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课时作业26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上海师范高校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B)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见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解析:抓住题干中“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学,鸦片斗争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故B项正确。2.(2024·邯郸模拟)“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在19世纪后期的中国风头甚健,洋务派以“体用”“本末”的关系来努力论证中西文化可以相容,能够互补,极力证明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接受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朝气。洋务派极力宣扬“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根本目的是(B)A.调和中西文化冲突 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C.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D.遏制革命形势发展解析:19世纪60年头由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为了挽救清政府危局,洋务派开展了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洋务运动,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并不是调和中西文化冲突,故A项错误;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是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故C项错误;遏制革命形势发展是洋务运动的干脆目的,不是根本目的,故D项错误。3.曾国藩说:“余以为欲制(夷)人,不宜在关税之多寡、礼节之恭倨上着眼。……吾辈着眼之地,前乎此者,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为下手工夫。”曾国藩这段话旨在(A)A.用外交的挫败来宣扬内政改革的必要性B.主见处理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C.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D.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为“欲求自强之道”,即通过“修政事、求贤才”,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改革内政以挽救政治危机,反映出其次次鸦片斗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地主阶级代表曾国藩用外交的挫败来宣扬内政改革的必要性,故A项正确。4.(2024·汕头高三模拟)近代西方思想家激励各种社会团体结党营私、相互制衡,以此削减权力的滥用。晚清学者在介绍西方政治理论时却强调广开言路、通上下之情、臣民一体、全国团结与整合。这种差别说明近代中国(B)A.皇权至上思想根深蒂固B.解决民族危机成为迫切任务C.各种政治力气更为团结D.保留君主制度符合时代须要解析:依据材料“晚清学者在介绍西方政治理论时却强调广开言路、通上下之情、臣民一体、全国团结与整合”,介绍西方政治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故而强调君民同心,团结一样,故B正确。5.1895年,康有为发表《孔子纪年说》一文,仿照西洋的“公元纪年”,正式提出孔子纪年。1903年,出身经学世家的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年说》,指出:“若康梁辈……借保教为口实,故用孔子降生为纪年;吾辈以保种为宗旨,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这一现象表明当时(C)A.维新变法促进了新学旧学之争B.民主革命受制于传统意识形态C.国人的民族主义观念渐渐发展D.西学传播遭到学问分子的抵制解析:刘师培和康有为很明显并不是新旧学之争,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而非革命派,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从“保教”到“保种”,这从侧面折射出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族主义在不断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中西文化冲突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6.(2024·四川高三“联测促改”活动试题)孙中山在1905年要求其次国际执行局接纳其党时强调:“接受机器生产,但防止欧洲已经发生的一个阶级剥夺另一个阶级的状况”“使工人阶级不必经受资本家剥削的苦痛”。由此可见,他(A)A.追求有别于欧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形态B.试图努力将同盟会改造为社会主义政党C.认为实现民生主义必先废除资产阶级剥削D.认为实现民生主义比民族民主革命更重要解析:据材料“接受机器生产,但防止欧洲已经发生的一个阶级剥夺另一个阶级的状况”“使工人阶级不必经受资本家剥削的苦痛”得出孙中山追求有别于欧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形态,故A项正确。7.“他们不再热衷于探讨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究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给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行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C)A.主见维新变法B.坚持“中体西用”C.提倡民主科学D.宣扬马克思主义解析:材料没有体现改良主义,故A项错误;材料跟民主有关,故不是洋务派,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不是后期宣扬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8.(2024·蚌埠调研)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指出,“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确定完备的文明”,他还指责“中国文人”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这表明他(A)A.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沟通融合B.反对西方文化侵蚀中国传统文化C.摒弃传统文化全盘汲取西方文化D.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相识相一样解析:依据材料得出辜鸿铭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沟通融合,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辜鸿铭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沟通融合,而不是反对西方文化侵蚀中国传统文化,更不是全盘汲取西方文化,故B、C两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相识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确定否定与确定的倾向,故D项错误。9.(2024·合肥模拟)1919年10月,沈仲九在《五四运动的回顾》中指出:“前清时候的学生也有做革命事业的,但他们都是离了学生的地位,而且是个人行动的,若用学生的资格,大家联合起来,去做关系国家社会的事业,是没有的。”这一改变主要缘于(C)A.学生社会地位的提高B.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C.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D.学生社会责随意识增加解析:学生社会地位在1919年前后并没有显著的改变,故A项错误;清政府的统治在1912年就已经被推翻,故B项错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青年学生的民族民办法识极大增加,起先实行联合的方式去谋求国家独立与民族富强,故C项正确;这一时期,虽然学生的社会责随意识的确增加,但究其根本缘由,则还是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故D项错误。10.1915~1918年间,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大力宣扬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时,梁启超、梁漱溟、马一浮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要反思西方文化,重新相识中国文化。这说明(C)A.“尊孔复古”逆流再次出现B.封建礼教遗毒仍根深蒂固C.新文化运动思想内涵丰富D.学者混淆先进与落后界限解析:重新相识中国文化并不代表“尊孔复古”,也不是封建礼教遗毒,故A、B两项错误;伴随着陈独秀等人对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推崇和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梁启超等人反思西方文化,主见重新相识中国文化,使得人们对于东西方文化的相识更加深刻,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内涵,故C项正确;东西方文化的区分并非先进与落后的差别,并不是西方文化先进、中国传统文化落后,故D项错误。11.(2024·清华高校附中月考)胡适在出版于新文化运动高潮期间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指出:“孔子论学问注意‘一以贯之’,注意推论,原来很好。只惋惜他把‘学’字看作读书的学问,因而造成某些‘流弊’。”这表明(D)A.旧道德与新文化势同水火B.西学已占据文化主流C.传统思想的继承困难重重D.学者检讨儒学的得失解析:通过题干中胡适对孔子论学问的评价结果是“造成某些‘流弊’”,可知其对旧道德并不是一味地反对或排斥,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西学”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是对孔子学问观的反思,没有涉及对传统思想的继承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是对孔子学问观的反思,即胡适通过对孔子学问观的论述来检讨儒学的得与失,故D项正确。1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全国有大小政治组织300多个,它们信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权威主义、三民主义等各种主义。这种现象反映出(D)A.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B.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C.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定选择D.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增加解析:材料“全国有大小政治组织300多个”“信奉无政府主义……各种主义”反映出当时救亡图存成为社会的主流,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增加,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不同的“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不是政治势力的角逐,故A项错误;B、C两项材料均未体现,解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时间王韬的主要活动1849年受英国传教士邀请,入英人所办墨海书馆工作1862年因上书太平天国一事被清廷发觉并追缉,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亡香港。滞港期间,帮助英华书院将十三经译为英文,兼任香港《华字日报》主笔1867年漫游法英等国,应邀前往牛津高校、爱丁堡高校作学术演讲1874年在香港集资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1879年应日人邀请,前往日本考察四个月,写成《扶桑游记》1886年主持上海格致书院,推行西式教学1894年孙中山拜见王韬,王韬为孙中山修改《上李傅相(李鸿章)书》材料二由本以治末,洋务之纲领也。欲明洋务必自此始。——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材料三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足够,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摘编自王韬《纪英国政治》(1)依据材料一,说明王韬生活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其主要贡献。(8分)(2)概括材料二观点并作简要评价。(6分)(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王韬的思想发生了什么改变?并结合材料一,指出其缘由。(6分)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严峻;洋务运动开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学东渐”。贡献:传播西方思想,促进中西文化沟通,推动社会变革。(2)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评价: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不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3)改变:由主见“中体西用”到主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缘由:对西方社会的了解,使王韬相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本缘由是政治制度问题。14.(2024·上饶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宣扬“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将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兴起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格者,三纲之说为之也。缘此而生清规戒律之道德名词,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子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摘编自陈独秀《一九一六年》(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学问,指出儒家学派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含义,并结合史实说明汉代新儒学是如何“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将来”的。(8分)(2)分析材料一、二对儒家学派的相识有何异同点,并结合所学学问评析陈独秀的思想观点。(12分)答案:(1)核心价值观:“仁”和“礼”。含义:“仁”就是“仁者爱人”,广泛理解和爱护他人;“礼”就是“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劳动技术教学计划例文
- 药店药品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暑假学习计划安排
- 2025幼儿园实习计划范文
- 2025年新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 时间频率计量标准器具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
- 促销台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本
- 体外震波碎石机相关行业投资方案
- 2025年月医院企划部工作计划
- 2025年有关护理工作计划例文
- 梅毒诊疗指南(2014版)
- GA 172-2014金属手铐
- 医学医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培训课件
- SQL Server 2000在医院收费审计的运用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全册)
- 工程临时用工确认单
- 简约清新大气餐饮行业企业介绍模板课件
- 氮气窒息事故案例经验分享
- 某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书
- 厂房租赁合同标准版(通用10篇)
- 《教育心理学》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