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农业教育培训指南_第1页
乡村农业教育培训指南_第2页
乡村农业教育培训指南_第3页
乡村农业教育培训指南_第4页
乡村农业教育培训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村农业教育培训指南TOC\o"1-2"\h\u31643第一章:乡村农业教育培训概述 2125521.1培训背景与意义 2167551.1.1培训背景 292321.1.2培训意义 237911.2培训目标与任务 3277101.2.1培训目标 3150061.2.2培训任务 37274第二章:农业基础知识培训 3198212.1农业概述 4162882.2农业生产技术 492.3农业生态环境 517846第三章:农作物种植技术培训 5153933.1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5117643.1.1水稻种植技术 658733.1.2小麦种植技术 6101243.1.3玉米种植技术 6159283.2经济作物种植技术 6243653.2.1棉花种植技术 6210103.2.2油菜种植技术 7107593.2.3甘蔗种植技术 7149553.3蔬菜水果种植技术 74903.3.1蔬菜种植技术 7156433.3.2水果种植技术 79069第四章:畜牧业养殖技术培训 85044.1畜牧业概述 8261764.2家畜养殖技术 8236474.3家禽养殖技术 826898第五章:渔业养殖技术培训 9117685.1渔业概述 9137535.2淡水养殖技术 953255.2.1淡水养殖概述 9264895.2.2淡水养殖技术要点 9263485.3海水养殖技术 9278045.3.1海水养殖概述 9205145.3.2海水养殖技术要点 91469第六章:农业机械化培训 10190976.1农业机械化概述 10308316.1.1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10126376.1.2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10225756.2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 10256226.2.1农业机械操作 1181236.2.2农业机械维护 11280196.3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 1126177第七章:农业信息化培训 11271717.1农业信息化概述 1159037.2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1272377.2.1农业生产自动化 1219557.2.2农业物联网 12142687.2.3大数据分析 12264397.2.4农业电子商务 1255837.3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1273397.3.1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 13130387.3.2农业大数据应用普及 1323187.3.3农业物联网应用拓展 13121947.3.4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1397227.3.5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 135610第八章:农业市场营销培训 13229468.1农业市场营销概述 13283088.2农产品市场分析 13326058.3农产品营销策略 1420056第九章:农业政策与法规培训 14196729.1农业政策概述 141829.2农业法律法规 15168819.3农业政策与法规实施 1526349第十章:乡村农业教育培训管理 169510.1培训体系构建 16499810.2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16449110.3培训质量评估与反馈 16第一章:乡村农业教育培训概述1.1培训背景与意义1.1.1培训背景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农业教育培训成为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农业教育培训工作,将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在此背景下,乡村农业教育培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1.1.2培训意义乡村农业教育培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1)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农业教育培训,使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2)促进农业现代化。乡村农业教育培训有助于农民了解和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推动农业向现代化、科技化方向发展。(3)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教育培训可以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拓宽收入来源,提高生活水平。(4)促进农村社会和谐。通过农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1.2培训目标与任务1.2.1培训目标乡村农业教育培训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农民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2)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激发农民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3)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使农民了解市场规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4)提高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1.2.2培训任务为实现上述培训目标,乡村农业教育培训的主要任务包括:(1)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2)推广现代农业技术。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3)培养农民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通过教育培训,激发农民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4)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第二章:农业基础知识培训2.1农业概述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重要任务。本章旨在对农业进行全面的概述,包括其定义、分类、重要性以及发展趋势。农业是指利用土地、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通过种植、养殖、加工等方式,生产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的产业。按照生产对象,农业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四大类。其中,种植业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瓜果等;畜牧业涵盖家畜、家禽和蜂蚕等;渔业则涉及淡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林业则专注于木材、果品和药材等的生产。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人们提供食物、原料和能源。同时农业也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现代化农业以科技为支撑,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目标,不断优化生产结构和布局。未来,农业将朝着智能化、绿色化、规模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2.2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其进步与创新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安全。本节主要介绍农业生产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生产技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通过人工干预,提高土地、种子、肥料、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产品的优质、高产和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灌溉技术等多个方面。在种植技术方面,主要包括耕作制度、播种技术、施肥技术、灌溉技术等。耕作制度是指根据土壤条件和作物特性,合理配置作物种植结构和布局;播种技术则关注种子处理、播种时间和方法等;施肥技术旨在合理施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灌溉技术则关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养殖技术则涉及饲料配制、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合理的饲料配制可以保证动物营养需求,提高生长速度和肉质;科学的饲养管理有助于提高动物的存活率和生产功能;疫病防治则是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病虫害防治技术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通过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2.3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和。它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本节将重点探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气候条件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但是气候变化和异常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保护气候资源,减轻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健康的土壤具有较好的肥力、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可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但是过度耕作、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等行为会导致土壤退化、盐碱化等问题。因此,采取科学的土壤管理措施,保持土壤健康,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生命之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治水污染等措施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生物多样性是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天然的病虫害防治机制,维持生态平衡。但是过度开发和破坏生物栖息地等行为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为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明确各级和农业生产者的环保责任。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觉和解决环境问题。加强农民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第三章:农作物种植技术培训3.1粮食作物种植技术粮食作物是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技术的培训,旨在提高农民朋友的种植效益和粮食产量。3.1.1水稻种植技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保证产量和品质。(2)育秧:掌握秧苗培育技术,保证秧苗健壮、整齐。(3)移栽: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提高土地利用率。(4)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生长需求,科学施肥。(5)病虫害防治:了解水稻常见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3.1.2小麦种植技术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技术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2)播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高土地利用率。(3)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小麦生长需求,科学施肥。(4)病虫害防治:了解小麦常见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3.1.3玉米种植技术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其种植技术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2)播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高土地利用率。(3)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玉米生长需求,科学施肥。(4)病虫害防治:了解玉米常见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3.2经济作物种植技术经济作物主要包括棉花、油菜、甘蔗等,其种植技术培训旨在提高农民朋友的收入。3.2.1棉花种植技术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技术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棉花品种。(2)播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高土地利用率。(3)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棉花生长需求,科学施肥。(4)病虫害防治:了解棉花常见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3.2.2油菜种植技术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植技术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油菜品种。(2)播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高土地利用率。(3)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油菜生长需求,科学施肥。(4)病虫害防治:了解油菜常见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3.2.3甘蔗种植技术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其种植技术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甘蔗品种。(2)播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高土地利用率。(3)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甘蔗生长需求,科学施肥。(4)病虫害防治:了解甘蔗常见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3.3蔬菜水果种植技术蔬菜水果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植技术培训旨在提高农民朋友的收入和满足市场需求。3.3.1蔬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2)播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高土地利用率。(3)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蔬菜生长需求,科学施肥。(4)病虫害防治:了解蔬菜常见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3.3.2水果种植技术水果种植技术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水果品种。(2)播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高土地利用率。(3)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果生长需求,科学施肥。(4)病虫害防治:了解水果常见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第四章:畜牧业养殖技术培训4.1畜牧业概述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家畜、家禽的饲养和繁殖。畜牧业的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畜牧业养殖技术培训旨在提高农民的养殖技能,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畜牧业具有以下特点:(1)产业链较长:从饲料生产、养殖、加工到销售,涉及多个环节。(2)技术含量较高:包括遗传育种、饲料配制、疫病防控等方面。(3)市场需求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4)环境影响较大:畜牧业产生的废弃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有一定影响。4.2家畜养殖技术家畜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育种:通过选种、选配、改良等手段,提高家畜的生长速度、繁殖能力和抗病力。(2)饲料配制:根据家畜的生长需求,合理搭配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3)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预防、控制和治疗家畜疫病。(4)养殖环境管理:保持圈舍清洁、通风、光照充足,提高家畜舒适度。(5)繁殖技术:掌握家畜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殖技术,提高繁殖效率。4.3家禽养殖技术家禽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育种:通过选种、选配、改良等手段,提高家禽的生长速度、繁殖能力和抗病力。(2)饲料配制:根据家禽的生长需求,合理搭配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3)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预防、控制和治疗家禽疫病。(4)养殖环境管理:保持禽舍清洁、通风、光照充足,提高家禽舒适度。(5)繁殖技术:掌握家禽的人工授精、孵化等繁殖技术,提高繁殖效率。(6)生长发育监测:定期对家禽的生长发育进行监测,调整养殖方案。(7)养殖设备:合理选用养殖设备,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第五章:渔业养殖技术培训5.1渔业概述渔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渔业主要包括海洋捕捞和养殖两大领域,其产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我国渔业养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养殖品种繁多,包括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渔业养殖技术的提高,对于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5.2淡水养殖技术5.2.1淡水养殖概述淡水养殖是指在水体中人工饲养鱼类、虾类、贝类等水生动物的一种养殖方式。我国淡水养殖历史悠久,养殖面积广泛,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黄河等流域。淡水养殖技术主要包括池塘养殖、湖泊养殖、水库养殖和稻田养殖等。5.2.2淡水养殖技术要点(1)池塘养殖技术:池塘养殖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方式,其技术要点包括池塘选择、池塘清淤、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2)湖泊养殖技术:湖泊养殖是指在湖泊中人工饲养水生动物的一种养殖方式,其技术要点包括湖泊选择、湖泊整治、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3)水库养殖技术:水库养殖是指在水库中人工饲养水生动物的一种养殖方式,其技术要点包括水库选择、水库整治、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4)稻田养殖技术:稻田养殖是指利用稻田进行水生动物养殖的一种方式,其技术要点包括稻田选择、稻田整治、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5.3海水养殖技术5.3.1海水养殖概述海水养殖是指在海水中人工饲养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水生动物的一种养殖方式。我国海水养殖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近年来发展迅速。海水养殖技术主要包括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筏式养殖等。5.3.2海水养殖技术要点(1)池塘养殖技术:池塘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方式,其技术要点包括池塘选择、池塘清淤、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2)网箱养殖技术:网箱养殖是指在海水或淡水中悬挂网箱进行水生动物养殖的一种方式,其技术要点包括网箱选择、网箱设置、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3)筏式养殖技术:筏式养殖是指在海水或淡水中利用筏子进行水生动物养殖的一种方式,其技术要点包括筏子选择、筏子设置、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第六章:农业机械化培训6.1农业机械化概述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代替人力和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它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机械化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农业设施机械化等方面。6.1.1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传统农业阶段: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生产效率低下。(2)半机械化阶段:部分农业生产环节实现机械化,如耕作、播种、收割等。(3)全机械化阶段:农业生产全过程实现机械化,包括种植、管理、收获、加工等。6.1.2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2)保障粮食安全:农业机械化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6.2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是保证农业机械化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以下从操作和维修两个方面进行阐述。6.2.1农业机械操作(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熟悉机械功能、结构及操作方法;检查机械各部位是否正常,特别是安全设施是否完好。(2)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违规操作造成机械损坏;注意观察机械运行状况,发觉异常及时停车检查。(3)操作后的收尾工作:清洁机械,涂抹防锈油;检查机械各部位,保证下次正常使用。6.2.2农业机械维护(1)定期检查:对机械各部位进行检查,发觉磨损、松动、损坏等问题及时处理。(2)定期保养:按照机械使用说明书进行定期保养,保证机械处于良好状态。(3)及时维修:发觉机械故障,及时进行维修,避免因故障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影响。6.3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以下从几个方面展望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趋势:(1)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民素质的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将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升。(2)农业机械化领域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环节,农业机械化将逐步拓展到农产品加工、农业设施等领域。(3)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农业机械化将与信息化技术紧密结合,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4)农业机械化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农业机械化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第七章:农业信息化培训7.1农业信息化概述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市场竞争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2)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包括农业行政管理、农业政策制定、农业项目管理等。(3)信息技术在农业服务中的应用:包括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市场信息、农业电子商务等。7.2农业信息技术应用7.2.1农业生产自动化农业生产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智能温室、智能灌溉、智能施肥、智能植保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调控,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7.2.2农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网络通信等设备,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7.2.3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产品市场分析、农业生产效益分析、农业政策评估等。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7.2.4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产品的在线交易、支付、物流等活动。农业电子商务有助于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7.3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7.3.1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农业信息化将更加注重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7.3.2农业大数据应用普及农业大数据将成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支撑,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农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7.3.3农业物联网应用拓展农业物联网将在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7.3.4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将迎来快速发展期,进一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7.3.5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对农业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加强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是未来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任务。第八章:农业市场营销培训8.1农业市场营销概述农业市场营销是指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流通、交易及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农业市场营销培训旨在提高农业生产者的市场营销意识和能力,促进农产品销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业市场营销涉及以下几个环节:(1)生产环节:农业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种植、养殖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2)流通环节:农产品流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主体,负责将农产品从生产地运输到销售地。(3)交易环节:农产品在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交易。(4)售后服务环节: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质量保证、售后服务等。8.2农产品市场分析农产品市场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需求分析:了解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需求结构、消费习惯等。(2)市场竞争分析: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价格、市场份额等。(3)市场潜力分析:评估农产品市场的潜在需求和发展空间。(4)市场环境分析:分析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外部因素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8.3农产品营销策略农产品营销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策略:优化农产品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消费者需求。(2)价格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合理制定农产品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3)渠道策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如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电商平台等。(4)推广策略:运用广告、公关、促销等手段,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5)售后服务策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售后服务,增强消费者忠诚度。(6)营销组合策略:综合运用产品、价格、渠道、推广、售后服务等策略,实现农产品市场最大化。通过以上策略,农业生产者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农产品销售,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第九章:农业政策与法规培训9.1农业政策概述农业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农业发展目标,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所制定的一系列指导性原则和措施。农业政策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农业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粮食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3)农业科技创新政策: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4)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5)农村金融服务政策: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