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与管理实务手册_第1页
设备维修与管理实务手册_第2页
设备维修与管理实务手册_第3页
设备维修与管理实务手册_第4页
设备维修与管理实务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备维修与管理实务手册TOC\o"1-2"\h\u19618第一章设备维修与管理概述 27161.1设备维修与管理的重要性 2179641.2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336201.3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329924第二章设备维修基本流程 3260802.1设备故障诊断 3162942.2维修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458432.3维修作业的实施与控制 4255352.4维修质量保证与验收 417874第三章设备维护保养 5175353.1设备维护保养的分类 570353.2设备维护保养的方法 562563.3设备维护保养的周期与标准 5273963.4维护保养的实施与监督 626978第四章设备更新与改造 6216724.1设备更新与改造的意义 6178284.2设备更新与改造的决策依据 6267424.3设备更新与改造的流程 7133404.4更新与改造后的设备验收与评估 713446第五章设备维修与管理组织结构 8189815.1维修与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 8168635.2维修与管理岗位职责与权限 8310675.3维修与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8239615.4维修与管理组织的沟通与协调 87353第六章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 9143336.1设备维修技术概述 9183586.2常用维修方法与工艺 9291026.2.1维修方法 9121046.2.2维修工艺 9120736.3维修工具与设备的选择 910066.3.1维修工具 9197306.3.2维修设备 933886.4维修技术标准与规范 10256466.4.1维修技术标准 1067726.4.2维修规范 10513第七章设备维修与管理成本控制 10146377.1设备维修与管理成本构成 10254357.2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10271797.3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 11103377.4成本分析与改进 113518第八章设备维修与管理信息化 12301678.1信息化在设备维修与管理中的应用 12195668.2设备维修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12219378.3设备维修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1296668.4信息化在设备维修与管理中的效益分析 1331029第九章设备维修与管理法规与标准 13241499.1设备维修与管理法规概述 13207969.1.1设备维修与管理法规的制定目的 1340049.1.2设备维修与管理法规的主要内容 13218329.2设备维修与管理标准体系 14284689.2.1设备维修与管理标准体系的构成 14226749.2.2设备维修与管理标准体系的作用 14204859.3设备维修与管理法规与标准的实施 1410819.3.1部门的监管职责 14144379.3.2企业的执行职责 1421049.3.3社会组织的监督职责 15306309.4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1524790第十章设备维修与管理案例分析 151696810.1典型设备故障案例分析 151551910.2设备维护保养案例分析 162061710.3设备更新与改造案例分析 161207710.4设备维修与管理改进案例分析 17第一章设备维修与管理概述1.1设备维修与管理的重要性设备作为企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设备维修与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备维修与管理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通过定期的维护保养和及时的故障排除,可以保证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设备维修与管理有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通过对设备的科学管理,及时发觉并解决设备潜在的问题,可以减缓设备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设备维修与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对设备的精细化管理,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修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设备维修与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通过加强设备管理,降低设备风险,保证生产安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1.2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基本原则设备维修与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维修为辅。以预防设备故障为出发点,通过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等手段,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修工作量。(2)科学管理,规范操作。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对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保证设备操作规范,提高设备运行效率。(3)全面负责,责任到人。明确设备维修与管理的责任,实行全员负责,保证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4)动态监控,及时调整。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调整,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1.3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管理理念的更新,设备维修与管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智能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故障预测和智能维修,提高设备管理水平。(2)精细化。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深入分析,制定更加精细化的维护保养计划,实现设备的精细化管理。(3)绿色环保。在设备维修与管理过程中,注重环保要求,采用环保型维修材料,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绿色维修。(4)专业化。成立专业的设备维修与管理团队,提高设备维修与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第二章设备维修基本流程2.1设备故障诊断设备故障诊断是设备维修流程的首要环节,其目的是准确判断设备故障的原因、部位和程度,为后续维修工作提供依据。以下是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1)收集信息:根据设备运行记录、维修记录和现场观察,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现象及历史故障情况。(2)分析故障: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故障的性质、部位和可能的原因。(3)确定故障原因:通过逻辑推理、排除法等方法,确定故障的主要原因。(4)诊断报告:将诊断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故障原因、部位、维修建议等。2.2维修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维修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是保证设备维修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以下是维修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的基本步骤:(1)制定维修计划:根据设备故障诊断报告,制定维修方案、维修时间表和人员配置。(2)维修资源准备:根据维修计划,提前准备好维修所需的工具、备件、材料等资源。(3)维修执行:按照维修计划,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作业,保证维修过程有序进行。(4)维修进度监控:对维修进度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维修工作按照计划进行。2.3维修作业的实施与控制维修作业的实施与控制是设备维修流程的核心环节,以下是维修作业的实施与控制的基本步骤:(1)现场准备:对维修现场进行清理,保证维修环境安全、整洁。(2)维修作业:按照维修方案,进行设备拆卸、故障排除、零部件更换等维修作业。(3)质量控制:对维修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维修作业符合技术要求。(4)现场恢复:维修作业完成后,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设备正常运行状态。2.4维修质量保证与验收维修质量保证与验收是设备维修流程的最后一环,其目的是保证维修效果达到预期目标。以下是维修质量保证与验收的基本步骤:(1)质量检查:对维修后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设备功能达到规定标准。(2)试运行:对维修后的设备进行试运行,验证设备运行正常。(3)验收报告:整理维修过程和验收结果,编写验收报告。(4)售后服务:对维修后的设备提供一定期限的售后服务,保证设备运行稳定。第三章设备维护保养3.1设备维护保养的分类设备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的重要手段。设备维护保养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1)日常维护保养:对设备进行每日或每周的检查、清洁、润滑、紧固等简单维护工作,以保持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2)一级维护保养:对设备进行每月或每季度的检查、调整、更换易损件等维护工作,以消除设备的潜在故障。(3)二级维护保养:对设备进行每年或每两年一次的全面检查、维修、更换零部件等维护工作,以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三级维护保养:针对设备的关键部件进行专业维修和升级,以提高设备的功能和延长使用寿命。3.2设备维护保养的方法设备维护保养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预防性维护: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定期检查,提前发觉并排除设备潜在的故障,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2)故障维修: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进行维修,恢复设备正常运行。(3)定期检查:按照设备维护保养周期,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各项指标达到规定要求。(4)润滑保养:对设备的运动部件进行定期润滑,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5)清洁保养:对设备进行定期清洁,保持设备表面和内部清洁,防止灰尘、油污等对设备产生不良影响。3.3设备维护保养的周期与标准设备维护保养的周期与标准应根据设备类型、使用频率、工作环境等因素制定。以下是一般性的设备维护保养周期与标准:(1)日常维护保养:每日或每周进行一次。(2)一级维护保养: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3)二级维护保养: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4)三级维护保养:根据设备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功能要求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运行参数: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范围内工作。(2)设备外观:保持设备表面清洁,无明显损伤。(3)设备功能:保证设备各项功能指标达到规定要求。(4)设备安全:保证设备安全防护措施有效,操作人员安全。3.4维护保养的实施与监督设备维护保养的实施与监督应遵循以下原则:(1)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2)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保证各项维护保养工作落实到位。(3)对维护保养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4)定期对设备维护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5)设立设备维护保养基金,保障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顺利进行。(6)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记录设备维护保养的历史数据和故障情况,为设备管理提供依据。第四章设备更新与改造4.1设备更新与改造的意义设备更新与改造是企业保持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设备更新与改造,可以提升设备的功能、稳定性及可靠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设备更新与改造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4.2设备更新与改造的决策依据设备更新与改造的决策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的技术功能:分析现有设备的技术功能,判断其是否满足生产需求,若存在明显不足,需进行更新或改造。(2)设备的生产效率:评估现有设备的生产效率,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应考虑进行更新或改造。(3)设备的维修成本:分析设备的维修成本,若维修费用过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应考虑进行更新或改造。(4)设备的安全功能:保证设备的安全功能符合国家法规要求,若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进行更新或改造。(5)市场竞争力:分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若设备功能落后,影响企业竞争力,应考虑进行更新或改造。4.3设备更新与改造的流程设备更新与改造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需求分析:分析企业生产需求,确定设备更新或改造的方向和目标。(2)方案制定:根据需求分析,制定设备更新或改造的具体方案,包括技术参数、设备选型、预算等。(3)项目申报:将设备更新或改造方案报上级部门审批,获得项目批准。(4)设备采购:根据项目批准文件,进行设备采购,包括设备选型、技术谈判、合同签订等。(5)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到货后,进行安装、调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6)人员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和维护培训,保证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4.4更新与改造后的设备验收与评估设备更新与改造完成后,需进行验收与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功能验收:检查设备的技术功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设备运行稳定性验收:评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3)设备维修成本评估:分析设备维修成本,判断更新或改造后的设备是否降低维修费用。(4)设备安全功能评估:保证设备安全功能符合国家法规要求。(5)设备生产效率评估:评估设备生产效率,判断是否满足生产需求。(6)设备竞争力评估:分析设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第五章设备维修与管理组织结构5.1维修与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是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的基础,其设计应遵循科学、合理、高效的原则。维修与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维修与管理组织的目标和任务,保证组织结构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求。(2)根据设备类型、维修与管理任务的特点,合理划分各部门和岗位。(3)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与权限,保证组织内部沟通顺畅。(4)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提高组织运行效率。5.2维修与管理岗位职责与权限维修与管理岗位职责与权限的设定,有助于明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责任,提高工作效率。以下是部分典型岗位的职责与权限:(1)维修工程师:负责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技术指导,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档案管理、设备状态监控、维修计划制定与实施。(3)采购员:负责设备备品备件的采购、库存管理和供应保障。(4)质量监督员:负责设备维修质量的监督与检查,保证维修质量符合标准。5.3维修与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维修与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是提高组织整体素质和绩效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建议:(1)制定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开展专业技能培训。(2)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分享维修与管理经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实施考核制度,对维修与管理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估,奖惩分明。(4)鼓励员工参加外部培训和学习,提升个人综合素质。5.4维修与管理组织的沟通与协调沟通与协调是维修与管理组织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及时沟通工作进展、问题及改进措施。(2)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保证各项任务的高效完成。(3)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维修与管理知识的传播与共享。(4)注重员工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组织内部沟通效果。第六章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6.1设备维修技术概述设备维修技术是指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针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维修及恢复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的一系列技术活动。设备维修技术主要包括设备故障诊断、维修方案制定、维修实施及维修效果评价等方面。设备维修技术的目标是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6.2常用维修方法与工艺6.2.1维修方法(1)故障诊断:通过观察、检测、分析等方法,确定设备故障原因及部位。(2)故障排除:针对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消除故障。(3)预防性维修: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测、维护,防止故障发生。(4)修复性维修:对已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修复,恢复其正常运行。6.2.2维修工艺(1)拆卸与装配:按照维修要求,对设备进行拆卸、装配。(2)清洗与润滑:清洗设备部件,涂抹适量润滑剂。(3)焊接与修补:对损坏的设备部件进行焊接或修补。(4)调试与检验:对维修后的设备进行调试,保证其正常运行。6.3维修工具与设备的选择6.3.1维修工具(1)通用工具:如扳手、螺丝刀、榔头等。(2)专用工具:如黄油枪、拉马、压力计等。(3)检测工具:如万用表、示波器、红外测温仪等。6.3.2维修设备(1)维修平台:用于设备拆卸、装配、调试等。(2)检测设备:如故障诊断仪、红外热像仪等。(3)维修工具箱:用于存放各类维修工具。6.4维修技术标准与规范6.4.1维修技术标准(1)设备维修质量标准:包括设备维修后的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2)维修工艺标准:包括拆卸、装配、清洗、润滑、焊接、修补等工艺流程。(3)维修工具与设备使用标准:包括工具与设备的选择、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等。6.4.2维修规范(1)维修作业规范:包括维修作业程序、作业环境、作业安全等方面。(2)维修人员行为规范:包括维修人员素质、职业道德、服务态度等。(3)维修质量检验规范:包括检验方法、检验标准、检验程序等。第七章设备维修与管理成本控制7.1设备维修与管理成本构成设备维修与管理成本是企业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工成本:包括维修人员的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险等。(2)材料成本:包括维修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材料等。(3)设备折旧: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按照一定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设备价值损耗。(4)维修工具及设备成本:包括维修过程中所需的工具、仪器及检测设备等。(5)管理成本:包括维修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办公费用、差旅费、培训费等。7.2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成本控制是设备维修与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下为几种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1)预算控制:通过制定设备维修与管理预算,对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控制,保证费用不超过预算。(2)标准成本法:设定设备维修与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标准成本,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对比,分析成本差异,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3)目标成本法: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设定设备维修与管理成本控制目标,通过分解目标,实施成本控制。(4)成本效益分析:对设备维修与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费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成本效益。7.3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设备维修与管理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提高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降低人工成本。(2)采购与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库存,降低材料成本;优化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3)设备折旧与维修策略:合理制定设备折旧政策,提高设备利用率;根据设备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维修策略。(4)维修工具与设备管理:提高维修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维修成本。(5)管理流程优化:优化设备维修与管理流程,降低管理成本。7.4成本分析与改进设备维修与管理成本分析是对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找出成本控制中的问题,为成本改进提供依据。以下为成本分析与改进的几个方面:(1)人工成本分析:分析人工成本的实际发生情况,找出成本过高的原因,如人员配置不合理、工作效率低等,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2)材料成本分析:分析材料成本的实际发生情况,找出成本过高的原因,如采购价格不合理、库存积压等,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3)设备折旧分析:分析设备折旧政策是否合理,如设备利用率低、折旧年限过长等,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4)维修工具与设备分析:分析维修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情况,找出成本过高的原因,如设备闲置、维护不及时等,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5)管理流程分析:分析设备维修与管理流程中的问题,如流程繁琐、沟通不畅等,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第八章设备维修与管理信息化8.1信息化在设备维修与管理中的应用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在设备维修与管理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设备维修与管理的效率,还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具体而言,信息化在设备维修与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状态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实施远程监测等技术手段,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为设备维修提供数据支持。(2)维修过程管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维修任务的派单、进度跟踪、维修记录等功能,提高维修工作效率。(3)备品备件管理:通过信息化系统,实时了解备品备件的库存情况,优化库存结构,降低库存成本。(4)维修费用控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维修费用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8.2设备维修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设备维修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用性:系统应满足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基本需求,具备较强的实用性。(2)可靠性:系统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保证数据安全、系统稳定运行。(3)易用性:系统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易于操作,降低用户使用难度。(4)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设备维修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需求分析:了解企业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实际需求,明确系统功能模块。(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系统架构、数据库结构、功能模块等。(3)系统开发:采用合适的开发工具和技术,实现系统功能。(4)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保证系统稳定、可靠、易用。(5)系统部署与培训:将系统部署到企业内部,并对员工进行培训,保证系统顺利投入使用。8.3设备维修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设备维修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监控: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况,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2)数据备份: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3)系统升级: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4)用户培训与支持:对用户进行持续培训,提高用户操作水平,提供技术支持。8.4信息化在设备维修与管理中的效益分析信息化在设备维修与管理中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效益:(1)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状态,提前发觉并解决潜在问题,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2)降低维修成本:通过维修过程管理和备品备件管理,降低维修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优化资源配置:信息化系统可以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和维修需求,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优化资源配置。(4)提高企业竞争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企业设备维修与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第九章设备维修与管理法规与标准9.1设备维修与管理法规概述设备维修与管理法规是指国家、地方和行业针对设备维修与管理活动所制定的一系列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这些法规旨在规范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为,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维修质量。9.1.1设备维修与管理法规的制定目的设备维修与管理法规的制定主要有以下目的:(1)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预防设备;(2)规范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为,提高设备管理水平;(3)促进设备技术进步,提高设备维修质量;(4)保护环境,降低设备对环境的影响。9.1.2设备维修与管理法规的主要内容设备维修与管理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维修与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2)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设备维修与管理的规范性文件;(4)设备维修与管理的相关合同、协议等。9.2设备维修与管理标准体系设备维修与管理标准体系是指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以企业标准为补充,涵盖设备维修与管理全过程的标准化体系。9.2.1设备维修与管理标准体系的构成设备维修与管理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基础标准;(2)设备维修与管理的技术标准;(3)设备维修与管理的管理标准;(4)设备维修与管理的服务标准。9.2.2设备维修与管理标准体系的作用设备维修与管理标准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为,提高设备管理水平;(2)促进设备技术进步,提高设备维修质量;(3)保障设备安全运行,降低设备风险;(4)提高设备维修与管理的经济效益。9.3设备维修与管理法规与标准的实施设备维修与管理法规与标准的实施,需要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参与。9.3.1部门的监管职责部门应加强对设备维修与管理活动的监管,保证法规与标准的贯彻执行。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设备维修与管理法规与标准;(2)对设备维修与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3)处理设备维修与管理领域的违法行为;(4)提供设备维修与管理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9.3.2企业的执行职责企业应严格遵守设备维修与管理法规与标准,保证设备维修与管理活动的合规性。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设备维修与管理制度;(2)组织设备维修与管理培训;(3)落实设备维修与管理措施;(4)配合部门进行监督检查。9.3.3社会组织的监督职责社会组织应积极参与设备维修与管理领域的监督,促进法规与标准的实施。主要职责包括:(1)对设备维修与管理活动进行监督;(2)反映设备维修与管理领域的突出问题;(3)提供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咨询;(4)参与设备维修与管理标准的制定。9.4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对于违反设备维修与管理法规与标准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1)行政责任:对违反法规与标准的行为进行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改正等行政处罚;(2)刑事责任:对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民事责任:对因违反法规与标准造成他人损害的,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4)信誉责任:对违反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