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生物学试题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生物学试题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生物学试题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生物学试题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生物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生物学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实验所采取的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A.利用溶菌酶溶解细菌的细胞壁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D.利用水浴加热促进DNA与二苯胺的显色2.细胞内的很多生命活动需要不同细胞器协调配合才能完成,下列过程中最能体现细胞器之间协调配合的是()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核DNA的复制B.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C.蓝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D.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3.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A.胚胎移植技术 B.胚胎干细胞技术C.单克隆抗体技术 D.基因治疗技术4.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5.1921年,班廷和助手贝斯特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组是摘除胰腺的狗,对照组是胰管结扎的狗B.实验中的提取液主要是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胰岛素C.步骤②和④分别运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D.该实验证明胰岛素被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分解6.用酵母菌制作果酒过程中,在线粒体基质中消耗和产生的物质分别有()A.葡萄糖和H2O B.丙酮酸和CO2C.葡萄糖和酒精 D.丙酮酸和H2O7.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者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物质是()A.DNA与RNA B.tRNA与mRNA C.rRNA与mRNA D.DNA与DNA8.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9.乙酰胆碱酯酶可以水解乙酰胆碱,有机磷农药能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阿托品与乙酰胆碱具有竞争性,可以有效地控制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最有可能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A.乙酰胆碱酯酶 B.乙酰胆碱C.乙酰胆碱受体 D.有机磷10.科学家研究了豌豆幼苗中IAA含量和GA1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或推测不合理的是()A.去顶会降低植株内生长素水平B.去顶会显著降低植株内GA1水平C.IAA会影响GA1在植物体内的水平D.该结果体现了IAA和GA1的协同作用11.科学家对T4溶菌酶进行改造,使其第3位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于是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T4溶菌酶的耐热性得到了提高。在这项研究中,目前可行的操作对象是()A.基因 B.氨基酸 C.多肽链 D.蛋白质12.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蛛,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13.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下图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越小,防止成本越大B.作物的价值越大,最终的收益不一定越高C.曲线II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D.在A、B、C三点中,若将有害生物密度控制在B点时收益最大14.下表是关于甲状腺功能五项的检验结果报告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五项指标通常通过抽血进行测定B.甲状腺激素在人体中有不同的存在形式C.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TSH会高于正常值D.TT4超出参考值不一定确诊甲状腺机能亢进15.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研究者研制了一种“智能”胰岛素(IA)并对其展开了系列实验,以期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为评估IA调节血糖水平的效果,研究人员给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均分别注射适量胰岛素和IA,测量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如下图。相比外源普通胰岛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IA对血糖水平的调节更具优势B.IA可使患病小鼠降低血糖的时间更长久C.IA可以避免低血糖风险D.高血糖时,IA让血糖降低的速度更缓慢16.某家系患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1号个体的双亲只有父亲患甲病,下图是家系部分系谱图和核酸分子杂交诊断结果示意图。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根据杂交诊断图中1、2、3可以判定乙病遗传方式C.根据4号个体可以判定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AbXaBD.6号个体可能只患甲病或者正常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17.光合作用不仅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产量的决定因素。科研人员研究在饱和光照强度时,不同氮素水平下,低叶绿素含量突变体(YL)及野生型(WT)的光合生理生化特性,相关生理特征见下表和图。(唯一催化CO2固定形成C3的酶被称为Rubisco酶,表格中生理指标都是与WT进行比较。)注:“-”表示降低,“+”表示升高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WT吸收氮元素主要用于合成,从而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YL叶绿素含量比WT明显降低,其叶片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光。(2)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酶在(细胞内具体部位)中催化形成C3。(3)在不同氮素水平下,YL的叶绿素含量都显著下降,光合作用强度都不同程度升高,研究人员给出的解释为:在饱和光照强度时,并不是光合作用的内在限制因素,YL倾向于合成更多影响光合速率的关键限制性因子,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18.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处理。(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相同,说明血清中的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基本不变,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能够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3)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4)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填选项前的符号)。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f.细菌X(5)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19.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通常需要经过选择培养和划线纯化等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2)某同学在划线操作时,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这样操作的后果是。(3)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下图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4)将目的菌种用于环境保护实践时,还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举出一列)。20.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1)在上述转基因实验中,将G基因与质粒重组,需要的两类酶是和。将重组质粒显微注射到斑马鱼中,整合到染色体上的G基因后,使胚胎发出绿色荧光。(2)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亲代M的基因型是。子代中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3)杂交后,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21.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是生态系统固定的碳总量,作为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碳最终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固定起来的,碳能够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这里的碳是指(填“二氧化碳”、“有机物”或“碳元素”),碳排放问题的解决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是因为碳循环具有的特点。(2)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打破了,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3)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碳通过食物传递到消费者中,此时生态系统固定的碳总量会减少,原因是。(4)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除了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以外,还有的具体措施有(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A、酶的作用机理是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利用溶菌酶溶解细菌的细胞壁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A正确;

B、无机催化剂也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B正确;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C正确;

D、利用水浴加热促进DNA与二苯胺的显色中没有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作用机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2.【答案】B【解析】【解答】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核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中,不能体现细胞器之间协调配合,A错误;

B、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参与,体现了细胞器之间协调配合,B正确;

C、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能体现细胞器之间协调配合,C错误;

D、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发生在细胞膜和液泡中,不能体现细胞器之间协调配合,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3.【答案】A【解析】【分析】采用胚胎干细胞技术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细胞,单克隆抗体技术定向改善免疫能力,基因治疗技术可以从基因水平对老年痴呆进行治疗,而胚胎移植技术则不能治疗老年痴呆,故正确选项为A。A错误;B错误;C错误;D正确。4.【答案】D【解析】【解答】①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则血糖浓度降低,使得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故①正确;②运动强度增加,则汗腺分泌增加,而运动强度受神经系统的控制,故②错误;③降雨量增加,使得土壤动物存活率降低,但土壤动物不影响降雨量,故③错误;④害虫数量增加,则其天敌鸟类数量增加,由于捕食者增加,则害虫数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故④正确;故选:D.【分析】“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5.【答案】C【解析】【解答】A、该实验为前后对照,实验组是摘除胰腺的狗,胰管结扎的狗提供胰腺提取液,并不是对照组,A错误;

B、实验中将狗的胰管结扎,提取液主要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并没有胰液,B错误;

C、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步骤②摘除健康狗的胰腺,属于“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④将提取液注入摘除胰腺的狗身上,运用了“加法原理”,C正确;

D、该实验能证明证明胰岛可产生降低血糖的物质,不能证明胰岛素被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分解,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6.【答案】B【解析】【解答】ABCD、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无氧呼吸不会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因此在线粒体基质中消耗和产生的物质分别有丙酮酸和CO2,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7.【答案】A【解析】【解答】ABCD、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因此转录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物质是DNA与RNA,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2、转录的主要场所:细胞核。

3、转录的条件: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转录的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U”代替“T”与“A”配对,不含“T”);与转录有关的酶:RNA聚合酶;能量:ATP。

4、转录的产物:mRNA、tRNA、rRNA。8.【答案】C【解析】【解答】解:A、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比如眨眼反射、婴儿的吮吸,起跑动作显然不是与生俱来的,A错误;B、调节起跑动作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与听觉中枢没有关系,B错误;C、该反射由听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有多个中间神经元的参与,C正确;D、小脑主要功能是调节平衡,与起跑反应的快慢程度无关,D错误.故选:C.【分析】(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9.【答案】C【解析】【解答】ABCD、乙酰胆碱酯酶可以水解乙酰胆碱,有机磷农药能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导致乙酰胆碱不能分解,持续发挥作用。而阿托品与乙酰胆碱具有竞争性结合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使乙酰胆碱不能持续发挥作用,从而缓解中毒症状,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10.【答案】D【解析】【解答】ABC、植株的顶芽能够产生生长素,去顶会降低植株内生长素水平,据图分析,与完整植株相比,去顶的植株赤霉素(GA1)含量降低,则去顶会显著降低植株内GA1水平,因此IAA会影响GA1在植物体内的水平,ABC正确;

D、该实验只能体现IAA会影响GA1在植物体内的水平,但是不能体现IAA和GA1在某些方面具有协同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11.【答案】A【解析】【解答】ABCD、蛋白质工程又称为第二代的基因工程,其基本途径: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最终还是回到基因工程上来解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在这项研究中,目前可行的操作对象是基因,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蛋白质工程概念及基本原理

(1)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2)蛋白质工程崛起的缘由:基因工程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3)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它可以根据人的需求来设计蛋白质的结构,又称为第二代的基因工程。

(4)基本途径: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最终还是回到基因工程上来解决蛋白质的合成。12.【答案】B【解析】【解答】AB、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蛛,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突变性状在当代就显现,说明该突变为隐性基因变为显性基因引起的,突变株为杂合子,其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一秆双穗”的纯合个体,A错误,B正确;

C、基因突变不会导致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形态变化,因此通过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无法判断发生基因突变的位置,C错误;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还需诱导染色体加倍,筛选后才能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方法是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而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13.【答案】C【解析】【解答】AC、经控制后的生物密度越小,防治成本越高,作物价值越大;反之,经控制后的生物密度越大,防治成本越小,作物价值越小,作物的价值与防治的成本差值为收益,因此曲线Ⅰ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Ⅱ是不同害虫密度下农作物的价值,A正确,C错误;

B、作物的价值与防治的成本差值为收益,作物的价值越大,最终的收益不一定越高,如A点,B正确;

D、分析题图可知,在A、B、C三点中,B点农作物的价值和成本价值之差最大,该点的效益最大,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经控制后的生物密度越小,防治成本越高,作物价值越大;反之,经控制后的生物密度越大,防治成本越小,作物价值越小,作物的价值与防治的成本差值为收益,因此曲线Ⅰ表示防治成本,曲线Ⅱ表示作物价值,B点时,作物价值与防治成本的差值最大,收益最大。14.【答案】C【解析】【解答】A、激素通过血液进行运输,因此甲状腺五项指标通常通过抽血进行测定,A正确;

B、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因此甲状腺激素在人体中有不同的存在形式,B正确;

C、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甲状腺激素较多,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因此TSH(促甲状腺激素)会低于正常值,C错误;

D、TT4超出参考值不一定确诊甲状腺机能亢进,需要进一步检查,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使得机体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又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多。15.【答案】D【解析】【解答】AC、由图可知,胰岛素会将血糖降至60mg.dL-1,从而造成低血糖,IA会将血糖降至100mg.dL-1左右,IA能避免低血糖的风险,因此IA对血糖水平的调节更具优势,AC正确;

B、由图可知,IA能将糖尿病小鼠的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约10个小时,而胰岛素能将糖尿病小鼠的血糖维持2小时左右,因此IA可使患病小鼠降低血糖的时间更长久,B正确;

D、由左图可知,高血糖时,IA和胰岛素让血糖降低的速度无明显差异,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血糖平衡调节:①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②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16.【答案】C【解析】【解答】AB、甲病是伴性遗传病,且根据遗传系谱图的1、2、5个体和杂交诊断图,可推断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杂交诊断图中的1、2、3个体,首先判断1有B和b基因,2只有B基因,3只有b基因,可以判定乙病是伴X遗传病,并且是隐性遗传病,故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B正确;

C、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杂交诊断图可知,4号个体基因型为XAbY,若1号就为XAbXaB,与3号、5号及1号个体的双亲的基因型矛盾,4号个体的产生是1号个体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即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ABXab,C错误;

D、根据杂交诊断图可知,2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aBY,所以6号个体不可能患乙病,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ABXab,所以6号个体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患甲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无中生有为隐性的口诀是:无中生有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有中生无有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17.【答案】(1)叶绿素和酶;红和蓝紫(2)叶绿体基质;C5与CO2结合(3)叶绿素含量;Rubisco(酶)【解析】【解答】(1)叶绿素和酶均含有氮元素,因此野生型(WT)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氮元素,用于合成叶绿素和酶,从而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突变体(YL)叶绿素含量比野生型(WT)明显降低,其叶片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

故填:叶绿素、红光和蓝紫。

(2)唯一催化CO2固定形成C3的酶被称为Rubisco酶,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Rubisco酶催化C5与CO2结合形成C3,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因此Rubisco酶在植物细胞中存在的具体部位是叶绿体基质。

故填:叶绿体基质、C5与CO2结合。

(3)在不同氮素水平下,YL的叶绿素含量都显著下降,但光合作用强度都不同程度升高,这说明在饱和光照强度时,叶绿素含量并不是光合作用的内在限制因素,而影响光合速率的关键限制性因子是Rubisco酶。

故填:叶绿素含量、Rubisco(酶)。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

1、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还原型辅酶Ⅱ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

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

3、分析图可知,随着氮肥量增加,两种水稻的Rubisco酶含量都提高,但突变体的Rubisco酶含量提高较多。18.【答案】(1)对照(2)抗体;抑制;细胞内(3)活化巨噬(4)a、d、f(5)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反应机制【解析】【解答】(1)A组小鼠用细菌X处理,B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故A组是实验组,B组是对照组,B组的作用是作为对照。

故填:对照。

(2)据图2分析,Ⅱ组小鼠接触过细菌X,其血清中含有抗体;由图示可以看出,与没有接触过细菌X的Ⅳ组小鼠体内的增长趋势相同,说明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没有变化,说明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抑制细菌数量的增长,即细菌X为胞内寄生菌。

故填:抗体、抑制、细胞内。

(3)据图3分析,活化巨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最大,可有效杀伤细菌X,而不是活化T细胞。

故填:活化巨噬。

(4)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应包括(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这样才能含有活化T细胞释放的某种物质;还应有该物质活化的对象—巨噬细胞,该细胞之前应未被活化,故应选(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该巨噬细胞是否被活化,需通过接种(f)细菌X来检测,因此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a、d、f。

故填:a、d、f。

(5)综上分析,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反应机制。

故填: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反应机制。

【分析】1、体液免疫的过程为,当病原体侵入机体时,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2、细胞免疫的过程: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3、B组小鼠没用细菌X处理,应该为对照组。

4、Ⅱ组小鼠接触过细菌X,其血清中含有抗体;由图示可以看出,与没有接触过细菌X的Ⅱ组小鼠体内的增长趋势相同,说明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I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没有变化,说明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抑制细菌数量的增长。

5、由图3可以看出,活化巨噬对细菌X的杀伤力最强。19.【答案】(1)氮源和无机盐;只有能利用苯磺隆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和繁殖(2)接种环灼烧以后未冷却进行划线的区域没有菌落(3)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不合理,缺少空白对照(4)目的菌株是否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代谢物、降解以后是否会产生二次污染、目的菌株是否可以大量繁殖等(只要写出一条)【解析】【解答】(1)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选择培养基只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又要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因此为筛选出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只有能利用苯磺隆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和繁殖。

故填:氮源和无机盐、只有能利用苯磺隆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和繁殖。

(2)在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时,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会烫死上次划线末端菌株,造成划线上没有菌株。

故填:接种环灼烧以后未冷却进行划线的区域没有菌落。

(3)由图可知,上清液中加入蛋白酶溶液是用于水解上清液中的某蛋白质的,由此可判定实验假设是目的菌株通过分泌某种蛋白质来降解苯磺隆,但由于没有设置不加入蛋白酶的对照组实验,因此该实验设计没有说服力,不合理。

故填: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不合理,缺少空白对照。

(4)将目的菌种用于环境保护实践时,需要考虑目的菌株是否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代谢物、降解以后是否会产生二次污染、目的菌株是否可以大量繁殖等。

​​​​​​​故填:目的菌株是否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代谢物、降解以后是否会产生二次污染、目的菌株是否可以大量繁殖等。

【分析】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根据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要求。20.【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受精卵;表达(2)Ddgg;DDGg、DdGg(3)N;非姐妹染色单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