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 (高频选择题54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 (高频选择题54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 (高频选择题54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 (高频选择题54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 (高频选择题54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九年级下册精选高频考题54题·选择题考点概览考点01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考点02俄国的改革考点03美国内战考点04日本明治维新考点05第二次工业革命考点06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考点07近代科学与文化考点08第一次世界大战考点09列宁与十月革命考点10《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考点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12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考点13罗斯福新政考点14冷战考点15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16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考点17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考点1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1.(2023秋·安徽蚌埠·九年级统考期末)19世纪前期,英国人任命的总督颁布了“权利丧失制”,即没有亲生子嗣的印度王公,其土地将收归英国政府所有。该制度(

)A.沉重打击了印度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B.激化了殖民者和印度下层人民间的矛盾C.成为章西女王领导反英起义的原因之一D.严重伤害了印度本土士兵的宗教信仰2.(2023秋·安徽亳州·九年级统考期末)19世纪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下图所示①处应该补充的历史事件是(

)A.克里木战争 B.英法殖民战争C.拉丁美洲独立 D.印度民族大起义考点2俄国的改革3.(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俄国1860年时企业总数130家,工人人数约19550人,到1879年企业总数达420家,工人人数增至62000人,分析导致数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B.生产关系发生变革C.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4.(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进而上升到1898年的3000000人。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四分之三。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废除了农奴制 C.二月革命的胜利 D.新经济政策的推行5.(2023秋·安徽滁州·九年级统考期末)18世纪初和1861年的俄国两次大的改革都是由沙皇推行的,这表明他们(

)A.已无力阻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B.迫于国内矛盾的尖锐化,只得以改革避免革命C.已意识到使国家摆脱落后追赶先进的必要性D.已看到农奴制度是俄国落后的根源6.(2023秋·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布法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这直接导致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缺少(

)A.自由劳动力和市场 B.工业技术和资金 C.先进农具和土地 D.廉价原料和能源考点3美国内战7.(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1861年世界发生许多重大事件,以下属于这一年发生的事件是(

)①南北战争

②印度民族大起义

③俄国农奴制改革

④日本明治维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黑人奴隶制度是罪恶的,下列人物宣布解放黑人奴隶的是(

)①林肯

②亚历山大二世

③拿破仑

④玻利瓦尔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9.(2023秋·安徽滁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最初林肯声称:“我最重要的目标是努力捍卫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1862年,林肯告诉他的内阁,解放奴隶成了“一种军事需要……我们必须解放奴隶,否则我们的力量将会减弱”。上述材料说明(

)A.林肯始终主张必须立即废除奴隶制B.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C.美国南北战争双方的主要矛盾是奴隶制的废存问题D.林肯思想的转变与战争初期北方军队屡屡失利有关10.(2023秋·安徽亳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美国总统林肯于1862年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叛乱州的奴隶制,从法律层面赋予了黑人自由,但是没有叛乱的几个蓄奴州暂不执行该宣言。据此可知,林肯政府的主要目的是(

)A.扭转内战战局B.谋求国家独立C.寻求黑人解放D.确立共和制度考点4日本明治维新11.(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61年4月,美国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B.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C.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是日本历史的转折。D.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12.(2023秋·安徽亳州·九年级统考期末)1857年,美国总统给日本的外交信函以“日本皇帝陛下”开头,美国驻日领事却将信函递交给了德川幕府。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A.外交政策转向亲美 B.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C.幕府权力日趋式微 D.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逐渐瓦解考点5第二次工业革命13.(2023秋·安徽蚌埠·九年级统考期末)1913年,亨利·福特发明一种新的汽车生产模式:一个载着零部件的传送带在一个适当的高度上以一定的速度经过工人。每个工人在传送带旁边的固定位置上从事特定的工作。这种模式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推动手工工场规模扩大 B.促进了蒸汽机普及流通C.消除了劳资之间的矛盾 D.汽车产量大增逐步推广14.(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1876年爱迪生创办第一个工业实验室,1889年贝尔电话实验室成立;1900年通用电气公司工业实验室成立……这些工业实验室将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资金拥有者密切联系起来。这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

)A.将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C.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D.导致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15.(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全境“拼尽全力铺设铁路,为的只是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动员更大规模的士兵奔赴战场”。战争爆发后,技术的进步却让“几千名士兵在几分钟内就可能被机枪扫射殆尽!”对此人类应当吸取的教训是(

)A.反对工业化浪潮 B.反对大国霸凌小国C.坚决抵制恐怖主义 D.科技是一把双刃剑16.(2023秋·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瓦特驯服了地下之火,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爱迪生则以天上之火的形式,用于照明和动力。”这里的“天上之火”所指的新能源是(

)A.煤炭 B.石油 C.电力 D.太阳能17.(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为“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18.(2023秋·安徽亳州·九年级统考期末)1865年,化学家霍夫曼在柏林大学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德国各化学实验室中不断推出有关合成染料等最新研究成果,仅1870―1874年的短短5年中,德国就成立了42家化学公司,到1896年,拥有108家化工股份公司。由此可知,德国(

)A.化工业占据工业生产主导地位 B.学术交流促进了科技发展C.国家实力增强得益于大学教育 D.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考点6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9.(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占家庭总数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收入中只占不到40%的份额,而占家庭总数不到1/4的中、上社会阶层占有国民收入多于60%的份额,这一现象反映出工业革命后(

)A.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B.人民劳动强度普遍提升C.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工人阶级力量迅速壮大考点7近代科学与文化20.(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后,人们发现“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这说明(

)A.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创始人 B.生物进化论的影响巨大C.自然科学推动工业革命发展 D.自然科学促进思想解放21.(2023秋·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我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理解整个自然界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美,是因为这大部分是由选择作用所致”,近代史上这种进步观点最有可能出自于(

)A. B.C. D.22.(2023秋·安徽淮南·九年级统考期末)近代科学与文化成就斐然。下列组合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达尔文——《物种起源》C.巴尔扎克——《战争与和平》 D.贝多芬——《英雄交响曲》23.(2023秋·安徽淮南·九年级统考期末)据记载,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原来是献给拿破仑的,当拿破仑称帝并背离法国大革命理想时,贝多芬把题词改成“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这体现出贝多芬(

)A.维护封建制度 B.倡导平等和人权C.阻碍历史进步 D.崇尚进步和自由24.(2023秋·安徽淮南·九年级统考期末)如果要概括下面的内容,主题应该是(

)文学巨匠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社会图景音乐大师贝多芬——《英雄交响曲》——革命精神美术大家梵高——《向日葵》——热爱生活A.璀璨的近代文化 B.人类文明的开端C.殖民扩张与抗争 D.科技的发展进步25.(2023秋·安徽亳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美国学者指出:“在意大利科学于1633年失去活力以后,科学革命在那一时期的一个特点是科学活动在地理上向北转移,从意大利转到了几个大西洋国家,即法国,荷兰和英国。”能为此提供证据的是(

)A.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泡 B.戴姆勒研制汽油内燃机C.亚当·斯密写成《国富论》 D.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考点8第一次世界大战26.(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九年级历史学习小组绘制漫画“争夺”,你认为造成下图所示“争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德国想要争夺世界霸权 B.英法成为世界殖民霸主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D.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7.(2023秋·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亲身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这段话主要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A.背景 B.过程 C.特点 D.影响28.(2023秋·安徽阜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一战爆发后,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冠冕堂皇地说,英国是为了两个目的而进行战斗的。其一是“履行一项庄严的国际义务”,其二是维护“不能听任强国不顾国际信义蹂躏国弱小国家”的原则;法国总理和参众两院主席则号召法国人民为“拯救文明、自由、法国和欧洲”而战。这些说辞(

)A.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血腥残酷B.企图掩盖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的本质C.激励了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D.表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9.(2023秋·安徽六安·期末)有学者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他们所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自己的非洲。该学者旨在说明一战(

)A.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 B.结束了欧洲的优势地位C.促使亚非拉地区的新发展 D.在客观上引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30.(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一战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在战争中工农业损失严重;德国战败,陷入经济困境。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发展。材料反映了一战(

)A.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B.动摇了欧洲的经济优势地位C.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霸主 D.彻底瓦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31.(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已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再也没有“无主的领土”可供西方国家去“自由”占领了,要想获得更多殖民地,只有依靠自身实力去争夺了,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加速了西欧国家走向衰落 B.属于帝国主义国家争霸战争C.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觉醒 D.最先在英、德两国间打响考点9列宁与十月革命32.(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在列宁看来,饥荒并不由于俄国没有粮食,而是富农拒不把粮食卖给国家,他们用自由贸易的口号和物价的暴涨榨取工人的血汗,把苏维埃政权葬送在经济毁灭的深渊。在若干省份里,富农同其他反革命分子在外国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在粮食战线上向工人国家发动进攻。为此,苏俄(

)A.颁布《土地法令》 B.实施余粮收集制C.采用新经济政策 D.推行农业集体化考点10《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33.(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九年级统考期末)1900年7月,美国又照会列强,重申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实质上,该政策完全是美国政府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以损害中国人民利益为目的的侵华政策。材料点明了“门户开放”政策的(

)A.结构 B.缘由 C.实质 D.要素34.(2023秋·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一个世纪前重塑东亚、太平洋地区新秩序的主要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 B.《国际联盟盟约》C.《九国公约》 D.《慕尼黑协定》35.(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但它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对德国来说,条约极其苛刻,由此激发的复仇主义情绪随着国力的恢复而不断增长。这说明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A.激化了亚太地区的矛盾 B.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计划C.削弱了欧洲世界中心的地位 D.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36.(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巴黎和会上,美国为了实现其国联梦想,以“山东问题”为条件换取日本的支持,致使中美关系迅速滑坡。华盛顿会议上,为了压制日本独占中国,美国采取了援华抑日的政策,中美关系升温。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中国成为获益最大的国家C.国家利益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依据 D.美国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37.(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一战”结束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的奶的人将会同我们达成协议。”这里的“割牛头”和“挤牛奶”的分别是指(

)A.美国和英法 B.法国和美英 C.苏联和英美 D.英国和美法【答案】B【解析】根据“一战结束后”、“德国外长西蒙斯”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牛”指的是德国。“割牛头”比喻想彻底削弱德国的国家即法国;“挤牛奶”比喻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的国家即美英。B项正确;A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D项;苏联未参与巴黎和会。排除C项。故选B项。考点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8.(2023秋·安徽淮南·九年级统考期末)苏联在1934-1935年的机器进口只相当于1931年的十分之一、从1937年起就不再从国外进口锅炉、发电机、化工设备等。这说明(

)A.新经济政策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B.工业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C.农奴制的废除带来新气象 D.一战后西方对苏联限制出口39.(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表格,其内容说明这一时期苏联(

)1928年、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简表项目1928年1940年增幅(%)钢(万吨)4301830326煤炭(万吨)355016600368棉纺织品(亿米)26.7839.5448谷物(万吨)7300955031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突破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40.(2023秋·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农村普遍闹饥荒,迫切要求城市供给他们布匹、靴子、钉子、犁和其他工业品。而工业也衰败不堪:千百个工厂处于半毁坏状态,多数设备破旧得如同废钢烂铁,铁路运输几乎停顿。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展示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为此,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三年国内革命战争中实行的经济政策,是在新经济政策实行之前的政策,排除A项;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是斯大林时期实行国家工业化的措施,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是为解决粮食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实施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41.(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1918年,苏维埃不再允许私人贸易,苏俄的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实施国家提供。1924年5月国家所需粮食和农副产品通过市场收购来完成。苏俄(联)政府政策转变的目的是(

)A.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物质基础 B.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建设道路C.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42.(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对1926~1937年苏联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考点12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43.(2023秋·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其中,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A.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B.实现了国家独立C.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D.推翻了封建统治44.(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列夫·托尔斯泰于1889-1899年完成《复活》,借助这部作品他大力宣扬“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宽恕和爱;印度圣雄甘地强调:“人性的真谛是爱,对一切人都要爱,对压迫者也要用爱来感化他们,而暴力是野兽的本性,使用暴力,只能激起更强烈的仇恨,导致人性沦丧”。这说明两者都(

)A.反对暴力运动 B.主张建立民族国家C.谴责殖民侵略 D.反思一战惨痛教训45.(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由于他的努力,精神运动取代了武装暴动,祈祷取代了枪炮……他建议同伴们身穿手工纺制的土布衣服,作为这支大军的军服。材料中的“他”领导的运动(

)A.表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保特了本民族的独立状态C.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使本国走上了现代化之路46.(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甘地认为,发展手工纺织运动可以使人远离大城市而生活,是对每个人都应从体力劳动中获得生活必需品原则的践行,是印度人民摆脱英国人剥削取得自治的必由路径。这一思想的核心目的是(

)A.发展印度传统经济 B.实现印度自治和独立C.维护现存社会秩序 D.团结合作击败协约国考点13罗斯福新政47.(2023秋·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1933年3月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后来实施的“政府本身直接募工”的新政项目是(

)A.推行“以工代赈”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整顿金融体系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48.(2023秋·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美国有一代人被称为“萧条的一代”,因长期营养不良普遍身材矮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补充兵源时,他们因体质不合格而遭淘汰的高达40%!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一代人经历了(

)A.独立战争 B.奴隶制度 C.自然灾害 D.经济危机49.(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霍莱一斯姆特法令”,再度提高关税,规定对890种商品增加税率,其中包括50种由免税改为征税。这一规定根源于(

)A.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美国扩大国外市场的需求C.经济危机的影响持续加深 D.美国国内失业率持续上升50.(22-23九年级上·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一定时期全部就业人口中有工作意愿而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数字),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观察下图,错误的选项是(

)A.20年代经济繁荣,失业率较低。B.大萧条期间美国失业人口大幅度增长C.新政实施后美国失业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善D.新政实施后美国失业人口总数仍居高不下考点14冷战51.(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出于对苏联扩张和共产主义传播恐惧的加强,美国决心对任何地方出现的所谓共产主义“扩张”进行遏制,并实施对朝鲜和越南的军事干预,但其结果是美国的“过度扩张”和全球战略地位的下降。这意在强调(

)A.美国挑起冷战引发了世界动荡 B.美国成功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C.全球冷战与局部的热战相结合 D.冷战政策最终危害了美国利益考点15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52.(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B.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C.1967年欧洲走向联合,成立欧洲联盟D.赫鲁晓夫的改革直接导致苏联解体考点16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53.(23-24八年级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近年来,中国先后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同时我国也是联合国主要维和摊款国和会费国。这表明我国(

)A.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布局 B.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导力量C.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 D.积极布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考点17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54.(2023秋·安徽淮北·九年级统考期末)支付宝支付、“刷脸”支付、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现大大便捷了人们的生活。这反映出(

)A.传统的支付方式已经被淘汰B.移动电话的使用已十分普遍C.人们的消费观念在不断变化D.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九年级下册精选高频考题54题·选择题考点概览考点01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考点02俄国的改革考点03美国内战考点04日本明治维新考点05第二次工业革命考点06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考点07近代科学与文化考点08第一次世界大战考点09列宁与十月革命考点10《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考点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12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考点13罗斯福新政考点14冷战考点15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16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考点17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考点1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1.(2023秋·安徽蚌埠·九年级统考期末)19世纪前期,英国人任命的总督颁布了“权利丧失制”,即没有亲生子嗣的印度王公,其土地将收归英国政府所有。该制度(

)A.沉重打击了印度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B.激化了殖民者和印度下层人民间的矛盾C.成为章西女王领导反英起义的原因之一D.严重伤害了印度本土士兵的宗教信仰【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殖民者还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规定王公死后若无直系后嗣,其领地就归英国所有成为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之一,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之一,C项正确;英国从印度进口大量棉花,并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也激化了殖民者和印度下层人民间的矛盾,排除A、B项;随着在印度统治的稳固,英国殖民者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排除D项。故选C项。2.(2023秋·安徽亳州·九年级统考期末)19世纪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下图所示①处应该补充的历史事件是(

)A.克里木战争 B.英法殖民战争C.拉丁美洲独立 D.印度民族大起义【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19世纪”结合所学知识,①是印度,1857年爆发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是由印度封建主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发生在北部和中部印度,引发大起义的导火索是密鲁特起义,D项正确;克里木战争一般指克里米亚战争,是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是俄罗斯与英国、法国为争夺小亚细亚地区权利而开战,战场在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亚半岛,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英法殖民战争不属于反对殖民者的战争,排除B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发生在拉丁美洲,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2俄国的改革3.(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俄国1860年时企业总数130家,工人人数约19550人,到1879年企业总数达420家,工人人数增至62000人,分析导致数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B.生产关系发生变革C.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到1879年企业总数达420家,工人人数增至62000人”和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即生产关系发生变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B项正确;当时俄国依然是沙皇专制统治,“民主共和制的建立”说法错误,排除A项;“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1879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开始(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进而上升到1898年的3000000人。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四分之三。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废除了农奴制 C.二月革命的胜利 D.新经济政策的推行【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进而上升到1898年的3000000人。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四分之三。”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项正确;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排除A项;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C项;1921年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排除D项。故选B项。5.(2023秋·安徽滁州·九年级统考期末)18世纪初和1861年的俄国两次大的改革都是由沙皇推行的,这表明他们(

)A.已无力阻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B.迫于国内矛盾的尖锐化,只得以改革避免革命C.已意识到使国家摆脱落后追赶先进的必要性D.已看到农奴制度是俄国落后的根源【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彼得一世即位后,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也意识到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使俄国落后于其他欧美国家而进行改革,表明他们都意识到了摆脱落后追赶先进的必要性,C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封建农奴制,巩固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不符,排除A项;迫于国内矛盾的尖锐化,只得以改革避免革命的是1861年改革,排除B项;彼得一世改革时不但没有意识到农奴制度是俄国落后的根源,反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排除D项。故选C项。6.(2023秋·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布法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这直接导致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缺少(

)A.自由劳动力和市场 B.工业技术和资金 C.先进农具和土地 D.廉价原料和能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可知,19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导致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缺少自由劳动力,限制国内市场扩大,A项正确;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彼得一世法令导致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缺少自由劳动力和市场,不是缺少工业技术和资金,排除B项;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彼得一世法令导致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缺少自由劳动力和市场,与“先进农具和土地”无关,排除C项;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彼得一世法令导致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缺少自由劳动力和市场,没有反映缺少“廉价原料和能源”,排除D项。故选A项。考点3美国内战7.(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1861年世界发生许多重大事件,以下属于这一年发生的事件是(

)①南北战争

②印度民族大起义

③俄国农奴制改革

④日本明治维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①③均发生于1861年,B项正确;1857年发生印度民族大起义,排除AC项;1868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排除D项。故选B项。8.(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黑人奴隶制度是罪恶的,下列人物宣布解放黑人奴隶的是(

)①林肯

②亚历山大二世

③拿破仑

④玻利瓦尔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①符合题意;19世纪,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继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宣布解放黑人奴隶,④符合题意;据此可知,①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但并非黑人奴隶制,②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②的A、D项;拿破仑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主持制定的《法国民法典》是世界法律史上的一座丰碑,但并未废除奴隶制度,③不符合题意,据此排除含③的B项。故选C项。9.(2023秋·安徽滁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最初林肯声称:“我最重要的目标是努力捍卫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1862年,林肯告诉他的内阁,解放奴隶成了“一种军事需要……我们必须解放奴隶,否则我们的力量将会减弱”。上述材料说明(

)A.林肯始终主张必须立即废除奴隶制B.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C.美国南北战争双方的主要矛盾是奴隶制的废存问题D.林肯思想的转变与战争初期北方军队屡屡失利有关【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一种军事需要……我们必须解放奴隶,否则我们的力量将会减弱”,并结合所学可知,林肯对奴隶制的思想转变是因为内战初期北方军队处于不利境地,为扭转战争局势,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说明林肯思想的转变与战争初期北方军队屡屡失利有关,D项正确;最初林肯声称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说明林肯并不是始终主张必须立即废除奴隶制,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南北战争的影响,而是林肯对奴隶制的态度变化,排除B项;题干不是强调南北主要矛盾,而是林肯对废除奴隶制的态度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10.(2023秋·安徽亳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美国总统林肯于1862年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叛乱州的奴隶制,从法律层面赋予了黑人自由,但是没有叛乱的几个蓄奴州暂不执行该宣言。据此可知,林肯政府的主要目的是(

)A.扭转内战战局B.谋求国家独立C.寻求黑人解放D.确立共和制度【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宣布废除叛乱州的奴隶制,从法律层面赋予了黑人自由”可知,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本质上是为了削弱南方叛乱州的实力,进而扭转内战局面,A项正确;谋求国家独立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目的,排除B项;“没有叛乱的几个蓄奴州暂不执行该宣言”说明解放黑人奴隶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C项;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后,美国便确立了共和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考点4日本明治维新11.(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61年4月,美国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B.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C.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是日本历史的转折。D.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结论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是日本历史的转折属于历史结论,C项正确;1861年4月,美国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项;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属于历史史实,排除B项;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属于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2.(2023秋·安徽亳州·九年级统考期末)1857年,美国总统给日本的外交信函以“日本皇帝陛下”开头,美国驻日领事却将信函递交给了德川幕府。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A.外交政策转向亲美 B.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C.幕府权力日趋式微 D.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逐渐瓦解【答案】B【解析】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之后,国家大权旁落。天皇是名义上国家的统治者,但实际权力由幕府将军掌握。从题干美国领事将美国总统的外交信函交给幕府将军可以表明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B项正确;题干没有出现日本政府的关于外交的相关做法,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对幕府权力的描述,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政治体制是否瓦解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考点5第二次工业革命13.(2023秋·安徽蚌埠·九年级统考期末)1913年,亨利·福特发明一种新的汽车生产模式:一个载着零部件的传送带在一个适当的高度上以一定的速度经过工人。每个工人在传送带旁边的固定位置上从事特定的工作。这种模式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推动手工工场规模扩大 B.促进了蒸汽机普及流通C.消除了劳资之间的矛盾 D.汽车产量大增逐步推广【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一个载着零部件的传送带在一个适当的高度上以一定的速度经过工人”说明是流水线作业,这种模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这种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汽车产量大增逐步推广,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流水线作业,这种模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手工工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模式,排除A项;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这种模式不可能消除劳资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14.(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1876年爱迪生创办第一个工业实验室,1889年贝尔电话实验室成立;1900年通用电气公司工业实验室成立……这些工业实验室将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资金拥有者密切联系起来。这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

)A.将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C.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D.导致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这些工业实验室将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资金拥有者密切联系起来”可以得出,这些工业实验室的成立有利于促进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A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但材料主旨是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将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将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没有反映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排除D项。故选A项。15.(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全境“拼尽全力铺设铁路,为的只是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动员更大规模的士兵奔赴战场”。战争爆发后,技术的进步却让“几千名士兵在几分钟内就可能被机枪扫射殆尽!”对此人类应当吸取的教训是(

)A.反对工业化浪潮 B.反对大国霸凌小国C.坚决抵制恐怖主义 D.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全境‘拼尽全力铺设铁路,为的只是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动员更大规模的士兵奔赴战场’。战争爆发后,技术的进步却让‘几千名士兵在几分钟内就可能被机枪扫射殆尽’”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增加了战争的规模和战争的杀伤性,对此人类应当吸取的教训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D项正确;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因为加剧了战争残酷程度,就反对工业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增加了战争的规模和战争的杀伤性,体现不出大国霸凌小国,排除B项;材料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增加了战争的规模和战争的杀伤性,不是强调坚决抵制恐怖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16.(2023秋·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瓦特驯服了地下之火,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爱迪生则以天上之火的形式,用于照明和动力。”这里的“天上之火”所指的新能源是(

)A.煤炭 B.石油 C.电力 D.太阳能【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瓦特驯服了地下之火,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爱迪生则以天上之火的形式,用于照明和动力。”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机械所使用的主要能源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动力是蒸汽机,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是电力及内燃机,能源是电力和石油。爱迪生的发明包括电灯、电车、电影摄影机、留声机等,所以“天上之火”所指的新能源是电力,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动力是蒸汽机,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内燃机,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石油,排除B项;“天上之火”所指的新能源是电力,不是太阳能,排除D项。故选C项。17.(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为“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1870年、1913年、英法美德”和所学知识可知,从1870年到1913年,英国、法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美国、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第二次工业革命率先从美国和德国,第二次使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等,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等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8.(2023秋·安徽亳州·九年级统考期末)1865年,化学家霍夫曼在柏林大学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德国各化学实验室中不断推出有关合成染料等最新研究成果,仅1870―1874年的短短5年中,德国就成立了42家化学公司,到1896年,拥有108家化工股份公司。由此可知,德国(

)A.化工业占据工业生产主导地位 B.学术交流促进了科技发展C.国家实力增强得益于大学教育 D.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865年,化学家霍夫曼在柏林大学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德国各化学实验室中不断推出有关合成染料等最新研究成果,仅1870―1874年的短短5年中,德国就成立了42家化学公司,到1896年,拥有108家化工股份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各化学实验室中不断推出有关合成染料等最新研究成果”说明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D项正确;“化工业占据工业生产主导地位”由材料无法得出,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学术交流”,无法得出“学术交流促进了科技发展”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国家实力增强得益于大学教育”,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6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9.(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占家庭总数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收入中只占不到40%的份额,而占家庭总数不到1/4的中、上社会阶层占有国民收入多于60%的份额,这一现象反映出工业革命后(

)A.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B.人民劳动强度普遍提升C.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工人阶级力量迅速壮大【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占家庭总数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收入中只占不到40%的份额,而占家庭总数不到1/4的中、上社会阶层占有国民收入多于60%的份额”和所学知识可知,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工业革命后的贫富差距分化严重的问题,没有体现出人民劳动强度普遍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工人阶级力量迅速壮大,排除BCD项。故选A项。考点7近代科学与文化20.(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后,人们发现“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这说明(

)A.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创始人 B.生物进化论的影响巨大C.自然科学推动工业革命发展 D.自然科学促进思想解放【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可以得出牛顿理论将自然规律与上帝分离,启发人们人类社会规律也是与上帝分离的,这是一种思想解放,体现出自然科学促进思想解放,D项正确;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是伽利略,排除A项;生物进化论是达尔文的理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自然科学对工业革命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21.(2023秋·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我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理解整个自然界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美,是因为这大部分是由选择作用所致”,近代史上这种进步观点最有可能出自于(

)A. B.C. D.【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我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理解整个自然界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美,是因为这大部分是由选择作用所致”并结合所学可知,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他认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生物的发展和进化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D项正确;《圣经》认为“上帝创造万物”,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神曲》是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创作的长诗,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主要反映的是物理学知识,排除C项。故选D项。22.(2023秋·安徽淮南·九年级统考期末)近代科学与文化成就斐然。下列组合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达尔文——《物种起源》C.巴尔扎克——《战争与和平》 D.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答案】C【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巴尔扎克代表作是《人间喜剧》,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牛顿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提出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达尔文的科学巨著是《物种起源》,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23.(2023秋·安徽淮南·九年级统考期末)据记载,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原来是献给拿破仑的,当拿破仑称帝并背离法国大革命理想时,贝多芬把题词改成“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这体现出贝多芬(

)A.维护封建制度 B.倡导平等和人权C.阻碍历史进步 D.崇尚进步和自由【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据记载,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原来是献给拿破仑的,当拿破仑称帝并背离法国大革命理想时,贝多芬把题词改成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可知,贝多芬是德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家,追求民主与自由,当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特别是拿破仑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反法联盟的胜利时,多芬热情讴歌革命,创作了《英雄交响曲》,但是因为后来拿破仑的称帝,使得贝多芬非常失望,D项正确;贝多芬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反对封建制度,排除A项;题干材料强调贝多芬崇尚进步和自由,未涉及平等和人权,排除B项;题干材料强调贝多芬崇尚进步和自由,会促进历史社会进步,材料未涉及阻碍历史进步,且与题干主旨相反,排除C项。故选D项。24.(2023秋·安徽淮南·九年级统考期末)如果要概括下面的内容,主题应该是(

)文学巨匠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社会图景音乐大师贝多芬——《英雄交响曲》——革命精神美术大家梵高——《向日葵》——热爱生活A.璀璨的近代文化 B.人类文明的开端C.殖民扩张与抗争 D.科技的发展进步【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文学巨匠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音乐大师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美术大家梵高——《向日葵》”可知是璀璨的近代文化,A项正确;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排除B项;题干没有反映早期殖民国家进行的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排除C项;题干没有反映科技的发展进步,排除D项。故选A项。25.(2023秋·安徽亳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美国学者指出:“在意大利科学于1633年失去活力以后,科学革命在那一时期的一个特点是科学活动在地理上向北转移,从意大利转到了几个大西洋国家,即法国,荷兰和英国。”能为此提供证据的是(

)A.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泡 B.戴姆勒研制汽油内燃机C.亚当·斯密写成《国富论》 D.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在意大利科学于1633年失去活力以后,科学革命在那一时期的一个特点是科学活动在地理上向北转移,从意大利转到了几个大西洋国家,即法国,荷兰和英国。”结合所学可知,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所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能作为“科学活动从意大利转到法国,荷兰和英国”的证据,D项正确;爱迪生是美国的发明家,戴姆勒是德国的工程师,不能作为“科学活动从意大利转到法国,荷兰和英国”的证据,排除AB项;亚当·斯密写成《国富论》,阐述了经济思想和对当时经济活动的看法,与科学活动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8第一次世界大战26.(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九年级历史学习小组绘制漫画“争夺”,你认为造成下图所示“争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德国想要争夺世界霸权 B.英法成为世界殖民霸主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D.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答案】D【解析】由题干漫画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充分利用科技成果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本主义经济大国,但是德国占有的殖民地相对较少,德国只能向英法等国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所以造成题干图示“争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D项正确;德国想要争夺世界霸权是争夺的内容不是争夺的原因,排除A项;英法成为世界殖民霸主不是题干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不是题干图示“争夺”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27.(2023秋·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亲身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这段话主要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A.背景 B.过程 C.特点 D.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亲身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可知,材料说明一战导致欧洲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使欧洲的殖民统治地位下降,从而有利于被压迫地区的民族解放,因此这段话主要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D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为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有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以及欧洲战场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为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等,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28.(2023秋·安徽阜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一战爆发后,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冠冕堂皇地说,英国是为了两个目的而进行战斗的。其一是“履行一项庄严的国际义务”,其二是维护“不能听任强国不顾国际信义蹂躏国弱小国家”的原则;法国总理和参众两院主席则号召法国人民为“拯救文明、自由、法国和欧洲”而战。这些说辞(

)A.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血腥残酷B.企图掩盖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的本质C.激励了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D.表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履行一项庄严的国际义务”,其二是维护“不能听任强国不顾国际信义蹂躏国弱小国家”和“拯救文明、自由、法国和欧洲”可以看出,各国都为发生的战争找借口,推托责任,反映的是战争的性质,B项正确;题干无法体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血腥残酷,排除A项;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排除C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第一次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29.(2023秋·安徽六安·期末)有学者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他们所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自己的非洲。该学者旨在说明一战(

)A.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 B.结束了欧洲的优势地位C.促使亚非拉地区的新发展 D.在客观上引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在他们所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自己的非洲”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了中国、印度、埃及、非洲在未来可能会实现独立,表明一战在客观上引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拉丁美洲,且材料没有涉及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以及新发展,比如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排除AC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但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故选D项。30.(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一战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在战争中工农业损失严重;德国战败,陷入经济困境。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发展。材料反映了一战(

)A.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B.动摇了欧洲的经济优势地位C.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霸主 D.彻底瓦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一战后,英国……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工农业损失严重;德国战败,陷入经济困境……”可知,这是反映了一战动摇了欧洲的经济优势地位,B项正确。题干是说一战对欧洲的影响,没有涉及“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彻底瓦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信息内容,排除AD项;题干“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说明不了“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霸主”,排除C项。故选B项。31.(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已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再也没有“无主的领土”可供西方国家去“自由”占领了,要想获得更多殖民地,只有依靠自身实力去争夺了,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加速了西欧国家走向衰落 B.属于帝国主义国家争霸战争C.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觉醒 D.最先在英、德两国间打响【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要想获得更多殖民地,只有依靠自身实力去争夺了”可知,为争夺殖民地而战争,这体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属于帝国主义国家争霸战争,B项正确;材料是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性质,不是说它的作用与影响,排除AC项;战争首先在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之间打响,排除D项。故选B项。考点9列宁与十月革命32.(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在列宁看来,饥荒并不由于俄国没有粮食,而是富农拒不把粮食卖给国家,他们用自由贸易的口号和物价的暴涨榨取工人的血汗,把苏维埃政权葬送在经济毁灭的深渊。在若干省份里,富农同其他反革命分子在外国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在粮食战线上向工人国家发动进攻。为此,苏俄(

)A.颁布《土地法令》 B.实施余粮收集制C.采用新经济政策 D.推行农业集体化【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苏维埃政权葬送在经济毁灭的深渊”“在若干省份里,富农同其他反革命分子在外国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在粮食战线上向工人国家发动进攻”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俄国的国内外势力相互勾结,企图将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为了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宣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之一,B项正确;《土地法令》颁布使刚成立的苏维埃国家奠定了土地国有化的基础,排除A项;采用新经济政策是在巩固新生政权后,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推行,排除D项。故选B项。考点10《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33.(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九年级统考期末)1900年7月,美国又照会列强,重申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实质上,该政策完全是美国政府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以损害中国人民利益为目的的侵华政策。材料点明了“门户开放”政策的(

)A.结构 B.缘由 C.实质 D.要素【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00年7月,美国又照会列强,重申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实质上,该政策完全是美国政府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以损害中国人民利益为目的的侵华政策。”可知,材料点明了“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C项正确;AB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34.(2023秋·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一个世纪前重塑东亚、太平洋地区新秩序的主要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 B.《国际联盟盟约》C.《九国公约》 D.《慕尼黑协定》【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召开的会议,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重塑东亚、太平洋地区新秩序,但严重伤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C项正确;《凡尔赛和约》是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对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秩序的重新进行塑造,排除A项;《国际联盟盟约》是《凡尔赛和约》的第一部分,为建立国际联盟而制定的规则,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慕尼黑协定》是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国、法国、纳粹德国、意大利四国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的条约。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35.(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但它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对德国来说,条约极其苛刻,由此激发的复仇主义情绪随着国力的恢复而不断增长。这说明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A.激化了亚太地区的矛盾 B.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计划C.削弱了欧洲世界中心的地位 D.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但它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对德国来说,条约极其苛刻,由此激发的复仇主义情绪随着国力的恢复而不断增长”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的世界秩序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反而因为苛刻的条约埋下了仇恨的种子,D项正确;华盛顿会议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计划,排除A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削弱了欧洲世界中心的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36.(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巴黎和会上,美国为了实现其国联梦想,以“山东问题”为条件换取日本的支持,致使中美关系迅速滑坡。华盛顿会议上,为了压制日本独占中国,美国采取了援华抑日的政策,中美关系升温。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中国成为获益最大的国家C.国家利益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依据 D.美国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答案】C【解析】据材料“巴黎和会上,美国为了实现其国联梦想,以“山东问题”为条件换取日本的支持,致使中美关系迅速滑坡。华盛顿会议上,为了压制日本独占中国,美国采取了援华抑日的政策,中美关系升温”可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态度变化与自身利益相关,可以得出国家利益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依据,C项正确;材料主语是美国,与中国无关,排除A项;巴黎和会上英法获益最多,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获益最大,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37.(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一战”结束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的奶的人将会同我们达成协议。”这里的“割牛头”和“挤牛奶”的分别是指(

)A.美国和英法 B.法国和美英 C.苏联和英美 D.英国和美法【答案】B【解析】根据“一战结束后”、“德国外长西蒙斯”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牛”指的是德国。“割牛头”比喻想彻底削弱德国的国家即法国;“挤牛奶”比喻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的国家即美英。B项正确;A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D项;苏联未参与巴黎和会。排除C项。故选B项。考点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8.(2023秋·安徽淮南·九年级统考期末)苏联在1934-1935年的机器进口只相当于1931年的十分之一、从1937年起就不再从国外进口锅炉、发电机、化工设备等。这说明(

)A.新经济政策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B.工业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C.农奴制的废除带来新气象 D.一战后西方对苏联限制出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苏联在1934-1935年的机器进口只相当于1931年的1/10,从1937年起就不再从国外进口锅炉、发电机、化工设备等”可知,苏联在斯大林执政时期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建设,工业化建设取得重要的成就,因此工业方面从依赖外国机器进口到能够自力更生、自主生产,B项正确;1921年,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调动生产者积极性,排除A项;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排除C项;1918年,一战结束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9.(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表格,其内容说明这一时期苏联(

)1928年、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简表项目1928年1940年增幅(%)钢(万吨)4301830326煤炭(万吨)355016600368棉纺织品(亿米)26.7839.5448谷物(万吨)7300955031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突破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苏联的钢、煤炭增长幅度很大,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在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已经中断,排除A项;苏联工业化期间在农业方面实行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C项;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突破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40.(2023秋·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农村普遍闹饥荒,迫切要求城市供给他们布匹、靴子、钉子、犁和其他工业品。而工业也衰败不堪:千百个工厂处于半毁坏状态,多数设备破旧得如同废钢烂铁,铁路运输几乎停顿。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展示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为此,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三年国内革命战争中实行的经济政策,是在新经济政策实行之前的政策,排除A项;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是斯大林时期实行国家工业化的措施,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是为解决粮食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实施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41.(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1918年,苏维埃不再允许私人贸易,苏俄的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实施国家提供。1924年5月国家所需粮食和农副产品通过市场收购来完成。苏俄(联)政府政策转变的目的是(

)A.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物质基础 B.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建设道路C.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18年,苏维埃不再允许私人贸易,苏俄的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实施国家提供。1924年5月国家所需粮食和农副产品通过市场收购来完成。”可知,材料反映了1918年,苏维埃政府禁止私人贸易,1924年,政府开始从市场购买粮食和其他的农副产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私人贸易,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的结束,苏俄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社会矛盾加剧,1921年,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农民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因此,政府政策转变的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D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前结束,排除A项;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苏联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建设道路,排除B项;农业集体化运动是斯大林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42.(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对1926~1937年苏联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所以,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工业化,D项正确;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排除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已经废止,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在1929年被停止,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12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43.(2023秋·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其中,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A.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B.实现了国家独立C.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D.推翻了封建统治【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卡德纳斯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卡德纳斯改革前墨西哥已经是独立自主的国家,1910—1917年墨西哥革命,推翻了独裁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大庄园主、天主教会、反动军阀的统治,为墨西哥进一步发展民族经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排除BD项;颁布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在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后,卡德纳斯改革的背景是颁布的宪法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导致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排除C项。故选A项。44.(2023秋·安徽合肥·九年级统考期末)列夫·托尔斯泰于1889-1899年完成《复活》,借助这部作品他大力宣扬“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宽恕和爱;印度圣雄甘地强调:“人性的真谛是爱,对一切人都要爱,对压迫者也要用爱来感化他们,而暴力是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