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时空坐标】【归纳·阶段特征】时段表现阶段一原始社会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约公元前2070年)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阶段。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展现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1)政治上: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原始社会晚期盛行禅让制。(2)经济上:生产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种;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3)文化上: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阶段二夏、商、西周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前771年)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1)政治上: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内外服制度到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2)经济上: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青铜铸造业发达;实行“工商食官”。(3)文化上:从“事鬼敬神”到“敬德保民”;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阶段三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大变革、大变动时期,社会处于转型时期。(1)政治上:王室衰微,战争不断;奴隶制度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出现;封建生产关系确立;小农经济逐渐形成。(3)民族关系上:华夏认同观念产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4)文化上: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私学兴起,“学在官府”被打破。阶段四秦汉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基本模式。(1)政治上: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郡县制成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加强了中央集权。(2)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获得发展,经济发展重心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北方地区);丝绸之路开通,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3)民族关系上: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4)文化上:从奉行法家思想到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科技成就突出。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知识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1.旧石器时代(1)概念: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社会生活:渔猎和采集,群居生活,学会用火。(3)人类遗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2.新石器时代(1)概念: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社会生活: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稳定。(3)文化遗存①特点: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②分布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彩绘陶器、粟)、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黑陶)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养蚕缫丝)、良渚文化(玉器、祭坛和神庙)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已经孕育了新的文明因素——父系氏族、私有制和贫富差别等,加上图画文字的产生、青铜文化的出现,足以证明它已经踏入龙山文化的门槛,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曙光。——孟宪武《东方古代文明的曙光——大汶口》
3.原始社会组织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出现特点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十分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权贵阶层4.部落联盟三皇时代时代较早,神话色彩浓重五帝时期形成炎黄部落联盟,尧、舜实行“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万邦”时代邦国林立,都城规模较大,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问题导学辨正误1.石器时代人类先后以磨制和打制的石器作为工具。(×)2.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进行农业生产。(×)3.制陶、农业、家畜饲养和磨制石器的出现,成为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重要标志。(√)4.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特点。(√)挖教材1.阅读“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见教材P2)和“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见教材P3页),分别指出不同时代人类遗址(存)分布呈现的特点。提示前者:分布较广,主要是沿黄河、长江分布。后者:分布广泛、多元一体,中原文明为核心。2.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反映了由五个大家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摘自教材P3)据此我们可以获取什么历史信息?提示当时尚未产生贫富分化;可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阶段。拓视野重要概念——“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对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的出现。石器时代只是个时间区段概念,并不代表那个时候的人类只会使用石器。思考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石器时代在生产工具和食物来源方面有哪些进步?提示不再使用打制石器,而是使用打磨结合的方式制作的石器;不再以渔猎和采集为主,而是以栽培植物和畜养动物为主。知识点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夏、商和西周1.夏朝(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国家管理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地方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3)文化遗存: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国家形成的标志: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阶级或阶层的出现是这一管理机构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机器的本质特征。——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2.商朝(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2)实证: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是一种成熟的文字,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商朝的部分历史记载。(3)遗存:河南安阳一带的殷墟遗址。(4)统治: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实行内外服制。(5)势力范围: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3.西周(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2)国家治理——分封制与宗法制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影响①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②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3)衰亡①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为政暴虐,引发“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②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③开启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4)商周的经济奴隶制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农业生产工具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土地制度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手工业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问题导学辨正误1.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封建制国家。(×)2.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实现了对地方邦国的直接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3.宗法制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绝对的。(×)4.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商朝的部分历史记载。(√)5.商周时期,青铜制造业发达,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挖教材1.《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摘自教材P7)据此指出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实质是什么?提示方式:井田制。实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2.《尚书·酒诰》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梓材》曰: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摘自教材P7—8)材料反映西周治国思想具有什么特点?提示西周统治者从重神观念向重人观念转变,逐渐认识到民的重要性。拓视野1.重要概念——国野制(1)“国”,亦称“乡”,一般来说,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住在国中的人称“国人”。(2)“野”,亦称“遂”,即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居住在野的人叫“野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耕种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贡献劳役。思考周朝实行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为了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实质是一种等级制度。2.学术研究——“二重证据法”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即纸上之材料(传世文献)与地下之新材料(考古发掘)相互印证,证明为信史。二重证据法被公认为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丰富了古史研究的可信资料,成为20世纪中国史学科学化进程的重要界标。思考运用“二重证据法”,能否确认“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文化的遗存”?提示不能。仅有文献记载,没有内证性的材料相互印证。主题一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征视角1探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史料探究】史料一六大考古学文化区系示意图——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史料二从遗址的分布来看,地域不限于中原①,而是北至今长城地带,南至长江以南的水乡,东至黄海之滨,西至秦晋黄土高原②。大约在距今四五千年前,中华大地文明之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的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地区,是中华文化融合的核心地区③。——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解读: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又称华夏、中土、中州,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②体现了遗址的分布区域广泛。③核心区域是沿黄河分布的中原地区。思考阅读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人类文化遗址在时间和空间上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哪些特点?提示①本土性。我国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古代文明源远流长。②多元性。不仅黄河、长江流域,而且海河、珠江等大河流域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素养提升】1.历史解释——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2.历史解释——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格局视角2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史料探究】史料位于陕西临潼的姜寨聚落遗址,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而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山东大汶口文化的遗址里,130余座中、晚期的墓葬,按其墓坑大小,随葬品的多寡,也可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摘编自《中国早期人类史研究》思考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组织内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变化:社会成员间的平等关系已被破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贫富差异和等级分化。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素养提升】1.唯物史观——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2.唯物史观——私有制产生是一种历史进步(1)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原始公有制来讲,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2)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促进了生产发展,还导致了父权制确立和氏族制度瓦解,加速了阶级分化,为文明的到来开拓了道路。同时,也为剥削制度的产生奠定了早期的基础。主题二家国同构——早期国家的产生及特征视角1史学研究——夏王朝的国家属性【史料探究】史料大禹治水与夏国家的产生有着紧密的因果关系。治理水患需要集中全社会的能力,要调动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集权,然后产生一种管理机构①。……(二里头)遗址的中心地带是宫殿所在地,还发现了宫城城墙②,这些可以表明社会财富的集中和权力中心的形成③。遗址出土了青铜器,有鼎、爵等礼器和刀、戈等兵器④,此外还出土了玉器等象征王权的礼器⑤。——摘自杜勇《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国家结构》解读: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说明国家机器的诞生。②体现了城市和宫殿的出现。③说明出现了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④大量金属器具开始出现。⑤说明礼制的形成。思考依据史料,获取有关“夏朝是我国第一个早期国家”的证据。提示权力集中,且具备成体系的国家机器;城和宫殿出现;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金属器具的使用;礼制的初步形成。【素养提升】1.历史解释——全面认识史料对历史研究的意义(1)史料通常是指过去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可以反映过去存在的文字、实物、图像、口述等多种类型的材料,它们具有各自的形态、特点和史料价值。(2)由于历史研究的对象大部分在现实中已不复存在,这使得史料成为我们认识历史的基础和主要中介。(3)对于历史研究而言,必须充分地占有、掌握和评判史料。在处理史料的过程中,一般需要运用文献考证与校勘、文史互证、二重证据法、口述史学等方法以及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才能综合鉴别史料的来源、性质与价值,为历史研究打下较为坚实和可靠的证据基础。2.历史解释——认识早期国家的产生视角2史料实证——早期国家的治理与特征【史料探究】史料周人的统治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一族即是一“国”的政治结构;在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的基础上,以周王“授土授民”的名义赐予,建立起一批以周人为统治族的新型国家①。一国之内则是各族混居,这就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②。……就是从这一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才第一次具有了“天下一体”的观念③,而作为中华民族主体民族的华夏民族的生长聚合,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摘编自王和《中国早期国家史话》解读: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即建立了一个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新型国家。②指由血缘宗法社会向地缘政治社会的转型。③指民族与国家的认同化、一体化。思考指出商和西周的国家政治管理制度。概括西周国家管理制度产生的影响。提示制度:内外服制;分封制、宗法制。影响:打破了部族方国血缘界限;建立以周人为统治族的新型国家;为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基础;“天下一体”观念的产生;促进华夏族的形成。【素养提升】1.历史解释——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2.历史解释——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1)政治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②神权、族权、王权(政权)紧密结合。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相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管理比较松散。⑤尚未出现真正固定的成文法,国家法律制度尚未健全。(2)经济:进入青铜时代;生产力水平尚属低下,生产仍主要是木石工具;集体劳动。(3)思想:呈现出较浓厚的鬼神迷信与原始宗教色彩;祭祀是三代时期最重要的宗教活动。【练·高考真题】命题点史料实证与史学研究的方法1.(2021·福建高考,1)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史学研究:夏墟与二里头文化1959年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1977年,夏鼐根据新的考古成果又将这类文化遗存命名为“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是中华文明发展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的转折点,是经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的中国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存。答案D解析据材料“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可知文献与考古实物互证历史事实,故选D项;先秦文献在久远的历史传承中容易遗失和误传,排除A项;材料中提及考古实践,没有直接指明“出土的文字材料”,排除B项;材料中提及文献材料,C项以偏概全,排除。命题点以饮酒器“爵”为载体考查商周社会秩序2.(2021·湖北高考,1)“爵”通常被认为是饮酒器(如图),也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这反映了()爵A.冶炼技术的提高B.铸造工艺的完善C.等级制度的发展D.宗法体系的崩溃解题路径解析“爵”从饮酒器具到象征尊卑关系再到品位序列,且“五等爵”制不断成熟,表明“爵”从饮酒礼器发展成为身份等级制度的象征,故选C项;冶炼技术的提高与“尊卑关系的象征……代表品位序列”无关,排除A项;“完善”的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不涉及铸造工艺,排除B项;“五等爵”强调等级,与宗法体系的崩溃无关,排除D项。命题点以青铜器铸造为切入点考查商周经济3.(2022·全国乙卷,24)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解题路径解析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依据图示可知,商周政治中心位于黄河流域,这说明青铜器的铸造和使用主要在黄河流域,而青铜器铸造所需的铜原料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因此,长途运输成为必要,南北方联系由此加强,故答案为C项;商周时期,青铜器比较珍贵且坚韧度不够好,未广泛应用于农业,排除A项;青铜器铸造由官府垄断,其繁荣程度与铸造技术有关,与“大规模商业活动”无关,排除B项;商周的政治中心和主要诸侯国均在北方,统治区域并未扩大到江南,且青铜器铸造的繁荣主要缘于技术进步等因素,地理因素不是主因,排除D项。命题点以双钱结藤编残件切入,考查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成就4.(2021·辽宁高考,1)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B.社会组织的复杂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等级秩序的确立史学价值:双钱结藤编残件编制绳结是人类最早期掌握的劳动技能之一,它甚至早于人类学会保存火种,更早于人类掌握陶器制造技法。双钱结(或称同心结,详见《天文》一章关于“西王母、伏羲女娲画像石拓本”的注释)花纹的出现一度被认为是非常晚的事情。但199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双钱结藤编残件,由3根藤条并排相对交叉制成,为装饰结。这说明,起码在距今4000年以前,双钱结的编结技法就已经高度成熟了。答案C解析据题干图文,双钱结藤编残件一方面体现了劳动过程中结绳技能,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故选C项。历史传承在双钱结藤编残件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通过双钱结藤编残件无法证实当时社会组织情况,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双钱结藤编的使用群体,无法得出社会等级秩序确立的结论,排除D项。【练·经典模拟】1.(2023·山东济南模拟)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存在一个“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三皇五帝”说法不一,其事迹也多由神话传说构成,但《周礼》《史记》等古代史书均有记载。这一古史系统()A.证实了三皇五帝确有其人 B.象征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出现C.说明君权神授观念源远流长 D.反映了先民创造历史的轨迹答案D解析传说中“三皇”带领人类逐渐走出原始与野蛮,人类文明初步形成,“五帝”带领人类从部落联盟走向更大的联盟,直至禹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三皇五帝”的传说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先民从野蛮进入文明时期的历史轨迹,故选D项。2.(2023·广东深圳模拟)下图为一组商王占卜的关于受年(收成)的甲骨文记录,这可以用来佐证商代()A.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 B.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田赋C.统治具备一定地域基础 D.出现了古代最早的文字答案C解析据材料文字“东土受年……南土受年……西土受年”可知商代记录东、南、西面统治区域的收成,佐证商代统治具备一定地域基础,故选C项;材料中未知各地收成数据,无从得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财政收入类别的对比,无法说明田赋是主要收入,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甲骨文是古代最早的文字,排除D项。3.(2022·河南洛阳模拟)下表是文献中关于周公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周公()文献记载内容《左传》先君周公制周礼《礼记》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尚书大传》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A.通过非法夺权方式建立统治 B.注重强化贵族等级秩序C.实现了与周边各族和谐相处 D.开创了大一统政治局面答案B解析据材料“周公制周礼”“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六年制礼作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公制作周礼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西周初年的分封等级秩序,故选B项;据材料“七年致政成王”,可知周公并未夺取政权,排除A项;据材料“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可知西周初年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比较紧张,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创大一统政治局面的是秦朝,排除D项。4.(2023·北京东城区模拟)“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西周早期文献中,求“福”常与“祭礼”相结合,即“事神致福”。西周中期,求“福”途径增加了继承和模仿“祖先之威仪”,后期又增加了善待百姓、“以德求福”的内容。求“福”途径的变化()A.反映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的成熟B.说明西周时期抛弃了鬼神信仰C.体现稳定宗法分封秩序的探索D.反映我国商业文明的发展需求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西周早期求“福”主要是“事神”,中期增加了借助祖先权威,后期又增加了凭借德行和善待百姓的内容,这说明西周统治者在不断探索利用新的要素来稳定统治秩序,故选C项。5.(2023·湖南郴州模拟)两周时期,在较大的都邑中都出现了管理市场的专职官吏,有“胥师”“质人”“贾师”。商贾在市场上进行贸易,都有“质人”制发买卖的契约券。这反映出当时()A.形成契约精神 B.规范商业行为C.履践重农抑商 D.商品经济发达答案B解析由材料“管理市场的专职官吏”“制发买卖的契约券”可知两周时期政府设置专门人员对市场进行管理,也注重契约关系的维系,这是为了防止市场买卖纠纷、维护社会稳定而对商业行为进行规范,故选B项;材料仅提及有制发契约券,并未提及关于契约的制定、人们对契约的遵守状况、契约与法律的关系等内容,无法判断是否形成契约精神,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商鞅提出的,材料中未提及重农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材料中仅能判断当时存在商品经济,而未提及商品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状态,排除D项。
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2023·福建泉州检测)约4000—5500年前的福建昙石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壶、豆等陶器与赣江、鄱阳湖流域的山背遗址同类器物相似。粤东地区乃至珠江三角洲口岸有类似昙石山文化的器物,也有良渚文化的玉琮。这体现()A.良渚文化源远流长 B.南北方文化广泛交融C.中原文化影响深远 D.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答案D2.(2023·山东菏泽模拟)进入2022年,三星堆青铜人头像(如图)成为“网红”,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这些高鼻深目、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的青铜器,没有留下文字信息,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这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特点是()A.悠久性和连续性 B.多样性和开放性C.多元性与统一性 D.凝聚性与世俗性答案B解析据材料“这些高鼻深目、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的青铜器,没有留下文字信息,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可知三星堆青铜器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说明三星堆青铜器有可能吸收了外来文化,它的出土也丰富了我国青铜器的种类,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故选B项。3.(2023·河北唐山摸底)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蔓延近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这表明当时该地区()A.统治阶级主导农田管理和经营B.农业生产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C.国家政权的组织建设能力增强D.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的特征初显答案B4.(2023·北京海淀区模拟)《史记·五帝本纪》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即黄帝,轩辕采取了“修德振兵”“蓺五种(种植五谷),抚万民,度四方”等一系列措施,增强了自身的力量,然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最终战胜了炎帝。上述传说反映了()A.仰韶文化前期部落间战争频繁B.黄帝部落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C.黄帝的胜利标志万邦时代结束D.华夏族形成后与周边族群交流答案B解析据材料“轩辕采取了‘修德振兵’‘蓺五种(种植五谷),抚万民,度四方’等一系列措施,增强了自身的力量”,可知黄帝部落通过从事农业生产增强了自己的力量,说明黄帝部落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故选B项;材料只提到黄帝与炎帝之间的战争,“战争频繁”夸大了其程度,排除A项;万邦时代出现于五帝后期,此时尚未开始,排除C项;华夏民族形成于春秋时期,排除D项。5.(2022·广东湛江模拟)在儒家经典中,尧舜间的继承过程被称为禅让,显得彬彬有礼,体现出很高的道德水准。然而《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两条材料说,“《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竹书》云舜囚尧”。战国后的一些历史文献记载,鲧因反对舜继位而被杀。上述记载的差异最能说明()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考究B.综合多种文献记述即可得出历史真实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甄别真伪D.历史记载必须通过考古成果加以证实答案C解析题干所述为古代史料对尧舜禹禅让制度的不同记载,因此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甄别真伪,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历史认识,故C项正确。A、B、D选项说法错误,排除。6.(2023·福建莆田模拟)卜辞中常见商王组织或亲自参与各项生产活动的记载,如:“(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十一月。”“癸未卜,有祸百工。”这反映了,商代()A.神权对王权的支配 B.国家对经济的重视C.小农经济占据优势 D.卜辞左右社会生产答案B解析据材料“卜辞中常见商王组织或亲自参与各项生产活动的记载”可知,商王重视生产活动,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的重视,故选B项;据所学,商代神权色彩浓厚,但神权是服务于王权的,而非对王权的支配,排除A项;据所学,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卜辞是记录占卜信息的文字,不能左右社会生产,排除D项。7.(2023·北京西城区模拟)如图为河南安阳出土的商朝虎纹石磬。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形体最大的商磬,共有5个音阶,可奏出不同的音调,为祭天地山川时所使用。此文物可以证明()A.原始音乐随着人类定居生活而产生B.金石并用是商朝生产力水平的特征C.商朝石刻艺术和石磬制作水平高超D.商朝时期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思想答案C解析据材料“共有5个音阶,可奏出不同的音调”及图片可知,商朝虎纹石磬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可奏出不同的音调,表明商朝石刻艺术和石磬制作水平高超,故选C项。8.(2023·广东佛山摸底)西周时期,辅佐周王位列其左右的太师、太傅、太保,合称“师保”。师保统辖诸侯百官,执掌朝廷军政大权,在政治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这一现象()A.加强了国家的统治力量 B.表明国家雏形出现C.促进了官僚政治的成熟 D.削弱了周王的权威答案A解析据材料“师保统辖诸侯百官,执掌朝廷军政大权,在政治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可知西周时期的师保既辅助天子处理政务,也是中央重要的军政长官,体现了当时国家治理机制的逐步完善,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统治力量,故选A项;邦国时代我国已经出现了国家雏形,排除B项;西周时期实行贵族政治,排除C项;师保对周天子的辅助机制体现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与周天子的权威并不冲突,排除D项。9.(2023·江苏南京盐城模拟)周公东征后,将殷都旧地封给康叔,建立卫国。周公反复告诫他,要实行文王“明德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在“商政”的基础上,加强周法的统治。这些措施()A.践行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体现了华夷观的形成发展C.构建了众星拱月的格局 D.促进了商民对西周的认同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周公要求康叔明德慎罚,在“商政”的基础上,加强周法的统治,这样有助于取得殷商遗民的认同,故选D项;儒家在春秋时期产生,材料的时间是西周,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商民不属于少数民族,所以没有华夷观的说法,排除B项;众星拱月指的是分封制本身的作用,但是材料强调的是西周统治者对殷商故地的统治策略,排除C项。10.(2022·辽宁名校高三联考)西周实行“朝聘制度”。“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每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朝”是诸侯亲自去王都朝拜天子,“聘”指诸侯派大夫代表自己去问候天子。当朝不朝,天子将对违制诸侯进行处罚。据此可知,当时()A.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 B.礼制与政治相结合C.周王扩大了统治区域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每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对天子朝聘,朝聘制度符合周朝的礼制规定,如果诸侯违背朝聘制度,将会受到天子的惩罚,以此维护周朝的统治秩序,说明周朝礼制与政治相结合,故选B项;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将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排除A项;西周通过分封制扩大了统治区域,排除C项;秦朝时期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此时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11.(2022·湖南长沙一中测试)有学者指出,周灭商后,有许多不同的族群跟随西周贵族前往东方建立了陈、宋、杞等非姬姓的诸侯国;这些族群的祖先是夏、商乃至戎或夷,在封国内始终保留着对自己祖先的祭祀。据此可知,分封制()A.有利于多元一体文明的形成B.以祖先崇拜文化为政治基础C.巩固了周王室天下共主地位D.推动了家国一体观念的兴起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西周分封了大量的异姓诸侯国,他们接受了西周的统治,同时保留对自己祖先的祭祀,这有利于多元一体文明的形成,A项正确;异姓诸侯国保留对自己祖先的祭祀,不能表明分封制以祖先崇拜文化为政治基础,排除B项;材料的侧重点在于异姓封国传承自己的文化,排除C项;家国一体观念的出现要早于西周分封制,排除D项。12.(2022·广东江门模拟)西周时,穆王曾在游牧部族的引导下,带着“六师之人”,沿着黄河上游西行穿越戎狄地区,互赠礼品,并赐予戎狄部族首领“宗正”一职,以示安抚和奖励。据此可知当时()A.黄河上游普遍实行分封制B.西周军队战斗力明显强于戎狄C.西周重视边远地区的管理D.宗法制度在西周境内得以落实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沿着黄河上游西行穿越戎狄地区,互赠礼品,并赐予戎狄部族首领‘宗正’一职”,可知西周时期周天子注重对少数民族首领的笼络和管理,体现了政府对边远地区管理的重视,故选C项;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西周与戎狄的军队战斗力对比,排除B项;戎狄部族首领与周天子不存在血缘关系,不适用于宗法制的范畴,排除D项。13.(2022·湖南六校高三2月大联考)周初统治者从维护统治集团利益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制造所谓“皇天上帝,改厥元子”的神话,另一方面又强调“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夏、商“不敬厥德”,所以“早坠厥命”。材料可以表明西周天命观()A.是社会出现根本转型的产物B.具有一定道德内涵的人文性C.宣告原始神意观念已被取代D.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答案B解析由材料“强调‘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夏、商‘不敬厥德’,所以‘早坠厥命’”可知西周统治者认为夏商灭亡是由于没有以德爱民,所以天命以人是否有道德而转移,说明西周天命观强调道德,故选B项;西周仍是奴隶社会,没有出现根本转型,排除A项;“已被取代”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西周的天命观更贴近社会现实,说明神权色彩的淡化,不能体现出生产力发展水平,排除D项。14.(2023·辽宁鞍山模拟)西周至春秋时期,史籍中常有“国人皆咎公”“以说(悦)于国人”“国人不欲,故出(驱逐)其君”“盟国人于亳社”“国人助之”等记载。这表明该时期()A.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 B.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C.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D.“国人”的经济实力强大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至春秋时期,在政治中“国人”发挥重要作用,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即君主权力受到制约,故选B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排除A项;材料反映“国人”的作用突出,并未反映出民本思想,排除C项;材料反映“国人”的政治影响力,并不是经济实力,排除D项。15.(2023·河北邯郸模拟)商代青铜器铭文中有很多赏贝、赐贝的记载。除了大量天然海贝之外,考古发现还有石贝、骨贝、蚌贝,甚至还有铜贝;小型墓葬群除一座墓出土贝83枚外,其他墓以出土贝一枚或数枚居多。这一现象()A.表明贝主要为贵族使用B.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凸显了青铜工艺的进步D.促进了长途贸易的繁荣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商代出现了不同材质的贝,这些货币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商代小型墓葬也出土了大量的货币,这表明当时平民大量使用贝,故排除A项;青铜工艺的进步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C项;材料中现象与长途贸易的繁荣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D项。16.(2022·河北张家口期末)据西周后期的青铜器“卫盉”铭文记载,一个名叫矩伯的人向裘卫换取觐见天子的东西,矩伯分两次付给了裘卫1300亩土地。裘卫把这件事情报告了执政大臣,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还进行了授田仪式。这可以用来说明()A.政府鼓励土地买卖 B.土地国有制受到冲击C.礼崩乐坏局面形成 D.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答案B解析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为奴隶主土地国有制,而材料中“付给了裘卫1300亩土地”说明当时出现了以土地作为支付手段私自授予的现象,进而说明土地国有的制度受到冲击,故选B项;井田制下,政府并不鼓励土地买卖,A项表述错误,排除;礼崩乐坏局面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封建土地私有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7.某历史研究小组搜集了有关夏朝存在的重要史料,并据此断定夏朝是真实存在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史记·夏本纪》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帝桀之时……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竹书纪年》(系据西晋时期出土的战国墓竹简的记载整理而成的史书)禹都阳城……益干启位,启杀之……启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遗址位于众多文献记载的“夏墟”范围之内,目前已发现文化遗存近百处。在遗址发掘中发现了大型宫殿、居民区、制陶和铸铜作坊,及窖穴、墓葬等遗迹,由此可见其宫殿建筑形制和结构都比较完善。据碳14测年得知,这些遗迹所处的年代相当于公元前20至前16世纪。辨析上述史料,并据此阐述该研究小组持论的依据。答案《史记》属传世文献,司马迁著史重秉笔直书,其记载可信度较高;《竹书纪年》也属传世文献,战国时期记载,西晋时期出土成书,未经秦火,史料价值较高;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属考古遗迹(实物史料),对研究夏朝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史记》和《竹书纪年》基于前代文献或传说,都记载了夏朝的重大事件,反映了时人有关夏朝的历史记忆,为研究夏朝历史提供了双重文献证据;二里头遗址考古中发现的宫殿区等遗存则能够证明当时存在着早期政权,且其在年代学与地域学上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相吻合,据此推断它可能就是夏朝遗存,继而为证实夏朝的存在提供了考古证据。传世文献与考古史料相互印证,说明夏朝是真实存在的。
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知识点一从列国纷争到变法运动1.列国纷争(1)概况:“春秋五霸”“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七雄”。(2)影响: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2.华夏认同(1)时间:春秋到战国时期。(2)表现: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3.经济发展(1)农业: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推广;兴建水利工程。(2)工商业:手工业分工细密;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流域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促进了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变法运动(1)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追求富国强兵。(2)影响: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3)典型:商鞅变法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目的富国强兵内容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②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③“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④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⑤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影响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问题导学辨正误1.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后,诸侯纷争。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挖教材1.观察教材P9“春秋列国形势图”和P10“战国形势图”:据此指出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政治趋势。提示诸侯国数量减少,社会呈现统一趋势。2.商鞅提出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思想。(摘自必修教材P11)谈谈你对商鞅变法思想的认识。提示表达了商鞅敢于挑战陈旧观念的创新精神,体现了商鞅变法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性。拓视野学术研究——华夏观念“华”意为光鲜、荣耀、辉煌;“夏”原指夏王朝,后演变为指有文采、有道德的中国人。春秋时期列国诸族的分布犬牙交错,中原诸侯国的文化认同凸显,华夏开始连用作为一词,并逐渐成为中原诸侯国塑造文化认同的重要概念,意为礼乐文教发达的中国。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形成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提示长期的争霸战争;各民族的频繁交往。
知识点二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1.孔子和老子孔子思想①核心观念是“仁”,主张“为政以德”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③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教育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②整理文献,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老子思想①朴素的唯物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追求天人合一②朴素的辩证法: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③政治主张: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著作《老子》2.百家争鸣(1)历史背景①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阶级关系: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③统治者重视: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2)重要派别儒家①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②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道家代表是庄子,崇尚逍遥自由阴阳家邹衍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墨家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3)影响①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问题导学辨正误1.孔子和老子分别是我国道家学派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2.老子倡导“无为而治”,是一种“消极无为”的哲学观。(×)3.儒家“仁爱”,强调有等级差别的爱,重义轻利。墨家“兼爱”,是无差别的、普遍的爱,讲求实际功利。(√)4.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挖教材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摘自必修教材P12)这里的所谓“大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经济上,生产工具(铁制农具)和生产技术(牛耕)的改进;政治上,新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文化上,出现繁荣局面(百家争鸣);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拓视野重要概念——士阶层西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底层。随着周朝政治经济秩序的崩坏,士成为可以自由流动的“四民”之首。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争相招揽人才,士阶层在当时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这个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创造了主观条件。思考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士阶层崛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社会经济发展。
主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变动视角1“华夏认同”与列国纷争【史料探究】史料至战国时,则北方诸侯,亦不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而先后称王①。二三等国,已全然无足重轻,日益削弱,而终至于夷灭②,诸一等国间,遂无复缓冲之国。而其土地又日广,人民又日多,兵甲亦益盛,战争遂更烈。始而要凌驾于诸王之上而称帝,再进一步,就要径图并吞、实现统一的欲望了③。——摘编自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解读: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周天子的权威衰落,周朝传统政治秩序崩坏。②诸多小国在列国纷争中灭亡。③列国纷争为统一创造了条件。思考根据史料,概括列国纷争的背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的影响。提示背景:王室衰微,周朝传统政治秩序瓦解。影响:大国兼并小国,造成局部统一,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激烈的兼并战争推动了各国的变法改革;客观上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战争造成了社会经济的破坏,给广大人民带来苦难。【素养提升】1.唯物史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影响(1)灾难:争霸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广大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2)进步:推动了各国富国强兵的改革,打击了贵族保守势力,促进了地主阶层的崛起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3)统一:大国兼并小国,造成局部统一,为国家的最终统一创造了条件。(4)交融:客观上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2.历史解释——春秋战国时期蕴含的统一因素(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仍,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形成统一趋势。(2)“戎狄蛮夷”不断内迁,与诸夏部族交错杂居,促进了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加速了华夏化进程,昭示着“大一统”全新时代即将到来。(3)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又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4)战国时期各国经济发展,各地经济文化联系加强。(5)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视角2大动荡、大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史料探究】史料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①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②,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思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③。——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解读: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指“封邦建国”。②“纽带”指宗亲血缘关系。③“嬗变”的主要标志是郡县制的出现。思考根据史料,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提示趋势: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原因:血缘纽带日渐疏远。建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素养提升】唯物史观——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推动力(1)经济根源: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使得大量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成为可能,社会生产力显著进步。(2)政治动力: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3)思想理论: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4)民心所向: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主题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思想视角1唯物史观——先秦时期“士”阶层的出现及特点【史料探究】史料先秦的士在我国古代社会的阶级结构中是非常活跃、占有一定历史地位的阶层。西周的士,作为下级奴隶主①,也要按血缘亲疏来区别大宗、小宗;当时不仅“士食田”“士竞于教”,而且(士)“大抵皆有职之人矣”②,其职责包括“传言”和主察狱讼之事等。春秋以来,士阶层的成分、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摘编自詹子庆《先秦士阶层的演变及其历史地位》解读: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体现了士的社会阶级成分。②体现了士在经济、教育和任职等方面的地位。思考根据史料,概括西周时期“士”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以来士阶层发生变化的原因。提示特点:属于统治阶层的组成部分;受宗法制支配;拥有一定土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能进仕(或担当一定职务)。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逐渐瓦解;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动;宗法制动摇;私学兴起等。【素养提升】唯物史观——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思想上的反映(1)政治变动:社会动荡不安,诸侯国林立纷争,兼并战争不断。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士阶层崛起。(2)经济发展: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工商业繁荣和城市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3)文化下移:“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致使“私学勃兴”。(4)学术自由: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自身视野,促使了他们独立思考,从事创造性的探索。视角2治国理念——诸子百家的理念【史料探究】史料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①。“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②”。“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③。”——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解读: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统治者要有爱民、利民之心方能得民心。②“用其死”“尽其力”体现了统治的严厉性。③主张国与国之间、家与家之间、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思考根据史料,指出儒、法、墨三家的思想主张。提示主张:儒家的“仁政”思想;法家的严刑峻法治理国家的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素养提升】历史解释——诸子百家之“争鸣”治国理念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社会伦理孟子主张人性善,而荀子、韩非子主张人性恶天人观念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老子和庄子主张顺应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生态度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强调“超脱”;墨家提倡“非命”,即不从命;阴阳家提出“天命观”人际关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视角3百家争鸣的影响【史料探究】史料“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思考根据史料,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提示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素养提升】历史解释——百家争鸣的地位及影响(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3)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变动,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成为引导社会转型的重要指导思想。【练·高考真题】命题点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春秋时期社会秩序的变动1.(2020·全国Ⅰ卷,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解题路径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楚国兼并周边地区,楚国国君要求周王提升爵位等级被拒,随后自立为武王,这说明分封制受到挑战,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礼乐制度走向瓦解,但当时这一制度仍还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王位世袭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宗法制,故C项错误。命题点从国家治理角度考查诸子的政治理念2.(2022·全国甲卷,24)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A.孔子 B.老子C.韩非 D.墨子深化理解:老子倡导“道法自然”“无为自化”在老子的眼里,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自然属性,所以最高明的统治理应顺从客观,尊重自然,既不有为,更不乱为,因势利导,率理而动,一切“道法自然”,凡事“无为自化”。答案B解析材料“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体现了当时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反映了老子“顺应自然”的思想。材料“百姓无事”“帝何德于我哉”反映当时百姓生活较少受到统治者干预,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B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礼、以德治国,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A项;韩非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实行法治,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D项。命题点从思想融合角度考查法家思想的特点3.(2022·山东高考,1)战国时期,法家三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出其思想特点是()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C.外儒内法 D.崇德重法解题路径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祥”可见,田齐法家思想的特点是礼法结合,即尚法存礼,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到“敬天”,排除B项;“外儒内法”是西汉时统治者的统治策略,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崇德”,排除D项。命题点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百家争鸣的影响4.(2022·湖南高考,1)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A.促进了政治统一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C.冲击了贵族政治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深化理解:百家争鸣推动社会政治变动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百家争鸣使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下移,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士阶层。也正是士阶层的崛起冲击了贵族政治,推动了战国社会的变革。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儒、墨、道、法等学派思想的传播,思想的传播必然伴随着人才的流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诸侯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士”阶层随之崛起,推动了变法改革,从而冲击了贵族政治,C项正确;诸子百家的思想各异,并不能促进国家政治统一,排除A项;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排除B项;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诸子百家思想的盛行,D项属于因果颠倒,排除。【练·经典模拟】1.(2023·河北石家庄模拟)春秋中期以前,各国卿大夫若行求“富”之实,国君将依礼制以“贪(侈)”之名惩罚。到春秋后期,晋、鲁、秦等国卿大夫群起争“富”,大肆敛聚土地、财货,并且用“富”这一新概念对自身“贪(侈)”之举进行正当化的修辞。这一变化反映了()A.王室权威已经荡然无存 B.私有制的兴起发展C.贵族等级秩序逐渐瓦解 D.诸侯兼并战争频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中期以前,国君对卿大夫求富的行为会依照礼制进行惩罚,但春秋后期,卿大夫求富的行为有了正当化的修辞,国君不再进行惩罚,此现象反映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制逐渐被破坏,传统的贵族等级秩序逐渐瓦解,故选C项;春秋时期周王室开始衰微,但是“权威已经荡然无存”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增多,逐渐出现了私有制,春秋时期私有制已经存在,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诸侯兼并战争,排除D项。2.(2023·山东日照模拟)西周末年,楚国自称“蛮夷”,如国君熊渠(前886—前877年在位)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春秋后期,楚国以“华夏”自居,如前560年楚国公子子囊有“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之言。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华夏民族意识的形成 B.政治治理体系的转型C.传统宗法观念的解体 D.文化交流融合的加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楚国以‘华夏’自居”“赫赫楚国……以属诸夏”,可知春秋时期,中原地区与楚国交流密切,形成了华夏认同,故选D项。3.(2022·广东江门模拟)下表反映了不同时期对商鞅变法的总体评价,这体现了()
价值维度主要代表“富强王治”法家《商君书》《韩非子》“富国强邦”(近代)钱穆《国史大纲》、张荫麟《中国史纲》“阶级服务”(新中国)主张变法顺应了经济变革要求A.历史认识的阶级性 B.历史评价的时代性C.历史解释的主观性 D.史料实证的复杂性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富强王治”反映了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富国强邦”反映了近代中国渴望民族振兴的社会心态,“阶级服务”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唯物史观比较盛行,国家经济变革的客观需求,故选B项;“富国强邦”是近代中华民族全体的共同要求,不具有阶级性,排除A项;不同时期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都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对客观环境的反映,具有客观性,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具体呈现关于商鞅变法的相关史料,无法体现史料实证的相关要求,排除D项。4.(2023·江苏南京、盐城模拟)战国时期思想家申不害认为,威胁君主地位的主要危险来自左右大臣,要防止臣下察觉到国君的意图和虚实,必须“无为而治”,即“藏于无事,示天下无为”。对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A.强权术以威慑臣下 B.道法并用以维护统治C.扬礼义以教化民众 D.外儒内法以加强集权答案B解析据材料“威胁君主地位的主要危险来自左右大臣,要防止臣下察觉到国君的意图和虚实……‘藏于无事,示天下无为’”可知,申不害认为君主驾驭群臣的权术是假装听不见、看不清,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使大臣不能摸清君主的想法,无法投其所好,也就无法掩盖自己的缺陷,从而使君主可以辨别出忠臣和奸佞,结合所学可知,申不害主张的驾驭大臣的权术属于法家思想,而无为而治则属于道家思想,故选B项。
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2023·福建漳州模拟)战国时期,朝觐作为邦交手段主要有诸侯朝天子、诸侯相朝、天子朝诸侯三种。据统计,秦国受朝觐16次,魏6次,周、赵、齐各3次,韩1次。这反映出当时()A.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B.统一趋势十分明显C.周王统治名存实亡 D.诸侯外交非常频繁答案C解析据材料“秦国受朝觐16次,魏6次,周、赵、齐各3次,韩1次”,可知战国时期分封制度逐渐走向崩溃,使得秦、魏等强大诸侯的影响力逐渐超过了周王室,反映了周王统治的名存实亡,故选C项。2.(2022·山东济南十一校2月联考)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贵族地主崛起。以卿大夫为代表的“私家”与“公室”的争斗愈演愈烈,其结果各诸侯国的“公室”程度不等地衰落下去,卿大夫逐渐掌握政权。这反映了()A.西周的分封制彻底崩溃B.政治体制与社会经济发生矛盾C.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动荡D.礼崩乐坏局面推动社会的变革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贵族地主崛起,旧贵族逐渐衰落,由此可知经济发展冲击政治体制,B项正确;春秋时期,分封制没有彻底崩溃,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与诸侯争霸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礼崩乐坏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排除D项。3.(2022·山东滨州模拟)西周金文中“德”字多涉及效法祖先之德,如“烈德”“懿德”“介德”等。至春秋时期,“不德”之例和贵族称颂个人之德渐多。这种变化()A.丰富了儒家学说 B.与政治变动相呼应C.强化了宗法观念 D.是王权扩大的需要答案B解析西周早期王室权力的强化,需要重视德与祖先之间的关系;春秋时期称颂贵族个人之德的现象渐多,反映了礼崩乐坏,宗法分封制瓦解,即价值观念与政治变动相呼应,故选B项;“不德”之例和贵族称颂个人之德渐多与儒家学说推崇周礼不符,排除A项;春秋时期宗法观念淡化而非强化,排除C项;春秋时期“不德”和称颂个人之德渐多,是王室衰微的表现,并非王权扩大的需要,排除D项。4.(2022·湖北十一校联考)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代际的不断更替,东周贵族宗族成员的数量超过了贵族宗法血缘关系自身所发挥的凝聚群体作用的极限。《左传》中宋国宗族“华氏居卢门,以南里叛”,但是尚属华氏族人的远亲华姓却“居于公里”。这反映出()A.王权衰微导致分封破坏B.宗族规模过大导致的血缘聚合力减弱C.宗法制有利于族群融合D.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贵族政治受到挑战答案B解析据材料“东周贵族宗族成员的数量超过了贵族宗法血缘关系自身所发挥的凝聚群体作用的极限”可知,宗族人数过多导致血缘凝聚力下降,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代际的不断更替,宗族血缘凝聚力下降,没有涉及王权衰微,排除A项;据材料“东周贵族宗族成员的数量超过了贵族宗法血缘关系自身所发挥的凝聚群体作用的极限”可知,材料强调人口增加导致宗法制的凝聚力下降,而非有利于族群融合,排除C项;据材料“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代际的不断更替”可知,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人口的增长和代际的不断更替,而非生产力的发展,排除D项。5.(2023·广东茂名模拟)“天下”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此时的“天下”并不包括蛮夷戎狄所构成的“四海”。至战国时,孟子提出“以夏变夷”,“天下”亦将“四海”纳入其中。这一变化反映当时()A.华夏认同观念有所发展 B.中央集权逐步强化C.周天子的权力不断增强 D.儒家思想成为主流答案A解析据材料“‘天下’亦将‘四海’纳入其中”可知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有所发展,包括蛮夷戎狄所构成的“四海”,故选A项;秦朝到清朝,中央集权逐步强化,排除B项;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力衰微,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排除D项。6.(2022·河北沧州七校联盟模拟)井田制下农户使用简陋石器、木器,分封的土地耕种不过来,其他荒地也就无暇顾及。但铁犁牛耕使用后,井田之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出来。人们都在经营新开垦的私田,这就导致要交税的井田荒芜,最终井田制难以为继。材料旨在说明()A.农村经济结构瓦解的趋势 B.铁犁牛耕技术的先进性C.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形成 D.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答案D解析铁犁牛耕体现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选D项;农村经济结构瓦解是从鸦片战争后开始的,排除A项;铁犁牛耕确实比石器锄耕先进,但材料强调的是土地制度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井田制的瓦解,不能反映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形成,排除C项。7.(2023·河北百校联盟大联考)据《荀子·王制》记载,住在中原地区的人可以享用到东、南、西、北四边的特产;临近水泽的居民有足够的木材用,而山区的居民有足够的鱼吃。这反映出战国时期()A.战争对边疆经济影响较小 B.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落后C.地区间产品贩运流转活跃 D.经商谋利成为主流思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战国时期,东、南、西、北四边的特产流入中原,水区和山区的生活资料相互流通,这说明当时地区间产品贩运流转活跃,故选C项;战争对边疆经济的影响与材料所述现象没有必然关系,故排除A项;战国时期,中原属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故排除B项;战国时期,经济主流思想是重农,不是经商,故排除D项。8.(2022·江苏南通通州区高三期末)《齐语》记载:“桓公为游士八十人,奉之以车马衣裘,多其资币,使周游于四方,以号召天下之贤士。”这些从政权结构中游离出来的士,必须面临再就业的挑战。“游士”的再就业()A.在社会转型中起决定作用B.维持了社会环境的相对稳定C.促进思想多元局面的出现D.是造成礼乐崩坏的主要原因答案C解析据材料“桓公为游士八十人,奉之以车马衣裘,多其资币,使周游于四方,以号召天下之贤士”可知齐桓公很重视人才,统治者的重视激发了士阶层的崛起,促进思想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故选C项;生产力发展在社会转型中起决定作用,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处于战乱与动荡局面,排除B项;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是礼崩乐坏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9.(2023·江苏海安测试)秦国商鞅认为“强者必富,富者必强”,在分配社会剩余产品时,应重征赋税,尽量扩大国家所占有的份额。他主张“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要想国强,就要使民在贫富之间运动。商鞅的主张()A.适应了兼并战争形势需要B.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C.增强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D.冲击了贵族世卿世禄制答案A10.(2022·河北保定联考)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内重要人物的部分主张或改革措施。人物诸侯国主张或改革措施管仲齐国“以劳受禄”“受禄不过其功”“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乐毅燕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察能而授官”申不害韩国“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吴起楚国“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明法审令”“砥砺甲兵,时争利于天下”据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A.实现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B.法律教化阻碍社会发展C.军功爵禄与法律制度分离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中管仲所主张的“以劳受禄”、乐毅的“察能而授官”、申不害的“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吴起的“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等相关内容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使得西周时期的贵族政治遭到破坏,世卿世禄制无法继续实行,代之而起的是赏罚严明的制度,这就会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故选D项。11.(2023·广东佛山顺德区高三模拟)《管子》记载,齐桓公北伐,担心南方越国乘虚而入。管仲便动员齐国百姓“以矩游为乐”,“能游者赐十金”,最终在水战中“大败越人”。这说明当时()A.社会尚武风气浓厚B.克服了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C.列国争霸战争频繁D.意识到体育运动的军事价值答案D解析管仲动员齐国百姓“以矩游为乐”,“能游者赐十金”,最终在水战中“大败越人”,说明当时管仲意识到了“矩游”这种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军事价值并充分利用,最终实现了大败越人的目标,故选D项;题干中只是说管仲充分动员和奖励齐国百姓进行矩游这种体育运动,结果起到了大败越国的作用,不能体现社会尚武风气浓厚,排除A项;题干提到的是管仲利用矩游体育运动达到了大败越人的目的,并没有提到地理环境及其影响,排除B项;题干仅提到了齐国与他国的战争,并没有提到战争的性质及频次,所以不能得出列国争霸战争频繁的结论,排除C项。12.(2023·安徽皖江名校高三测试)某学者总结了中国古代“士”这一概念产生演变的过程,如下表所示。与战国时期“士”的变化直接相关的是()时间内容西周之前泛指部落中的成年男子西周和春秋特指卿大夫以下的低级贵族,属于“国人”阶层,能够接受“六艺”等贵族教育战国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已与出身无关;“士”非常活跃,其共同的身份标志是知识、智慧与才能A.平民教育取代贵族教育 B.民间聚徒讲学之风兴起C.诸子百家思想实现融合 D.宗法观念已经荡然无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材料主要体现了西周之前到战国时期“士”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民间聚徒讲学之风兴起有直接关系,故选B项;材料无法体现平民教育取代贵族教育,排除A项;材料没有诸子百家思想实现融合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宗法观念在古代中国长期存在,排除D项。13.(2023·河北保定测试)先秦时期,墨子主张“尚贤”,而孔子认为“亲亲”的重要性在“尚贤”之前;墨子强调“尚同”,孔子则认为政治、社会有阶级之分;墨子主张“兼爱”,孔子则认为爱有差等。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两者()A.道德观念的差异 B.所处政治环境不同C.政治立场的分歧 D.政治思想完全对立答案C解析据材料“墨子强调‘尚同’,孔子则认为政治、社会有阶级之分”并结合所学可知,墨子主张平等,代表下层劳动者的利益,而孔子强调阶级差异,体现了他们政治立场的分歧,故选C项;据所学,道德观念的差异并不是二者思想观念不同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据所学,墨子与孔子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环境相同,排除B项;据所学,墨子与孔子都主张“爱”,他们的政治思想并不完全对立,排除D项。14.(2023·广东佛山模拟)对于战争的看法,孟子提出“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墨子认为“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由此可知两者()A.对战争持反对的态度 B.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C.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 D.继承和发展仁的思想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看,孟子认为进行战争的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开学前军训心得体会5篇
- 物流设施与设备第二章航空管道
- 债务偿付质押合同(2篇)
- 公共事业投资合作协议书(2篇)
-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二中学2022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 2025年Γ-球蛋白三类项目合作计划书
- 上海写字楼租赁合同范本
- 幼儿园房屋租赁合同书范本
- 小吃街摊位租赁合同
- 长期租赁合同范本
- 2024-2034年全球及中国年糕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烈士陵园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服务
- 生理学重点复习资料全
- 初中生理想信念教育班会(3篇模板)
- (高清版)JGT 225-2020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
- 2024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
-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原理复习资料
- (正式版)JBT 5300-2024 工业用阀门材料 选用指南
- Unit1WhatsthematterSectionB2a-2e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工艺工程师的成长计划书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爆米花》教学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