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生是无尽的旷野,踯躅不言,还是快意天地呢?

命运掌握在我们手中!

面对艰难的境遇,面对人生的挫折:李白拔剑四顾,慨然吟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苏轼竹杖芒鞋,率然写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新课导入素养目标诵读诗歌,抓住诗眼,体会思想情感变化;把握诗歌的主旨。(重点)贰品味诗歌的艺术手法,学习比兴手法的运用及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叁``通过知人论世,体会作者门阀制度下,命运不公的愁苦心情。(难点)肆壹了解鲍照及其创作风格,了解本诗写作背景。整体感知壹鲍照(412–470年),字明远,南北朝时期东海(今属江苏)人;曾任临海王刘子顼[xū]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擅长写乐府诗,被誉为“乐府第一手”。

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或“南照北信”;

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

其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

但空有一腔才华,不被朝廷重用,终生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鲍照作者介绍雄肆、奔放的风格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再配以丰富的现实题材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使其创作显示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高度有机的统一。继承并发扬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风格俊逸,气骨劲健,在内容上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面貌,对后世李白、岑参、杜甫等有较大影响。内容多表现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兼长众体,而成就最高的是诗歌;尤善乐府,继承了前代乐府的优良传统;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作品风格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

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的一种表现形式,最主要特征是按门第高下来选拔与任用官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世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写作背景门阀制度

世族与寒门两个阶级不相往来,不与寒门通婚,只与高门望族结亲,甚至当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门阀大族联结、周旋;严重阻塞了寒门之子的仕途之路。写作背景我国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初行时,以“唯才是举”为原则,后来中正多为世家豪族把持,评定人物重视家世,“计资定品”。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门阀制度,讲求门第出身。选拔官员并不依据才干品德,而是依据门第高下,血统贵贱。鲍照出身寒微,怀才不遇。于是常常借诗歌来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出了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了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了他诗歌的独特风格。题目解读“行路难”:是汉乐府旧题,主要是用来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拟,摹仿。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鲍照《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愤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拟行路难朗读诗歌任务要求:1.听名家范读,明确字音字形。2.结合课下注释,对诗歌内容有所了解。3.找出本诗的“诗眼”。整体感知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诗眼1.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2.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3.抓诗中巧妙的修辞;4.抓词类活用;5.抓虚词。思考:本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愁探究文本贰探究文本这两句诗歌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作用?运用了比兴手法,以水起兴,以水喻人。平地上的水向不同的方向流淌,就像是命运各不相同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决定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抨击了现实社会不合理的门阀制度。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将水倒到平地上,水会向不同的方向流去。探究文本作者是如何表现愁的?通过诗人的外在行为:“行、坐”“叹、愁”。愁绪如此浓重,以致诗人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却又挥之不去、排解不开。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人生也自有命数,怎么能成天叹息哀愁!探究文本作者说不应该“行叹复坐愁”,似乎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作者接受了吗?“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以“宿命论”的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此句看似为自我劝慰之语,表现了他面对因门阀制度而不能受到重用的人生态度:不哀叹,不忧愁。实则内心愤懑不平,运用反讽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表达出精神上无可解脱的痛苦和愤怒的控诉。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探究文本此两句描形达情不可谓不精妙,请作简要赏析。①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②一语双关,“断绝”表面上指作者因饮酒停止歌唱《行路难》,也指作者已然醒悟,认识到一味地哀叹命运,抱怨眼前“行路难”的处境对现实没有任何帮助,甚至不如“举杯”消愁更能慰藉作者内心,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境遇无能为力的悲愤。③停止“歌路难”与后文“吞声”“不敢言”相呼应。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探究文本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运用反问的手法,“岂无感”,是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宣泄了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的内心愤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抗争,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2)运用对比手法,“不敢言”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社会现实对寒微士人的压抑,内心异常悲愤,却不能诉说,只能忍气吞声。“岂无感”和“不敢言”将诗人无可奈何、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情感描写得淋漓尽致。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踯躅(zhízhú):徘徊不前。吞声:声将发又止。探究文本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走着叹息坐着发愁)。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行路难》。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请同学们再诵读诗歌、感知诗意,思考:作者为何而愁?探究文本思考1:诗人为何而愁?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解读:人的命运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是既定的。那么,这既定的“命”和愁苦有何联系?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际。联系社会背景:门阀士族,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探究文本思考2:诗人是如何消解忧愁的?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思考3:解愁的结果如何?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作者本欲借酒消愁,结果借酒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的歌声,也因“举杯”而“断绝”。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满怀郁结,举杯消愁却大放悲声、忍辱负重而又悲怆难抑的情态。探究文本思考4: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愁泻水兴愁行坐叹愁酌酒消愁悲歌断愁吞声咽愁命知命认命抗命认命屈从自我宽慰愤怒无奈作者情感由“理性克制”到“矛盾痛苦”,到“情感沸腾”再到“无可奈何”。探究文本思考5:全诗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整首诗塑造了一位满怀郁结,举杯消愁却断绝悲声、忍辱负重而又悲怆难抑的诗人形象。归纳总结叁归纳总结思考:本诗的主旨仅是言愁吗?1、地位低下,无言愁的资格,不敢言。(不敢言)2、社会专制黑暗,人们无言的自由。(不能言)诗歌不仅是言愁,还有对不平等现象的愤慨,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传达了寒门志士有志难申的愁愤不平的呼声。主旨总结本诗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托物寓意,比兴遥深,既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又是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明白晓畅。艺术境界启人思索、耐人品味。当堂检测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描写诗人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表达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的思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泻水置平地各

自东西南北流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当堂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拟行路难(其六)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注】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注】蹀躞(xiè):小步行走。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精确传神地刻画出了主人公内心的惆怅。B.诗的第三、四句运用借代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辞官前的生存状态和感受。C.第五至第十句描绘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与之前诗句的内容构成反差。D.这首诗内容有张有弛,波澜起伏,写法上较《拟行路难》(其四)直露。B解析:B项,“借代”错误,此处应为比喻。当堂检测3.比较本诗与李白《行路难》(其一)在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何异同。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不平和自我宽慰。不同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