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绿色发展技术推广应用手册_第1页
三农绿色发展技术推广应用手册_第2页
三农绿色发展技术推广应用手册_第3页
三农绿色发展技术推广应用手册_第4页
三农绿色发展技术推广应用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绿色发展技术推广应用手册TOC\o"1-2"\h\u23271第一章:绿色发展理念与三农政策概述 286051.1 232699第二章:绿色农业生产技术 3181281.1.1概述 393951.1.2良种选育 4110901.1.3土壤改良 4188301.1.4病虫害防治 4245141.1.5灌溉与施肥 4299191.1.6概述 4284311.1.7饲料配制 4209541.1.8疫病防治 4316371.1.9环境控制 5300791.1.10废弃物处理 56691第三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5199701.1.11概述 55611.1.1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558041.1.13概述 694271.1.1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 615238第四章:农产品质量安全 620861.1.15农产品质量标准 6131921.1.16农产品质量检测 7295191.1.17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7197521.1.18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75953第五章: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821721.1.19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意义 87411.1.20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8131331.1.21水资源高效利用措施 8259501.1.22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意义 9242601.1.23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9305811.1.24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措施 917317第六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9280281.1.25农业废弃物分类 943981.1.26农业废弃物处理方法 1074611.1.27植物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0174221.1.28动物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079591.1.29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019998第七章:农村能源发展 10128851.1.30概述 11237341.1.31可再生能源种类 1160661.1.32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11150621.1.33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特点 1135421.1.34概述 12300801.1.35农村能源管理体系构成 1268351.1.36农村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12235401.1.37农村能源管理体系运行 1230038第八章:绿色农业技术与装备 136821.1.38引言 13152191.1.39绿色农业技术装备研发觉状 13264281.1.40绿色农业技术装备研发趋势 13143671.1.41推广意义 1411961.1.42推广措施 14280541.1.43推广效果 1425240第九章: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14250901.1.44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 15162271.1.45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15285681.1.46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15134051.1.47优化农业生产方式 1567971.1.48完善环保基础设施 16277581.1.49强化环保政策执行 1617321第十章:绿色发展模式与案例 1622561.1.50政策引导与制度创新 1611571.1.51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 16278651.1.5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发展 17109391.1.53农民参与与绿色发展 17第一章:绿色发展理念与三农政策概述1.1绿色发展理念,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具有以下内涵:(1)资源利用高效化。强调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2)环境保护优先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优先考虑环境保护,保证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3)生态系统稳定化。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4)低碳发展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传统的以高能耗、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以低碳、绿色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5)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全民参与绿色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第二节:国家三农政策与绿色发展在我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国家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三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进程。(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国家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布局,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农业科技创新。国家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国家积极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4)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在农业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一系列生态补偿政策,推动农业绿色发展。(5)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国家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作为重要任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6)农业支持政策。国家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民增收。通过以上政策,国家有力地推动了绿色发展理念在三农领域的贯彻落实,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章: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第一节:绿色种植技术1.1.1概述绿色种植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环保、高效、可持续的种植方法,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安全、环保的目标。绿色种植技术主要包括良种选育、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灌溉与施肥等方面。1.1.2良种选育(1)选择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2)选择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品种,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3)推广转基因技术,培育具有抗虫、抗病、抗旱等特性的新品种。1.1.3土壤改良(1)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提高土壤肥力。(2)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3)推广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减少化学肥料使用。1.1.4病虫害防治(1)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2)开展病虫害监测预报,及时防治病虫害。(3)推广绿色防治技术,如性信息素诱杀、生物农药等。1.1.5灌溉与施肥(1)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同步供给,提高肥料利用率。(3)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减少肥料流失,减轻环境污染。第二节:绿色养殖技术1.1.6概述绿色养殖技术是指在养殖过程中,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资源,采用环保、高效、可持续的养殖方法,实现养殖产品优质、高产、安全、环保的目标。绿色养殖技术主要包括饲料配制、疫病防治、环境控制、废弃物处理等方面。1.1.7饲料配制(1)采用科学配方,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减少饲料浪费。(2)推广全价配合饲料,提高养殖效益。(3)开发新型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1.1.8疫病防治(1)加强疫病监测,及时发觉和处理疫情。(2)采用生物安全措施,降低疫病传播风险。(3)推广绿色防治技术,如疫苗接种、中草药防治等。1.1.9环境控制(1)改善养殖环境,降低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2)推广清洁养殖技术,减少养殖废水、粪便排放。(3)加强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减轻环境污染。1.1.10废弃物处理(1)采用厌氧发酵、好氧堆肥等技术,处理养殖粪便。(2)推广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实现废水达标排放。(3)开展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三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1.1.11概述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质,在降水、灌溉等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地表径流、渗透等途径进入水体、土壤和大气,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一种现象。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1.1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结构和作物布局,推广轮作、间作等栽培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2)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和化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治理等技术,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4)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广生态湿地、人工湿地等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5)河流、湖泊综合治理:加强河流、湖泊岸线的保护与治理,恢复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6)植被恢复与保护:加强植被建设,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第二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1.1.13概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是指针对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和恢复,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重要举措。1.1.1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1)实施生态农业:推广生态农业模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压力。(2)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对重要生态区域实行严格保护,保证生态环境安全。(3)退化土地治理与修复:针对退化土地,采取生物、工程、技术等措施,进行治理与修复,提高土地质量。(4)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坡改梯、梯田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防止土壤侵蚀。(5)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对受损湿地进行恢复,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湿地生态功能。(6)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7)农业环境监测与预警: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觉和预警环境问题。(8)农业环保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农业环保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化水平。第四章: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节: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1.1.15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主要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农产品质量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1)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制定,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等方面。(2)行业标准:由农业、林业、渔业等相关部门制定,针对特定农产品种类和产业链环节。(3)企业标准:由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制定,用于指导企业内部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1.1.16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质量检测是依据农产品质量标准,对农产品进行检验、检测和评价的过程。农产品质量检测分为生产环节检测、加工环节检测和销售环节检测。(1)生产环节检测:主要包括种子、种苗、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的质量检测,以及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测。(2)加工环节检测:对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料、添加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测,保证农产品加工质量。(3)销售环节检测:对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第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1.1.17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由国家、省、市、县四级监管机构组成,负责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全过程监管。(1)国家级监管机构: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部门。(2)省级监管机构: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3)市级监管机构: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4)县级监管机构: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1.1.18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1)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主体、监管范围、监管手段等。(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定期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3)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追溯。(4)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5)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农民、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第五章: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第一节:水资源高效利用1.1.19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意义水资源高效利用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有效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资源高效利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缓解水资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1.1.20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1)灌溉技术:改进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降低灌溉水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率。(2)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推广雨水集蓄工程,提高雨水利用率。(3)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合理分配。(4)水土保持技术: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保水能力。(5)水资源监测与管理技术: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体系,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1.1.21水资源高效利用措施(1)政策引导:制定和完善水资源管理政策,引导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2)技术推广:加大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民水资源利用水平。(3)资金投入:增加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的资金投入,支持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4)人才培养: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的人才培养,提高水资源管理和技术水平。第二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1.1.22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意义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利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1.1.23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技术(1)土地改良技术:通过土壤改良、地力提升等措施,提高土地质量。(2)节地技术:推广节地型农业生产模式,降低土地占用率。(3)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提高土地产出率。(4)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5)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1.1.24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措施(1)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政策,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土地。(2)技术推广:加大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土地资源利用水平。(3)资金投入:增加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方面的资金投入,支持农业土地资源高效利用。(4)人才培养:加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方面的人才培养,提高土地资源管理和技术水平。第六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第一节:农业废弃物分类与处理1.1.25农业废弃物分类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主要包括植物性废弃物、动物性废弃物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弃物。具体分类如下:(1)植物性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蔬菜残叶、果皮、茶叶渣等。(2)动物性废弃物:包括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羽毛、蛋壳等。(3)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弃物:包括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膜、化肥包装袋等。1.1.26农业废弃物处理方法(1)物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筛选、破碎、干燥、焚烧等。(2)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中和、沉淀等。(3)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堆肥、发酵、生物降解等。(4)资源化利用方法: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第二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1.1.27植物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1)秸秆还田:将农作物秸秆直接翻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2)秸秆饲料:将秸秆进行氨化、碱化等处理,用作动物饲料。(3)秸秆生物质能: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气等能源。(4)秸秆原料:将秸秆用于生产纸浆、板材等。1.1.28动物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1)畜禽粪便肥料:将畜禽粪便发酵、无害化处理后,用作肥料。(2)畜禽粪便饲料:将畜禽粪便进行生物处理后,用作动物饲料。(3)畜禽粪便生物能源:将畜禽粪便转化为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气等能源。(4)畜禽粪便环保产品:将畜禽粪便用于生产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1.1.29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1)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实现集中处理。(2)农膜回收:推广使用生物降解农膜,提高农膜回收率。(3)废旧化肥包装袋回收:建立化肥包装袋回收制度,减少环境污染。(4)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第七章:农村能源发展第一节:可再生能源开发1.1.30概述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可再生能源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农村能源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本节主要介绍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技术特点及发展前景。1.1.31可再生能源种类(1)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农村地区,太阳能可应用于发电、热水器、照明等方面。(2)风能: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无污染的能源。我国农村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可应用于风力发电、风力提水等。(3)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以生物质为原料,经过转化产生的能源。农村生物质资源丰富,可应用于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等。(4)地热能: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农村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可应用于地热发电、供暖等。1.1.32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1)太阳能:我国农村太阳能利用已初具规模,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在农村地区得到广泛应用。(2)风能:我国农村风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风力发电项目逐步增多,风力提水等应用也在逐步推广。(3)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在我国农村地区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等应用逐步扩大。(4)地热能:我国农村地热资源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地热发电、供暖等应用有待进一步推广。1.1.33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特点(1)技术成熟:可再生能源技术已相对成熟,可满足农村能源需求。(2)环保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3)经济效益显著:可再生能源开发成本逐渐降低,经济效益逐渐显现。(4)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农村能源安全。第二节:农村能源管理体系1.1.34概述农村能源管理体系是指对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的体系。建立完善的农村能源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保障农村能源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1.35农村能源管理体系构成(1)农村能源开发利用规划:根据农村能源资源状况、需求和发展目标,制定农村能源开发利用规划。(2)农村能源政策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合法权益。(3)农村能源技术标准:制定农村能源技术标准,规范农村能源开发利用行为。(4)农村能源监测与评估:对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5)农村能源宣传教育:普及农村能源知识,提高农民能源意识。(6)农村能源项目管理:加强农村能源项目管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1.1.36农村能源管理体系建设(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村能源管理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农村能源管理工作。(2)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农村能源政策法规,保障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合法权益。(3)强化技术培训:加强农村能源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能源利用水平。(4)优化能源结构:调整农村能源结构,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5)严格项目管理:加强农村能源项目管理,保证项目质量、效益和安全。(6)加强监测评估:建立健全农村能源监测评估体系,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1.1.37农村能源管理体系运行(1)规划实施:按照农村能源开发利用规划,有序推进农村能源项目实施。(2)政策落实:保证农村能源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3)技术推广:加大农村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4)监测评估:定期对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发觉问题,调整政策措施。(5)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农村能源宣传教育,提高农民能源意识。(6)项目管理:加强农村能源项目管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发挥效益。第八章:绿色农业技术与装备第一节:绿色农业技术装备研发1.1.38引言绿色农业技术装备研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在绿色农业技术装备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1.1.39绿色农业技术装备研发觉状(1)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转基因技术、生物育种技术等,为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病性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2)节能环保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节能型农业机械、太阳能利用、生物降解材料等,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3)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智能农业等,为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提供了技术支持。(4)绿色生产技术:绿色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通过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1.1.40绿色农业技术装备研发趋势(1)高新技术研发:未来绿色农业技术装备研发将更加注重高新技术,如人工智能、无人机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集成创新:通过集成创新,将多种技术融合应用于绿色农业技术装备,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3)可持续发展:绿色农业技术装备研发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第二节:绿色农业技术装备推广1.1.41推广意义绿色农业技术装备推广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推广绿色农业技术装备,有助于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1.1.42推广措施(1)政策引导:应加大对绿色农业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农民积极参与。(2)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绿色农业技术装备的认知和应用水平。(3)示范推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农业技术装备,进行示范推广,以点带面,发挥辐射效应。(4)产学研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绿色农业技术装备的研发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5)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研发和推广绿色农业技术装备,提高市场竞争力。1.1.43推广效果(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绿色农业技术装备的推广,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保障农产品安全:通过绿色农业技术装备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3)改善生态环境:绿色农业技术装备的应用,有助于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轻对生态环境的负担。(4)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绿色农业技术装备的推广,有助于推动农业向现代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第九章: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第一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1.1.44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不当,导致土壤、水体污染;养殖业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2)生活垃圾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垃圾随意堆放、填埋,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3)工业污染:农村小规模工业企业较多,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污染物排放严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4)水资源污染:农村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部分农村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影响居民身体健康。(5)土壤污染: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影响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1.1.45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1)环保意识淡薄:部分农民环保意识不足,对生态环境问题缺乏重视。(2)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3)环保政策执行不力:农村环保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导致环境污染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治理。(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需求。第二节: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策略1.1.46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让农民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自觉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1.1.47优化农业生产方式(1)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推广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绿色农业技术。(2)发展生态农业: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产业。1.1.48完善环保基础设施(1)加大环保投入:应加大环保投入,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2)建立垃圾处理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