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后作业(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安徽省巢湖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后作业(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安徽省巢湖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后作业(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安徽省巢湖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后作业(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安徽省巢湖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后作业(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巢湖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后作业(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书写:将勉励自己珍惜时间的句子抄写下来,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

A.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B.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课文《伯牙鼓琴》中体现伯牙琴技高超的句子是:“善哉乎鼓琴,巍巍乎________”“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由于伯牙、锺子期二人的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

(2)古诗犹如一幅水墨画:“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这画中描绘的是急雨之景;古诗犹如一幅山水画:“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这画中展现的是黄河气势;古诗犹如一幅生活场景画:“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这画中表现的是归乡游子的怅然。

(3)爱国之情是涌动在中华儿女血液中最真挚的感情。爱国名将邓世昌痛击日寇,他“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的爱国精神令人动容;文学家鲁迅曾呼吁大众“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也要记得陆游的“位卑__________”,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2).文章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离不开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请填写画出下面的句子是对人物哪一方面的描写?

(1)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______

(2)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_________

(3)伯父笑着说:“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_________

(4)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_________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要做“竹石”一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4).课内积累填空。

(1)中华自古多义士,“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郑燮的坚韧;“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王维的真心;“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是苏轼的豪情,“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是刘禹锡的气概。

(2)中华文字多智慧,“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启发我们要虚心接受批评;“__________,近山识鸟音。”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让我们懂得节约;“________,日日新,________”勉励我们要不断变革创新。

(3)爱国是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陆游临终前嘱咐儿子:“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的呐喊,林升用“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来表现自己因担忧国家命运而产生的忧伤之感。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我们要做“梅花”一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三门记》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颊楷书的代表作之一。B.文天祥曾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查资料、向别人请教来解决。D.“为是其智弗若与”“孰为汝多知乎”中“为”的意思都是“因为”。2).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B.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聚精会神,倾注了毕生的精力。B.端午节,六1班的同学独出心裁,表演了一幕历史剧《屈原》。C.雾气缭绕的海面上居然出现了一座城市的影子,真是不可思议。D.诵读红色诗词,我仿佛走进了那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岁月。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渔夫的额头上刻满了一道道深深的沟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把词语和“异”的意思相对应的用线连起来。

分开

惊异

不同的

离异

另外的,别的

异乡

特别的

奇才异能

奇怪

异己2).将成语和与它意思相关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三顾茅庐

希望

如坐针毡

真诚

柳暗花明

不安

口若悬河

知音

高山流水

善辩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

)村前有条小河,河上有座小桥。

(

)我爱家乡的山,我爱家乡的水,我爱家乡的小桥。

(

)我家在南方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里。

(

)人们来来往往,十分方便。

(

)小桥是用一块长的条石铺成的。2).句子排序

(

)他心里顿时高兴起来。

(

)王吉文仔细一看,原来是师长。

(

)他正在想着,忽然看见远处出现一簇人影。

(

)马上坐着两个人,牵马的那个人肩上背着两枝步枪,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搀着一个病号。

(

)但是这伙人走到跟前,他却失望了。

(

)人影近了,还有一匹马。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判断题(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鼎”字第九笔的笔画名称是“竖折”。(

)

2.“章、蒸、哼”这三个字的读音都是后鼻音。(

)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画线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

4.“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中的菊枝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古诗文阅读。湖上[宋]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1.第一句一个“__________”字能看出黄莺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2.“草长平湖白鹭飞”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习作表达。

热情似火的六月,我们即将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回顾小学生活,你的记忆中一定会浮现出一道道难忘的风景,也许是校园美丽的景色,也许是老师亲切的关怀,也许是父母的深情鼓励……请你以“记忆中的那道风景”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2.文字通顺,书写认真规范。3.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课外阅读。多想一步ㅤㅤ①对于生活中衣、食、住、行的种种现象,人们常因为熟视无睹,而难于发现其中的奥秘。事实上,你只要能留心,并比别人多想一步,就往往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ㅤㅤ②斐塞司博士总是在午饭后坐在门前晒会儿太阳。一只母猫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儿。随着阳光的转移,每隔一段时间母猫便会醒过来,伸伸懒腰,踱到另一块有阳光的地方,接着打盹儿。猫的这些举动唤醒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心。

ㅤㅤ③猫为什么喜欢待在阳光下呢?是光和热,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对,是光和热。猫喜欢待在阳光下,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那对人呢,对人是不是也同样有益?这个想法在斐塞司的脑子里闪了一下。

ㅤㅤ④就是这么一闪,成为闻名世界的日光疗法的引发点。不久,日光疗法在世界上诞生了。

ㅤㅤ⑤如果我们家的院子里面也有这么一只睡懒觉的猫,我们也看到它一次次地趋近阳光,我们是不是能想到这些呢?或许想,这猫真会享受,不但长时间地睡,而且还喜欢睡在阳光下;或许想,这猫该产小猫了,怎么还不产呢……或许什么也不想。

ㅤㅤ⑥生活中的许多“金点子”也是源于多想一步的。厦门市民马达经常在风光旖旎的环岛路上跑步锻炼,跑过会展中心,跑过椰风寨,跑过景州乐园……跑着跑着,他思索着:环岛路这么美丽,能不能把它开辟为马拉松赛道呢?能不能在环岛路上举办国际马拉松赛呢?

ㅤㅤ⑦这个想法使这位热心的市民激动不已,他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建议。市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成功举办了“403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和“404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

ㅤㅤ⑧厦门环岛路上跑步锻炼的人并不少,可为什么只有马达想到了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好主意?有些人几乎天天见到猫晒太阳,可为什么只有斐塞司一人发现了日光疗法?可能我们都只是认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比别人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其实在很多时候,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还在于能否比别人多想一步。科学发现如此,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短文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

(2)短文讲述了两个事例,请概括出事例主要内容。

事例一:__________

事例二:__________

(3)你认为两个事例能不能支撑观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

(4)你发现第①自然段和第⑧自然段是什么关系?这两个段可以交换吗?

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疾: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急速猛烈

(1)群马疾驰_____

(2)疾恶如仇_____

(3)疾风知劲草_____

(4)疾苦_____2).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