响,进而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民主法治建设。【小问2】本题是材料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西方。据材料“在大陆法系,……法官被定位为职员、公务员;……而生活在英美法系国家的人们,……法官是有修养的人,甚至有着父亲般的慈严。”并结合所学可知,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法官权限不同:英美法系法官不仅适用法律,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创造法律;大陆法系法官只能适用法律而不能创造法律。此外还可以结合所学从法律基础、法律渊源、法律结构、诉讼程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19.【制度选择与制度改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指出:“西方民主理论关于民主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